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鸿科技(836395)
搜索文档
朗鸿科技(836395)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5 00:00
内部控制审计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5] - 建立健全和实施评价内控有效性是公司董事会责任[6]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7] 内控情况 - 内控有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8]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10]
朗鸿科技(836395) - 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2025-03-25 00:00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发行710万股,发行价1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207亿元,净额1.0689267358亿元[13] - 2024年末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298.311873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2369.026万元[16] - 2024年转让大额存单2000万元[16]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及现金管理利息收入120.948604万元,银行工本费及手续费等1035元[16] 资金使用与管理 - 2024年7月同意用不超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22] - 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2022年签三方监管协议[18] - 报告期无置换自筹资金和补充流动资金情况[19][20] 项目进展 - 电子产品防盗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因土地规划延缓,预计2024年三季度启动基建[23] - 2024年3月、8月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议案,预定可使用日期延至2027年12月31日[24][25] - 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10,689.27万元,本报告期投入2,369.03万元,进度22.16%[36] 其他情况 - 报告期无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情况,已准确披露使用情况,无违规[27][28] - 专项报告于2025年3月24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29] - 募投产品立足零售商业安防行业,项目可行性未变[26]
朗鸿科技(836395) - 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向银行申请授信的公告
2025-03-25 00:00
授信申请 - 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拟向银行申请不超8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2] - 综合授信种类含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2] - 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有效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2] 会议审议 - 2025年3月24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申请授信议案[3] - 该议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3] 申请意义 - 申请授信是日常业务及生产经营正常需要[5] - 有助于增强公司资产流动性和经营实力[5] - 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无不利影响[5]
朗鸿科技(836395) - 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5-03-25 00:00
审计机构聘任 - 公司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2] - 公司同意聘任立信为2024年年度审计机构[3] 立信数据 - 2024年末立信合伙人296人[2] - 2024年末立信注册会计师2498人[2] - 2024年末立信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743人[2] - 2024年立信收入总额(未经审计)50.01亿元[2] - 2024年立信审计业务收入(未经审计)35.16亿元[2] - 2024年立信证券业务收入(未经审计)17.65亿元[2] - 2024年立信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693家[2] 公司评价 - 公司认为立信具备独立性,能满足审计要求,履职尽责[5]
朗鸿科技(836395) - 独立董事任命公告
2025-03-25 00:00
人事变动 - 2025年3月24日董事会通过提名谢会丽为独立董事议案,待股东大会决议生效[3] - 独立董事陈少杰因个人工作原因辞职,谢会丽接任[4] 人员信息 - 谢会丽有杭州无线电六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职经历[6] 会议情况 - 2025年3月21日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同意提名议案并提交审议[8] 备查文件 - 包含董事会第六次、第四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决议[9][10]
朗鸿科技(836395) -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朗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报告
2025-03-25 00:00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公开发行710.00万股新股,每股17.00元,募资1.207亿元,净额1.0689267358亿元[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使用2369.026万元,利息净额178.070515万元,现金管理7200万元,专户余额1298.311873万元[3][4] - 募集资金净额为10,689.27万元[21] 资金管理与协议 - 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签署《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5][6] - 2024年7月20日通过使用不超8000万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议案[10] - 购买招行大额存单,2022年第530期2000万元,年化3.38%;第945期3200万元,年化3.30%;第905期2000万元,年化3.30%[11] 项目变更 - 2024年1月15日通过变更“电子产品防盗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实施地点至杭州富阳议案[11][12] - 2024年3月11日通过将该项目预定可使用日期延至2026年12月31日议案[12] - 2024年8月通过将该项目总投资额调至2.1亿元,预定可使用状态延至2027年12月31日议案[13] 项目进展 - 本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2,369.03万元,累计投入2,369.03万元[21] - 变更用途募资总额为0万元,比例为0%[21] - 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0,689.27万元,本报告期投入2,369.03万元,累计投入2,369.03万元,进度22.16%[21] -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7年12月31日[21] 审核意见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认为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报告合规[16][17] - 保荐机构认为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合规,无重大违规[18]
朗鸿科技(836395) - 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说明的专项报告
2025-03-25 00:00
财务审计 - 审计公司于2025年3月24日对公司2024年度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3] 资金占用 - 公司编制2024年度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说明[3] - 审计核对未发现重大不一致[4] - 2024年度不存在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源情形[8] - 占用资金情况说明于2025年3月24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9]
朗鸿科技(836395) -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朗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5-03-25 00:00
业绩相关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均占公司合并报表对应总额的100.00%[1] 公司治理 - 董事会五名董事中有二名独立董事,达规定比例[4] 内部控制 - 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20] - 建立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授权审批程序,分离不相容岗位[13] - 制定《关联交易决策制度》,期末未发生关联交易[14] - 明确对外担保审批权限,期末未发生对外担保[16] - 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募集资金使用无重大违规[17] - 财务系统控制存在费用报销审批流程规范待加强问题[11] -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识别和评估风险因素[10] - 建立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层决策和反应速度[19] 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利润报表相关时,按错报金额分一般、重要、重大缺陷[1]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资产管理相关时,按错报金额分一般、重要、重大缺陷[1]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定量标准参照财务报告执行[24] 缺陷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25] - 内控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27] - 内控评价报告基准日,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27] 改进措施 - 拟对费用报销审批定期自查并组织审批流程培训[25] - 拟加强合同评审过程,培训责任人并完善合同管理流程[25] - 拟加强仓库岗位职责宣导,指导出库操作人并加强内部监督核查[25] 外部评价 - 保荐机构认为朗鸿科技内控制度完备,自评报告客观反映内控情况[28]
朗鸿科技(836395) - 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
2025-03-25 00:00
理财安排 - 公司拟用闲置资金买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提高收益[2] - 购买额度最高余额不超5000万元,资金可循环用[3] - 有效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超期顺延[4] 流程进展 - 2025年3月24日议案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待股东大会通过[5] 风险应对 - 理财或受宏观和市场影响,公司安排专人跟踪分析[6] 预期效果 - 理财不影响主业,可提升业绩和投资回报[7]
朗鸿科技(836395)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5-03-25 00:00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收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比例均为100%[6] - 报告期内公司无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17][18] 内控问题 - 财务系统控制存在费用报销、销售合同评审、仓库存货出库管理问题[14] 未来展望 - 拟对费用报销审批自查并组织培训[27] - 拟加强合同评审,培训责任人并完善流程[27] - 拟加强仓库岗位职责宣导,指导出库操作人并加强监督[27] 新策略 - 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使用及披露无重大违规[19] - 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保障信息披露质量[20] - 建立管理框架和内控体系,各部门互通信息[9] - 专设内审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10] - 建立信息化系统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