Workflow
演出票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大麦娱乐(1060.HK)】IP业务收入翻倍,关注大麦国际&IP零售业态进展——FY26H1业绩点评(付天姿/杨朋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17 07:03
财务业绩摘要 - FY26H1营收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4] - 毛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9.7%,毛利率35.7%,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 [4] - 经调整EBITA为5.50亿元,同比下降14%,但剔除FY25H1的1.6亿元一次性收益后同比增长14% [4] - 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54% [4] - 销售及市场费用3.32亿元,同比增长1%,费用率由11%下降至8% [6] - 管理费用6.69亿元,同比增长12% [6] 业务分部表现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15%,分部业绩约7.54亿,同比增长5% [5] - 演出票务业务方面,演唱会抢票用户数同比增长17%,大麦平台可售票份额维持在70%以上,服务超过2,500场大型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9% [5] - 全新旅游频道消费人次突破二十万,FY26有望突破一百万,FY26H2进军体育赛事领域 [5] - 现场娱乐内容收入同比增长超50%,拥有虾米音乐娱乐、Mailive等六大内容厂牌 [5] - IP衍生品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05%,分部业绩2.35亿元,同比增长44% [5] - 阿里鱼业务收入超100%同比增长,利润基本翻倍,上游签约三丽鸥、吉伊卡哇等头部IP,下游合作野兽派、喜茶等品牌 [5] - 电影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15%,公司转向谨慎策略,聚焦小金额、低风险内容 [5] - 剧集制作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4.23亿元,分部业绩约0.38亿元,转亏为盈,储备项目超20部 [5] 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以东南亚和日韩作为国际化业务的起点,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5] - IP零售品牌运营方面,吉伊卡哇中国首店落地上海,知名收藏卡牌TOPPS与阿里鱼、天猫潮玩达成战略合作 [5] - 依托AI、虚拟拍摄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电影成本 [5]
暑期档冷清背后,大麦娱乐新野望,用演出+IP衍生再造一个阿里影业
36氪· 2025-07-29 17:06
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 - 今年暑期档票房刚破50亿 相比2024年同期6-7月76亿票房显著下滑[1] - 仅《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达2.6亿元 预测总票房突破10亿 其他影片表现冷清[1][4] - 7月18日上映的《长安的荔枝》累计票房5亿 预测内地总票房9.15亿[4] 阿里大文娱战略转型 - 阿里大文娱集团5月21日正式更名为虎鲸文娱 旗下阿里影业同步更名为大麦娱乐[1] - 战略从电影制作转向提供娱乐服务 覆盖演出、IP衍生、艺人经纪等全场景娱乐体验[3][6] - 2023年9月阿里影业收购大麦 为此次转型埋下伏笔[8] 公司财务及业务表现 - 阿里影业2025财年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分部收入27.12亿元 同比下降9.59% 分部业绩7321万元 同比下降90.98%[6] - 大麦板块收入20.5亿元 呈上升趋势 电影板块收入27.1亿元 占比下降[8] - 2025年春节档参与投资《封神第二部》获分账收入不超过2亿元 作为第七出品方参与度保守[5][6] 行业格局变化 - 国内电影公司90%-95%收入依赖票房分账 好莱坞巨头仅30%依赖票房[6] -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48.84万场 同比增长10.85% 票房收入579.54亿元 同比增长15.37%[7] - 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 同比增长78.1% 成为演出市场最突出品类[7] 战略调整逻辑 - 通过多品类娱乐服务对冲电影市场风险 实现业务多元化[3][10] - 大麦票务平台为IP衍生业务提供差异化优势 整合演出、数据服务构建变现网络[8][12] - 暑期娱乐注意力分散至电视剧、游戏、演出、赛事、旅行、展览等多领域[7][12]
大麦娱乐(01060.HK):\"演艺+IP\"双引擎 重构线下娱乐新基建
格隆汇· 2025-07-03 18:25
公司概况 - 大麦娱乐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现实娱乐平台,业务涵盖内容制作、宣传发行、IP衍生授权、商业运营、票务管理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1] - 公司电影业务累计参与300余部电影的出品发行和推广,演出业务覆盖全品类现实娱乐票务类型 [1] - 阿里巴巴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层具备丰富互联网行业经验且参与持股 [1] - 2023年起架构调整激活组织活力,规模效应显著推动增长进入快车道 [1] IP业务分析 - 中国IP行业规模达千亿级别且增速快潜力大,商品授权为主要模式,单位授权金可撬动25倍以上商品GMV [2] - 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美国1/5,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2] - 阿里鱼作为中国最大IP授权代理平台,已与三丽鸥等达成主授权协议,未来将向上游拓展头部IP授权,向下游强化2C业务布局 [2] - 阿里鱼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海量客户资源、大数据匹配能力、联合营销体系及自动追踪结算系统 [2] 演出业务分析 - 2024年全国线下演出票房达579亿元,其中大型演出占比过半,行业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2] - 大型演出通过人均票房提升驱动"价增",旅游演艺等通过观演人数增长驱动"量增" [2] - 演出经济具备显著溢出效应,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3] - 大麦票务市占率领先,演唱会头部项目覆盖率近100%,未来将向海外市场延伸并拓展体育赛事、脱口秀等新品类 [3]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票务分成占比较低,技术及现场服务等新基建构成核心护城河 [3] 财务预测 - 预计FY26-28年总收入分别为78 91/95 34/116 83亿元,同比增速18%/21%/23% [3] - 同期经调整EBITA预计为10 12/14 98/21 33亿元,同比增速25%/48%/4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