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电子(00285)
icon
搜索文档
Reiterate BUY on multiple growth drivers in 2024
招银国际· 2024-04-01 00:00
业绩总结 - 2024年BYDE的总收入预计为171,585百万元,同比增长32%[5] - 组件业务预计将实现252.5%的年同比增长,达到30,495百万元[5] -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554.2亿元,同比增长37.1%[15] - 2024年预计净现金流为709.4亿元,同比增长11.2%[16] - 2024年预计营收增长率为32.0%,毛利润率为8.9%[16] 未来展望 - 2024年的展望包括:Android高端需求复苏、苹果市场份额增加、Jabil协同效应、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扩大和AI服务器出货。预计FY24E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32%/37%[1] - 新智能和NEV领域的预期增长潜力较大,预计将实现20%的年同比增长[7] 其他新策略 - 报告仅限于特定的接收者,并且未经CMBIGM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为任何目的复制、再版、销售、重新分发或部分发布[23] - 报告仅限于英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2000年(金融促销)法令2005年修订版第19(5)条或第49(2)(a)至(d)条规定的人员[24] - CMBIGM不是美国注册经纪商,因此不受美国关于研究报告准备和研究分析师独立性的规定约束[25]
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受益捷普利润改善及比亚迪智能高端化战略
开源证券·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整体收入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21%[2] - 2023年净利润为4,041百万元,同比增长117.6%[5]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72,260百万元,同比增长32.6%[5]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3.0元,P/E为8.7倍[5] 智能高端化战略 - 比亚迪电子受益于捷普利润改善和智能高端化战略,维持“买入”评级[1] 捷普业务展望 - 捷普相关业务利润改善超出预期,2024年有望受益国内外客户钛合金放量,维持“买入”评级[3] 其他 -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使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14][15] - 客户应当考虑本公司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不应将本报告作为唯一投资决策因素[15] - 开源证券可能参与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交易,并可能与相关公司存在业务关系[17] -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再次分发[18]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1:11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公告显示,營業額达到人民幣129,957百萬元,同比增长21.24%[1] - 公司毛利为人民幣10,434百萬元,同比增长64.31%[1]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达到人民幣4,041百萬元,同比增长117.56%[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幣1.79元,同比增长117.56%[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达到人民幣129,956,992千元,同比增长21.24%[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人民幣10,434,090千元,同比增长64.31%[3] 业务板块发展 - 集团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均实现同比增长,总收入规模创新高[1] - 集团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产品、AI服务器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为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能[1] - 完成优质资产收购,将快速拓宽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大幅改善客户与产品结构,助推产业升级[1]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财务报表显示,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2,611,656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97.1%[5]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财务报表显示,流动资产总值为54,606,964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34.7%[5]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财务报表显示,流动负债总额为54,750,533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81.3%[6]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财务报表显示,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137,69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157.4%[6] 公司信息 - 公司成立于二零零七年六月十四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有限公司,并于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8] - 公司的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沙田乡事会路138号新城市中央广场2座17楼1712室一部分[9]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创新产品提供商,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AI服务器、3D打印机、物联网、机器人、通信设备、医疗健康设备等多元化市场领域[10] 财务报表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提到,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递交了二零二二年的财务报表,并将在适当时候递交二零二三年的财务报表[7] - 本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143,569,000元[17] - 合并财务报表包括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9] - 多数投票权形成控制权,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20] - 附属公司与本公司的财务报表报告期间相同,采用一致会计政策[21] - 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归属于本集团母公司及非控股权益[22] - 本集团已首次采纳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5]
预计今明两年利润稳定增长,长期战略清晰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3-04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比亚迪电子2024年和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19%和17% [2] - 这主要得益于汽车电子的利润高成长以及即将并表的Jabil逐步贡献的利润增量 [2] - 长期看,汽车电子正在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推动力 [2] - 公司开始布局的AI服务器也有望在今年贡献收入 [2] - 目前,比亚迪电子市盈率为11.4x,结合较高的利润增长确定性,估值较为吸引人 [2] - 收购Jabil相关资产有望在2024年和2025年持续释放利润 [2] - 汽车电子持续推动利润增长,AI服务器开始贡献业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2024年和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19%和17% [7] - 2024年在扣除相关收购的贷款利息费用后,预计当年依然可以贡献人民币3-5亿元的并表利润 [2] - 汽车电子收入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该业务稳定的毛利率有望助推其在2025年贡献公司超过30%的毛利 [2] - 公司已经是英伟达的授权合作伙伴,其AI服务器也有望在今年开始贡献收入 [2] 估值 - 我们采用分部加总法对比亚迪电子进行估值 [14] - 我们分别给予2024年的国际客户组装、国际客户零部件、安卓组装、安卓零部件、新型智能产品和汽车智能系统10x、15x、8x、10x、10x、35x的目标市盈率 [14] - 我们得到36.7港元的目标价,潜在升幅24% [14] 预测调整 - 根据公司近期披露的关于已收购的Jabil相关业务的更多财务信息,我们略微下调了比亚迪电子2024、2025年的收入预测 [12] - 我们略微上调2024年的净利润预测,但同时下调2025年的净利润预测 [12]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30 16:31
九个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营业额为92,143,9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1,156,021千元人民币增长29.5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7,902,3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124,075千元人民币增长91.6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43,75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236,772千元人民币增长146.1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35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0.55元增长146.11%[1] 特定日期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4,915,16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994,373千元人民币增长13.9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36,590,88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359,304千元人民币增长16.68%[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8,324,28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635,069千元人民币增长10.49%[1]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21:28
公司概况 - 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285[2] -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2] - 比亚迪电子涉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等多元化的市场领域[2] - 本公司的中期业绩报告已经发布并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披露易网站和公司网站上查阅[1]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销售额约为56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8.58%[13]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升约139.15%至约人民币15.16亿元[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28.58%,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9.15%[44] 新型智能产品和新能源汽车业务 - 2023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11.3%至5.34亿部,全球PC市场出货量下跌21.7%至1.19亿部,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约5900万部[15]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1.6%大幅提升至28.3%[20] 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 - 公司在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深度布局,多个产品实现量产交付[21] - 公司将继续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布局核心技术研发及创新,进一步巩固垂直整合优势,强化大客户策略[26]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经营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2,351百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主要是因为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4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人民币2,486,415千元[9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为人民币2,350,625千元[99]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8 21: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7年12月20日从比亚迪股份分拆,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新界沙田乡事会路138号新城市中央广场2座17楼1712室一部分[5] - 公司中国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比宝二路1号,邮编51811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达人民币56,180百万元,同比增长28.5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达人民币4,409百万元,同比增长89.3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人民币1,516百万元,同比增长139.1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67元,同比增长139.15%[6] - 公司收入规模创新高,同比增长28.58%[7][8]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9.15%,盈利能力显著改善[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约561.8亿元,同比上升约28.58%[11][12]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升约139.15%至约15.16亿元[11][12] - 回顾期内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8.5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同期上升139.15%[29] - 期内毛利上升约89.37%至人民币4,409百万元,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约5.33%上升至约7.85%[31][34] - 期内经营现金流入约人民币2,351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人民币3,275百万元[32][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3,005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2,004百万元)[32][35][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周转天数约为51日,2022年同期约为52日;存货周转天数由约50日增长至约61日[33][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 -12.33%(2022年12月31日: -12.93%)[37][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96,600名员工,期内员工总成本约占集团收入的10.13%[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2,253,204,500股[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748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026百万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信用保证金抵押的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14,527,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20,633,000元)[42][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用约9.66万名雇员,员工成本总额占集团营业额约10.13%[5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份数目为2,253,204,500[5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达约7.48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约10.26亿元人民币)[54]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6,180,09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3,693,547千元人民币[8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408,74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28,070千元人民币[8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669,88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88,935千元人民币[8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515,74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33,798千元人民币[82][8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67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0.28元人民币[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986,56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6,506,119千元人民币[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2,739,533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0,488,254千元人民币[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6,804,639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5,635,069千元人民币[88] - 2023年6月30日期内溢利为15.15744亿元,2022年同期为6.33798亿元[9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款项融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为9567万元,2022年同期变动为 - 193万元[90] - 2023年6月30日换算境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6038万元,2022年同期为 - 796万元[90] - 2023年6月30日已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3.71779亿元,2022年同期已宣派2021年末期股息2.3208亿元[90] - 2023年6月30日除税前溢利为16.69881亿元,2022年同期为6.88935亿元[93] - 2023年6月30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为23.50625亿元,2022年同期为32.74669亿元[94] - 2023年6月30日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值为 - 21.60587亿元,2022年同期为 - 21.63246亿元[94] - 2023年6月30日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值为7.88179亿元,2022年同期为2.39874亿元[96]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12917亿元,2022年同期为41.62474亿元[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并储备为227.5241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5.82841亿元[90][91]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同收入总额为561.80097亿元,2022年同期为436.93547亿元[115] - 2023年上半年手机部件、模块及其他产品销售为558.54649亿元,2022年同期为436.25367亿元[11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入为186.95887亿元,2022年同期为175.24723亿元;海外市场收入为374.84210亿元,2022年同期为261.68824亿元[11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存货的成本为515.03845亿元,2022年同期为412.68976亿元[119] - 2023年上半年提供服务的成本为2.20765亿元,2022年同期为0.58094亿元[11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90790亿元,2022年同期为12.49918亿元[119]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81580亿元,2022年同期为1.74889亿元[11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1.54137亿元,2022年同期为0.55137亿元[122] - 2023年末期宣派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165元,2022年为人民币0.103元[122]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皆为2,253,204,500股[126][128]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515,744千元和633,798千元[12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分别为13,733,179千元和10,495,823千元,减值分别为31,696千元和24,414千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以2,216,798,000元成本添置资产,2022年同期为1,698,871,000元[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处置账面净值为78,472,000元的资产,产生处置亏损净值17,543,000元;2022年同期处置账面净值为62,208,000元的资产,亏损4,576,000元[132]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收最终控股公司款项分别为155,783千元和155,744千元[13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分别为22,346,411千元和22,002,295千元[13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分别为105,024千元和129,779千元[137] - 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对应时间皆为2,253,204,500股,金额皆为4,052,228千元[137] - 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厂房及机器为547,631千元,建筑物为200,055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753,413千元和272,488千元[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最终控股公司出售厂房及机器为498千元,向同系附属公司出售为4,376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633千元和5,568千元[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从最终控股公司购买厂房及机器为3,963千元,从同系附属公司购买为21,804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694千元和3,734千元[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从最终控股公司购买存货为143,054千元,从同系附属公司购买为192,12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3,185千元和150,359千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最终控股公司出售存货为1,701千元,向同系附属公司出售为5,191,183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175千元和2,681,743千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最终控股公司支付租赁及配套服务付款为90,310千元,向同系附属公司支付为349,903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2,932千元和423,674千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从最终控股公司获得独家加工服务为35,674千元,从同系附属公司获得为241,400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8,792千元和67,388千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最终控股公司提供独家加工服务为2,988千元,向同系附属公司提供为316,02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114千元和173,918千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从中介控股公司获得采购服务代理费为26,745千元,从同系附属公司获得为10,63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8,232千元和11,700千元[149] - 2023年6月30日,有关租金合约的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3.9141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5998亿元)[15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融资按重大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24.26469亿元[166] - 2023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按重大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83.5万元[166] - 2023年6月30日,计入预付款项等的金融资产按重大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1亿元[166] - 2023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按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3.358亿元[166]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按重大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53.48059亿元[172] - 2022年12月31日,计入预付款项等的金融资产按重大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1亿元[172]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按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为3.358亿元[172] - 2023年6月30日,自最终控股公司贷款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总计3004861千元人民币,其中第一级为0,第二级为3004861千元人民币,第三级为0[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7 18:12
财务表现 - 比亚迪电子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营业额达到26374934千元,同比增长26%[2] - 比亚迪电子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毛利为2030103千元,同比增长77.37%[2] - 比亚迪电子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每股盈利为0.20元,同比增长154.85%[2]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8 18:51
财务摘要 - 比亚迪电子于2007年12月20日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211)分拆,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 - 2022年度营业额为107,186,288人民币千元,较2021年的89,056,978人民币千元增长了20%[4] - 2022年度毛利为6,350,268人民币千元,毛利率为6%,较2021年的6,029,165人民币千元和7%的毛利率略有增长[4]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利润为1,857,618人民币千元,净利润率为2%,较2021年的2,309,882人民币千元和3%的净利润率下降[4] - 2022年度净资产为25,635,069人民币千元,较2021年的24,027,103人民币千元增长了6%[5] - 2022年度资产总值为56,994,373人民币千元,较2021年的41,175,282人民币千元增长了38%[5] 市场趋势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11.3%,达到12.1亿部[10] - 2022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6.5%,达到2.923亿部[10] - 2022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3.3%,达到1.628亿部[10] - 2022年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22.6%,达到2.72亿部[10][11] - 2022年中国市场5G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9.6%,达到2.14亿部[1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板块持续增长,房屋储能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20] -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智能座舱和网联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22] - 比亚迪电子通过优化绿色技术和产品,全面支持政府实现“碳中和”目标[2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海外市场占公司营业额的比例为62%,较2021年的54%有所增长[4] - 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市场占公司营业额的比例为38%,较2021年的46%有所下降[4] 未来展望 - 展望2023年,政府致力擴大内需及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逐步邁向達成“碳中和”的目标[27] -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7%上调至2.9%[46] - 中国设定了大约5%的GDP增长目标[46]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在2022年实现销售额约107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36%[33] - 公司在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偏低,盈利承压,但随着业务结构优化,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有所恢复,盈利逐季改善[34]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跌约19.58%至约人民币18.58亿元[35]
比亚迪电子(0028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21: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额增长20.36%,达人民币107,186百万元[1] - 毛利增长5.33%,达人民币6,350百万元[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9.58%,为人民币1,858百万元[1] - 每股盈利下降19.58%,为人民币0.82元[1] - 拟议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65元[1] - 2022年资产总值为人民币56,994,373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41,175,282千元[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5,635,069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4,027,103千元[5] - 2022年客户合同收入总额为107,186,288千元,2021年为89,056,978千元,同比增长20.36%[21] - 2022年中国(包括港澳台)客户收入为40,583,926千元,2021年为41,222,478千元,同比下降1.55%;海外客户收入为66,602,362千元,2021年为47,834,500千元,同比增长39.23%[21] - 2022年主要客户收入为58,885,861千元,2021年为57,299,531千元,同比增长2.77%[20]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508,534千元,2021年为656,763千元,同比增长129.70%[23] - 2022年政府补助及补贴为178,687千元,2021年为585,261千元,同比下降69.47%[26] - 2022年融资成本中银行借款利息为12,348千元,2021年为14,850千元,同比下降16.85%;租赁负债利息为46,183千元,2021年为28,479千元,同比增长62.17%[27] - 2022年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所出售存货的成本为100,642,985千元,2021年为82,634,600千元,同比增长21.79%[28] - 2022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80,952千元,2021年为155,411千元,同比下降47.89%[29] - 2022年即期中国所得税支出为366,671千元,2021年为264,536千元,同比增长38.61%;即期其他地区所得税支出为3,454千元,2021年为1,040千元,同比增长232.12%[29] - 2022年按集团实际税率计算的税项支出为80,952千元,税率4%;2021年为155,411千元,税率6%[30] - 2022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57,618千元;2021年为2,309,882千元[31]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0,495,823千元,减值24,414千元;2021年为9,279,580千元,减值39,231千元[32] - 2022年末集团9%(2021年:18%)及27%(2021年:44%)的应收贸易账款分别为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欠款[32] - 2022年12月31日90日内预期信贷亏损率0.22%,91 - 180日0.22%,181 - 360日0.22%,1年以上100.00%,总计0.23%[33] - 2022年应收款项融资为5,364,893千元,2021年为2,996,375千元[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应收款项融资计提累计减值拨备280,000元(2021年12月31日:264,000元)[34]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90日内为21,490,421千元,91 - 180日为483,674千元等[35]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2,253,204,500股普通股,金额4,052,228千元,与2021年相同[36] - 董事会决议就2022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65元(2021年度:0.103元)[37] - 2022年建议末期每股普通股股息为人民币0.165元,2021年为人民币0.103元,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总额为371,779千元,2021年为232,080千元[38] - 2022年集团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071.86亿元,同比上升约20.36%,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跌约19.58%至约人民币18.58亿元[40] - 2022年公司毛利上升约5.33%至约人民币63.5亿元,毛利率由2021年约6.77%下降至约5.92%[49] - 2022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入约人民币59.61亿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63.35亿元[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20.0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0)[50][51]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周转期约为47日,2021年约为54日;存货周转期约为50日,2021年约为39日[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 - 12.93%(2021年12月31日: - 9.63%)[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就信用保证金而抵押的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063.3万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51244亿元)[5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雇用约9.30万名员工,员工成本总额占公司营业额约10.77%[5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發行普通股份數目為2,253,204,500股[57] -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或其附屬公司無贖回、購買或出售任何本公司上市證券[57] - 2022年,集團無重大投資、重大收購及出售附屬公司及聯屬公司[5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資本承擔達約人民幣1,026百萬元,2021年12月31日為約人民幣1,191百萬元[58] - 2023年公司营业额较去年增长20.36%,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下降19.58%[48] - 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派發人民幣0.165元,2021年為每股0.103元[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45.71%[1] -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2.19%[1] - 2022年手机部件、模组及其他产品销售为105,982,653千元,2021年为88,976,161千元,同比增长19.11%;服务提供为1,203,635千元,2021年为80,817千元,同比增长1390.05%[21] - 2022年集团在消费电子业务领域收入为人民币822.09亿元,较2021年上升约14.77%[41] - 2022年集团消费电子业务中零部件收入约为人民币141.55亿元,同比下降9.58%;组装收入约为人民币680.54亿元,同比上升21.57%[41] - 2022年公司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约152.07亿元,占整体收入14.19%,较2021年增长22.19%[42] - 2022年公司汽车智能系统业务收入约92.63亿元,占总体收入8.64%,较去年上升约145.71%[42] 公司注册及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07年6月14日在香港注册成立,同年12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7] 子公司注册信息 - 比亚迪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股本为25.6280478亿卢比,公司占权益百分比为100%[9] - 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股本为1亿元人民币,公司占权益百分比为100%[9] - 长沙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股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占权益百分比为100%[9] - 韶关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股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占权益百分比为100%[9]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 - 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按历史成本法编制,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以人民币呈列[10] - 合并财务报表涵盖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11] - 集团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等多项修订[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对集团2022年1月1日或之后业务合并追溯应用,无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对集团2021年1月1日或之后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追溯应用,无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对集团2022年1月1日未履行全部义务合同追溯应用,无影响[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修订自2022年1月1日起追溯应用,因年内公司无修改或更换金融负债,未产生影响[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将可行权宜方法延期12个月,适用于2022年6月30日或之前到期付款的租金减免,公司2021年1月1日提早采纳,未收到相关租金减免[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2011年)的修订无强制生效日期,目前可采纳[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将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的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无重大影响[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披露的修订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无重大影响[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的修订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预期无重大影响[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预期无重大影响[17] 市场环境数据 -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0]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11.3%至12.1亿部,全球PC市场出货量下跌16.5%至2.923亿部,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1.628亿部,同比下降3.3%[41] - 2022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22.6%至2.72亿部,其中5G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9.6%至2.14亿部[41] - 2022年全球户用储能新增装机达15GWh,同比增长134%,公司户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业务规模成长数倍[42] - 2022年中国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预计突破100亿元,未来5年将以46.9%的复合增长率增长[42]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从13.4%提升至25.6%[42] - 预计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8%,PC市场出货量下滑5.6%至2.81亿台,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下跌6.7%至1.48亿台[44] - 预计到2026年底,欧洲将有390万户家庭部署住宅电池储能系统,累计部署储能容量增长300%以上,达32.2GWh[45] - 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出货量增长4.6%,2022 - 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45] - 预计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2023 - 2030年将以57.5%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4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7%上调至2.9%,中国预期GDP增长5%左右[4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46] - IDC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598万辆,年复合增长率35.1%[46] 股息分派信息 - 预计末期股息将于2023年8月31日前分派[38] 法律诉讼情况 - 富士康诉讼案仍处于法律诉讼阶段,难以可靠估计最终结果及了结诉讼须支付的款项金额[39] 公司业务领域信息 - 集团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元化市场领域[40] 公司审核相关信息 - 公司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兩名非執行董事組成[59] - 2023年3月28日,審核委員會召開會議審閱會計政策等事宜[59]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已核對初步全年業績公告與綜合財務報表金額一致,但未作保證[59] - 全年業績公告已刊載於聯交所披露易網站[59] - 刊發日期,執行董事為王念強先生及江向榮先生等[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