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00175)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全新智驾系统发布,助力公司强势新车周期-20250310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10 21: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26.6港元,较目前价格有48.7%的上涨空间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新智驾系统“千里浩瀚”发布,实现15万级及以上车型智驾全覆盖,换代E8及全新星耀8全系标配,未来全新银河车型及下半年起银河改款车型将搭载 [5] - 品牌整合,几何系列并入银河品牌,极氪与领克合并整合,减少重复投入,提质增效,预计2026年极氪+领克两品牌销量突破100万辆 [5] - GEA架构助力新车型周期,运用此架构的新车E5及星舰7市场认可,2025年各品牌将发布多款新车,公司销量有望达271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超150万辆 [5] - 2025年是产品大年,产品力提升,极氪和领克盈利能力改善,预计归母净利润达124.6亿,给予20倍PE,调整目标价至26.6港元 [5] 盈利摘要 营业额 - 2022年实际147,965百万人民币,2023年实际179,204百万人民币,2024年预测249,924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测317,070百万人民币,2026年预测395,242百万人民币 [3] 营业额变动 - 2023年较2022年变动21.1%,2024年较2023年变动39.5%,2025年较2024年变动26.9%,2026年较2025年变动24.7% [3] 净利润 - 2022年实际3,652百万人民币,2023年实际5,786百万人民币,2024年预测14,443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测12,458百万人民币,2026年预测17,928百万人民币 [3] 每股盈余 - 2022年0.51人民币元,2023年0.51人民币元,2024年1.44人民币元,2025年1.24人民币元,2026年1.78人民币元 [3] 每股盈余变动 - 2023年较2022年变动0.6%,2024年较2023年变动179.6%,2025年较2024年变动 - 14%,2026年较2025年变动44% [4][6] 市盈率 - 以17.86港元计算,2022年32.6倍,2023年32.4倍,2024年11.6倍,2025年13.4倍,2026年9.3倍 [4] 每股股息 - 2022年0.19人民币元,2023年0.20人民币元,2024年0.55人民币元,2025年0.47人民币元,2026年0.68人民币元 [4] 股息现价比率 - 2022年1.1%,2023年1.2%,2024年3.3%,2025年2.9%,2026年4.1% [4] 主要财务报表 损益表 - 收入、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收入、营业收入、财务开支、营业外收支、税前盈利、所得税、少数股东应占利润、净利润、折旧及摊销、EBITDA、EPS等项目在2022 - 2026年有相应数据及预测 [6] 财务分析 - 包括毛利率、EBITDA利率、净利率、ROE、营运表现、SG&A/收入(%)、实际税率(%)、股息支付率(%)、库存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天数、应收账款天数、总负债/权益、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权益等指标在2022 - 2026年有相应数据及预测 [6] 资产负债表 - 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总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资产、其他固定资产、总资产、应付帐款、短期银行贷款、其他短期负债、总短期负债、长期银行贷款、其他负债、总负债、少数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每股账面值、营运资金等项目在2022 - 2026年有相应数据及预测 [6] 现金流量表 - EBITDA、融资成本、营运资金变化、所得税、其他营运活动、营运现金流、资本开支、其他投资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负债变化、股本变化、股息、其他融资活动、融资活动现金流、现金变化、期初持有现金、汇率变动、期末持有现金等项目在2022 - 2026年有相应数据及预测 [6]
吉利汽车: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推动智能驾驶平权和安全平权-20250305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05 21: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提升目标价至22.0港元,对应25年的15.1倍预测市盈率,距离现价有23%上涨空间[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在AI智能化的多重布局,智驾平权将提升产品销量,重塑估值[1][4] 报告摘要 - 2月公司总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83.9%,环比下降23.2%;1 - 2月累计总销量47.2万辆,同比增长45.2% - 2月新能源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193.8%,环比下降18.7%,渗透率48.0%;1 - 2月新能源累计销量22.0万辆,同比增长121.0%[2] 全域AI智能化布局 - 智能架构:GEA架构支持融合多模态AIGC、AI数字底盘等技术,用AI赋能汽车制造体系 - 智能座舱:包括微信车管家、模糊指令车控、大模型创作等,覆盖用车全场景;智驾领域自研AIDrive大模型,布局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等 - 智能能源:雷神EM超级电混技术以46.5%的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引领行业,通过融合星睿AI云动力实现全局寻优的智能决策,将电混轿车和SUV的亏电油耗分别降低至2L和3L时代;星睿AI云动力2.0版本进一步降低5%油耗,提升15%电池寿命 - 联合科技生态伙伴打造“智能汽车算力联盟”,算力达23.5EFLOPS,居中国车企第一[3] 浩瀚智驾上车 - 千里浩瀚包含H1/3/5/7/9五层级性能规划,H1具备高速NOA功能,H3具备城市通勤NOA功能,H5及以上均具备城市无图NOA功能,H9是面向L3的智驾方案,采用双Thor芯片,算力超1000TOPS - 25年3月将推出D2D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 - 25款吉利银河E8和银河星耀8EM车型已率先搭载智驾系统,支持360°全姿态泊车、无图城市NOA等功能 - 今年下半年银河改款车型及新车都会搭载不同等级智驾方案,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安全平权[4] 财务数据 历史与预测数据 |项目|FY2022A|FY2023A|FY2024E|FY2025E|FY2026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147,965|179,204|239,344|288,745|338,698| |增长率(%)|46|21|34|21|17| |净利润(百万元)|5,260|5,308|15,779|13,774|18,430| |增长率(%)|9|1|197|-13|34| |毛利率(%)|14.1|15.3|15.5|16.1|16.5| |净利润率(%)|3.6|3.0|6.6|4.8|5.4| |ROE,平均(%)|7.3|6.8|17.9|13.6|16.1| |每股盈利(元)|0.53|0.52|1.56|1.36|1.82| |每股净资产(元)|7.60|7.93|9.44|10.56|12.04| |市盈率(x)|31.3|31.8|10.7|12.3|9.2| |市净率(x)|2.2|2.1|1.8|1.6|1.4| |股息收益率(%)|1.1|1.2|1.4|2.0|2.2|[5] 财务报表预测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公司22 - 26年实际及预测情况,包括收入、毛利、费用、盈利、资产、负债等项目[12] 公司基本信息 - 6个月目标价22.0港元,2025 - 3 - 3股价17.9港元,总市值1,803.49亿港元,流通市值1,803.49亿港元,总股本100.75亿股,流通股本100.75亿股,12个月低/高为13.3/19.4港元,平均成交1,252.64百万港元 - 股东结构:李书福占41.5%,其他占58.5%[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11.42%,绝对收益25.17%;三个月相对收益6.46%,绝对收益24.13%;十二个月相对收益73.28%,绝对收益111.96%[9]
吉利汽车:系列点评二十一:千里浩瀚智驾发布 开启智能驾驶新纪元-20250305
民生证券· 2025-03-05 0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召开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与阶跃星辰、千里科技合作,从智驾、座舱走向基座大模型的AI赋能,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加强龙二地位,2025年高阶智驾方案下探,有望提振产品销量、重塑估值 [1] - 银河星耀8、E8改款发布,老款指导价下探驱动需求,银河系列升级为品牌,吉利翼真品牌并入银河,有助于推进战略聚焦、整合、协同,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2]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预计2024 - 2026归母净利164.2/141.0/174.5亿元,EPS 1.63/1.40/1.73元,对应3月3日17.90港元收盘价的PE 10/12/10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召开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与阶跃星辰、千里科技合作,实现从语言大模型到多模态模型到泛世界模型的AI赋能,表现为超自然人机交互、自动驾驶及自动执行落地、车联网大模型量级升维 [1] 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 公司发布该系统,后续吉利银河全新及改款产品、吉利中国星将陆续搭载不同层级智驾方案,分为H1 - H9五个方案,2025年高阶智驾方案向15万元以内下探 [1] 银河星耀8、E8改款 - 新款C级旗舰纯电轿车E8上市,定价14.98万 - 19.88万元,C级旗舰插混轿车星耀8亮相,两款车型全系标配千里浩瀚H1,后续银河旗舰六座SUV预计搭载H9方案,现售车型指导价下探3000 - 6000元 [2] 品牌升级 - 吉利银河系列升级为吉利银河品牌,吉利翼真品牌并入银河成为高端MPV系列,首款车L380预售价33.99万元起 [2]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归母净利164.2/141.0/174.5亿元,EPS 1.63/1.40/1.73元,对应3月3日17.90港元收盘价的PE 10/12/10倍;扣除出售HORSE股权非经后,预计2024 - 2026归母净利90.2/141.0/174.5亿元,EPS 0.93/1.40/1.73元,对应PE 18/12/10倍,维持“推荐”评级 [3] 财务数据预测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2.04亿、2247.83亿、2896.88亿、3388.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1%、25.4%、28.9%、17.0%;净利润分别为53.08亿、164.19亿、141.01亿、174.4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9%、209.3%、 - 14.1%、23.7% [3]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有详细数据预测,如2023 - 2026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136.35亿、1242.06亿、1603.56亿、1797.07亿元等 [6]
吉利汽车:AI智能科技发布会:加码智驾,开启“AI+车”元年-20250305
交银国际证券· 2025-03-05 0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吉利汽车的评级为买入,收盘价17.90,目标价18.50,潜在涨幅3.4%,发表日期为2024年11月14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3日吉利汽车举办AI智能科技发布会,提出2025年是“AI + 车”元年,标志汽车产业从“车 + AI”向“AI + 车”转折 [2]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分H1至H9五个版本,覆盖从基础辅助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功能,计划年内量产搭载于全系车型,实现高阶智驾普及 [2] - 千里科技董事长提出超自然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与自动执行融合、车联网大模型量级升维三大技术趋势,吉利深化与阶跃星辰合作,通过开源策略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 [2] - 2025款银河E8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14.98 - 19.88万元,相较老款起售价便宜1.6万元,智能化提升,同时公布多款银河车型3月限时先享指导价,降幅3000 - 6000元 [2] - 吉利发布会是对竞争对手智能化战略的回应,强调“体系化能力”与“平台化基因”优势,避免过分依赖外部供应商,提出“安全平权”理念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战略发布与技术突破 - 2025年3月3日吉利举办AI智能科技发布会,提出2025年是“AI + 车”元年,标志汽车产业从“车 + AI”向“AI + 车”转折 [2] - 基于与生态伙伴合作,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分H1至H9五个版本,覆盖从基础辅助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功能,计划年内量产搭载于全系车型,已有750万辆汽车搭载吉利L2级以上智能驾驶能力 [2] 三大前沿方向与开源赋能 - 千里科技董事长提出超自然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与自动执行融合、车联网大模型量级升维三大技术趋势 [2] - 吉利深化与阶跃星辰合作,利用其多模态大模型生成极端驾驶场景数据、优化语音交互体验,通过开源策略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降低AI应用门槛,星睿智算中心与海量行车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2] 新车上市与价格调整 - 2025款银河E8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14.98 - 19.88万元,相较老款起售价便宜1.6万元,搭载45英寸8K大屏、高通骁龙8295芯片,采用新的智驾感知方案,智驾能力进阶 [2] - 吉利公布多款银河车型3月限时先享指导价,降幅3000 - 6000元 [2] 智能化战略意义 - 吉利发布会是对竞争对手智能化战略的回应,强调“体系化能力”与“平台化基因”优势,避免过分依赖外部供应商 [2] - 通过“千里浩瀚”系统,吉利提出“安全平权”理念,将高阶智驾下沉至全价位市场,计划通过Agent OS座舱操作系统实现跨域协同与个性化体验 [2]
吉利汽车:AI智能科技发布会:加码智驾,开启“AI+车”元年-20250304
交银国际· 2025-03-04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吉利汽车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18.50(交易货币) 潜在涨幅3.4% 发表日期2024年11月14日 子行业为整车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3日吉利汽车举办AI智能科技发布会 提出2025年是“AI + 车”元年 标志汽车产业从“车 + AI”向“AI + 车”转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战略发布与技术突破 - 基于与千里科技、阶跃星辰等合作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分H1至H9五个版本 覆盖从基础辅助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功能 计划年内量产搭载于吉利银河、中国星等全系车型 最低H1标配100 TOPS以上算力 H3方案标配城区智驾 会应用到下半年银河所有的全新产品及改款产品中 H9是行业首个具有量产落地能力的L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当前已有750万辆汽车搭载吉利L2级以上智能驾驶能力 [2] 三大前沿方向与开源赋能 -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提出超自然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与自动执行融合、车联网大模型量级升维三大技术趋势 吉利深化与阶跃星辰合作 利用其多模态大模型生成极端驾驶场景数据、优化语音交互体验 并通过开源策略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 降低AI应用门槛 吉利的星睿智算中心(总算力102亿亿次/秒)与海量行车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2] 2025款银河E8正式上市及车型指导价 - 2025款吉利银河E8新车限时先享价为14.98 - 19.88万元人民币 相较老款起售价便宜1.6万元人民币 新车搭载45英寸8K大屏 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 触控响应速度仅需8毫秒 采用5颗毫米波雷达 + 12颗超声波雷达 + 12颗摄像头 + 激光雷达的智驾感知方案 同时吉利公布多款银河车型的3月限时先享指导价 降幅为3,000 - 6,000元人民币不等 [2] 智能化战略加码 - 吉利此次发布会是对比亚迪、长安等竞争对手智能化战略的回应 强调“体系化能力”与“平台化基因”优势 避免过分依赖外部供应商 通过“千里浩瀚”系统提出“安全平权”理念 将高阶智驾从高端车型下沉至全价位市场 并计划通过Agent OS座舱操作系统实现跨域协同与个性化体验 [2]
吉利汽车:系列点评二十一:千里浩瀚智驾发布 开启智能驾驶新纪元-20250304
民生证券· 2025-03-04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召开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与阶跃星辰、千里科技合作,从智驾、座舱走向基座大模型的AI赋能,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加强龙二地位,2025年高阶智驾方案向15万元以内下探,有望提振产品销量、重塑估值 [1] - 银河星耀8、E8改款发布,老款指导价下探驱动需求,银河系列升级为品牌,吉利翼真品牌并入银河,有助于推进战略聚焦、整合、协同,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2]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预计2024 - 2026归母净利164.2/141.0/174.5亿元,EPS 1.63/1.40/1.73元,对应3月3日17.90港元收盘价的PE 10/12/10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召开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与阶跃星辰、千里科技合作,实现从语言大模型到多模态模型到泛世界模型的AI赋能,具体表现为超自然人机交互的下一代座舱操作系统Agent OS、自动驾驶及自动执行全面落地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车联网大模型量级升维的星睿智算中心2.0(已具备23.5EFLOPS算力) [1] 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发布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后续吉利银河全新及改款产品、吉利中国星将陆续搭载不同层级智驾方案,具体分为千里浩瀚H1(10V5R,支持高速NOA + 自动泊车APA)、H3(11V3R,支持城市通勤NOA + 高速NOA + 记忆泊车HPA)、H5(11V3R1L,支持全场景D2D + 城市无图NOA + 高速NOA + 记忆泊车HPA)、H7(11V3R1L,支持全场景D2D + 城市无图NOA + 高速NOA + 泊车代驾VPD)、H9(双Thor + 13V5R(X)L,全冗余、全备份、顶级L3架构,支持全场景D2D + 城市无图NOA + 高速NOA + 泊车代驾VPD) [1] 银河星耀8、E8改款发布 - 新款C级旗舰纯电轿车E8上市,定价14.98万 - 19.88万元,C级旗舰插混轿车星耀8亮相,两款车型全系标配千里浩瀚H1,后续预计银河旗舰六座SUV搭载H9方案,现售车型相较于指导价促销3000 - 6000元不等,指导价下探有望提振短期需求 [2] 银河系列升级为品牌 - 吉利银河系列升级成为吉利银河品牌,集团下的LEVC吉利翼真品牌并入银河,成为银河的高端MPV系列,首款车L380预售价33.99万元起,该举措有助于推进战略聚焦、整合、协同,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2]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归母净利164.2/141.0/174.5亿元,EPS 1.63/1.40/1.73元,对应3月3日17.90港元收盘价的PE 10/12/10倍;考虑2024年有扣除出售HORSE股权非经,扣除之后预计2024 - 2026归母净利90.2/141.0/174.5亿元,EPS 0.93/1.40/1.73元,对应3月3日17.90港元收盘价的PE 18/12/10倍,维持“推荐”评级 [3] 财务数据预测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2.04亿、2247.83亿、2896.88亿、3388.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1%、25.4%、28.9%、17.0%;净利润分别为53.08亿、164.19亿、141.01亿、174.4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9%、209.3%、 - 14.1%、23.7% [3]
吉利汽车(00175):重大事项点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举办,智能化转型加速
华创证券· 2025-03-04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3日吉利举办AI智能科技发布会,发布“千里浩瀚”安全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展示AI领域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 [2] - 基于生态圈布局推进大AI战略,提出AI+车发展趋势及三大计划举措,“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将覆盖集团旗下各品牌车型 [8] - 随电动智能车上量,今明两年公司销量与经营性业绩有望快速增长,预计2024 - 26年全口径销量217万、265万、303万辆,同比+7.1%、+22%、+14% [8] - 2024年公司电动化转型步入正轨,“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发布提升车型产品力,加速智能化转型,微调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预期,给予2025年目标PE 15 - 18倍,对应目标价区间22.0 - 26.4港元,空间23% - 48%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 - 2026年主营收入分别为179,204、245,193、307,205、365,715百万元,同比增速21.1%、36.8%、25.3%、19.0% [5]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8、16,481、13,636、17,052百万元,同比增速0.8%、216.4%、 - 17.4%、25.3% [5] - 每股盈利分别为0.53、1.64、1.35、1.69元,市盈率分别为31.3、10.1、12.2、9.8倍,市净率分别为2.1、1.7、1.5、1.3倍 [5]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07,537.18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007,537.18万股,总市值1,803.49亿港元,流通市值1,803.49亿港元 [6] - 资产负债率54.23%,每股净资产8.8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44/7.31港元 [6]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6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款项合计等项目有相应变化,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分别为192,598、221,955、263,858、320,139百万元 [10] -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等项目逐年增长,净利润分别为4,935、16,463、14,307、18,694百万元 [10] -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各年有不同表现 [10]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指标各年有相应变化 [10]
吉利汽车:系列点评二十:新能源持续亮眼 智能化加速布局-20250303
民生证券· 2025-03-0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效率提升,技术降本、规模化加速新能源盈利,发力智能化有望提振产品销量、重塑估值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月批发总销量20.5万辆,同比+83.9%,环比-23.2%;1 - 2月批发总销量47.2万辆,同比+45.2% [1] - 2月新能源销量98,433辆,同比+193.8%,环比-18.7%,渗透率48.0%;1 - 2月新能源累计22.0万辆,同比+121.0% [1] - 分品牌看,吉利品牌2月销量17.4万辆(银河76,132辆(含几何));极氪2月销量14,049辆;领克2月销量17,238辆 [1] 1 - 2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 龙二地位加强 - 2月银河L6、L7 25款正式上市,售价分别7.98万 - 14.98万元、11.58 - 14.88万元,改款切换1挡DHT,价格进一步下探 [2] - 吉利银河计划推出5款全新新能源车型(2款SUV、3款轿车),覆盖主流市场,强化10 - 20万以下新能源龙二地位,挑战2025年100万辆销量目标 [2] 极氪科技集团成立 内部资源整合集中 - 2月14日极氪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有助于推进战略聚焦、整合、协同,明确各品牌定位,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促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3] - 极氪聚焦30万以上纯电市场,领克主攻20万级混动车型,目标2025年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极氪007 GT将于二季度上市,领克900(大型高端电混SUV)和极氪首款800伏全球车型7X也将陆续推出,加速抢占高端市场 [3] 深化AI技术融合 智能化加速布局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通过蒸馏训练优化智能车控和交互系统 [3] - 吉利计划于3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涵盖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等前沿技术,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3] - 2025年高阶智驾方案向15万以内下探,平权加速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收入2,247.8/2,896.9/3,388.3亿元,归母净利164.2/141.0/174.5亿元,EPS 1.63/1.40/1.73元,对应2025年2月28日17.54港元收盘价的PE 10/12/9倍 [4] - 考虑2024年有扣除出售HORSE股权非经,扣除之后预计2024 - 2026公司归母净利90.2/141.0/174.5亿元,EPS 0.93/1.40/1.73元,对应2025年2月28日17.54港元收盘价的PE 18/12/9倍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79,204 | 224,783 | 289,688 | 338,828 | | 增长率(%) | 21.1 | 25.4 | 28.9 | 17.0 | | 净利润 | 5,308 | 16,419 | 14,101 | 17,448 | | 增长率(%) | 0.9 | 209.3 | -14.1 | 23.7 | | EPS | 0.53 | 1.63 | 1.40 | 1.73 | | P/E | 31 | 10 | 12 | 9 | | P/B | 2.0 | 1.8 | 1.6 | 1.5 |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负债合计 | 107,446 | 112,693 | 143,377 | 152,704 | | --- | --- | --- | --- | --- | | 储备 | 80,410 | 90,262 | 98,722 | 109,191 | | 股东权益合计 | 85,151 | 94,681 | 103,577 | 114,868 | | 少数股东权益 | -373 | -322 | 436 | 822 | | 资本支出 | -15,322 | -12,000 | -11,500 | -9,500 | | 普通股增加 | 0 | 0 | 0 | 0 | [16]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预测数据 | 项目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 113,635 | 124,206 | 160,356 | 179,707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36,775 | 57,007 | 68,274 | 82,931 | | 应收账款及票据 | 35,898 | 42,973 | 58,672 | 60,215 | | 存货 | 15,422 | 15,841 | 22,652 | 24,106 | | 其他 | 25,539 | 8,385 | 10,758 | 12,455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78,963 | 83,167 | 86,598 | 87,865 | | 固定资产 | 27,351 | 28,798 | 30,491 | 31,005 | | 商誉及无形资产 | 23,954 | 25,911 | 26,649 | 26,352 | | 其他 | 27,658 | 28,458 | 29,458 | 30,508 | | 资产总计 | 192,598 | 207,373 | 246,954 | 267,572 | | 流动负债合计 | 96,824 | 102,070 | 132,755 | 142,081 | | 短期借款 | 0 | 0 | 0 | 0 | | 应付账款及票据 | 59,071 | 71,194 | 95,879 | 98,947 | | 其他 | 37,753 | 30,876 | 36,875 | 43,135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0,622 | 10,622 | 10,622 | 10,622 | | 长期借贷 | 5,440 | 5,440 | 5,440 | 5,440 | | 其他 | 5,182 | 5,182 | 5,182 | 5,182 | | 普通股股本 | 184 | 184 | 184 | 184 | | 储备 | 80,410 | 90,262 | 98,722 | 109,191 |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 | 80,509 | 90,360 | 98,820 | 109,289 | | 少数股东权益 | 4,643 | 4,321 | 4,757 | 5,579 | | 股东权益合计 | 85,151 | 94,681 | 103,577 | 114,868 | |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 | 192,598 | 207,373 | 246,954 | 267,572 | | 营业收入 | 179,204 | 224,783 | 289,688 | 338,828 | | 其他收入 | 643 | 0 | 0 | 0 | | 营业成本 | 151,789 | 187,581 | 240,586 | 280,550 | | 销售费用 | 11,832 | 11,621 | 14,195 | 15,925 | | 管理费用 | 12,020 | 13,037 | 18,540 | 21,685 | | 研发费用 | 3,361 | 2,697 | 2,607 | 3,388 | | 财务费用 | -544 | -780 | -1,083 | -1,252 | | 权益性投资损益 | 599 | 446 | 788 | 1,113 | | 其他损益 | -399 | 6,238 | 0 | 0 | | 除税前利润 | 4,950 | 17,308 | 15,631 | 19,646 | | 所得税 | 15 | 1,212 | 1,094 | 1,375 | | 净利润 | 4,935 | 16,097 | 14,537 | 18,270 | | 少数股东损益 | -373 | -322 | 436 | 822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5,308 | 16,419 | 14,101 | 17,448 | | EBIT | 4,406 | 16,529 | 14,548 | 18,393 | | EBITDA | 12,608 | 25,125 | 23,617 | 27,677 | | EPS(元) | 0.53 | 1.63 | 1.40 | 1.73 | | 成长能力(%) | | | | | | 营业收入 | 21.11 | 25.43 | 28.87 | 16.96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0.91 | 209.30 | -14.12 | 23.74 | | 盈利能力(%) | | | | | | 毛利率 | 15.30 | 16.55 | 16.95 | 17.20 | | 销售净利率 | 2.96 | 7.30 | 4.87 | 5.15 | | ROE | 6.59 | 18.17 | 14.27 | 15.97 | | ROIC | 4.85 | 15.35 | 12.41 | 14.22 | | 偿债能力 | | | | | | 资产负债率(%) | 55.79 | 54.34 | 58.06 | 57.07 | | 净负债比率(%) | -36.80 | -54.46 | -60.66 | -67.46 | | 流动比率 | 1.17 | 1.22 | 1.21 | 1.26 | | 速动比率 | 0.82 | 1.06 | 1.03 | 1.09 | | 营运能力 | | | | | | 总资产周转率 | 1.02 | 1.12 | 1.28 | 1.32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51 | 5.70 | 5.70 | 5.70 |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2.90 | 2.88 | 2.88 | 2.88 | | 每股指标(元) | | | | | | 每股收益 | 0.53 | 1.63 | 1.40 | 1.73 | | 每股经营现金流 | 2.22 | 2.24 | 2.89 | 3.13 | | 每股净资产 | 7.99 | 8.97 | 9.81 | 10.85 | | 估值比率 | | | | | | P/E | 31 | 10 | 12 | 9 | | P/B | 2.0 | 1.8 | 1.6 | 1.5 | | EV/EBITDA | 10.02 | 5.03 | 5.35 | 4.57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22,342 | 22,551 | 29,091 | 31,545 | | 净利润 | 5,308 | 16,419 | 14,101 | 17,448 | | 少数股东权益 | -373 | -322 | 436 | 822 | | 折旧摊销 | 8,203 | 8,596 | 9,069 | 9,284 | |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 | 9,205 | -2,142 | 5,486 | 3,991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16,145 | 4,721 | -11,712 | -9,437 | | 资本支出 | -15,322 | -12,000 | -11,500 | -9,500 | | 其他投资 | -822 | 16,721 | -212 | 63 |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2,764 | -7,040 | -6,112 | -7,451 | | 借款增加 | -5,380 | 0 | 0 | 0 | | 普通股增加 | 0 | 0 | 0 | 0 | | 已付股利 | -1,916 | 0 | 0 | 0 | | 其他 | 4,532 | -7,040 | -6,112 | -7,451 | | 现金净增加额 | 3,434 | 20,232 | 11,267 | 14,657 | [17]
吉利汽车:系列点评二十:新能源持续亮眼 智能化加速布局-20250302
民生证券· 2025-03-02 17: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新能源持续亮眼且智能化加速布局 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效率提升 技术降本、规模化加速新能源盈利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月批发总销量20.5万辆 同比+83.9% 环比-23.2% 1 - 2月批发总销量47.2万辆 同比+45.2% [1] - 2月新能源销量98,433辆 同比+193.8% 环比-18.7% 渗透率48.0% 1 - 2月新能源累计22.0万辆 同比+121.0% [1]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2月销量17.4万辆(银河76,132辆(含几何)) 极氪2月销量14,049辆 领克2月销量17,238辆 [1] 1 - 2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 龙二地位加强 - 2月总批发销量20.5万辆 同比+83.9% 环比-23.2% 1 - 2月乘用车累计销量47.2万辆 同比+45.2% 新能源累计22.0万辆 同比+121.0% [2] - 2月 银河L6、L7 25款正式上市 售价分别7.98万 - 14.98万元、11.58 - 14.88万元 改款切换1挡DHT 价格进一步下探 [2] - 后续吉利银河计划推出5款全新新能源车型(2款SUV、3款轿车) 覆盖主流市场 强化10 - 20万以下新能源龙二地位 挑战2025年100万辆销量目标 [2] 极氪科技集团成立 内部资源整合集中 - 2月14日 极氪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 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有助于推进战略聚焦、整合、协同 明确各品牌定位 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 促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 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3] - 极氪聚焦30万以上纯电市场 领克主攻20万级混动车型 目标2025年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极氪007 GT将于二季度上市 领克900(大型高端电混SUV)和极氪首款800伏全球车型7X也将陆续推出 加速抢占高端市场 [3] 深化AI技术融合 智能化加速布局 - 2月 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通过蒸馏训练优化智能车控和交互系统 [3] - 吉利计划于3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涵盖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等前沿技术 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3] - 2025年高阶智驾方案向15万以内下探 平权加速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收入2,247.8/2,896.9/3,388.3亿元 归母净利164.2/141.0/174.5亿元 EPS 1.63/1.40/1.73元 对应2025年2月28日17.54港元收盘价的PE 10/12/9倍 [4] - 考虑2024年有扣除出售HORSE股权非经 扣除之后预计2024 - 2026公司归母净利90.2/141.0/174.5亿元 EPS 0.93/1.40/1.73元 对应2025年2月28日17.54港元收盘价的PE 18/12/9倍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单位 / 百万人民币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79,204 | 224,783 | 289,688 | 338,828 | | 增长率(%) | 21.1 | 25.4 | 28.9 | 17.0 | | 净利润 | 5,308 | 16,419 | 14,101 | 17,448 | | 增长率(%) | 0.9 | 209.3 | -14.1 | 23.7 | | EPS | 0.53 | 1.63 | 1.40 | 1.73 | | P/E | 31 | 10 | 12 | 9 | | P/B | 2.0 | 1.8 | 1.6 | 1.5 |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负债合计 | 107,446 | 112,693 | 143,377 | 152,704 | | --- | --- | --- | --- | --- | | 储备 | 80,410 | 90,262 | 98,722 | 109,191 | | 股东权益合计 | 85,151 | 94,681 | 103,577 | 114,868 | | 少数股东权益 | -373 | -322 | 436 | 822 | | 资本支出 | -15,322 | -12,000 | -11,500 | -9,500 | | 普通股增加 | 0 | 0 | 0 | 0 | [16]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 | 项目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 113,635 | 124,206 | 160,356 | 179,707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36,775 | 57,007 | 68,274 | 82,931 | | 应收账款及票据 | 35,898 | 42,973 | 58,672 | 60,215 | | 存货 | 15,422 | 15,841 | 22,652 | 24,106 | | 其他 | 25,539 | 8,385 | 10,758 | 12,455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78,963 | 83,167 | 86,598 | 87,865 | | 固定资产 | 27,351 | 28,798 | 30,491 | 31,005 | | 商誉及无形资产 | 23,954 | 25,911 | 26,649 | 26,352 | | 其他 | 27,658 | 28,458 | 29,458 | 30,508 | | 资产总计 | 192,598 | 207,373 | 246,954 | 267,572 | | 流动负债合计 | 96,824 | 102,070 | 132,755 | 142,081 | | 短期借款 | 0 | 0 | 0 | 0 | | 应付账款及票据 | 59,071 | 71,194 | 95,879 | 98,947 | | 其他 | 37,753 | 30,876 | 36,875 | 43,135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0,622 | 10,622 | 10,622 | 10,622 | | 长期借贷 | 5,440 | 5,440 | 5,440 | 5,440 | | 其他 | 5,182 | 5,182 | 5,182 | 5,182 | | 普通股股本 | 184 | 184 | 184 | 184 | | 储备 | 80,410 | 90,262 | 98,722 | 109,191 |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 | 80,509 | 90,360 | 98,820 | 109,289 | | 少数股东权益 | 4,643 | 4,321 | 4,757 | 5,579 | | 股东权益合计 | 85,151 | 94,681 | 103,577 | 114,868 | |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 | 192,598 | 207,373 | 246,954 | 267,572 | | 营业收入 | 179,204 | 224,783 | 289,688 | 338,828 | | 其他收入 | 643 | 0 | 0 | 0 | | 营业成本 | 151,789 | 187,581 | 240,586 | 280,550 | | 销售费用 | 11,832 | 11,621 | 14,195 | 15,925 | | 管理费用 | 12,020 | 13,037 | 18,540 | 21,685 | | 研发费用 | 3,361 | 2,697 | 2,607 | 3,388 | | 财务费用 | -544 | -780 | -1,083 | -1,252 | | 权益性投资损益 | 599 | 446 | 788 | 1,113 | | 其他损益 | -399 | 6,238 | 0 | 0 | | 除税前利润 | 4,950 | 17,308 | 15,631 | 19,646 | | 所得税 | 15 | 1,212 | 1,094 | 1,375 | | 净利润 | 4,935 | 16,097 | 14,537 | 18,270 | | 少数股东损益 | -373 | -322 | 436 | 822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5,308 | 16,419 | 14,101 | 17,448 | | EBIT | 4,406 | 16,529 | 14,548 | 18,393 | | EBITDA | 12,608 | 25,125 | 23,617 | 27,677 | | EPS(元) | 0.53 | 1.63 | 1.40 | 1.73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 | 21.11 | 25.43 | 28.87 | 16.96 | |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0.91 | 209.30 | -14.12 | 23.74 | | 盈利能力(%) - 毛利率 | 15.30 | 16.55 | 16.95 | 17.20 | | 盈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 | 2.96 | 7.30 | 4.87 | 5.15 | | 盈利能力(%) - ROE | 6.59 | 18.17 | 14.27 | 15.97 | | 盈利能力(%) - ROIC | 4.85 | 15.35 | 12.41 | 14.22 |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 | 55.79 | 54.34 | 58.06 | 57.07 | |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 | -36.80 | -54.46 | -60.66 | -67.46 | |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 | 1.17 | 1.22 | 1.21 | 1.26 | |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 | 0.82 | 1.06 | 1.03 | 1.09 | |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 | 1.02 | 1.12 | 1.28 | 1.32 | |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51 | 5.70 | 5.70 | 5.70 | |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2.90 | 2.88 | 2.88 | 2.88 | | 每股指标(元) - 每股收益 | 0.53 | 1.63 | 1.40 | 1.73 | | 每股指标(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 | 2.22 | 2.24 | 2.89 | 3.13 | | 每股指标(元) - 每股净资产 | 7.99 | 8.97 | 9.81 | 10.85 | | 估值比率 - P/E | 31 | 10 | 12 | 9 | | 估值比率 - P/B | 2.0 | 1.8 | 1.6 | 1.5 | | 估值比率 - EV/EBITDA | 10.02 | 5.03 | 5.35 | 4.57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22,342 | 22,551 | 29,091 | 31,545 | | 净利润 | 5,308 | 16,419 | 14,101 | 17,448 | | 少数股东权益 | -373 | -322 | 436 | 822 | | 折旧摊销 | 8,203 | 8,596 | 9,069 | 9,284 | |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 | 9,205 | -2,142 | 5,486 | 3,991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16,145 | 4,721 | -11,712 | -9,437 | | 资本支出 | -15,322 | -12,000 | -11,500 | -9,500 | | 其他投资 | -822 | 16,721 | -212 | 63 |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2,764 | -7,040 | -6,112 | -7,451 | | 借款增加 | -5,380 | 0 | 0 | 0 | | 普通股增加 | 0 | 0 | 0 | 0 | | 已付股利 | -1,916 | 0 | 0 | 0 | | 其他 | 4,532 | -7,040 | -6,112 | -7,451 | | 现金净增加额 | 3,434 | 20,232 | 11,267 | 14,657 | [17]
吉利汽车(含银河、极氪、领克)研究报告:顺势而变,聚力向上
平安证券· 2025-02-18 1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面向智能新能源时代的技术基石、品牌布阵基本就绪,各品牌全新车型陆续上市将迎来新的规模上行周期,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台州宣言》开启战略聚焦 - 2024年9月吉利发布《台州宣言》,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进行战略聚焦与整合,梳理业务、明晰定位、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10] - 2007年《宁波宣言》使吉利从“低价战略”转向新战略,推动多方面提升,为沃尔沃收购奠定基础 [11] - 当下吉利在新能源赛道转型有不足,经济型车领域比亚迪强大,中高端领域新进入者表现突出,且自身转型波折上量晚 [16][17] - 发布“一三三”战略,乘用车规划“两横七纵”,“七纵”为七大技术领域协同,“两横”形成两大业务主体,几何并入银河,极氪与领克合并 [18][19] 银河:对齐龙头、2025挑战百万台规模 - 吉利在主流新能源市场转型不顺,燃油车基数大,混动依托燃油车型,纯电缺乏平台且品牌定位不清,银河前期销量未达预期 [23][24] - 2024下半年银河从三方面对齐龙头,技术端EM - I走向极致节能,完成混动技术对齐,突出节能优势 [31][32] - 产品端吉利新能源车产品矩阵有补充空间,2024下半年多款新品推出,2025年计划推5款新产品挑战百万销量 [37][38][40] - 渠道端两网并行,A网和B网到2025年底争取各650家,新增“吉行驿”下沉县域市场 [48] 极氪&领克:强敌环伺、聚力前行 - 领克是燃油车时代高端化抓手,产品市场表现平平;极氪是纯电时代高端化着力点,2024年交付22.2万辆且盈利 [50][51] - 行业形势变化,品牌划分不必局限动力形式,智驾发展加快,极氪竞争压力增大且智驾处于追赶状态 [52][53] - 极氪与领克整合为“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打造年销百万级集团,2025年产销目标71万辆 [54][55] - 品牌定位各有侧重,技术协同整合,成本优化,渠道高线独立、低线共享,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 [56][57] - 领克发布旗舰SUV领克900,极氪发布极氪700GT等多款新车 [60][61] 智能化:技术体系完备,自研智驾加速追赶 - 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2025年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处于智能体阶段,满足算力、数据、算法条件可跃升 [67][68][69] - 发布高算力自研域控制器,计划2025年交付原生无人车,自研高阶智驾芯片将量产 [69][70][72] - 吉利高阶智驾和智能座舱技术方案将统一,早期依赖第三方,后自研方案逐步装车,计划2Q25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 [79][80][8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025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271万辆,各品牌有不同增幅 [85] - 产销有望超行业平均,单车均价上升,毛利率向好,费用率下降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