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Cube
搜索文档
沐曦冲刺IPO,锚定关键客户筑牢国产GPU替代根基
中邮证券· 2025-10-20 16: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该评级 [1] 行业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 行业收盘点位为5228.93,52周最高点为5841.52,52周最低点为3963.29 [1] - 截至2025年10月,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表现呈现波动 [3] 核心公司分析:沐曦集成电路 - 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IPO将于2025年10月24日上会审议,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 [4] - 募集资金将投向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面向前沿领域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4] - 曦云C600 GPU已于2025年7月完成回片并点亮,预计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曦云C700项目正在开发中,性能目标接近英伟达H100 [5] - Shanghai Cube高算力密度机柜采用国产GPU,支持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单机柜部署128卡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目前在国内GPU市场份额约为1%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坚持“1+6+X”发展战略,截至2025年9月5日,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为14.30亿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正开拓互联网和运营商客户,预计2025年内签署首个互联网订单,并已进入中国电信集采短名单 [7][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沐曦产业链相关公司,如亿都国际控股、瑞晟智能、超讯通信、立讯精密、优刻得等 [9] - 建议关注国产算力板块公司,如寒武纪、云天励飞、浪潮信息、曙光数创、华丰科技、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等 [9]
亿都国际盘中涨超30% 沐曦科创版IPO再有进展 亿都旗下算丰与沐曦合作紧密
智通财经· 2025-09-22 15:04
股价表现 - 亿都国际盘中股价涨幅达30.67%至4.9港元 成交额8016.66万港元[1] - 股价创历史新高至4.94港元[1] 子公司业务动态 - 全资子公司算丰信息联合沐曦集成电路等机构开发国产高密度算力系统Shanghai Cube[1] - 算丰信息在沪港两地设立"丰收一号"与"丰收二号"智算中心[1] - 香港宽频企业成为算丰信息首间香港算力服务经销商 提供沐曦芯片支持的AI运算资源[1] 关联企业进展 - 沐曦集成电路IPO进入第二轮问询阶段 该公司为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产品领军企业[1]
港股异动 | 亿都国际(00259)盘中涨超30% 沐曦科创版IPO再有进展 亿都旗下算丰与沐曦合作紧密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4:59
股价表现 - 亿都国际盘中涨幅超过30%至4.94港元创历史新高 收盘涨30.67%报4.9港元 成交额达8016.66万港元 [1] 子公司业务进展 - 全资子公司算丰信息联合沐曦等多家机构共同开发国产高密度算力系统Shanghai Cube [1] - 算丰信息在沪港两地设立"丰收一号"与"丰收二号"智算中心 [1] - 香港宽频企业成为算丰信息首间香港算力服务经销商 引进沐曦芯片支持的AI运算资源 [1] 行业合作动态 - 沐曦集成电路进入IPO第二轮问询阶段 该公司为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主要领军企业 [1] - 合作方包括无限光年 复旦大学 上海创智学院 立讯精密及模合信息等多家机构 [1]
国产软硬件一体高密度算力机柜——Shanghai Cube亮相WAIC2025 即将进入量产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14:36
产品发布与特点 - 国产软硬件一体高密度算力机柜Shanghai Cube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1] - 产品对标国际顶尖水平 实现从芯片级到系统级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1] - 采用"原生设计 正向开发"理念的软硬件深度一体化集成 非简单拼装 [3] - 集成国产高性能GPU芯片 国产网络交换芯片 国产液冷系统 国产操作系统与调度平台等所有关键软硬件 [3] - 算力密度达到单一标准机柜包含128张GPU模组 整体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 核心部件包括GPU芯片 智能网卡 网络交换芯片 液冷系统 操作系统与调度平台均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制造 [5] 技术应用与部署 - 首套样机已成功部署于复旦大学上海张江校区 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3] - 已完成对DeepSeek671B等主流大模型的高效推理及训练支持 [3] - 完成与多个科学计算和算力调度平台的适配工作 [3] - 产品定位为高性能计算系统 深度整合硬件与软件组件 [5] 产业生态与合作 - 研发企业多数为上海本地企业 标志着中国在算力供应链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1] - 举办"智聚东方·链通全球"生态论坛 聚焦国产全栈集成与沪港合作走向世界两大议题 [6] - 论坛汇聚产 学 研 用各方力量 共谋国产算力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发展 [6] -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等学者和产业界精英参与论坛 [6] - 协同创新模式正加速推动中国在全球智能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