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子(00285)

搜索文档
比亚迪电子:Auto+AI to drive earnings growth-20250402
信达国际· 2025-04-02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48.84港元,当前股价39.85港元,潜在涨幅22.6%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2024财年业绩喜忧参半,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6.4%和5.5%,但净利润略低于市场共识,主要因毛利率低于预期、PPE折旧增加和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成本上升 [1] - 预计公司毛利率将逐步改善,得益于捷普业务的持续优化、消费电子业务的回升以及产能向汽车业务的重新分配 [2] - 有望从美国客户获得更多项目,生成式AI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高将推动换机需求 [3][5] - 人工智能服务器和AIS业务前景乐观,将抵消物联网短期压力,机器人业务值得关注 [11] - 2025 - 2027财年,销售和净利润预计将以11.6%和2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公司多元化业务战略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比亚迪电子成立于2002年,是领先的手机零部件和模块制造商,提供手机组装服务,客户包括三星、诺基亚、华为等 [8]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1773亿人民币,净利润42.65亿人民币,营收基本符合市场共识,净利润低于约6%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6.9%,主要因2024年下半年产品组合不利 [1] - 预计2025 - 2027财年营收分别为1968.94亿、2189.31亿和2466.73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53.71亿、63.58亿和78.15亿人民币 [21] 业务板块 组装与零部件业务 - 2024财年组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零部件收入同比飙升1.6倍至约356亿人民币,得益于新收购的捷普业务和安卓旗舰机的强劲需求 [3] - 收购捷普新加坡后,目标是更多参与美国客户的旗舰项目,带来协同效应和收益 [3] - 安卓客户需求逐步回升,在三星和谷歌等客户中份额增加,华为回归也将支持智能手机市场复苏 [4] 物联网业务 - 2024财年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受储能业务拖累 [2] - 预计未来2 - 3年物联网和汽车业务收入增速将加快至30%以上,2025 - 2026财年分别达到约500亿和650亿人民币 [15] 汽车智能业务 - 2024财年汽车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5%至205亿人民币,得益于电气化和智能系统渗透率的提高 [13] - 信息娱乐系统支持所有比亚迪车型,与一级供应商和OEM建立深入合作,拓展产品线至ADAS、智能座舱等电子部件 [13] - 预计随着比亚迪CNOA的推广,汽车业务将继续增长,目标2025年超300万辆汽车采用高速NOA或更先进系统 [13] 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 - 2024财年人工智能服务器和组件收入约10亿人民币,目标2025财年扩大至30 - 50亿人民币 [12] - 与英伟达保持10多年密切关系,是其战略合作伙伴,已完成GB200机架液冷和电源单元的产品验证,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增加 [12] 行业趋势 -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4%,环比增长4.9%,美国客户出货量因新旗舰机发布环比增长37% [1] - 生成式AI智能手机从2024年开始引领市场趋势,预计2024年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中个位数,2025 - 2026年提高至高20%以上,2027年出货量达8亿部,2023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00% [5] 估值比较 - 比亚迪电子当前股价对应2025财年15.5倍市盈率,接近5年平均水平,目标价对应19.0倍市盈率,高于5年平均约1个标准差 [17] - 与港股和组装同行相比,比亚迪电子的估值具有吸引力 [23]
比亚迪电子(00285):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智驾下沉推动汽车业务高增
国信证券· 2025-04-01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智驾下沉推动汽车业务高增,虽利润环比下滑、毛利率下降,但各业务有不同表现,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28.2%/18.2%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773.06亿元(YoY +36.0%),归母净利润42.66亿元(YoY +5.6%);4Q24实现营收551.79亿元(YoY +44.2%,QoQ +28.8%),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YoY +20.6%,QoQ -22.2%);2024年毛利率6.9%(YoY -1.1%),归母净利率2.41%(YoY -0.7%) [1]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28.2%/18.2%至60/77/91亿元(25 - 26年原值为62/7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2/10倍 [4]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及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及35.5%,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2] - 报告公司背靠母公司,从智能座舱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智驾域控产品有望受益,智能悬架产品2024年量产交付,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05.13亿元(YoY +45.5%) [2] 新型智能业务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产值约2050亿美元,预计液冷技术市场规模将增长88%至49亿美元 [3] - 集团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多业务稳健发展,3D打印机、AI服务器量产,液冷和电源产品完成开发,自主移动物流机器人投入内部场景;2024年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155.6亿元(占比8.78%),同比下降15.63% [3] 消费电子业务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上升6.4%至12.4亿部,全球平板出货量上升9.2%至1.48亿部,新技术推动安卓业务增长 [4] - 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并表捷普部分资产拉动零部件业务规模扩大;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412.33亿元(YoY +45.0%),其中零部件收入356.58亿元(YoY +161.5%),组装收入1055.75亿元(YoY +26.0%)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2|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57|177,306|203,183|232,241|259,155| |(+/-%)|21.2%|36.4%|14.6%|14.3%|1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41|4266|6008|7702|9102| |(+/-%)|117.6%|5.5%|40.8%|28.2%|18.2%| |每股收益(元)|1.79|1.89|2.67|3.42|4.04| |EBIT Margin|3.8%|3.0%|3.6%|4.0%|4.2%| |净资产收益率(ROE)|13.8%|13.2%|15.6%|16.7%|16.5%| |市盈率(PE)|24.4|23.1|16.4|12.8|10.8| |EV/EBITDA|20.7|19.5|14.8|12.9|11.5| |市净率(PB)|3.36|3.04|2.57|2.14|1.79|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2022、2024年实际数据及2025E - 2027E预测数据,涵盖现金、应收款项、存货等多项指标 [22] -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展示了每股收益、每股红利、ROIC等数据在2022、2024年及2025E - 2027E的情况 [22]
比亚迪电子(00285):消费电子平台型企业,智驾+服务器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东北证券· 2025-03-31 1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制造企业,业务布局多元化,营收稳定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18][28] - 消费电子业务安卓市场份额稳定,与苹果的合作不断深化;汽车电子业务绑定母公司高速发展,智驾域控有望放量;服务器业务绑定海外大客户,代工+液冷+电源空间广阔 [1][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982/2282/2578 亿元,同比增长 11.80%/15.13%/12.96%;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85/108 亿元,同比增长 56.87%/26.48%/28.01%,给予 2025 年目标估值 18 倍,对应总市值为 1205 亿元,股价 53.46 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比亚迪电子:全球领先的平台型制造企业,智驾和服务器业务空间广阔 - 领先的平台型制造企业,业务布局多元化:比亚迪电子成立于 1995 年,业务涉及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多元化市场领域,三大业务模块为消费电子业务、新型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业务,消费电子为基本盘,汽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发展迅速 [18][20][22] - 公司营收稳定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019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4 年实现营收 1773.06 亿元,同比增长 36.43%;归母净利润 2024 年达到 42.66 亿元,同比增加 5.55%;毛利率、净利率呈现波动状态;销售费用率下降,研发成本逐年提升;核心客户覆盖国内外龙头企业 [28][31][38] - 股权结构稳定,集中度较高:截至 2024 年报,最大股东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 Golden Link Worldwide Limited,持有 65.76%股份,王传福持有比亚迪股份 17.65% [44] 消费电子业务:安卓市场份额稳定,与苹果的合作不断深化 - 苹果公司合作不断深化,产品品类和份额持续提升:与苹果合作 15 年,从基础零部件代工到综合服务,2020 年代工 iPad 系列,负责数量占比超三成,收购捷普产线切入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系列;2020 - 2024 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增速超越苹果核心硬件产品出货量增长曲线;AI 驱动叠加换机需求,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有所回升;Apple Intelligence 带来产品创新,苹果手机出货有望增长;软硬件结合发展,带动新一轮增长动力 [47][50][53] - 深耕安卓高端市场,市场地位领先:作为全球移动终端产业链核心供应商,与头部企业协同创新,构建全流程解决方案,合作机型超百款,获多项专项荣誉;手机厂商推出 AI 手机抢占市场,2024 年 AI 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 亿,预计 2027 年渗透率达 40% [64][65] 汽车电子业务:绑定母公司高速发展,智驾域控有望放量 - 依托母公司比亚迪,业绩实现高速增长:聚焦汽车电子与智能系统研发制造,供应智驾域控、座舱域控、热管理和悬架四类大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69] - 智驾平权:高阶智驾下沉,域控增量显著:高级智能驾驶超越 L2 级别;2024 年比亚迪改组智驾研发团队;2025 年 2 月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未来全系车型将搭载;智驾域控制器对算力要求更高;2025 年有望成为高阶智驾元年;比亚迪 ADAS 渗透率持续增长;多款车型已搭载“天神之眼”,未来高阶智驾功能将进一步下放;2024 年域控搭载率 5%左右,未来增长潜力大 [70][73][84] - 云辇悬架自研发展,预测未来渗透率提升:云辇悬架依托自主研发平台,提升性能,覆盖全场景需求,衍生四大子系列;云辇各子系列适用不同车型;2021 - 2023 中国汽车空气悬架产量和销量有波动,2023 年恢复增长;云辇悬架多场景覆盖,产品矩阵差异化布局加速;云辇系统自研保障,成本控制可行 [106][114][121] 服务器业务:绑定海外大客户,代工+液冷+电源空间广阔 - 前瞻布局 AI 服务器赛道,代工+液冷+电源三轮驱动:新兴技术驱动下,AI 服务器、液冷市场需求强劲增长;2024 年公司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 155.60 亿元,占比 8.78%,除户用储能业务承压外,其他业务板块稳健发展,3D 打印机、AI 服务器量产,液冷和电源产品完成开发;公司液冷技术有质的飞跃,子公司在英伟达平台创新;自主研发 AMR,深化与英伟达合作 [127][128][131] 盈利预测 - 分项业务收入预测:消费电子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5%/8%/5%;新能源汽车业务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60%/50%/40%;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0%/10%/10% [135]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982/2282/2578 亿元,同比增长 11.80%/15.13%/12.96%;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85/108 亿元,同比增长 56.87%/26.48%/28.01%;参考可比公司平均 PE,给予 2025 年目标估值 18 倍,对应总市值为 1205 亿元,股价 53.46 元,给予“买入”评级 [3][137][138]
比亚迪电子:2024年业绩点评:经营情况稳健,三大业务增量可期-20250331
东吴证券· 2025-03-31 1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收入1773.1亿元,同比+36.0%;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5.6%;毛利率同比-1.1pct至6.9%,加速折旧、产品结构变化等影响毛利率和净利润 [7] - 消费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45.0%至1412.3亿元,收购捷普协同效应后续有望在利润率和产品序列层面进一步显现 [7]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45.5%至205.1亿元,智驾域控等产品有望受益于母公司智驾平权及销量增长贡献业绩增量 [7] - 新型智能产品2024年收入同比-15.6%至155.6亿元,受储能业务影响,AI及机器人布局持续完善,有望贡献增长新动能 [7] - 下调公司2025/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至52.6/63.2亿元,预测2027年为73.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0404|177306|195953|221482|237397| |同比(%)|20.83|35.97|10.52|13.03|7.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41|4266|5264|6321|7302| |同比(%)|117.56|5.55|23.42|20.07|15.5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79|1.89|2.34|2.81|3.24| |P/E(现价&最新摊薄)|21.08|19.97|16.18|13.48|11.67|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1.55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3.20/61.55港元,市净率2.89倍,港股流通市值93620.65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4.38元,资产负债率64.14%,总股本2253.20百万股,流通股本2253.20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60415.51|66491.82|76771.69|85698.87| |非流动资产|29931.69|30072.87|30134.92|30196.98| |资产总计|90347.20|96564.69|106906.61|115895.85| |流动负债|50823.33|53545.17|59609.66|63340.55| |非流动负债|7122.21|7122.21|7122.21|7122.21| |负债合计|57945.54|60667.38|66731.87|70462.7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2401.66|35897.31|40174.74|45433.09|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77305.55|195953.01|221482.49|237396.86| |营业成本|165004.24|180192.07|203289.18|217402.42| |经营利润|3629.78|5042.32|6078.21|7008.83| |利润总额|4740.42|5849.41|7023.36|8113.26| |净利润|4265.64|5264.47|6321.02|7301.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65.64|5264.47|6321.02|7301.94|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975.37|7425.65|8886.18| |投资活动现金流|-|-2279.69|-2203.10|-2155.36| |筹资活动现金流|-|-2159.12|-2433.88|-2433.88| |现金净增加额|-|1536.56|2788.66|4296.93|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1.89|2.34|2.81|3.24| |每股净资产(元)|14.38|15.93|17.83|20.16| |ROIC(%)|10.23|11.93|13.03|13.51| |ROE(%)|13.16|14.67|15.73|16.07| |毛利率(%)|6.94|8.04|8.21|8.42| |销售净利率(%)|2.41|2.69|2.85|3.08| |资产负债率(%)|64.14|62.83|62.42|60.80| |收入增长率(%)|35.97|10.52|13.03|7.19| |净利润增长率(%)|5.55|23.42|20.07|15.52| |P/E|19.97|16.18|13.48|11.67| |P/B|2.63|2.37|2.12|1.88| |EV/EBITDA|18.16|9.69|8.29|7.18| [8]
比亚迪电子(00285):2024年业绩点评:经营情况稳健,三大业务增量可期
东吴证券· 2025-03-31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实现收入1773.1亿元,同比+36.0%;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5.6%;毛利率同比-1.1pct至6.9%,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 [7] - 消费电子高增长,收购捷普协同效应或进一步显现,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45.0%至1412.3亿元 [7] - 汽车电子有望持续受益于母公司智能化,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45.5%至205.1亿元 [7] - AI及机器人布局持续完善,积蓄增长动能,2024年新型智能产品收入同比-15.6%至155.6亿元 [7] - 公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三项业务均有可观增长潜力,将2025/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61.4/76.3亿元下调至52.6/63.2亿元,并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3.0亿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0404|177306|195953|221482|237397| |同比(%)|20.83|35.97|10.52|13.03|7.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41|4266|5264|6321|7302| |同比(%)|117.56|5.55|23.42|20.07|15.52| |EPS-最新摊薄(元/股)|1.79|1.89|2.34|2.81|3.24| |P/E(现价&最新摊薄)|21.08|19.97|16.18|13.48|11.67| [1] 市场数据 |项目|数值| |----|----| |收盘价(港元)|41.55| |一年最低/最高价|23.20/61.55| |市净率(倍)|2.89|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93,620.65| [5] 基础数据 |项目|数值| |----|----| |每股净资产(元)|14.38| |资产负债率(%)|64.14| |总股本(百万股)|2,253.20| |流通股本(百万股)|2,253.20|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60,415.51|66,491.82|76,771.69|85,698.87| |非流动资产|29,931.69|30,072.87|30,134.92|30,196.98| |资产总计|90,347.20|96,564.69|106,906.61|115,895.85| |流动负债|50,823.33|53,545.17|59,609.66|63,340.55| |非流动负债|7,122.21|7,122.21|7,122.21|7,122.21| |负债合计|57,945.54|60,667.38|66,731.87|70,462.76| |股本|4,052.23|4,052.23|4,052.23|4,052.2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2,401.66|35,897.31|40,174.74|45,433.09| |负债和股东权益|90,347.20|96,564.69|106,906.61|115,895.85|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77,305.55|195,953.01|221,482.49|237,396.86| |营业成本|165,004.24|180,192.07|203,289.18|217,402.42| |销售费用|1,888.46|2,057.51|2,325.57|2,492.67| |管理费用|1,596.57|1,802.77|2,037.64|2,184.05| |研发费用|4,889.31|6,466.45|7,308.92|7,834.10| |其他费用|297.19|391.91|442.96|474.79| |经营利润|3,629.78|5,042.32|6,078.21|7,008.83| |利息收入|308.00|282.08|343.54|455.09| |利息支出|520.85|390.30|390.30|390.30| |其他收益|1,323.50|915.31|991.90|1,039.64| |利润总额|4,740.42|5,849.41|7,023.36|8,113.26| |所得税|474.78|584.94|702.34|811.33| |净利润|4,265.64|5,264.47|6,321.02|7,301.94|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65.64|5,264.47|6,321.02|7,301.94|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975.37|7,425.65|8,886.18| |投资活动现金流|-|(2,279.69)|(2,203.10)|(2,155.36)| |筹资活动现金流|-|(2,159.12)|(2,433.88)|(2,433.88)| |现金净增加额|-|1,536.56|2,788.66|4,296.93| |折旧和摊销|-|3,058.83|3,137.94|3,137.94| |资本开支|-|(3,200.00)|(3,200.00)|(3,200.00)| |营运资本变动|-|(1,822.91)|(1,431.72)|(904.36)|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1.89|2.34|2.81|3.24| |每股净资产(元)|14.38|15.93|17.83|20.16|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253.20|2,253.20|2,253.20|2,253.20| |ROIC(%)|10.23|11.93|13.03|13.51| |ROE(%)|13.16|14.67|15.73|16.07| |毛利率(%)|6.94|8.04|8.21|8.42| |销售净利率(%)|2.41|2.69|2.85|3.08| |资产负债率(%)|64.14|62.83|62.42|60.80| |收入增长率(%)|35.97|10.52|13.03|7.19| |净利润增长率(%)|5.55|23.42|20.07|15.52| |P/E|19.97|16.18|13.48|11.67| |P/B|2.63|2.37|2.12|1.88| |EV/EBITDA|18.16|9.69|8.29|7.18| [8]
2025港股消费电子产业链 - 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
2025-03-26 22: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消费电子行业 - 公司: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港股消费电子板块近期调整原因及走势判断 - 调整原因:港股进入震荡阶段,市场预期较高的个别业务表现低于预期[3] - 走势判断:震荡可能延续到下个月左右,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和A股业绩发布,消费电子板块将跟随基本面稳健发展,股价有望提升[3] 舜宇光学科技 - 2024年业绩表现:销售额383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46.4%,超出市场预期;手机、车载、MR领域收入分别增长20%、14%和38%[3][5] - 2025年指引:手机模组毛利率目标8 - 10%;车载镜头出货量预计增长近50%至30亿颗;XR业务预计微幅增长,中长期增长空间大;AI相关布局持续扩大产能并加强国际合作[3][5] - 发展前景:在多个领域稳健发展,新兴技术产品潜力大,AI布局有积累,港股回稳后消费电子板块增长,公司估值有望回到20至25倍[7] 比亚迪电子 - 2024年业绩表现:收入1773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8%至123亿元,净利润增长约6%至241亿元;四季度利润受研发投入影响低于预期[3][6] - 未来发展:关注与捷普工厂合作、汽车及自动驾驶业务、新型机器人及服务器业务;与捷普合作总体收入持平但净利润率改善;汽车业务受益于母公司出货量增长,下半年业绩预计高速增长;机器人和服务器领域积极布局,业绩有望提升[3][6][9][10][11] - 业绩预期:随着多领域稳步推进,今年及明年业绩有望显著提升,下半年市场情绪预计回温[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舜宇光学2024年运营开支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增长14%[5] - 比亚迪电子与捷普工厂合作,新机型材料变化导致单价下滑约20%,但设计复杂度增加提升出货份额,通过组织重整和产线自动化,捷普净利润率过去一年提升3 - 4个点,财务费用显著下降[6] - 今年吉普虽更换材料,但预计后续恢复使用高端钛合金材料,市场份额将稳健增长,新型捷普出货量增加将带动公司结构件业务发展[8] - 比亚迪电子汽车业务第一季度母公司出货量从去年70万台提升至约120万台,自动驾驶相关组装代工业务今年增加,下半年业绩将高速增长[9] - 比亚迪电子在机器人领域参与物流机器人AMR和产线机械手臂生产,开发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并逐步量产;服务器业务去年规模约10亿元,今年预计达30至50亿元,明年计划实现百亿规模[10]
比亚迪电子(00285):Q4受研发和激励费用增加拖累,关注公司智驾、算力及机器人进展
招商证券· 2025-03-26 16: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创新高但盈利能力下滑,Q4业绩不及预期,展望2025/2026年看好“A客户+汽车+算力”三驾马车共驱成长并关注AI机器人布局,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22.53亿股,香港股22.53亿股,总市值956亿港元,香港股市值956亿港元,每股净资产14.4港元,ROE(TTM)为13.2,资产负债率64.1%,主要股东为Golden Link Worldwide Limited,持股比例65.7597% [1]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26%、48%、41%,相对表现分别为-27%、26%、-1% [3] 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总收入1773.1亿元,同比增长36.4%,毛利123.0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42.7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6.9%,同比下降1.1pcts,净利率2.4%,同比下降0.7pct [1] - Q4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45.9%,环比增长26.7%,毛利32.4亿元,同比增长27.9%,环比下降12.1%,归母净利12.0亿元,同比增长20.6%,环比下降22.2%,毛利率5.9%,同比下降0.8pct,环比下降2.6pcts,净利率2.2%,同比下降0.5pct,环比下降1.4pcts [5]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412.3亿元,同比增长45.0%,其中零部件收入356.6亿元,同比增长161.5%,组装收入1055.8亿元,同比增长26.0% [5]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45.5%,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跟随母公司汽车销量规模提升,智驾域控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热管理产品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悬架产品开始量产交付 [5]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155.6亿元,同比下降15.6%,除户用储能业务承压外,无人机、智能家居、游戏硬件均实现稳健发展,实现3D打印机、AI服务器、AMR量产,数据中心的液冷、电源产品和AI机器人也实现布局 [5] 未来展望 - 消费电子方面,AI应用加速端侧落地驱动换机周期,公司A客户业务有望扩大,安卓业务盈利有增量贡献 [5] - 新能车业务受益于电动化和智能化,有望迎来“量+价+份额”齐升,与外部客户合作加深,有望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新型Tier1厂商 [5] - 算力相关产品在AI数据中心领域扩展可期,2025年新品望放量,布局高速通讯新赛道,与英伟达合作有望带来新动能 [5] - AI机器人领域依托经验和积累,将在多个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总成全面布局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962.2亿元、2158.2亿元、2373.7亿元,归母净利54.9亿元、67.3亿元、80.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现价42.45元港币PE为16.1、13.1、11.0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0404|177306|196223|215815|237366| |同比增长|21%|36%|11%|10%|10%| |营业利润(百万元)|3796|3630|5002|6334|7886| |同比增长|257%|-4%|38%|27%|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41|4266|5487|6731|8041| |同比增长|118%|6%|29%|23%|19%| |每股收益(元)|1.79|1.89|2.44|2.99|3.57| |PE|21.9|20.7|16.1|13.1|11.0| |PB|3.0|2.7|2.4|2.1|1.9| [7]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流动资产78011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6297百万元,总营业收入196223百万元等 [8][9]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年成长率|21%|36%|11%|10%|10%| |营业利润年成长率|257%|-4%|38%|27%|24%| |净利润年成长率|118%|6%|29%|23%|19%| |毛利率|8.0%|6.9%|7.3%|7.7%|8.0%| |净利率|3.1%|2.4%|2.8%|3.1%|3.4%| |ROE|13.8%|13.2%|15.0%|16.1%|16.9%| |ROIC|8.9%|10.3%|10.4%|12.6%|13.8%| |资产负债率|66.4%|64.1%|65.6%|62.5%|60.3%| |净负债比率|16.8%|12.0%|17.2%|12.0%|9.4%| |流动比率|1.0|1.2|1.2|1.3|1.4| |速动比率|0.7|0.8|0.9|1.0|1.1| |资产周转率|1.5|2.0|1.8|1.9|2.0| |存货周转率|6.7|9.0|9.6|9.5|9.5| |应收帐款周转率|6.1|5.8|5.3|5.3|5.3| |应付帐款周转率|4.6|5.1|4.9|4.9|4.9| |每股收益(元)|1.79|1.89|2.44|2.99|3.57| |每股经营现金(元)|4.55|0.08|2.79|3.17|3.67| |每股净资产(元)|13.02|14.38|16.25|18.50|21.18| |每股股利(元)|0.54|0.57|0.73|0.90|1.07| |PE|21.9|20.7|16.1|13.1|11.0| |PB|3.0|2.7|2.4|2.1|1.9| |EV/EBITDA|17.6|16.9|14.7|13.2|11.8| [10]
比亚迪电子(00285):2024年报点评:24年业绩稳健,汽车电子、消费电子、AI齐发力未来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3-26 1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比亚迪电子营收同比增长36.43%至1773.06亿元,归母净利润42.66亿元,同比增长5.55%,虽受储能业务、汇兑及并购捷普财务费用等影响,业绩仍平稳增长 [1] - 汽车电子、消费电子、AI业务齐发力,未来发展可期 [1][2] - 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7.15/70.85/82.16亿元,给予2025年20xPE,目标股价54.4港元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177,306|203,101|229,042|259,181| |同比增速(%)|36.0|14.5|12.8|13.2| |归母净利润(百万)|4,266|5,715|7,085|8,216| |同比增速(%)|5.5|34.0|24.0|16.0| |每股盈利(元)|1.89|2.54|3.14|3.65| |市盈率(倍)|20.7|15.5|12.5|10.8| |市净率(倍)|2.7|2.3|2.0|1.7|[4] 业务分析 - 消费电子: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4.97%,主要系海外大客户业务出货量增长和安卓业务高增;2023年底收购捷普移动制造业务,中框业务并表标志在大客户手机产品突破,有望受益于大客户AI终端布局 [1][3] - 汽车电子: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53%,主要系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叠加热管理、智驾相关产品放量;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比亚迪电子背靠母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张,2024H2智能悬架产品开始量产交付 [1][2] - AI业务:云侧已形成涵盖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以及浸没式液冷方案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布局,成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合作伙伴;端侧基于英伟达ISAAC和JETSON平台开发了AMR自主移动机器人,针对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全面布局 [2] 投资建议 - 比亚迪电子为全球领先平台型制造企业,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大客户体系内品类扩张和AI终端升级,汽车电子持续加快产品拓展,AI业务端云协同 [11] - 根据2024年年报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20xPE,目标股价54.4港元,维持“强推”评级 [11]
比亚迪电子: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等待液冷突破、ADAS加速、钛合金趋势重启-20250326
开源证券· 2025-03-26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汽车电子业务盈利能力改善不及预期、海外大客户面临加征关税催生潜在的供应链传导压力、结构件供应链格局分散化影响,将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测由56/62亿元下调至50/61亿元,并新增2027年预测75亿元,同比增长18%/21%/23%,对应2.2/2.7/3.3元EPS,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17.5/14.5/11.8倍PE [4] - 2025Q2有望迎来AI服务器液冷、铜连接等关键零部件突破,2025Q3 ADAS下沉趋势加速、2026年海外大客户高端结构件有望重回钛合金升级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当前股价42.45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股价为61.550/23.200港元,总市值956.49亿港元,流通市值956.49亿港元,总股本22.53亿股,流通港股22.53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56.23% [1] 2024Q4财务情况 - 2024Q4收入551.8亿元,环比增长26.7%小幅超预期,主要由安卓组装业务增长驱动 [5] - 2024Q4净利润12.0亿元,环比下滑22.2%不及预期,2024Q4毛利率环比下滑2.6pct至5.9%,分析由于低毛利的组装业务超预期增长、大客户新品NRE费用、集团股权激励提前计提及资产折旧影响 [5] 未来业务展望 - 公司指引2025全年收入增长约10%、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 [6] - AI服务器液冷、铜连接等核心零部件有望于2025Q2取得积极进展,价值量更高、利润率更优有望提振长期成长性及阶段性估值 [6] - 比亚迪2025年2月宣布智驾平权战略,天神之眼下沉到10万元以下车型,国内主流车企跟进,理想、极氪等新势力有望推动基于VLA模型的高阶智驾方案上车,伴随比亚迪ADAS集中上量、汽车销量继续增长,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持续受益智驾平权趋势 [6] - 公司维持捷普业务收入持平指引,基于结构件量增价减相互抵消,需跟踪海外大客户相关业务利润实际兑现情况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57|177,306|193,212|210,408|226,527| |YOY(%)|21.2|36.4|9.0|8.9|7.7| |净利润(百万元)|4,041|4,266|5,036|6,081|7,454| |YOY(%)|117.6|5.5|18.1|20.7|22.6| |毛利率(%)|8.0|6.9|7.5|7.9|8.4| |净利率(%)|3.1|2.4|2.6|2.9|3.3| |ROE(%)|13.7|12.8|13.3|14.0|14.8| |EPS(摊薄/元)|1.8|1.9|2.2|2.7|3.3| |P/E(倍)|21.8|20.7|17.5|14.5|11.8| |P/B(倍)|3.0|2.6|2.3|2.0|1.8| [7]
比亚迪电子(00285):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等待液冷突破、ADAS加速、钛合金趋势重启
开源证券· 2025-03-26 09: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汽车电子业务盈利能力改善不及预期、海外大客户面临加征关税催生潜在的供应链传导压力、结构件供应链格局分散化影响,将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测由56/62亿元下调至50/61亿元,并新增2027年预测75亿元,同比增长18%/21%/23%,对应2.2/2.7/3.3元EPS,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17.5/14.5/11.8倍PE [4] - 2025Q2有望迎来AI服务器液冷、铜连接等关键零部件突破,2025Q3 ADAS下沉趋势加速、2026年海外大客户高端结构件有望重回钛合金升级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当前股价42.45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股价为61.550/23.200港元,总市值956.49亿港元,流通市值956.49亿港元,总股本22.53亿股,流通港股22.53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56.23% [1] 财务情况 - 2024Q4收入551.8亿元,环比增长26.7%小幅超预期,主要由安卓组装业务增长驱动;净利润12.0亿元,环比下滑22.2%不及预期,2024Q4毛利率环比下滑2.6pct至5.9%,分析由于低毛利的组装业务超预期增长、大客户新品NRE费用、集团股权激励提前计提及资产折旧影响 [5]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299.57亿元、1773.06亿元、1932.12亿元、2104.08亿元、2265.27亿元,同比增长21.2%、36.4%、9.0%、8.9%、7.7%;净利润分别为40.41亿元、42.66亿元、50.36亿元、60.81亿元、74.54亿元,同比增长117.6%、5.5%、18.1%、20.7%、22.6%;毛利率分别为8.0%、6.9%、7.5%、7.9%、8.4%;净利率分别为3.1%、2.4%、2.6%、2.9%、3.3%;ROE分别为13.7%、12.8%、13.3%、14.0%、14.8%;EPS分别为1.8元、1.9元、2.2元、2.7元、3.3元;P/E分别为21.8倍、20.7倍、17.5倍、14.5倍、11.8倍;P/B分别为3.0倍、2.6倍、2.3倍、2.0倍、1.8倍 [7] 业务前景 - 公司指引2025全年收入增长约10%、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 [6] - AI服务器液冷、铜连接等核心零部件有望于2025Q2取得积极进展,价值量更高、利润率更优有望提振长期成长性及阶段性估值 [6] - 比亚迪2025年2月宣布智驾平权战略,天神之眼下到10万元以下车型,国内主流车企跟进,理想、极氪等新势力有望推动基于VLA模型的高阶智驾方案上车,伴随比亚迪ADAS集中上量、汽车销量增长,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持续受益智驾平权趋势 [6] - 公司维持捷普业务收入持平指引,基于结构件量增价减相互抵消,需跟踪海外大客户相关业务利润实际兑现情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