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icon
搜索文档
Should QCOM Stock Be Part of Your Portfolio Post Robust Q4 Earnings?
ZACKS· 2025-11-10 23:01
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 - 第四季度调整后盈利和营收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由物联网和汽车业务的健康需求趋势推动 [1] - 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得益于业务模式的韧性、多元化举措以及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应对能力 [1] - 手机业务收入在第四季度跃升14%至69.6亿美元,受搭载骁龙精英Gen 5平台的高端安卓手机强劲表现推动 [5] - 物联网业务收入增长7%至18.1亿美元,受新兴AI智能眼镜类别对骁龙AR1芯片组的稳固需求推动 [5] 汽车业务增长动力 - 汽车业务收入增长17%至创纪录的10.5亿美元,由新车搭载骁龙数字底盘平台带来的单机价值提升所驱动 [3] - 公司在汽车远程信息处理和连接平台、数字座舱及C-V2X解决方案领域占据优势,顺应了联网汽车增长、车内体验变革和汽车电气化趋势 [3] - 公司正利用边缘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满足云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基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 [2] 骁龙平台与技术优势 - 骁龙移动平台凭借多核CPU、卓越图形处理能力和全球网络连接性,具有高速和出色的能效 [4] - 基于骁龙平台的智能手机和设备能够提供沉浸式AR/VR体验、出色的相机功能以及顶级的4G/5G连接与安全解决方案 [4] - 公司相信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按营收计算最大的智能手机射频前端供应商 [3] 竞争与市场挑战 - 公司面临来自慧与和博通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压力 [12] - 手机芯片组市场中低成本制造商和现有厂商的激进竞争可能损害公司利润 [12] -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未来几年预计保持增长势头,但主要增长将来自低成本新兴市场,这可能对公司利润率构成压力 [12] 运营与成本压力 - 高昂的运营开支和研发成本导致公司利润率多年来出现下滑 [11] - 公司预计手机市场疲软以及设备整体组合走弱的状况将在短期内持续 [11] - 高端机型领域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的变动,减少了近期销售骁龙平台集成芯片组的机会 [11]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持续的中美贸易摩擦削弱了公司的增长潜力 [9] - 美国商务部长期对中国实施贸易限制,禁止销售用于开发高端智能手机和AI芯片的高科技设备、芯片及相关技术 [10] - 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堵塞了几乎所有漏洞,以阻止中方获得尖端芯片和最新软件技术 [10] - 公司在中国超过12个城市有重要业务布局,但目前看来其在中国维持运营日益困难 [9] 股价表现与盈利预测 - 过去一年公司股价上涨1.6%,表现逊于行业56.8%的涨幅以及慧与(涨6.5%)和博通(涨95.3%)的表现 [13] - 2026财年盈利预测在过去七天内上调0.7%至11.99美元,2027财年盈利预测跃升1.1%至12.33美元,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乐观情绪 [14]
Qualcomm Faces Long-Term Squeeze From Apple, Samsung Despite iPhone 17 Share, Meta Partnership: Analysts
Benzinga· 2025-11-07 01:3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超出华尔街5.1%的预期[3] - 高通CDMA技术(QCT)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3.2%,超出华尔街7.7%的预期[3] - 2025财年总营收增长13%至44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18%至12.03美元,均超出预期[10] - 第四季度运营利润率为33.8%,略低于预期,但强劲的营收表现推动每股收益超出预期0.12美元[4] - 公司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22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45美元[8][13] 各业务部门增长 - QCT部门中,手机、汽车和物联网销售额分别增长14.2%、17.1%和7.4%,均超出预期[3] - 汽车业务营收首次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17%[10] - 汽车业务年增长率为36%,主要由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平台的采用驱动[11] - 手机业务增长14%,主要由中国高端安卓设备需求推动[5][10] 分析师观点与评级 - 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Tal Liani重申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20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2] - Rosenblatt分析师Kevin Cassidy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25美元[2] - 分析师认为公司通过维持智能手机领导地位和多元化营收的策略持续超出预期[8] - 公司预计将为iPhone 17供应90%的调制解调器[3] 增长动力与市场机会 - 公司在汽车、物联网和边缘人工智能领域的扩张正在推动新的增长阶段[2] - 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推理产品展示了其增长能力,是抓住未来人工智能机会的关键一步[9] - 公司有望在网络边缘人工智能领域领先,这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个主要增长阶段[9] - 对数字底盘和智能眼镜的需求将支持汽车和物联网业务的稳定增长[7][11] 风险与挑战 - 智能手机半导体是一个成熟的低增长行业,仍占QCT总营收的约71%[5] - 中国厂商占手机相关QCT营收的近68%,存在客户集中风险[6] - 小米等公司自研芯片的早期迹象可能减少公司的市场份额[6] - 预计到2026财年第二季度,三星的贡献将从100%降至75%,同时与苹果的合同将在一年内到期[6] - 手机业务的疲软可能在2026年第二和第三季度重新出现[7]
Qualcomm Beats Q4 Earnings Estimates on Solid Revenue Growth
ZACKS· 2025-11-06 22:50
Key Takeaways Qualcomm's Q4 earnings and revenues beat estimates on strong IoT and automotive momentum.QCT sales rose 13% with record automotive and higher handset and IoT revenues driving growth.For Q1 FY26, Qualcomm guides revenue of $11.8$12.6B and EPS of $3.30$3.50 on steady demand.Qualcomm Incorporated (QCOM) reported strong fourth-quarter fiscal 2025 results, with adjusted earnings and revenues exceeding the respective Zacks Consensus Estimate, driven by healthy demand trends in IoT and automotive bus ...
Qualcomm (QCOM) and Google Cloud Strengthen Automotive AI Collaboration
Yahoo Finance· 2025-10-02 02:22
合作核心内容 - 高通与谷歌云于9月8日宣布扩大合作 旨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汽车解决方案 [1] - 合作结合谷歌云的汽车AI代理与高通的骁龙数字底盘 目标是让汽车制造商开发基于AI的汽车体验 [1] - 汽车制造商可集成AI代理 通过语音命令控制导航 娱乐和车辆功能 利用在车辆硬件和云基础设施上运行的谷歌Gemini模型 [2] 合作目标与优势 - 集成系统旨在通过提供现成能力和参考框架来加速车辆开发 [3] - 系统支持多语言输入和同时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 [3] - 合作被视为关键里程碑 将使汽车制造商能为客户构建先进和个性化的数字体验 [4]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此次合作正值汽车制造商寻求通过更好的数字功能和AI能力脱颖而出之际 [5] - AI将改变汽车制造商提供车内及周边体验的方式 使其更智能 更个性化 对驾驶员和乘客更有用 [4]
QCOM Gaining Traction in V2X Market: Will it Be a Key Growth Driver?
ZACKS· 2025-08-25 22:01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 高通通过收购Autotalks逐步在车联网通信系统市场获得发展动力[1] - 公司稳步扩展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产品组合以把握新兴趋势[2] - 成功整合Autotalks进一步增强了高通在该领域的影响力[2] - Autotalks的V2X解决方案符合全球通信标准DSRC和C-V2X[3] - 高通能够提供适用于车辆、两轮车和路边基础设施的全球V2X解决方案套件[3]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V2X系统通过实时信息共享提供道路危险、天气条件和交通信号警报[1] - C-V2X技术通过V2V、V2I和V2P数据共享增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2] - 高通的V2X芯片组提供面向全球应用的生产就绪型独立解决方案[3] - 公司将C-V2X功能集成到包括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在内的更广泛平台中[2]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为ADAS和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可扩展AI计算平台NVIDIA Drive[4] - 英伟达与超过320家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系统[4] - 英特尔通过收购Mobileye进入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市场[5] - Mobileye正从低成本纯视觉系统转向高级ADAS软件和SuperVision套件[5]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高通股价过去一年下跌6.7% 而行业增长38.7%[6] - 公司股票以13.31倍远期市盈率交易 低于行业的33.35倍[8]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在过去60天内上调0.9%至11.85美元[9]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期上升0.4%至11.87美元[9] 技术发展趋势 - 加速采用的5G技术是V2X普及的关键催化剂[2] - 直接通信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3] - 英伟达DRIVE Thor平台将ADAS、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集成到单个SoC中[4] - 英特尔EyeQ6和EyeQ Ultra芯片瞄准高计算能力和全自动驾驶功能[5]
Can Solid Automotive Revenues Propel QCOM Stock Amid Tariff Woes?
ZACKS· 2025-08-11 22:36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调整后盈利超出Zacks一致预期 主要得益于物联网和汽车业务的健康需求趋势 [1] - 汽车收入增长21%至创纪录的9 84亿美元 物联网收入增长24%至16 8亿美元 [2] - 公司预计2025财年物联网和汽车收入将分别增长约20%和35% [2] - 公司有望在2029财年实现汽车和物联网业务合计22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1] 业务亮点 - 汽车业务增长由Snapdragon数字底盘平台推动 该平台为新车提供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连接芯片 [2] - 物联网业务增长得益于Snapdragon AR1芯片组在AI智能眼镜领域的强劲需求 [2] - Snapdragon移动平台凭借多核CPU、卓越图形和全球网络连接能力 为智能手机提供沉浸式AR/VR体验和先进5G连接 [4] - 公司推出用于中端AI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Snapdragon X芯片 采用4纳米工艺 配备8核Oryon中央处理器和NPU单元 可提供45 TOPS的AI计算能力 [5] 市场挑战 - 中美贸易争端对公司在中国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对中国高科技设备出口限制以及双方互征关税措施损害了公司收入 [6] - 公司在中国12个城市有重要业务 是小米、华为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关键芯片供应商 [6] - 研发成本高企侵蚀了公司利润率 运营费用上升导致利润率持续下降 [7][9]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 高端设备份额变化减少了公司销售集成芯片的机会 [9] 财务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下跌9 4% 落后于行业51 5%的涨幅 也逊于惠普企业21 1%和博通105 2%的涨幅 [11] - 2025财年盈利预期上调7 9%至11 85美元 但2026财年预期下调2 7%至11 86美元 显示投资者对公司增长前景持谨慎态度 [12]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高通3Q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通 3Q25 业绩稳健,汽车与 IoT 业务增长强劲,手机业务平稳,公司预计 FY2025 QCT 非苹果收入将连续第二年实现超 15% YoY,有信心在 FY2029 实现汽车与 IoT 合并收入达 220 亿美元目标 [1] 报告各部分总结 3Q25 业绩概况 - 3Q25 收入 104 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同比增 10.4%,环比降 4.3%;Non - GAAP EPS 为 2.77 美元,符合市场预期;QCT 收入 90 亿美元,同比增 11%;QTL 收入 13 亿美元,同比增 3.5% [1] 手机业务 - 手机业务收入 63 亿美元,同比增 7%,环比降 8.7%;AI 在智能手机应用增长,三星 Galaxy S25 用户对 Google Gemini AI 使用量较 S24 几乎增加三倍,预计端侧设备智能代理用例将扩展,重塑移动行业;与小米达成多年合作协议,Snapdragon 8 系列平台支持小米未来多代旗舰设备,覆盖全球市场且出货量逐年增长 [2] IoT 和汽车业务 - 重申 FY2029 实现汽车与 IoT 合并收入达 220 亿美元目标 [3] - 汽车业务收入 9.8 亿美元,同比增 21%,环比增 2%;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解决方案获强劲牵引力,本季度新增 12 个设计,全年 50 款车型发布;宝马 Neue Klasse 系列车型将搭载高通 ISO 安全认证 ADAS 堆栈;Snapdragon Ride 平台和 Driving Stack 获 20 家 OEM 规划用于多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大部分项目未来 18 个月内启动 [3] - IoT 业务收入 16.8 亿美元,同比增 24%,环比增 6%,超出预期,得益于 Snapdragon AR1 芯片在 AI 智能眼镜领域需求增长;工业物联网方面与 DigiWin、Aetina、IBM 等扩大合作;边缘网络方面,Wi - Fi 7 网关平台和 5G 固定无线接入平台需求强劲 [3] 收购情况 - 高通达成协议收购 Alphawave IP Group plc,交易预计 26 年 1 季度完成;Alphawave 在数据中心设计和 IP 方面领先能力将补充公司 Oryon CPU 和 Hexagon NPU,加速产品路线图;已与多家潜在客户接洽,与一家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深入洽谈,预计相关收入 2028 财年开始实现 [4] 4Q25 及未来展望 - 管理层指引偏保守,但对公司长期发展乐观 [5] - 预计 4Q25 收入 101 - 111 亿美元,中位数 107 亿美元,同比增 12%;Non - GAAP EPS 预计 2.75 - 2.95 美元,中位数 2.85 美元,同比增 16% [5] - QTL 预计收入 12.5 - 14.5 亿美元,EBT margin 为 69 - 73%;QCT 预计收入 90 - 96 亿美元,EBT margin 为 27 - 29% [5] - 手机业务收入 66 亿美元,环比增 5%,苹果相关收入下滑;汽车业务达 10 亿美元,环比增 6%;IoT 业务预计持平 [5]
QCOM Focuses More on Automotive Business: Is it a Key Growth Driver?
ZACKS· 2025-06-30 23:00
高通公司业务进展 - 高通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平台在汽车客户中日益受到青睐 硅映科技已完成其通用闪存解决方案与Snapdragon Cockpit SA8295P平台的兼容性验证 这将增强汽车客户对两者协同设计的信心 [1] - Snapdragon Cockpit SA8295P平台具备强大AI性能 支持高级多屏图形显示和ASIL B功能安全等级 专为智能座舱设计 该平台正推动联网汽车增长 车内体验变革及车辆电气化等新兴行业趋势 [2] - 通过收购Veoneer 高通在驾驶辅助技术领域获得更强立足点 将Veoneer旗下Arriver业务的计算机视觉 驾驶策略等技术整合至Snapdragon Ride ADAS产品组合 为车企提供开放竞争平台以应对自动驾驶市场竞争 [3] 竞争对手动态 - 英伟达推出专为ADAS和自动驾驶设计的可扩展AI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其DRIVE Thor平台将ADAS 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集成至单颗SoC 目前与超320家车企 一级供应商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自动驾驶AI系统 [4] - 英特尔通过收购Mobileye切入ADAS市场 Mobileye正从低成本纯视觉系统转向高端ADAS软件和SuperVision方案 其EyeQ6和EyeQ Ultra芯片瞄准高算力全自动驾驶场景 [5] 财务与估值 - 高通股价过去一年下跌20.8% 同期行业增长21.8% [6] - 公司股票当前远期市盈率为13.45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33.17倍 [7][8]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过去60天下调0.4%至11.71美元 2026年预测下调5.3%至11.82美元 [9]
QCOM Gains Traction in Automotive: Will It Deliver Sustainable Growth?
ZACKS· 2025-06-10 23:56
公司业绩与增长 - 高通汽车业务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59%的同比增长,主要受强劲需求和新增设计订单推动 [1][8] - 公司预计汽车业务收入将达到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3] - 第二季度获得30个新设计订单,包括5个ADAS项目及来自蔚来、极氪、长城、东风等中国车企的订单 [3] 战略布局与技术整合 - 通过收购Veoneer旗下Arriver业务,整合计算机视觉、驾驶决策和辅助驾驶技术,增强ADAS产品组合 [2] - 收购Autotalks后,将V2X通信技术融入解决方案,提升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 [2] - Snapdragon数字底盘产品组合(包括车联网、数字座舱和C-V2X方案)需求增长,推动短期业务扩张 [3]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为英伟达和英特尔,英伟达DRIVE解决方案覆盖自动驾驶软硬件,客户包括奔驰、理想、通用等 [4][5] - 英特尔Mobileye技术应用于7000万辆宝马、大众等车型,但高通凭借V2X和数字座舱等综合方案保持竞争力 [6] 财务与估值 - 高通股价过去一年下跌25.5%,同期行业增长18.1% [7] - 当前远期市盈率12.87倍,低于行业平均30.31倍和自身历史均值17.79倍 [10] - 2025年每股收益预估下调0.17%至11.8美元,2026年预估下调3.18%至12.19美元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