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阳科技(00818)
icon
搜索文档
高阳科技(0081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3:30
股份与股本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40亿股,面值0.0025港元,法定/注册股本1000万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7.76833835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27.76833835亿股[2] - 2025年7月各项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高阳科技(0081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06: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综合营业额为23.4亿港元,同比下降14%[41][43] - 公司溢利为1.766亿港元,对比去年为5.144亿港元[41][43] - 公司2024年总营业收入为2,340,040千港元,较2023年的2,709,164千港元下降13.6%[175][178] - 公司2024年EBITDA为172,840千港元,较2023年的300,875千港元下降42.5%[175]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176,554千港元,较2023年的514,374千港元下降65.7%[178]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605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66.0%[17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7港元,较2023年的0.169港元下降66.3%[178] - 综合营业额为23.4亿港元,同比下降14%[184] - 年利润为1.766亿港元,较去年5.144亿港元大幅下降[184] - 总资产为118.588亿港元(2023年:130.317亿港元)同比下降9.0%[51][55] - 总负债为41.359亿港元(2023年:52.537亿港元)同比下降21.3%[51][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113亿港元(2023年:34.82亿港元)同比下降13.5%[52][56] - 净现金头寸为33.717亿港元(2023年:34.393亿港元)同比下降2.0%[52][56] - 资本负债比率为1.5%(2023年:1.1%)[52][56] - 银行借款为8210万港元(2023年:4270万港元)同比增长92.3%[52][53][56][57] - 受限制银行结余为25.939亿港元(2023年:35.423亿港元)同比下降26.8%[52][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113亿港元,较去年34.82亿港元下降[183][180]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828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入12.058亿港元[183]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33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使用3857.1万港元[183] - 公司2024年末可供分派储备为152,123千港元,较2023年末增长10.7%[170] - 公司股份溢价账金额为港币1,290,857,000元(2023年:港币1,290,857,000元),可通过派付缴足红利股形式分派[164] - 公司股份溢价账中可供以缴足红股方式分派的款项为1,290,857千港元[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配储备金为港币152,123,000元(2023年:港币137,473,000元)[1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为1,749,898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12.3%,EBITDA为190,297千港元,下降36.0%[175]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为91,458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54.4%,EBITDA为-20,631千港元[175] - 支付及数字服务业务营业额为17.493亿港元,同比下降12%[188] - 支付及数字服务业务经营利润为1.414亿港元,同比下降28%[188]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营业额为8779.9万港元,同比暴跌56%[194]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经营亏损239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298万港元[194] - 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分类营业额为8780万港元,同比下降56%[195] - 该分类经营亏损为2390万港元,而2023年度为经营溢利4300万港元[195] - 整体营业额从外部客户获得1.453亿港元,同比下降12%[197][199] - 整体经营亏损为2093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1951万港元有所扩大[197][19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为1142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816万港元增加39%[197][199] - EBITDA亏损为397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549万港元有所改善[197] - 营业额下降主要由于贷款数量减少及市场状况影响[195] - 经营亏损扩大主要归因于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增加[199]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百富环球业绩同比下降38%[41][43] - 数字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5%[44] - 跨境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70%[44] - 数字支付手续费率低于传统支付,导致收入及营业利润下降[44] - 数字化支付额同比增长超过35%但手续费率低于传统支付导致收入减少[46] - 跨境交易量实现同比增长超过70%[46] - 公司经营溢利大幅下跌主要归因于经济状况及预期违约率上升导致贷款量下降[46] - 公司资源更多分配至海外及跨境业务[44] - 公司PaaS平台覆盖餐饮、零售、二手车交易等多个行业场景[44] 管理层和治理结构 - 公司行政总裁渠万春拥有信息技术行业及投资业务方面逾33年经验[11] - 执行董事李文晋拥有投资及行政事务方面逾32年经验[12] - 执行董事徐昌军拥有中港两地企业管理方面逾32年经验[13] - 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许诺恩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19][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振辉拥有审计及财务管理方面逾33年经验[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伟民自1984年起成为香港执业律师[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和国拥有企业管理及战略发展方面逾30年经验[22] - 董事不推荐支付2024年度股息(2023年:零)[82] 员工和部门结构 - 集团员工总数2411人,其中支付及数字化服务部门1168人占比48.4%[74][75] - 金融科技服务部门97人占比4.0%[75] - 平台运营解决方案部门608人占比25.2%[75] - 金融解决方案部门482人占比20.0%[75] - 总部及其他部门56人占比2.3%[75] 战略行动和业务调整 - 公司完成出售两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股权,终止电能计量产品业务[40][42] - 联营公司兆讯恒达撤回上海科创板上市申请[39][42] 担保和承诺事项 - 公司为关联方制造订单提供担保,2019年制造商担保协议最高担保额为1000万美元(约7800万港元)[70] - 2021年制造商担保协议将担保额提升至2000万美元(约1.56亿港元)并取代2019年协议[70] - 2020年OEM担保协议为公司关联方提供最高1000万美元(约7800万港元)付款责任担保[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制造商与OEM担保协议的拨备被评估为不重大(2023年相同)[70] 股权激励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数量为277,683,383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04]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供授予奖励数量为245,688,383份,对应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85%[114] - 购股权计划中单个参与者在12个月内获授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上限降至0.1%[98][101] - 股份奖励计划中单个参与者获授股份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5%[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予期权数量为227,683,383份[104][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可供授予奖励数量为245,688,383份[114][118] - 2024年度未授予任何购股权或股份奖励,未发行新股[104][109][115]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予日收盘价与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100][103] - 购股权归属期通常不少于12个月,特殊情况可缩短[99][102] - 参与者接受购股权或股份奖励需支付名义代价1港元[100][103][108][112] - VBill (Cayman)购股权计划项下有800股股份可供发行,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VBill (Cayman)购股权计划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无未行使期权[125]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一参与者授予的期权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22][127]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期权的上限降低至已发行股份的0.1%[122][127] - VBill OPCO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2月6日到期[121][133] - 深圳高阳股份激励计划于2024年5月20日采纳[121] - 接受VBill (Cayman)期权的参与者需支付名义代价1港元[124][129] - 接受VBill OPCO期权的参与者需支付名义代价人民币1元[136][138] - 期权行使期最长为授予日起10年(VBill Cayman)或6年(VBill OPCO)[123][136][139] - 期权归属期通常不少于12个月,但董事会可酌情缩短[123][128]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2月6日终止,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失效,总金额为人民币27,259,000元[142][144] - 深圳高阳股份激励计划于2024年5月20日授予持股平台购股权,总规模为人民币7,500,000元,认购价为每股人民币1.5元[151][155] - 深圳高阳股份激励计划有效期三年,从2024年5月20日至2027年5月19日[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股平台持有深圳高阳12%的注册资本[160] - 若7,500,000股购股权全部行使,公司在深圳高阳的持股比例将从50.91%降至40%(未回购)或约42.75%(30%回购)[162] - 深圳高阳股权激励计划条款允许承授人要求回购最多30%购股权股份,回购价最高为每股人民币10元[168]
高阳科技(0081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20: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3.4004亿港元,较2023年的27.09164亿港元下降14%[2] - 2024年公司毛利9.08802亿港元,较2023年的9.92177亿港元下降8%[2]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1.76554亿港元,较2023年的5.14374亿港元下降66%[2]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057港元,较2023年的0.169港元下降66%;摊薄每股盈利0.021港元,较2023年的0.133港元下降84%[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118.588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317亿港元下降9%[3][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77.229亿港元,较2023年的77.78亿港元下降1%[3][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净额33.717亿港元,较2023年的34.393亿港元略有下降;资本负债比率为1.5%,2023年为1.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8210万港元,较2023年的4270万港元增加;银行融资约2.138亿港元,较2023年的2.77亿港元减少[7] - 2024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净额9322.6万港元,较2023年的327.7万港元增加2745%[2] - 2024年综合营业额为23.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4%[21]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766亿港元,2023年为5.144亿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118.588亿港元,2023年为130.317亿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8.447亿港元,2023年为39.584亿港元[21]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4.31238亿港元,2023年为17.16987亿港元[17] - 2024年经营溢利(含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为9976.9万港元,2023年为7782.2万港元[1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09149亿港元,2023年增加3861万港元[19] - 2024年综合营业额为23.4亿港元,较2023年度减少14%,主要因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营业额减少[30] - 2024年公司收入23.4004亿港元,较2023年的27.09164亿港元下降13.62%[68]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1.76554亿港元,较2023年的5.14374亿港元下降65.67%[68]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0.057港元,较2023年的0.169港元下降66.27%[68]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6427.8万港元,2023年为全面收益总额2.19251亿港元[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118.58778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31718亿港元下降9.00%[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41.35902亿港元,较2023年的52.537亿港元下降21.28%[72] - 2024年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269430千港元,2023年为2529347千港元[84] - 2024年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收入为70610千港元,2023年为179817千港元[8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55170千港元,2023年为116918千港元[84]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 - 8804千港元,2023年为 - 22432千港元[84] - 2024年集团分类营业额为2356548千港元,较2023年的2733682千港元下降13.8%[90][92]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之营业额为2340040千港元,较2023年的2709164千港元下降13.6%[90][92] - 2024年集团分类EBITDA为172840千港元,较2023年的300875千港元下降42.6%[90][92] - 2024年集团分类经营溢利为96761千港元,较2023年的172935千港元下降44.0%[90][92] - 2024年经营溢利(包括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净额)为99769千港元,较2023年的77822千港元增长28.2%[90][92]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74633千港元,较2023年的478987千港元下降63.5%[90][92]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76554千港元,较2023年的514374千港元下降65.7%[90][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分类资产为11858778千港元,较2023年的13031718千港元下降9.0%[92][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分类负债为4135902千港元,较2023年的5253700千港元下降21.3%[92][93] - 2024年非流动资添置为63552千港元,较2023年的79000千港元下降19.6%[92][93] - 2024年中国大陆非流动资产为103,472千港元,2023年为148,415千港元;2024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5,994千港元,2023年为2,150千港元[96] - 2024年核数服务酬金为4,007千港元,2023年为3,880千港元;2024年非核数服务酬金为2,296千港元,2023年为3,583千港元[96] - 2024年已付/应付业务渠道合作商的佣金及奖励为978,024千港元,2023年为1,121,088千港元[96]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1,921千港元,2023年为35,387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9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7,605千港元,2023年为463,432千港元[103]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减就股份奖励计划所持股份)为2,753,405千股,2023年为2,745,494千股[10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057港元,2023年为0.169港元[10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7,605千港元,2023年为463,432千港元;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021港元,2023年为0.133港元[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支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023年同样未支付或宣派[109] - 2024年应收贷款总额为1,932,869千港元,2023年为1,682,461千港元;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147,731千港元,2023年为145,827千港元[111] - 2024年公司对联营公司投资结余为3,442,562千港元,2023年为3,606,250千港元[114]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业绩金额为213,160千港元,2023年为402,949千港元[116] - 2024年应收账款为18958.6万港元,应收票据为0,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386.4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8572.2万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8724.3万、583万、1601.8万、17705.5万港元[129] - 2024年应付账款、支付及数字化服务业务之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为3976415千港元,2023年为5121080千港元[136] - 2024年应付账款427433千港元,较2023年的596415千港元有所下降[136] - 2024年支付及数字化服务业务之应付款项2623537千港元,较2023年的3591920千港元下降[136]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925445千港元,较2023年的932745千港元略有下降[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并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结余之收入为22079000港元,2023年为40177000港元[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支付或宣派任何股息[15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2024年营业额为17.493亿港元,2023年为19.934亿港元,减少12%[22]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2024年EBITDA为1902.97万港元,2023年为2972.03万港元,减少36%[22]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2024年经营溢利为1.414亿港元,较2023年下跌28%[22] - 金融科技服务2024年营业额为8780万港元,2023年为1.983亿港元,减少56%;经营亏损为2390万港元,2023年为经营溢利4300万港元[24] - 平台运营解决方案2024年营业额为1.453亿港元,2023年为1.66亿港元,减少12%;经营亏损为2090万港元,2023年为1950万港元[25] - 金融解决方案2024年营业额为2.739亿港元,2023年为3.046亿港元,减少10%;经营溢利为920万港元,2023年为经营亏损1990万港元[26] - 其他业务营业额贡献约占集团综合营业额总额的3.6%,2024年经营亏损为900万港元,2023年为2720万港元[27][2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2411人,其中支付及数字化服务部门1168人[13]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百富环球3.64亿股普通股,实际权益公平值约为19.547亿港元,权益30.902亿港元约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的26.1%,投资成本为2.598亿港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兆讯恒达已发行股份约45.73%,兆讯恒达权益3.229亿港元约占集团经审核资产总值的2.7%[40] - 2024年,兆讯恒达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1.413亿港元的总差额确认为于联营公司之投资的非现金减值亏损[40] - 2024年公司持有百富环球34.29%实际权益,2023年为34.01%;2024年百富环球已发行股本为1,061,704,000股,2023年为1,070,214,000股[118] - 2024年公司在百富环球权益变动后金额为3,090,237千港元,2023年为3,046,010千港元[1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百富环球的权益可收回金额超过账面价值,权益占比从34.01%增至34.29%;百富环球回购1038.8万股普通股并注销,视作收购及摊薄一间联营公司权益的收益为490.6万港元[120][122] - 2024年6月30日,兆讯恒达可收回金额为3.42597亿港元,低于账面价值,确认投资减值1413.07万港元;企业价值销售倍数为2.56,缺乏市场流通性的折让率为20.5%[12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北京方云23.1%股权,应占亏损超普通股权益,未确认的应占亏损为294.7万港元[12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北京中金20%股权,采用权益法入账[1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Cloopen的5567.7341万股A类普通股,采用权益法入账[126]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数字化支付额同比增长超30%[58] - 2024年推出的餐饮行业数字化经营产品已签约超2万家门店,上线超5000家门店[61] - 2024年随信云链平台注册企业增长超1700家,同比增长超60%[62] - 2024年公司在运营商市场主营收入保持稳定,企业微信营销代运营业务新增金融和电信行业
高阳科技(0081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10-03 19:18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概况 - 本集团金融科技服务的收入主要來自小額貸款業務及供應鏈融資業務[1,2] - 小額貸款業務的目標客戶為有小額貸款財務需求的個人[2] - 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目標客戶為企業[4] 應收貸款情況 - 於2023年12月31日,金融科技服務業務的借款人總數為69,818人,應收貸款的實際年利率通常為4%至24%[7] - 於2023年12月31日,應收貸款總額約為1,682,500,000港元,其中約136,400,000港元為有擔保[7] - 來自五大借款人的應收貸款總額約為210,200,000港元,佔應收貸款總額約12.5%及本集團資產總值約1.6%[7] 信貸減值及撇銷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計提應收貸款信貸減值虧損約54,700,000港元及撇銷應收貸款約67,600,000港元[8] - 減值評估基準詳見年報附註3、附註4及附註19[9] 風險管理 - 本集團已制定批後風險管理政策,定期評估所批出貸款的可收回性,並在必要時採取跟進行動[3,6]
高阳科技(0081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9 06:12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为11.77亿港元,同比下降10.2%[5] - 公司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50万港元,同比下降86.4%[6] - 公司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溢利为340万港元,同比下降98.9%[6]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01港元,同比下降99.1%[6] - 集团1H2024合并营业额为11.769亿港元,较1H2023下降约10%[9] - 1H2024集团利润为2,340万港元,而1H2023为3.57亿港元[9] 业务分部表现 - 1H2024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部营业额为8.922亿港元,较1H2023下降13%[9]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部1H2024经营溢利为9,075万港元,较1H2023下降20%[9] - 1H2024金融科技服务分部营业额为4,390万港元,较1H2023下降62%[10] - 金融科技服务分部1H2024经营亏损为2,054万港元,而1H2023为5,557万港元溢利[10]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類營業額為57,100,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59,900,000港元下降5%[13]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類經營虧損為21,100,000港元,而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則為16,100,000港元,主要由於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13]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類營業額為99,800,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94,900,000港元增加5%[15]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類經營虧損為2,500,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39,000,000港元大幅下降,主要由於前期成本減少[15]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類營業額為83,900,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16,700,000港元大幅增加[17]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分類經營虧損為7,100,000港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13,800,000港元有所下降[17] 投资及资产情况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持有百富環球364,000,000股普通股,佔百富環球約34.0%實際權益,公平值約為2,133,000,000港元[29]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於百富環球之權益為3,088,100,000港元,佔本集團未經審核總資產約25.4%[29]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受限制銀行結餘以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共為6,523,612,000港元[43] - 長期銀行存款為267,437,000港元[42]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並無持有任何其他重大投資[65]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並無就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制定任何特定計劃[65] 资产负债表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21.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0.32亿港元下降[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76.6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78亿港元下降[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9.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41亿港元增加[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82.3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91亿港元下降[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0.1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22亿港元下降[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4.6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32亿港元下降[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4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82亿港元下降[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受限制银行结余为30.7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42亿港元下降[131]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4,089万港元[1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67亿港元[1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5亿港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0亿港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86万港元[144] 其他 - 数字支付进一步取代传统支付市场,导致营业额及经营溢利下降[8] - 集团正积極拓展管理服務產品、平台及跨境業務,以應對數字化轉型期間的短期壓力[8] - 向無現金及數字經濟轉變仍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對市場需求保持正面展望[31] - 中國經濟保持總體穩定,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改變[77] - 數字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50%[78] - 公司數字化管理產品助力商戶提升運營效率和銷售能力[79] - 公司跨境業務持續探索新區域、新業務和新平台[82]
高阳科技(0081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0 19: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176,888千港元,同比下降10%[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13,836千港元,同比下降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488千港元,同比下降8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3,415千港元,同比下降9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01港元,同比下降99%[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值为12,147,823千港元,同比下降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7,666,116千港元,同比下降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765,304千港元,同比下降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资产净值为2.761港元,同比下降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11,61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全面收益26,515千港元[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总收入为1,176,88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0,613千港元下降10.2%[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营业额为11.769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10%[63][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值为121.478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130.317亿港元有所下降[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7.653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39.584亿港元有所下降[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资产净值为2.761港元,较2023年底的2.801港元略有下降[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大幅减少,主要由于总营业额下跌,尤其是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75,379千港元,同比下降55.2%[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488千港元,同比下降86.4%[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3,415千港元,同比下降93.4%[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01港元,同比下降99.1%[5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2,147,823千港元,同比下降6.8%[6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7,666,116千港元,同比下降1.4%[61] 业务分类表现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营业额为892,68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2.8%[17][19] - 金融科技服务分类营业额为46,69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9.6%[17][19] - 公司分类EBITDA(不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收益)为75,37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5.3%[17][19] - 公司期内溢利为23,41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3.4%[17][19] - 公司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23,018千港元,主要来自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20] - 公司分类资产总额为12,147,823千港元,其中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资产占比最高,为6,393,782千港元[20] - 公司分类负债总额为4,481,707千港元,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负债占比最高,为4,602,458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分类资产总额为13,031,718千港元,其中支付及数字化服务资产为6,742,579千港元,金融科技服务资产为2,357,488千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53,355千港元,主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添置[21]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营业额为8.922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13%,经营溢利为9075万港元,下降20%[64] - 金融科技服务分类营业额为439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62%,经营亏损为2050万港元[65] - 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分类营业额为5706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5%,经营亏损为2109万港元[66] - 金融解决方案分类营业额为9981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5%,经营亏损为252万港元[67] - 其他业务分类营业额为839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大幅增长,经营亏损为710万港元[68] 负债与资产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4,467,312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232,138千港元,增幅为17.1%[6]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14,395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1,562千港元,增幅为49.8%[6] - 公司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借款从2023年的12,302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42,688千港元,增幅为247.0%[6] - 公司总资产为12,147,800,000港元,负债总额为4,481,700,000港元,权益总额为7,666,100,000港元[97] - 公司现金净额为3,434,3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7%[97] - 公司受限制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价物主要以人民币、港元、美元等货币列值,金额分别为5,222,700,000港元、578,000,000港元、660,100,000港元等[98] 联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百富环球的投资在2024年6月30日为3,088,054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3,046,010千港元有所增加[39] - 联营公司兆讯恒达的投资在2024年6月30日为342,597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529,835千港元有所减少[39] - 联营公司百富环球的应占溢利在2024年上半年为154,52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19,398千港元有所下降[40] - 联营公司兆讯恒达的应占溢利在2024年上半年为-12,349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952千港元转为亏损[40] - 百富环球的应占溢利为154,525千港元,同比下降29.6%[42] - 兆讯恒达的可收回金额为342,597,000港元,低于账面值,确认投资减值140,865,000港元[43] - 兆讯恒达的减值测试中,企业价值与销售额之比率倍数为2.56,缺乏适销性之折让为20.5%[44] - 公司持有百富環球364,000,000股普通股,占其約34.0%實際權益,公平值約為2,133,000,000港元,占公司未經審核資產總值的25.4%[75] - 百富環球2024年上半年未經審核純利減少,主要由於收益下降,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若干市場的採購訂單減少[75] - 公司持有兆訊恒達已發行股份約45.73%,因兆訊恒達撤回上市提議,產生140,900,000港元的非現金減值虧損,占公司未經審核資產總值的2.8%[76] 应收与应付账款 - 应收贷款总额在2024年6月30日为1,218,939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682,461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在2024年6月30日为154,458千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45,827千港元有所增加[34] - 应收账款总额为137,463千港元,较去年减少26.6%[47] - 应付账款总额为497,598千港元,较去年减少16.6%[50]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业务的应付款项为3,010,791千港元,较去年减少16.2%[52]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826,521千港元,较去年减少11.4%[54]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3年的596,41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497,598千港元,下降16.6%[82]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业务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3,591,92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3,010,791千港元,下降16.2%[82]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从2023年的932,74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826,521千港元,下降11.4%[82] - 应付账款中即期至90日的部分从2023年的318,313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490,780千港元,增长54.2%[82] - 应计员工成本及退休金责任从2023年的256,214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58,295千港元,下降38.2%[84]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32,217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80,755千港元,增幅为150.6%[13] - 公司政府补贴从2023年的17,39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7,855千港元,降幅为54.8%[13]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从2023年的4,339千港元转为2024年的2,165千港元亏损[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165,9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3,553千港元增长24.3%[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454,6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24,363千港元增长7.1%[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抵免为7,07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373千港元减少65.3%[24]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北京结慧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0%,较2023年的15%大幅下降[26] - 公司附属公司北京结慧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20,460,000港元,并确认所得税开支超额拨备22,932,000港元[2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与2023年同期相同[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在2024年上半年为3,39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16,301千港元大幅下降[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在2024年上半年为0.001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0.115港元显著下降[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摊薄亏损在2024年上半年为-0.032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0.083港元转为亏损[32] - 北京方云的未确认应占权益亏损为2,947,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39,000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确认并计入期初合约负债结余的收入为22,01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46.2%[55] - 公司以总现金代价约人民币41,600,000元(约44,500,000港元)出售杭州百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及杭州富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56]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出售公司资产总值为73,511千港元,负债总额为64,990千港元[57] - 公司出售两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出售完成后不再为附属公司[86] - 公司出售两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代价约为人民币41,600,000元,终止电能计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105] 业务发展 - 数字化支付额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50%[91] - 随信云链平台注册企业数近5000家,2024年上半年新增近千家,同比增长136%[94] - 随信云链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人民币90亿元,同比增长242%[94] - 公司外卡业务已拓展至20个省市自治区,后续将稳步推进其他城市外卡受理[93] - 公司已获得VISA、Mastercard和美国运通三大国际卡组织会员资质并实现直联[93] - 公司成功与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新一年的产品开发、业务运营及系统维护合约[95] - 高阳金信重点发力信创市场,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替代[96] 公司治理与投资 - 公司并无持有任何其他重大投资[99] - 公司并无进行任何重大的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收购或出售[100] - 公司并无就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制定任何特定计划[101] - 公司未对冲汇率风险,主要收入及开支以美元、人民币、欧元、英镑、新加坡元、日元、加拿大元及港元计值[102] - 公司担保金额增至高达20,000,000美元(相当于约156,000,000港元)[103] - 公司并无确认任何负债,且董事认为提出索偿的可能性不高[104]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股份[106] - 公司董事会定期检阅及监察企业管治或遵守法律及监管规定的政策及常规[107]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业绩[108] - 公司对百富環球和兆訊恒達的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將繼續審慎及靈活地評估投資策略,以提升股東價值[74] - 公司联营公司兆讯恒达撤回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上市申请[88] - 公司通过Tchain控制性协议获得对北京随信数科的实际控制权,并收取其业务产生的全部经济利益[89] - 公司对2024年下半年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预期经营环境仍将富挑战性[90] - 深圳高阳股份激励计划将向员工授出最多7,500,000元新注册资本,认购价为1.5元认购1元新注册资本[87]
高阳科技(0081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06:02
公司高管信息 - 公司主席徐文生拥有电脑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具有电脑系统集成领域丰富经验[5] - 行政总裁渠万春持有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在信息技术和投资领域有超过32年经验[7] - 執行董事李文晉持有法律硕士学位,拥有超过31年的投资和行政事务经验[8] - 執行董事徐昌軍拥有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企业管理方面有超过31年经验[11] - 執行董事兼财务总监許諾恩持有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是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12] - 譚振輝是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和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14] - 李和國是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戰略發展部總經理[18] - 黎會敏是隨行付支付有限公司的總裁,擁有17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管理經驗[20] - 劉少輕是北京隨信雲鏈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裁,擁有21年銀行商務拓展合作經驗[23] - 封帆是湖南高陽通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擁有9年企業服務與資訊科技行業經驗[25] - 梁晶晶是深圳高陽寰球科技有限公司的總裁,擁有20年信息技術行業經驗[27] - 劉孝貞是北京高陽金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總裁,擁有19年金融科技行業經驗[30] 公司财务信息 - 2023财年,本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营业额为27.09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34.32亿港元减少21%[39] - 2023财年,本集团应占联营公司百富环球的业绩较2022财年增加5%,净利润为5.14亿港元,较2022财年的11.14亿港元减少[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总资产为130.317亿港元,较2022年的114.553亿港元增加,资产主要由总负债的52.537亿港元和总权益的77.78亿港元支持[45] - 公司受限制的银行存款和现金主要以人民币、港元、美元、欧元、英镑、新加坡元、日元和捷克克朗列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为5793.6亿港元、573.1亿港元、558.2亿港元、54.2亿港元、32.9亿港元、2.4亿港元和2.0亿港元[50] - 公司主要以美元、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新加坡元、捷克克朗和港元计价,目前未进行任何对冲公司的汇率风险的协议或购买任何工具[55] 公司股权信息 - 公司股份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数量为245,688,383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85%[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授予任何股票期权,但授出31,995,000份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15%[122] - 公司运作了2020年VBill(开曼)股票期权计划,旨在奖励对VBill(开曼)及其子公司做出贡献或潜在贡献的参与者[123] - VBill (Cayman) 2023年度财报显示,未授出、行使、取消或失效的购股权数量为930份[133] - VBill (Cayman)新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至2033年6月11日结束[139] - VBill (Cayman) 股份可供发行的数量为 800 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10%[148] 公司业务信息 - 数字支付取代传统支付市场导致分部營业额和營业溢利下降,但集团正积极拓展管理服务产品和跨境业务[184] - 2023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营业额为27.09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1%[194] - 2023年度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196] - 2023年度销售成本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总营业额下降,尤其是支付和数字化服务部门[197]
高阳科技(0081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9 22:25
财务数据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709,1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1]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992,1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1]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EBITDA为300,87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1]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溢利为402,94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514,37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1] - 二零二三年应占溢利为463,43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1%[2] - 二零二三年本公司擁有人应占溢利之每股盈利为0.169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0%[2] - 二零二三年资产总值为13,031,7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 - 二零二三年每股资产净值为2.801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 - 资本负债比率为1.1%(二零二二年为13.8%)[4] - 公司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8] - 公司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9] - 公司并无就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制定任何具体计划[10] - 公司产生的收入、采购及支付的费用主要以美元、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新加坡元、捷克克朗及港元列值,目前未对冲公司的汇率风险[11] 业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營業額为1,994,12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2,655,820千港元下降了25%[19]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EBITDA为297,203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695,166千港元下降了57.2%[19] - 二零二三年金融科技服务收入为166,85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69,483千港元下降了1.5%[19] - 二零二三年平台运营解决方案收入为325,43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46,068千港元下降了6%[19] - 二零二三年金融解决方案收入为46,78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6,473千港元增长了28.3%[19] - 公司的分业务线收入和利润数据显示,数字化服务业务占比最大,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次之[93] 资产及负债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3031700000港元,相应负债总额为3901000000港元,权益总额为7778000000港元[3]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有受限制银行结余106490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537500000港元,短期银行借款42700000港元[3] - 资本负债比率为1.1%(二零二二年为13.8%)[4]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有银行借款284000000港元,银行融资约284000000港元[5]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的受限制银行结余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以人民币、港元、美元、欧元、英镑、新加坡元、日元及捷克克朗列值[6]
高阳科技(0081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4 06:07
营业额情况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102.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5%[3] - 金融科技服务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11.5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 - 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5.9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3] - 金融解决方案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9.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高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综合营业额为13.10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8] - 2023年上半年整体营业额为13.10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5%[20]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部门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1,023,50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10] - 金融科技服务部门在2023年上半年的EBITDA增长了130%,达到58,887千港元[13] - 平台运营解决方案部门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59,9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5] - 高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分部营业额为60,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6] - 金融解决方案部门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94,8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17]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3.89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4.553亿港元有所减少[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净流动资产为38.00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899亿港元有所增加[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3.89亿港元,由总负债2809万港元和股东权益7580.1万港元支持[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受限制的银行余额为11.6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78亿港元,短期借款为1.1亿港元,现金净额为31.76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6%[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1.1亿港元,银行融资约为18.52亿港元,其中23.5亿港元以租赁土地和建筑物作抵押[79]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支付和数字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和金融解决方案的提供[174] - 公司注册地点在百慕达,注册办公地址为百慕达汉密尔顿市教堂街2号Clarendon Clarendon House[175]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76] - 公司对中国经济在2023年上半年的运行持乐观态度,但预计全年经济前景和经营环境仍具挑战性[99]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数字支付额同比增长127%,并推出针对二手车交易的数字化服务产品[101] - 公司推出了针对鲜食、短保商品和非标商品的数字化管理产品,帮助商户实现全智能化管理[104] - 公司在南美、韩国和捷克等新区域市场取得突破,建立差异化经营能力,并推出外汇兑换产品为海外出海卖家提供更灵活、优惠的服务体验[106] - 公司新增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针对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金融资源,满足其融资需求[110]
高阳科技(0081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7 19:04
基本每股盈利与摊薄每股盈利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基本每股盈利0.115港元,摊薄每股盈利0.083港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4%[2]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0.115,2022年为0.085;2022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0.171 [8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基本每股盈利为0.115港元,2022年为0.256港元[199] 权益、资产与负债总额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7,580,13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1%;流动资产净值为3,800,859千港元,增长3%;资产总值为10,389,172千港元,下降9%[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03.891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55311亿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28.0904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01029亿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2,809,04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01,029千港元[17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03891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55311千港元[200] 每股资产净值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每股资产净值为2.730港元,较2022年增长1%[2] - 2023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2.73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20港元[172]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与毛利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310,613千港元,毛利为476,33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3.10613亿港元,2022年为17.42494亿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4.76332亿港元,2022年为6.02867亿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2.02436亿港元,2022年为16.37581亿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其他来源的收益为13.10613亿港元,2022年为17.42494亿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营业额为13.1091亿港元,2022年为17.45388亿港元[45][46]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310613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742494千港元[19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7633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602867千港元[199] 分类EBITDA、经营溢利与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分类EBITDA(扣除未分配项目前)为168,465千港元,经营溢利为69,735千港元,应占联营公司之业绩为220,3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49%、65%和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6973.5万港元,2022年为2.01163亿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分类EBITDA为1.68465亿港元,2022年为3.29177亿港元[45][4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分类经营溢利为1.00525亿港元,2022年为2.37336亿港元[45][4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6973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01163千港元[199] 经调整纯利与期内溢利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349,4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2%[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57,00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57%[6]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之溢利为357,00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90989亿港元,2022年为3.96389亿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3.57007亿港元,2022年为3.14987亿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57007亿港元,2022年为8.24564亿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收益总额(扣除税项)为2651.5万港元,2022年为1.9852亿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应占溢利中,公司拥有人应占316,30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40,7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4%[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57,00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经重列为824,564千港元[17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6,51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98,520千港元[173]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90989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96389千港元[199]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35700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14987千港元[199] 金融资产与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收益为4,316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3,2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有不同变化,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下降9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为4.31943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溢利重列为3.14987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重列为5.09577亿港元[16] - 2022年6月30日的中期简明综合资产负债表及截至该日止期间的中期简明综合收益表的期间溢利为8.24564亿港元[17] 所得税相关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66018千港元,2022年为开支94605千港元[67][73][74] - 2023年上半年即期海外税项开支为20373千港元,2022年为94765千港元[74] - 2023年上半年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86242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74] - 2023年上半年递延所得税为149千港元,2022年为160千港元[74] - 高阳金信2023年和2022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77] - 随行付2023年和2022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77] - 北京结慧获认定为软件及集成芯片企业,首两年享0%、后三年享12.5%优惠税率,收到2022年度所得税退税2108.4万港元,确认超额拨备7266万港元[78] 股息与股份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79]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减就股份奖励计划所持股份,2023年为2744839千股,2022年为2776834千股[83] - 假设百富环球发行之尚未行使具有摊薄效应之购股权获悉数行使,2023年应占一间联营公司溢利减少5167千港元、摊薄一间联营公司的亏损8459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358千港元和62722千港元[103] - 假设随行付发行之尚未行使具摊薄效应之购股权获悉数行使,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7447千港元[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为0,2022年为472,740千港元;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44,839千股,2022年为2,776,834千股[104] 特定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香港境外非上市投资基金为93145千港元,流动部分香港境内上市股本证券为957千港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2067634千港元,减值拨备167149千港元,净额19004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额2807871千港元,减值拨备160246千港元,净额2647625千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香港境外之上市股本证券为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2,868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确认重估公平值亏损152,8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1,712千港元[10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净额为1,900,4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7,625千港元[109] - 2023年6月30日,对联营公司投资总额为3,512,24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99,895千港元[11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2,4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1,963千港元;应收票据为2,77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50千港元[11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款项减值拨备为15,7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497千港元[11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618,52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2,446千港元[118] - 支付及数字化服务业务应付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11058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5787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7571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7734千港元[120] - 联营公司应收贷款2023年6月30日为220380千港元,2022年为228450千港元,其中百富环球2023年为219398千港元,2022年为221567千港元;兆讯恒达2023年为3952千港元,2022年为7735千港元等[13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联营公司投资为515151千港元,2022年为543468千港元;2023年未确认应占北京方云权益亏损为3014000港元,2022年为2947000港元[138] - 应收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2024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1963千港元,其中即期至90日2023年为148971千港元,2022年为143537千港元等[141] - 应计员工成本及退休金责任等其他应付款项2023年6月30日合计7571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7734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确认并计入期初合约负债结余收入为4093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1634000港元[1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支持证券账面价值约为2.379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5058亿港元,由应收贷款抵押,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约2.3934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1143亿港元[150]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0005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7480千港元[200] - 2023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之投资为351224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99895千港元[20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9004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7625千港元[200] 资产支持证券计划情况 - 2022年1月27日第一期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9000000元(约380070000港元),优先层级本金人民币277000000元(340710000港元),票面年利率4.8厘;次级层级本金人民币32000000元(39360000港元),无票面利率[123] - 2022年5月20日第二期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6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