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

搜索文档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科技、产业、资金赋能乡村振兴
大公国际· 2025-02-27 10:24
政策背景 - 2025年2月23日发布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为乡村振兴提供指引[1] 科技赋能 - 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注科技创新类企业在种业等方向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3] - 技术前沿在农业领域转化应用机会丰富,关注科研平台、创新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相关动态[3] 产业赋能 - 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富民产业,体现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4] - 农村电商发展成熟,催生新产业项目,鼓励发展庭院等经济[4] - “农村+文化”“农村+旅游”等新业态成新增长引擎[4] 资金赋能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支持,吸引社会资本[5] - 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推广抵押融资贷款[5] - 鼓励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5]
从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看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与挑战
大公国际· 2025-02-25 14:41
会议信号与行业布局 - 会议聚焦“科技与民生”“技术与安全”,明确民营经济核心发展方向[2][3] -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高端制造、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3] 民营经济挑战与融资情况 -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局部的”“暂时的”“能够克服的”困难和挑战[4] - 2024年我国一级市场企业融资规模2904.72亿元,民营企业融资规模占比51.82%[5] - 2024年通过IPO首发融资的民营企业84家,融资规模514.39亿元,占全部IPO融资规模比重76.37%[5] - 截至2025年2月18日,市场存续信用债以AAA级国企债主导,占比61.38%,民营企业债发行利率平均较国企债高48BP[5] 政策支持与发展保障 - 会议提出立法将支持措施常态化,明确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6] - 国家对民营经济支持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效制度构建,解决政策执行问题[6] 民营经济责任与使命 - 民营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依靠自主创新等方式[7] - 民营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7]
大公国际:从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看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与挑战
大公国际· 2025-02-25 14:20
报告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释放多维度信号,鼓舞民营企业士气,为其高质量、健康发展做出进一步指示,会议带来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与挑战 [1][2] 从参会企业看未来行业布局 - 会议聚焦“科技与民生”“技术与安全”等维度,明确民营经济发展核心方向 [2] - 参会企业涵盖互联网、民生、新兴领域、信息安全等领域,明确“十四五”后期核心发展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高端制造、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强化产业链安全 [3] 从民营经济发展的挑战看市场化发展 - 市场化体制完善将疏通民营企业融资难点、痛点 [4] - 会议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困难和挑战是“局部的”“暂时的”“能够克服的”,政策重点解决融资难、拖欠账款、行业准入公平等深层次问题 [4] -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体现于结构性矛盾与信用分层困境,2024 年我国一级市场企业融资规模合计 2904.72 亿元,民营企业融资规模占比 51.82%,通过 IPO 首发融资的民营企业 84 家,融资规模 514.39 亿元,占全部 IPO 融资规模比重 76.37%,截至 2025 年 2 月 18 日,市场存续信用债以 AAA 级国企债主导(占比 61.38%),民营企业债发行利率平均较国企债高 48BP 左右 [5] 从政策支持看长期化高质量发展 - 会议提出通过立法将支持措施常态化,明确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强化“两个毫不动摇”制度保障,为民营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稳定预期 [6] - 会议表明要不打折扣落实政策,国家对民营经济支持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效制度构建,解决政策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问题,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6] 从责任与使命看民营经济引擎 - 会议强调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要求并寄予厚望 [7] - 民营企业要依靠自主创新等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7]
政策解读: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大公国际· 2025-02-19 10:47
民营企业座谈会背景 -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全国企业数量中占比超90%,是吸纳投资、促进就业、提振消费主力军[2] - 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和《哪吒2》爆火,展示民营企业“低成本高产出”活力及新增长点可能性[3] 政策支持举措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多方面规范支持,提供公平发展机遇[5] - 注重精准施策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民营企业提供差异化政策支持[5] - 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债券品种等帮助民营企业获融资支持[5] 民营企业发展建议 -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6] -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6] 座谈会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讲话增强民营企业信心,预示民营经济未来或迎更多机遇和政策支持[6]
六部门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征求意见,助力供应链类证券化产品高质量发展
大公国际· 2025-02-12 10:21
《通知》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于2025年2月6日就《通知》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1] - 供应链金融发展潜藏问题,《通知》明确发展内涵方向,防控业务风险[2] 供应链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现状 - 2024年,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发行供应链类资产证券化产品266单,规模1368.46亿元,较2023年数量减少47单,规模减少385.93亿元[3] 《通知》对产品的影响 - 鼓励发展多样化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交易商协会试点政策相得益彰,拓宽票据融资渠道[4][5] - 2024年12月首单供应链票据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金额3200万元,票面利率2.05%,期限180天,增强融资便利性和普惠性[6] - 2024年我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8.3万亿元,贴现发生额30.5万亿元,年末承兑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6.5%,贴现余额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推广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利于中小企业[7] - 要求核心企业及时支付账款,完善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核心企业信用风险[8][9] - 规范供应链金融数据及业务真实性管理,保障底层资产业务真实性、完整性,增强投资者信心[10][11] 总结 - 《通知》为供应链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好“普惠金融”[12]
2025年水泥行业展望:需求维持偏弱,供给预期优化
大公国际· 2025-02-12 09:40
行业研究 行业研究|水泥行业 水泥行业 2025 年水泥行业展望:需求维持偏弱,供给预期优化 文/白迪 陈杰 摘要 2024 年,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叠加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水泥行业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提振,国内水泥价格全年呈现"低位徘徊、震荡回升"的走 势,前三季度行业盈利情况同比明显下滑,但盈利情况较上半年有所修复。展望2025年, 在水泥行业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的预期下,水泥价格水平或受供给优化将在一 定范围内有所修复,盈利状况或较 2024 年有所好转,但由于需求预计仍将维持偏弱态 势,水泥价格反弹动力有限,结合成本端或难有明显改善,行业盈利状况保持谨慎预期。 正文 一、行业政策 2023 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出台促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节能降碳和 产能置换成为影响水泥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2023 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出台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其中,节能降碳和产能置换成为影响水泥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节能降碳方面,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节能降碳成为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2023 年 6 月,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 ...
零售行业2025年展望: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电子消费领域迎来国补热潮
大公国际· 2025-02-12 09: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但增速下滑,服务零售支撑消费,网络零售占比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放缓,物价低位运行 [1][2] - 2024年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两新”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显著,2025年政策主基调仍为消费品以旧换新并推动零售商业设施改造 [21][24] - 电商冲击和百货“闭店潮”使零售企业盈利压力大,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下行,未来《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落地或改善困境提升盈利 [1][26] - 截至2024年末,零售行业存续主体级别高,债券期限结构分散,整体债务压力不大,2024年债券发行利率和利差与信用等级负相关 [3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 - 消费市场: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下滑3.7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2] - 细分消费:商品零售额43.22万亿元,同比增长3.2%;餐饮收入5.57万亿元,同比增长5.3%;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必选消费品中粮油食品同比增长9.9%,可选消费品中金银珠宝和化妆品增速转负,家电和家具销售向好 [5] - 网络零售: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从1 - 2月的22.4%提至12月的26.8% [8] - 实体零售:便利店、专业店和超市表现平稳,百货承压,2024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超市和专业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7%、2.7%和4.2%,百货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4%和0.4% [11] - 居民收支: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万元,名义同比增长5.3%,实际同比增长5.1%;人均消费支出2.82万元,名义同比增长5.3%,实际同比增长5.1% [13][14] - 物价水平:2024年我国CPI同比上涨0.2%,食品类CPI同比下降0.6%,服务类CPI同比上涨0.7%,环比CPI涨幅波动大 [18] 行业政策 - 2024年政策: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两新”行动,统筹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明确家电补贴品种和标准,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21] - 2025年政策:1月提出扩大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至12类,对3类数码产品实施购新补贴,商务部表示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22] - 其他政策:2024年11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聚焦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为零售业态改造提供支撑 [23] 盈利能力 - 盈利压力:电商冲击和成本增加使零售企业盈利压力大,2024年前三季度约60%企业营收下滑,约63%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26][27] - 分业态表现:百货业态中多数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减少,超市业态中部分企业营收和净利润下降,步步高扭亏为盈 [27] - 指数情况:2024年第三季度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和超市企业营业收入指数环比和同比均下降,净利润指数环比好转但盈利压力仍大 [28] - 闭店情况:2024年1 - 11月30家商场闭店,超20年门店约占43% [28] - 未来展望:《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落地或改善零售业困境,提升盈利能力 [29] 信用状况 - 存续主体:截至2024年末零售行业存续主体11家,级别以AA+和AAA为主,整体级别高 [31] - 存续债券:类型以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为主,期限结构分散,整体债务压力不大 [32] - 发行情况:2024年发行48只债券,主体均为国有企业且级别在AA+及以上,发行利率和利差与信用等级负相关 [33]
美国近期政策调整的多重影响:关税、物流与货币体系变化
大公国际· 2025-02-10 15:12
美国政策调整背景 - 特朗普再次就任后强调“美国优先”,在关税、物流等领域激进调整,部分州将金银定为法定货币,影响中美经贸与全球市场[1] 中美关税政策 - 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 - 贸易摩擦加剧紧张关系,或影响两国其他领域合作及全球经济[2] 美国邮政包裹政策 - 2月4日美国邮政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和香港包裹,后于2月5日恢复,香港邮政也于6日后恢复[4][5][6] - 此前低于800美元小包裹免关税,新政使包裹都需交税,影响中国跨境电商[5] 美国黄金政策 - 截至2025年2月3日,46个州将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应对美元购买力下降和通胀风险[7] - 截至2月8日,伦敦金现涨至2860美元/盎司,后续价格或波动性上涨[7][8] 中美经贸关系展望 - 中美经贸进入“竞合并存”新常态,大规模贸易战可能性低,博弈集中在规则等领域[3] - 中国将扩内需、稳外需,推动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3]
特朗普就任后中美未来贸易关系走向及对策分析
大公国际· 2025-01-24 18:19
美国经贸政策背景 - 美国曾执行门罗主义,全球化发展使美国产业空心化、两极分化加剧,推动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1] 关税政策影响因素 - 关税实施力度受产业安全战略、国内物价水平、产业回流效果等因素影响[3][4][5] - 若产业安全考虑多于经济因素,关税实施力度会加大[3] - 特朗普曾将企业税率从35%降至25%左右,此次当选后拟降至15%左右[5] 中美贸易现状及风险 - 2001 - 2021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达5.18万亿美元,美国贡献3.72万亿美元,年均贡献1860亿美元[6] - 过去25年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比例均值不到20%,却贡献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145%[6] - 美国最惠国关税税率平均约2.2%,若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对华平均关税预计升至60%以上[7] 中国应对策略 - 全面评估中美贸易关系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6] - 加大产业出口及相关投资的全球化布局调整,通过海外建厂、建设物流港口等规避关税[9][10] - 做好汇率政策的调整和应对,适度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抵消关税影响,但需综合施策[11]
融资担保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业务承压谋破局之径 政策助力拓“新”域布局
大公国际· 2025-01-24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融资担保行业政策支持小微、“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融资,担保机构市场化业务重心在城投债担保,但业务规模收缩、盈利增长承压;预计2025年行业竞争格局延续,信用质量稳定,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风险可控,资本扩张速度放缓,盈利能力继续承压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政策 - 2024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政策导向依旧,国家引导资源配置到小微、“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多地出台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4][5][6] - 预计2025年担保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缓解,增量财政政策或惠及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机构获更多地方政府支持 [4][5][7] 业务运营 - 2024年担保机构市场化业务重心在城投债担保,受市场利率下行和政策调整影响,债券担保业务规模收缩;新增债券担保规模同比降幅大,企业债发行规模及占比下降,公司债及中期票据占比提升;部分担保机构拓展境外债担保业务;贷款担保业务审慎发展,再担保业务发展,部分机构探索差异化经营模式和创新类担保业务 [4][9][10] - 预计2025年债券担保业务仍以城投债为主,规模下降态势延续,创新产品类业务占比有望提升,境外债业务拓展有政策变动不确定性;市场化贷款担保业务拓展审慎,政策性担保业务服务广度和深度扩大,创新类业务产品探索持续推进 [4][18][21] 资产质量 - 2024年担保机构贷款担保业务代偿压力较大,信贷市场局部信用质量有下迁风险,债券市场民营企业违约风险延续,城投企业非标违约事件仍存;前十大债券担保机构投资类资产配置比例增加,应收代偿款占比下降且保持低位 [22][23] - 预计2025年信贷市场局部信用风险暴露,贷款担保业务代偿支出或占用资金,但资产结构以高流动性资产为主,资产质量整体可控 [22][25] 盈利能力 - 2024年受监管和市场竞争影响,担保费率低位,担保业务收入增长承压;资本市场波动和市场利率下行,资金业务收入下降;前十大债券担保机构多数担保业务和资金业务收入承压,总资产收益率下行 [26][27][29] - 预计2025年担保费率或下调,担保业务收入或下降,生息资产收益空间压缩,盈利能力继续承压 [26][31] 流动性 - 2024年担保机构杠杆水平低,表内债务管理压力小,流动性压力主要来自担保业务代偿赔付风险;贷款担保业务代偿压力上升,债券担保业务短期内退出压力小,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代偿风险低;部分担保机构开展类信贷业务和债券交易业务 [32][33][37] - 预计2025年贷款担保业务代偿压力仍存,但有息债务规模扩张有限,高流动性资产能覆盖有息债务和代偿冲击,流动性风险可控 [32][38] 资本充足性 - 2024年市场化担保机构资本补充需求整体下降,但市场份额前列的担保机构债券担保业务对资本消耗大;部分头部债券担保机构兼具政策性职能,通过股东增资、发行永续债等补充资本,债券担保机构永续债存量规模增长,当期发行规模同比回落 [39][41][43] - 预计2025年担保机构资本水平分化,行业资本扩张速度放缓;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需求或增加但难度大,市场化担保机构资本补充需求整体放缓,部分头部债券担保机构资本补充需求仍存 [39][45] 信用质量 - 2024年开展债券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整体信用水平高,高信用级别机构以省级国有、全国股份制为主;担保机构整体信用质量稳定,仅1家评级展望上调 [46] - 预计2025年担保机构风险管控能力稳定,流动性风险可控,债券担保业务机构保持较高信用水平,支撑行业整体信用质量稳定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