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奔朗新材(836807)
icon
搜索文档
奔朗新材(83680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30 00:00
1 第一节 重要提示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尹育航、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芳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孙焕颜保证 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季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季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 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 事项 | | 是或否 | | --- | --- | --- | | 是否存在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季度报告内容存在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 | □是 | √否 | | 实、准确、完整 | | | | 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季度报告的董事 | □是 | √否 | | 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 | □是 | √否 | | 是否审计 | □是 | √否 | | 是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 □是 | √否 | 2 奔朗新材 证券代码 : 836807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
奔朗新材(83680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9-20 18:11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 2023 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 - 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9 月 19 日 15:45 - 17:00 [3] - 活动地点是公司通过“全景路演”网站以网络远程方式参加 [3] - 参与人员为通过网络参与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尹育航、董事兼财务负责人刘芳芳、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曲修辉 [4] 产品相关 - 公司研发的金刚石工具是主要产品,具有锋利、耐用等特点,应用于多领域,在国内外领先 [5] - 公司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相对较高,不同产品成本构成不同 [12] 市场与业务发展 - 公司是陶瓷加工金刚石工具细分市场龙头之一,有两个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提升研发等水平,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率 [6][7] -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64.46%、49.97%和 40.53%,未来将完善销售渠道,国内外市场并重 [9] - 公司在拓展新兴业务,加快稀土永磁元器件等领域研发、生产及应用,发掘新业绩增长点 [10] 业绩情况 - 2023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原因是出口地区经济波动,外销需求阶段性减少,未来将完善销售渠道应对 [8] 财务问题 - 公司将通过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机制等措施加快应收账款周转 [11] 备查文件 - 公司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参与活动的投资者提问与公司回复记录(链接:https://rs.p5w.net/html/140190.shtml) [13]
奔朗新材(836807)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全称为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及缩写为Monte Bianco Diamond Applications Co., Ltd. 、Monte Bianco[17] - 证券简称为奔朗新材,证券代码为836807[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尹育航[17] - 公司于2022年12月20日在北交所上市,普通股总股本181,880,000股,注册资本181,880,000元[20][21]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4] 财务报告相关声明 - 公司负责人尹育航、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芳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孙焕颜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7] - 公司不存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半年度报告内容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半年度报告的董事、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9]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不存在退市风险[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营业收入268,354,099.30元,较上年同期365,250,027.21元减少26.53%[25] - 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19,857.75元,较上年同期36,570,134.80元减少43.62%[25]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较上年同期0.27元减少59.26%[25] - 本期期末资产总计1,249,270,085.63元,较上年期末1,278,018,026.49元减少2.25%[26] - 本期期末负债总计323,562,837.88元,较上年期末323,368,808.69元增加0.06%[26]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928,584.62元,较上年同期9,713,174.68元增加166.94%[2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10,263.16元,净额为930,414.92元[2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为436,228,259.81元,占总资产34.92%,较上年期末降3.98%[45] - 应收款项融资较年初增长481.39万元,增幅51.33%,因收到低风险票据等增加[46] - 营业收入本期为268,354,099.30元,较去年同期降9,689.59万元,降幅26.53%,因海外订单减少[48][49] - 销售费用本期为19,527,733.59元,较去年同期降1,401万元,降幅41.77%,因海外销售佣金计提下降[48][49] - 财务费用本期较去年同期降733.7万元,降幅225.22%,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增加[48][49] - 其他收益本期较去年同期增长44.79万元,增幅42.09%,因政府补助增加[48][49] - 投资收益本期较去年同期降15.47万元,降幅43.52%,因理财产品交易减少[48][49] - 净利润本期为19,116,622.34元,较去年同期降1,667.75万元,降幅46.58%,因外销收入下降[48][49] - 主营业务收入本期为247,097,293.60元,较上期降31.01%;其他业务收入本期为21,256,805.70元,较上期增200.37%[50] - 主营业务成本本期为176,539,390.78元,较上期降27.51%;其他业务成本本期为21,633,472.43元,较上期增274.40%[50] - 公司营业收入268,354,099.3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53%,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1.01%,其他业务收入增长200.37%[53][55]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928,584.6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6.9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7,899,869.1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4.10%;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31,896,970.4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4.82%[56] - 2022年和2023年1 - 6月,公司产品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9.97%和40.53%[65] - 2022年和2023年1 - 6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20%和28.55%[66] - 2023年1 - 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收入为10,015.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29%[66] - 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为34,892.72万元和33,262.4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12%和61.97%[66] - 2022年期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5,017.38万元和15,954.37万元[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436,228,259.8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4,321,573.64元有所减少[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4,326,626.1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98,392.64元有所增加[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21,115,839.7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367,892.39元有所减少[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272,053,581.72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0,713,142.26元有所减少[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938,749,170.3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0,936,046.23元有所减少[10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37,358,980.60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06] - 公司资产总计从12.78亿降至12.49亿,降幅约2.39%[107] - 固定资产从1.85亿降至1.82亿,降幅约2.05%[107] - 在建工程从181.75万增至411.15万,增幅约126.22%[107] - 短期借款从2195.37万增至4003.07万,增幅约82.34%[107] - 应付票据从7646.5万降至6696.28万,降幅约12.43%[107] - 应付账款从7237.54万增至8539.45万,增幅约18%[107] - 流动负债合计从2.8亿增至2.82亿,增幅约0.52%[107]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4313.19万降至4185.23万,降幅约2.97%[108] - 母公司资产总计从10.22亿降至9.57亿,降幅约6.39%[111] - 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从2.84亿降至2.62亿,降幅约7.89%[112] - 2023年1 - 6月合并营业总收入268,354,099.30元,2022年1 - 6月为365,250,027.21元,同比下降约26.52%[113] - 2023年1 - 6月合并营业总成本242,388,808.26元,2022年1 - 6月为319,665,239.01元,同比下降约24.17%[114] - 2023年1 - 6月合并净利润19,116,622.34元,2022年1 - 6月为35,784,120.26元,同比下降约46.57%[115]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营业收入67,855,638.61元,2022年1 - 6月为156,063,791.63元,同比下降约56.40%[117]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营业成本41,433,762.84元,2022年1 - 6月为118,339,520.64元,同比下降约65.00%[117]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净利润5,235,734.70元,2022年1 - 6月为14,203,795.87元,同比下降约63.14%[117] - 2023年1 - 6月合并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1元/股,2022年1 - 6月均为0.27元/股,同比下降约59.26%[115] - 2023年1 - 6月合并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829,535.88元,2022年1 - 6月为227,822.05元,同比下降约463.30%[115]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财务费用 - 4,203,206.68元,2022年1 - 6月为 - 1,277,301.51元,同比下降约229.06%[117]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投资收益1,399,295.50元,2022年1 - 6月为1,330,473.75元,同比增长约5.17%[117]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2,245,722.87元,2022年同期为321,136,381.49元[119]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6,317,138.25元,2022年同期为311,423,206.81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928,584.62元,2022年同期为9,713,174.68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548,889.13元,2022年同期为86,193,947.82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448,758.24元,2022年同期为90,064,558.77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899,869.11元,2022年同期为 - 3,870,610.95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010,000.00元,2022年同期为73,450,000.00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1,906,970.44元,2022年同期为15,263,746.10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1,896,970.44元,2022年同期为58,186,253.90元[120] - 2023年1 - 6月合并报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3,212,012.66元,2022年同期为65,263,925.90元[1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6,611,534.51 元,上期为 46,754,366.18 元[122]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394,057,112.95 元,上期为 57,991,315.00 元[1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387,445,578.44 元,上期为 104,745,681.18 元[122] - 2023 年半年度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 954,649,217.80 元[124] - 2023 年半年度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为 -28,941,970.05 元[124] - 综合收益总额为 18,287,086.46 元[124]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 -1,759,056.51 元[124] - 股东投入的普通股为 -2,216,981.13 元[124]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 457,924.62 元[124] - 利润分配为 -45,470,000.00 元[124] - 上年期末股本为136,410,000元,资本公积为68,704,561.5元,其他综合收益为1,510,947.69元,盈余公积为46,135,109.59元,少数股东权益为4,830,558.69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23,324,077.76元,未分配
奔朗新材(83680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00:00
奔朗新材 证券代码 : 836807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 | | | | | | | | | 单位: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报告期末 | | | | | 上年期末 | 报告期末 比上年期 | | | | (2023 年 3 月 | 31 日) | 年 12 31 日) | | (2022 | 月 | 末增减比 | | | | | | | 例% | | | | | | 资产总计 | | 1,290,719,354.97 | 1,278,018,026.49 | 0.99%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 | 962,223,702.76 | 951,302,154.81 | | | | | 1.15% | | 净资产 | | | | | | | | |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 29.34% | 28.79% | | | | - | |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 25.23% | 25.30% | | | | - | | ...
奔朗新材(83680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836807,普通股总股本为181,880,000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18,2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7日,于2022年12月20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1] - 公司行业分类为C3099,主要从事超硬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尹育航,无一致行动人[21]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6067250694943,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园兴业八路7号[2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81,880,000元,报告期内已完成工商变更[22] - 董事会秘书为曲修辉,联系电话为0757 - 23832990,董秘邮箱为blxc@monte - bianco.com [1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www.b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www.stcn.com [20]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为董事会办公室[20] - 公司注册资本由13,641.00万元变更为18,188.00万元[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和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35%和31.20%[11] -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收入为34,599.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51%[11] - 2021年和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面余额分别为34,892.72万元和32,450.9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12%和41.97%[11] - 2021年和2022年公司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9,100.71万元和15,017.38万元[11] - 2022年营业收入710,410,319.56元,较2021年减少8.11%[28] - 2022年毛利率31.13%,较2021年的44.01%下降[2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636,462.37元,较2021年减少30.14%[28] - 2022年末资产总计1,278,018,026.49元,较2021年末增长31.30%[30] - 2022年末负债总计323,368,808.69元,较2021年末减少7.62%[3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655,079.37元,较2021年减少45.66%[32]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31.30%,营业收入增长率 - 8.11%,净利润增长率 - 30.14%[34] - 2022年年度报告与业绩快报中,营业收入变动比例 - 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比例 - 2.05%[35]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4,302,136.46元,较2021年的820,031.90元增加[38] - 2022年营业成本48924.11万元,同比增加13.02%[5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63.65万元,同比下降30.14%[5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33.43万元,同比下降34.48%[59]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27801.80万元,同比增长31.30%[5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5130.22万元,同比增长53.81%[59] - 2022年末货币资金454,321,573.64元,占总资产35.55%,较2021年末增长328.33%,因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70][72] - 2022年末应收款项融资9,379,213.05元,占总资产0.73%,较2021年末增长197.97%,因收到低风险票据及特定金融资产增加[71][72] - 2022年末预付款项14,860,738.15元,占总资产1.16%,较2021年末下降57.42%,因上年预付原材料货款较多[71][72] - 2022年末其他应收款4,072,227.36元,占总资产0.32%,较2021年末增长47.13%,因押金及保证金增加[71][72] - 2022年末在建工程1,817,533.00元,占总资产0.14%,较2021年末下降34.42%,因新设备及装修工程转固定资产[71][72] - 2022年末使用权资产12,644,768.92元,占总资产0.99%,较2021年末增长63.32%,因江门奔朗新增租赁厂房[71][72] - 2022年末长期待摊费用4,409,732.93元,占总资产0.35%,较2021年末增长81.49%,因江门奔朗装修租赁厂房[71][72] - 2022年营业收入7.1041亿元,较2021年的7.7313亿元下降8.11%,净利润5768.58万元,较2021年的8712.58万元下降33.79%[75][76] - 营业成本4.8924亿元,较2021年的4.3288亿元增长13.02%,毛利率31.13%,较2021年的44.01%减少12.88个百分点[75][81] - 销售费用6872.08万元,较2021年的1.0477亿元下降34.41%,主要因海外销售下降,销售佣金减少[75][77] - 财务费用 - 810.78万元,较2021年的1049.53万元下降177.25%,因人民币贬值汇兑收益增加[76][77] - 投资收益 - 52.05万元,较2021年的417.64万元下降112.46%,因上期处置长投收益及本期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减少[76][77] - 营业外收入97.25万元,较2021年的14.18万元增长585.86%,因收回部分已核销坏账[76][77] - 营业外支出23.11万元,较2021年的369.51万元下降93.75%,因去年同期捐款设立慈善基金[76][77] - 所得税费用780.24万元,较2021年的2120.59万元下降63.21%,因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减少[76][77] - 主营业务收入6.9235亿元,较2021年的7.6152亿元下降9.08%,其他业务收入1806.07万元,较2021年的1160.69万元增长55.60%[80]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增长1802.24万元,增幅8320.94%,因满足营运资金需求新增借款[7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7.1041031956亿元,较上年下降8.11%,主营业务收入下降9.08%,其他业务收入增长55.6%[83][84][85] - 内销收入3.625458676亿元,增长29.15%;外销收入3.4786445196亿元,下降29.35%[83][8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65.507937万元,较上年减少45.6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613.028516万元,较上年减少144.4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37019642亿元,较上年上升528.07%[91][92][93] - 报告期投资额93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8.86%[9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1.434132887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47.52578万元[96][97] - 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9388万元,未到期余额和逾期未收回金额均为0[98] - 2021年和2022年,公司产品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4.46%和49.97%,海外业务占比较高[158] - 2021年和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35%和31.20%[162] - 2022年主营业务外销收入为34,599.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51%[163] - 2021年和2022年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为32,450.91万元和34,892.7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97%和49.12%[164][165] - 2021年和2022年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9,100.71万元和15,017.38万元[1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石材加工事业部收入同比增长超10%,大理石金刚石排锯和组合金刚石绳锯两大产品逆势增长[55] - 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收入同比增长24.43%,磁性和3C产品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形成批量生产能力[55] - 稀土永磁事元器件收入同比增长40.12%,晶界扩散和双合金工艺技术更成熟[55]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71041.03万元,同比减少8.11%,主要因陶瓷加工事业部巴西市场收入下滑[54][59] - 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具收入下降24.12%,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收入上升2.28%,稀土永磁元器件收入增长40.12%[85]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是超硬材料制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全球陶瓷加工金刚石工具细分市场份额排名前列[41] -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模式收入占比较小[44] - 2022年是公司实施第五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二年,公司围绕年度经营方针开展工作[50] - 2022年公司多个新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果,如超薄高硬脆性材料双端面研磨机投入批量生产[51] - 2022年公司开展“奔朗品质年”活动,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高,降本增效收效显著[52] - 2022年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上取得新进步,多个系统上线或完善[52] - 2022年公司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深化细化,多人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52]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为主、安全库存为辅”的生产模式[43] - 公司采购环节制定相关制度,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42] - 公司研发部门将研发方向与市场、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有完善研发流程[46] 公司上市及融资情况 - 2022年12月20日发行新股45,470,000股,总股本变更为181,880,000股[22]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发行4547万股,发行价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1829万元,净额28252.16万元[57] - 公司向员工持股计划平台定向发行6,776,000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4.38元/股,募集资金29,678,880元[181] 行业情况 - 超硬材料制品行业在陶瓷和石材应用领域有周期性,受下游行业投资等因素影响[67] - 超硬材料制品行业未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国内一季度需求有下降,国外需求平稳[68] - 超硬材料生产集中在河南,制品生产分布于多省份,欧美、日韩是传统强国,巴西等地区需求上升带动当地企业发展[69] - 2026年全球金刚石工具市场将超43.7亿美元,2021 - 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超6.7%[131] - 建筑陶瓷行业中需加工处理的陶瓷产品占比超80%[132] - 2020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847400万平方米,占全球产量52.7%;消费量785900万平方米,占全球消费量49.0%[133] - 2021年我国建筑陶瓷产量为81.74亿平方米[133] - 到2025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要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133] - 2021年全球瓷砖产量183.39亿㎡,较2020年增长7.2%,消费量182.09亿㎡,比上年增长6.8%[135][136] - 2021年全球前十大建筑陶瓷砖生产国的陶瓷砖生产总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4.4%,中国、印度和巴西分别居前三[135] - 预计到2025年全球陶瓷砖产量新增45亿平方米,增速5.1%,产量将突破200亿平方米[136] - 2016 - 2019年我国规格石材行业市场规模从9921亿元增长至12716亿元,2021年增长至13944亿元,同比增长7.4%[140] - 预计到2025年中国建筑石材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141] - 2020年全球天然石材市场规模为333.7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4.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142] - 2018年全球精密机械加工市场规模达到2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44] - 2020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5721家,2021年重点联系企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144] - 2015年至2021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由约13.47万吨增加至约21.3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7.96%[145] - 预计2025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达约28.4万吨,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7%[145]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围绕“增利润、快增长、控应收、降库存、提人效”方针,实施“技术领先”“国际化”“新业务
奔朗新材(836807) - 2022 Q4 - 年度业绩
2023-02-24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711,307,236.24元,同比减少8.00%[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904,070.91元,同比下降28.68%[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279,893.15元,同比减少33.38%[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下降34.33%[3] - 2022年末总资产1,280,199,450.68元,同比增长31.52%[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52,409,346.10元,同比增长53.99%[3] - 2022年股本181,880,000.00元,较期初增长33.33%[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5.24元,较期初增长15.67%[3] 业绩下滑原因 - 业绩下滑因全球疫情、陶瓷砖产量下降及原材料成本上涨[5][6] 资产增长原因 - 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长因募资及未分配利润增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