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驰股份深度汇报家电
2024-07-10 23:2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介绍 [1][2][3][4][5] - 赵驰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公司 [3] - 最早以电视代工业务为主 [3] - 2011年进军LED行业 [3] - 目前拥有LED全产业链布局 [3][4][5] - LED业务占比正在提升 [5] LED业务核心逻辑 [6][7][8][9][10] - LED行业成本与规模是关键因素 [8][9] - miniLED正在进入降本放量阶段 [9][10] - 公司在miniLED全产业链布局中具有优势 [6][7] LED业务上中下游分析 [10][11][12][13][14][15][16][17][18][19][20] - 上游芯片行业集中度高 [16] - 公司芯片业务利润率领先 [17][18][19] - 中游封装行业分散 [21][22][23][24][25] - 公司在COB封装技术上领先 [25][26][27][28] - 下游LED显示屏市场正向小间距COB转变 [29][30][31][32] - 公司在COB显示屏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8][29][30][31] 传统业务电视代工 [35][36][37] - 电视代工业务稳定 [35][36] - 公司在北美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5][36] - 采取加工费模式毛利率稳定 [36] 财务预测 [37][38][39] - 传统业务增速预期12-18% [37] - LED业务增速预期24年56%、25年30%、26年25% [37][38] - 2023年预计实现21亿净利润 [38][3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振江股份交流电新
2024-07-10 23:2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二季度经营情况,主要包括: - 船期问题导致发货量延迟 [1][2][3][4][5] - 美国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支架出货量低于预期 [4][5] - 海工船业务收入下滑 [5][6][7] -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 南通工厂6月投产,14MW风机装配业务将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6][7][8] - 南通二期铸造件项目明年下半年投产,将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8][9] - 公司将继续拥抱西门子,争取更多14MW风机装配和维修业务 [8][9] - 沙特光伏支架工厂今年9月投产,明年将为公司贡献可观收益 [11][1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询问装配业务的商业模式,包括采购周期、装配和发运周期以及采购权归属 [10] **李总回答** - 装配业务是主机厂的核心项目,由此获得全球采购权 - 轮毂等关键零部件采购周期长达半年,发电机约200天 - 公司负责采购并组装,定价时会加上合理利润 [10][13]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询问海运费波动情况及结算机制 [14][15] **李总回答** - 公司主要采用散货船,运费波动较小,占成本比重约15% - 运费由公司承担,发货后再进行结算 [14][15]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询问沙特光伏支架工厂的竞争优势 [15][16] **李总回答** - 沙特工厂是与GCS的双排他协议,只能为GCS供货 - GCS在沙特的装机目标为3-5GW,对应5-8万吨支架需求 [16]
牧原股份近况交流
2024-07-10 23:2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二季度母猪存栏数从三月末的314.2万头增加到六月末的330.9万头,增加了约15-16万头 [1] - 六月出栏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种猪销售减少以及生产节奏变化 [1][2] - 公司对下半年猪价保持乐观预期,预计猪价可能会小幅上涨 [2] - 公司正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目标是在2024年将成本降至13元/公斤以下 [2][12][13]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占比未来将逐步下降,但具体时间和金额还需要双方协商 [11] - 公司对2025年的猪产能目标保持谨慎,未来产能增长可能会比较有限 [7][17] - 公司内部各猪场成本差异正在缩小,14元以下的猪场占比已达50%以上 [8]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未来分红支付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彭佳乐 提问** - 二季度屠宰量同比和环比出现下滑,原因是什么?公司何时能实现屠宰业务减亏? [3] - 公司降本主要通过哪些措施?下半年各项措施对成本的贡献预计如何? [3] - 公司当前母猪和肥猪产能水平如何?未来产能计划如何? [3] **秦英林 回答** - 二季度屠宰量下滑主要是市场因素和生产节奏变化造成的,公司正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逐步实现屠宰业务减亏 [4][5] - 公司降本主要通过提高生产成绩和精细化管理,预计下半年生产成绩提升将是主要贡献 [4][5] - 公司当前母猪产能约330万头,肥猪产能在8000-8100万头左右,未来产能增长可能有限 [5][7] 问题2 **高一层 提问** - 公司母猪存栏从一季度末的314万头增加到二季度末的330多万头,对2025年的产能目标如何看? [7] - 公司内部各猪场成本差异情况如何?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后,影响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8] **秦英林 回答** - 公司对2025年的产能目标还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未来产能增长可能会比较有限 [8] - 公司内部成本差异正在缩小,14元以下的猪场占比已达50%以上,未来还有进一步改善空间 [8] 问题3 **赵雅霏 提问** - 公司未来是否考虑进一步提高分红支付率,以保证股东长期回报? [9] **秦英林 回答** -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股东回报,未来分红支付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具体方案需要董事会决策 [9]
千方科技24中报业绩预告交流
2024-07-10 23:2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收入中有20%来自海外市场,主要来自安防业务 [1] - 公司在乌兹别克中标了一个大约1000万美元的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希望将交通业务逐步拓展到海外市场 [1] - 公司的车路协同设备与智慧灯杆没有特殊的结合要求,可以直接挂载在灯杆上 [2][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 公司的车路协同设备与智慧灯杆是否有结合,在实际项目中有什么优势和问题 [6] **回答** 公司的设备是直接挂载在智慧灯杆上的,不存在特殊的结合要求,没有什么问题 [6] 问题2 **提问** 公司未来在新兴行业变化中的发展机遇和规划 [7] **回答** 公司在过去多年积累了大量相关技术储备,看重新兴行业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未来将公司上下共同推动相关工作,也希望获得外部的新思路和建议 [7][8]
宇通客车24Q2业绩预告解读及重点推荐
-· 2024-07-10 22:3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绩超预期 - 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实现收入约10.1亿元,扣非后约8.5亿元,高于市场预期9亿元左右 [1][2][3] - 主要原因包括:1)出口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加,单车盈利较高;2)出口油车销量增加,单车盈利较高;3)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 [3][4][5] 出口业务表现亮眼 - 二季度出口新能源车销量约730台,创历史新高,其中250台希腊订单单车盈利约80万元,带来约2亿元利润贡献 [4] - 出口油车销量约3,000台,单车盈利约10万元,带来约3亿元利润贡献 [4][5] - 出口业务合计贡献约7亿元利润,占总利润的70%左右 [4][5] 费用端表现良好 - 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销售费用率维持稳定,管理和研发费用率有较大下降 [5] - 二季度期间费用率约13.2%,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5][6] 全年业绩预期上调 - 预计2023年全年收入约340亿元,净利润约33亿元,净利率约9.6% [6] - 2024年预计净利润约42亿元 [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分析师提问** 公司出口业务表现亮眼,未来是否有持续性?[9] **分析师回答** 公司出口新能源车到欧洲的出口量同比增长80%以上,这一增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欧洲市场对新能源车需求旺盛,且公司在当地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未来出口新能源车有望持续增长。[9] 问题2 **分析师提问** 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如何?是否具有投资价值?[7] **分析师回答** 根据预测,公司2023年PE约16-17倍,处于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公司兼具高分红和高成长的特点,是一个稀缺的资产,值得重点关注。[7] 问题3 **分析师提问** 公司未来的利润空间有多大?[10] **分析师回答** 预计公司在未来2-3年内,出口业务有望达到2万台以上,占中国客车出口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新能源车出口可贡献约40亿元利润,油车出口约10亿元,国内业务约10亿元,总利润空间可达60亿元左右。公司的成长性正处于起步阶段。[10]
软控股份20240709
2024-07-10 21:4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软控股份的成长逻辑 1. 软控的三重成长逻辑包括:国产轮胎企业在海外的产能扩张带来设备订单增加[2][3][4]、软控产品性能提升提高在全球存量市场的占比[2][5][6]、液体黄金和合成橡胶材料持续放量带来利润增长空间[2][7] 轮胎设备业务 1. 国产轮胎企业在海外的产能扩张带来了1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10年内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比可达70%[3][4] 2. 全球轮胎行业固定资产原值约3750亿元,每年更换设备需求约250亿元,软控有机会进入一线轮胎企业供应链[5][6] 3. 软控与赛伦合作3年,产品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受到更多轮胎企业认可,2023年来自海外企业收入达13.97亿元[6] 液体黄金和合成橡胶材料 1. 液体黄金材料2022年开始盈利,2023年预计利润3500万元,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7][8] 2. 合成橡胶业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近年亏损,但预计未来会扭亏[8] 公司财务和估值 1. 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反映订单充足,但转化效率有所下降[12][13] 2.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年达14亿元[11] 3. 公司估值水平有望提升,2024-2026年预计市盈率14-8倍[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软控在海外市场的扩张是否存在风险?[43] **Jiazhen Zhao 回答** 1. 新建项目不确定性,如原计划进度加快可能影响软控设备订单确认[43] 2. 宏观经济和贸易政策风险,如关税和汇率波动[43] 3.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43]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软控的竞争格局如何?与同行相比有何优势?[35][36] **Jiazhen Zhao 回答** 1. 软控是少数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在各工序设备上都有优势[35] 2. 软控产品性能提升,获得更多跨国轮胎企业认可,订单增长快于同行[36]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软控的液体黄金业务发展前景如何?[38][39][40][41] **Lei Chen 回答** 1. 液体黄金材料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达24%[38] 2. 已实现量产并开始盈利,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39][41] 3. 主要客户为赛轮,未来如推广顺利将带动软控销量增加[39][41]
福田汽车20240709
2024-07-10 21:4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近况和全年展望 - 上半年行业商用车销量约205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海外商用车销量超过44万辆,同比增长22% [2][3] - 公司上半年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3% [3] - 公司上半年海外出口7.9万辆,同比增长30% [3] - 公司上半年新能源销量2万辆,同比增长25% [3] - 公司认为商用车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增长阶段,需要应对行业格局变动 [4][5] 公司战略调整 - 加大新能源产品投入,南方新能源渗透率已超50% [5] - 重视大客户资源开发,提高客户溢价能力 [6] - 向全生命周期生态转型,拓展二手车、金融保险等业务 [6][7] - 推动营销渠道变革,培育平台型和零售型经销商 [7][8] - 优化产品线管理,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9] - 加大海外市场拓展,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30万辆,其中30%为新能源 [1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公司是否考虑通过分红或回购等方式回馈股东 [32] **公司回答** - 公司2017年以前曾积极分红,最低分红率30%,个别年份达50% [32] - 目前暂时无法分红,但公司正在研究相关对策,未来不排除继续回购股份 [32][33]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是否考虑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33] **公司回答** - 过去业绩波动较大,无法满足股权激励条件 [33] - 2023年业绩有望好转,公司不排除未来采用股权激励手段 [33] - 公司更看重长期软实力建设,如市场化机制、战略改革、数字化转型等 [35]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今年还有哪些可能带来盈利贡献或减亏的项目 [36] **公司回答** - 皮卡业务有望减亏 [36] - 中卡合资公司亏损有望收窄 [36] - 新能源业务有望实现盈利 [36] - 混凝土搅拌车等其他亏损业务影响有限 [36][37]
众生药业20240708
2024-07-10 21:4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发布了2024年的员工持股计划营收目标全年29个亿以上 [1] - 公司创新药聚焦在呼吸疾病领域和代谢疾病领域 [1][2] - 公司正在进行多个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抗新冠小分子药物、流感药物、GLP-1和GLIP双靶点药物、治疗NASH的小分子药物等 [1][2][3][4][5][13] - 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拿到减重药物9毫克剂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明年一季度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3][6][26][27] -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海外BD,与一些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数据交互,预计在下半年有机会达成合作 [3] - 公司流感药物阿拉蒂韦正在进行儿童适应症的临床试验,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6][7] - 公司新冠药物莱维特尾片今年销售目标为30万盒,目前已销售9万多盒 [14][15] - 公司化学仿制药板块今年营收预计超过10个亿,包括莱瑞特韦在内 [18] - 公司正在自主研发GLP-1、GIP和GCG三靶点的创新药物,目前处于pre-IND阶段 [22] - 公司富豪血管通系列产品今年将采取多措施来维持8-9个亿的销售规模 [24][2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张玉然提问** 询问公司减肥药二期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以及后续的开发和海外BD计划 [3] **杨努为回答** 公司无论是减重还是降糖的二期临床试验,患者的安全性都很好,不良事件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拿到9毫克剂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明年一季度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公司正在与FDA沟通,看是否可以豁免二期直接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动海外BD,与一些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数据交互,预计在下半年有机会达成合作 [3][6] 问题2 **网络端提问** 询问公司GLP-1药物的专利情况和结构特点 [4][5] **杨努为回答** 公司GLP-1药物的专利已全球公开,不存在专利风险。该药物在帝尔伯泰主链的基础上进行了两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并在两个安全位点增加了一个staple结构,使得活性和半衰期都得到提升,预计是提尔伯泰的3倍左右 [4][5] 问题3 **网络端提问** 询问公司流感药物阿拉蒂韦的快速审批进度和竞争格局 [6][7][8] **杨努为回答** 公司预计在7-8月份可以获得阿拉蒂韦的药学审批,10月份完成临床试验补充并递交审批,有望在今年年底获批。公司选择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儿童适应症的leading PI,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公司的PB2靶点FIC药物相比PA靶点药物更有优势,未来有望在流感药物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6][7][8]
广钢气体20240708
2024-07-10 21:4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在氦气业务方面的发展 - 公司从汽水的氦气资源起步,逐步具备了氦气的产业链自给能力,目标是在氦气市占率达到30%-40% [1] - 公司在电子大宗气体领域也有独到之处,自研的SuperN装备系统产出的PVD级电子超高纯氦气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在广东省内排名第一 [1] - 公司的电子大宗气体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已超过收入和毛利的贡献 [7] 公司现场制气业务的优势 - 公司的现场制气业务具有长期稳定的订单周期(15年)和较高的收益率 [8][9] - 现场制气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未来有望超过零售供气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7] 行业发展情况 -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全球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 [11] - 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88亿元,未来5年预计还将增长到218亿元 [11] 公司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势 - 公司在氦气自给、装备制造、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具有核心技术优势 [28][37][38] - 公司正在拓展电子特种气体等产品矩阵,以满足下游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40][4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内容** 公司现场制气业务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8][9] **回答内容** - 现场制气业务的订单周期长达15年,收益率较高 - 现场制气业务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结构更优,服务范围更广,能够提供更低的气体单价 - 现场制气业务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问题2 **提问内容** 公司在氦气业务方面有哪些核心优势 [28][34][35] **回答内容** - 公司通过收购宁德的氦气业务,获得了上游气源地的采购合同、中游储运技术支持以及下游客户资源,奠定了氦气业务的自给能力 - 公司逐步扩大自主开拓的气源地采购,提高了自给率 - 公司积极投资扩充液氦罐箱数量,提升了氦气供应能力 问题3 **提问内容** 公司在电子大宗气体领域有哪些技术优势 [37][38][39] **回答内容** - 公司在气体制造装置、气体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的研发投入较高,在提升制造装置性能、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等方面持续创新 - 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能够精准满足客户需求
贝达药业20240709
2024-07-10 21:4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近期在销售和研发方面的整体进展向好,包括ESCO会议上双抗EJ8CMI的数据表现良好[1][2] - 公司主要产品如艾克蒂尼、恩沙蒂尼、三代EGFR-TK-BFT尼、贝法铢单抗等在2024年的销售目标[5] - 公司管线中129适应症是重点推进的,包括EGFR一线和三线的临床试验[5][6] - 公司三代EGFR-TK-BFT尼今年的销售策略是主攻二线,未来一线市场将逐步被替代[6][7] - 公司在EGFR领域有较强的销售渠道优势,未来三代EGFR-TK-BFT尼有望快速拓展市场[8][9] -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研发费用有望逐步下降,利润水平有望明年开始有较大提升[10][11][17][18][19] - 公司正在布局新技术领域,如ProTech等产品有望在未来EGFR竞争中发挥作用[12][14][15] - 公司未来将更多关注联合用药策略,同时也在持续寻找新的技术方向[14][15][19][2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客户提问** 请问公司整体在手现金的情况怎么样还有后续研发费用是多少[10] **吴总回答**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账上现金约5-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预计今年10亿元左右。研发费用今年有所下降,明年会有更明显下降,主要是控制研发项目投入,将有限资金集中在重点管线[10][11] 问题2 **客户提问** 三代EGFR-TK-BFT尼目前上市品种越来越多,公司如何看待未来的竞争情况[12][13] **吴总回答** 未来竞争会相对激烈,但三代EGFR-TK-BFT尼市场空间很大,公司将重点保住现有一线患者,同时布局新技术如ProTech等与三代联用,以期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2][13] 问题3 **客户提问** 请问今年年底三代EGFR-TK-BFT尼进入医保后对艾克蒂尼的销售影响有多大[13] **吴总回答** 三代进医保后预计会替代艾克蒂尼在一线的50%以上市场份额,但由于今年三代的进院速度有限,对艾克蒂尼的影响不会太大。明年三代一线用药后,销售有望大幅提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