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聚眼科20240520
2024-05-21 22:40
业绩总结 - 今年第一季度眼科收入增长大约在高单位数增长速度[1] - 预计全年时光业务利润增长可达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左右,趋光业务增长约百分之十到十几左右[4] - 预计白内障全年目标增长约百分之单位数十左右,但需关注后续集采情况对收入的影响[4] 市场趋势 - 公院价格下降对白内障价格有影响,但消费眼科价格保持稳定[6] - 公司未参与价格战,内蒙地区价格相对较高,华东地区价格相对较低[7] - 公司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内蒙地区价格较高[7] 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储备约为17亿左右,主要用于并购业务和新建医院的设备装修等方面[16] - 公司计划继续回购股票,去年回购金额超过1千万,今年计划在低价时继续回购[13] - 公司对消费业务和基础业务的盈利能力保持关注,消费业务毛利率可能会下调[16] 发展策略 - 公司考虑在内蒙古附近和东南亚地区进行海外并购,需要时间进行调研[16] - 公司预计今年可能进行一到两家医院的收购,比较谨慎[13] - 考虑降低并购价格以应对市场变化[21]
先健科技会议纪要
2024-05-21 21:42
行业/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冠心病治疗领域 - 公司:专注于可降解铁锌聚乳酸支架的研发和生产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品优势** - 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成本更低[1] - 实用性强,不具备永久支架金属累疲化损坏的缺点[1] - 质量优秀,降解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良好,每次临床产品都在不断进步[1] 2. **临床状况** - 二期临床的样本病变率更高,但效果依旧良好[1] - 三期临床的测试已经完成,但后续随访还需要1-2个月完成[1] - 整体效果良好,相对同行优秀得多[1] - 欧洲临床的合作还在谈,可能将临床实验交给一个欧洲专家完成[1] 3. **产品缺陷** - 金属铁的腐蚀速度过快,后续产品将继续改进[1] - 铁和聚乳酸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很慢,但据称不需要顾虑[1] 4. **产品上市时间** - 冠脉支架产品五月份已经在欧洲提交了CE申请,争取在今年拿到CE证[2] - 在中国,计划在明年年底拿到CE标准[2] - 目前在中国获得的相关产品技术专利数为50个,在欧洲获得的专利数为24-25个[2] 5. **可降解铁基支架的替代率** - 当前可降解铁基支架效果能达到与永久支架相当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胜利[3] - 永久支架长期来看必定会疲劳断裂,导致靶血管的失败率高[3] - 可降解支架在二次处理方面表现更加良好,永久支架难以或根本无法进行二次处理[3] - 欧洲医生不敢给家属用永久支架,可降解铁基支架可能完全替代甚至开辟更大市场[3] 6. **海外市场的商业化情况** - 更希望找一个BD合作,国际巨头的进入帮助其在海外的发展[4] - 日本市场极大,项目已经在日本寻找商业化的合作伙伴[4] - 欧洲市场,临床实验正在稳步进行中,完成后就能拿下CE证[4] - 美国市场,短期内暂时没有考虑,缺乏资金进行临床测试[4] 7. **当前主要目标** - 顺利完成欧洲的临床测试和随访,拿到CE证,然后成功地将产品商业化产业化[5] - 同时申请南美国家,以及金砖国家的CE标准(更加容易拿到)[5] 其他重要内容 - 欧洲的临床测试过程不可控,但效果更好,认可度更高[1] - 欧洲的标准有所变动:MDD变为MDR,大家都需要排队[2] - 在中国,需要在提交申请前出示所有的临床报告和数据,不像欧洲可以边审边补[2]
固生堂20240521
2024-05-21 20:56
新增门店和业务规模 - 公司新增了9个门店,总面积达7200多平方米[1] - 公司通过并购完成了10家门店交易,业务规模达3000万以上[2] 合作与人才支持 - 公司与多家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以输送专业人才支持门店运营[3] 财务规划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将利润的30%到50%用于分红或回购股份,保持至少30%的控股权[5] 市场关注和发展计划 - 公司目前主要关注中医门诊市场和价格上涨的影响[9]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预计将达到15%到20%[12] - 公司计划通过回购注销等方式来增加持股比例[15] - 公司将继续保持30%的控股地位[15]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更积极地进行并购和开设新店[16] - 公司将继续通过提高服务量和遵循国家政策来增加优质医疗供给[16] - 公司将继续扩充人才储备以支持扩张计划[17] 股权交易和投资者信心 - 交易体量约228万股,对价待确认[18] - 浙江承接者持股约75%,对冲基金持股约20%[19] - 最终价格折扣为4%,显示投资者对公司信心[19] - 公司核心考量是保持30%控股权[20]
名创优品交流
国联证券· 2024-05-21 13:57
公司业绩 - 今年海外Q1开了大约100家门店,截止到年底,TT门店数量约为148家[1] - 预计全年TT门店数量增长约为100家左右,接近翻倍[1] - 预计公司全年收入增长在20%到30%的区间,Q1收入增长约为26%[2] - 国内全年收入预计增长在10%到15%之间,Q1已经达到16%[2] - 海外市场全年预计收入增长在35%到45%之间,Q1收入增速较全年稍慢[2] - 预计今年Q2国内收入增速会略好于Q1,主要受益于去年Q2基数较低和O2O增长[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O2O平台的平均营业市场有一定提升,通过提升O2O营业时间带动销售增长[5] - 公司的IP推出节奏较快,每月至少有一个IP上新,每季度有一个大的IP推出[8] - 公司计划通过空运盲盒类产品提高毛利率,缩短产品运输时间[20] - 公司计划加快中国产品上市速度,缩短美国产品上市周期[2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美团对公司的增长提供了一定支持,包括费用和活动方面的支持[6] - 公司计划未来三到五年在美国市场开设1000家门店,单店销售有提升空间[15] - 公司在美国市场Q1人工费用与去年Q4相比基本持平,但整体人工费率有望下降[18] - 公司认为海运费上涨对海外代理市场短期影响较大,但长期需求仍存在[22]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战略品类销售占比约为四成,其他品类包括家居、日用品、3C数码、毛绒公仔等,库存周转情况正常[10] - 公司计划加强对海外市场开店管控力度,重点在欧洲市场,加强与代理商合作和开设门店[38]
艾美疫苗240521
华安证券· 2024-05-21 13:55
公司概况 - 公司拥有4张疫苗生产许可证,是全国28家疫苗企业中的一员[1] - 公司拥有8款商业化疫苗产品和21款在研疫苗产品,覆盖全球前10大中邦疫苗产品[2] 临床实验 - 公司在2023年底取得了14个临床批件,开展了21项临床实验,其中5个在三期临床收尾阶段[4] 疫苗产品 - 二倍体匡选疫苗产品的病毒低度是竞争对手的十倍以上,每年能达到一千万人份左右的真实产量[9] - MR迭代的狂犬疫苗产品能用一到两针的接种程序替代传统的4到5针程序,抗体更高,起效速度更快[10] - 公司的MR技术平台在狂犬疫苗和RSV疫苗方面表现优异,安全性和效果均优于竞争对手[11] - MR狂犬疫苗产品一针即可达到对全国七种庞犬病毒的百分之百保护,效果优于传统疫苗[12] - 公司的MR呼吸道荷包病毒疫苗产品在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方面表现优异,名列前茅[14] 市场策略 - 公司计划在26年的四季度最快上市新产品,审评周期和生产准备可能会延长[20]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到四年内将今年报临床的产品作为下一阶段上市产品的主力[21] - 公司的狂犬疫苗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主打安全性,而竞争对手的产能和销售金额较高[23] - 公司开发的无血清黄疫苗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预计定价在1700%左右,将替代部分传统狂犬疫苗[25] - 公司计划通过替换老产品为新产品来提高销售额,预计销售额可达到47亿至25亿[26] 新产品研发 - 公司将推出年产1000万人份的狂犬疫苗,以迭代viral细胞市场,预计价格将下降至一千块钱以内[27] - 公司将使用无血性疫苗覆盖高端市场,用性价比更高的新工艺疫苗抢占农村市场[28] - 公司将停产有血性viral细胞产疫苗,未来将推出mRNA疫苗,预计上市时间较长但具有快速起效优势[29] - 公司将用MR技术平台开发带状疱疹疫苗,兼顾安全性和保护效率,针对老年人市场需求[30] - 公司计划推广带状疱疹疫苗产品,预计将成为疫苗领域的长青树,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32]
新秀丽20240520
2024-05-21 12:36
业绩总结 - 印度市场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0%-11%,低于预期,主要因竞争对手提高存货导致销量下降[1] - 美国市场第一季度收入持平,预期今年同比增长幅度较低,但品牌在北美市场稳固,旅游需求恢复正常[3] - 欧洲市场预计全年增长,一季度收入下降5%,主要因批发商停止向亚洲销售,但预计随着旅游需求增加,业绩将逐步改善[5] - 预期2024年公司毛利率将有10到30个基本点的提升,维持之前的guidance[6] 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印度市场将恢复正常,长期前景积极,消费者收入稳定增长,旅游需求持续增长[2] - 欧洲市场预计从二季度开始表现改善,夏季旅游需求强劲,预期全年表现良好[7] - 亚洲区旅游收入侧重下半年,预计上半年表现比较好[9] -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外出行速度预计较慢[10] 品牌发展 - Tumi品牌在亚洲市场增速低于预期,主要因中东市场消费者情绪疲弱导致进货放缓,但中国、日本、韩国市场增长受到影响[8] - 印度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三大品牌,VIP和Safari发展较好[12] - 中国市场以信息力和品质为主,低价竞争对美旅影响较小[14] 市场拓展 - 公司在埃及、东非、越南等地区已有业务拓展,未来看好印尼市场[16] - 印尼市场消费收入增速良好,预计2024年收入可达40亿美元[17] - 亚太区预计收入增长,其中亚洲区收入预计可达20-25亿美元[18] 财务目标 - 公司目标是提高EBITDA利润率,预计可从19%提升至20-21%[19]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产品线,提高毛利率至60%[21] - 公司控制费用增速不高于收入增速,以实现经营利润率的稳步提升[22] - 公司进行了部分负债的refinancing,将高息贷款转为低息循环贷款[23] - 目前暂无再次refinancing计划,已通过降低税率和优化贷款结构降低成本[24]
三生制药20240520
2024-05-21 11:35
业绩总结 - 2023年,三生制药集团实现营收增长约14%,达到78.2亿人民币,运营净利润为19.5亿人民币,增长17.7%[1] - 2023年,三生制药集团四大核心产品收入约60亿人民币,增长14%[2] - Tebio单品销售收入为420.5亿人民币,增长23.8%,市场份额超过65%[3] - EPO销售额为94亿人民币,中国市场份额第一[4] - Decepticon销售额为56亿人民币,增长10%[5] - Saipodin销售额为2.3亿人民币,增长41.8%[6] - Mandi销售额为12亿人民币,增长25.8%[7] - Mandi在电商平台销售额增长35%,覆盖200万消费者[8] - CDMO客户保留率超过70%,新增订单60个,总订单2亿[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三生新药管线涵盖肾脏、血液肿瘤、自身免疫、眼部和皮肤脱发等领域[10] - Baijie 5在中国排名第二,目前在3期淋巴胰腺炎患者名单上[10] - Baijie 33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变种,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第一阶段[10] - 美国销售额已超过2亿美元,覆盖整个12岁年龄组[1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和2023年整体市场格局相同,对Tebio的整体预期相对乐观[16] - 在神克领域,公司考虑引入一些中药产品进行BD[16] 负面信息 - 2023年财务费用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债务调整[11]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预计2023年将有成本降低,由于结构调整[12] - 2023年每年现金流超过2亿人民币[12] - 2023年每股派息0.25港元,比2022年增加三倍以上[12] - 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长保持两位数以上[19] - 研发团队有600人,分布在不同基地,预算每年维持在10%[19] - 2025和2026年将推出新产品,其中Guojian是重要自主产品,预计市场需求广泛[20] - 特殊药物质量评估方面,目标群体覆盖率约为20%,仍有数倍空间[21]
科培20240520
中国银行· 2024-05-21 11:35
公司业绩 - 公司目前的股息率大约为8%[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进行资产负债表修复和资产质量提升[3] - 公司希望政策能尽快出台,但推进速度相对较慢[4] - 公司通过关键交易和分红方式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效果[7] - 公司学校端的所得税主要来自公司端的利润分红[9] - 有效税率预计为6%左右[10] - 学校端未来可能面临15%加25%的综合税率影响[11] - 公司的开支主要用于内生增长,而非补短板[14] 学校发展 - 公司目前只有哈尔滨校区需要补地价,其他校区土地为教育出让用地[6] - 哈尔滨学校和安徽学校的学额每年都有双位数增长[13] - 学校录取分数线高于本科线15到20分[15] -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已经锁定未来就业公司和职位[15] - 哈尔滨学校已通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17] - 安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充足,无需担心评估[17] - 广东学校未来会维持学生人数稳定并持续投入教学方面[17] 合作与发展 - 公司强调关联交易要合法公允,需要中介机构提供证明[8] - 公司与华为、比亚迪、用友等企业有深度合作[16]
药师帮(9885.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1 00:03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中国的院外医药B2B领域,去年总成交额达到470亿,占据院外市场的百分之六点几[2] - 公司通过平台撮合交易和自营业务,预计未来几年院外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2] - 公司在自营业务中,通过集中采购和优质配送商,提供更低价格和更好的服务体验[4] - 公司帮助上游生产企业推广新药品,提高毛利率,逐步发展自有品牌乐耀师[5] - 公司探索医疗领域,提供POCT即时检测设备,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断准确性[6] 公司市场 - 公司在数字化交易方面领先,去年全线上交易达到470亿,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7] - 公司业务模式为平台加自营加首推相结合,平台交易占60%,自营交易占40%[8] - 公司厂牌首推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为30%,支撑整体盈利情况[9] - 公司认为平台加自营加首推的业务模式是比较合适的,保持业务持续增长[9] - 公司不断投入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为下游提供长电易的SaaS服务[9] 公司发展 - 公司自营业务不断拓展供应链服务能力,布局20个主舱和分舱,提高运营效率[11] - 成立苏达物流公司,开设百多条线路,实现半日达和当日达服务[13] - 公司自营库存周转快,平均周转20多天,实现零库存压力[14] - 公司现金流持续净流入,总现金储备约30亿[26] 公司战略 - 公司策略清晰,先进入单体药店和基层市场,逐步扩大覆盖范围[17] - 公司目标是2026年实现1000亿的GMB,其中自营GMB占40%,预计收入达到380到400亿[41] - 预计运营费用率可降至9%以内,税前利润率目标为4.7到4.8左右[41] - 预计2026年税后利润率可达将近3.8个点,净利润约13亿到15亿左右[42] - 期待公司持续看到收入端和利润端的持续增长[43]
三生制药(153.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1 00:02
业绩总结 - 2023年,三生制药集团实现收入增长约14%,达到782亿元人民币,运营净利润为195亿元人民币,增长17.7%[1] - 2023年公司整体营收表现非常亮眼,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市场份额达到65%[12]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表现非常出色[13] 用户数据 - EPO产品销售收入为94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市场份额的第一位[2] - CypherDIN产品销售收入为23亿元人民币,增长41.8%[4] - Mandi产品销售收入为12亿元人民币,增长25.8%[5] - Mandi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增长35%[6] 未来展望 - 2023年研发团队预算约为10%净利润[17] - 集团整体业绩预测维持两位数增长[18] - 中国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广泛,可容纳多个品牌[1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三生制药新药管线涵盖肾脏、血液肿瘤、自身免疫、眼部和头发脱落等领域[8] - 公司在神科领域有很多产品布局,包括即将推出的重要品种[15] - 公司在未来发展中考虑引入一些中药产品[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2年和2023年在美国销售超过了90万份,接近100万份处方[10] 负面信息 - 2023年销售费用水平基本与2022年持平,未来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