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sla Autopilot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哈啰Robotaxi首席科学家:无人驾驶进入爆发前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4:48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超10万亿美元,Robotaxi处于爆发前夜 [1][3] - 产业链已实现飞跃式发展:激光雷达成本从十万美元降至几千元人民币,线控底盘技术成熟,宁德时代滑板底盘实现电池与线控智能化 [4] - 政策层面推动明显:国家智能车联网规范出台,各地政府推行L4准入规范并发放示范牌照 [4] - C端消费者接受度提升,Robotaxi从新奇事物变为日常出行选择 [5] 技术路线与成本优化 - 行业技术路线趋同:端到端AI技术融合数据驱动,PSA(感知-仿真-标注)实现一站式端到端 [4] - 单车成本显著下降:从100万+人民币降至40-50万人民币以内 [8] - 运营运维隐性成本成为新挑战:充换电便利性、无人车调度效率、智能云舱技术等需优化以降低整体成本 [8] - 中国在单车成本上具优势:海外未进入前装量产阶段,成本远高于中国 [9] 商业化进程 - 2023年为量产元年:百度、小马、滴滴、文远等推出前装量产套件 [10] - 预计2024年单个城市达千台级部署,三年后实现规模化运营 [10] - 商业模式需形成闭环:技术闭环+产品闭环+商业闭环共同推进 [8] - Waymo单位经济效益(UE)即将打正,为行业提供参考 [1] 中国玩家竞争力 - 中国自动驾驶走在世界前列:技术、人才密度、成本三方面具优势 [10] - 国内场景复杂度高:道路结构、车辆多样化程度远超海外,训练出的L4技术出海更具适应性 [12][13] - 产业多元化特点突出:覆盖Robotaxi、无人物流、L4特定场景等多领域 [11] - 特斯拉本土化挑战:国内数据采样和训练有限,但底层技术获行业认可 [14]
哈啰Robotaxi业务计划三年内进行商业化尝试
第一财经· 2025-06-27 21:36
公司动态 - 哈啰Robotaxi业务首席科学家Yolanda曾在特斯拉无人驾驶核心研发团队任职,参与构建Tesla Autopilot系统[1] - 哈啰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成立造父智能科技,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1] - 哈啰Robotaxi团队已有百人规模,计划继续扩张[1] - 公司计划打造多层级可接入的运营平台,适配不同车型和公司,并提供运维体系和服务[2] - 哈啰Robotaxi业务计划出海,利用国内成本优势[2] - 公司计划三年内进行商业化尝试[3] 行业趋势 - Robotaxi行业处于爆发前期,AI技术、产业链和政策助力推动发展[2] - 行业核心零部件如激光雷达、线控底盘等在技术可靠性、性能和成本方面有显著提升[2] - 国家智能车联网和L3规定逐步出台,各地推行L4准入规范并发放示范牌照[2] - L3发展为L4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提供依据,多家车企计划2023年下半年或2024年量产L3车型[2] -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2023年达118.5亿元,预计2025年前后将迎来规模性产业化契机[3] - 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服务的需求同步增长[3] 技术合作 - 蚂蚁集团将为哈啰提供大模型、强化学习、具身智能等技术支持,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经验[3] - 宁德时代通过动力电池技术和智能滑板底盘技术,支持底盘与智驾模块深度集成[3] 行业挑战 - 单车成本相比普通车仍有压缩空间[3] - 行业尚未进入大规模运营和运维阶段,存在隐性成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