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PAD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佳能在“自动驾驶之眼”领域挑战索尼
日经中文网· 2025-07-04 13:45
佳能SPAD传感器技术 - 公司开发出新型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传感器 专攻暗处环境下的高性能成像 通过逐一计算光子数量实现CMOS传感器无法捕捉的暗处对象识别 [1][3][4] - 技术突破包括将每个像素耗电量降至2022年试制品的1/4 并采用光子到达时间推算算法 解决明亮环境下处理速度不足的问题 [5] - 产品可识别120米外行人 适用场景包括比月光更暗的环境 目标2031年量产 价格定位与CMOS传感器持平 [3][5] 车载传感器市场格局 - 全球高附加值车载传感器市场份额由美国安森美 中国豪威集团(韦尔半导体旗下)和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主导 [1][6] - 索尼计划将车载传感器市场份额从2023财年32%提升至2026财年43% 其SPAD传感器新品聚焦LiDAR领域 2025年量产 检测性能提升2.7倍 [6][7] - 203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3.6929万亿日元(2024年的2.3倍) 其中摄像头领域占比50% [5] 行业驱动因素 - 美国NHTSA强制要求2029年9月后上市汽车标配昼夜运行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推动传感器需求 [5] - ADAS和自动驾驶普及催生技术路线分化 特斯拉等厂商拒绝LiDAR 多数厂商采用摄像头+LiDAR组合方案 [7] - LiDAR价格从数十万日元降至200美元(约2.9万日元) 中国厂商加剧价格竞争 [7]
中国CIS崛起,索尼带头反击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3 10:08
索尼2024财年业绩与CIS市场格局 - 索尼2024财年CIS市场份额与上一年持平,原计划2025年实现60%市场份额的目标被迫推迟,主要因主要客户销售额不及预期及中国高端CIS厂商竞争加剧 [1] - 索尼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部门2024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1.79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35%至2611亿日元,市场份额53% [13] - 索尼预测2024-2030财年CIS业务复合年增长率达9%,预计2025财年销售额增至1.9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7%至2800亿日元 [15] CIS行业发展历程 - 早期CIS市场由索尼、三星等日韩厂商垄断,2022年索尼市占率42%,三星19% [7] - 中国厂商如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等崛起,2023年CIS国产化率从2018年8%提升至25% [8] - 智能手机多摄趋势推动CIS需求激增,2010-2019年全球CIS销售额增长三倍 [5] 索尼技术战略布局 - 索尼推进五大技术方向:灵敏度/噪声、动态范围、分辨率、读出速度和功耗 [15] - 采用尖端与成熟工艺并存策略,引入28nm至22nm设备组提高前端工艺精度 [44] - 开发三层堆叠技术,增强像素和逻辑间性能,拓展高清高帧率视频应用 [30][33] 索尼市场布局与投资 - 车载业务定位战略重点,2024财年市占率37%,目标2026财年达43% [38] - 计划投资规模接近上一中期计划的9300亿日元,聚焦移动传感器尖端工艺 [47] - 与台积电合作引入12nm工艺,提高数字信号处理集成度 [44] 佳能技术突破 - 开发4.1亿像素35mm全画幅CMOS传感器,支持每秒3280万像素读出速度 [51][54] - 推出2/3英寸SPAD传感器,动态范围达156dB,解决传统SPAD高照度失效问题 [57][62] - 坚持自主研发战略,维持产品差异化优势 [50] 松下技术创新 - 开发基于垂直雪崩光电二极管的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无保护环像素设计 [65] - 传感器具备对电压和温度不敏感特性,在强光照射下稳定工作 [67] - 技术适用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对稳定性要求高的领域 [68] 行业竞争趋势 - 中国厂商从中低端向高端市场渗透,挤压传统巨头份额 [9] - 三星将部分CIS产能转向存储芯片,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10] - 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