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Titan 3.0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PK阳光电源,谁能拿下第三代储能电芯话语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24
行业技术路线竞争 - 第三代储能电芯容量从500+Ah到700+Ah不等,形成587Ah(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和684Ah(阳光电源)两大阵营 [4] - 宁德时代采用卷绕工艺,阳光电源采用叠片工艺,技术路线差异显著 [4] - 行业共识是做大电芯容量,但需平衡整站匹配、系统效率和电化学特性 [5] 宁德时代587Ah电芯逻辑 - 587Ah被视为下一代最优解,因契合国标分区、单体能量密度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 [5] - 强调安全、寿命和工艺控制的重要性,反对盲目追求大容量 [5] - 587Ah虽非最大容量,但经得起时间、安全与效益三重验证 [7] 阳光电源684Ah电芯逻辑 - 叠片工艺适配大容量电芯,684Ah用于PowerTitan 3.0平台,减少30%连接点 [6] - 电芯能效96.5%与卷绕持平,实现能量密度、安全、散热等最优平衡 [6] - 叠片工艺已成熟量产,生产效率达0.125s/PCS,与卷绕持平 [7] 系统级效率与行业趋势 - 阳光电源认为电站收益核心在系统级效率,非单一电芯参数 [6] - 电力市场走向市场化,客户关注储能系统整体表现而非硬件容量 [10] - 硬件同质化趋势下,软件能力(如智能电网数字化)将成为竞争关键 [11] 行业未来方向 - 光伏拼硬件降本,储能需系统化能力,技术门槛更高 [11] - 行业将同时卷价格和价值,缺乏技术企业将被淘汰 [11] - 电芯容量提升(如314Ah vs 280Ah)可降低系统成本(1瓦时差两分钱) [11]
SNEC能源展,储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鑫椤锂电· 2025-06-23 09:15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广告- 本文来源:鑫椤锂电 2025 年 6 月 11 日至 13 日 , SNEC 展在上海举办。作为最能反映储能行业,全球采购热度的展会。 与去年相比,我看到了几个很明显的变化。 市场热度明显回升 其次随着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及一些细分市场正在被发掘,如 光储柴,光储充,储充,储能 + 农业, 储能 + 数据中心,储能 + 矿山,储能 + 煤矿,储能 + 油田。 产品方面 I C C S I N O 电芯: 去年同期展会大家讨论的是 314Ah 电芯对 280Ah 电芯的替代, 587Ah 和 625Ah 等大容量电 芯还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在今年 314Ah 电芯对 280Ah 完全替代后,大家讨论的焦点已经聚集在 587Ah 电芯和 600Ah+ 电芯的主流性之争 ,这次展会中主推 587Ah 电芯的展商更多。 | 1P104S-587Ah | | | --- | --- | | 液冷PACK参数表 | | | 一是 型号 | SCUDM31B587104S | | 标称电压(V) | 332.8 | | 硕定 ...
可量产684Ah电芯!阳光电源12.5MWh全球最大容量储能系统真机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06 11:03
PowerTitan3.0平台全球首发 - 阳光电源发布PowerTitan3.0智储平台,首台真机在合肥智能工厂下线,推出PowerTitan 3.0 Flex、Class、Plus三大版本 [1] - Plus版单柜容量达12.5MWh(全球最大),能量密度超500kWh/㎡(全球最高),背靠背20mm放置可节省1GWh场站45%用地和10%线缆 [1] - 平台全系产品发布即可售,引领全球储能进入多元价值时代 [2] 硬件技术创新 - 采用684Ah大电芯(行业首个可量产),专用叠片工艺使循环寿命突破15000次,能量密度提升至440Wh/L以上 [6][8] - 首创热电分离技术,重塑排气管道实现定向排热,搭配专利隔热层防止热失控蔓延 [10] - 规模化应用全液冷碳化硅PCS,最大效率提至99.3%,系统RTE高达93.5% [11][12] 智能系统矩阵 - 搭载全栈智能系统矩阵,覆盖研发、交付、运营、交易全生命周期 [14] - "灵犀"交付系统将配置检查从17天缩短至1小时,整站配网从15天缩短至30分钟,交付前巡检从2天缩短至30分钟 [15] - PowerBidder电力交易平台与"3S"系统深度融合,延缓寿命衰减10%,在山东实证中达到最高理想收益的90% [16] - PowerDoctor智能运维平台实现30+故障极早预警,根因定位准确率99%,降低99%非计划外停机,提升运维效率92% [18] 全链智能技术 - AI仿生热平衡2.0实现个性化控温策略,AI电池全息管理2.0热失控预警准确率超99%,智能SOH误差率小于2% [20] - ArcDefender2.0灭弧技术实现毫秒级自动识别拉弧,0.2秒关断 [20] - 搭载干细胞电网技术,实现微秒级到小时级数据感知,GW级一键黑启动,1~40宽SCR瞬时跳变适应 [22] 行业数据 - 公司2024年储能系统发货28GWh,营收249.6亿元,毛利率36.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