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更适合“中国体质”的AI芯片、小米和宇树都冲了,英伟达Jetson Thor现已发售,2万块批发价但半年交货
36氪· 2025-08-26 16:54
产品发布与定价 - 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以3499美元价格上市,首批套件下月发货,包含Jetson T5000模组、参考载板、散热器及电源适配器 [2][3] - Thor T5000模块针对量产机器人客户,单次订购1000片及以上时批发价为每片2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1452元) [2] - Jetson AGX Thor开发套件当前交货时间为24周,上一代产品Jetson AGX Orin 64G开发套件价格仅为1999美元 [2][5] 性能参数与技术特性 - 芯片基于Blackwell图形处理器打造,AI计算能力比上一代Jetson Orin快7.5倍,能效提升3.5倍,CPU性能提升至3.1倍,内存容量提升至2倍 [3] - 搭载128GB内存,提供2070 FP4 TFLOPS AI算力,在130W功率范围内实现生成式AI模型及大型语言模型运行能力 [3][5] - 支持"硬件在环"仿真场景,Isaac GR00T N1基础模型可控制仿真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如坚果倾倒演示) [5] 应用场景与客户案例 - 已应用于Agility Robotics第五代机器人Digit(计划第六代采用)、波士顿动力Atlas人形机器人、Figure AI人形机器人以及联影医疗、优必选等中国厂商 [6][7] - 除人形机器人外,还可用于手术辅助机器人、智能牵引车、工业机械臂等边缘端实时推理场景 [7] - 在自动驾驶领域适用于中国汽车品牌,小米YU7车型采用NVIDIA DRIVE AGX Thor平台,提供700 TOPS处理能力 [8] 生态合作与行业影响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芯片带来计算能力飞跃,银河通用称其G1 Premium机器人运动性能显著提升 [7] -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采用Jetson系列芯片支持自主机器人在医疗分诊、搜救等非结构化环境任务 [8] - 公司通过投资Field AI等初创企业加大机器人领域布局,并将汽车与机器人归为同一业务板块 [9][10] 战略定位与业务增长 - 公司定位为行业提供基础设施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支持,不直接生产机器人或汽车 [2] - 机器人业务目前占总营收约1%,但2026财年Q1销售额达5.67亿美元,同比增长72% [9][10] -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机器人领域是人工智能外最大增长机遇,未来目标为数十亿机器人及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技术支撑 [3][10]
小米YU7全球首发:小米天际屏革新座舱交互,全系Thor芯片赋能全场景辅助驾驶
经济网· 2025-05-23 13:58
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首款SUV小米YU7,搭载Xiaomi HyperVision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和NVIDIA Thor™车载计算平台,将豪华高性能电动车的智能化标准推向新高度[1] - 产品保留了小米SU7的前排16.1英寸中控大屏和后排两块拓展屏,新增天际屏全景显示技术,集成先进显示和交互体验[1] 显示技术 - 天际屏采用3块Mini-LED屏幕和全景曲面投影技术,1.1米超宽显示,108PPD超视网膜级高清显示,可视峰值亮度1200nits[2] - 技术实现反射率SCE<1%、透光率≤0.01%、畸变率<1%,解决大曲面玻璃投影的畸变、重影、透光难题[2] - 支持多场景信息展示,包括时速、导航、音乐等,并可在转向时显示盲区影像[2] 交互体验 - 提供仪表、多媒体、时钟天气、地图导航等五类信息卡片,用户可自由组合满足多场景需求[3] - 天际屏可联动显示驾驶模式参数和SR路况信息,提升驾驶体验[2][3] 辅助驾驶系统 - 全系标配旗舰级辅助驾驶硬件,包括Thor芯片、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3] - 搭载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提供700 TOPS算力[3] -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200米,功耗降低55%,4D毫米波雷达最远可识别200米车辆和100米行人[4] 安全技术 - 4D毫米波雷达增强复杂场景下的检测能力,如急刹预警和恶劣天气识别[4] - 全车配备7颗超透防眩摄像头,采用ALD镀膜技术和COB封装工艺,减少光反射和视觉干扰[4] 市场计划 - 产品已开启预约咨询,将于7月正式上市发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