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icon
搜索文档
创VCSEL产业单轮融资纪录,老鹰半导体超7亿元B+轮融资收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2 09:20
融资概况与行业意义 - B+轮融资规模超7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VCSEL领域创业公司单轮融资最高纪录 [1] - 融资由中信金石、国新基金领投,安芯投资、深创投等多家头部机构参投,老股东上汽金控、恒旭资本等持续追加投资 [1] - 本轮融资标志着资本市场形成共识:光子芯片和AI算力需求爆发将引爆高速光互连赛道 [1] 行业背景与战略机遇 - AI成为中美战略对抗主战场,中美科技巨头布局"芯片-云-模型"算力生态闭环 [3] - 传统芯片面临物理瓶颈极限,光子技术成为唯一能提供超高带宽、超低功耗互联与计算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3] - 对中国而言,这不仅是技术突破的窗口期,更是实现产业自主可控的战略机遇 [3] - 算力集群的规模和性能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底座,华为等企业提出"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对高可靠、全光互联、高带宽、低时延的互联技术提出重大挑战 [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创始团队全部来自产业界,核心团队由全球VCSEL产业顶尖专家与资深工程师领衔,研发人员占比超50% [5] - 公司具备全球唯一同时拥有高速、多结、偏振、二维可寻址、倒装五大核心技术的VCSEL原创技术平台 [7] - 为确保产品迭代能力与供应链安全,公司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全面打通IDM模式,建成全国唯一具备6英寸高端VCSEL芯片全制程量产能力的智能晶圆工厂 [7] 技术研发与里程碑 - 2022年牵头承担"100G VCSEL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7] - 2024年率先实现单波100G VCSEL芯片量产供货,成为国内首家突破该技术的企业,打破美国公司长期垄断 [7] - 2025年单波200G芯片研发速度进入快车道、保持国内第一,正式实现与国际大厂"并跑" [7] - 2025年,公司联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发起建设"智能光子创新研究院",致力于下一代高密度光互连技术的产业创新 [7] 投资逻辑与未来展望 - 资本青睐源于公司在技术突破、产业化落地与市场聚焦方面展现出的长期价值与稀缺性,已建立更高技术门槛与先发优势 [10] - 从单卡算力到集群算力的跨越是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必经之路,公司作为算力基座关键一环,将扮演算力时代"超快光神经系统"的关键角色 [10] - 光互连让智算中心拥有连接千卡万达的光神经,公司将持续探索新一代技术,加速产能扩张,扩大产品矩阵,为大规模算力的光互连中国方案贡献力量 [10]
利空突袭!刚刚,暴跌超20%!
券商中国· 2025-08-14 20:43
财报表现与市场反应 - 第四财季营收达15.3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创历史新高 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1亿美元 [7] - 调整后每股收益1.00美元 超出华尔街预期的92美分 [7] - 自由现金流为-100万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6241万美元 [7] - 股价盘前一度暴跌超20% 收盘跌幅达18.34% 总市值177.22亿美元 [4][5] 业绩指引与战略调整 - 下一财季营收指引14.6亿-16亿美元 中值15.3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5.5亿美元 [2][8] - 出售国防激光业务获4亿美元 资金用于偿还37亿美元债务 [2][9] - 国防激光业务拥有550名员工 分布于10个地区 [10] - 公司聚焦AI数据中心等关键增长动力 优化产品组合 [10] 业务板块表现 - 网络业务收入9.45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超出预期的9.4亿美元 主要受AI数据中心高带宽需求驱动 [2][11] - 材料和激光业务合计同比下降8% 抵消网络业务增长 [12] - 与苹果达成多年供应协议 为iPhone/iPad提供VCSEL激光器 2026年开始贡献收入 [12] 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AI数据中心需求"非常强劲" 重点为100/400/800Gb/s光模块 需求来自跨数据中心流量 [11] - 投产业界首条6英寸磷化铟晶圆生产线 支持光子元件微缩 [12] - 可能成为英伟达新型光网络交换机供应商 能效比传统光交换机高3.5倍 [13][14] - 预计800Gb/s光模块2025-2026持续增长 1.6Tb光模块及光电路交换机为长期动力 [12] 财务目标与运营改善 - 2025财年收入增长23% 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增长191% [10] - 毛利率同比提升358个基点 运营现金流改善 [10] - 全年偿还债务4.37亿美元 目标实现42%以上长期毛利率 [9][10]
瞭望 | 引领光子产业向新
新华社· 2025-07-14 17:18
公司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光电子先导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中唯一涉及先进光子集成产业的平台,也是少数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专业性的市场化中试平台之一[2] - 公司成立十年间为1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中试服务,助推多个国内光子产业创新团队成为领军者[1] - 作为陕西省光子产业"链主"单位,公司通过"孵化平台+产业基金"模式推动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5][6] 技术能力与设施配置 - 拥有覆盖"材料-器件-系统"全链条的研发能力,配备200余台(套)先进光电芯片关键设备和8000平方米洁净厂房(百级至十万级)[11] - 具备6英寸化合物光电芯片研发中试能力,并建成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130nm工艺技术),预计2025年底正式通线[7][11] - 2023年正式启用的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可提供光刻、刻蚀、薄膜制备等全流程工程化中试服务,已完成多款VCSEL产品PDK发布[7] 商业模式与服务成效 - 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洁净室租赁、设备共享、单步工艺代工等"拎包入住"式技术服务,使客户产品迭代速度提高数倍[6][7] - 为深圳瑞识智能科技提供高度定制化工艺开发,其中试速度比国外快5倍以上,其VCSEL产品总销量近两亿颗、产值数亿元[9][10] - 协助西安唐晶量子实现车载雷达芯片从概念到量产仅用两年多,填补国内光电芯片领域空白[6] 产业生态与协同效应 - 构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资源的创新网络,能快速组建跨学科联合攻关团队[1][9] - 与唐晶量子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共生关系,相互推荐客户并共同优化技术工艺[8][9] - 通过共享设备、技术授权等合作方式,累计吸引上下游企业向西安聚集,强化区域产业集群效应[1][10]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陕西省2021年启动"追光计划",聚焦光子材料与芯片、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传感三大领域[5] - 公司作为"六个一"模式中的"一平台"(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承接省级光子产业发展战略任务[5] - 正在筹划光子异质异构集成技术创新平台,以引领光子产业下一阶段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