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创近期跟踪及达梦调研反馈
数据创新中心· 2024-07-22 23:06
新创行业概况 - 新创行业在2027年之前有明确的国产化目标要求,如快业务系统国产化率 [1] - 新创行业受到美国限制的影响,国内对科技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迫切性加剧 [1][2] - 新创行业将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未来发展节奏将加快 [1][2][3] 金融新创 - 金融领域是新创推进的排头兵,党政支持下已实现规模化落地 [4][5] - 金融机构正在加快核心系统的国产化升级,未来将涉及更多系统 [5][6] - 金融新创带动了软件类采购需求增加,改造需求将持续 [6] CPU和GPU领域 - CPU领域,海光、非同等主要厂商营收实现较高增长 [6][7] - GPU领域,航母机、景嘉威等公司产品迭代进展顺利 [7] - 操作系统领域,国产化率仍不足5%,中国软件等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8] 政策和订单推动 - 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新创领域发展 [12][13] - 运营商等行业巨头加大国产CPU和操作系统采购,带动产业链发展 [13][14] - 美国限制持续,可能进一步加严,国内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应对 [12][13] 重点公司分析 - 海光:CPU和GPU业务有较大成长空间,估值有上升空间 [17][18] - 达梦:数据库市场份额有望提升,估值有较大上升空间 [19] - 纳斯达:打印机和芯片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未来发展可期 [19][20] - 生态科技:传统业务稳健,开源鸿蒙和新生态布局前景广阔 [21][22]
光伏协会2040太阳能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报告(英译中)
欧洲光伏协会· 2024-07-22 22: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太阳能、能源 - **公司**:SolarPower欧洲、Iberdrola、LONGI Solar、SUnnova、Trinasolar、WACKER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太阳能市场现状与趋势 - **增长迅速**:全球太阳能市场有望在2024年超过500吉瓦新装机容量,2030年前超TW水平;欧盟太阳能市场过去三年年度增长率超40%,2023年达50%至61吉瓦,预计到本世纪末控制近900吉瓦太阳能容量,超国家和欧盟目标 [5] - **面临挑战**:太阳能深度整合到电力系统存在技术(项目并入电网、削减水平提高)和金融(市场结构、投资吸引力、生产者报酬)挑战;部分成员国出现太阳能削减、价格蚕食问题,负电力价格增加,太阳能捕获率降低 [5][26][27] 灵活性解决方案的作用 - **实现光伏进一步部署**:解锁灵活性方案,2030年太阳能容量超1.2TW,2040年超2.4TW,分别提供欧盟电力需求32%和39% [7] - **加强光伏业务案例**:2040年与基线相比,太阳能削减率降低49%,捕获价格上涨54% [7] - **降低总能源系统成本**:2030年年度净系统成本节省320亿欧元,2040年达1600亿欧元 [7] -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030年年温室气体净排放节约量为151MtCO₂eq,2040年为555MtCO₂eq [7] 政策建议 - **设定政治目标**:为2030年和2040年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灵活性设定目标,包括跨境输电网、本地配电网和存储目标;电池存储容量到2030年达780GWh,2040年达1.8TWh [10][12] - **提高规划评估能力**:采用欧盟通用方法评估灵活性需求,提高能源系统建模工具质量和透明度,可考虑建立新的欧洲能源署 [14] - **释放清洁灵活性投资**:发展当地能源中心和培育产消者,提高分散灵活性;投资独立电池及混合项目,提高大规模灵活性;投资电网基础设施等,提高季节性灵活性 [15][16][18] - **推动欧盟电气化行动**:设定直接电气化目标,2030年欧盟水平至少占最终能源需求35%,2040年至少占50%;通过新的欧盟电气化投资计划 [19] 情景分析 - **太阳能照常 (SAU)**:灵活性解决方案受限,预计有较高太阳能削减和蚕食;2030年欧盟太阳能光伏舰队达902GWDC,2040年达2,090GWDC [33][35][36] - **太阳能 + 灵活性 (SF)**:电池和电力互连能力增加,太阳能削减和蚕食效应减少;2030年和2040年太阳能光伏部署与SAU相同 [37][38][39] - **太阳能 + 灵活性 + 电气化 (SFE)**:灵活性和电气化水平提高,能源系统性能优化,太阳能市场改善;2030年太阳能装机容量1,231GWDC,2040年达2,435GWDC [41][44][4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敏感性分析** - **2030年延迟部署电池**:太阳能容量略降,削减增加,燃气发电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发电成本提高 [71][73] - **2040年加速燃气退役**:太阳能和电池容量增加,太阳能削减下降,碳排放减少,电力系统成本与SFE情景相当 [75][77] - **不同情景下电力系统表现**:以荷兰和西班牙为例,展示不同情景下电力生产和消费概况,体现灵活性解决方案和智能电气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67][69][78]
佩蒂股份及佩蒂转债线上交流
-· 2024-07-22 22:47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实现盈利9000万到1.1亿元,同比增长310%到358% [1][2][3][4] - 出口业务恢复正常,东南亚工厂产能释放,自主品牌绝艳表现良好 [2][3][4] - 新西兰工厂正式投产,预计今年实现1亿元收入 [4] - 公司在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加大营销投入,线上线下渠道并重 [8][9] - 公司聚焦大单品策略,未来将逐步拓展多品类发展 [10][1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问:公司自主品牌新品销售情况及未来推新计划 [6][7] 答:绝艳品牌新品如风干粮表现良好,预计今年可实现2500-3000万收入,未来将继续推出新品 - 问:公司在抖音等新媒体渠道的表现及未来规划 [8][9] 答:公司在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加大营销投入,通过直播带货、博主推荐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量 - 问:公司临时品类的发展目标及策略 [10][11] 答:公司将聚焦大单品策略,同时未来逐步拓展多品类发展,提高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 问:公司海外工厂和代工业务的订单情况 [17][18][19] 答:出口业务基本恢复正常,美国市场需求强劲,公司正积极拓展新客户
达梦深度20240722
数据创新中心· 2024-07-22 22:47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是国产数据库绝对龙头,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数据库产品,可替代海外Oracle等产品 [1][2][3] - 公司在数据库核心技术如共享存储集群上有突破,在国内数据库行业保持遥遥领先地位 [3][4][19][20] - 随着信创行业的发展,公司的数据库产品进入存量替换放量阶段,未来几年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1][8][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问题1: 国内数据库厂商众多,公司的竞争格局如何? 回答: 公司凭借完全自主代码、核心技术突破和大量行业落地案例,在集中关系型数据库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3][4][18][19] - 问题2: 分布式数据库未来会不会成为主流,公司的长期发展空间如何? 回答: 集中式和分布式数据库各有优缺点,目前集中式仍是主流,公司在非关系型数据库等新兴领域也有布局,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4][20][21][22][24][25][26]
皖能电力()电量与煤价下跌共振,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纪要涉及的公司 皖能电力(000543.SZ)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维持对皖能电力“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4亿元、25.06亿元、26.71亿元[1] - **论据** - **业绩增长**:2024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9 - 11亿元,同比增长54% - 88%;扣非归母净利润8.88 - 10.88亿元,同比增长66.4% - 103.86%;基本每股收益0.397 - 0.4853元/股,去年同期为0.2580元/股,主要因发电量上涨、煤炭价格下跌、参控股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增强[1] - **燃料成本**:24Q1省内综合耗用不含税标单略高于1000元/吨,呈逐月下降态势,3月已跌破1000元/吨[1] - **煤电项目**:近年煤电装机规模及发电量持续提升,2024年4月合肥2*45万千瓦天然气调峰项目双机投运,预计年底钱营孜二期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和新疆发电2*66万千瓦煤电项目投产,参股在建的中煤新集板集二期2*66万千瓦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受益于安徽用电需求增长和煤电产能提升,2023年发电512.6亿千瓦时,增速约19%,24Q1发电超153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超36%;燃机项目Q2正常投产后执行两部制电价享受容量电价,盈利能力有望增强[1] - **绿电项目**:省内在建3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新疆拟建80万千瓦光伏大基地项目,未来绿电业务有望成另一增长极[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风险分析** - **电价下降**:深改委推进火电市场化交易并放宽电价浮动范围后,若电力供给过剩、煤炭价格回落或火电长协煤机制落地使燃料成本降低,火电市场电价有下降风险[4] - **煤价上涨**:目前火电长协煤履约率未达100%政策目标,火电燃料成本受市场煤价波动影响,若煤价大幅上涨,将提升燃料成本[4] - **区域利用小时下滑**:受经济转型、气温波动等影响,用电需求有波动,若用电需求转弱,火电利用小时数可能下滑;风电、光伏受来风、来光条件和电网消纳能力限制,利用小时数也可能下滑[4] - **分析师介绍**:高兴有三年电力设备行业工作经验,2018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2021年起担任公用环保首席分析师;罗焱曦2021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公用环保团队[5] - **评级说明**:报告投资建议评级标准为发布日后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跌幅,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6]
君安_钢铁行业周报_需求边际上升,库存连续下降 _李鹏飞 魏雨迪 王宏玉_
国泰期货· 2024-07-22 15:4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细分行业包括普碳钢、不锈钢、特殊钢、钢铁贸易、钒电池、钢管、铁矿石、钢铁制品等 - **公司**:华菱钢铁、宝钢股份、新钢股份、中信特钢、甬金股份、武进不锈、久立特材、盛德鑫泰、图南股份、铂科新材、翔楼新材、河钢资源、鄂尔多斯、大中矿业、安宁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维持钢铁行业“增持”评级,看好行业需求改善与供给重塑,行业龙头竞争优势逐步提高 [3][4][63] - 对全年钢铁需求不必过于悲观,供给存在收缩预期,行业利润或将逐步恢复 [4] - **论据** - **需求端**:地产仍是需求主要拖累项,但经过两年下行,地产端需求占比将降至 20%以下,且随着地产政策发挥效用,其对钢铁的负向拖拽将逐步下降;基建有望发挥托底作用,用钢需求有一定支撑;制造业维持稳步增长态势,有望对冲地产端用钢需求下行 [4][7] - **供给端**:行业自 2022Q3 整体进入亏损状态,部分钢企亏损减产;2024 年国务院发布方案提出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及相关能效改造目标,未来钢铁行业供给存在收缩预期;调控粗钢产量及废钢资源充分利用,将有效缓解钢铁成本端的上行压力 [4] - **市场表现**: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环比上升,库存连降两周,但目前仍处淡季,短期需求或维持小幅震荡趋势;钢企盈利率环比下降,钢价同步下跌且跌幅大于原料价格跌幅,盈利有所收缩 [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钢材价格及库存**:上周上海螺纹钢、热轧卷板现货和期货价格多数下降,中板价格下降,冷卷价格上升,线材价格持平;钢材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均下降 [7][8] - **生产指标**: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环比升 0.38%,同比降 4.17%;建材成交均值环比升 4.62%,同比降 27.90%;全国 247 家钢厂高炉开工率 82.63%,环比升 0.13 个百分点,高炉产能利用率 89.62%,环比升 0.92 个百分点;全国电炉开工率 59.62%,环比降 0.64 个百分点,电炉产能利用率 50.86%,环比降 0.52 个百分点;钢材周度总产量 883.99 万吨,环比降 5.02 万吨 [4][10][11][12] - **原料价格及库存**:上周铁矿石现货和期货价格下降,焦炭现货价格持平、期货价格下降,焦煤现货价格持平、期货价格下降;铁矿石港口库存上升,四大铁矿石生产商总发货量周环比下降;钢厂焦炭和焦煤库存上升,焦化厂焦炭和焦煤库存环比下降 [19][21][23][25][27] - **炉料价格**:废钢、硅铁、硅锰价格下降,取向硅钢部分牌号价格上升,钒铁、钒氮合金价格上升,五氧化二钒、菱镁块矿、燃结矾土、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价格持平 [31][32][34][36][38][39][40] - **特钢及新材料价格**:不锈钢价格持平,电解镍、钼铁价格下降,高铁镍和纯镍生产模式下不锈钢单吨毛利上升,废不锈钢生产模式下下降;工业级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氧化镨钕价格下降,钕铁硼价格持平 [42][43][44][46] - **宏观数据**:2024 年 6 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速-1.10%,环比上升 0.30 个百分点,日均产量环比上升;生铁产量累计同比增速-3.60%,环比升 0.10 个百分点;钢材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速 24.00%,环比下降 0.70 个百分点;铁矿石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 6.20%,环比下降 0.80 个百分点;6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速 3.90%,环比下降 0.10 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持平;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上升,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下降;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下降;水泥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下降,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上升;空调、电冰箱、洗衣机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下降,彩电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上升 [47][48][50][51][55][56][57][59][61]
百润股份20240721
2024-07-22 10:5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1] - 最早从事香料香精制造加工和批发零售业务 [1] - 2002年创立了锐澳玉条酒品牌 [1] - 2009年将玉条酒业务剥离上市 [2] - 2015年重新并入玉条酒业务 [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香料香精和玉条酒 [4] - 公司董事长刘晓东持有40%以上股份 [4] 日本玉条酒市场发展 - 日本玉条酒市场从2000年开始快速发展 [5] - 日本玉条酒市场发展的三大驱动因素: 1) 酒税政策调整和经济环境低迷 [7][8] 2) 消费群体的变迁 [8][9] 3) 便利店和超市的快速发展 [10][11] - 日本玉条酒行业集中度很高,前5大企业市占率超90% [11] 中国玉条酒市场发展 - 中国玉条酒发展较晚,起步于2000年左右 [12] - 2012-2015年经历了一波快速增长的消费热潮 [12][13] - 2016-2017年进入调整期,行业出现问题 [13] - 2018年后行业重新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13] - 中国玉条酒市场发展驱动因素与日本类似 [13][14][15][16] - 中国玉条酒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占优势 [17] 公司玉条酒业务发展 - 公司营销模式从广告密集转向精细化营销 [19][20] - 公司产品矩阵聚焦358系列,包括微醺、清爽、强爽 [21][22][23][24] - 微醺定位女性和独饮消费群体,保持稳步增长 [23][40] - 清爽定位休闲娱乐场景,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23][41][42] - 强爽定位男性和高酒精需求群体,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23][43][44] 公司威士忌业务发展 - 公司2017年开始布局威士忌业务 [48] - 国内威士忌市场近年来增速较快,规模达55亿元 [48][49] - 国内威士忌消费群体以中等收入年轻男性为主 [49][50] - 公司已建成国内最大威士忌酒厂,储备量领先 [51][52] - 公司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推出新的威士忌产品 [52]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玉条酒业务仍是核心增长动力 [53] - 清爽和强爽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53] - 威士忌新品有望在四季度贡献销量 [54] - 公司估值水平较低,未来发展可期 [53][54]
歌尔股份20240720
-· 2024-07-22 10:5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1) 公司业绩实现了季度性的超越性表现,与历史相比盈利能力较好 [1] 2) 公司在AI技术方向上有深厚积累,在语音、光学等领域有较强技术能力,未来在AI交互设备如AR等方面有较大机遇 [1] 3)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精密零组件(声学、光学)、智能声学整机(如AirPods代工)、智能硬件(如VR头显代工) [2][3] 4) 公司在VR头显代工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是Manta、Pico等头部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5][8] 5) VR行业经历了多轮发展,从2014年Oculus被Facebook收购开始,到2020年Oculus Quest 2爆款,再到苹果Vision Pro等新品陆续推出,行业正在稳步推进 [5][6][7] 6) 公司在XR(包括VR/AR)领域有深厚积累,在声学、光学零部件以及整机代工方面具备较强实力,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 [8] 7) 公司在耳机代工业务方面,大客户订单有望恢复,未来收入和份额有较大上升空间 [8][9] 8) 随着苹果等科技巨头推出带有AI功能的新品,公司未来有望在AI硬件领域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1) 问:公司在AI眼镜方面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为Manta和雷鹏联合推出的AI眼镜产品销量超预期,达到100多万台,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从中获益 [3][4][5] 2) 问:公司在VR头显代工方面的市场地位如何? 答:公司在VR头显代工领域占据80%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是Manta、Pico等头部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8] 3) 问:公司在耳机代工业务方面的前景如何? 答:公司在耳机代工业务方面,大客户订单有望恢复,未来收入和份额有较大上升空间 [8][9]
赛力斯20240721
2024-07-22 10:5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从2019年开始与华为合作探索智能汽车领域 [1][2][3][4] - 公司近期推出的M7车型第二代产品性能有较大提升 [3][4] - 公司正在持续探索如何更精准地进行产品矩阵布局和产品拓展 [5][6] - 公司经历了前期高端化探索后,现已具备持续探索中国高端市场的能力 [5][6] - 公司正处于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和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 [5][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分析师认为公司后续股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业绩预期 [7] - 分析师对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预测为:2023年亏损2.45亿、2024年开始盈利 [11][12] - 分析师认为公司与华为的合作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稳步增长期 [12][13][14] - 分析师认为公司抓住了行业高端化和国产替代的机遇,有望在这一轮变革中保持领先优势 [15][16][17][18] - 分析师预计公司2022年业绩约50亿、2023年约80亿,当前估值合理 [19][20]
振华股份20240721
2024-07-22 10:5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行业需求分析 - 航空航天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2][3] - 全球航空运输量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飞机交付量仍未完全恢复,导致飞机短缺 [21][22][23] - 航空发动机、军工、油服等下游行业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 [25][26] - 国内外高温合金企业产量和销量均有较大增长 [27][28]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铬化工企业,产品线丰富,成本优势明显 [5][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铬、铬酸钠等,下游应用广泛 [7][8] - 公司近年通过并购重组成为行业龙头,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 [9][10] - 公司研发实力强,持续推动成本降低和产品升级 [12][3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铬化工行业集中度高,国内外主要企业产能有限 [31][32] - 行业新增产能受到严格管控,供给相对稳定 [4][33] - 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占率也位居前列 [5][31] 风险因素 - 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供应链中断等风险 [36][37] - 政策监管变化也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