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集团控股(00055)

搜索文档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17: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于百慕达,股份代号为00055[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7][8]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7] - 公司香港之股份過戶登記分處为卓佳秘書商務有限公司[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newaygroup.com.hk[8] 公司业务战略与目标 - 公司为应对市场挑战采取严格成本控制措施,积极调整业务目标和定位[11][13] - 公司将业务多元化作为主要发展目标,经营目标是提高利润率和扩大业务规模[12][14] - 公司分配更多财务资源开拓国内市场,采取成本紧缩政策降低运营成本,部分业务结果较2018年有所改善[18] - 展望2020年,全球经济和政治风险使公司面临挑战,公司将修订业务策略,谨慎多元化和拓展业务[102][105]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影响 - 2019年公司及附属公司面临美中贸易争端和香港政治动荡等挑战,部分业务营业额受不利影响[11][13][18] - 公司旗下制造及销售业务中的包装印刷业务面临美国惩罚性关税和外币波动挑战[12][14] - 2020年制造与销售业务极具挑战,美国关税和新冠疫情影响产品供需,公司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不易[108] - 2020年制造及销售业务极具挑战,受美国关税、新冠疫情和英国脱欧影响,达成年度销售目标不易[110] - 自2020年1月起,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商业环境,截至报告日期未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后续影响程度无法估计,集团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应对[156][157]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约5.606亿港元,2018年约5.922亿港元,毛利率约27.1%,2018年为23.1%[20][22] - 2019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约亏损2462.38万港元,2018年约亏损2589.93万港元[85] - 2019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6,2018年为3.0;速动比率为2.3,2018年为2.7;资产负债比率为18.5%,2018年为11.3%[89]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存款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2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2.095亿港元),借贷总额约为1.6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1.043亿港元)[93][98] - 2019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显示现金流充足、流动性稳定,但因银行借款增加、存货水平降低、应收贷款减少和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而下降[96][99]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11.3%增至18.5%,主要因采用新会计准则产生约5460万港元租赁负债,若排除则比率稳定[97][99] - 2019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6670万港元,2018年约为4800万港元[135][139]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在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203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570万港元[136][140] - 2019年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7][141]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质押的租赁楼宇及投资物业账面总值约为2.1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2.335亿港元[143][147] - 2019年公司股本及股本架构无变动[144][14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520名全职雇员,2018年12月31日约为1600名[145][149] - 2019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1.73亿港元,2018年约为1.753亿港元[145][149] 放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放贷业务收益849.1405万港元,占总收益1.5%,2018年为719.7071万港元,占1.2%[23] - 2019年末贷款组合降至约6760万港元,2018年末为8080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18.0%至约850万港元,放贷方业务分类业绩减少约12.6%至370万港元[26][28] - 放贷业务扩大贷款组合时风险和困难增加,公司将监控借款人偿债能力,在线放债平台处于最后测试阶段[103][106] 制造及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4.90000611亿港元,占总收益87.4%,2018年为5.25690488亿港元,占88.8%[23] - 2019年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减少约6.8%至4.9亿港元,分类溢利大幅增加约420.8%至约1450万港元,分类利润率增至约3.0%[32][34] - 制造及销售业务中包装及购物纸袋订单分别减少约22.0%及24.3%,标签印刷销售额增加约6.5%[34] - 制造及销售业务因调整产品组合,原料消耗率较2018年减少约4.2%,员工成本及相关开支占销售额比率与2018年持平[34] - 集团附属公司将标签销售拓展至中国新市场,2020年在深圳自有工厂扩大新产品生产线,4月开始分期翻新工厂[109][111] - 2020年制造及销售业务重点是质量管理及提升和应收账款信贷控制,同时拓展高利润率的豪华包装及纸制品[113][116] - 为应对印刷行业挑战,集团从生产流程、人才、材料、市场和设施等方面提升竞争力[114][117] 音乐及娱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音乐及娱乐业务收益1188.191万港元,占总收益2.1%,2018年为1813.3494万港元,占3.1%[23] - 音乐及娱乐业务收入减少约34.5%,从2018年的约1810万港元降至1190万港元,分类亏损从2018年的约280万港元增至约720万港元[36][38] - 音乐及娱乐业务分部亏损从2018年的15.6%恶化至60.3%[37][39] - 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2018年贬值约3.9%,该业务约63.8%销售以港元或非人民币货币计价,汇率波动对分类溢利有积极影响[39][41] - 演唱会和表演收入减少约57.3%,从2018年的约760万港元降至320万港元[40][42] - 音乐作品特许收入减少约47.3%,从2018年的约590万港元降至310万港元[40][42] - 2020年集团增加财务资源扩大中国娱乐业务,减少香港市场投入,参与海外选秀节目制作[120][123] 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物业业务收益731.0989万港元,占总收益1.3%,2018年为730.4238万港元,占1.2%[23] - 2019年12月31日,粉岭大厦迷你仓业务仓库单位出租率降至约61%,2018年12月31日约为83%[63][68] - 办公室租赁业务于2019年2月终止[65][69] - 物业业务约60.7%收益来自元朗物业,北京物业2019年租金收入约为725000港元[66][70] - 2019年集团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失约1800万港元,2018年为公允价值收益约1090万港元[71] - 2019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800万港元,2018年公平值收益约1090万港元[74] - 公司完成粉岭大厦地下及一楼迷你仓翻新,待政府批准,将推广业务改善出租率[127][130] - 公司决定在粉岭大厦建两条外科口罩生产线,预计2020年4月机器和原材料送达,随后开始量产[129][132] 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贸易业务收益4290.0332万港元,占总收益7.7%,2018年为3383.8152万港元,占5.7%[23] - 贸易业务收入增至约4290万港元,2018年约为3380万港元[72] - 贸易业务2019年利润率提升至约15.4%,2018年为6.5%[72] - 中国贸易公司销售额较2018年增长约92.4%[72] - 中国社区商店业务于2019年终止[72] - 贸易业务收益增至约4290万港元,2018年约为3380万港元;分类利润率改善至约15.4%,2018年为6.5%;中国贸易公司销售额较2018年上升约92.4%[75] - 贸易业务将投入更多资源扩大香港和中国销售团队,优化客户和产品组合[115][118] 公司投资相关数据变化 - 2019年12月31日,FVTOCI股本工具及FVTPL金融资产约为827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1.141亿港元[73][76] - 2019年香港上市证券买卖投资公平值亏损约1520万港元,2018年约为3550万港元;已变现亏损约53.7万港元,2018年约为860万港元;股息收入约110万港元,2018年约为280万港元[73][76]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包括16家上市公司证券、离岸投资基金及一家香港私人公司,各项投资账面价值均占经审核总资产5%以下;最大投资为宏安证券,占其股本总额约0.39%,公平值约4570万港元,占经审核总资产约3.9%[78][81] - 2019年终止游戏分销业务运营,并在综合财务报表中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80][82]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包括港交所证券公平值亏损约1520万港元及英华金融衍生工具公平值亏损约670万港元[91] 公司出售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于本年度完成出售四川英华房地产有限公司16.67%权益,原认购期权代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43][46] - 2019年8月13日提取约人民币2170万元贷款用于完成出售,12月23日交易完成,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180万港元,部分被金融衍生品公平值亏损约670万港元抵销,财务影响净额约510万港元[49][51] - 2019年3月28日,公司附属公司就出售Star Rank订立确认契据,12月23日完成出售,附属公司不再控制该公司;同时提供2年期贷款,金额为人民币2169.3205万元,年利率10.5%[86] 公司法律诉讼相关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清远市中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深圳中兴国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曾起诉要求其偿还股东贷款人民币2347.933万元[50] - 2014年法院批准冻结中清房地产价值人民币2340万元的两块土地,冻结期从2014年6月24日至2016年6月23日[50] - 中清结欠中星国盛股东贷款23479330元,还款限期为2014年10月30日,但到期未还[54][59] - 冻结令有效期经两次延长,最新一次从2019年5月13日开始至2022年5月12日结束[56][60]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集团就清远工业土地与第三方洽谈合作,可能将其从印刷工厂规划变更为工业园区[121] - 集团计划2020年年中在清远地块建设一栋工业建筑,不影响与潜在合作伙伴的未来合作[122] - 公司计划在清远开发工业土地,预计2020年年中开始建造工业大厦[124][125] - 2020年1月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锦翰印刷(深圳)有限公司与业主终止2019年10月30日的租赁协议及补充协议,同日雅大印刷(清远)有限公司与另一业主签订新租赁协议,租期5年[151][153] - 2020年1月10日,公司建议按每持有1股股份获发2股供股股份的基准,以每股0.20港元发行507,278,912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0146亿港元(扣除估计成本及开支前),供股须待独立股东于股东大会批准[152][154]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会认为除企业管治报告披露的偏离外,公司在2019年度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守则条文[161][164] - 董事会负责公司整体业务管理,全体董事基于公司利益客观决策,各董事按准则秉诚履职,维护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62][165] - 本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有8名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6] - 本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成员为李国云先生(主席)、黄新发先生、赖世和先生[168][169] - 本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为李国云先生(主席)、黄新发先生、赖世和先生[170] - 公司行政总裁薛济匡先生是公司主席薛嘉麟先生的叔叔,董事会成员详细关系在第49至53页披露[171] - 董事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且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172][173] - 公司收到各在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书面确认,认为其均属独立人士[175][179] - 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由不同人担任,分别负责董事会运作和公司业务[177][180] - 李国云任期从2019年4月5日至2022年4月4日,赖世和从2017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18日,朱瑾沛从2017年6月23日至2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6 17: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055[1][3][7] - 报告为2019年中期报告[2][3][5][7][10][11][14][15] - 公司执行董事为薛嘉麟先生(主席)和薛济匡先生(行政总裁)[4][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6][7] - 公司有关香港法律之法律顾问为吕郑洪律师行有限法律责任合伙[6][7]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6][7] - 公司主要股份登记及过户处为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 [6][7] - 香港之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秘书商务有限公司[6][7] - 公司网址为http://www.newaygroup.com.hk [3][7]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核数师基于审阅认为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在各重大方面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2][13] - 公司首次应用HKFRS 16、HK(IFRIC) – Int 23等新订及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2019年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39][42]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投资物业及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37][41] - 除应用HKFRS 16等准则变动外,2019年中期报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18年年报相同[38][41] - HKFRS 16取代HKAS 17及相关诠释,公司按其过渡规定应用会计政策[44] - 公司于2019年中期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该准则已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及相关诠释[51]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52,883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72,483千港元下降7.2%[16] - 出售持作买卖投资所得款项总额为5,983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5,318千港元下降82.9%[16]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59,074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8,933千港元增长0.2%[16]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4,316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1,893千港元收窄63.7%[16]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期亏损为2,835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5,533千港元收窄81.8%[1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45,37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66,512千港元[132][135][13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52,88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72,483千港元;总分类溢利为3,523千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6,231千港元[14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2,80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98千港元[15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税项抵免(支出)分别为148.1万港元和 - 364万港元,其中香港本期即期税项分别为 - 81.9万港元和 - 35.2万港元,中国分别为 - 235.9万港元和 - 255.7万港元[15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本期亏损计算时,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491.6万港元和0,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907.8万港元和708.6万港元[162] 已终止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已终止经营业务本期亏损为3,35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433千港元收窄54.8%[18] - 公司决定于2019年6月终止游戏分销业务,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业务收益分别为0和38.5万港元,毛损分别为0和 - 15万港元[165][167][168] - 计算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本期亏损时,物业及设备折旧分别为52.3万港元和140.6万港元[171]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335.7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32港仙;2018年同期亏损743.3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2.93港仙[182][18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亏损为6,192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2,966千港元收窄73.0%[18] - 本期其他全面开支为1,003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6,455千港元收窄96.2%[18] - 本期全面开支总额为7,195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9,421千港元收窄85.4%[1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63,917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92,410千港元增长14.5%;流动资产为631,193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664,698千港元下降5.0%[24]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计款项为88,307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8,141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2019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6,64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0千港元[27] - 2019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6,691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330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计217,221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8,890千港元[2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13,972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45,808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亏损6,08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109千港元,总计亏损6,192千港元[29] - 2019年上半年透过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亏损1,119千港元[29] - 2019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2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汇兑差额为 - 13千港元,总计116千港元[29] - 2019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收入总额为 - 7,07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 - 122千港元,总计 - 7,195千港元[29]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额为922,95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 - 2,872千港元,权益总额为920,087千港元[27][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45,29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所耗40,041千港元[3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38,76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722千港元[3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525千港元,2018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8,388千港元[3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6,002千港元,2018年同期减少净额为36,375千港元[34] - 期初(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5,78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99,688千港元[34] - 期终(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2,28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53,155千港元[3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分类资产为957,207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958,447千港元;综合资产为1,195,11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157,108千港元[14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分类负债总额为260,39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3,788千港元;综合负债为275,02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9,826千港元[15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 - 608.3万港元和 - 2283.5万港元[173] - 用于计算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的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股数均为253,639,456股[176] - 两个期间均无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故未独立呈列每股摊薄亏损资料[176][177]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608.3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283.5万港元[179] HKFRS 16应用相关情况 - 公司就自开始日期起租期为12个月或以下且不含购买选择权的设备租赁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54][56] - 除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外,公司于租赁开始日期确认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计量[55][57]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步计量金额、开始日期或之前已付租赁付款减已收取租赁优惠等[59][60] - 公司于租期结束时合理确定会取得相关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资产,自开始日期起至使用年期结束期间折旧[62][65] - 公司将不符合投资物业定义的使用权资产呈列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符合定义的于「投资物业」呈列[63][65] - 已付可退还租金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入账且初步按公平值计量,调整计入使用权资产成本[68][70] - 于租赁开始日期,公司按该日未付租赁付款的现值确认及计量租赁负债[69][71] - 租赁付款包括固定付款减应收租赁优惠、视乎指数或利率而定的可变租赁付款[73][75] - 租赁开始日期后,租赁负债通过利息增加和租赁付款进行调整,在特定情况重新计量[79] - 集团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的情况包括租期变动、行使购买选择权评估变动、租赁付款因市场租金或担保剩余价值预期付款变动而改变等[80][83][85] - 集团将租赁修改作为单独租赁入账的条件是修改增加租赁范围且租赁代价增加金额合理[87][89] - 为计量租赁交易递延税项,集团先确定税项扣减归属,若归属租赁负债,独立应用相关准则,且因初步确认豁免,暂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的暂时性差额[91][92][95] - 自2019年1月1日起,集团应用HKFRS 15分配合约代价至租赁及非租赁部分,非租赁部分按相对独立售价分割[93][96] - 已收可退还租金按金根据HKFRS 9入账,初步按公平值计量,对公平值的调整视为额外租赁付款[94][97] - 集团将经营租赁修改自生效日起作为新租赁入账,原租赁的预付或应计付款视为新租赁付款一部分[98][102] - 集团选择可行权宜方法,将HKFRS 16应用于先前识别为租赁的合约,不重新评估首次应用日前已存在的合约[99][102] - 对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订立或修改的合约,集团按HKFRS 16规定评估是否包含租赁[100][102] - 集团作为承租人追溯应用HKFRS 16,累计影响于2019年1月1日确认,差额计入期初保留溢利,比较资料不重列[101][103] - 集团应用HKFRS 16时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贷利率为4.59%[111][112] - 2018年12月31日披露的经营租赁承担为91,298千港元[114]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按相关增量借贷利率贴现后为61,295千港元,其中流动为6,283千港元,非流动为55,012千港元[114] - 2019年1月1日确认经营租赁相关使用权资产为61,295千港元[116] - 2019年1月1日由预付租赁款项重新分类至使用权资产,即期部分约1,281,000港元,非即期部分约59,050,000港元[118][119] - 2019年1月1日租金按金调整约294,000港元至已付可退还租金按金及使用权资产[116][118][119] - 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121,920千港元,类别为租赁土地及楼宇[116] - 作为出租人,集团无需对租赁进行过渡调整,按HKFRS 16核算,比较信息不重述[122] - 应用HKFRS 16后,新租赁合同按现有租赁修改处理,对2019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无影响,修改后租赁付款按直线法确认收入[123] - 2019年1月1日已收可退还租金按金未作调整,因董事认为贴现影响不重大[124] - 2019年1月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从149,487千港元调整为271,407千港元,增加121,920千港元[127] - 2019年1月1日预付租赁款项(非流动)账面价值从59,050千港元调整为0千港元,减少59,050千港元[127] - 2019年1月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付款项以及订金账面价值从172,848千港元调整为172,554千港元,减少294千港元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17:5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055,报告期为2018年[1][2][3] 市场挑战与经济环境 - 2018年公司面临人民币兑港元升值、中美贸易战等市场挑战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10][12][17] - 未来不同行业将继续面临挑战,中美贸易战影响未明[11][13] - 原材料价格飙升、最低工资上升和环保规定更严格将给公司带来额外财务负担[11][13] - 2019年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深圳劳工成本上升等挑战[113][115] - 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香港上市股权证券公允价值可能波动,公司将谨慎投资[12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采取严格成本控制政策,减少各方面浪费[10][12] - 公司持续为各业务板块投入更多财务和人力资源,寻找更多商机[10][12] - 公司将重组现有策略,加强营销发展中国市场,在亚太地区寻找商机[11][13] - 公司将加强、发展和多元化业务组合,制造及销售业务为核心,其他业务也将发展[104] - 公司以内部现金流量和银行融资作为业务营运资金,具备充裕资源应付未来开支[107] - 2019年制造及销售业务聚焦质量管理及提升,将投入更多人力和财务资源[112][115] - 为维持印刷业务盈利,公司将在多方面努力,如精简工序、采购替代物料等[114][116] - 未来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到音乐及娱乐业务的艺人培训、宣传等方面[120][123] - 物业发展业务可能出售或开发清远两幅商业用地,寻求与第三方合作[121][124] - 2019年公司计划完成迷你仓翻新工作,争取政府批准并推广业务[126] - 公司将逐渐减少证券交易业务资源,重新分配到其他业务[127] 公司致谢 - 公司主席薛嘉麟对股东、投资者、业务伙伴和员工表示感谢[15][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加强销售和营销力度,大部分业务板块收入较2017年增加,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5.0%[17] - 2018年公司受多种因素影响,业务受到不利影响,集团业务板块业绩较2017年减少约4060万港元[17] - 公司2018年总收益约为5.926亿港元,较2017年的约5.155亿港元增加15.0%,毛利率约为23.0%,2017年为30.8%[19][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3.4,速动比率为3.1,资产负债比率为11.3%;2017年分别为4.1、3.6、7.9%[9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存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095亿港元,2017年约3.026亿港元[9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约1.043亿港元,2017年约7940万港元[95] - 2018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下降,因公司分配更多资源给制造及销售业务,且银行借款增加[98] - 2018年资产负债比率从7.9%增至11.3%,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用于制造及销售业务日常运营[99] - 公司预计内部资金和银行信贷能满足未来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需求[103] - 2018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4800万港元,2017年约为1360万港元[134][1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在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570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780万港元[135][13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17年12月31日为无[136][1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质押租赁楼宇及投资物业账面总值约为2.335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2.224亿港元[137][141] - 2018年公司股本及股本架构无变动[143][14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全职雇员约1600名,2017年12月31日约为1500名[144][147] - 2018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1.753亿港元,2017年约为1.573亿港元[144][147] 游戏分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游戏分销业务2018年收入46.25万港元,占总收益0.1%,2017年为151.39万港元,占0.3%,本年度开支较2017年下降约47.5%,分类亏损下降约74.3%[22][24][27] 放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贷业务2018年贷款组合增加至约8080万港元,2017年为3110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56.1%至约720万港元,分类业绩增加约90.3%至420万港元[26][28] 制造及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及销售业务2018年营收约为5.257亿港元,较2017年的约4.586亿港元增加14.6%,其中纸制品和纸质购物袋销售额分别增长约17.1%和148.0%[31] - 制造及销售业务2018年分类利润大幅下降约93.6%至约280万港元,2017年约为4340万港元,利润率约为0.5%,2017年约为9.5%[32] - 制造及销售业务2018年材料消耗率较2017年增加约3.1%,主要材料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32]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14.6%至5.257亿港元,2017年度约为4.586亿港元[33]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溢利大幅减少约93.6%至约28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4340万港元[33]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利润率约为0.5%,2017年度约为9.5%[33] 音乐及娱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音乐及娱乐业务2018年收入1813.35万港元,占总收益3.1%,2017年为1051.36万港元,占2.0%[22] - 音乐及娱乐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72.5%至181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1050万港元[37][39] - 音乐及娱乐业务本年度亏损约为28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290万港元[37][39] - 音乐及娱乐业务分类利润率由2017年度的–27.4%改善至本年度的–15.5%[38][40] - 演唱和表演收益增加约246.3%至76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220万港元[41] - 音乐作品特许收入增加约59.2%至59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370万港元[41] - 集团向关联人士以代价约27.1万港元收购从事艺人管理业务的私人公司[38][40] 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业务2018年收入730.42万港元,占总收益1.2%,2017年为650.02万港元,占1.3%[22] - 物业发展项目中,英华房地产相关出售事项未完成,截至报告日,未付认沽期权代价为人民币1980万元[44][45] - 公司与坤达协定将完成日期押后,坤达按年息10厘支付2200万元人民币未偿还认沽期权代价利息,公司收取约160万港元利息,年内收取220万元人民币支付部分代价,报告日期结欠1980万元人民币[46] - 2019年3月28日公司等订立确认契据,公司将通过华泰向汇金提供贷款结清坤达未付代价及利息,出售事项提取贷款时完成,契据需公司股东批准[47][50] - 物业投资业务包括全资附属公司迷你仓业务、合营公司办公室租赁业务及年内香港和中国商业单位租赁[56][59] - 公司2014年翻新粉岭大厦经营迷你仓业务,2018年12月31日仓库单位出租率降至约83%,2017年12月31日约92%[57][60] - 为满足政府安全要求,公司对粉岭大厦地下和一楼翻新,地下翻新接近完成待检查,一楼翻新进行中预计2019年完成,翻新影响出租率[62] - 公司将密切监测翻新进度并减少对客户影响,还可能考虑处置粉岭大厦部分或全部,或导致迷你仓业务终止或处置[6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办公室租赁业务单位出租率约73%,2017年12月31日约为94%,因市场竞争激烈下降[63][66] - 本年度公司就授予合营公司的贷款确认亏损约140万港元,因合营公司长期财务亏损[63][66] - 商务服务中心租约协议于2019年2月底提前终止,与客户的合约也已终止[64][66] - 物业业务约60.8%的收益来自元朗物业,其租赁收益与2017年相比保持稳定[68][72] - 元朗物业首次续租年期月租将按月租0% - 10%的比率调升,预计2019年4月中旬得出协商结论[68][72] - 北京物业本年度租金收入约33.1万港元[69][72] - 本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约109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2030万港元[70][72] 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贸易业务2018年收入3383.82万港元,占总收益5.7%,2017年为3377.45万港元,占6.5%[22] - 贸易业务收益约3380万港元,与2017年持平,本年度分类利润率略降至约6.5%,2017年约为6.9%[75][77] - 公司将在2019年停止在中国经营社区店铺业务[75][77] 证券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证券买卖投资公平值亏损约3550万港元,2017年约为1920万港元;已变现亏损约860万港元,2017年约为280万港元;股息收入约280万港元,2017年约为150万港元[76][78] 公司投资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投资中,宏安地产有限公司持股占比0.36%,公平值5699.2万港元,占经审核资产净值6.1%,占经审核总资产4.9%[8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对英华房地产的股本投资持股占比16.67%,公平值1467.9744万港元,占经审核资产净值1.6%,占经审核总资产1.3%[81] - 2018年公司从对Zhong Wei Capital L.P.的投资中获得约180万港元投资收入,并预期未来产生正面回报[83][85] - 评估后公司就深圳市住百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WTR Health Limited的股本工具确认约1430万港元公平值亏损[86] 金融工具及其他收益亏损变化 - 2018年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为0,2017年为 - 283.7217万港元[88] - 2018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 - 3665.7753万港元,2017年为0[88] - 2018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1094.2146万港元,2017年为2027.3024万港元[88] - 2018年土地置换交易收益为0,2017年为4661.1407万港元[88] - 2018年就借予合营公司贷款确认亏损139.1092万港元,2017年为287.4868万港元[88] - 2018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为 - 2589.9343万港元,2017年为4016.745万港元[88] 过往交易情况 - 2017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Dream Class Limited以234万港元出售Power R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91] - 2017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大印刷(清远)有限公司完成土地置换,获补偿4500.97万元人民币[91] 法律诉讼情况 - 2014年6月18日中星国盛就2347.933万元人民币股东贷款对中清提起诉讼,法院冻结中清2340万元人民币资产,冻结期至2016年6月23日[48][51] - 2014年10月15日公司收到民事调解书,中清确认欠款2347.933万元人民币,需还款并支付利息,未还则按央行借贷利率两倍付违约利息,还款限期为2014年10月30日,报告日期未还款[49][52][54][58] - 2016年5月27日中星国盛申请延长冻结令有效期至2019年6月12日,公司管理层评估后认为目前不采取进一步行动,将密切监测并适时采取法律行动,同时寻求土地处置机会[55][58] 2019年业务相关合约 - 2019年1月21日,中星中大(深圳)拟购六色平张纸胶印机连光系统,合约价146.4777万欧元(约1319.6万港元)[152][155] - 2019年2月14日,华泰与第三方贷款人向借款人授出1300万港元贷款,为期12个月,年利率13.125%,华泰出资650万港元[154][156] - 2019年3月22日,中星中大(深圳)与承建商订立装修框架合约,总价不超240万元人民币(约280.3万港元)[160][163] - 2018年7月23日至2019年2月21日,集团与承建商就深圳工厂翻新签多份合约,总价约270万元人民币(约315.4万港元)[160][163] - 2019年3月28日,集团、坤达、汇金及共同董事订立确认契据,涉及贷款及认沽期权安排,需股东批准[161][164] 公司出售事项 - 2018年3月16日,公司拟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