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规格升级

搜索文档
舜宇光学科技(02382):规格显著升级,拓展下游场景
国盛证券· 2025-08-21 09:44
投资评级 - 目标价10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3] - 基于25x 2026 P/E估值,对应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5 3/42 0/52 4亿元[3][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96 5亿元(+4 2%),其中手机/车载/XR领域收入分别132 5亿元(+1 7%)、34亿元(+18 2%)、12亿元(+21 1%)[1] - 毛利率提升至19 8%(同比+2 6pct),驱动归母净利达16 5亿元(+52 6%)[1] - 2025E-2027E收入CAGR 16 9%,归母净利CAGR 22 0%[12] 分业务亮点 手机光学 - 高端化趋势显著:6片及以上镜头收入增超9%,玻塑混合镜头收入翻倍,大像面及潜望模组收入增超20%[2] - ASP与毛利率双升,2025H1手机镜头/模组毛利率同比提升[1] 车载光学 - 市占率全球第一:车载镜头市占率持续领先,800万像素模组市占率第一[2] - 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像素升级、主动清洁技术及玻塑混合镜头应用[2] - 激光雷达获超15亿元定点项目,受益L3+智能驾驶需求[2] XR及泛IoT - XR全链路覆盖:包括交互模组、MR显示元件、智能眼镜及整机ODM[3] - 泛IoT领域:手持影像设备需求攀升,机器人视觉技术突破并扩大整机规模[3] 盈利预测 - 2025H2E收入21 3亿元(+9 6%),全年毛利率预计20 1%[12][13] - 2026E归母净利率8 8%,ROE提升至13 6%[12] - 研发费用率稳定在8 3%,持续投入光学技术升级[12][13]
港股消费电子跟踪汇报:舜宇、高伟、瑞声、丘钛、比亚迪电子、FIT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消费电子行业 - **公司**: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高伟电子、丘钛科技、比亚迪电子、宏腾精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层面 - **关税影响**:美国若重新加码对华关税,将影响市场情绪和消费电子公司估值;东南亚国家享受较低关税需满足30%以上本土附加值,上游产业链公司产能外迁或增加成本[1][2] - **市场表现**:近期港股消费电子板块小幅普涨,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因美越达成关税协议,市场预期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可能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但关税问题仍在演进,不会立即使估值回到年初水平[2] 公司层面 - **舜宇光学科技** - **盈利预期**: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30%,目前市值对应38亿利润估值为18倍,需关注国补不及预期及手机销量疲软风险[1][3][4] - **业务表现**:上半年手机摄像头模组及镜头平均单价预计提升20%以上,毛利率提升明显,国产安卓智能手机光学规格持续升级,高端机型需求疲弱风险尚未显现;车载镜头上半年出货量增速超指引,全年有望达20%-25%,车载模组业务预计未来三年保持40%-50%年化增速[1][5][9] - **发展趋势**:业绩频繁上修因手机光学规格升级超预期带来利润率持续改善,下半年国产安卓智能手机对光学规格要求进一步提升,对其2025年盈利前景持乐观态度,具备独立阿尔法赛道潜力[6][7] - **新业务进展**:AI眼镜短期对业绩贡献弹性低,VR和AR业务板块收入增速预计持平;长期看好带光学显示的AR眼镜在2027 - 2028年成为第三成长曲线[30] - **瑞声科技** - **盈利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全年预计24 - 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以上[1][11] - **业务表现**:光学生意平稳推进,毛利率提升,WLG产品出货量有望超预期,带来约6亿元利润增量[1][11] - **高伟电子** - **股价表现**:受益于关税压力缓解和苹果股价回升,股价上涨明显[1] - **业绩预期**:预计2025年营收35亿美元,净利润1.7亿美元左右,市盈率约18倍,需关注苹果新品类拓展[1][15] - **丘钛科技** - **业绩预期**:2025年上半年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150%,全年有望超过7亿人民币[1][16][17] - **核心驱动力**:光学规格持续升级,平均单价预计增长约20%,毛利率提升;指纹识别模组毛利率转正,毛利润预计增加;IoT模组收入预计翻倍,贡献新增毛利润[18] - **市场地位和估值**:作为手机光学摄像头模组第二大厂商,全链条垂直整合能力不断提升,有望缩小与龙头公司的估值差距[18][19] - **比亚迪电子** - **盈利预期**:2025年全年净利润预计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1][20] - **业务表现**:汽车业务稳健增长,收购捷普并表后金属机壳业务表现良好,AI业务收入贡献预计接近30亿人民币[1][20][22] - **宏腾精密** - **业绩表现**:2025年股价处于底部区间,全年业绩下修至1.8亿美元,同比增速约17%,主要因英伟达项目推迟、苹果接口转换及关税影响[25][26] - **业绩弹性低原因**:服务器相关收入占比约15%,主营消费电子连接器利润率较低[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卫声科技**: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结构件领域、机器人相关产品和车载音响领域,部分业务下半年开始对营收产生贡献,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12][13] - **行业估值**:当前港股消费电子公司估值基本集中在15 - 20倍之间,部分公司低于15倍,港股经历关税调整后应进一步修复至20 - 25倍,但需伴随公司实际业绩落地和时间推移,建议关注具备较高业绩弹性的公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