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
icon
搜索文档
宝城期货品种套利数据日报(2025年10月9日):一、动力煤-20251009
宝城期货· 2025-10-09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行业总结 动力煤 - 动力煤提供了2025年9月24 - 30日基差、5月 - 1月、9月 - 1月、9月 - 5月数据,基差在 - 102.4至 - 95.4元/吨,5月 - 1月、9月 - 1月、9月 - 5月均为0 [1][2] 能源化工 能源商品 - 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燃料油、INE原油、原油/沥青基差及比价数据,如9月30日燃料油基差88.35元/吨 [7] 化工商品 - 基差方面,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橡胶、甲醇等化工品基差数据,如9月30日橡胶基差 - 730元/吨 [9] - 跨期方面,给出橡胶、甲醇等化工品5月 - 1月、9月 - 1月、9月 - 5月跨期数据,如橡胶5月 - 1月跨期 - 15元/吨 [11] - 跨品种方面,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LLDPE - PVC、LLDPE - PP等跨品种数据,如9月30日LLDPE - PVC为2298元/吨 [11] 黑色 - 跨期方面,螺纹钢、铁矿石等黑色品种有5月 - 1月、9月(10) - 1月、9月(10) - 5月跨期数据,如螺纹钢5月 - 1月跨期54.0元/吨 [20] - 跨品种方面,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螺/矿、螺/焦炭等跨品种数据,如9月30日螺/矿为3.95 [20] - 基差方面,给出2025年9月24 - 30日螺纹钢、铁矿石等黑色品种基差数据,如9月30日螺纹钢基差138.0元/吨 [21] 有色金属 国内市场 - 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铜、铝等有色金属国内基差数据,如9月30日铜基差80元/吨 [28] 伦敦市场 - 给出2025年9月30日LME有色铜、铝等品种升贴水、沪伦比、CIF、国内现货、进口盈亏数据,如铜升贴水(42.98) [33] 农产品 - 基差方面,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豆一、豆二、豆粕等农产品基差数据,如9月30日豆一基差33元/吨 [38] - 跨期方面,给出豆一、豆二、豆粕等农产品5月 - 1月、9月 - 1月、9月 - 5月跨期数据,如豆一5月 - 1月跨期32元/吨 [38] - 跨品种方面,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豆一/玉米、豆二/玉米等跨品种数据,如9月30日豆一/玉米为1.83 [38] 股指期货 - 基差方面,提供2025年9月24 - 30日沪深300、上证50等股指基差数据,如9月30日沪深300基差22.69 [50] - 跨期方面,给出沪深300、上证50等股指次月 - 当月、次季 - 当季跨期数据,如沪深300次月 - 当月跨期 - 9.8 [50]
铜冠铜箔20250916
2025-09-17 08: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PCB铜箔制造业 公司为铜冠铜箔[1][3] * 铜箔是PCB三大原材料之一 其供需逻辑非常明确[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H、V、L、P系列铜箔持续涨价 反映需求旺盛 景气周期或超电子布 其中六月涨了一波 八月又涨了一波 加工费上涨1.5万元至2万元每吨[2][3][10] * 甲乙铜箔国产化率极低 类似PCB激光钻孔 前期订单落地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海外产能扩张有限[2][3] * 铜冠公司定位类似中台 但需业绩验证 虽未经历上一轮锂电周期 但在市场份额、客户绑定及与台资合作方面与中台相似[2][4] * 公司一、二季度业绩分别为500万、3,000万 AI产品贡献主要毛利 未来两年业绩确定性高[2][5] * 预计2025年四季度铜箔缺货 因四代转换良率下降15-20% 产能转换亦有损失 2026年上半年将处于明确缺货阶段[4][11] * 铜箔将从二代跳升至四代 价格和加工费翻倍 单吨利润可达二代三倍[4][10] * 三井交期延长 从年初两个月延长至现在两个半月 扩产集中在H、V、O、P领域 供需缺口持续 利好国产替代[4][12][13] * 日本两大板厂商渗透难度较大 国内终端企业会推行国产替代 趋势已经非常明确[13][14] 其他重要内容 * 铜冠公司扩产策略稳健 保留3.5万吨PCB产能 具备先发优势 大股东铜陵有色持股72-73% 整体扩张策略稳健 上一轮锂电周期中未激进扩张 使其在当前周期中受益[2][6] * HVO P铜箔技术难点在于降低表面粗糙度(R值) 同时保持粘接性能 AI需求推动R值不断下降 从一代的12降至四代的0.5 技术瓶颈体现在设备和工艺know-how 成本影响小 主要增加电费[2][7] * HOP同步难点在于机械设备调试和后端偶联剂配方调整 需综合考虑降低力值和保证结合力[8] * 目前H、V、O、P系列主要供应商为日、台、大陆共六家 日本的三井、福田和古河 台湾的金居 中国大陆的铜冠 以及德福收购的卢森堡企业 国内其他企业产量较低 每月仅能生产几吨至十吨左右[9] * 三井公司拥有三个工厂 台湾工厂负责此次转场 马来西亚和日本本土工厂只生产载铜箔 每月产能约400万平米 全年收入约50~60亿人民币 市场占据95%以上份额[12] * 三菱和日立在窄版应用场景中表现突出 特别是在消费电子和AI服务器领域 苹果的M系列工艺明确需要窄版技术 AI服务器的需求量也非常大[13] * 载板行业会先从国内二三线PCB企业推广起步 确定性很高[14] * 同望公司业绩逐步兑现 今年一季度业绩为3,500万元 二季度单季业绩已达到3,000万元 其中主要由AI相关业务贡献毛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