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宝(00226)

搜索文档
力宝(00226)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8月31日)
2025-09-01 16:32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0[1] - 截至2025年7、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493,154,032[2] - 截至2025年7、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93,154,032[2] 人员信息 - 公司呈交者为行政总裁李国辉[5]
有道全面屏听力宝M7评测:专注学习的AI英语助手
齐鲁晚报· 2025-08-29 11:20
产品概述 - 网易有道推出全面屏听力宝M7 定价799元 配备4英寸全面屏和AI作文批改功能 续航能力达一周一充 [1] - 设备专注于英语学习 构建听说读写一体化语言学习闭环 打破学习硬件"要么全能要么无能"的局面 [3][17] 硬件设计 - 采用4.02英寸全面屏 搭配银色金属漆边框和红色按钮 背面使用珠光白磨砂塑料后盖避免指纹残留 [4] - 机身小巧便于持握 特别适合中小学生群体使用 设计被称为教育硬件领域清流 [7] - 新增500万像素背部摄像头 支持拍照答题和作文批改功能 [9] - 全塑料机身存在易留刮痕缺陷 建议配备保护套使用 [13] 性能配置 - 搭载定制化Linux系统 配备2000mAh电池和USB-C 10W充电 [14] - 续航表现突出 每日使用数小时后 周一至周五仍保持接近30%电量剩余 [14] - UI界面针对学习场景优化 设置超大功能板块降低误触率 操作逻辑与手机相似 [16] - 系统严格限制安装权限 仅支持学习类软件 无法安装游戏 [16] 学习功能 - 听力训练内置正版教材资源及中外文学名著 每月更新"每日听单"课程 紧扣新课标考纲 [19] - 口语练习搭载升级版Hi Echo虚拟教练 提供背单词-学对话-刷真题-练口语完整学习链路 [20] - 阅读功能支持中英文课文同步学习 通过听词选图等趣味互动方式强化单词记忆 [20] - 写作辅导新增AI作文批改功能 通过拍照上传自动识别内容并给出语法检查和评分 [21] 技术创新 - AI摄像头实现"一拍即学"功能 可秒变中英文朗读器或生成自定义单词表 [22] - 基于"子曰"教育大模型多模态能力 对图像理解更为准确 能处理文图结合复杂内容 [26] - 实际使用中存在拍照速度偏慢和偶尔失焦的情况 需进一步优化OCR算法 [26] 市场定位 - 以比低端产品稍贵的价格提供核心功能体验极佳的学习工具 特别适合需要专注学习环境的学生群体 [27] - 相比传统单一听力训练设备 实现了系统性"听说读写"综合练习理念的创新突破 [27]
力宝(0022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866.8万港元 同比减少91.1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0:2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4.21亿港元 同比增长2.73%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866.8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91.15% [1] - 每股亏损7.8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2025年1月后终止综合入账HKC集团 [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减少 [1]
力宝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866.8万港元 同比减少91.15%
智通财经· 2025-08-28 20:08
财务表现 - 收入4.21亿港元 同比增加2.73%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866.8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91.15% [1] - 每股亏损7.8港仙 [1] 亏损改善原因 - 2025年1月后终止综合入账HKC集团 [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减少 [1]
力宝(00226) - 独立财务顾问及独立董事委员会就(1) LL CAPITAL HOLDINGS...
2025-08-28 19:49
决议情况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建议对无利害关系股东公平合理,建议投票赞成[5] - 批准计划及分派的决议案于2025年8月20日获正式通过[5] 股东选择 - 各股东(非合资格股东除外)可在2025年9月10日前选择现金或股票方案[7] 建议实施 - 建议实施须待条件达成或豁免,可能实施也可能不实施[8] 董事会组成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8]
力宝(0022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9: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421.2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4] - 期内亏损为50.5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94.847百万港元大幅收窄91.5%[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7.8港仙,同比改善91.2%[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为0.987百万港元,同比收窄98.1%[4]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89.71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089.091百万港元[5] - 公司整体除税前亏损为46,770千港元[1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2,43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96,772千港元,同比增长12.6%[20] - 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3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7亿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2] - 总收入增至4.21亿港元(去年同期4.1亿港元),其中新加坡占比55%(去年61%),香港占比32%(去年3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亏损净额从6,657千港元扩大至9,530千港元,同比增长43.2%[22] - 利息收入从38,067千港元下降至9,912千港元,同比下降73.9%[23] - 员工成本计入销售成本部分为1426.8万港元(2024年为1179万港元),计入行政开支部分为1.537亿港元(2024年为1.517亿港元)[25] - 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成本部分为841.1万港元(2024年为956.1万港元),计入行政开支部分为2154.8万港元(2024年为2513.2万港元)[25] - 期内总所得税支出为374.3万港元(2024年为512.9万港元)[26] - 其他经营开支降至7900万港元(去年1.05亿港元),主要因法律专业费用减少[43] - 员工成本1.68亿港元(2024年1.64亿港元)[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总收入为421,209千港元,其中食品业务分部贡献最大,达392,320千港元(占93.1%)[15] - 证券投资分部业绩为5,785千港元,财务投资分部业绩为2,271千港元[15] - 物业投资分部业绩亏损4,243千港元,物业发展分部亏损1,702千港元[15] - 食品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478千港元,但收入占比最高[15] - 资本开支总额为12,220千港元,食品业务分部占11,878千港元(97.2%)[15] - 折旧总额为61,562千港元,食品业务分部占56,188千港元(91.3%)[1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650千港元[1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净亏损987千港元[15] - 公司综合收入为4.10008亿港元,其中食品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47617亿港元(84.8%)[16] - 证券投资分部业绩亏损4573.7万港元,主要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5182.2万港元影响[16] - 物业投资分部产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00万港元,资本开支仅6.8万港元[16] - 未分配企业开支达8978.7万港元,融资成本为3796万港元[16] - 食品制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9%至2.02855亿港元,餐厅营运收入增长4.6%至1.87787亿港元[18] - 利息收入同比骤降73.9%,从3806.7万港元减少至991.2万港元[18] - 食品业务收入从345,879千港元增至390,642千港元,同比增长12.9%[20] - 物业管理部门收入从6,283千港元下降至5,952千港元,同比下降5.3%[2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从5,000千港元扩大至8,650千港元,同比增长73.0%[2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亏损从51,822千港元大幅收窄至987千港元[23] - 食品业务收入增长13%至3.92亿港元,占总收入93%(去年85%),其中食品制造增22%、食品零售增5%[43][44] - 食品业务分部亏损收窄至200万港元(去年亏损2000万港元)[44] - 物业投资收入降至1800万港元(去年4500万港元),主因终止综合入账HKC集团[4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900万港元(去年亏损500万港元),因香港物业市值下跌[45] - 财务证券投资业务录得盈利800万港元(去年亏损4200万港元),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200万港元(去年亏损5200万港元)[46]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入从221,151千港元增至222,956千港元,同比增长0.8%[20]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大幅增长308.1%,从10,449千港元增至42,637千港元[20] - 香港地区所得税支出为398,000港元(2024年为284.2万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地区所得税支出为334.5万港元(2024年为228.7万港元)[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股息)[28] - 公司私有化计划代价为每股0.14港元现金支付[59] - 特别分派力宝华润股份最多303,289,730股(占比33.01%)[5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70] - 董事会主席因身处海外未能出席2025年6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70] - 股东周年大会由董事会副主席担任主席主持[70] 投资和证券组合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4.929百万港元,较期初425.320百万港元减少56.5%[6] - 投资物业价值为562.247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9.7%[6] - 所占比营企业业绩贡献40.65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33.063百万港元[4] - 所佔合營企業業績贡献40,657千港元,所佔聯營公司業績亏损4,370千港元[15] - 公司除税前亏损达5.89718亿港元,其中合营企业业绩亏损贡献4.33063亿港元[16] - 所占合营企业LAAPL业绩从亏损430,239千港元转为盈利41,432千港元[24] - 现金及银行结余降至1.56亿港元(去年末4.5亿港元),财务证券投资组合总值7.91亿港元(去年末10.08亿港元)[4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4.96亿港元,其中GSH持仓公平值收益1307.2万港元[48][49] - 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600万港元,占财务资产总值15.4%及资产总值2.1%,期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收益1300万港元[50] - Amasia CIV投资公平值为5600万港元,占财务资产总值11.4%及资产总值1.5%,初始投资额200万美元[51] - Quantedge投资公平值为4100万港元,占财务资产总值8.2%及资产总值1.1%,期间赎回400万港元并确认未变现收益10万港元[52]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账面值增至1.27亿港元(2024年末为4600万港元),其中HKC投资占60.4%[53] - HKC投资公平值为7700万港元,占资产总值2.1%,期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收益400万港元[53] - GB投资公平值为2400万港元,占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19.1%,期间确认未变现收益30万港元[54] - H2G投资公平值为1300万港元,占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10.4%,认股权证公平值为700万港元[55] - Healthway权益为5.09亿港元,公司所占溢利为10万港元(2024年亏损300万港元)[56] - TIH权益为3.26亿港元,公司所占亏损为400万港元(2024年溢利1300万港元)[57] 资产和负债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1.641亿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占1.434亿港元[6][7] - 资产净值为16.3亿港元,较期初101.797亿港元下降84.0%[7] - 分部资产总额较期初下降72.0%,从1326.28亿港元减少至371.61亿港元[17] - 联营公司权益从11.2271亿港元缩减至8.80789亿港元,降幅达21.5%[17] - 总负债减少32.3%,从30.83116亿港元降至20.86143亿港元[17] - 应收账款总额8579.3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7275.1万港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金额为165.3万港元[29] - HKC股份分派导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减少63.293亿港元[32] - 分派完成后公司保留HKC已发行股份总数14.23%的权益[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分派的HKC集团资产净值为89.821亿港元[33]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0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41亿港元,减少约3.8%[34] - 有抵押银行贷款的流动部分从3.12亿港元减少至2.07亿港元,下降33.5%[34] - 无抵押银行贷款从0增加至7305.6万港元[34] - 其他无抵押贷款维持在7.9亿港元[34] - 银行贷款年利率区间从5.0%-7.3%变为0.8%-6.4%[34] - 应付贸易账款从4446.6万港元减少至3574.3万港元,下降19.6%[36] - 账龄超过90天的应付贸易账款从48.3万港元增加至64.8万港元,增长34.2%[36] - 来自合营企业的无抵押贷款为6亿港元,年利率2.25%[38] - 来自控股股东的无抵押贷款为1.2亿港元,年利率3%[38]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维持在4.93亿股,股本为9.87亿港元[39] - 股本削减将股本由9.844亿港元减至5000万港元,产生9.344亿港元进账转入资本削减储备[58]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37亿港元(与2024年末持平)[60] - 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减少至21亿港元(2024年末25亿港元)[60]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16.41亿港元(2024年末17.06亿港元)[61] - 浮动利率贷款占比52%(2024年末54%)[62] - 资本负债比率177.1%(2024年末21.3%)[6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降至8.05亿港元(2024年末69.82亿港元)[62] - 每股净资产1.6港元(2024年末14.2港元)[62] 基本每股和股息 - 基本每股亏损基于期内综合亏损及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4.93154亿股(2024年同為4.93154亿股)计算[27]
002261 6分钟涨停 多只业绩向好股上涨 游戏板块大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2:53
AI算力与半导体板块表现 - AI算力行情分化 寒武纪 胜宏科技 工业富联等龙头股调整 天孚通信大涨14.84%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1154.9亿元 剑桥科技涨停 [1][4]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 同比增长57.84% 归母净利润8.99亿元 同比增长37.46% 受益于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及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需求增长 [4] - 华丰科技上半年营收11.05亿元 同比增长128.26% 超去年全年水平 归母净利润1.51亿元 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1792.68万元) 股价创历史新高 [4] 华为概念与科技股业绩 - 华为概念股拓维信息开盘6分钟涨停 成交额49.56亿元 上半年营收13.06亿元同比下降24.42% 但归母净利润7880.5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62.83% [1][2] - 半导体 消费电子板块临近午盘发力 带动上证指数翻红 沃尔核材 安集科技 立讯精密等中报业绩向好股上涨 [1][4] 游戏板块政策与市场动态 - 游戏板块大涨 三七互娱涨停 冰川网络 恺英网络等个股跟涨 [6] - 国家新闻出版署8月25日批准166款国产游戏版号及7款进口游戏版号 [8] - 政策持续加码游戏出海 国务院4月批复方案明确发展游戏出海全产业链 广东5月推出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措施 浙江6月发布支持游戏出海推广举措 [8] 券商行业观点 - 中航证券指出游戏板块受政策加码 行业景气回升与AI落地三重驱动 短期版号常态化和暑期新品支撑业绩 中期AI推动降本增效 长期全球化拓展空间 [9] - 中原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规模与用户数据创新高 AI技术在游戏制作发行 NPC及陪伴等应用明朗 未来AI原生游戏将助力板块价值重估 [9]
002261,6分钟涨停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2:23
AI算力板块表现分化 - 寒武纪、胜宏科技、工业富联等龙头股调整 [1] - 天孚通信大涨14.84%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1154.9亿元 [3] - 剑桥科技涨停 [1] 华为概念股强势表现 - 拓维信息开盘6分钟涨停 成交额49.56亿元 [1][2] - 上半年营收13.06亿元同比下降24.42% 归母净利润7880.5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62.83% [2] 半导体及消费电子板块发力 - 临近午盘半导体、消费电子、互联网金融板块带动上证指数翻红 [1] - 上证指数午盘上涨0.11% 深证成指上涨0.73% 创业板指上涨0.21% [1] 中报业绩驱动个股上涨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受益AI行业发展和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增长 [3] - 华丰科技上半年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128.26% 超去年全年水平 净利润1.5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92.68万元) [4] - 沃尔核材、安集科技、立讯精密等龙头股业绩向好推动股价上涨 [4] 游戏板块大涨 - 游戏板块整体上涨2.86% [5] - 三七互娱涨停涨幅10.01% 流通市值311亿元 [5] - 冰川网络上涨8.17% 恺英网络上涨6.66% ST中青宝上涨5.22% [5] 政策支持游戏产业发展 - 8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66款国产游戏版号和7款进口游戏版号 [8] - 国务院4月批复方案明确发展游戏出海业务 布局全产业链 [8] - 广东省5月推出措施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和"游戏企业出海联盟" [8] - 浙江省6月发布支持游戏出海措施 提升全球竞争力 [8] 机构看好游戏板块前景 - 中航证券指出政策加码、行业景气回升和AI落地构成三重驱动 [9] - 中原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规模与用户数据创新高 AI技术应用推动降本增效和内容升级 [9]
002261,业绩暴增超22倍!北向资金大手笔扫货5股!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全天成交额3.18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超5900亿元 成交额创历史第二高水平 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1] - 收盘上涨个股超3300只 其中收盘股价涨停92只[1] - 稀土永磁概念继续领涨 板块内多股涨停 金力永磁"20cm"涨停 白酒、金属新材料、小金属等跟涨[1] 创新高个股 - 127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不含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2] - 电子、机械设备、汽车行业创新高个股较为集中 分别有25股、18股、13股[2] - 创新高个股今日股价平均上涨6.88% 涨停包括中航泰达、科德教育、金力永磁等[2] - 中航泰达收盘价20.37元 涨幅29.99% 科德教育收盘价25.91元 涨幅20.01% 金力永磁收盘价36.36元 涨幅20.00%[3] - 罗博特科收盘价270.36元 涨幅20.00% 强瑞技术收盘价117.98元 涨幅20.00% 舒泰神收盘价61.00元 涨幅16.17%[3] - 创益通收盘价43.68元 涨幅14.95% 长芯博创收盘价116.92元 涨幅14.89% 中际旭创收盘价320.00元 涨幅14.74%[3] - 慧博云通收盘价58.82元 涨幅13.90% 海光信息收盘价210.10元 涨幅12.92% 生益电子收盘价73.36元 涨幅12.69%[3] - 浙海德曼收盘价106.60元 涨幅12.55% 华丰科技收盘价78.50元 涨幅11.95% 苑东生物收盘价70.65元 涨幅11.72%[3][4] - 寒武纪收盘价1384.93元 涨幅11.40% 艾布鲁收盘价57.20元 涨幅10.81% 安培龙收盘价125.58元 涨幅10.40%[4] - 仕佳光子收盘价71.44元 涨幅10.32% 德科立收盘价99.57元 涨幅10.11% 东方精工收盘价20.22元 涨幅10.01%[4] - 亚翔集成收盘价38.59元 涨幅10.01%[4] 机构资金动向 - 龙虎榜净买入个股16只 净卖出个股13只[5] - 12股净买入金额均超千万元 金力永磁获机构净买入1.42亿元 居首[5] - 罗博特科、恒宝股份、御银股份获净买入均超8600万元[5] - 机构净卖出个股中 金风科技遭机构净卖出3.78亿元 居首[5] - 南方精工、丸美生物分别遭净卖出1.18亿元、1.11亿元[5] - 金力永磁收盘价36.36元 涨幅20.00% 机构净买入14239.50万元[6] - 罗博特科收盘价270.36元 涨幅20.00% 机构净买入14015.39万元[6] - 恒宝股份收盘价29.70元 涨幅2.95% 机构净买入12051.97万元[6] - 御银股份收盘价9.57元 跌幅4.30% 机构净买入8605.43万元[6] - 吴志机电收盘价33.54元 涨幅20.00% 机构净买入6937.07万元[6] - 同洲电子收盘价19.13元 跌幅5.53% 机构净买入6922.84万元[6] - 新恒汇收盘价100.69元 涨幅16.59% 机构净买入5123.01万元[6] - 博苑股份收盘价53.26元 涨幅9.36% 机构净买入3893.57万元[6] - 成飞集成收盘价53.60元 涨幅10.00% 机构净买入3453.50万元[7] - 兴业科技收盘价13.67元 跌幅6.63% 机构净买入2682.03万元[7] - 翔港科技收盘价18.55元 跌幅8.53% 机构净买入2474.08万元[7] - 远东股份收盘价7.13元 涨幅10.03% 机构净买入1393.66万元[7] - 能之光收盘价30.35元 跌幅5.27% 机构净买入859.06万元[7] - 宸展光电收盘价39.20元 跌幅9.99% 机构净买入691.36万元[7] - 方盛股份收盘价39.69元 跌幅0.58% 机构净买入268.97万元[7] - 奔朗新材收盘价22.92元 涨幅7.20% 机构净买入113.49万元[7] - 天津普林收盘价23.40元 跌幅10.00% 机构净卖出2219.11万元[7] - 汇嘉时代收盘价12.05元 涨幅5.24% 机构净卖出2310.61万元[7] - 科创信息收盘价22.38元 跌幅5.65% 机构净卖出3159.56万元[7] - 中天火箭收盘价65.65元 涨幅4.97% 机构净卖出4175.80万元[7] - 安通控股收盘价3.58元 涨幅10.15% 机构净卖出4442.89万元[7] - 领益智造收盘价13.56元 涨幅9.98% 机构净卖出7289.00万元[7] - 航天宏图收盘价31.98元 涨幅20.00% 机构净卖出8473.01万元[7] - 国安达收盘价27.51元 跌幅15.04% 机构净卖出8906.27万元[7] - 川润股份收盘价19.43元 涨幅2.37% 机构净卖出9168.80万元[7] - 中科磁业收盘价78.16元 涨幅6.49% 机构净卖出9423.37万元[7] - 丸美生物收盘价42.23元 跌幅6.76% 机构净卖出11146.23万元[7] - 南方精工收盘价33.80元 跌幅1.57% 机构净卖出11759.35万元[7] - 金风科技收盘价11.62元 涨幅10.04% 机构净卖出37843.88万元[7] 北向资金动向 - 17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 其中5股净买入金额均超1亿元[7] - 中文在线净买入2.99亿元 居首[7] - 东方精工、金力永磁、罗博特科分别获净买入2.99亿元、2.62亿元、1.71亿元[7] - 北向资金净卖出11股 华胜天成遭净卖出1.98亿元 居首[8] - 恒宝股份遭净卖出1.75亿元[8] - 中文在线涨幅20.01% 换手率28.35% 北向净买入29928.76万元[9] - 东方精工涨幅10.01% 换手率20.80% 北向净买入29894.40万元[9] - 金力永磁涨幅20.00% 换手率14.18% 北向净买入26179.09万元[9] - 罗博特科涨幅20.00% 换手率10.37% 北向净买入17080.01万元[9] - 宏景科技涨幅20.00% 换手率38.29% 北向净买入13605.74万元[9] - 金风科技涨幅10.04% 换手率5.78% 北向净买入9090.18万元[9] - 航天宏图涨幅20.00% 换手率17.93% 北向净买入8782.26万元[9] - 新恒汇涨幅16.59% 换手率39.40% 北向净买入7045.30万元[9] - 吴志机电涨幅20.00% 换手率29.80% 北向净买入6356.28万元[9] - 成飞集成涨幅10.00% 换手率18.61% 北向净买入3802.67万元[9] - 和而泰涨幅9.99% 换手率8.82% 北向净买入2747.20万元[9] - 博苑股份涨幅9.36% 换手率37.96% 北向净买入1782.57万元[9] - 领益智造涨幅9.98% 换手率9.98% 北向净买入1670.20万元[9] - 远东股份涨幅10.03% 换手率8.50% 北向净买入1467.33万元[9] - 长江通信涨幅10.01% 换手率11.02% 北向净买入1314.15万元[9] - 浙大网新涨幅2.34% 换手率32.74% 北向净买入1082.13万元[9] - 丸美生物跌幅6.76% 换手率2.44% 北向净买入187.45万元[9] - 同洲电子跌幅5.53% 换手率15.38% 北向净卖出1832.34万元[9] - 华米环能跌幅7.79% 换手率5.37% 北向净卖出1994.14万元[9] - 安通控股涨幅10.15% 换手率3.05% 北向净卖出2132.21万元[9] - 翔港科技跌幅8.53% 换手率10.04% 北向净卖出2889.64万元[9] - 宸展光电跌幅9.99% 换手率15.80% 北向净卖出3944.86万元[10] - 中天火箭涨幅4.97% 换手率10.85% 北向净卖出4519.95万元[10] - 好上好涨幅3.90% 换手率45.08% 北向净卖出5028.23万元[10] - 飞乐音响跌幅9.11% 换手率6.76% 北向净卖出5259.53万元[10] - 南方精工跌幅1.57% 换手率37.47% 北向净卖出10102.91万元[10] - 恒宝股份涨幅2.95% 换手率34.73% 北向净卖出17502.20万元[10] - 华胜天成涨幅9.98% 换手率47.71% 北向净卖出19813.66万元[10] 公司公告 - 拓维信息上半年净利润7881万元 同比增长2263%[11] - 启明信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69%[11] - 亚太科技拟投资2.1亿元建设汽车轻量化铝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1] - 晶升股份筹划购买北京为准控股权 股票停牌[11] - 天孚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 拟每10股派5元[11] - 凯莱英上半年净利润6.17亿元 同比增长23.71%[11] - 瑞普生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7.59%[11] - 恒立液压拟使用额度不超过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投资[11] - 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或延展至商用车领域[11] - 中国化学上半年净利润31.02亿元 拟每10股派1元[11]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取得东风汽车55%股份[11] - 阳光电源上半年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11] - 沃尔核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11] - 三七互娱上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72% 拟每10股派2.1元[11] - 珠海冠宇拟投资20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建设项目[11] - 安科生物独家代理产品重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11] - 科德教育对中昊芯英不构成控股关系[11]
力宝(00226) - 联合公佈 - 内幕消息公佈/盈利警告及有关收购守则规则10之公佈
2025-08-25 19:32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约10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5200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不少于800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1.37亿港元[3] 未来展望 - 要约人2025年7月23日建议透过计划安排将力宝私有化[2] - 2025年8月28日公布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3] 其他新策略 - 盈利警告构成收购守则规则10项下之盈利预测,须由力宝之财务顾问等作出报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