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

搜索文档
落地落细“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大公国际· 2024-06-05 10:00
政策引领和目标 - 政治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 - 通过实现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2] - 明确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2] 金融支持手段 - 通过引导信用贷款投放、"贷款+外部直投"业务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3] - 加大各类型的信贷投放,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支持[3] - 发行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绿色金融专项债,资管机构加大各类投资力度[3] - 丰富和完善相关服务,拓展研发专属金融产品[3] 差异化支持 -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发挥各自特征和优势,与现有业务和职能定位相结合[4] - 对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保险业等机构提出差异化要求[4] 风险防控和政策协同 - 金融机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5] - 监管部门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市场建设[5] - 推动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5]
5月PMI数据解读:大公国际:需求不足致制造业PMI收缩,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发展
大公国际· 2024-06-03 15:30
制造业PMI情况 - 5月制造业PMI由扩张转为收缩,为49.5%,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标多数下降[2][12] - 生产指数为50.8%,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生产扩张幅度减缓,生产优于需求或现产能过剩压力[13] 需求情况 - 5月新订单指数为49.6%,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下降2.3个百分点至48.3%,均由扩张转为收缩,内需强于外需[6] - 在手订单下降0.3个百分点至45.3%,显现处理前期积压订单情形[6] 价格情况 - 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2.9个百分点至56.9%,出厂价格指数上升1.3个百分点至50.4%,预计PPI降幅将收窄[14] 库存情况 - 5月原材料库存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8%,产成品库存下降0.8个百分点至46.5%,产成品去化快于原材料[7] 企业类型情况 - 5月大型企业扩张加速,中小型企业由扩张转为收缩,小型企业景气程度最低,进口指标不及40%,降幅达7.3个百分点[16] 非制造业情况 - 5月非制造业PMI下降0.1个百分点至51.1%,增速略有减缓,建筑业下降1.9个百分点至54.4%,服务业上行0.2个百分点至50.5%[17] 展望未来 - CPI将温和上行,补库将得到支撑,高端制造业PMI扩张将获支撑,建筑业PMI将扩张,地产新政为行业带来积极信号[10]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大公国际· 2024-05-28 14:00
改革深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 - 改革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破除妨碍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1] - 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 要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加大民生领域改革力度,实现政策形成合力[3] 重点改革领域 -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4] - 发展风险投资,为科创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4] - 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 -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夯实制造业强国基础[4]
前4个月我国经济持续向好 扩内需政策待进一步发力
大公国际· 2024-05-23 21:30
消费市场分析 - 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服务消费表现优于商品消费[1] - 线上消费贡献持续增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1%,占社零总额比重提升至23.9%[1] - 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但4月边际放缓与内需偏弱有关[1] 投资领域分析 - 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基建投资增速边际放缓,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3] - 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扩大[2] - 预计基建投资增长难以在二季度快速回升,但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高增[3] 外贸表现分析 - 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7%[3] - 出口同比增长4.9%,机电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增长[4] - 进口同比增长6.8%,原材料及加工类产品保持较快增长[4] - 预计外贸进出口将持续向好,但美国加征关税对改善贸易的边际影响有限[4] 工业生产分析 - 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技术产业和出口依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5]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工业质效稳步提升[5] 总体评价 - 4月经济呈现"供给强于需求、外需强于内需"特征,内需增长乏力[6] - 预计后续扩内需政策将进一步加码发力,助力经济运行延续向好态势[6]
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一周观点
大公国际· 2024-05-22 15:02
销售情况 - 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20%的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2亿美元的总销售额[1] - 公司在亚洲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25%,达到了5000万美元[1] - 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了5%,达到了3000万美元[1] - 公司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3%,达到了4000万美元[1] 利润情况 - 公司的利润率在同期内提高了15%,达到了10%[1]
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大公国际· 2024-05-20 16: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加快旅游业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并超越2019年水平,跨境旅游亦显著增长,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1][2] - 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多方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未来通过持续的创新与优化,有望进一步为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2][3] - 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居民收入增长背景下,旅游需求预期稳步上升,政策的支持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旅游安全等措施,推动旅游业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 [2][3] - 旅游业将与文化、科技、生态等多元要素深度融合,实现创新与多样化发展,同时更加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模式,保护环境与文化遗产 [3] -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跨境旅游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为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3]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近年来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表现 -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速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1] - 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并超越2019年水平,跨境旅游亦显著增长,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1][2]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消费增长,促进了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创造就业并带动产业发展 [2] - 旅游业的发展还显著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游客以及外资投资 [2] 未来发展前景 - 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居民收入增长背景下,旅游需求预期稳步上升 [2][3] - 政策支持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2][3] - 旅游业将与文化、科技、生态等多元要素深度融合,实现创新与多样化发展,同时更加重视绿色发展理念 [3] -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跨境旅游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3]
4月PMI数据解读:三大指数持续扩张但增速减缓,需求持续改善推动生产增速加快
大公国际· 2024-05-06 21:30
制造业 - 制造业PMI仍处于扩张区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继续稳固[1] - 价格方面,购进价格扩张出厂价格收缩不利于企业利润修复,出厂价格收缩幅度收窄[2] - 需求方面,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增幅均放缓,内需外需持续改善但力度减缓,外需拉动作用小于内需[2] - 企业类型方面,各类型企业均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3] - 大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景气水平有所提升[4] 非制造业 - 非制造业持续扩张但增速减缓,预期处于较高景气区间,市场发展前景良好[6] - 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下降1.1个百分点至46.3%,需求不足且降幅扩大[7] - 业务活动预期虽下行但处于较高景气区间,市场发展前景良好[7] - 建筑业上升0.1个百分点至56.3%,政府债务扩张性较强,对基建投资增长形成支撑[7]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中,铁路运输、道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而餐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8] 经济展望 - PMI环比下降至51.7%,但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扩张,展望未来可能对债市形成一定程度冲击[8] - 财政领衔前置加力将带动基建需求继续释放,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或将维持扩张,但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仍存在[9] -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维持PMI扩张的关键,政策推动内需可持续高增长,供给侧需通过技术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9] 金融支持 - 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提升方案将改善中小型企业经营条件,有利于中小型企业PMI各项指标改善或扩张[9] - 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强,利于科创、技改领域企业处于扩张区间[10] - 优化支付服务将丰富消费场景、扩展消费人群,有望促进消费振内需,同时有益于产品优化和生产供需两端指标处于扩张区间[10] 未来展望 -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加强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的以旧换新力度,为未来经济增长带来动能[10] - 未来制造业生产有望在订单的拉动下持续回升,订单需求扩张可能拉动出厂价格提升,缓解企业营收利润压力[10]
2024年煤炭行业二季度展望
大公国际· 2024-05-03 1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二季度,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延续前期趋势,总体保持基本平衡[2][3] - 煤炭价格将继续呈下行趋势,但存在阶段性反弹,同时长协及下游需求的改善等因素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4][5] - 煤炭企业盈利环比变化不大,煤炭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依然保持稳定[6][7] 政策环境 - 2024年1月,国务院颁布《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有利于规范煤矿安全生产工作[2] - 2024年3月,山西省资源税税率上调,对其他省份企业没有影响[2] - 2024年4月,国家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提升煤炭应急保障能力[2] 供需格局 - 2024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4.1%,主要受节假日及安监趋严影响[3][4] - 煤炭进口总体上预计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二季度或有所下降[4] - 下游需求偏弱,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需求不及预期[4] 价格趋势及企业盈利 - 煤炭价格将继续呈下行趋势,但存在阶段性反弹[5] - 电煤价格下行,焦煤价格有望获得支撑[5] - 煤炭企业盈利环比变化不大[6] 债市及样本企业指标情况 - 煤炭企业新发债规模有所增长,存续债规模仍较大,债券集中兑付压力较大[6] - 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债务负担较重[6] 信用质量 - 煤炭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依然保持稳定[7] - 发债主体信用等级仍集中在AAA级[7]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劲 二季度经济增长将达到年内高点
大公国际· 2024-04-19 15:30
经济增长 - 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85.5%[2]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3.7%[2] 消费市场 - 一季度消费市场受假期旅游出行相关消费拉动,社零同比增长5.5%[2] 投资情况 - 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狭义基建投资增长6.5%[3] - 制造业投资增长9.9%[3] - 房地产投资下降9.5%[3] 进出口情况 - 进口同比增长4.9%[4] - 出口略显回落,但仍保持较强韧性[4] - 我国对拉美、非洲、东盟等区域出口保持增长[4] 全球经济 - 一季度全球PMI持续位于景气区间[5] - 海外经济体需求回暖,部分发达经济体补库存等因素拉动我国一季度出口好于预期[5] 工业增加值 - 一季度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呈现两位数增长[6]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
大公国际· 2024-04-16 00:00
政策动态 - 4月12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标志上市公司ESG报告要求进入新阶段[2] - 2022年4月16日《企业ESG披露指南》发布,6月1日实施[8] 评价体系 - 中国国新ESG评价结果覆盖A股4900余家上市公司,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且具本土特色[2][4][8][18] 披露现状 - 2023年超1700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上交所1023家披露相关报告,披露率47%,深交所超700家在年报中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上证5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和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披露率接近100%,上证180指数样本公司报告披露率超90%[13] 《指引》解读 - 整体要求上市公司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兼顾中国企业特点,使披露更可靠可比[10] - 披露主体为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10] - 披露主体应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编制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披露,不早于年度报告[10] 政策影响 - 未来披露ESG报告的上市企业数量将增加,信息更真实准确完整,标杆效应明显[13] - 企业估值体系更丰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使有长期价值公司估值提升[23] - 有利于评级机构获取ESG信息,准确揭示信用风险[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