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钢资源(00639)
icon
搜索文档
首钢资源(00639):2024年年报点评:销售结构变化影响均售价,现金流保障持续高分红率
国泰君安· 2025-03-31 19: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 3.19 港元 [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硫精焦煤销售占比大幅提升影响销售价格,预计 2025H1 同比压力减缓;2024 年全年分红率达 100%,现金流保障持续高分红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1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70.76、82.15、58.91、50.57、48.83、51.45、53.94 亿港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77.6%、16.3%、 - 28.3%、 - 14.2%、 - 3.4%、5.4%、4.8% [6] - 2021 - 2027E 毛利润分别为 43.95、52.90、34.66、25.88、23.86、26.08、28.14 亿港元 [6] - 2021 - 2027E 净利润分别为 25.39、27.15、18.89、14.94、13.03、14.14、15.24 亿港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135.0%、7.0%、 - 30.4%、 - 20.9%、 - 12.8%、8.5%、7.8% [6] - 2021 - 2027E PE 分别为 4.50、4.63、7.65、8.33、10.12、9.33、8.65,PB 分别为 0.60、0.75、0.87、0.78、0.81、0.82、0.75 [6] 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50.57 亿港元,同比减少 14%;归母净利润 14.94 亿港元,同比减少 21%(主要是销售结构变化 + 焦煤价格下行 + 人民币兑港元汇率贬值影响 1.2%) [8] - H2 营业收入 25.29 亿元,上升 3.2%;归母净利润 6.57 亿元,同比上升 0.15%,符合市场预期 [8] 产量与销售情况 - 2024 年原焦煤产量约 496 万吨,同比降 6%;精焦煤产量约 316 万吨,同比降 3% [8] - 精焦煤 2024 年销量 313 万吨,同比增 1%,平均售价 1666 元/吨,同比下滑 14% [8] - 2024H2 原焦煤产量约 271 万吨,同比增 4.6%;精焦煤产量约 186 万吨,同比增 33.8%;精焦煤销量约 179 万吨,同比增 36.6%;精焦煤均售价 1490 元,同比降 29% [8] - 2024 年销售结构变化,低硫精焦煤销量暴跌 95%,占比从 28%降至 1%;中高硫精焦煤占比从 72%升至 99% [8] 分红情况 - 2024 年在手现金为 91.81 亿港元,较 2023 年增加约 15.56% [8] - 2024 年预计以现金方式分配利润 15.12 亿港元(中期分红 4.43 亿港元,末期派息 10.69 亿港元,每股派息 30 港仙),年度派息率为 100%,对比 2023 年的 73%派息率提升 27pct [8]
首钢资源:分红逆势增长突显高股息配置价值-20250328
华泰证券· 2025-03-28 1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4港币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首钢资源2024年营收、利润下滑但分红逆势增长,资产优质、运营稳健且分红稳定在较高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1] - 产量受阶段性因素扰动,产品结构改变致售价降幅大于市场,公司通过控费对冲成本抬升,在周期底部有现金流韧性 [2][3] - 基于下调的主焦煤价格预期调整盈利预测,采用DDM估值法得出目标价 [4] 各部分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6亿港币,同比下降14.2%,归母净利润14.9亿港币,同比下降20.9% [1] - 2025 - 27E归母净利润调整为10.5/11.9/11.9亿元,前值为17.2/17.8/-亿港币 [4] 产量与售价 - 2024年原焦煤产量496万吨,同比下降5.5%,精焦煤产量316万吨,同比下降2.8% [2] - 2024年精焦煤平均售价1,666元/吨,同比下降13.8%,高于同期CCI柳林高硫主焦煤10%的下降幅度 [2]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原煤生产成本429元/吨,同比上升7%,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至24.7亿元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4pct至2.2%,总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9%至27.1亿元 [3] 分红情况 - 2024年全年派发股息30港仙/股,同比提高2港仙/股,分红比例达100% [1] - 末期及全年股息率分别达8.1%/11.5%(3月27日) [1] 估值相关 - 调整至DDM估值法,保守假设2025 - 35年维持80%分红比例,永续增长率为0,WACC为7.6%,对应目标价3.4港币 [4]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5,891|5,057|4,358|4,607|4,60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港币百万)|1,889|1,494|1,047|1,191|1,194| |EPS(港币,最新摊薄)|0.38|0.30|0.21|0.24|0.24| |ROE(%)|11.43|9.12|6.38|7.22|7.12| |PE(倍)|6.95|8.67|12.37|10.87|10.85| |PB(倍)|0.79|0.78|0.75|0.73|0.94| |EV EBITDA(倍)|3.22|3.49|5.22|4.52|4.58|[5]
首钢资源(00639):分红逆势增长突显高股息配置价值
华泰证券· 2025-03-28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4港币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首钢资源营收、利润下滑但分红逆势增长,资产优质、运营稳健且分红稳定在较高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1] - 基于下调的主焦煤价格预期,调整公司2025 - 27E归母净利润,调整至DDM估值法 [4] 公司经营情况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6亿港币,同比下降14.2%,毛利润同比下滑25.3%至2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9%至14.9亿港币 [1] 产量与售价 - 2024年原焦煤产量496万吨(-5.5%yoy),精焦煤产量316万吨(-2.8%yoy),精焦煤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3.8%至1,666元/吨 [2]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原煤生产成本为429元/吨,同比上升7%,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至24.7亿元,但通过控费降本,总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9%至27.1亿元 [3] 股息情况 - 全年派发股息30港仙/股,同比提高2港仙/股(+7.1%),全年每股分红比例达100%,末期及全年股息率分别达8.1%/11.5%(3月27日)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公司2025 - 27E归母净利润(-39%/-33%/-)至10.5/11.9/11.9亿元(前值:17.2/17.8/-亿港币) [4] 估值方法调整 - 调整至DDM估值法,保守假设公司2025 - 35年维持80%分红比例,永续增长率为0,WACC为7.6%,对应目标价3.4港币(前值3.2港币,0.94x2024E PB)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数据 经营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港币百万)|5,891|5,057|4,358|4,607|4,60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港币百万)|1,889|1,494|1,047|1,191|1,194| |EPS (港币,最新摊薄)|0.38|0.30|0.21|0.24|0.24| |ROE (%)|11.43|9.12|6.38|7.22|7.12| [5] 估值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 (倍)|6.95|8.67|12.37|10.87|10.85| |PB (倍)|0.79|0.78|0.75|0.73|0.94| |EV EBITDA (倍)|3.22|3.49|5.22|4.52|4.58| [5]
首钢资源(00639)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4.94亿港元 同比减少21%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收益和溢利同比减少,主要因精焦煤平均售价下调及汇率影响,虽采取应对措施但仍受煤价和煤质变化冲击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益50.57亿港元,同比减少1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4.94亿港元,同比减少21% [1] - 每股基本盈利30.12港仙,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1港仙 [1] 产量与销量 - 2024年原焦煤产量约496万吨,按年下降6% [1] - 2024年精焦煤产量约316万吨,按年下降3% [1] - 考虑库存变动,2024年精焦煤销量按年上升1% [1] - 2024年低硫精焦煤销量按年大幅下跌95% [2] - 2024年低硫及中高硫精焦煤销量分别占总精焦煤销量的1%及99%(2023年:28%及72%) [2] 价格情况 - 2024年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按年下跌14%至人民币1666元/吨(2023年:人民币1932元/吨) [1][2] - 2024年精焦煤平均标杆市场价格按年下跌约10% [2] 其他情况 - 2024年与2023年精焦煤销售额均占集团营业收益的100%,符合专注精焦煤销售策略 [1] - 2024年12月31日精焦煤存货主要为在途存货 [1] - 营业收益下跌因精焦煤平均售价下调及汇率负面影响,抵销销量微升正面影响 [1] - 集团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煤价波动和煤质变化影响 [2]
首钢资源(006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3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50.57亿港元,较2023年的58.91亿港元下降14%[2] - 2024年毛利为25.88亿港元,较2023年的34.66亿港元下降25%,毛利率从59%降至51%[2]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8.15亿港元,较2023年的23.01亿港元下降21%[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94亿港元,较2023年的18.89亿港元下降21%[2] - 2024年EBITDA为30.89亿港元,较2023年的39.24亿港元下降21%[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12港仙,较2023年的37.553港仙下降20%[2]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89.01亿港元,较2023年的184.71亿港元增长2%[2] - 2024年拥有人每股应占权益为3.24港元,较2023年的3.30港元下降2%[2] - 2024年流动比率为4.25倍,较2023年的3.97倍增长7%[2]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1港仙(2023年:18港仙),连同中期股息,2024年度派息率达约100%[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94,942千港元,2023年为8,088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9] - 2024年其他营运开支为13,346千港元,2023年为9,934千港元,同比有所增加[19] - 2024年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为1,746千港元,2023年为2,921千港元,同比下降[19]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销售存货成本2,468,686千港元,2023年为2,425,040千港元,同比增加[20]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710,922千港元,2023年为917,979千港元,同比减少[20] - 2024年股息分派共1,330,246千港元,2023年为1,907,199千港元,同比减少[2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溢利为1,494,066千港元,2023年为1,889,247千港元,同比下降[23] - 2024年应收贸易账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537,904千港元,2023年为687,833千港元,同比减少[24] - 2024年90日或以下应收贸易账项净额为246,421千港元,2023年为529,750千港元,同比减少[25] - 2024年已抵押应收票据为0千港元,2023年为68,533千港元,同比清零[25] - 2024年转让应收票据为2749千港元,2023年为1070千港元[2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项亏损拨备于12月31日为182,860千港元,2023年为184,426千港元[28] - 2024年应付贸易账项为282,263千港元,应付票据为475,258千港元;2023年应付贸易账项为303,096千港元,应付票据为318,371千港元[28] - 2024年资本承担中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13,675千港元,可能进行之采矿项目之勘查及设计费用为7,932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45,515千港元和8,000千港元[30] - 2024年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普通股21港仙,2023年为18港仙;2024年总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0港仙,2023年为28港仙[3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益约50.57亿港元,较去年约58.91亿港元按年减少约8.34亿港元或14%,主要因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下调14%及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下调约1.2%,抵销售价按年微升约1%的影响[38]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18.15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94亿港元,按年均下跌约21%,主要因毛利按年减少约8.78亿港元或25%,出售煤炭副产品收入按年减少约3100万港元或32%[4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12港仙(2023年:37.55港仙)按年下跌约20%,EBITDA约30.89亿港元(2023年:约39.24亿港元),经营业务产生正现金流约23.70亿港元(2023年:约45.43亿港元)[40] - 2024年底公司持有可动用银行及现金结余约91.81亿港元(2023年底:约79.45亿港元),支付现金股息合共约13.96亿港元(2023年:约20.31亿港元)[41]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4.69亿港元,较去年约24.25亿港元按年增加约4400万港元或2%,主要因精焦煤销量增加1%及每吨生产成本上升[42] - 2024年利息收入约1.87亿港元,较去年约1.74亿港元按年增加约1300万港元或7%,主要因有效资金管理[47]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10亿港元,较去年约2.15亿港元按年减少约1.05亿港元或49%,主要因火运及海运销售占比减少及有效成本措施[49] - 其他营运开支约1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0万港元或30%[51] - 确认约1000万港元的联营公司减值亏损[52] - 财务成本约170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约290万港元减少[53] - 所得税费用约7.11亿港元,较2023年度的约9.18亿港元随利润减少而下跌[54] - 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94亿港元,按年减少约3.95亿港元或21%[55] - 约4.78亿港元银行存款作为应付票据融资抵押品,已动用应付票据融资约4.75亿港元[59] - 人民币及澳元汇率较2023年分别贬值约0.9%及约9.6%,人民币贬值产生额外汇兑亏损约1.68亿港元[62] - 流动比率约4.25倍,现金及银行存款合共约101.18亿港元,可动用自由资金约91.96亿港元[63] - 公司股本约155.82亿港元,股份股数约50.91亿股,供股后发行164,227,928股新股份,增加资本约4.26亿港元[6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26亿港元,目的包括增加股份流动性等[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均交易量较上一年度增加11%,股份交易流动性改善[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较2023年12月31日高7%,自由现金资源增加15%,约5300万港元将用作发展贸易业务[67] 各地区及客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精焦煤销售收益为5057000千港元,2023年为5891068千港元[15] - 2024年中国市场对外客户收益为5057000千港元,2023年为5891068千港元;2024年中国非流动资产为11422884千港元,2023年为11628844千港元[16] - 2024年香港市场对外客户收益为0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024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322千港元,2023年为4061千港元[16]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2006760千港元,占总收益40%;2023年客户A收益为2523132千港元,占总收益43%[18] - 2024年客户B收益为547137千港元,占总收益11%;2023年客户B收益未占总收益超10%[18]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总营业收益占公司营业收益约62%(2023年:67%),最大客户首钢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占约40%(2023年:43%),毛利率为51%(2023年:59%),毛利额按年减少约8.78亿港元或25%[39] 精焦煤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原焦煤产量约496万吨,2023年约525万吨,同比下降6%[34][35] - 2024年精焦煤产量约316万吨,2023年约325万吨,同比下降3%[34][35] - 2024年精焦煤销量为313万吨,2023年为310万吨,同比上升1%[34] - 2024年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含增值税)为1666元/吨,2023年为1932元/吨,同比下降14%[34] - 2024年度和2023年度,精焦煤销售额均占公司营业收益的100%[36] - 2024年低硫精焦煤销量按年大幅下跌95%,低硫及中高硫精焦煤销量分别占总精焦煤销量的1%及99%(2023年:28%及72%),精焦煤平均标杆市场价格按年下跌约10%,平均实现售价(含增值税)按年下跌14%至1666元/吨[37] - 2024年每吨原焦煤生产成本按年上7%,主要因原焦煤产量下跌6%、资源税率从6.5%增至9%、煤层更换等因素[45] 财务报表相关事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于2025年3月27日获公司董事会批准刊发[8]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两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提交无保留意见报告[10] 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务报告期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预计对当期或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11]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有意于生效日起应用,目前未完成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影响的评估[12][13] 公司业务及运营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附属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焦煤炭开采、焦煤产品生产及销售,年内运营无重大变动[8] - 集团下属兴无煤矿下组煤工程于2024年中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72] 证券交易及企业管治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在联交所或其他证券交易所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4] - 公司在2024年财政年度内已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75] 宏观经济环境情况 - 2024年中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4.8%,制造业投资增长9.2%,GDP增速达5% [69] - 2024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新开工面积减少23%,钢铁出口同比增长22.7% [70] - 2024年全国进口焦煤增长两成,达1.2亿吨[70] - 2025年中国确立5%GDP增长目标,政府计划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扩大至4.4万亿元[7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80] - 董事会由丁汝才先生(主席)等9人组成[80] 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用4121名中国内地和香港雇员[68]
首钢资源:供股获超额认购,充裕资金保障焦煤业务发展
国元国际控股· 2024-11-13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无明确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股获超额认购,显示股东对公司业务发展的信心 [1] - 供股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略有上升 [1] - 展望2025年,公司煤炭产销量恢复正常,充裕现金储备有利未来焦煤业务开采,也有利于保障稳定高派息持续回报股东,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股方案 - 供股基准:每持有三十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 [1] - 供股价格:每股供股股份2.60港元 [1] - 供股股份总数:164,227,928股 [1] - 供股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为4.27亿港元,扣除相关开支后的净额预计为4.25亿港元 [1] 供股结果 - 公司共接获52份有效接纳及申请,涉及7.29亿股供股股份 [1] - 其中,33份暂定配额通知书的有效接纳涉及1.54亿股供股股份,占供股总数的约93.8659% [1] - 19份额外申请表格的有效申请涉及5.75亿股供股股份,占供股总数的约349.9427% [1] - 整体来看,供股的有效接纳和申请总数约为供股可供认购股份总数的4.4381倍 [1] 股权结构变化 - 供股完成后,首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由17.52%提升至18.07% [1] - 首程股东持股由15.72%下降至15.22% [1] - 二者合计持股由33.24%上升至33.29% [1] - 二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持股保持不变为28.38% [1] 展望 - 展望2025年,公司煤炭产销量恢复正常,充裕现金储备有利未来焦煤业务开采 [1] - 也有利于保障稳定高派息持续回报股东,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
首钢资源(006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7:01
财务表现 - 收益为2,497,844千港元,同比下降27%[8] - 毛利为1,406,230千港元,同比下降37%[8] - 毛利率为56%,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8] - 期內溢利为982,542千港元,同比下降35%[8] - EBITDA为1,666,070千港元,同比下降30%[8] - 每股公司股份基本盈利为17.00港仙,同比下降30%[8] - 每股公司股份中期股息为9.00港仙,同比下降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為2,497,844千港元,同比下降27.4%[22] - 毛利為1,406,230千港元,同比下降37%[22] - 期內溢利為982,542千港元,同比下降35.3%[22] - 期內全面收益總額為857,931千港元,同比下降35.2%[22]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17.00港仙,同比下降30.3%[24] - 期内溢利为837,35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45,191千港元[30]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857,931千港元,包括换算外币财务报表产生的差额和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30] - 2023年末期股息为886,831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值为18,441,61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470,518千港元有所减少[30] - 2023年6月30日的权益总值为18,586,268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8,677,219千港元有所减少[32] - 2022年末期股息为1,414,515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180,30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720,518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900,99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29,616千港元有所减少[36]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64,73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5,061千港元有所减少[38]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净额为214,57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65,841千港元有所减少[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物总额为6,758,30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027,222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2024年上半年精焦煤销售收入为2,497,8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42,305千港元有所下降[55] - 期内溢利为837,35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45,191千港元[30]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857,931千港元,包括换算外币财务报表产生的差额和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30] - 2023年末期股息为886,831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值为18,441,61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470,518千港元有所减少[30] - 2023年6月30日的权益总值为18,586,268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8,677,219千港元有所减少[32] - 2022年末期股息为1,414,515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180,30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720,518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900,99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29,616千港元有所减少[36]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64,73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5,061千港元有所减少[38]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净额为214,57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65,841千港元有所减少[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物总额为6,758,30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027,222千港元有所增加[38] - 2024年上半年精焦煤销售收入为2,497,8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42,305千港元有所下降[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837,351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232,644千港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926,837千股,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5,051,837千股[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9港仙,总计443,4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每股普通股10港仙,总计492,684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总成本为184,114,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48,221,000港元[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非上市股本權益的账面价值为574,891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688,264千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按金、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为346,737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388,791千港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應收貿易賬項及應收票據分别为790,433千港元和606,007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714,894千港元和687,833千港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應收貿易賬項中,90日或以下的账龄为554,442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529,750千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應收票據中,90日或以下的账龄为0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59,779千港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应收票據为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68,533,000港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全面追索基準已背書予債權人之應收票據为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070,000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外匯掛鈎票據为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43,019,000港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銀行存款为431,116,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517,787,000港元[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銀行存款为442,382,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424,088,000港元[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銀行及手頭現金为4,345,747,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3,423,839,000港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銀行及金融機構定期存款为4,874,543,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4,520,892,000港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原存款期超過三個月之定期存款为2,461,982,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392,489,000港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應付貿易賬項为286,257,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303,096,000港元[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應付票據为286,651,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318,371,000港元[108] - 公司于2023年9月21日回购并注销了125,000,000股普通股,回购价格为每股2.40港元,总代价为300,000,000港元[118][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为574,89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8,264千港元有所减少[122] - 流动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为43,01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1,283千港元有所减少[122][130] - 流动负债中按摊销成本计量的财务负债为2,279,58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50,731千港元有所增加[124] - 非流动负债中按摊销成本计量的财务负债为32,62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526千港元有所减少[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财务资产为11,460,296千港元,总财务负债为2,312,209千港元[122][124]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中,上市股本证券为574,891千港元,非上市股本证券为0千港元[131]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中,外匯掛鈎票據为43,019千港元[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资产和负债在公平值层级之间无转移[138] - 公司用于计量公平值的方法及估值技术与以往报告期間相比并无改變[138] - 上市股本证券以澳元及港元计值,公平值根据报告日期报价确定,并使用报告期末即期外汇率换算[144] - 非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接近零[145] - 外匯掛鈎票據的公平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包括使用银行间远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波动性等不可观察数据[145]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财务工具的公平值与其账面值相若[145] - 期内向首钢集团出售精焦煤金额为1,263,74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437,157,000港元[147] - 期内未向首钢集团采购原材料,去年同期为2,244,000港元[150] - 期内产生应付首钢集团建筑费用4,68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569,000港元[150] - 期内向首钢控股全资子公司支付租金开支1,00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565,000港元[150] - 期内向首钢控股支付管理及顾问费1,5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500,000港元[150] - 期内向首钢集团财务公司存放资金连累计利息人民币453,750,000元,相当于约485,51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零[150]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10%[156][157] - 原焦煤产量2.25百万吨,同比减少15%[159][162] - 精焦煤产量1.29百万吨,同比减少31%[159][162] - 精焦煤销量1.34百万吨,同比减少25%[159][164] - 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1,938元/吨,同比减少2%[159][164] - 总营收24.98亿港元,同比减少27%[167][169]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73%,其中最大客户首钢集团占比51%[167][169] - 低硫精焦煤销量占比3%,中高硫精焦煤销量占比97%[166][168] - 兴无煤矿于2024年上半年进行上下组煤层生产更替,期间曾短暂停产[159][163] - 精焦煤销售占公司营收100%,符合公司长期策略[164][165]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5%下降至56%[171] - 净利润为9.83亿港元,同比下降35%[172]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8.37亿港元,同比下降32%[172] - 毛利减少8.27亿港元,同比下降37%[17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00港仙,同比下降30.3%[173] - EBITDA为
首钢资源2024年中报点评:产量持续恢复,后续资源接续无忧
国泰君安· 2024-09-06 22: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量下滑拖累业绩,预计下半年产量恢复,全年预计480-500万吨 [3] - 供给侧无向上弹性,进口煤影响下降 [3] - 下半年下游检修复产可能带动部分需求 [3] 公司营收和利润情况 - 2024年中报总营收25.3亿港元,同比减少27.6% [3] - 股东应占利润8.4亿港元,同比减少32%,符合市场预期 [3] - 下调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16.95、18.44(-6.55、-5.36)亿港元,新增2026年净利润为18.79亿港元 [3] 产量情况 - 上半年产量下滑主要在于兴无停产影响,预计下半年恢复正常生产 [3] - 2024年上半年煤炭原焦煤产量225万吨,同比下滑15% [3] - 精焦煤产量约129万吨,同比下滑31%,煤炭洗出率不足60% [3] - 公司总核定产能525万吨,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480-500万吨 [3] 价格和成本情况 - 上半年平均实现精焦煤价格为1938元/吨,同比下滑2% [3] - 上半年精焦煤市场平均标杆价格同比微升3% [3] - 单吨成本上半年为450元/吨,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是产量下滑+资源税+折旧成本 [3] - 预计全年成本恢复和去年同期持平水平 [3] 资源储备情况 - 公司三矿可采20年,后续资源接续无忧 [3] - 连山矿目前仍在办理采矿获批建设手续,预计未来可新增产能4号煤每年400万吨,储量3.6亿吨 [3]
首钢资源:明年产量有望恢复,充裕在手现金保障高分红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8-31 12: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公司的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减少主要因为精焦煤量价齐跌加上生产成本上升[3][4] - 期内公司原焦煤產量同比下跌 15%,折摊费用增加 30%至 96元/吨,受此影响,上半年公司原焦煤生产成本增加 53 元/吨至 453 元/吨,同比增长 13%[3][4] - 明年产量有望恢复至 500-525 万吨,因为公司兴无矿进入下组煤联合试运转,上组煤关闭影响上半年产量[4][5] - 公司继续维持稳健财务状况并持有可动用银行结余及现金结余约 92.20 亿港元,随着智能化投资减少,预计明年资本开支也会相应减少,大约为人民币 4-5 亿元,充裕在手现金和较少资本开支将有利保障公司维持高派息[6][7]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益 24.98 亿港元,同比减少 27%;毛利为 14.06 亿港元,同比减少 37%;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8.37 亿港元,同比减少 32%;基本每股盈利 17.00 港仙,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 9 港仙[1][2] - 期内公司原焦煤產量约 225 万吨,同比减少 15%;精焦煤产量约 129 万吨,同比下跌 31%[4][5] - 公司维持稳健财务状况,持有可动用银行结余及现金结余约 92.20 亿港元,预计明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 4-5 亿元[6][7]
首钢资源(0063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0:5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24.98亿港元,同比下降27%[2] - 毛利为14.06亿港元,同比下降37%,毛利率为56%,较去年同期的65%有所下降[2] - 期内溢利为9.83亿港元,同比下降35%[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37亿港元,同比下降32%[2] - EBITDA为16.66亿港元,同比下降30%[2]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00港仙,同比下降30%[2] - 资产净值为184.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4.71亿港元略有下降[2] - 流动比率为3.44倍,同比下降13%[2]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港仙[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67.5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5.52亿港元有所增加[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精焦煤销售收入为2,497,844千港元,同比下降27.4%[1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53,445千港元,同比下降68.6%[19] - 其他营运开支为5,301千港元,同比下降70.1%[20] - 除所得税前溢利已扣除销售存货成本为1,091,614千港元,同比下降9.8%[22] - 除所得税前溢利已扣除折旧费用为163,505千港元,同比增加31.8%[22] - 除所得税前溢利已扣除员工成本为390,945千港元,同比下降10.7%[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费用为411,33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02,061千港元有所减少[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付股东的中期股息为443,41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92,684千港元有所减少[25]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9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10港仙有所减少[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837,35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32,644千港元有所减少[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为574,891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688,264千港元有所减少[27][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项净额为606,007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530,468千港元有所增加[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项的账龄分析显示,90日或以下的账项为554,442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529,750千港元有所增加[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账项为286,257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303,096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为286,651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318,371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为286,25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3,096千港元减少5.55%[35] - 公司于2023年9月12日回购并注销了125,00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300,000,000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204,6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3,515千港元减少19.27%[37] - 公司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10港仙减少10%[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原焦煤产量为225万吨,较2023年同期的266万吨减少15%[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精焦煤产量为129万吨,较2023年同期的186万吨减少31%[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精焦煤销量为134万吨,较2023年同期的179万吨减少25%[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为人民币1,938元/吨,较2023年同期的1,973元/吨减少2%[40] - 2024年上半年,低硫精焦煤销量占总精焦煤销量的3%,较2023年同期的24%大幅下降[41] - 2024年上半年,中高硫精焦煤销量占总精焦煤销量的97%,较2023年同期的76%显著上升[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收益为24.98亿港元,同比减少27%[42] - 精焦煤销量同比下跌25%,导致营业收益减少[42] - 前五大客户的总营业收益占公司营业收益的73%,其中最大客户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营业收益占比为51%[42] - 公司毛利率为56%,同比下跌9个百分点[42] - 公司净利润为9.83亿港元,同比下跌35%[42] - 公司EBITDA为16.66亿港元,同比减少29.8%[42] - 公司可动用银行结余及现金结余为92.20亿港元,同比增加16%[43] - 每吨原焦煤生产成本同比上涨13%至453元人民币[45] - 利息收入为9500万港元,同比增加13%[4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5300万港元,同比增加66%[4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无重大出售事项[56] - 公司流动比率为3.44倍,现金及银行存款合计约100.94亿港元,其中4.31亿港元为票据融资抵押存款,4.42亿港元为土地复垦及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受限制存款,可动用自由资金约92.21亿港元[60]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无任何借贷[58]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焦煤炭开采、焦煤产品的生产和销售[13]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中期财务资料[14] - 公司未采用的新准则预计不会对当期或未来期间产生重大影响[16] - 公司尚未完成对新准则及准则修订对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影响的评估[17] - 公司在中国成立的主要运营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且需缴纳5%的预扣税[24] - 公司雇用4,155名中国内地和香港员工[62] 行业环境 -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总体保持5%水平[63] - 2024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长5.4%,钢材出口量增长24%至5,340万吨[63]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下降近2%,山西省原煤产量约5.9亿吨,完成全年目标的45%[6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精焦煤供应量同比下降8%,其中山西下降12%[64] 公司运营 - 公司兴无煤矿上下组煤生产更替已完成,并已恢复生产[64]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經審核中期業績[65] - 公司独立核数师已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所颁布的香港审阅应聘服务准则第2410号,审阅本期間之未經審核中期財務資料[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或任何其他证券交易所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之任何上市证券[66] - 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6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其董事在证券交易的行為守則,所有董事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遵守该守则[67] - 公司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的电子版本亦会于上述网站登载以供审阅[68] - 公司董事会由丁汝才先生(主席)、范文利先生(董事总经理)、陈兆强先生(副董事总经理)、王冬明先生(副董事总经理)、常存女士(非执行董事)、时玉宝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蔡伟贤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陈建雄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