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替代
搜索文档
沐曦股份IPO隐忧:亏损加剧、产品单一与公司治理之考
搜狐财经· 2025-10-20 20:57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2.64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7.43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30.57亿元,且亏损幅度逐年扩大,2025年第一季度单季亏损2.33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累计净流出超过38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净流出5.31亿元,累计流出金额达43.61亿元 [4]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高达24.66亿元,是同期总营收11.16亿元的2.2倍 [4] - 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达6.15亿元,占当期营收比例达191.96% [5] 业务与客户结构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曦云C500系列,该产品在2024年贡献收入7.22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97.28%,2025年一季度该比例进一步升至97.87% [8][9][10] - 公司原有业务大幅缩水,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收入从2023年的1376.32万元下滑至2024年的349.08万元,同比下滑74.64%;IP授权业务由2216.67万元下滑至100万元,同比跌幅达95.49% [12]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58%、71.09%和88.35% [1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第二大客户上海源庐加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股东之一,该客户于2024年8月入股后便跻身第二大客户 [16] 研发与技术路径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委外研发费用累计接近2亿元,公司解释外包项目用于非核心、技术难度较低的辅助类环节 [18] - 公司在GPU领域采取"自主指令集+兼容CUDA生态"的策略,其自主研发的MXMACA软件栈可支持6000余个CUDA应用 [20] - MXMACA的算子优化效率相比CUDA仍有一定差距,并且对最新AI框架的支持存在滞后性 [2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团队人员减少54人 [28] 供应链与外部依赖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芯片生产依赖境外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 [25] - 公司在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高端存储供应等方面已受到不利限制,芯片研发设计所需的EDA工具、部分接口IP及重要物料HBM的终端供应商也主要来自境外 [26][27] 公司治理与激励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累计达6.02亿元,与IPO前实施的股权激励有关 [29][30] - 公司存在一起尚未了结的期权仲裁事项,一名前员工就期权回购事宜提起仲裁 [32] - 公司现任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曾因在既往执业中违反相关规定被中国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32]
沐曦冲刺IPO,锚定关键客户筑牢国产GPU替代根基
中邮证券· 2025-10-20 16: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该评级 [1] 行业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 行业收盘点位为5228.93,52周最高点为5841.52,52周最低点为3963.29 [1] - 截至2025年10月,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表现呈现波动 [3] 核心公司分析:沐曦集成电路 - 沐曦集成电路科创板IPO将于2025年10月24日上会审议,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 [4] - 募集资金将投向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面向前沿领域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4] - 曦云C600 GPU已于2025年7月完成回片并点亮,预计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曦云C700项目正在开发中,性能目标接近英伟达H100 [5] - Shanghai Cube高算力密度机柜采用国产GPU,支持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单机柜部署128卡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目前在国内GPU市场份额约为1%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坚持“1+6+X”发展战略,截至2025年9月5日,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为14.30亿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正开拓互联网和运营商客户,预计2025年内签署首个互联网订单,并已进入中国电信集采短名单 [7][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沐曦产业链相关公司,如亿都国际控股、瑞晟智能、超讯通信、立讯精密、优刻得等 [9] - 建议关注国产算力板块公司,如寒武纪、云天励飞、浪潮信息、曙光数创、华丰科技、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等 [9]
回头看:年初抢摩尔线程老股的投资人
投中网· 2025-09-29 14:59
摩尔线程IPO引发的市场热度 - 摩尔线程启动IPO辅导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相关概念股出现涨停,其中直接持股方和而泰斩获两连板,市值飙升25亿元人民币[7] - 和而泰持有摩尔线程1.244%股份,是A股唯一直接持股公司,其对摩尔线程的投资在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期末余额从3000万元增至3.06亿元,投资收益达920%[7] - 市场存在对摩尔线程老股的强烈需求,部分资源方利用信息差进行份额交易,公司特发通知澄清以正视听[5][6] 摩尔线程的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打造国产全功能GPU,被视为“中国版英伟达”,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高管[8] - 公司成立百天即完成两轮融资,成为GPU独角兽,IPO前已完成多轮融资,融资节奏为每年一轮,金额屡创新高[8] - 截至2024年,公司估值达255亿元人民币,位列《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61位及《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名单(2024)》第15位[9] 摩尔线程的融资历程与资本背景 - 2021年11月完成2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上海国盛资本、五源资本等联合领投,建银国际、前海母基金等九家机构参投[8] - 2022年完成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和和谐健康保险领投,投后估值达240亿元人民币[9] - 早期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纪源资本、五源资本、招商局创投、字节跳动等知名机构[8] 摩尔线程的技术实力与产品进展 - 公司耗时300天完成首颗国产全功能GPU研发,产品内置自研3D图形计算、AI训练与推理、高性能并行计算等核心[11] - 产品线覆盖芯片、板卡、集群到软件的全栈AI智算,支持LLaMA、GLM等多种主流大模型,已迭代四代芯片[11] - 截至2024年10月,公司获得425项授权专利,位居国内GPU企业专利授权数量前列,并已搭建国产全功能GPU千卡智算集群,万卡集群在攻关中[11] 摩尔线程的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公司过去几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200%,预计2024年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2025年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500%[12] - 市场人士基于寒武纪上市后市值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较发行价上涨超10倍)的表现,对摩尔线程IPO后的预期投资收益达7倍[12] - 公司目前处于上市辅导阶段,上市时间未定,但市场对其登陆科创板后的估值想象空间巨大[12]
抢下120亿,这届芯片老兵要翻身了
是说芯语· 2025-07-04 21:14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国产GPU双雄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电路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因2024年底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爆火迎来发展机遇 [3] - 2019年美国禁令后中国半导体进入战时状态,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壁仞科技、燧原、沐曦、摩尔线程等国产GPU企业涌现 [6] - 高端GPU断供导致国内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行业面临"无芯可用"困境 [7] - 深度求索发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R1引爆推理市场,为国产GPU创造替代窗口 [17][19] 公司发展路径 摩尔线程 - 由英伟达中国前负责人张建中创立,集结英伟达旧部及地平线、微软、AMD等人才,100天跻身独角兽 [8][10] - 采用"高举高打"策略,Pre-A轮融资仅用1个月完成 [10] - 2022年发布首款全功能GPU苏提,9个月后推出国产游戏显卡 [10]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8.44% [20] - Pre-IPO估值达246.2亿元,创始人张建中持股价值约27亿元 [20] 沐曦集成电路 - AMD前高管陈维良创立,团队包括AMD首位华人女科学家彭莉等核心人才 [11][12] - 聚焦数据中心和AI计算市场,2022年推出曦思N100系列,2023年4月实现量产 [15] - 曦思N100从立项到流片仅用13个月,曦云C500半年完成回片测试 [16] - 截至2025Q1累计销量超25000颗 [16] - 创始人陈维良持股22.3659%,按210亿融资估值身家超46亿元 [22] 产品与技术 - 摩尔线程自主创新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 [28] - 产品矩阵覆盖消费级(MTT S80/S70)、数据中心(MTT S2000/S3000/S4000)、边缘计算("长江"SoC芯片) [28] - 沐曦MXC、MXN系列芯片在AI训练推理领域展现优势,产品迭代速度快 [29] 募资计划 - 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用于下一代GPU研发及产能扩张 [25] - 沐曦拟募资39.04亿元,其中24.59亿用于新型GPU研发,4.5亿用于AI推理GPU,9.91亿用于前沿领域GPU技术 [26] 行业前景 - 机构预测国产GPU替代窗口已打开,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19] - 国产芯片将通过极致性价比实现弯道超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后续可能跟进IPO [29][30]
摩尔线程叩响科创板大门:国产GPU“独角兽”的破局与突围
经济观察网· 2025-07-01 17:53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募资80亿元投向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研发项目 [1]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AMD、微软等国际巨头 研发人员平均行业经验达15年 [2]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桌面级MTT S系列和数据中心级MTT T系列 信创市场占有率突破60% [2] 技术发展 - 采用"全栈突破"战略 自研MUSA架构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科学计算、视频编解码四大引擎 [2] - 2022年推出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国产显卡MTT S80 2023年发布夸娥千卡智算集群 [2] - 2024年夸娥智算集群升级至万卡规模 GPU利用率提升40%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 [3] - 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3.59亿元 占营收比重309.88% [3] 资本运作 - 成立至今完成6轮融资 累计募资超65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等 [3] - IPO前公司投前估值达246.2亿元 位列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61位 [3] 行业机遇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国产算力占比达40% 预计2025年突破50% [5]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将GPU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多地出台专项补贴政策 [5] - 英伟达H20等特供版芯片出口受限 催生巨大替代空间 [5] 发展战略 - 采用"兼容+开源"双轨战略 MUSA架构已适配超千款应用 开源社区吸引超10万开发者 [4] - 19.8亿元募资将投向AI SoC芯片研发 "长江"系列芯片已获多家车企智能座舱订单 [6] - 以"技术全栈化、生态开源化、应用场景化"为战略方向 向全球GPU格局发起挑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