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到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VLA的论文占据自动驾驶前沿方向的主流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20 00:03
从今年各个CV与AI顶会来看,VLA及其相关衍生方向,已经成为自动驾驶公司和高校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占据了自驾前沿方向近一半的产出。特别是推理增强VLA、强 化学习、相关benchmark等等。 想象一下, 如果能通过语言下达指令(找到最近的星巴克),并且车辆能够丝滑的行车&泊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VLA打破了传统方法的单任务局限,使得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在多样化的场景中自主决策,灵活应对未见过的环境!VLA更加直白和干净,很多方法也取消了传统端到端的 复杂的3D感知任务。借鉴VLM更强大的通用泛化能力,除了任务更简洁,VLA更重要的还是提供了一种解决corner case的可能性。 而随着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目光投向端到端这个技术领域,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自动驾驶VLA的技术栈仍然没有收敛!一系列算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技术栈多?入门困难? 前一段时间我们推出了《端到端与VLA自动驾驶小班课》,这门课侧重在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技术栈梳理,同学们的反馈很好。 所以很多同学联系自动驾驶之心想学习更多 关于VLA的前沿知识! 因此自动驾驶之心联合清华大学的教研团队共同打造了《自动驾驶VLA实战教程》 ,针对自动驾驶VLA ...
侯晓迪全无人L4卡车,端到端了
36氪· 2025-09-17 17:00
自动驾驶攀登珠峰,我们已经到达了"珠峰营地"。 侯晓迪再创业2年,交了什么样的卷? Bot Auto 2023年7月成立以来,对外公开的只有一轮Pre-A融资,由线性资本、M31 Capital等机构领投,筹集2000万美元,2024年10月官宣。 图森未来10年未竟的事业,联合创始人侯晓迪,用再出发的Bot Auto带来了新进展。 全无人上路,完成Hub to Hub商业运营实战测试: Hub to Hub,端到端,而且是无人车落地维度里终极的端到端。 这一度也是图森未来写在招股书和愿景里的里程碑目标,但现在,只能由侯晓迪再创业公司Bot Auto来实现了。并且承运线路、商业模式更加清晰明确… 用侯晓迪的表态来说: 更早的天使轮种子轮未透露,不过今年4月份侯晓迪在博客栏目《Category Visionaries》上说,公司已经融了超过4500万美元。 而Bot Auto几乎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因为2年首款产品落地且达到交付状态,真的就只花了4500万美元(2.9亿人民币),侯晓迪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重要性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 首先"这笔钱放在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可能2到3周就烧完了",相当于Bot ...
新势力 | 8月:车市平稳向上 新势力销量环比增长【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02 22:3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194.0万辆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6.2% [3] - 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达110万辆 渗透率56.7% [3] - 6家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99,279辆 同比增长20.0% 环比增长5.9% [3] - 市场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终端折扣收缩 新一批补贴资金到位推动消费潜力释放 [3] 车企交付量表现 - 零跑交付57,066辆 同比大幅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稳居新势力首位 [2][4] - 小鹏交付37,709辆 同比激增168.7% 环比增长2.7% [2][5] - 蔚来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15.9% [2][5] - 理想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2][6] - 埃安交付27,044辆 同比下降23.5% 环比增长1.8% [2] - 极氪交付17,626辆 同比下降2.2% 环比增长3.8% [2][7] - 小米交付超30,000辆 [2][7] 重点车企动态 零跑汽车 - B10和C10车型在20万以内市场表现强势 C10单月交付1.3万辆 占比25.2% B10交付0.9万辆 占比17.3% [4] - 新车型B01纯电轿车上月上市 售价8.98万元起 激光雷达版11.38万元起 72小时锁单超1万辆 [4] - 借助Stellantis品牌背书拓展海外市场 [4] 小鹏汽车 - MONA M03单月交付1.6万辆 占比42.9% G6交付0.6万辆 占比16.0% [5] - 充电网络覆盖超430座城市 建成超2,500座自营站和1.3万根充电桩 [5] - 新车型P7 2025款上市 售价21.98万元起 配备3颗图灵AI芯片 最高续航820km [5] 理想汽车 - L6单月交付1.5万辆 占比48.3% L7交付0.6万辆 占比20.3% [6] - 已建成3,113座超充站 充电网络布局完善 [6] - 新车型i8纯电SUV上市 售价33.98万元 标配5C超充电池 续航720km [6] 极氪汽车 - 极氪7X单月交付0.7万辆 占比40.8% 极氪007交付0.5万辆 占比27.7% [7] - 新车型极氪9X开启预售 售价47.99万元起 搭载900V混动高压架构 综合续航1200km [7] 小米汽车 - 新车型YU7中大型豪华SUV售价25.35万元起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 [7] - 开售3分钟订单突破20万辆 18小时锁单超24万辆 [7] 智能化发展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 小鹏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10] - 智驾技术普及加速 标配智驾时代来临 2025年有望降低至20万以内主流市场 [10] - 智能化成为车企竞争关键因素 特斯拉FSD使用率拐点显现 城市辅助驾驶加速落地 [11] - 智能驾驶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三重拐点 [11]
民生证券:8月车市平稳向上 新势力销量环比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6:56
8月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194万辆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6.2%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110万辆 渗透率达56.7% [1] - 6家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99,279辆 同比增长20.0% 环比增长5.9% [1] - 市场终端折扣收缩 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补贴资金到位及以旧换新政策重启释放消费潜力 [1] 新势力车企交付表现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辆 同比大幅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主要受益于B10及C10车型在20万以内的性价比优势 [2]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 同比大幅增长168.7% 环比增长2.7% MONA M03车型占比达42.9% [3]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15.9% ET5T车型占比34.9% [3]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主要受市场价格战及补贴政策向中低端市场倾斜影响 [4] - 极氪汽车8月交付17,626辆 环比增长3.8% 极氪7X车型占比40.8% [5] - 小米汽车8月交付超30,000辆 YU7车型开售3分钟订单突破20万辆 18小时锁单超24万辆 [5][6] 新产品与技术发展 - 零跑B01纯电轿车上市 售价8.98万元起 激光雷达版11.38万元起 72小时锁单超1万辆 [2] - 小鹏P72025款上市 售价21.98万元起 配备3颗图灵AI芯片 最高续航820km [3] - 蔚来ES82026款开启预售 售价41.68万元起 [3] - 理想i8纯电SUV上市 售价33.98万元 标配5C超充电池及VLA大模型 续航720km [4] - 极氪9X开启预售 售价47.99万元起 搭载900V混动高压架构及L3级智驾系统 综合续航1200km [5] - 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及英伟达Thor芯片 零百加速3.23秒 最高续航835km [6] 智能化与充电网络建设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 小鹏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智驾平权时代开启 [7] - 智驾技术普及至20万以内主流市场 小鹏和比亚迪通过平价智能化形成差异化优势 [7] - 小鹏汽车建成超2,500座自营充电站 覆盖超430座城市 充电桩超1.3万根 [3] - 理想汽车建成3,113座超充站 充电网络补齐助力纯电产品竞争力提升 [4]
地平线HSD量产在即:国内最像特斯拉FSD的辅助驾驶系统,定义行业新高度
IPO早知道· 2025-08-25 11:3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地平线发布高性能城区辅助驾驶产品HSD,基于征程6P打造一段式端到端系统,实现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超低时延,提升安全、效率和舒适性 [3] - HSD被誉为国内最像特斯拉FSD的系统,覆盖城区、高速、乡间小路、停车场等场景,支持复杂道路拓扑下的精准感知和流畅通行 [3] - 征程6P算力高达560TOPS,具备高集成度、高算力、高效率、高处理能力、高接入能力及高安全六大特点 [8] - 地平线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架构,通过自我探索激发模型潜力,实现智能涌现 [8] - 公司已建立超3万个场景数据集的安全测试场景库,完成超1000万公里大里程回灌,并获得全球首张ISO 8800 AI功能安全认证 [10] 市场进展与商业成果 - HSD已与全球近10家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意向,首搭奇瑞星途星纪元E05车型并即将量产 [3]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地平线前装量产出货超800万套,量产上市车型超200个,量产定点车型超310个 [16] - 征程家族累计量产即将突破1000万套,将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套出货量的企业 [16] - 高阶辅助驾驶市场快速增长,今年前5个月中国乘用车城区NOA交付量达90.22万辆,同比增长152.5% [5] 发展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坚持"软硬一体"战略,十年间推出三代BPU架构,计算性能提升超1000倍,支持超10款计算方案规模化量产 [19] - 2023年发布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UniAD并获CVPR最佳论文,2024年推出Vision Mamba模型超越Vision Transformer [20] - 地平线是国内唯一具备"软硬全栈+大规模落地经验+开放生态"的智驾科技企业,有望通过HSD成为高阶辅助驾驶市场顶级玩家 [23] - 公司强调"以快打慢"的竞争策略,认为技术创新速度和产品质量是维持市场领导地位的核心 [15][21] 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 城区辅助驾驶经历从规则系统到混合系统,再到端到端技术的突破,实现性能体验跃迁和安全性的显著提升 [7] - 端到端技术突破使城区辅助驾驶上限大幅提高,带来系统能力和心理安全性的双重提升 [7] -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大规模普及阶段,地平线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保持竞争优势 [5][16]
机智谈|清华大学赵明国:首创5v5足球赛将促进机器人生态完善
贝壳财经· 2025-08-14 20:29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4] - 北京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增长近40%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4] - 北京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和"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 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全球影响力创新高地[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机器人自主起身技术难点已于今年年初被攻克 实现在任何跌倒状况下快速起身[5][8] - 清华大学火神队开发独家大力射门技术 通过端到端技术整合视觉、走路和射门动作[9] - 大力射门技术运用强化学习 需克服视觉信息抖动、不完整及噪声等问题 通过算法建立世界模型[10] - 5v5赛制首次启用 核心难点在于多机协同配合 需根据站位和角色动态调整能力[5][8] 赛事应用与行业意义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完成预选赛 3v3和5v5八强席位均已锁定[3] - 清华大学火神队在RoboCup2025人形成人组决赛夺冠 系中国队自1997年赛事举办以来首次夺冠[4] - 技术挑战赛可作为应用场景测试极限环境 虽不能直接应用但能塑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论[5][11] - 足球应用是机器人生态形成的初期部分 直观性比赛有助于公众认知和青少年兴趣培养[11] 人才培养与学科优势 - 北京拥有大量机器人相关人才和高校 交叉学科优势显著[12] - 机器人技术发展经历机电一体化到控制为主 现阶段以智能尤其是集成智能为核心[12] - 清华大学在集成智能领域储备丰富 通过足球训练场景持续完成技术与算法迭代[4]
理想“大桌板”被黑惨了,能靠“冰箱彩电大沙发”卖爆也是真本事?
36氪· 2025-08-13 11:13
理想i8大桌板争议 - 理想i8搭载的1699元自研大桌板引发网友争议,被调侃为"槽点",并与蔚来、小鹏的技术展示形成对比 [1][5] - 部分网友认为理想过于专注舒适性配置如"冰箱彩电大沙发",而其他新势力在研发"黑科技" [5][6] - 汽车桌板并非理想首创,大众MPV迈特威早已应用滑轨桌板系统,但新能源时代的舒适性配置更易引发争议 [8][9] 舒适性配置的行业观点 - 法拉利CEO明确反对"冰箱彩电大沙发",认为这些配置脱离汽车本质,增加显示屏只对供应商有利 [11] - 特斯拉强调电动车核心技术是三电系统,而非舒适性配置,副总裁陶琳指出汽车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 [11] - 东风本田高管批评某些新能源品牌在看得见的地方追求豪华感,但在看不见的地方使用廉价材料 [11] - 比亚迪已将冰箱配置下放至14万以内的秦L EV,东风风神L8也以"冰箱彩电大沙发"为卖点,显示这些配置已被行业认可 [13] 理想汽车的技术布局 - 理想汽车开发VLA司机大模型,支持语音指令控制驾驶,计划8月20日上线,将成为新势力中首款落地VLA技术的品牌 [16][18][22] - VLA技术采用云端基座大模型蒸馏+端侧模型强化学习的路径,与小鹏的技术架构相似但实施路径不同 [19] - 理想汽车定位家庭用户,"移动的家"策略成功吸引目标客群,舒适性配置成为其差异化竞争优势 [22][23] 市场策略与行业影响 - 理想汽车通过"冰箱彩电沙发大桌板"等舒适性配置精准满足家庭用户需求,取得显著市场成绩 [23] - 该策略被多位友商借鉴,证明其有效性,尽管引发部分争议但负面影响有限 [23] - 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配置设计围绕家庭场景展开,"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不寒碜",并预测更多车型将采用大桌板设计 [14][15]
新势力 | 7月:车市平稳运行 新势力销量维持稳定【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03 23:23
事件概述 - 2025年7月重点新能源车企交付量发布,零跑以50,129辆位居首位,同比+126.9%,环比+4.4% [2] - 问界交付40,753辆,同比-1.9%,环比-8.8% [2] - 小鹏交付36,717辆,同比+229.4%,环比+6.1% [2] - 理想交付30,731辆,同比-39.7%,环比-15.3% [2] - 蔚来交付27,017辆,同比+31.8%,环比+8.4% [2] - 埃安交付26,557辆,同比-24.6%,环比-4.6% [2] - 极氪交付16,977辆,同比+8.4%,环比+1.6% [2] - 小米交付超30,000辆 [2] 7月车市运行情况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约185.0万辆,同比+7.6%,环比-11.2% [3] - 新能源零售预计101万辆,渗透率54.6% [3] - 7家样本新势力车企合计交付228,881辆,同比+16.1%,环比-1.8% [3] - 行业进入产销休整期,叠加6月末消费潜力提前释放,呈现季节性回落 [3] - 工信部规范新能源汽车竞争秩序,行业格局优化 [3]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提供增长动能 [3] 车企表现分析 零跑 - 7月交付50,129辆,同比+126.9%,环比+4.4% [4] - B10交付1.4万辆,占比29.8%;C10交付1.2万辆,占比25.4% [4] - 2026款C11上市,售价14.98万元起 [4] - B01上市,售价8.98万元起,激光雷达版11.38万元起,72h锁单超1万辆 [4] 问界 - 7月交付40,753辆,同比-1.9%,环比-8.8% [4] - M8交付2.2万辆,占比51.5%;M9交付1.2万辆,占比27.7% [4] - M8纯电版开启预订,售价37.8万元起,预计8月上市 [4] 小鹏 - 7月交付36,717辆,同比+229.4%,环比+6.1% [5] - MONA M03交付1.4万辆,占比40.8%;G6交付0.9万辆,占比25.1% [5] - 全国超2,300座自营站,1.2万根充电桩,覆盖420座城市 [5] - G7上市,售价19.58万元起,续航最高702km [5] 理想 - 7月交付30,731辆,同比-39.7%,环比-15.3% [6] - L6交付1.6万辆,占比45.4%;L7交付0.8万辆,占比22.8% [6] - 全国3,000座超充站 [6] - i8上市,售价32.18万元起,续航720km [6] 蔚来 - 7月交付27,017辆,同比+31.8%,环比+8.4% [7] - ET5T交付0.5万辆,占比35.0%;ES6交付0.4万辆,占比30.3% [7] - 乐道L90上市,售价26.58万元起 [7] 极氪 - 7月交付16,977辆,同比+8.4%,环比+1.6% [7] - 极氪7X交付0.6万辆,占比37.8%;007交付0.5万辆,占比29.4% [7] - 极氪9X预计2025Q3上市 [7] 小米 - 7月交付超30,000辆 [8] - YU7售价25.35万元起,零百加速3.23秒,续航835km [8] - 开售3min订单突破20万辆,18h锁单超24万辆 [8] 行业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智驾平权为核心主线 [9] - 小鹏和华为系持续迭代智驾技术 [9] - 智驾技术进步有望降低硬件门槛,应用在20万以内市场 [9] - 智能化能力成为车企竞争重要因素 [10] - 智能驾驶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三重拐点 [10]
阿维塔董志华:小而微的人机交互应用场景借大算力被智能重构
贝壳财经· 2025-07-11 23:18
智能辅助驾驶发展现状 -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处于承前启后阶段 已具备较高安全性 但与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仍存在差距 [1][4]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较十年前有显著进步 在高速等场景足够安全 但用户感知的安全性与实际存在差异 主要因驾驶习惯不同及未达L3级标准 [4] - 行业发展重点是让用户放心移交驾驶权 这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使命 [5] 大模型与舱驾融合技术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依赖大算力发展 将导致算力溢出并推动舱驾融合 实现弹性算力分配机制 [1][6] - 舱驾融合带来三方面变革:智能驾驶快速优化 硬件资源利用率提升 小微人机交互场景被重构(如智能空调调节) [6] - 公司正研发大算力与舱驾融合技术 计划加速技术产品化落地 [7]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优势 - 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 网联化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燃油车受能源瓶颈限制其智能化性能上限 [8] - 电动汽车动力控制平顺性远超燃油车 无论是否启用智能辅助驾驶 其性能上限均具优势 [9] - 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将解决补能问题 但短期消费者仍需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权衡选择 [10] 行业未来形态展望 -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形态可能颠覆现有认知 通用化智能体或取代当前专用车载系统(如智能驾驶舱) [10] - 技术演进路径类似智能手机取代传统相机 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能替代专用设备 [10]
对话哈啰Robotaxi首席科学家:无人驾驶进入爆发前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4:48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超10万亿美元,Robotaxi处于爆发前夜 [1][3] - 产业链已实现飞跃式发展:激光雷达成本从十万美元降至几千元人民币,线控底盘技术成熟,宁德时代滑板底盘实现电池与线控智能化 [4] - 政策层面推动明显:国家智能车联网规范出台,各地政府推行L4准入规范并发放示范牌照 [4] - C端消费者接受度提升,Robotaxi从新奇事物变为日常出行选择 [5] 技术路线与成本优化 - 行业技术路线趋同:端到端AI技术融合数据驱动,PSA(感知-仿真-标注)实现一站式端到端 [4] - 单车成本显著下降:从100万+人民币降至40-50万人民币以内 [8] - 运营运维隐性成本成为新挑战:充换电便利性、无人车调度效率、智能云舱技术等需优化以降低整体成本 [8] - 中国在单车成本上具优势:海外未进入前装量产阶段,成本远高于中国 [9] 商业化进程 - 2023年为量产元年:百度、小马、滴滴、文远等推出前装量产套件 [10] - 预计2024年单个城市达千台级部署,三年后实现规模化运营 [10] - 商业模式需形成闭环:技术闭环+产品闭环+商业闭环共同推进 [8] - Waymo单位经济效益(UE)即将打正,为行业提供参考 [1] 中国玩家竞争力 - 中国自动驾驶走在世界前列:技术、人才密度、成本三方面具优势 [10] - 国内场景复杂度高:道路结构、车辆多样化程度远超海外,训练出的L4技术出海更具适应性 [12][13] - 产业多元化特点突出:覆盖Robotaxi、无人物流、L4特定场景等多领域 [11] - 特斯拉本土化挑战:国内数据采样和训练有限,但底层技术获行业认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