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anther Lake笔记本电脑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英特尔先进工艺,有变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8:21
英特尔战略调整 - 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考虑对合同制造业务进行重大改革,可能不再向外部客户营销公司长期开发的某些芯片制造技术[1] - 前任CEO帕特·基辛格倾注巨资研发的18A制程正在失去对新客户的吸引力,可能需要减记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1] - 18A的主要客户长期以来一直是英特尔本身,目标是在2025年晚些时候提高其"Panther Lake"笔记本电脑芯片的产量[2] 制造工艺与技术竞争 - 英特尔18A制造工艺面临延期,其竞争对手台积电N2技术已步入生产阶段[2] - 公司将更多资源集中于14A工艺,预计比台积电更具优势,以争取苹果和英伟达等大客户[2] - 英特尔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实现18A芯片的量产,内部芯片预计将比外部客户订单提前到货[4] 公司财务状况与挑战 - 2024年公司预计净亏损为188亿美元,是自1986年以来首次亏损[3] - 公司失去了制造优势,并在移动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浪潮中落后[3] - 能否及时交付14A芯片以赢得大额合同还不确定,可能会选择坚持现有的18A芯片计划[4] 客户与市场策略 - 说服外部客户使用英特尔的工厂仍然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2] - 公司正在根据主要客户的需求定制14A,以使其取得成功[5] - 陈立武已责成公司准备方案,最早将于本月与董事会讨论是否停止向新客户推广18A芯片[2]
英特尔新CEO陈立武酝酿代工业务“大手术”:放弃18A技术外售
环球网· 2025-07-02 15:47
战略调整 - 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推动芯片代工业务根本性战略调整,计划停止向外部客户推销18A(1.8纳米)制程技术,集中资源攻关下一代14A(1.4纳米)工艺 [1] - 这一决策标志着公司彻底背离前任CEO基辛格制定的代工扩张路线,并可能引发数十亿美元资产减计 [1] 技术路线变更 - 18A工艺原计划2025年底量产,但客户渗透率远低于预期,技术成熟度、良率及成本竞争力不足 [4] - 新战略下,18A仅保留用于内部产品(如2025年量产的"Panther Lake"笔记本电脑芯片),研发重心转向14A工艺 [4] - 14A被定位为"超越台积电N2的制程节点",计划2027年量产,目标在晶体管密度、能效比等关键指标实现代际领先 [4] 财务影响 - 18A及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已耗资数十亿美元,若无法通过代工订单回收成本,公司可能被迫进行资产减计,损失规模或达"数亿至数十亿美元" [5] - 需重新谈判与微软、思科等现有代工客户的长期合作协议 [5] - 2025年第一季度代工业务亏损仍高达2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收窄,但距离"2030年底前实现经营收支平衡"目标差距甚远 [5] 组织变革 - 6月以来公司裁撤汽车芯片部门及芯片设计核心岗位,涉及员工超20% [5] - 圣克拉拉总部将于7月15日启动新一轮裁员,主要针对物理设计、逻辑开发等非核心团队 [5] - 推动公司文化向"效率优先"转型,要求管理层级压缩至竞争对手的一半,取消"团队规模"作为KPI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