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光模块
搜索文档
七倍牛股董事长,一把套现37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10 06:57
据新易盛9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高光荣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1143.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转让原因为自身资 金需求。 根据拟转让价格和转让股份计算,高光荣本次拟转让股份市值为37.49亿元。 新易盛是A股市场去年以来的大牛股,从去年4月初的46.56元一度涨至今年9月初的401.10元,并不断创新高,期间涨幅约7.61倍,目前市值为3490亿 元。截至10月9日收盘,新易盛报351.15元/股,询价转让价格较收盘价折价6.6%。 新易盛(300502)10月9日晚间公告,根据2025年10月9日询价申购情况,公司股东高光荣的询价转让初步定价为328.00元/股。参与报价及申购的机构投 资者家数为29家,有效认购股份数量为2926万股,对应的有效认购倍数为2.6倍。本次询价转让拟转让股份已获全额认购,初步确定受让方为16家机构投 资者,拟受让股份总数为1143.07万股。 2020年,高光荣以26亿元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若以10月9日收盘价351.15元计算,高光荣身家约为258亿元。 资料显示,新易盛2016年3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专业从事光模块的研发及制造, ...
“大牛股”长芯博创: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1121.2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45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异动公告后继续上涨18.84% 收盘于160.04元/股 [1] - 二季度以来股价最大涨幅达5倍 截至8月28日市值达465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99亿元 同比增长59.54% [1] - 归母净利润1.68亿元 同比增长1121.21% [1] - 扣非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1475.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7亿元 同比增长256.76% [1] 业务结构分析 - 电信市场收入2.21亿元 同比减少39.66% 毛利率15.94% 增长8.21个百分点 [2] - 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市场收入9.76亿元 同比增长154.37% 毛利率45.65% 增长10.40个百分点 [2] - 电信市场产量减少50.08万件 下降18.20% 销量减少61.99万件 下降22.57% [2] - 数据通信市场产能减少250万件 下降18.37% 但收入增加5.92亿元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10G PON OLT光模块出货量国内领先 DWDM器件市场份额前列 [1] - 研发支出5618.41万元 占营业收入4.68% [3] - 完成MEMS光开关器件设计定型 开发400G/800G FA器件 [3] - 完成1.6T AEC和400G QSFP112模块开发设计 [3] - D-PHY10G MIPI Serdes通过内部验证 进入客户测试阶段 [3] - 发布机器视觉高清连接线AOC原型样品 [3] 市场驱动因素 - 电信市场受行业周期和价格竞争影响出现下滑 [2] - 数据通信市场受益于AI发展、数据中心算力提升和网络迭代升级 [2] - ODN布线产品借助长飞光纤营销网络快速覆盖市场 [1]
AI数据中心需求井喷,长芯博创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59.5%,归母净利润暴增逾11倍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21: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亿元 同比增长59.54% [1][5] - 归母净利润1.68亿元 同比暴增1121.21% [2][5] - 毛利率40.19% 较上年同期提升18.07个百分点 [5] - 净利率14.0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7亿元 同比增长256.76% [5][6] - 货币资金6.04亿元 [6] 业务结构 - 数通业务收入9.76亿元 同比增长154.37% 营收占比提升至81.36% [1][5] - 电信业务收入2.21亿元 同比下降39.66% 营收占比降至18.46% [1][5] - 境外收入7.37亿元 占比61.43% [5] - 数通业务毛利率45.65% 同比提升10.40个百分点 [2] - 电信业务毛利率15.94% 同比提升8.21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完成对长芯盛18.16%股权收购 总价3.91亿元 持股比例提升至60.45% [3] - 成都蓉博通信园区正式投产 [3] - 印尼三期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 [3] - 形成成都、嘉兴、汉川及印尼四大生产基地全球布局 [3] 研发投入 - 研发支出5618万元 占营收比例4.68% [3][5] - 持续投入PON光模块迭代升级、1.6T AEC、硅光技术400G模块等前沿产品 [3] 增长驱动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驱动的数据中心需求井喷 [1] - 传统电信市场受行业周期和价格竞争双重冲击 [1] - 产品组合向高增长领域倾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