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替代

搜索文档
抢下120亿,这届芯片老兵要翻身了
是说芯语· 2025-07-04 21:14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国产GPU双雄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电路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因2024年底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爆火迎来发展机遇 [3] - 2019年美国禁令后中国半导体进入战时状态,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壁仞科技、燧原、沐曦、摩尔线程等国产GPU企业涌现 [6] - 高端GPU断供导致国内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行业面临"无芯可用"困境 [7] - 深度求索发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R1引爆推理市场,为国产GPU创造替代窗口 [17][19] 公司发展路径 摩尔线程 - 由英伟达中国前负责人张建中创立,集结英伟达旧部及地平线、微软、AMD等人才,100天跻身独角兽 [8][10] - 采用"高举高打"策略,Pre-A轮融资仅用1个月完成 [10] - 2022年发布首款全功能GPU苏提,9个月后推出国产游戏显卡 [10]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8.44% [20] - Pre-IPO估值达246.2亿元,创始人张建中持股价值约27亿元 [20] 沐曦集成电路 - AMD前高管陈维良创立,团队包括AMD首位华人女科学家彭莉等核心人才 [11][12] - 聚焦数据中心和AI计算市场,2022年推出曦思N100系列,2023年4月实现量产 [15] - 曦思N100从立项到流片仅用13个月,曦云C500半年完成回片测试 [16] - 截至2025Q1累计销量超25000颗 [16] - 创始人陈维良持股22.3659%,按210亿融资估值身家超46亿元 [22] 产品与技术 - 摩尔线程自主创新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 [28] - 产品矩阵覆盖消费级(MTT S80/S70)、数据中心(MTT S2000/S3000/S4000)、边缘计算("长江"SoC芯片) [28] - 沐曦MXC、MXN系列芯片在AI训练推理领域展现优势,产品迭代速度快 [29] 募资计划 - 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用于下一代GPU研发及产能扩张 [25] - 沐曦拟募资39.04亿元,其中24.59亿用于新型GPU研发,4.5亿用于AI推理GPU,9.91亿用于前沿领域GPU技术 [26] 行业前景 - 机构预测国产GPU替代窗口已打开,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19] - 国产芯片将通过极致性价比实现弯道超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后续可能跟进IPO [29][30]
摩尔线程叩响科创板大门:国产GPU“独角兽”的破局与突围
经济观察网· 2025-07-01 17:53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募资80亿元投向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研发项目 [1]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AMD、微软等国际巨头 研发人员平均行业经验达15年 [2]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桌面级MTT S系列和数据中心级MTT T系列 信创市场占有率突破60% [2] 技术发展 - 采用"全栈突破"战略 自研MUSA架构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科学计算、视频编解码四大引擎 [2] - 2022年推出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国产显卡MTT S80 2023年发布夸娥千卡智算集群 [2] - 2024年夸娥智算集群升级至万卡规模 GPU利用率提升40%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 [3] - 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3.59亿元 占营收比重309.88% [3] 资本运作 - 成立至今完成6轮融资 累计募资超65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等 [3] - IPO前公司投前估值达246.2亿元 位列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61位 [3] 行业机遇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国产算力占比达40% 预计2025年突破50% [5]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将GPU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多地出台专项补贴政策 [5] - 英伟达H20等特供版芯片出口受限 催生巨大替代空间 [5] 发展战略 - 采用"兼容+开源"双轨战略 MUSA架构已适配超千款应用 开源社区吸引超10万开发者 [4] - 19.8亿元募资将投向AI SoC芯片研发 "长江"系列芯片已获多家车企智能座舱订单 [6] - 以"技术全栈化、生态开源化、应用场景化"为战略方向 向全球GPU格局发起挑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