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大荒(00039)

搜索文档
中国北大荒(00039):杨光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

智通财经网· 2025-08-03 18:12
公司人事变动 - 李进辞任中国北大荒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职务 [1] - 杨光获委任为中国北大荒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 [1] - 人事变动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1]
中国北大荒(00039) - 董事及副主席变动
2025-08-03 18:0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 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China Beidahuang Industry Group Holdings Limited 中國北大荒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039) 董事及副主席變動 中國北大荒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 團」)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i)於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六日,李進先生 (「李先生」)已提請辭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職務;及(ii)楊光先生(「楊 先生」)已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自二零二五年八月一日起生 效。 李進先生辭任 李先生已於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六日提請辭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職 務。根據李先生之辭任函:(i)李先生之辭任乃出於北大荒商貿集團(香港)國際 貿易有限公司(「北大荒香港」)之工作安排調整;及(ii)李先生除對於二零二五 年六月三十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舉行之董事會會議(「該會議」)被指 ...
又有国资重组!600039,拟筹划资产购买
证券时报· 2025-05-27 21:18
市场表现 - 沪指收盘下跌0.18%,全天成交额1.02万亿元,上涨个股超2600只,下跌2576只,涨停95只,跌停5只 [1] - 农化制品板块午后大幅拉升,中旗股份"20cm"涨停,中农联合、广信股份、利尔化学等涨停 [1] - 大消费股全天表现强势,饮料制造、服装家纺等涨幅居前 [1] 创新高个股 - 23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机械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行业创新高个股集中,分别有6只、5只、2只 [2] - 创新高个股平均上涨6.98%,哈焊华通、金龙羽、京华激光等涨停,三生国健、常山药业、新天地等涨幅居前 [2] - 具体创新高个股包括哈焊华通(39.59元,+20.01%)、三生国健(58.90元,+15.31%)、常山药业(31.70元,+14.86%)等 [3] 机构龙虎榜 - 10股获机构净买入,星徽股份获净买入3413.02万元居首,青岛金王获净买入2684.57万元次之 [3] - 机构净卖出个股中,新天地、诺普信等遭净卖出超4000万元 [4] - 具体机构买卖个股包括星徽股份(+19.96%,净买入3413.02万元)、青岛金王(+10.02%,净买入2684.57万元)、三生国健(+15.31%,净买入1775.94万元)等 [5] 北向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净买入格力博2710.15万元、煌火电子2636.33万元,净卖出百利电气2786.06万元、三生国健2153.83万元 [6] 公司公告 - 四川路桥筹划购买新筑股份持有的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100%股权及债权,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7] - 协创数据拟采购服务器总金额不超过40亿元,用于算力租赁服务 [7] - 牧原股份递交H股上市申请 [7] - 能科科技拟1000万元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7] - 招商轮船终止分拆子公司中外运集运、招商滚装重组上市事项 [7] - 集智股份控股股东承诺2025年5月30日至12月31日不减持 [8] - 智信精密股东周欣拟减持不超过160万股(占总股本3%) [8] - 科博达子公司拟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总价942.56万欧元 [8] - 爱克股份子公司获多家客户定点,包括比亚迪、佛吉亚等 [8] - 中科海讯签订1.63亿元合同,占2024年营收68% [9]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24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财报关键点按单一主题进行了分组。以下是分组结果: 收入与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入为1.82085亿港元,同比下降17.13%[11][12] - 公司总收入为1.8209亿港元,同比下降17.13%[15][23][27] - 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2809.7万港元,2023年为2311.8万港元[11] - 持续经营业务税后亏损扩大至2810万港元[15][23][27] - 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亏损2.71645亿港元,2023年为1.45588亿港元[11] - 股东应占总亏损2.95808亿港元,2023年为1.53317亿港元[1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4.60港仙,2023年为2.42港仙[11] - 公司整体毛利润为4266万港元,同比减少28.97%[15][23][27] 业务线表现 - 食品业务收入为1.1036亿港元,占总收入60.61%[14][16] - 食品业务毛利润为273万港元,同比增长16.17%[14][16] - 租赁业务收入为7172万港元,占总收入39.39%[17][20] - 租赁业务毛利润为765万港元,同比增长7.90%[17][20] 成本与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为731万港元,同比下降54.16%[26][30] 债务与资本结构 - 总债务1.08093亿港元,较2023年的5.53357亿港元大幅下降[11] - 总银行及其他借款降至2877万港元,同比减少93.48%[36]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大幅下降至约28,770,000港元,较去年约441,650,000港元减少93.5%[39] - 资产负债比率改善至85.54%,较去年199.67%显著下降[41][44] - 总负债与总资本比率为31.15%,2023年为47.52%[11] 现金流与流动性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1064万港元,同比下降18.15%[35]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减少至约10,640,000港元,较去年约13,000,000港元下降18.2%[38] 股东权益与资本回报 - 股东权益2.26083亿港元,较2023年的6.20011亿港元下降63.54%[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下降至约226,080,000港元,较去年约620,010,000港元减少63.5%[38] - 平均动用资本回报率为-58.46%,2023年为-17.79%[11] - 平均权益回报率为-69.92%,2023年为-21.57%[11] 资产状况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284.84百万港元,较去年294.83百万港元减少3.4%[43][45] - 流动负债净值为约38,470,000港元,去年为流动资产净值约35,970,000港元[38] 公司收购与投资 - 新成立魔法食品公司计划年产100,000吨魔芋半成品和10,000吨魔芋休闲食品[47][50] - 与江城县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布局魔芋全产业链包括种植和加工[53][56] - 2025年1月签署框架协议拟收购Huapan and Hao Resources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55] - 公司拟收购老挝华潘和昊资源有限公司全部股份,目标公司持有BOT特许经营权项目[58] - 公司子公司以人民币1428万元现金收购湖南天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约51%股份[74] - 公司收购湖南天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1%股份,代价为人民币14,280,000元[76] - 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财务业绩将合并入集团报表[80][83] 收购项目(BOT)详情 - BOT项目运营期为90年,目标公司每年可分取项目运营公司利润的90%[60][62] - 老挝琅南塔省政府每年可分取项目运营公司利润的10%[60][62] - BOT项目授权范围涵盖国际卫生与动植物检验检疫行政职责及相应收费权[60][62] - 项目衍生商业地产(仓储/物流/酒店)投资收益权归属目标公司[60][62] - 目标公司于2016年通过投标获得BOT特许经营权[60][62] - 尽职调查期延长至2025年3月30日(若3月15日前获得政府批文)或取得批文后20日内[73][75] - 协议要求潜在卖方在60天内不得与其他方谈判股份出售事宜[66][70] 收购目标公司(湖南天裕)详情 - 目标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未经审核净资产作为代价釐定因素之一[79][83] - 目标公司注册及实缴资本为人民币20,000,000元[84][88] - 目标公司持有湖南省岳阳市工业用地使用权,总面积16,388平方米[84][88] - 收购协议最后截止日期为签署后三个月(可书面延期)[81][83] - 目标公司主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及粮油作物种植贸易业务[84][88] 业务合作 - 子公司与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签订一年期休闲食品供应合约[87][92] - 合约方零食很忙在中国13个省拥有超过7,500家门店[95][98] 法律诉讼与赔偿 - 公司需就诉讼支付损害赔偿港币4,394,000元(已提出上诉)[97] - 公司因拒绝发行股份被判赔偿屈先生4,394,000港元并提起上诉[100][102] - Gemini Funds Limited诉讼要求公司交付5,000,000股红股股票及赔偿[101][104] 债务重组 - 债务重组涉及债权人计划获持有946.35亿港元(占92.33%)的债权人投票支持[113] - 债权人计划总债务本金及利息达1,009.15亿港元[113] - 初始现金支付金额需达到45,000,000港元方可生效债权人计划[114] - 公司将发行377,879,793股计划股份予债权人[116] - 高等法院于2023年11月29日批准未修改的债权人计划[114] - 公司面临流动性限制及财务挑战正进行债务重组[103][106] - 债权人计划包括处置计划附属公司权益予计划公司[116] - 公司于2023年12月12日向公司注册处提交法院命令副本[115] - 债权人计划获98.46%投票债权总值支持,涉及金额1,009,153,816.42港元[117] - 94.33%投票债权赞成债权人计划,金额为946,353,267.75港元[117] - 公司向计划债权人配发及发行377,879,793股计划股份[119] - 债权人计划生效需满足法院批准登记及收到初始现金付款45,000,000港元[117] 资本运作与投资者认购 - 投资者认购850,000,000股股份,总认购价85,000,000港元,每股0.10港元[121][124] - 认购股份占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1.24%[121][124] - 重组通函原定2024年2月19日发出,多次延期后于2024年7月24日发出[128][130] - 重组股东特别大会于2024年8月9日召开[128][130] - 认购所得款项将用于清偿债权人计划及支付专业费用后保留为营运资金[132][135] - 董事会认为重组协议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33][134] - 公司向投资者发行850,000,000股认购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1.24%,每股价格0.10港元[145] - 认购总价款85,000,000港元中45,000,000港元支付给计划公司用于债权人计划[145] - 认购价款中20,000,000港元用于抵销公司提取的重组成本贷款[145] - 公司向计划公司发行377,879,793股计划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5.00%[146] 重组进程 - 重组完成最后截止日期从2024年5月31日延至7月31日,再延至8月31日[139] - 截至2024年7月31日,除条件(d)外所有先决条件均未达成[139] - 截至2024年8月30日,先决条件(a)、(b)、(c)及(d)已全部达成[140] - 重组最终完成日期经多次延期后确定为2024年12月4日[141][143] - 集团无偿转让计划附属公司100%股权至计划公司[147] - 重组完成后计划附属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再纳入集团合并报表范围[148] 股权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增加至7,560,191,876股,较去年增加1,227,879,793股[38] - 公司总发行股份为7,560,191,876股[152] - 公众股东持股占比63.08%,共计4,768,817,918股[152] - 投资者(中国曲江基金子公司)持股11.24%,共计850,000,000股[152] - 江建军(前董事)实益持股10.97%,共计829,326,165股[152][158] - 北大荒商贸集团持股8.73%,共计660,000,000股[152][158] - 计划公司持股5.00%,共计377,879,793股[152] - 董事江建成持股0.37%,共计27,868,000股[152] - 陈嘉宜(董事亲属)持股0.44%,共计33,440,000股[152][158] 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底员工总数45人,较2023年147人减少69.39%[155][157] - 2024年员工总成本为577万港元,与2023年578万港元基本持平[155][15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0][171] - 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1月27日期间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未达上市规则要求的至少三分之一[173][177] - 2025年1月28日江建成辞任后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恢复合规达到三分之一[173][177]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通过年度独立性确认符合上市规则3.13条[174][178] - 自2016年6月24日起公司未设立正式首席执行官职位[181][186]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规定为2至3年[183][187] - 董事任命规则要求新增董事需在首次股东周年大会重选[184][187] - 公司采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专业经验等多维度因素[199][200] - 董事会组成情况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200] 董事会委员会 - 董事会设立三个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85][188]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且年内召开2次会议[190][191] - 2024年审查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审计财报和2024年6月30日中期未经审计财报[191] - 审核委员会自2001年设立,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嘉华先生、杨云光先生、陈智锋先生)组成,张嘉华先生任主席[193] - 2024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风险管理体系[193]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9月15日成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192][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蒋建成先生)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嘉华先生、陈智锋先生)组成,张嘉华先生任主席[196] - 2024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事项[197] - 董事及高管2024年度薪酬详情披露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0和11[197]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9月15日成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198]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82085亿港元,较2023年的2.19729亿港元下降17.13%[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265.9万港元,较2023年的6004.3万港元下降28.95%[2]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148.2万港元,而2023年经营盈利1145.6万港元[3]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2.99742亿港元,较2023年的1.45588亿港元扩大105.9%[3]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5.21468亿港元,较2023年的1.74397亿港元扩大199%[3]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49252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6.78632亿港元下降48.54%[5]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9369.5万港元,较2023年末的11.836亿港元下降91.94%[5]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为1.32162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1.47626亿港元下降88.48%[5]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净值为2.38905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6.11237亿港元下降60.9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录得年度亏损约2809.7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3846.7万港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3089.9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2809.7万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44294.7万港元,负债总额为20404.2万港元[2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2,115千港元,年度亏损23,118千港元[22] - 2023年资产总值1,862,232千港元,负债总额1,250,995千港元[23]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总计182,085千港元,较2023年的219,729千港元有所下降[26]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为 - 4,828千港元,2023年为1,901千港元[27] - 2024年融资成本7,314千港元,较2023年的15,956千港元降低[28] - 2024年年度税项抵免总额2,802千港元,2023年开支总额1,003千港元[37]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4.60港仙,2023年为2.42港仙[39] - 2024年末应收贸易账款12,209千港元,2023年为126,787千港元[42] - 2024年末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17,860千港元,2023年为146,821千港元[44] - 2023年末应付工程款约105,709,000港元,其中约62,362,000港元已违约,2024年末拖欠应付工程款因完成重组而解除[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1.8209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7.13%,毛利约4266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税后亏损约2810万港元[49][52]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776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40%,占收入约4.26%[53] - 行政开支约4155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12%,占收入约22.82%[54] - 融资成本约731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4.16%,占总收入约4.02%[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5.60191876亿股,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约2.2608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约3847万港元,流动比率约0.7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64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2877万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85.54%,处于合理充足水平[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约有45名雇员(2023年约147名),总员工成本约为577万港元(2023年约578万港元)[9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买卖食品分类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11036.3万港元,租赁分类为7172.2万港元,总计18208.5万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类业绩买卖食品为272.5万港元,租赁为764.6万港元,总计1037.1万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类资产买卖食品为7931万港元,租赁为43419.7万港元,总计51350.7万港元[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类负债买卖食品为6138.8万港元,租赁为20117.9万港元,总计26256.7万港元[21] - 2023年分类收入中销售予外界客户总计219,729千港元,其中买卖食品123,000千港元,租赁96,729千港元[22] - 2023年分类业绩总计9,435千港元,其中买卖食品2,350千港元,租赁7,085千港元[22] - 买卖食品业务收入约1.1036亿港元,占总收入约60.61%,毛利约273万港元[50] - 租赁业务收入约7172万港元,占总收入约39.39%,毛利约765万港元,收入减少因部分租赁协议失效[51] 公司业务发展与合作 - 年内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业务合作伙伴成立魔法食品,每年生产及销售100,000吨魔芋坯料及10,000吨魔芋休闲食品及预制菜产品[62] - 2024年12月13日公司与江城县政府就魔芋进口精深加工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63] - 2025年1月13日公司拟收购目标公司华潘和昊资源有限公司已发行的全部股份[64] - 目标公司于2016年取得“老挝磨丁国际口岸卫生与动植物检验检疫中心”的BOT特许经营权,运营期90年,每年可分取项目运营公司利润的90%[65] - 2025年1月24日公司间接附属公司拟收购湖南天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约51%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14,280,000元[69] - 2025年1月24日公司间接附属公司有条件同意以1428万元购买目标公司约51%已发行股本[104] 公司诉讼事项 - 2015年诉讼中屈先生就公司不当拒发250万股股份索偿606.9万港元,法院裁定公司支付439.4万港元及诉讼费,公司上诉要求赔偿294.4万港元[74][76] - 2019年诉讼中Gemini Funds Limited要求公司交出500万股(红股)股票及待评估损害赔偿[75] 公司债权人计划相关 - 30名计划债权人持有本金总额连同应计未付利息10.09亿港元(占未偿还投票债权总值的98.46%)出席计划会议投票,26名持有9.46亿港元(占会上投票的未偿还投票债权总值的92.33%)投票赞成债权人计划[79] - 债权人计划生效条件为高等法院批准命令正式文本登记及计划公司收到4500万港元初始现金付款[80] - 债权人计划涉及向计划债权人配发及发行3.78亿股计划股份及出售计划附属公司权益[81] 公司重组事项 - 2024年1月25日公司与投资者订立重组协议,投资者有条件认购8.5亿股认购股份,总认购价8500万港元,认购价每股0.10港元,认购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1.24%[82] - 2024年2月14日首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获委任为独立财务顾问[83] - 董事会委任独立董事委员会就认购事项及出售事项向独立股东提供意见[84] - 重组通函寄发日期从2024年2月19日延至2024年7月24日,股东特别大会于2024年8月9日召开[86] - 满足先决条件的最后截止日期从2024年5月31日延至2024年8月31日[89] - 2024年7月31日除先决条件(d)外,无先决条件达成[89] - 2024年8月30日先决条件(a)、(b)、(c)及(d)达成[90] - 最后截止日期从2024年8月31日进一步延至2024年12月6日[90] - 2024年12月4日公司宣布建议重组完成[90] - 2024年12月4日公司按每股0.10港元向投资者发行8.5亿股认购股份,认购价8500万港元按指定方式动用,同时向计划公司配发配377,879,793股计划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5.00%[92] - 2024年12月4日债权人计划生效后,公司无偿转让计划附属公司100%股权,不再拥有其权益[93] - 重组完成后公司总股份数为7,560,191,876股,江建成持股27,868,000股占0.37%,柯雄瀚持股10,120,000股占0.13%等[95] 公司税务相关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香港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征税[36]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股息,2023年亦为零[38]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无)[9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00] 公司人员变动与治理 - 2024年度公司未获赵万江先生及江建成先生培训纪录,二人分别于2024年8月9日及2025年1月28日辞任董事[101] - 公司自2016年6月24日起未设行政总裁职位,2024年江建成任董事会主席[101]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未达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比规定,2025年1月28日江建成辞任后符合规定[102] 公司财务审核与公布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符合相关准则、法律及法规[105] - 集团年内综合财务报表数字已由核数师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核对一致[106] - 本年度业绩公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出[107]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上述网站刊出[107]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刘小鹏、柯雄瀚及陈晨[107] - 公布日期非执行董事为李进、何咏欣及李大伟[107] - 公布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家华、杨云光及陈智锋[107] 公司其他事项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2209.3万港元银行借贷分类为流动负债,预定还款日超12个月但含按要求偿还条款[11] - 公司已取得约1029.1万港元应付关联方款项豁免,关联方同意未来12个月内不偿还[11] - 本年度集团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无重大影响[13] - 公司尚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预计未来无重大影响[14][15] - 集团超90%客户位于中国内地,收入主要来自内地经营业务[2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计算中,确认存货成本105,297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274千港元等[29] - 2024年债务重组完成后,集团约713,070,000港元负债将获解除及免除[31]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4日计划附属公司收入374,856千港元,2023年为625,270千港元;期间亏损120,295千港元,2023年为122,470千港元[33]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4日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7,904千港元,2023年为9,987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485千港元,2023年为流出1,815千港元[34] - 出售计划附属公司亏损151,350千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等包括食品及矿产贸易按金约2603万港元、租赁业务已付租金按金约2218万港元[56] - 2024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约2.8484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股东和关联方个人担保用作银行借贷及应付票据抵押[60] - 零食很忙在中国13个省拥有超7500间门店[73] - 尽职审查期原定于2025年2月28日结束,后延长至2025年3月30日或取得书面批复起的20日内[66][68] - 潜在卖方同意60日内不与公司或潜在买方以外人士就出售股份或物业进行磋商[67] - 建议收购事项须待先决条件达成,最后截止日期为签订协议日期后3个月或双方协定的较后日期[69][70] - 卖方刘向荣先生及刘池先生分别直接持有公司51%及49%股份[72] - 目标公司注册实缴资本为人民币2000万元,卖方及合伙企业分别直接持有70%及30%[72]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3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经审核综合业绩显示,收入为424,1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4,966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1,6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2,644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57,5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621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57,5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624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基本及攤薄為0.96港仙,2023年同期为0.67港仙[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76,3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3,838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8,2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8,632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21,6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3,600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8,4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12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2,9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536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1969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7626千港元增加6.2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95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974千港元减少94.5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6301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4606千港元减少11.8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9529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3369千港元减少7.8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348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1237千港元减少12.4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5348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1237千港元减少12.49%[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54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增加5648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值为93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652千港元减少46.94%[1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516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763千港元减少36.11%[1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0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3千港元减少38.53%[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产生亏损约0.57532亿港元[1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0.09365亿港元,可用财务资源可能不足以偿还债务[1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跨类销售及转拨[34] - 2024年和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中,买卖食品分别为239,890千港元和205,491千港元,矿产分别为87,403千港元和101,340千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于时间点确认之总收入分别为327,293千港元和306,831千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来源收入中,租赁分别为93,582千港元和87,847千港元,融资租赁分别为3,260千港元和10,288千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分别为1,504千港元和2,183千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融资成本分别为48,554千港元和36,844千港元[47] - 2024年和2023年除税前亏损计算中,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分别为223,766千港元和206,734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5,747千港元和5,84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14,890千港元和15,791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期内税项开支总额分别为5千港元和3千港元[50]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60,449千港元和42,207千港元[53]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6,327,838千股和6,316,544千股[53]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96港仙和0.67港仙[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4.241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497亿港元增加4.73%[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416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264万港元[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约575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862万港元[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04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221万港元[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96港仙,2023年同期为0.67港仙[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中,一个月内为976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768000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6780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978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计费用为37569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9340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贷款为8292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686000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其他贷款为5676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553000港元[75] - 期内公司收入约4.2414亿港元,较2023年的4.0497亿港元增加4.73%[97] - 公司毛利约为4161万港元,2023年为5264万港元;亏损(除税後)约为5753万港元,2023年为3862万港元[9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844万港元,较2023年的951万港元减少11.25%,占公司收入的1.99%,2023年为2.35%[97] - 行政开支约为4296万港元,较2023年的4654万港元减少7.69%[98][101] - 融资成本约为4855万港元,2023年为3684万港元,增加主要因违约利息开支增加[99][102] - 贸易按金为2.20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118亿港元;租金按金为268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18万港元[100][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母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约为5.40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001亿港元[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9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97万港元;期内流动比率为1.00,2023年12月31日为1.03[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3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00万港元[10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498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165万港元[10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13%,2023年12月31日为63.20% [10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13%,2023年12月31日为63.20%[1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两间附属公司股份资产净值为258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75万港元,已就已抵押债券抵押[112][11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约有141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151名,总员工成本约为276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85万港元[112][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约为2.791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483亿港元,已就集团借贷抵押予银行[113][1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六个可报告经营分类,包括酒类、买卖食品、建设及开发、融资租赁、矿产、租赁[31] - 酒类业务期内无收入,2023年为零港元[81] - 买卖食品业务收入约2.3989亿港元,2023年为2.0549亿港元,占总收入56.56%,2023年为50.74%,期内毛利约309万港元,2023年为461万港元[81][82] - 建设及开发业务的海鲜美食城已全面竣工,正办理产权证,预计2024年下半年出租及销售[83][85] - 矿产业务收入约8740万港元,2023年为1.0134亿港元,占总收入20.61%,2023年为25.03%,期内毛利约1576万港元,2023年为2111万港元[84][86] - 租赁业务收入约9358万港元,2023年为8785万港元,占总收入22.06%,2023年为21.69%,期内毛利约2018万港元,2023年为2385万港元[87]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326万港元,2023年为1029万港元,占总收入0.77%,2023年为2.54%,期内毛利约257万港元,2023年为307万港元[87] 债务违约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拖欠债务,违约已抵押债券本金1.09亿港元、利息约1.63555亿港元,违约无抵押债券本金2.49414亿港元、利息约0.96555亿港元,违约其他贷款本金0.20189亿港元、利息约0.04551亿港元,拖欠工程款约1.29088亿港元[1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除违约已抵押和无抵押债券外,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1.195亿港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到期偿还或续期[16][17] 公司重组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29日,公司与投资人订立条款书,投资人有条件同意认购,公司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8.5亿股认购股份,总认购价为0.85亿港元[21] - 2023年11月20日,债权人计划会议召开,30名持有投票债权的计划债权人出席并投票,26名投票赞成,债权人计划获所需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21] - 2024年1月25日公司与投资者就8.5亿股认购股份订立有条件重组协议,总认购价8500万港元,每股认购价0.10港元[22][23] - 公司向计划债权人提呈债权人计划,涉及无偿或按名义代价出售若干附属公司[22][23] - 2023年3月23日宣布债权人计划召开听证会原定于6月16日进行,后多次延期至8月18日[132] - 2023年8月18日高等法院批准公司召开债权人会议,11月29日定就批准债权人计划举行聆讯[134][136] - 2023年11月20日召开计划会议,30名计划债权人(持有10.0915381642亿港元投票债权,占未偿还投票债权总值98.46%)出席投票,26名(持有9.4635326775亿港元投票债权,占会上投票未偿还投票债权总值92.33%)投票赞成债权人计划[135][136] - 2023年11月29日债权人计划获高等法院批准(无修订),生效条件为高等法院命令正式文本登记及计划公司收到4500万港元初始现金付款[137][139] - 2024年1月25日公司与投资人就投资人有条件认85000万股认购股份订立重组协议,总认购价8500万港元,每股0.10港元,认购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1.24%[137][140] - 认购事项需独立股东在特别股东大会批准,2024年7月24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424,1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4,966千港元,同比增长4.73%[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41,6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2,644千港元,同比下降20.96%[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57,5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621千港元,同比扩大48.95%[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96港仙,2023年同期为0.67港仙,同比扩大43.28%[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628,2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8,632千港元,同比下降7.43%[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221,6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3,600千港元,同比增长3.2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219,6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7,626千港元,同比增长6.28%[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534,87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1,237千港元,同比下降12.4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5752.7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3862.4万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类收入总计4.25435亿港元,分类业绩总计1574.1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类收入总计4.0678亿港元,分类业绩总计1266.2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424,135千港元,2023年为404,966千港元,其中买卖食品收入239,890千港元(2023年205,491千港元),矿产收入87,403千港元(2023年101,340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48,554千港元,2023年为36,844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计算中,确认存货成本223,766千港元(2023年206,734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747千港元(2023年5,84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4,890千港元(2023年15,791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千港元,2023年为(3)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60,449)千港元,2023年为(42,207)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6)港仙(2023年(0.67)港仙)[24] - 2024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权益为153,2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772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167,868千港元,减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41,70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52,947千港元和126,787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46,509千港元,减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297,9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35,615千港元和287,050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78,67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821千港元,其中应付工程款70,964,000港元(2023年71,861,000港元),约60,414,000港元(2023年62,362,000港元)已违约[3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43,4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6,318千港元,其中其他应付款项含租金按金22,746,000港元(2023年23,387,000港元),应计费用含违约利息约264,693,000港元(2023年223,790,000港元)及拖欠应付工程款罚金约68,674,000港元(2023年69,486,000港元)[32] - 集团期内收入约4.241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73%,亏损(除税后)约为5753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34] - 集团毛利约为4161万港元,2023年为5264万港元[3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6045万港元,2023年为4221万港元,期内每股亏损为0.96港仙,2023年为0.67港仙[34] - 期内公司收入约4.24亿港元,较2023年的4.05亿港元增加4.73%[4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844万港元,较2023年的951万港元减少11.25%,占收入1.99%[44] - 行政开支约4296万港元,较2023年的4654万港元减少7.69%[45] - 融资成本约4855万港元,较2023年的3684万港元增加[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母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约5.4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亿港元减少[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4.9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2亿港元增加[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6.13%,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20%增加[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有141名雇员,总员工成本约276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385万港元减少[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酒类业务期内无收入,2023年为零港元[35] - 买卖食品业务收入约2.3989亿港元,占总收入56.56%,2023年为2.0549亿港元,占比50.74%[36] - 建设及开发业务海鲜美食城整项工程已全面竣工,预计2024下半年开始出租及销售[37] - 矿产业务收入约8740万港元,占总收入20.61%,2023年为1.0134亿港元,占比25.03%[38] - 租赁业务收入约9358万港元,占总收入22.06%,2023年为8785万港元,占比21.69%[39]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326万港元,占总收入0.77%,2023年为1029万港元,占比2.54%[40] 债务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拖欠债务,包括违约已抵押债券本金109,000,000港元及利息约163,555,000港元等[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365,000港元,可用财务资源可能不足以偿还债务[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账面金额为4.98103亿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1653亿千港元[33] - 公司附属公司华金华鸿需偿还孙杰借款本金973.551835万元及利息4.707122万元,支付律师费34万元[57] - 法院责令华金华鸿支付孙杰约1020万元及相关利息和执行费[57] - 华金华鸿需向吾顺支付工程款78.6518万元,逾期支付利息最高不超15.7303万元[58] - 吾顺申请执行,查封华金华鸿7台机动车和2个商铺[58] - 华金华鸿与吾顺达成协议,以5辆车折抵工程款[58] 融资与重组相关 - 2023年3月29日公司与投资人订立条款书,投资人有条件同意认购8.5亿股认购股份,总认购价8500万港元[10] - 2024年1月25日公司与投资人就认购8.5亿股认购股份订立有条件重组协议,认购价每股0.10港元[11] - 2023年11月20日召开计划会议,30名持有投票债权的计划债权人出席,26名投票赞成债权人计划,该计划获批准[10] - 公司与专业顾问合作探寻债务重组可行方案[59] - 首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获委任为独立财务顾问[59] - 30名计划债权人(持有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10.0915381642亿港元,占未偿还投票债权总值98.46%)出席计划会议投票[60] - 26名计划债权人(持有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9.4635326775亿港元,占会上投票未偿还投票债权总值92.33%)投票赞成债权人计划[60] - 债权人计划获高等法院批准,但尚未生效,生效条件为法院命令登记及计划公司收到4500万港元初始现金付款[61] - 2024年1月25日公司与投资人订立重组协议,投资人有条件认购8.5亿股认购股份,总认购价8500万港元,每股0.10港元,认购股份占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1.24%[62] - 2024年8月9日重组股东特别大会举行,所有建议决议案获独立股东正式通过[62] - 原最后完成期限为2024年8月31日,8月30日双方同意延长至9月30日[63] 其他事项 - 2024年本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2] - 公司业务分为酒类、买卖食品、建设及开发、融资租赁、矿产、租赁六个可报告经营分类[13] - 期内收入包括出售货品及服务发票价值净额、物流仓储租赁及分租费收入、应收贷款收入[17] - 2023年1月9日,公司接获针对无法偿还719.78万港元债务的清盘呈请,2024年3月11日撤回[56]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期内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64]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5] - 公司自2016年6月24日起未设行政总裁职位,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2.1条[68] - 2024年7月1日起公司不再满足上市规则第3.10A条要求,董事会10名董事中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未达最低三分之一要求,公司将在10月31日前增聘[6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3.32亿股,期内无变动[48]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2:21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为约8.45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9.17%[5] - 2023年度净亏损约为1.46亿港元,较2022年净亏损减少34.5%[5] - 2023年度平均股东权益为7.11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26.2%[5] - 2023年度总负债为5.54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6.4%[5] - 2023年度平均动用资本为8.19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37.6%[5] - 公司总收入约为845.00亿港元,较去年减少9.17%[42] - 公司毛利约为108.29亿港元[42] - 矿产品业务收入约为217.49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3.38%[40] - 矿产品业务毛利约为30.04亿港元[41] - 食品产品业务收入约为4.452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2.69%[12] - 海鲜美食城项目预计延期至2024年上半年完成[13] - 租赁业务收入约为0.967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1.45%[14]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约为1.27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51%[15] - 本年度酒类业务收入约为0.0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0.01%[10] 融资和债务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为13.00亿港元,主要以港元和人民币计值[50] - 公司正与债权人探讨债务重组方案[78] - 公司宣布債權人計劃的聆訊会议被推迟至2023年8月18日[80] - 公司已获得高等法院批准召开債權人计划会议,以考虑并批准債權人计划[82] - 公司已成功召开債權人计划会议,共有30名債權人出席并投票,其中26名債權人投票支持債權人计划[87] - 債權人计划已获得所需多数債權人批准通过[88] - 債權人计划已于2023年11月29日获得高等法院批准,但尚未生效[89] - 公司通过发行850,000,000认购股份筹集了85,000,000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的11.24%[120] - 公司向计划債權人提出債權人計劃,将以计划股份或现金股息清偿承认的债权[122] - 公司预计若建议重组生效,将有614,000,000港元的外部债务在債權人計劃生效后解除[130] - 公司预计若建议重组生效,将有413,000,000港元的负债计入计划附属公司,并在出售完成后不再纳入账面[130] 法律诉讼 - 公司收到了一份由前董事屈顺才提起的索赔令状,要求支付606.9万港元的损害赔偿[59] - 公司收到了一份由Gemini Funds Limited提起的命令令状,要求交出500万股份证书并支付损害赔偿[60] - 公司收到了一份由张智广提起的清盘呈请,要求支付719.78万港元的债务[61] - 公司就HCA 1867 of 2015的判决提起上诉,要求赔偿294.4万港元[63] - 公司收到了开曼呈请,要求清盘,涉及金额为16,673,418.00港元[70] - 开曼群岛大法院下令邱振先生撤回开曼呈请[71] - 子公司被判决向孙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9,735,518.35人民币[73] - 子公司被判决支付律师代理费340,000人民币[74] - 子公司被判决向吾顺支付工程款786,518人民币[76] - 预计客户B的法院诉讼将持续一段时间,公司已就贷款计提全额准备金,首次法院聆讯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举行[37] 企业治理 - 公司认为良好的企业治理能够最大化股东利益[147]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中的企业治理守则[150] - 公司致力于培育以客户至上、可靠产品和服务以及最高商业行为标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151] - 董事会负责领导和控制公司,监督集团业务、战略决策和表现[155][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考虑所有股东利益,提供独立判断[158][159] - 董事会认为执行和非执行董事之间的平衡是合理和充分的,以保障股东和集团利益[161][162] - 董事会每年检查独立性确认,确保独立观点和意见[167][169] - 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角色应分开,公司目前没有正式首席执行官职位[173][174] - 董事任命、重选和罢免程序详细规定在公司章程中[176][177] - 每届股东大会时,三分之一董事将轮换退任,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2至3年[178][179] - 填补空缺或增加董事会席位的董事将任期至下一届股东大会,并有资格重新竞选[180] - 公司设立了三个委员会,分别是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以监督不同方面的事务[181],[188],[195]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的财务报表、监督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184],[186]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全体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架构,推荐董事薪酬,并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17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844,99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930,276千港元有所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毛利为2,42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2,697千港元有所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每股基本及稀释亏损分别为2.76港仙和3.49港仙[2] - 公司2023年度年度虧損为1,888,102千港元[34] - 公司2023年度每股基本及稀释亏损为27.59港仙[36] - 公司2023年度銀行及其他借貸之利息開支为91,633千港元,租賃負債之利息開支为100,553千港元[33] - 公司2023年度稅項總額为726千港元,其中香港稅項为43千港元,中國企业所得稅为632千港元[35] 资产负债情况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03,44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412,381千港元有所下降[3] - 公司2023年度应收贷款总额为300,806千港元,预期信贷损失准备为194,597千港元[3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为13,000,000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441,650,000港元[6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3.20%,处于合理充足水平[61] 会计准则变更 - 公司已首次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对綜合财务报表的披露产生影响[12]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的修订,对会计政策披露产生影响[13] - 修订本收窄了初始确认例外情况的范围,使实体需确认遞延税项资产和负债[15]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取消强制性公积金-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的会计影响指引,导致会计政策变动[16] - 公司追溯实施了香港会计师公会关于长期服务金义务的指引,以提供更可靠和相关的信息[17]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93(b)号第段的可行权宜方法,将视作僱员供款作为提供相關服務期間服務成本的扣減入賬[18] - 香港会计师公会指引取消了将供款视为与僱员在服务期间的服务挂钩,而应将其视为与服务年数无关,这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没有重大影响[19]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酒类、食品和矿产业务[32] - 公司2023年度总收入为930,276千港元,其中酒类销售收入为464,803千港元,食品销售收入为217,493千港元,矿产销售收入为682,296千港元[3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分類收入为844,999千港元,主要来自酒类、買賣食品和建设及开发[29] - 公司2023年度的分類资产总值为1,064,432千港元,主要集中在未分配其他經營收入或虧損和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资产[29] - 公司2023年度的分類负债总额为1,209,935千港元,主要包括对銷分類间应付款项和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负债[29] 债务重组与诉讼 - 公司已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提升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8] - 公司已积极与投资者协商以获得进一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银行借贷和发行新可转换债券[9] - 公司与投资者签订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包括投资人认购股份和公司启动与计划債權人之间的債權人计划[10]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满足当前需求,并预期可以继续经营符合商业利益的基准[11] - 公司正与債券持有人协商延期偿还债券,以保持对两家附属公司的控制权[64] - 公司面临多起诉讼,包括对前董事的索赔和对 Gemini Funds Limited 的指令要求公司交出股票和赔偿[65][66] - 公司已就之前的判决提起上诉,要求赔偿金额为 2,944,000港元[68] - 公司接到清盘呈请,要求清盘金额为 4,291,684.55港元[69] - 公司与債权人合作探索重组债务方案,包括通过与債权人、其他利益相关方和潜在投资者接触以进行债务重组[78] - 公司计划在2023年6月16日召开听证会,以审议并批准计划[79] - 高等法院已多次推迟有关債权人计划的召开聆讯日期[80][81][82] - 高等法院于2023年8月18日批准公司召开債权人计划下的債权人会议[83] - 債权人计划已获得大多数債权人批准通过[84] - 公司将寻求高等法院核准和认可債权人计划[85] - 公司与投资人达成了有条件认购股份的重组协议[87]
中国北大荒(0003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2:4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404,966千港元,较2022年的418,706千港元下降3.28%[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52,644千港元,较2022年的53,112千港元下降0.88%[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8,621千港元,较2022年的48,174千港元收窄19.83%[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38,624千港元,较2022年的48,234千港元收窄19.92%[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37,43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004千港元下降14.93%[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156,73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3,654千港元下降2.27%[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099,03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22,457千港元上升7.49%[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681,79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5,634千港元下降13.22%[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205,4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1,431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32,0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119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06,7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1,821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 -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51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67港仙,2022年同期为0.65港仙[24] - 2023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分占资产净值112,9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6,929千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147,17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4,443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161,49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7,291千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291,95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7,566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454,21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0,044千港元[29] - 公司期内收入约4.049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27%[30] - 公司毛利约为5264万港元,亏损(除税后)约为3862.4万港元[30] - 行政开支由同期4861万港元减少至期内4653.6万港元,融资成本由4401.8万港元减少至3684.4万港元[3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220.7万港元,每股亏损为0.67港仙[30] - 公司期内收入约4.05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3.27%,毛利约5264万港元,亏损(税后)约3862.4万港元[44]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951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0.46%,占公司收入的2.35% [45] - 行政开支约4654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23% [46] - 融资成本约3684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由2190万港元减至480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母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约6.95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577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05 [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65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4.54亿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5.20% [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业务分为酒类、买卖食品、建设及开发、融资租赁、矿产、租赁六个可报告经营分类[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类收入为406,78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类收入为420,358千港元,除税前亏损[20] - 期内收入包括出售货品及服务发票价值净额、物流仓储租赁及分租费收入、应收贷款收入[21] - 买卖食品业务收入约2.0549亿港元,占总收入50.74%,期内毛利约为461万港元[34] - 物流设施及办公设施租赁业务收入约8785万港元,占总收入21.69%,期内毛利约为2385万港元[36]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1029万港元,占总收入2.54%,期内毛利约为307万港元[37] - 矿产业务收入约1.0134亿港元,占总收入25.03%,期内毛利约为2111万港元[42] - 酒类业务期内无收入,2022年为零港元[33] - 建设及开发业务预计海鲜美食城整项工程将延迟至2023年底完成[35] 债务及融资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拖欠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约411,163,000港元,另有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79,467,000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17,652,000港元,可用财务资源或不足以偿还债务[11] - 公司一名股东同意为集团持续运营提供财务支持,避免自批准2023年中期报告之日起12个月内大幅缩减业务[12] - 公司正与投资者协商获取进一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银行借款及发行新可换股债券[13] - 2022年11月及2023年3月,公司委聘两名独立专业顾问协助与债权人协商,预计报告日期起半年内协商方案,2023年下半年提交审批[14] - 2023年3月29日,公司与投资者就建议重组订立投资意向书,包括重组集团债务[15] - 公司正探寻债务重组可行方案,包括与债权人等接洽及以债务偿还安排计划形式进行债务重组[76] - 公司计划于2023年6月16日在高等法院就债权人计划召开聆讯,后聆讯多次押后,最终定于8月18日召开,法院批准公司召开债权人会议,并定11月29日就批准债权人计划举行聆讯[77][78][79][80] - 2023年3月29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投资者就建议重组订立具法律约束力的投资意向书[81] 诉讼相关情况 - 公司涉及三起诉讼,包括需向屈先生支付损害赔偿439.4万港元等[56][57][58] - 连云港华金华鸿实业有限公司需履行执行本金及利息人民币6,166,863.66元[60] - 张智广先生针对公司无法偿还金额为7,197,841.10港元之债务向高等法院提呈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2023年9月13日[65][66] - 公司对2015年判决提出上诉,要求赔偿金额为2,944,000.00港元[67] - 屈顺才先生因公司未能偿还金额为4,291,684.55港元的债务提交清盘呈请,后该呈请撤回[68][69] - 邱振先生因公司无法满足本金16,673,418.00港元连同比738,826.56港元应计利息的法定要求提呈开曼呈请,聆讯押后至2023年10月18日[70][71][72] - 公司附属公司连云港华金华鸿实业有限公司被要求偿还贷款本金人民币10,000,000元及利息,法院判决偿还本金人民币9,735,518.35元及利息人民币47,071.22元[75] - 2023年1月28日,连云港华金华鸿实业有限公司向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撤回上诉申请书[59] - 2023年2月21日,王向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与连云港华金华鸿实业有限公司有关法律文书[60] - 2023年5月17日,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裁定拍卖、变卖连云港华金华鸿实业有限公司名下不动产[62] 财务报表编制及审核情况 - 本中期期间,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报表,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7] - 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营运资金,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属适当,但结果存在不确定性[16] - 集团期内中期业绩经审核委员会(由张家华、杨云光及陈智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阅[84]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公司采纳道德及证券交易守则,董事及可能管有未公布内幕资料的指定雇员须遵守,董事期内遵守守则规定准则[85][86] - 公司期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第二部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自2016年6月24日起无正式设立行政总裁职位[87] - 2023年1月1日至6月13日,江建军为董事会主席,江建成自6月14日起获委任为主席[87] 其他事项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3.32亿股,期内1894.6万份购股权已获行使[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151名雇员,总员工成本约385万港元[54]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上期亦无)[82]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3] - 报告期后至公布日期无重大事项[88]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江建成(主席)、柯雄瀚及陈晨;非执行董事为赵万江(副主席)、何咏欣及李大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家华、杨云光及陈智锋[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