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A架构

搜索文档
华为靳玉志:车企像参天大树,我们是下面的黑土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7 10:30
乾崑智驾业务进展 - 搭载量达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100万台 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累计使用1000万次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40亿公里[1] - 合作车型达28款 覆盖五界 阿维塔 深蓝 岚图 猛士 传褀 方程豹 奥迪等品牌 价格区间15万至逾百万元 涵盖纯电 增程 燃油 混动多种动力形式[3] - ADS系统历经三代迭代:ADS 1于2022年实现城区NCA商用 ADS 2于2023年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全国通行 ADS 3于2024年提供端到端功能[3] 技术升级与用户数据 - ADS 4实现车库-闸机-城市道路-高速ETC全程端到端打通 支持全局路线导航与特殊车道识别 尊界S800首发搭载 其他车型9月起陆续升级[5] - 截至2024年7月拥有超70万活跃用户 月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近700公里 月人均辅助泊车37次[5] - 行业L2辅助驾驶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50% 2026年达67%[5] 未来战略规划 - 2026年实现高速L3规模商用与城区L4试点商用 2027年开展无人干线物流试点与城区L4规模商用 2028年目标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商用[6] - 通过MoLA架构纵向打通应用生态与硬件设备 横向打造AI Agent助手 9月将推送Harmony Space 5版本[7] - 智能座舱发展方向为全感官体验 自然交互 懂人懂车懂事[7] 研发投入与合作模式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研发人员8000人 智能化部件发货量2300万套 生态合作伙伴超600家[9] - 合作以央国企车企为主 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产品定义 设计 营销赋能[9] - 奥迪为首家外资合作品牌 后续将有更多外资及合资品牌加入[9]
华为乾崑靳玉志:数据不会说谎
观察者网· 2025-08-26 16:09
乾崑智驾业务表现 - 搭载乾崑智驾车辆达100万辆 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累计使用超1000万次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40亿公里 [1] - 激光雷达发货量超100万个 [1] - 7月单月避免可能碰撞254万次 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近700公里 人均辅助泊车37次 [1] 智驾技术路径与行业趋势 - 辅助驾驶行业未来将更集中 竞争依赖数据量、算力和算法比拼 [3]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被视作取巧路径 华为一段式端到端方案被视为终极方案 [3] - 公共智能化平台对行业重要性凸显 数据驱动是技术核心 [3][4]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3年19%升至2024年预计50% 中国用户智能化需求强烈 [5] - 目标2025年具备高速L3能力及城区L4试点 2027年试点无人物流和城区L4规模商用 2028年无人物流规模商用 [5] 合作车型与市场拓展 - 28款合作车型上市 覆盖鸿蒙智行/阿维塔/深蓝/岚图等品牌 价格区间15万至100万元 动力形式含纯电/增程/燃油/混动 [5] - 与岚图/阿维塔合作后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奥迪燃油车A5L搭载乾崑智驾打破"仅电动车适配备智驾"认知 [5] - 豪华品牌必将考虑智能化 新能源高端品牌格局未定 中国车企迎高端化机遇 [5] 智能座舱生态建设 - 小艺语音累计调用24亿次 无缝流转累计1.4亿次 [6] - MoLA架构纵向打通应用生态/硬件/设备 华为成唯一同时提供车机/音响/屏幕供应商 [6] - 尊界S800搭载43扬声器 功放功率近3000W 通过自研算法实现空间音效 [6] - 横向基于MoLA打造AI Agent助手 打通多应用 9月将推送Harmony Space 5新版本 [6] - 软硬件一体化保障长期体验 分散供应商模式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6] 研发战略与商业理念 - 技术研发持续高投入 车BU自2014年起投资超10年实现当期盈利 [8] - 无明确商业化目标 坚持用户中心与长期主义 商业成果为自然结果 [8][9] - 产品匹配周期最快需6-9个月 价值最终由消费者购买意愿衡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