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mo Action运动相机

搜索文档
大疆Osmo 360,全景影像的重新解题
36氪· 2025-07-31 21:08
核心观点 - 大疆推出首款旗舰级全景相机Osmo 360,首次将1英寸影像、8K50帧画质与极致便携性结合,重新定义行业标准[2][3] - 公司通过深度定制方形传感器、系统级工程优化及生态协同,解决全景相机长期存在的"画质-体积-续航"不可能三角问题[7][8][14] - 产品填补大疆户外影像矩阵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与无人机、运动相机等设备的色彩科学、配件及软件生态无缝衔接[16][18] 产品技术突破 - **传感器创新**:研发专为全景设计的方形传感器,剔除25%无效区域,使1英寸有效像场利用率提升25%,同时支持双镜头原生8K录制[8][10] - **性能参数**:业界首款具备2.4μm大像素、13.5挡动态范围、f/1.9光圈的8K全景相机,支持4K/120fps运动相机模式及1.2亿像素全景照片[10][12] - **散热与堆叠**:采用石墨片、VC均热板等手机级散热方案,183克机身实现100分钟8K持续录制,散热效率优于多数旗舰手机[14] 行业需求与市场 - **需求演变**:用户从平面记录转向沉浸式内容创作,期待单设备覆盖滑雪第一视角、城市夜景等多场景[3] - **市场数据**: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亿元,预计2027年达78.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1%,显著高于传统运动相机[3] - **行业痛点**:现有全景相机画质落后旗舰运动相机,后期处理流程复杂,设备切换导致色彩风格不统一[3][16] 生态协同优势 - **色彩统一**:全系设备支持10-bit D-LogM色彩科学,解决多设备素材色彩匹配难题,降低后期调色门槛[16] - **配件兼容**:磁吸快拆设计兼容Osmo Action系列配件生态,电池与Action 3/4/5 Pro通用,支持第三方1/4英寸螺纹口扩展[18] - **软件整合**:DJI Mimo App实现拍摄-剪辑闭环,桌面端DJI Studio提供智能追踪功能,操作逻辑贴近主流剪辑软件[18][19] 研发历程与战略 - **开发周期**:2022年立项,2024年完成器件交付,联合供应链攻关镜头良率、像素适配等难题,2025年正式发布[4][12] - **研发逻辑**:以终为始重构技术路径,拒绝沿用传统矩形传感器方案,选择高成本定制路线解决核心瓶颈[8][10][20] - **技术迁移**:复用无人机/运动相机的影像算法、小型化硬件堆叠经验,重新调配至全景相机项目[4][14]
5年IPO长跑即将落地:影石创新开启招股,去年收入激增超50%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16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7月,由南京大学软件工程系大四学生刘靖康与同学共同创立,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研发[1] - 公司2024年营收55.74亿元,同比增长53.29%,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净利润9.95亿元,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1] - 创始人刘靖康2014年获得IDG资本和创业邦天使基金100万美元天使投资,后续获得启明创投、迅雷网络、苏宁易购等机构多轮融资,2020年完成数千万美元D轮融资[1] 上市进程 - 公司历经5年IPO长跑,2020年首次提交科创板申请后因股东持股问题被多次问询,2025年2月注册申请获证监会批准,成为今年科创板首家过会企业[2] - 公司于5月21日披露招股意向书,启动发行并将于5月30日申购[1] 市场地位 - 公司在消费级全景相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67.2%,连续六年全球第一[2] - 在运动相机领域已挤进前三甲,与GoPro、大疆形成三足鼎立格局,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过GoPro成为全球第一[2]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2017年164.3亿元增长至2023年364.7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592亿元[2] 技术优势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2-2024年累计达14.8亿元,研发团队超千人占员工总数57.68%,专利数突破900项[2] - 通过隐形自拍杆、AI剪辑(FlashCut)、子弹时间等创新功能打破欧美品牌垄断[2] 全球化布局 - 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76.52%,欧美、日韩市场贡献近八成收入[3] - 美国市场贡献近四分之一收入,面临GoPro发起的"337条款"专利诉讼风险[3] 竞争格局 - 国内面临大疆创新的竞争压力,其Osmo Action运动相机2024年市场份额超15%[3] - 国际市场上GoPro在美洲市场仍占主导,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份额达32.1%[3] 行业意义 - 公司发展历程成为中国科技创业公司技术突围出海的典型案例[4] - IPO进程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如何在资本助力下平衡创新与风险、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参考样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