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LG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玻塑镜头市场或迎爆发期,瑞声科技(2018.HK)WLG明年出货大增50%
格隆汇· 2025-09-12 13:57
公司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 同比增长18.4% 创历史新高 [1] - 光学业务盈利性持续改善 是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1] 光学业务发展 - 光学业务上半年营收26.5亿元 同比增长19.7% 延续迅猛增长态势 [1] - 自2019年确立为战略核心后 光学业务营收从10.7亿元增长至2024年5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6% [1] 塑胶镜头业务 - 上半年6P及以上规格塑胶镜头出货量占比超18% 高规格7P项目稳定出货并获得更多中高端订单 [3] - 6P镜头出货量占比从2023年H1的10%跃升至2024年H2的18% [3] - 为Redmi Note 14 pro+和OPPO Find N5后置7P镜头主供 [3] - 塑胶镜头毛利率迅速攀升 2024年上半年达16.7% 今年上半年改善幅度超10个百分点 推断当前毛利率近30% 达行业领先水平 [3] 光学模组业务 - 上半年光学模组ASP稳定提升 收入同比增长超20% [4] - 32M像素以上模组出货量占比超34% 同比提升超3个百分点 [4] - OIS模组销售额超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近150% [4] - 独家供应Redmi K80至尊版5000万像素OIS摄像头模组 [4] WLG技术突破 - 全球独有WLG产品实现里程碑突破 助力国内客户高端旗舰机型1G6P主摄升级 [5] - 成功为旗舰机型独家量产供应基于WLG技术的超光棱镜解决方案 [5] - 华为Pura 80系列或搭载1G6P主摄 小米MIX Flip 2主摄玻塑混合镜头由公司独供 [7] - 2025年WLG镜头出货量将超1000万个 相当于以往2-3年出货量总和 预计明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7] - WLG技术良率达80%以上 实现单镜片盈利 G+P玻塑混合镜头毛利有望达到或超过塑胶镜头水平 [7] 行业技术趋势 - 玻塑混合镜头和潜望技术有望成为手机镜头微创新阶段的破局力量 [7] - 随着WLG技术成熟 公司在G+P玻塑混合镜头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从全球领先向主导地位转变 [7]
港股消费电子跟踪汇报:舜宇、高伟、瑞声、丘钛、比亚迪电子、FIT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消费电子行业 - **公司**: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高伟电子、丘钛科技、比亚迪电子、宏腾精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层面 - **关税影响**:美国若重新加码对华关税,将影响市场情绪和消费电子公司估值;东南亚国家享受较低关税需满足30%以上本土附加值,上游产业链公司产能外迁或增加成本[1][2] - **市场表现**:近期港股消费电子板块小幅普涨,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因美越达成关税协议,市场预期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可能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但关税问题仍在演进,不会立即使估值回到年初水平[2] 公司层面 - **舜宇光学科技** - **盈利预期**: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30%,目前市值对应38亿利润估值为18倍,需关注国补不及预期及手机销量疲软风险[1][3][4] - **业务表现**:上半年手机摄像头模组及镜头平均单价预计提升20%以上,毛利率提升明显,国产安卓智能手机光学规格持续升级,高端机型需求疲弱风险尚未显现;车载镜头上半年出货量增速超指引,全年有望达20%-25%,车载模组业务预计未来三年保持40%-50%年化增速[1][5][9] - **发展趋势**:业绩频繁上修因手机光学规格升级超预期带来利润率持续改善,下半年国产安卓智能手机对光学规格要求进一步提升,对其2025年盈利前景持乐观态度,具备独立阿尔法赛道潜力[6][7] - **新业务进展**:AI眼镜短期对业绩贡献弹性低,VR和AR业务板块收入增速预计持平;长期看好带光学显示的AR眼镜在2027 - 2028年成为第三成长曲线[30] - **瑞声科技** - **盈利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全年预计24 - 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以上[1][11] - **业务表现**:光学生意平稳推进,毛利率提升,WLG产品出货量有望超预期,带来约6亿元利润增量[1][11] - **高伟电子** - **股价表现**:受益于关税压力缓解和苹果股价回升,股价上涨明显[1] - **业绩预期**:预计2025年营收35亿美元,净利润1.7亿美元左右,市盈率约18倍,需关注苹果新品类拓展[1][15] - **丘钛科技** - **业绩预期**:2025年上半年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150%,全年有望超过7亿人民币[1][16][17] - **核心驱动力**:光学规格持续升级,平均单价预计增长约20%,毛利率提升;指纹识别模组毛利率转正,毛利润预计增加;IoT模组收入预计翻倍,贡献新增毛利润[18] - **市场地位和估值**:作为手机光学摄像头模组第二大厂商,全链条垂直整合能力不断提升,有望缩小与龙头公司的估值差距[18][19] - **比亚迪电子** - **盈利预期**:2025年全年净利润预计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1][20] - **业务表现**:汽车业务稳健增长,收购捷普并表后金属机壳业务表现良好,AI业务收入贡献预计接近30亿人民币[1][20][22] - **宏腾精密** - **业绩表现**:2025年股价处于底部区间,全年业绩下修至1.8亿美元,同比增速约17%,主要因英伟达项目推迟、苹果接口转换及关税影响[25][26] - **业绩弹性低原因**:服务器相关收入占比约15%,主营消费电子连接器利润率较低[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卫声科技**: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结构件领域、机器人相关产品和车载音响领域,部分业务下半年开始对营收产生贡献,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12][13] - **行业估值**:当前港股消费电子公司估值基本集中在15 - 20倍之间,部分公司低于15倍,港股经历关税调整后应进一步修复至20 - 25倍,但需伴随公司实际业绩落地和时间推移,建议关注具备较高业绩弹性的公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