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00175)

搜索文档
因认股权获行使 吉利汽车发行8.2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8-27 12:16
公司股份变动 - 吉利汽车于2025年8月27日因雇员行使认股权发行8.2万股普通股股份 [1] - 认股权计划于2023年4月28日获采纳 [1]
吉利汽车(00175)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7 12:01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26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6,448,533股,总数同[3] - 因股份奖励发行新股82,000股,占比0.00081%,每股9.56港元[3] - 2025年8月27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6,530,533股,总数同[3] 其他 - 呈交日期为2025年8月27日[2]


大行评级|瑞银:上调吉利汽车目标价至20港元 上调2025至27年销量预测
格隆汇· 2025-08-27 11:19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销量实现47%的按年增长[1] - 2025至2027年销量预测上调13%至18%至310万至340万辆[1] 市场观点与估值 - 市场对公司普遍持乐观态度[1] - 公司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相当预测明年市盈率11.4倍[1] - 目标价由15港元上调至20港元[1] 发展驱动因素 - 销量增长建立在庞大基数基础上[1] - 产品周期更新持续推进[1]
吉利银河A7:带动店内客流和订单暴涨,竞品80%对比秦L
车fans· 2025-08-27 08:30
销量表现 - 银河A7上市后门店销量大幅提升 截至撰稿时已售出40台 [2] - 最畅销配置为2025款EM-i 150km探索+版 指导价11.78万元 占销量80%-90% [3][4][19] - 热门外观颜色为天青灰 霜华银和砚雪白 [4][19] 目标客群特征 - 主要客群为年轻上班族 包括刚毕业大学生 用于通勤代步 [5] - 部分家庭用户购买作为第二辆车 [5] - 典型客户案例为宁德时代工厂工作的年轻情侣 因结婚刚需购车 [6][7] 产品竞争优势 - 同价位中尺寸最大的混动车型 外观内饰设计时尚年轻 [9] - 采用吉利高端车型技术下放 底盘质感优于同级竞品 [9] - 提供两种金融方案:8万两年0利息或5年低息方案 月供最低1520元 [20][21] 市场竞争格局 - 主要竞品为比亚迪秦L系列和海豹06系列 [11] - 战败案例显示品牌影响力不足是主要劣势 比亚迪在混动领域技术积累更全面 [12][14][15][16][17] - 新车型市场口碑尚需时间积累 [12] 价格策略 - 门店无现金优惠 但提供8000元超级置换补贴(无需实际置换车辆) [10] - 全款落地价115300元(含5000元保险+500元上牌费) [21] - 按揭方案最低首付35300元 [21] 用户反馈痛点 - 缺少电动尾门配置 [22][25] - 高速行驶时胎噪和发动机噪音明显 隔音性能一般 [22][25] 售后维护成本 - 首保周期5000公里/3个月 定期保养1万公里/12个月 [24] - 基础保养费用区间300-400元 [24]
吉利汽车(0175.HK):核心净利高速增长 海外布局进入攻坚期
格隆汇· 2025-08-27 04: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1502.8亿元,同比增长26.5%,创历史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9% [1] - 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77.9亿元,同比增长28.4%,环比增长7.3% [1] - 第二季度核心归母净利润约31.8亿元,同比增长127%,环比下降8.7% [1]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6.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 - 极氪汽车毛利率达19.7%,其中Q1毛利率18.8%,Q2毛利率20.5% [1]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5.6%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1.9% [2] - 研发投入83.5亿元,同比下降8.6%,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6.6% [2] - 单车平均售价9.6万元,同比下降1.4万元 [2] - 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4724元,同比增长37% [2] 销售表现 - 上半年累计总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4% [2] - 新能源车销量72.5万辆,同比增长126.5%,占比51.5% [2] - 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7.5% [2] - 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对应增速由25%调高至38% [2] - 吉利品牌销量116.4万辆,同比增长56.99%,其中银河系列销量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2] - 极氪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3% [2] - 领克销量15.4万辆,同比增长22.3% [2]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出口18.4万辆,同比下降7.7% [3] - 新能源车出口4.0万辆,同比增长146% [3] - 出口销量占总销量13% [3] - 设立欧洲、拉美非、中东亚、东盟、东欧五个海外大区 [3] - 下半年将推出银河E5、星舰7、星愿等车型进入海外市场 [3] 战略调整与产品规划 - 计划私有化纽交所上市的极氪,最高支付23.99亿美元或10.89亿股吉利汽车股份,占现有股本11% [3] - 私有化后极氪成为全资子公司,原股东可选择2.687美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股份兑换每股极氪股份 [3] - 2025年计划发布10款新车型,其中银河5款、极氪3款、领克2款 [4] - 已上市星耀8、领克900、极氪007GT等新车型 [4] - 下半年将推出银河A7/M9、极氪9X/8X、领克10EM-P等新车型 [4] 财务预测 - 2025/2026/2027年EPS预计值分别为1.537/1.852/2.320元人民币 [4] - 目标价24.3港元,对应2025/2026/2027年预计市盈率14.4/12/9.6倍 [5]
吉利银河M9开启预售 19.38万元起
财经网· 2025-08-27 00:0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吉利银河M9于8月23日开启全球预售 推出6个版型 预售价格区间为19.38万元至25.88万元 [1] 技术平台与架构 - 新车基于GEA Evo原生架构打造 依托吉利全域AI技术赋能 [1] - 搭载新一代雷神EM-P AI电混系统 配合AI云动力2.0系统 实现最低CLTC工况4.8L/100km馈电油耗与最长超1500km综合续航(两驱) [4] - 采用神盾插混专用电池系统 强化电池安全性能 [3] 设计特性 - 传承"涟漪美学"设计语言 创新星汉涟漪贯穿灯和旭日东升尾灯设计 [1] - 风阻系数低至0.285Cd 提供6种外观车色与2种内饰颜色选择 [1] - 车身尺寸达5205mm*1999mm*1800mm 轴距超3米 车内面积5.2㎡ 得房率达88.3% [3] 智能科技配置 - 搭载银河Flyme Auto 2智能座舱 配备高通8295P旗舰级芯片 [3] - 集成全球首个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支持20+项类人语音交互功能 [3] - 配备30英寸6K一体屏 32英寸AR-HUD 12.66英寸仪表及二排娱乐屏 支持多屏联动 [4] - 搭载27扬声器Flyme Sound无界之声系统 支持9.1.6声道AI智能全景声 [4] 驾驶辅助系统 - 采用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 支持全国无图NOA功能 [4] - 具备车位到车位领航能力 覆盖多种日常出行场景 [4] - 全车配备11颗高清摄像头 3颗毫米波雷达 1颗激光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6] - 支持40+项L2级基础安全功能 AEB最高实现130km/h高速刹停 [6] 安全性能 - 采用高强度星甲笼式车身结构 提供720°全维安全防护 [3] - 配备9大安全气囊 包含双腔远端气囊与超长侧气帘 [3] 空间设计 - 支持百变魔方舒享空间 可一键切换8种常用空间模式 [3] - 提供双侧沙滩椅模式 三排观影沙发模式及后排大床房模式 [3] - 支持满配六座与尊享四座自由组合 [3]
24小时获超4万订单,吉利银河M9为何敢称“人民的M9”
新浪财经· 2025-08-26 23:05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吉利银河M9定位插电混动大型旗舰SUV 是品牌达成百万销量后推出的旗舰产品 [2] - 新车共推出六款车型 基础辅助驾驶版预售价19.38万-20.88万元 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版预售价20.28万-25.88万元 [2] - 开启预售24小时内获得超过40000台订单 显示强劲市场热度 [2] 外观与尺寸配置 - 车身长度超过5.2米 宽度接近2米 轴距达3030mm 采用大六座布局 [2] - 整体造型大气舒展 契合当下国人审美 [2] 内饰与智能科技 - 采用双拼配色装饰 配备12.66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30英寸贯穿多媒体触控屏 [2] - 首搭银河Flyme Auto 2新一代智能座舱 配备算力最高的高通8295P芯片 [2] - 配备双50W风冷无线快充和27扬声器Flyme Sound无界之声音响系统 [2] - 搭载全场景AI Agent智能体 行业首发"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6] - 配备AI数字底盘 星睿AI云动力等智能配置 [6] 空间与舒适性 - 主驾座椅为多功能"撑腰椅" 配备转向自适应侧翼支撑和自适应腰托 [4] - 二排配备带腿托的独立座椅 三排座椅支持最大150°躺倒角度 [4] - 支持常用空间模式一键8调 拥有双侧沙滩椅模式 三排观影沙发模式 后排大床房等多种空间布局 [6] 动力系统与性能 - 基于GEA Evo原生架构打造 使用1.5T插混系统 [8] -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 最强版本配备3个驱动电机 [8] - 拥有4秒级百公里加速能力 支持华尔兹式掉头 漂移泊车等操作 [8]
吉利汽车:神盾金砖电池通过“整包+整车”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8:16
电池安全测试 - 公司旗下领克10 EM-P搭载的神盾金砖电池通过中汽中心行业首次"整包+整车"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 [1] - 测试包含带载动态腐蚀浸水、整包高温充放电、整车连续刮底、整车涉水刮底、整车颠簸涉水及带载外部火烧六项试验 测试全程电池持续放电 [1] - 测试结果显示电池未发生起火或爆炸 所有试验项目均顺利通过 [1] 产品技术应用 - 神盾金砖电池产品线涵盖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级混动三大系列 [1] - 电池技术全面覆盖纯电动与混合动力平台 [1] - 该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公司旗下极氪、领克及吉利银河等多个品牌车型 [1]
闪电快讯|神盾金砖电池成功挑战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
新浪财经· 2025-08-26 17:56
电池技术性能 - 神盾金砖电池通过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 包括带载动态腐蚀浸水、高温充放电、整车连续刮底、整车涉水刮底、整车颠簸涉水和带载外部火烧 测试后电池未起火未爆炸且车辆状态正常[1] - 超级快充系列最大充电倍率达5.5C且3秒脉冲放电倍率22C 高能量密度系列能量密度达192Wh/kg且平均快充倍率2.45C 超级混动系列SOC 80%-100%充电时间11.5分钟且末端充电倍率较行业高75%[3] - 电芯通过8针同刺、多面挤压、5.56mm自动步枪真弹贯穿及36吨坦克碾压等远超国标测试 2024年已完成6263次测试累计48324小时 36项全场景极限测试中23项超新国标[3] 产品特性与验证 - 电池循环寿命表现突出 高能量密度系列达3500圈较行业高40% 超级混动系列达4500圈约160万公里 馈电工况下单体5秒加速功率达2100W[3] - 测试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检验中心执行 采用同一块满电电池包搭载领克10 EM-P整车 所有测试均在持续放电状态下模拟真实用车场景[1] - 企业标准包含12项国标未覆盖测试如电池包跌落和踩踏测试 覆盖48项测试项目[3] 产能与市场表现 - 母公司吉曜通行拥有8大生产基地包括浙江桐庐和衢州 规划2027年形成70GWh产能 衢州基地具备24GWh短刀电池产能且整线设计效率达24PPM[5] - 衢州基地为浙江首家且全国电芯行业首家"智能制造四级成熟度工厂"[5] - 搭载该电池的吉利新能源车型今年1-7月总销量超85万辆同比增长126% 覆盖极氪、领克、吉利银河等品牌[5] 技术路线与战略定位 - 神盾金砖电池为吉利控股集团2025年4月整合电池业务后推出的统一品牌 包含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三大系列 覆盖纯电与混动平台[3] - 产品强调超安全、超快充、高倍率、超耐用特性[3] - 技术路线聚焦磷酸铁锂短刀形态 极端安全性能与制造能力成为吉利新能源产品重要支撑[5]
观车 · 论势 || 缩短账期不易,但须持续推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16:28
核心观点 - 17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但仅3家完全兑现 多数企业仍在推进中 [1][2] - 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 缩短账期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3] - 账期压缩面临现金流压力及管理挑战 支付方式与计算标准需明确 [3] - 部分车企已采取现金支付及流程优化措施 但实际效果存在分化 [2][3][4] - 监管需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 打造更具韧性供应链体系 [4] 车企承诺落实情况 - 17家车企中仅中国一汽、广汽集团、赛力斯3家明确实现60天账期承诺 [1][2] - 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理想、小鹏等企业积极响应但未完全兑现 [1] - 小鹏汽车与部分供应商完成补充协议签署 部分仍在签字盖章阶段 [2] - 理想汽车于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定为60天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2天 [3] - 缩短账期至60天内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行业利润率连年下跌形成压力 [3] - 新能源车企多数处于盈亏线徘徊 依赖融资维持生存 [3] - 账期压缩需优化采购下单、合同审核、财务支付等全流程管理 [3] 企业具体措施 - 中国一汽组建财务、供应链、法务跨部门专项工作组 6月起对中小企业供应商执行100%现金支付 [2][3] - 广汽集团构建覆盖订单下发至货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2] - 赛力斯采用"厂中厂"模式并推行数字化管理 [2] - 理想汽车采用月度支付且每月两次统一支付期 绝大部分使用电汇方式 [3] 实施效果与数据对比 - 小鹏汽车2025年中期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170.04天 较2024年末232.79天缩短62.75天 [4] -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2024年末175.61天延长至182.52天 [4] - 多家车企对账期起算日、支付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表态 [3] 监管与行业展望 - 有关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 通过线上问题反映窗口等平台监督车企践行承诺 [4] - 需杜绝隐形账期及商业汇票等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行为 [3][4] - 应有序推进行业规范化进程 构建良性供应链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