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方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儒意(00136) - 自愿公告 - 收购目标公司的30%股权
2025-07-22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受让目标公司30%股权,现金代价2.4亿元[4] - 交易待央行批准等先决条件满足方可完成[5] - 完成后公司成目标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目标公司不入集团财报综合入账[6] 目标公司情况 - 目标公司为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之一[7] - 目标公司2011年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积极拓展跨境业务[11] 提醒 - 协议交易须多项条件达成方可作实,提醒股东和投资者谨慎[12]
拉卡拉收缩,年报发布前换了CFO
搜狐财经· 2025-05-02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拉卡拉业绩未达考核目标致注册资本减少,营收和利润下滑,业务依赖支付且科技服务能力待提升,面临合规挑战,股价下跌、股东减持质押,高管薪酬却呈上涨趋势 [1][3][12] 未及考核目标 - 2024年12月公司注册资本从80002万元减至78808.25万元,因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及部分激励对象离职 [1] - 2025年4月公司拟因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未达成,回购注销部分股份,注册资本减至77666.49万元 [1][2] - 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目标是2023年净利润不低于7亿元,第二个是2023 - 2024年两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6亿元 [3] - 2023 - 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59.38亿元、57.59亿元,同比增长10.09%、 - 2.96%,归母净利润4.57亿元、3.51亿元,同比增长131.78%、 - 23.26%,两年累计归母净利润8亿元,仅达考核目标一半 [3][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2.99亿元,同比下降13.0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51.71%,支付交易金额9820亿元,同比下降10.51% [4] - 市场竞争加剧,支付宝、微信支付挤压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公司科技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4] - 2024年公司支付业务营收占比89.7%,较上年增加2.42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务营收占比4.91%,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 [4]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2.6亿元,销售费用4.77亿元,销售人员1067人占过半员工数,研发人员482人占25% [6][7] 收缩战线与合规挑战 - 2024年7月子公司北京拉卡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完成注销,2025年初公司处置包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持股1.19亿股、比例9.88%,投资公允价值变动预计约 - 1.35亿元 [8] - 2024年公司被罚款近800万元,9月被央行北京分行罚款406万元,违规事实包括未落实真实、完整、可追溯和全流程一致性要求等 [8] - 黑猫投诉平台有94471条含“拉卡拉”的投诉,内容包括骗押金、私自扣费、虚假宣传等 [9] - 公司作为被告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它诉讼/仲裁涉案金额1282.78万元,作为原告的诉讼、仲裁涉案金额1987.36万元 [11] 高管层涨薪 - 公司2020年股价冲高至101.37元/股,市值突破400亿元,2022年以来股价下探,2025年4月25日股价23.28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40% [12] - 2022年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减持1682.29万股,比例2.16%,套现约2.97亿元 [12] - 2019年联想控股持股31.38%,2024年降至26.14%,孙陶然持股6.91%,孙浩然持股2.41%,二人为一致行动人 [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前10大股东持股约3.37亿股,质押股份约1.29亿股,占比约38%,联想控股、孙陶然、孙浩然质押比例分别达37%、59%、47% [13] - 2022 - 2024年董事长孙陶然年薪分别为526.3万元、528.77万元、530.53万元,董监高薪酬总额分别为1813.01万元、1982.28万元、1985.85万元 [14] - 2024年总经理王国强、原财务总监周钢薪酬分别为499.8万元、425.65万元,3月周钢辞职仍任职,朱国海任新财务总监 [14] - 朱国海为副总经理、董秘,去年报酬215.03万元,公司高管薪酬实行年薪制,坚持军功主义导向考评和激励机制 [15]
研判2025!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企业积极下沉市场,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移动支付普及,企业采用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策略,聚合支付应运而生并崛起,2024年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2.6万亿元,同比上涨14.1%,行业发展受第三方支付、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等因素推动,未来有下沉市场、拓展海外、技术创新等趋势,竞争也将更激烈 [1][13] 聚合支付行业相关概述 - 聚合支付也称“融合支付”,整合多种支付服务,为商户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并收取增值收益 [2] - 我国市场上聚合支付分线上和线下两种,原理是整合支付平台,线上服务电商和在线商户,线下服务实体店和线下商户 [3] - 聚合支付发展经历起步期(2014 - 2015年)、规模爆发加速期(2016 - 2017年)、合规发展期(2017年下半年至今) [5] 聚合支付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技术、支付服务、硬件设备供应商,分别负责技术系统、支付方式接入整合、支付终端设备 [7] - 下游面向商家和消费者,商家接入可简化流程、降成本、提效率,消费者可享便捷安全支付体验 [7] 聚合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 移动支付普及,企业采用多支付方式策略,聚合支付“一码多付”模式降低商家成本、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1][13] - 2024年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2.6万亿元,同比上涨14.1% [1][13] -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为聚合支付提供空间,2016 - 2021年交易金额上涨,2022年后维持在300万亿元以上 [8] -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同比增加0.75亿人,推动聚合支付发展 [11] 聚合支付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激烈,相关企业有拉卡拉、武汉利楚、上海收钱吧等 [15] - 拉卡拉业务分数字支付和科技服务,2024年上半年支付业务营收26.34亿元,同比增长3.67% [17] - 武汉利楚有“扫呗”“赋佳”“有域”3大产品体系,为商户提供数字化服务 [19] - 上海收钱吧为数字化门店综合服务商,服务覆盖中国境内所有城市,累计服务人次300亿,为近600万实体商家服务 [17] - 上海简米聚焦金融科技,为企业提供聚合支付等解决方案 [17] - 长沙卡友提供金融外包和软件开发服务,获支付清算协会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和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牌照 [17] 聚合支付行业发展趋势 - 目标城市及用户下沉,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从沿海向内陆拓展 [21] - 海外市场成拓展点,企业参与国际化合作竞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维护金融安全 [22] -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引入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提升支付体验和安全性 [23]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可能整合或并购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4]
拉卡拉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信用卡推广收入下滑近8成
凤凰网财经· 2025-04-27 20:5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减少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减少23.26%主要受硬件销售和科技服务收入减少以及投资收益下降影响 [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3.02%净利润同比腰斩降幅达51.71%扣非归母净利润8468万元同比减少62.97% [1][3]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波动剧烈分别为55.62亿元(+13.53%)66.18亿元(+18.98%)53.94亿元(-18.50%)59.38亿元(+10.09%)归母净利润波动更大从10.83亿元骤降至-14.37亿元后反弹至4.58亿元 [3] 股价与市值 - 财报发布后两日股价累计跌超15%4月25日收盘价23.28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83亿元 [2][5] - 4月24日单日跌幅11.06%25日再跌5.40%市场对业绩恶化的反应强烈 [5] 投资失利 - 处置包头农商行股份导致投资亏损1.35亿元亏损幅度达62%该笔投资初始成本2.18亿元最终以零元退股 [4] - 资产减值冲击财务状况叠加业绩下滑进一步恶化财务指标和市场形象 [4] 业务分析 - 数字支付业务2024年收入51.65亿元微降0.27%但交易金额4.22万亿元中银行卡交易2.86万亿元同比减少13.62% [5] - 科技服务业务收入2.83亿元同比下滑18.43%信用卡营销推广服务收入锐减78.17%虽毛利率提升至90.92%但收入下滑显著 [5] - 支付行业竞争激烈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挤压公司生存空间 [5] 战略挑战 - 业绩持续下滑导致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资金受限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 [3] - 需加强投资评估与风险管理同时反思战略定位和业务模式以应对行业下行压力 [4][5]
拉卡拉(300773):支付业务毛利率继续提升 跨境支付为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4-26 18: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23.26%,扣非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2.82% [1]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13.0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51.71%,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62.97%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承压主因2023年减持蓝色光标股权带动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及处置参股金融机构股权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2] 业务分析 - 2024年支付业务收入51.7亿元,同比-0.27%,毛利率27.22%,同比+0.92PCT,扫码交易金额占比提升至32.2%(同比+5.6PCT) [2] - 2024年科技服务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18.43%,毛利率90.92%,同比+19.03PCT,外卡组织合作营销推广服务收入增长67.71% [2] - 2025Q1支付交易金额0.98万亿元,同比-10.51%,受季节性因素及行业整体承压影响 [2] 行业动态 - 2024年监管新规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注销10张支付牌照,累计注销达100张 [4] - 行业格局优化背景下,公司作为龙头有望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4] 战略布局 - 2025Q1跨境商户规模和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6%和85% [5] - 政策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升级,公司积极布局新兴市场跨境支付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