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诚股份(834407)

搜索文档
驰诚股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公告
2024-04-29 20:04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归母未分配利润97,062,612.79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99,686,879.55元[2] 利润分配 - 总股本65,680,000股,每10股派现2元,预计派发13,136,000元[2] - 权益分派预案4月25日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需股东大会审议[4][5] - 现金分红比例依公司发展阶段和资金安排而定[9][10][13] 其他 - 本次权益分派方案符合承诺,决策通过后2个月内实施[14][15]
驰诚股份: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4-29 20:04
会议信息 - 董事会会议于2024年4月25日现场召开,4月12日书面通知[2] - 应出席董事7人,出席和授权出席7人[3] 议案表决 - 《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11项议案同意7票,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6][7][8][9][10][12][13][15][16][18] - 《关于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津贴方案的议案》同意3票,4名关联董事回避,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9] - 《关于独立董事津贴方案的议案》拟定每人每年6万元(税前),同意4票,3名关联董事回避,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0][21] - 《2023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同意7票[22][23][25][26][27][29][30] 备查文件 - 包含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等多项决议[31][32]
驰诚股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4-04-29 20:04
内部控制评价 - 公司对2023年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2]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4][5][6] - 自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5] 制度建设 - 公司按法规要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与控制体系[7] - 公司建立完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独立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11] - 公司制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多项内部控制制度[11][12] 组织架构 - 公司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形成法人治理机构基本框架[14] - 公司设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相关工作[16] 独立性 - 公司在业务、资产等方面与控制人分开,拥有独立系统和核算体系[16][17] 审计监督 - 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及流程,审计部开展审查工作并上报董事会[18] 企业文化 - 公司形成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开展文化活动宣传企业文化[18][19] 财务制度 - 公司制定适合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处理程序[19] - 公司制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损失处理的会计核算政策[23] 业务制度 - 公司制定销售、收入管理制度,规范销售与收款各环节[24] - 公司制定采购及付款管理制度,保证采购有序及应付账款记录准确[24] 人力资源制度 - 公司建立薪酬及员工福利管理制度,降低离职率管控人力资源风险[25] 其他制度 -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筹资与投资业务流程控制[26] - 公司建立财产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记录准确和正常运行[26]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募集资金管理[26] - 公司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信息透明准确[27] 整体情况 -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覆盖各方面,无重大缺陷[27] - 报告期内公司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29]
驰诚股份: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2024-04-29 20:04
审计相关 - 公司审计委员会监督致同事务所2023年度履职情况[1] - 2023年审议通过续聘致同事务所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1] - 2023 - 2024年进行审前、初审后沟通[3] - 2024年4月25日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并同意提交董事会[3]
驰诚股份: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宋华伟)
2024-04-29 20:04
公司治理 - 2023年12月18日独立董事就职公司[1][2] - 2023年度董事会应出席1次,现场出席1次[1] - 2023年度股东大会应列席0次,现场列席0次[1] 决策表决 - 2023年对历次董事会审议议案均投赞成票(回避表决事项除外)[1] - 报告期内出席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次,审议通过相关议案[4] 未来展望 - 2024年将继续履行独立董事职责维护股东权益[7][8]
驰诚股份: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4-04-29 20:04
审计机构聘请 - 公司聘请致同事务所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2] 致同事务所人员数据 - 2023年末致同事务所合伙人数量为225人[2] - 2023年末致同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为1364人[2] - 2023年末致同事务所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超400人[2] 致同事务所业绩数据 - 2022年致同事务所收入总额为264910.14万元[2] - 2022年致同事务所审计业务收入为196512.44万元[2] - 2022年致同事务所证券业务收入为57418.56万元[2] 致同事务所客户数据 - 2022年致同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240家[2] - 2022年致同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为30151.98万元[2] - 2022年致同事务所本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6家[3]
驰诚股份: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4-29 20:04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对在任独立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估并出具意见[1] - 独立董事及其相关人员无影响独立性的任职、持股等情况[1][2] - 董事会认为独立董事具备任职条件且无影响独立性情形[2]
驰诚股份:关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津贴方案的公告
2024-04-29 20:04
薪酬方案 - 2024年度独立董事津贴每人每年6万元(税前)[1] - 2024年4月25日多会议审议薪酬相关议案,需股东大会审议[4] - 薪酬方案适用2024年1月1日至新方案通过[1] 薪酬领取规则 - 董事、监事按职务领薪,高管按规定领薪金[1][2] - 离任薪酬按实际任期计算,个税公司代扣代缴[5]
驰诚股份(83440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0:04
公司上市与资本结构 - 公司于2023年2月16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3]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65,680,000股[1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卫锋和石保敬[17] - 公司注册资本为65,680,000元[19] - 公司总股本从54,180,000股增至65,680,000股,增幅为21.50%[157][158] - 无限售股份总数从1,561,200股增至14,120,200股,增幅为21.50%[157] - 有限售股份总数从52,618,800股减少至51,559,800股,降幅为1.99%[157] - 公司控股股东徐卫锋和石保敬合计持有31,318,8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7.68%[164] - 公司公开发行11,500,000股,募集资金67,505,000元,用于智能仪表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167]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金额为10,618,961.02元,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170] - 募集资金净额为57,828,202.55元,募投项目投入金额为1,009,668.00元[17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79,762,488.71元,同比增长0.4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00,690.97元,同比下降25.78%[22] - 毛利率为44.89%,较2022年的46.65%有所下降[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18,592.39元,同比增长54.58%[23] - 资产总计为314,609,108.94元,同比增长26.7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6,455,686.06元,同比增长37.35%[23]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4,468,974.46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9]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83,672.89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9]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9,762,488.71元,同比增长0.41%[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00,690.97元,同比下降25.78%[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041,286.41元,同比下降9.33%[41] - 公司总资产为314,609,108.94元,同比增长26.70%[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56,455,686.06元,同比增长37.35%[41] - 公司货币资金同比增加6838.10万元,增幅192.65%,主要由于公开发行股票取得募集资金净额5782.82万元及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加大[5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3.11万元,增幅0.41%,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加剧及客户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56] -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1.12万元,增幅926.92%,主要由于上年同期贷款贴息收入与汇率波动收益影响,本报告期无贷款贴息收益且汇兑损失增加57.29万元[56] - 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增加236.74万元,增幅40.03%,主要由于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资金及其他奖补资金合计818.46万元[56] -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38.52万元,增幅91.05%,主要由于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收益增加[56] - 公司应付账款同比增加766.77万元,增幅34.62%,主要由于材料款和安装服务费暂缓支付增加[52] - 公司资本公积同比增加4788.73万元,增幅165.38%,主要由于公开发行股票产生的股本溢价[53] - 公司其他应收款同比减少117.89万元,降幅48.59%,主要由于押金保证金减少及应收出口退税资金到账[52] - 公司合同资产同比增加49.80万元,增幅53.15%,主要由于产品质保金应收客户未过质保期尚未付款[52] - 公司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减少279.33万元,降幅81.07%,主要由于预付发行费用转入资本公积[52]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455.66万元,降幅为131.38%[57] -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40.59万元,降幅为89.61%[57] - 净利润同比减少706.08万元,降幅为25.98%[57] - 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略增0.66%,达到179,620,533.83元[58] - 智能仪器仪表营业收入为123,552,407.04元,毛利率为48.50%[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4.58%,达到31,818,592.39元[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多流出99.58%,达到-9,054,704.35元[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00.34%,达到46,625,575.43元[70]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在2023年末为8,004.48万元,占流动资产的33.07%[112]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5.44%、31.70%、29.86%,且期后收回情况较好,坏账风险较小[113] - 公司货币资金中受限资产为4,193,303.56元,占总资产的1.33%,主要用于开立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等的保证金[154] 产品与研发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气体环境安全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仪器仪表、报警控制系统及配套、智能传感器[16] - 公司主要产品为气体环境安全监测领域的智能仪器仪表、报警控制系统及配套、智能传感器[35]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119项[35] - 公司有效专利总数达到96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119项[41] - 公司新增或通过复审多项产品资质,国内外产品资质认证近200项[41] - 公司研发支出金额为14,649,158.02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15%,较上期增长1.44个百分点[88] - 公司研发人员期末人数为66人,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为17.9%,其中硕士人数从4人增加至7人[89]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从68项增加至96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从17项增加至27项[90] - 公司正在研发基于LoRa的远距离通讯无线探测器,项目处于小试阶段,拟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填补市场空白[92] - 公司研发的MEMS气体传感器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外高等水平,填补公司该项技术空白[94] - 公司研发的NDIR传感器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外高等水平,增加公司传感器产品类型[94] - 公司研发的电化学传感器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外高等水平,提高了公司传感器的性能[94] - 工业气体智能监测一体化平台研发进入小试阶段,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94] - 地下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研发进入验证阶段,全面支持环境实时监控[94] - 智慧燃气管控平台研发进入研究阶段,打造"人防+物防+技防"多重保护模式[94] - 多参数融合智能工业传感器集成关键技术研发进入研究阶段,解决多参数融合技术限制[94] - 公司与浙江致腾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窨井盖智能监控平台[96] - 公司与郑州轻工业大学合作研发智能多气体传感器技术,建立多气体传感器交叉干扰模型[96] - 公司计划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地位[108] - 公司正在研发多种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包括半导体原理和电化学原理,其中半导体原理传感器已实现量产[112] - 公司计划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提升安全、环保监控预警系统的覆盖面,开拓新兴市场领域[112] 行业与市场 - 气体监测设备行业具有高资质壁垒,需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量认证、消防认证、防爆认证等资质,认证周期长且费用高[44] - 气体监测设备行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分析化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需具备强大的创新研发实力[45] - 气体监测设备行业品牌壁垒高,客户倾向于选择具备较强品牌效应和知名度的供应商,且后续维护和升级对原供应商依赖性强[45] - 气体监测设备行业人才壁垒高,需具备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较强学习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跨学科技术人才[45] - 仪器仪表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作用[46] - 气体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环保等行业,物联网云端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46] - 民用气体安全监测需求增加,智慧燃气、综合市政管廊、消防安全等纳入国家应急管理平台体系[46] - 仪器仪表行业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的基石,在高端产业、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46] - 202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840.5亿美元,预计2023年增长至2036.7亿美元[47] - 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096.9亿元,预计2023年增长至3324.9亿元[47] - 2022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432.9亿美元,预计2023年增长至489.3亿美元[47] - 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190.2亿元,预计2023年增长至1429.6亿元[47] - 气体传感器在2022年成为增长最快的传感器领域之一,市场规模跻身前十[48] - 气体传感器在智慧工业、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物联网场景需求剧增,应用范围大幅拓展[48] - 全球气体监测设备市场规模2020年为40.6亿美元,预计2021-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7%[105] - 202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606.30亿美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58.1亿美元,占比22.3%[105] - 气体监测设备向智能化、复合化方向发展,智能化设备嵌入微处理器,复合化设备可同时测试气体浓度、压力、温度和流速等参数[104] - 气体监测设备与物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推动传统产品、设备、流程和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104] - 国内厂商加大气体传感器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布局,政策鼓励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104] - 气体安全监测仪器市场需求增长,设备性能和功能要求不断提高,由选配设备变为必备设备[105] -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整合加速,缺乏技术和专业性的企业获取订单能力下降,行业集中度提升[10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特别是在气体环境安全监测设备行业[110]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燃气、冶金、电力、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以及城市公共场所和家庭民用领域[110] 子公司与关联公司 - 许昌驰诚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7,000万元,净利润为579.85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7%,净利润同比增长54.78%[84][86] - 森斯科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900万元,净利润为-267.80万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67%,净利润同比下降172.72%[84][86] - 优倍安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净利润为-28.09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18%,净利润同比增长144.56%[84][86] - 驰诚智能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净利润为-21.35万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08%,净利润同比下降12.44%[84][86]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王高林和霍琳[2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全体人员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承诺不在中国境内外从事或参与任何对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及活动[125]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郑州戈斯盾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承诺不在中国境内外从事或参与任何对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及活动[125]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做出了关于竞业禁止事项的《承诺函》,承诺不存在违反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或与原单位的约定的情形[126]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卫锋、石保敬承诺,公司挂牌后所持公司股票分三批解除转让限制,每批解除转让限制的数量均为挂牌前所持股票的三分之一[126] - 股东徐卫锋、石保敬等九人在2019年参与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时,自愿对所认购的540万股进行锁定,锁定期为36个月[126] - 股东陈建鹏、李留庆在2020年参与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时,自愿对所认购的50万股进行锁定,锁定期至2022年12月31日[126]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7] - 公司股票在北交所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7] - 公司上市后若发生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相关股份将自愿限售6个月[127] - 公司上市后若发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相关股份将自愿限售12个月[127] - 公司监事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8] - 公司其他股东在锁定期满后减持股份需遵守中国证监会和北交所的相关规定[12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27] - 公司监事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28] - 公司其他股东在锁定期满后减持股份需结合公司稳定股价、发展经营、资本运作的需要[12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锁定期满后减持股份需明确并披露公司控制权安排[127] - 公司股票在北交所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29] - 公司承诺在未履行稳定股价承诺时,将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并以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净利润10%的标准进行现金分红[130] - 控股股东承诺在触发增持义务后10个交易日内提出增持计划,增持价格不高于发行价或上一个会计年度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31] - 公司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金额不低于其累计从公司获得税后现金分红金额的20%,单一会计年度累计增持资金金额不高于50%[131] - 公司控股股东若未履行稳定股价承诺,将暂停获得股东分红,直至采取相应措施并实施完毕[131]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触发增持义务后10个交易日内提出增持方案,增持期限不超过30个交易日[132]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其在北交所上市后累计领取的税后薪酬和现金分红总额的20%[132]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单一会计年度用于稳定股价的资金不超过其在北交所上市后累计领取的税后薪酬和现金分红总额的50%[132] - 公司拟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快募投项目建设,提高募投资金使用效率[134] - 公司承诺严格管理募集资金,确保资金按照计划用途使用,并加快募投项目发展以提高股东回报[134]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及传感器领域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134] - 公司承诺完善利润分配政策,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确保股东获得合理、稳定的投资回报[13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不损害公司利益[135]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36]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136]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平、公允,并按照市场公认的合理价格确定交易价格[13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避免与公司产生关联交易,确保交易价格公平、公允,并按照市场公认的合理价格确定[138] - 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平、公允,并按照市场公认的合理价格确定交易价格[14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避免同业竞争,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活动[141] - 公司承诺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文件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142] - 公司承诺在触发股份回购义务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回购[143] - 若公司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43]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并冻结自有资金[143]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事项,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44] - 公司承诺若因未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并冻结自有资金[144]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扣减其现金分红、薪酬等用于赔偿投资者损失[146]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其持有的股份将不得转让直至补救措施实施完毕[146] - 公司承诺若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将研究最小化投资者损失的方案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45]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因不可抗力未履行承诺,将提出新的承诺并公开说明原因[146]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不得对相关责任人增发薪酬或津贴[144] - 公司承诺若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本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50] - 控股股东承诺若公司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督促公司回购全部新股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152] - 公司
驰诚股份(83440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20:0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314,609,108.94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6,455,686.06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07%[8] - 货币资金为35,592,264.92元,较报告期末减少65.74%,主要系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10] - 公司货币资金在2023年3月31日为35,592,264.92元,占总资产的1.77%[31]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在2023年3月31日为245,548,816.76元[33] - 公司固定资产在2023年3月31日为41,847,772.69元[33]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23年3月31日为78,000,000.00元[33] - 公司应收账款在2023年3月31日为71,119,256.46元[33] - 公司资产总计为319,038,567.89元,较上期314,609,108.94元有所增加[34] - 流动负债合计为54,109,880.77元,较上期55,103,983.38元有所减少[34]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429,723.42元,较上期2,396,843.20元有所增加[34] - 负债合计为56,539,604.19元,较上期57,500,826.58元有所减少[3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2,498,963.70元,较上期257,108,282.36元有所增加[35] - 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99,477,761.89元,较上期198,082,065.34元有所增加[36] - 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04,878,619.38元,较上期104,261,119.98元有所增加[37] - 母公司负债合计为41,222,731.76元,较上期43,263,232.50元有所减少[38]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3,133,649.51元,较上期259,079,952.82元有所增加[38] - 母公司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304,356,381.27元,较上期302,343,185.32元有所增加[38] 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37,791,830.0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74,365.8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3%[8]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2,335,551.42元,同比下降14.4%[39]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1,436,601.47元,同比下降9.8%[39] - 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365,890.25元,同比增长2.3%[39]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240,681.35元,同比增长25.8%[40]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15,244.80元,同比增长27.3%[40]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增长14.3%[40] - 2024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增长14.3%[40] - 2024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097,724.44元,同比增长87.9%[40] - 2024年第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331,380.70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损失[40] - 2024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240,681.35元,同比增长25.8%[40] - 2024年1-3月营业收入为30,706,938.64元,同比下降15.4%[41] - 2024年1-3月净利润为4,053,696.69元,同比下降9.3%[4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95,183.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30%[8] - 2024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09,872.86元,去年同期为-5,695,183.37元[42] - 2024年1-3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560,214.63元,去年同期为-15,096,846.00元[42] - 2024年1-3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155.00元,去年同期为60,573,271.99元[42] - 2024年1-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9,723,138.11元,去年同期为39,679,132.41元[42] - 2024年1-3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4,589,064.73元,同比增长21.6%[42] - 2024年1-3月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260,127.83元,同比增长329.8%[42] - 2024年1-3月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6,164,872.95元,同比下降16.3%[42] - 2024年1-3月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208,909.56元,同比增长12.0%[42]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65,500,000.00元,相比上期的11,650,000.00元有显著增长[45]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96,782.90元,相比上期的28,489.00元有所增加[45]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为32,000.00元[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5,628,782.90元,相比上期的11,678,489.00元大幅增加[4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282,062.12元,相比上期的424,310.00元有所增加[45]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23,800,000.00元,相比上期的23,650,000.00元大幅增加[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5,082,062.12元,相比上期的24,074,310.00元显著增加[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453,279.22元,相比上期的-12,395,821.00元大幅减少[4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88,243.56元,相比上期的-100,384.20元有所改善[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8,869,791.44元,相比上期的43,886,448.63元大幅减少[45] 股东与股权 -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54,006,373股,占总股本的82.23%[24] - 徐卫锋和石保敬为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公司23.90%和23.79%的股份[21] - 郑州戈斯盾企业管理中心持有公司7.42%的股份[21] -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85%的股份,其中500,000股为无限售股份[21] 非经常性损益与收益 - 其他收益为3,787,236.8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26%,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各类奖补资金较上年同期增加[12] - 投资收益为173,092.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9.03%,主要系报告期内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相对较多,获取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12]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2,324,505.82元[16] 合同与预收款 - 合同负债为8,406,362.03元,较报告期末增长199.17%,主要系对部分订单进行货款预收所致[10] 诉讼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两起诉讼事项,涉讼金额分别为2,034,098.00元和5,100,000.00元[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