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贸期货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周度报告:国内PMI边际放缓,美国经济和通胀双双下修
国贸期货· 2024-06-03 15:30
宏观经济分析 - 国内制造业PMI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下方,供需双双下滑,有效需求复苏动能不足[1] - 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和通胀均有所下修,PCE通胀有所降温,缓解了市场对二次通胀的担忧[5][6] - 美联储褐皮书报告显示美国经济保持小幅扩张,但零售、就业等方面趋弱,企业对未来悲观情绪升温[7] 政策跟踪 - 一线城市陆续出台楼市利好政策,有望提振房地产市场[3] - 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节能降碳目标和重点任务[4] 行业数据跟踪 -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化工和钢铁行业生产负荷较为稳定[8] - 房地产销售有所回升,乘用车零售同比有所下降[9] - 食品价格涨跌互现,CPI温和回升,PPI环比继续下跌[10]
厦门20240528
国贸期货· 2024-05-29 00:4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2023年厦门国贸实现营业收入4,682.47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5亿元,剔除2022年同期剩余地产项目利润影响后,同比下降约20% [1][9] - 在供应链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2.95亿元,海外营业收入656亿元,进出口总额171.64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8%;与RCEP国家的贸易规模超过970亿元,同比增长约4% [2][9]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8亿元,归属净利润4.1亿元,营收和利润率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 [3][13] - 公司将深耕产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源,强化合资合作,切入重点品类加工制造环节,提升一体化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稳定盈利能力 [5][15] - 公司将加强研发和物流布局,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研究和业务经营模式的研发,加快海内外物流业务拓展 [6][16] - 公司将多维拓展新兴领域,结合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开拓有竞争力的新品类,研发新模式,加快新兴领域的培育 [6][16] - 在健康科技业务方面,公司将聚焦医疗器械上游和中游双轮驱动,上游重点聚焦微创医疗等医疗器械耗材领域,中游流通领域则聚焦以SPD项目和区域分销为主的集约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业务 [17] - 公司将持续创新建设运营数字化业务平台,迭代提升国贸云链平台的赋能能力,拓展国贸云链经贸通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 [1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介绍一下厦门国贸在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 **回答** 2023年对于厦门国贸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市场需求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公司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经营策略和深化风控管理保持了经营发展的韧性。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2.47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5亿元,剔除2022年同期剩余地产项目利润影响后,同比下降约20%。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8亿元,归属净利润4.1亿元,营收和利润率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 [7][8][9][13] 问题2 **厦门国贸在2024年的经营规划和展望是什么?** **回答**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厦门国贸在2024年将继续推进三链融合新模式,即全流程供应链服务、国际化产业链运营和高效能价值链协同。公司将坚持以进促稳、创新体制的工作主基调,结合十四五战略规划和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规划,积极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向先进产业链拓展延伸。公司将深耕产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源,强化合资合作,切入重点品类加工制造环节,提升一体化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稳定盈利能力。公司还将加强研发和物流布局,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研究和业务经营模式的研发,加快海内外物流业务拓展。公司将多维拓展新兴领域,结合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开拓有竞争力的新品类,研发新模式,加快新兴领域的培育 [14][15][16] 问题3 **三链融合将给公司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回答** 通过三链融合,即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公司采用ST模式为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指引。在产业链运营上,公司进行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和投资管理,推动产业投资从机会驱动型向战略一致性转变,获取产业链各环节的收益。在供应链服务上,公司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仓储物流、风险管理、技术咨询和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通过这些服务的迭代升级获取收益。在供应链贸易上,公司立足传统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强化研发和风控管理,优化大宗商品现货、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相关业务 [19]
宏观·周度报告:国内经济供强需弱,美国通胀低于预期
国贸期货· 2024-05-23 21:30
宏观经济分析 - 国内经济呈现"供强需弱"格局,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以刺激内需恢复[2][3] - 美国通胀数据略低于预期,降息预期升温,但中长期通胀风险犹存[10][11] - 日本央行首次减少国债购买规模,可能给日本债券收益率带来上行压力[12] 政策跟踪 - 政府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以支持重点领域建设[4][5] - 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后续降准降息仍有可能[5] - 房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包括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等[6][7][8] 行业数据跟踪 -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运行,化工和钢铁行业负荷率维持高位[13] - 房地产销售有所回升,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13][14] - CPI温和回升,PPI环比继续下跌但同比降幅收窄[14][15]
投研日报:宏观
国贸期货· 2024-05-23 21:30
国内宏观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但存在下调空间[1,2]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7%,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长2%左右[2] - 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3] - 商务部等部门发文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4] - 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6] - 1-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同比大幅增长[7] - 楼市新政后郑州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环比大幅上涨[8] 国际宏观情况 - 美联储官员表示通胀下降缓慢,需要更多时间观察经济[1,3] - 美联储和监管机构正在放宽大型银行的增资要求[2] - 欧洲央行可能在6月开始降息,但后续措施将根据数据决定[3] - 日本企业表示如果限制工资将无法雇佣足够工人,更多企业将成本转嫁到销售价格[4] - 日本大企业平均工资今年增长5.58%[5] 贵金属市场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和地缘政治风险推动黄金创新高,白银大涨突破8200元/千克[3,6] - 短期贵金属价格或延续偏强态势,但需警惕市场情绪回落[6] - 长期来看贵金属价格仍具上涨空间,建议以回调做多为主[6]
宏观周度报告:进出口增速回升,社融、M1负增长
国贸期货· 2024-05-14 11:30
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 - 4月进出口增速双双大幅回升,出口同比增长1.5%,进口同比增长8.4%[3][4] - 4月社融和M1双双负增长,反映出实体融资需求整体偏弱,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偏慢对社融形成拖累[4][5][6][7] - 未来随着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存量房产处理措施落地,以及实体融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有望撬动更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7] 海外央行动态 - 美国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但美联储降息时点存在不确定性[8][9] - 欧元区经济好于预期,欧央行或将于6月步入降息周期[9][10] - 日本央行释放稳汇率意愿[10] 行业数据跟踪 -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化工和钢铁行业生产小幅回升[11] - 房地产销售月同比降幅收窄,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11][12] 物价走势 - CPI温和回升,中枢有望继续抬升,PPI环比继续下跌但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2][13]
投研日报:宏观
国贸期货· 2024-05-10 13:30
大宗商品市场 - 大宗商品市场情绪有所降温,多数商品下跌,包括胶合板、焦煤、焦炭、铁矿石、乙二醇、苯乙烯、纸浆、郑棉、棕榈油、豆油等[1] - 国内政策预期带来乐观情绪被消化,市场重新燃起降息预期,基本金属和贵金属价格有所反弹[1] - 国内需求仍不足,政策进一步发力有望提振需求,海外制造业需求回升不足,需关注降息预期变化[1] 政策调整 - 国务院决定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包括14类27个品种实施许可证管理,化肥生产许可证审批方式调整[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要求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3] - 央视新闻称限购政策不会彻底消失,重点城市将继续微调、动态调整,因城施策将是大趋势[3] 贸易和企业发展 -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贸易顺差1.81万亿元,贸易总值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2%[3]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但仍处在景气临界值以下,高于前两年同期水平[3] - 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加强合作机制、政策沟通、经验分享,促进中小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3] 全球经济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创新高,续请失业金人数也增加,显示劳动市场压力加大[4] - 日本央行行长指出,低水平的实际利率能支持经济增长,促进通胀,需要关注外汇和石油对实际工资的影响[5] - 英国央行连续第六次维持基准利率在5.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5] -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升至8月以来最高,进一步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提升降息预期[6]
宏观·周度报告:国内财政发力可期,美国通胀粘性较强
国贸期货· 2024-04-30 14:30
宏观政策跟踪 - 4月LPR利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短期或保持灵活适度[3] - 二季度财政政策有望加力,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和专项债发行加快将带动实物工作量[4,5] - 美国一季度GDP增长不及预期,核心PCE价格指数超预期[7,8] 行业数据跟踪 -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化工行业生产负荷平稳,钢铁行业生产小幅回升[11] - 房地产销售周环比回升,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11,12] 物价走势 - 食品价格多数下跌,CPI有望温和回升,PPI或仍将在负增长区间维持一段时间[12,13]
宏观·投研日报
国贸期货· 2024-04-24 14:00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31 号 国 贸 期 货 研 发 出 品 期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宏观 一、大宗商品行情综述与展望 降息预期延后,大宗商品多数回落 国贸期货投研日报 (2024-04-24) 周二(4 月 23 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基本金属及贵金属领跌,沪锡跌逾 9%,沪银跌逾 4%,沪金跌逾 3%;能化品全线下跌,甲醇、丁二烯橡胶跌逾 2%,橡胶跌近 2%;黑色系多数下跌,焦煤 跌逾 3%,硅铁、不锈钢跌逾 2%;农产品涨跌不一,菜油涨逾 4%,豆油涨逾 2%,生猪跌逾 2%;集运指数 (欧线)跌逾 1%。 热评:周二国内商品多数下跌,其中,一是,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地缘政治风险缓解等因素的 拖累,基本金属和黄金大幅下跌;二是,中东局势出现阶段性缓和,原油延续偏弱走势拖累能化板块集 体下跌;三是,高价资源成交转弱,黑色系涨势放缓,部分品种出现止盈回落的情况;四是,农产品板 块延续分化走势,其中,油脂受欧洲极端天气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展望后市:尽管短期内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较大的变化,美元指数反弹压制风险偏好,对商品市场 存在较强的扰动。但是,国内外经济 ...
宏观·周度报告:经济好于预期,商品走势偏强
国贸期货· 2024-04-22 15:30
国内经济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同比增长5.3%,好于预期[2] -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9.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3]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3] - GDP实现了5.3%的增长,外需回暖带动出口超预期回升[3] 金融政策 -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全部落地,年度股票交易佣金总额降幅将达38%[4]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4] - 央行副行长表示未来货币政策有空间,要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和经济恢复情况[4] 宏观经济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表示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5] - 央行召开2024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收敛[5] 国际经济 - 美国零售消费环比录得0.7%,高于预期,核心零售环比增长1.0%[6] - 美国新屋开工和成屋销售环比超预期回落,新屋开工大幅低于预期[6] - 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0%[7] - 日本3月CPI同比升幅为2.7%,不及预期,核心CPI指数连续7个月下滑[8] 货币政策 - 美联储官员表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对降息有足够信心,欧央行预计将于6月降息[9] - 日本央行释放鹰派信号,表示若基础通胀持续走高,极有可能加息[9] 市场走势 - 化工产业链产品价格涨跌互现,钢铁生产小幅回升,需求季节性改善[9] - 房地产销售周环比回升20.9%,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13%[9] - 本周蔬菜均价环比下跌2.70%,猪肉均价环比上涨0.70%[10] 通胀预期 - 预计未来CPI将温和回升,4月份CPI有望维持正增长并可能比3月份增速有所回升[10] - 3月PPI同比下降2.8%,预计PPI仍将在负增长区间维持一段时间[10]
宏观周报:国内经济延续复苏,美国二次通胀风险升温
国贸期货· 2024-04-22 15:00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说,伊朗的军事行动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对伊朗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外交场所的 侵略。这件事可以被认为结束了。如果以色列再犯错误,伊朗的反应将会严重得多。这是伊朗和以色列政 权之间的冲突,美国必须置身事外。 二、 高频数据跟踪 于 73%。 2.2 房地产销售周环比回升,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 图表 10:30 大中城市地产销售:周 图表 11:当周日均销量:乘用车 14 三、 物价跟踪 (1)本周食品价格涨跌互现。本周(截至 4 月 12 日)蔬菜均价环比下跌 0.76%,猪肉均价环比上涨 0.60%。 中国 3 月 CPI 同比上涨 0.1%,预期上涨 0.3%,前值上涨 0.7%;中国 3 月 PPI 同比下降 2.8%,预期降 2.7%,前值降 2.7%。 (2)CPI 再度回落,预计未来将温和回升。3 月 CPI 同比尽管保持正增长,但增速较前值回落,其中 消费品 CPI 是主要的向上拉动力量,而服务品 CPI 构成一定的拖累。一般而言,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3 月 CPI 环比均会出现季节性回落,但从幅度来看,今年 3 月回落幅度也相对偏大,这表明居民端的消费需 求仍偏弱。 往后看,预计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