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icon
搜索文档
财面儿丨旭辉控股集团:1-2月合同销售金额约59.6亿 同比降53.55%
财经网· 2024-03-07 18:23
文章核心观点 - 旭辉控股集团发布2024年2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1 - 2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较2023年同期大幅下降 [1] 分组1:2月营运数据 - 2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约22.4亿元 [1] - 2月合同销售面积约190,200平方米 [1] - 2月合同销售均价约12,200元/平方米 [1] - 2月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合同销售金额约11.5亿元 [1] 分组2:1 - 2月营运数据 - 1 - 2月集团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59.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28.3亿元下降53.55% [1] - 1 - 2月合同销售面积约500,700平方米 [1] - 1 - 2月合同销售均价约11,900元/平方米 [1] - 1 - 2月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合同销售金额约30.1亿元 [1]
港股异动 | 内房股多数上扬 旭辉控股集团(00884)涨超7% 世茂集团(00813)涨超5%
智通财经· 2024-02-20 15:19
分组1 - 内房股多数上扬,旭辉控股集团涨7.55%[1] - 世茂集团涨5.43%,雅居乐集团涨2.74%,龙湖集团涨2.47%[1] 分组2 - 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银行对房地产项目授信已超过1600亿元[2] - 世茂集团、旭辉控股集团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2] 分组3 - 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5年期LPR下调25个基点至3.95%[3] - 降低5年期LPR利率能够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和房企融资成本,向市场传递更积极的信号[3]
旭辉控股集团(00884)附属拟6630万澳元出售悉尼物业60%权益
智通财经· 2024-02-14 22:20
文章核心观点 旭辉控股集团拟出售悉尼物业60%权益以缓解境外流动资金压力并避免额外成本 [1] 出售事项详情 - 2024年2月14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CIFI St Leonards PtyLtd拟向SH South St Leonards Pty Ltd出售悉尼16幅相连地块60%权益 代价6630万澳元 [1] - 16幅地块位于澳洲悉尼圣伦纳兹 占地约8700平方米 预期开发为五幢住宅公寓楼 总建筑面积约22800平方米 已取得开发许可但未动工 [1] 出售原因 - 为缓解集团境外流动资金压力及为业务营运提供资金 集团积极寻求出售境外资产机会 [1] - 受澳洲加息及建筑成本上升影响 物业融资成本及开发成本将上升 出售可避免额外成本及境外流动性进一步承压 并把握悉尼现行物业市场出售权益良机 [1]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11-03 07:08
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和物业管理服务[2] - 公司专注于开发高品质、以终端用户为导向的房地产项目[3] - 公司的开发项目涵盖住宅、办公和商业综合体等多种物业类型[4] - 公司在中国主要一线、二线和重点城市建立了稳固地位,目前在中国和海外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为42.4万平方米和23.1万平方米[5] - 公司的使命是“用心搭建美好生活”,致力成为中国领先且备受尊敬的房地产企业[6] 代表性项目 - 旭辉在中国的代表性项目包括上海旭辉企业大厦、南通东升旭辉中心、苏州中建旭辉•江上等项目[16] - 旭辉在环渤海地区的代表性项目有温州未来旭辉城、沈阳博辰时代、大连江山如院等项目[19] - 旭辉在华南地区的代表性项目包括珠海卓越•旭辉江岛海、广州旭辉曜玥湾、东莞时区等项目[22] 销售情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同销售额为41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27]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确认收入为31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同销售额约为419.4亿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减少33.6%[49] - 本集团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289.58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减少30.1%[5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约为271.19亿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增加7.4%[58] - 本集团附属公司交付的建筑面积约为187.29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下降5.5%[58] - 已确认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4,479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上升13.6%[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人民币271.19亿,同比增长5.4%[7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相关租赁和其他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16亿,同比增长8.2%[66]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为31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9.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73][7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撇減持作出售物业及擬作出售的开发中物业确认虧損58.0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虧損40.3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7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增加36.7%,达到10.96亿元人民币[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行政及其他开支增加1.2%,达到11.97亿元人民币[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虧損56.4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支出增加至14.1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增加至23.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8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作出土地增值税撥備9.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89]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除税前虧損约为人民幣6,81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除税前利润约为2,675.1亿元[9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期内虧損约为人民幣9,132.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期内利润约为1,904.3亿元[91] - 本集团的股东权益应占虧損淨額约为人民幣8,97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股东权益应占利润淨額约为730.8亿元[92] 股权结构 - 林中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13.10%[119] - 林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4.84%[120] - 林峰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2.30%[120] - 汝海林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0.02%[121] - 楊欣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0.03%[121] - 張永岳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0.02%[121] - 陳偉成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约0.02%[121] - 林采宜女士持有公司股份约0.002%[121] 股份持有情况 - 林中先生持有的股份中,通过鼎昌持有的股份达到了13.64亿股[122] - 林偉先生持有的股份中,通过茂福持有的股份达到了27.37亿股[126] - 林峰先生持有的股份中,通过Rain-Mountain持有的股份达到了2.39亿股[129] - 林峰先生直接持有的股份[133] - 汝海林先生直接持有的股份[133] - 楊欣先生直接持有的股份[133] - 張永岳先生直接持有的股份[133] - 陳偉成先生直接持有的股份[133] 股份奖励计划 - 股份獎勵計劃有效期為十年,自採納日期起計[196] - 獎勵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目的5%[197] - 每十二個月內最多可向參與者授出已發行股份數目的1%[197] - 股份獎勵計劃條款及條件概要載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1-03 07:04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發、房地产投资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5][6] - 公司业务聚焦于中国的一线、二线及重点城市成熟板块,开发高品质及针对用户自用的房地产物业[5][6] - 公司已实现全国化经营布局,在中国主要的一线、二线及重点城市建立稳固地位[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合计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为约46,500,000平方米及25,300,000平方米的土地储备[5][7] - 公司物业项目分布于4个区域的核心城市,包括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5][7]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國具領導地位及受人尊敬的房地產企業[5][7] 公司组织结构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aples Fund Services (Cayman) Limited[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4] - 公司核数师为上會栢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4] - 公司上市资料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股份代号:00884)[4] 公司物业项目分布 - 上海LCMART的可出租面积为2,241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50%,主要规划用途为商业[25] - 上海LCM的可出租面积为131,937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50%,主要规划用途为商业[25] - 上海旭辉U天地的可出租面积为5,407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100%,主要规划用途为办公楼[25] - 上海旭辉海上国际的可出租面积为29,585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100%,主要规划用途为商业[25] - 上海旭辉纯真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29,663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45%,主要规划用途为办公楼[25] - 上海恒基旭辉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10,740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50%,主要规划用途为办公楼[25] - 上海恒基旭辉天地的可出租面积为35,771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50%,主要规划用途为商业[25] - 上海洋涇S2/S3办公楼项目的可出租面积为46,871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100%,主要规划用途为办公楼[25] - 上海高和大厦的可出租面积为1,022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100%,主要规划用途为办公楼[27] - 上海莘庄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37,924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为50%,主要规划用途为办公楼[27] - 成都旭辉广场的可出租面积为86,000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西安旭辉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41,129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长沙旭辉国际广场的可出租面积为24,012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重庆旭辉城的可出租面积为43,915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厦门海联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1,470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嘉兴旭辉广场的可出租面积为82,540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沈阳旭辉铂宸府的可出租面积为50,922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出租[29] - 北京五棵松项目的可出租面积为267,810平方米,1至4期已竣工并开始出租,5期预计2024年竣工[29] 公司开发项目 - 温州光辉之城的总开发面积为554,100平方米,项目正在开发中,预计2023-2024年完工[32] - 徐州贾汪鹏程大道项目的总开发面积为414,648平方米,项目正在开发中,预计2023-2026年完工[32] - 太原尖草坪区三给片区SP1925-SP1928项目,预计2023-2027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35.0%,总建筑面积1,298,971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办公楼/商业[36] - 石家庄公元项目,预计2022-2024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50.0%,总建筑面积462,220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6] - 临沂星汇城项目,预计2024-2025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45.0%,总建筑面积431,970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6] - 长沙始悦湘江项目,预计2023-2024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65.0%,总建筑面积422,377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办公楼/商业[36] - 成都天府未来中心项目,预计2023-2025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33.0%,总建筑面积556,148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6] - 乌鲁木齐旭辉广场项目,预计2023-2026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100.0%,总建筑面积411,678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9] - 乌鲁木齐学府尚品项目,预计2022-2024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51.0%,总建筑面积507,744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9] - 贵阳乌当未来壹号项目,预计2022-2025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100.0%,总建筑面积531,424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9] - 郑州空港时代项目,预计2022-2025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100.0%,总建筑面积535,442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9] - 昆明旭辉广场项目,预计2022-2024年完工,公司应占权益63.7%,总建筑面积526,145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3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1,240亿元[52] - 公司2022年已确认收入约为人民币474亿元[52] - 公司2022年股东权益应占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38亿元[52] - 公司2022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亏损约为人民币52亿元[52] - 2022年百强房企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41.6%[53] - 近90%的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降,其中36家降幅超过50%,32家降幅在20%至50%之间[53] -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预期走弱,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加重[53] - 房价较高的热点一二线城市中,低总价段产品的刚需客户买房意愿下降明显[53] - 较高总价段产品的改善性群体入市积极性相对较好,改善型产品体现出一定韧性[53] - 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潜在风险不断聚集,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4] -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収投资额为人民币13.3万亿元,同比下降10%[57] - 公司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达人民币1,240.3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8,393,200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14,778元/平方米[57] - 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及华南地区的合同销售金额分别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的34.3%、28.0%、24.6%和13.1%[57] - 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的88.0%,住宅项目的合同销售金额占90.8%,办公楼/商业项目占9.2%[57] 公司服务与社会责任 - 旭辉永升服务2022年收入约为人民币62.8亿元,同比增长33.5%,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2.2%至约人民币4.8亿元[60] - 旭辉永升服务总合约建筑面积达到303.4百万平方米,在管总建筑面积约为210.0百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2.8%[60] - 瓴寓2022年底出租率为96%,GOP率为91%,续租率为60%,满意度为95%[65] - 旭辉健康旗舰项目苏州太湖·旭辉彩园于2022年9月成功试运营,深受长者喜爱,吸引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关系[67] - 旭辉健康获得2022年度康养创新示范奖和第三届“Pro+Award 普罗奖”,并荣登2022年度十大地產康養運營商品牌榜单[67] - 旭辉公益基金会在2022年捐赠近50万件抗疫和生活物资,包括向上海多所高等院校、医疗前线和社区居民捐赠物资[74] - 旭辉公益基金会向香港保良局捐赠50,000套抗原检测试剂,用于支援弱势社群抗疫[74] - 旭辉连续第二年蝉联《公益时报》中国慈善榜“十大慈善企业”称号[74] - 旭辉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将低碳、高科技、智能化融入绿色建筑体系,全流程落实绿色环保模式[74] - 旭辉获得MSCI明晟连续三年上调ESG评级至A级,充分彰显对旭辉ESG实践的认可[74] 公司债务与融资 - 2022年市场进一步恶化,旭辉暂停支付境外融资安排项下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但继续支付有抵押的项目贷款和部分利息[69][71] - 旭辉已成立境外银行债权人协调委员会和债券持有人小组,并与债权人团体或其顾问持续进行建设性讨论[69][72] - 旭辉聘请德安华担任独立财务顾问,进行独立业务审核及清算分析,已取得重大进展[69][72] 公司销售与交付 - 2022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240亿元[82] - 2022年公司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8,393,200平方米[82] - 2022年公司合同销售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14,778元/平方米[82] - 2022年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及华南地区的合同销售金额分别贡献约34.3%、28.0%、24.6%及13.1%[82] - 2022年一、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占总合同销售金额约88.0%,三线城市占12.0%[82] - 2022年住宅项目的合同销售金额占总合同销售金额约90.8%,办公楼及商业项目占9.2%[82] - 2022年公司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物业销售现金回款超过合同销售金额的100%[84] - 2023年公司将继续推进“保交付、保品质”作为首要工作[78] - 2023年公司预计核心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优化空间较大[77] - 2023年公司预计房企融资链条将进一步畅通,企业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77]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合同销售总额为124,031,148千元人民币,销售总面积为8,393,179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4,778元/平方米[86] - 住宅项目合同销售金额为112,662,436千元人民币,占比90.8%,销售面积为6,971,037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6,162元/平方米[89] - 办公楼/商业项目合同销售金额为11,368,712千元人民币,占比9.2%,销售面积为1,422,142平方米,平均售价为7,994元/平方米[89] - 长三角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42,540,331千元人民币,占比34.3%,销售面积为2,336,475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8,207元/平方米[90] - 中西部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34,779,501千元人民币,占比28.0%,销售面积为2,862,672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2,149元/平方米[90] - 环渤海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30,530,113千元人民币,占比24.6%,销售面积为2,191,809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3,929元/平方米[90] - 华南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16,181,203千元人民币,占比13.1%,销售面积为1,002,223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6,145元/平方米[90] - 一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19,097,836千元人民币,占比15.4%,销售面积为618,720平方米,平均售价为30,867元/平方米[93] - 二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90,033,417千元人民币,占比72.6%,销售面积为6,245,084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4,417元/平方米[93] - 三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14,899,895千元人民币,占比12.0%,销售面积为1,529,375平方米,平均售价为9,742元/平方米[93] 公司收入与成本 - 2022年公司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约为人民币391.314亿元,同比下降60.6%,占已确认收入总额的82.5%[95][96] - 2022年公司交付建筑面积约为2,970,794平方米,同比下降56.4%[95][96] - 2022年公司销售物业的已确认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13,17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9.1%[95][96] - 2022年公司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已交付建筑面积的减少[95][96] - 2022年公司总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391.3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992.88亿元人民币下降60.6%[99] - 武汉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70.75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18.1%,较2021年的82.21亿元人民币下降13.9%[99] - 长沙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50.55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12.9%,较2021年的39.48亿元人民币增长28.0%[99] - 温州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32.65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8.3%,较2021年的13.58亿元人民币增长140.5%[99] - 西安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27.05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6.9%,较2021年的7.36亿元人民币增长267.4%[99] - 合肥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19.32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4.9%,较2021年的89.18亿元人民币下降78.3%[99] - 南通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14.98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3.8%,2021年无数据[99] - 太仓的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为13.02亿元人民币,占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的3.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9-26 22:39
收入情况 - 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收入为313,189.1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97,203.21万元增长5.37%[2]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已確認收入為31,318,900,000元,同比增長5.4%[45] 毛利情况 - 毛利为49,635.6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1,488.34万元下降19.27%[2] - 毛利約為4,963,600,000元,毛利率為15.8%[47] 亏损情况 - 期内亏损达到91,320.6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9,042.84万元亏损幅度扩大[3] 资产情况 - 流动资产净值为305,493.4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489,617.58万元下降37.59%[5] 物业销售情况 - 住宅物業銷售已確認收入為24,801,111千元,占物業銷售的91.5%[39] - 二綫城市物業銷售已確認收入為24,564,769千元,占物業銷售的90.5%[39] 其他收入情况 - 投資物業相關租賃及其他服務收入為716,300,000元,占收入的8.2%[43] - 物業管理及其他服務收入為2,941,600,000元,占收入的8.8%[44] 待售物业情况 - 已完成待售物業總建築面積為8,600,000平方米[41] 成本情况 - 銷售成本為26,355,400,000元,同比增加11.8%[46] 虧損情况 - 撇減持作出售物業及擬作出售的開發中物業確認虧損為5,808,800,000元[48] - 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約40,300,000元[49]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6 22:19
财务业绩 - 收入为人民币474.40亿元,同比下降56.0%[2] - 毛利为人民币66.20亿元,同比下降68.2%[2] - 除税前虧損為人民幣129.32億元[2] - 年內虧損為人民幣135.60億元[2] - 本公司股東應佔年內虧損為人民幣130.49億元[2]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人民幣1.42元[3] - 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本公司应占股东权益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3,049,088,000元[8]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240億元[56]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為8,393,200平方米,合同銷售平均售價約為人民幣14,778元/平方米[56] - 銷售物業已確認收入約為人民幣39,131,400,000元,按年下跌60.6%[61] - 本集團於二零二二年交付建築面積約2,970,794平方米的物業,按年下跌56.4%[61] - 二零二二年已確認收入約為人民幣47,440,100,000元,按年減少56.0%[73] - 物業銷售及其他物業相關服務收入較二零二一年減少60.4%至約人民幣40,620,500,000元[74] - 租金收入較二零二一年增加16.6%[74] - 物業管理及其他服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35.0%[74] - 投資物業相關其他服務收入較二零二一年增加117.8%[74] - 報表銷售成本較二零二一年下降53.1%[74] - 報表毛利較二零二一年下降68.2%至約人民幣6,619,700,000元[75] 资产负债表 - 應收賬款總額為43.17億人民幣,其中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為12.52億人民幣[44] - 其他應收款總額為213.12億人民幣,主要包括就潛在物業開發項目支付的臨時按金[43] -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總額為310.62億人民幣,其中1年以上的應付賬款為45.42億人民幣[47] - 其他應付款及應計開支總額為177.03億人民幣,主要包括就潛在物業開發項目收取的臨時付款[46] - 開發中物業總額減少4%至人民幣160,801,700,000元[95] - 遞延稅項資產增加6.4%至人民幣2,343,200,000元[96] - 集團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約46,500,000平方米,其中集團應佔25,300,000平方米[97] - 2022年新增5個項目,土地收購總建築面積413,400平方米,平均成本每平方米人民幣12,902元[98][99] - 現金及銀行結餘約人民幣20,553,400,000元,總債務約人民幣108,449,700,000元[100][101] - 本集團的綜合借款約人民幣52,250,400,000元按固定年利率介乎2.36%至10.0%計息[102] - 本集團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所有債務的加權平均成本為4.9%[105] - 本集團的淨負債與股本比率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102.0%[115] - 本集團的負債資產比率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28.1%[115] - 本集團的流動比率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為1.2倍[115] 其他重要事项 - 本集團未能償還若干境外優先票據的本金及利息以及可換股債券的利息,導致若干銀行借款、優先票據、可換股債券及應付利息違約或交叉違約[8] - 本集團正積極與金融機構磋商重續及展期現有境內銀行借款、尋求新增融資以及出售非核心資產等措施以改善流動資金狀況[9][10] - 本集團制定了業務戰略計劃,主要聚焦加快物業銷售及回款,並實施嚴格成本減省措施[10] - 本集團能否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取決於能否成功完成上述計劃及措施[12] - 公司與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出售河北和湖50%股權並收購廣州昌哲商務諮詢25%股權[48] - 公司就2025年到期人民幣債券與投資者達成協議,調整還款方式[49] - 公司存在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可能無法在正常業務過程中變現資產和清償負債[53,54] - 公司2022年度虧損人民幣135.6億元,境外優先票據、可轉換債券及優先票據利息尚未全部償還[53] - 公司延遲償還銀行借款176.65億元、優先票據284.32億元及可轉換債券16.69億元[53] 企业管治 - 本公司已採納、應用及遵守載於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附錄十四的企業管治守則第二部分的守則條文[127] -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作為董事買賣本公司證券的操守準則[128] - 本公司的相關行政人員及僱員亦按本公司要求受限於標準守則之規管[129] - 本公司董事、管理層股東或彼等各自之聯繫人概無於與本集團業務構成或可能構成競爭之業務中擁有任何權益[130] - 本公司的審核委員會已檢視並信納核數師的薪酬及其獨立性,並建議董事會重新委聘其為本公司二零二三年的核數師[131] - 本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於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時正起恢復本公司的普通股股份、認股權證及衍生工具買賣[135]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4-28 22:33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二年度未经审计的收入为人民币47,440,141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107,834,741千元有所下降[5] - 二零二二年度未经审计的毛利为人民币2,326,799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20,797,446千元有所下降[5] - 二零二二年度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559,978)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12,327,177千元有所下降[6] - 二零二二年度未经审计的每股基本(虧損)盈利为人民币元-1.42,较二零二一年度的0.88元有所下降[6] - 二零二二年度未经审计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8,512,967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81,222,556千元有所下降[7] - 二零二二年度未经审计的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07,619,880千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351,526,976千元有所下降[7]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58,658,122千元,较2021年的223,739,669千元增长[8]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48,961,758千元,较2021年的127,787,307千元下降[8] - 2022年资本及储备总额为人民币86,180,402千元,较2021年的107,399,793千元下降[8]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1,294,323千元,较2021年的101,610,070千元下降[8] - 2022年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1,005,743千元,较2021年度大幅减少[31] - 年内(虧損)利润经扣除各项成本后为人民币4,783,372千元,较2021年度有所增长[31]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盈利为人民币(13,049,088)和7,612,919,较2021年度有所变化[32] 业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240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2022年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839.32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14778元/平方米[43] - 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和华南地区合同销售金额分别贡献约34.3%、28.0%、24.6%和13.1%[44] - 公司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物业销售现金回款超过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的100%[45] - 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按城市划分,长沙、苏州、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城市为销售主力[46] - 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按地区划分,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和华南地区分别占比34.3%、28.0%、24.6%和13.1%[48] - 公司2022年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约391.31亿元人民币,按年下跌60.6%[50] 其他信息 - 本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9] - 本公司首次应用了多项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綜合财务报表的编制产生影响[10] - 未来将不会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和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1] - 预计未来应用其他新订和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綜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2] - 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进行了处理[13] - 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流动或非流动负债的分类提供了澄清和额外指引[14] - 2022年末逾期應收賬款总额为人民幣119,042,000元,较2021年末有所减少[37] - 2022年末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总额为人民幣31,061,799千元,较2021年末有所减少[39] - 2022年投资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239,600,000元,年增长20.8%[55] - 2022年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5,580,100,000元,年增长35.0%[57] - 2022年已确认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47,440,100,000元,年减少56.0%[58] - 2022年报表毛利约为人民币2,326,800,000元,较2021年下降88.8%[60] - 2022年支出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2,565,400,000元,较2021年增加[69] - 2022年除税前虧損约为人民币12,932,400,000元,较2021年除税前利润减少[74] - 2022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虧損约为人民币5,202,000,000元,较2021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减少[75]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9 17:0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投资及物业管理服务,业务聚焦中国一二线及重点城市[3][4]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林中、林伟、林峰、陈东彪、杨欣[7]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蒋达强[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张永岳、陈伟成、林采宜[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7]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上海闵行区申虹路1088弄39号旭辉中心[7]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及总部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一号22楼[7] - 公司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股份代号为00884[8]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合计建筑面积约4930万平方米,应占建筑面积约2630万平方米[3][5] - 2022年6月30日期末土地储备合计4930万平方米,较2021年12月31日的5250万平方米减少[52] - 2022年6月30日,已完成物业未售或未交付总面积820万平方米,应占面积450万平方米[131][136] - 2022年6月30日,开发中或待开发物业总面积4110万平方米,应占面积2180万平方米[132][13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约为4930万平方米,应占土地储备面积约为2630万平方米[166][167] 合同销售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631.4亿元,较2021年的1361.5亿元下降53.6%[51]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建筑面积414.46万平方米,较2021年的797.33万平方米下降48.0%[51]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平均售价15200元/平方米,较2021年的17100元/平方米下降11.1%[5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631.4亿元,较2021年同期1361.5亿元按年下跌53.6%[55]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建筑面积414.4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8.0%[61][62]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每平方米剔除车位和储存室后平均售价约为15200元[61][6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约100%的合同销售签约回款率[61][62] -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地区的合同销售金额分别贡献约34.7%、23.8%、30.5%和11.0%[61][63] - 2022年上半年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约86.4%[61][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同销售金额约631.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3.6%[103][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414.4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48.0%[103][104] -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地区合同销售金额分别占比34.7%、23.8%、30.5%和11.0%[105] - 一二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约86.4%[105] - 住宅项目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约90.0%,办公楼/商业项目占10.0%[105] - 2022年上半年,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物业销售现金回款接近合同销售金额的100%[105]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平均售价约为15200元/平方米[103][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同销售总额为63,139,998千元人民币[114][115][118] - 按城市划分,太原合同销售金额为1,224,486千元人民币,占比1.9%[111] - 按地区划分,长三角合同销售金额为21,908,437千元人民币,占比34.7%[115] - 按城市层级划分,一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8,017,150千元人民币,占比12.7%[118] 已确认收入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已确认收入297.2亿元,较2021年的363.73亿元下降18.3%[51] - 2022年上半年已确认收入297.203亿元,较2021年同期363.733亿元按年下跌18.3%[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约为25,250,400,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9%,占已确认收入总额85.0%[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附属公司交付建筑面积约1,981,049平方米的物业,较上年同期下跌1.0%[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确认平均售价为12,746元/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跌20.2%[120] - 2022年上半年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约为252.504亿元,同比下降20.9%,占总确认收入的85.0%[122]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子公司交付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198.104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0%[122] - 2022年上半年已确认平均售价为12746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0.2%[122] - 2022年住宅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23.179308亿元,占比92.0%;2021年为31.288333亿元,占比98.0%[121] - 2022年办公楼/商业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2.071059亿元,占比8.0%;2021年为651107万元,占比2.0%[121] - 2022年长沙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4.371533亿元,占比17.3%;2021年为949050万元,占比3.0%[125] - 2022年西安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2.684649亿元,占比10.6%;2021年无相关数据[125] - 2022年武汉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2.6596亿元,占比10.5%;2021年为576660万元,占比1.8%[125] - 2022年合肥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1.71298亿元,占比6.8%;2021年为878106万元,占比2.7%[125] - 2022年成都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为1.481412亿元,占比5.9%;2021年为998369万元,占比3.1%[125] - 2022年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252.50367亿元,2021年为319.3944亿元,同比减少[128][129] - 2022年已交付总面积198.1049万平方米,2021年为200.03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28][129] - 2022年已确认平均售价12746元/平方米,2021年为15967元/平方米,同比减少[128][129] - 2022年上半年确认收入297.203亿元,同比减少18.3%[140][141] - 2022年上半年物业销售及其他物业相关服务收入263.548亿元,同比减少22.8%[140][141] - 2022年上半年确认收入297.2032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63.73349亿元减少18.3%,其中物业销售及其他物业相关服务收入占比88.7%,租金占比2.1%,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占比9.1%,投资物业相关其他服务收入占比0.1%[142] 利润相关数据 - 2022年上半年股东权益应占期内利润7.31亿元,较2021年的36.03亿元下降79.7%[51] - 2022年上半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18.2亿元,较2021年的33.46亿元下降45.6%[5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由2021年同期53.634亿元下跌64.5%至19.043亿元[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由2021年同期33.459亿元下跌45.6%至约18.198亿元[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0.7%,核心净利润率为6.1%[66]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率为20.7%,与2021年上半年持平;核心净利率为6.1%,2021年上半年为9.2%,2021年全年为6.8%[69]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为235.71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3%[143]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为61.488亿元,较2021年同期约75.251亿元减少18.3%,毛利率均为20.7%[144][147] - 2022年上半年因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汇兑亏损净额约9.32亿元,去年同期为收益约1.396亿元;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收益约0.09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约0.262亿元;自利率掉期对冲安排录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亏损约0.119亿元,去年同期无[145][148][149] - 2022年上半年提早赎回优先票据亏损0.01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743亿元[146][149] - 2022年上半年确认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约0.066亿元,去年同期约为2.992亿元[150][154]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约8.018亿元,较去年同期约11.678亿元减少31.3%[151][155]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12.346亿元,较去年同期约17.395亿元减少29.0%[152][156] - 2022年上半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达利润1.037亿元,去年同期达利润6.549亿元;撇除公允价值亏损及撇减影响后,达利润6.588亿元,去年同期达利润6.057亿元[153][157] - 2022年上半年支销的融资成本约为3.724亿元,去年同期为2.26亿元;支销及资本化的融资成本总额约30.4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76亿元下降7.1%;2022年6月30日债务加权平均成本为4.9%,总债务为1141亿元[158]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去年同期约16.827亿元减少54.2%至2022年上半年约7.708亿元[159][16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成本费用约为3.724亿元,去年同期约为2.26亿元[160] - 公司已开支和资本化的总财务成本从去年同期的32.76亿元减少7.1%至2022年上半年约30.449亿元[16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4.9%,2021年12月31日为5.0%,2021年6月30日为5.1%[161] - 公司除税前利润从去年同期约70.46亿元减少62.0%至2022年上半年约26.751亿元[163][164] - 公司期内利润从去年同期约53.634亿元减少64.5%至2022年上半年约19.043亿元[163][164] - 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约36.025亿元减少79.7%至2022年上半年约7.308亿元[163][164] - 公司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约33.459亿元减少45.6%至2022年上半年约18.198亿元[164][165] - 2022年上半年核心净利润率为6.1%,2021年同期为9.2%,2021年全年为6.8%[164][165]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 - 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4100.1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327.5亿元有所下降[52] - 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312.4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7.1亿元减少[52] - 2022年6月30日净负债对股本比率78.5%,较2021年12月31日的62.8%上升[52] - 2022年6月30日净负债为人民币828.96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74.023亿元[88] - 2022年6月30日手头现金水平达人民币312.44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67.097亿元[88] - 2022年6月30日总债务为人民币1141.41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41.12亿元[88] - 2022年6月30日担保合营企业/联营公司的负债为人民币123.87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7.877亿元[88] - 2022年6月30日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4.9%,2021年12月31日为5.0%[88] - 2022年6月30日未付承诺收购股本权益及土地代价约为人民币3.41亿元,手头现金约为人民币312.445亿元[89] 各业务线数据 - 2022年上半年旭辉永升服务收入31.63亿元,同比增长53.6%;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4.37亿元,同比增长35.8%[72][74] - 截至2022年6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9 07: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884,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4] -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主营中国房地产开发及投资业务[5] - 公司主要在一线、二线及强三线城市开发房地产物业,项目涵盖住宅、商务办公、商业综合体等[5]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房地产项目分布于4个区域的核心城市,包括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合计建筑面积约5250万平方米及应占建筑面积约284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逾170项已竣工物业项目,未出售或未交付总建筑面积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约为670万平方米及360万平方米[15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200多项开发中或持作未来发展的物业项目,总建筑面积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约为4580万平方米及2480万平方米[15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33项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约为210.81万平方米及150.67万平方米,其中26项已开始出租[162][16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为5250万平方米,应占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约为2840万平方米[191][193] 代表性项目情况 - 公司在中国的代表性项目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华南等地区,如温州未来城、北京华熙国际领尚等[24][37] 可出租物业情况 - 上海LCMART项目公司应占权益50%,可出租面积2241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业[42] - 上海LCM项目公司应占权益50%,可出租面积131937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业[42] - 上海旭辉U天地项目公司应占权益100%,可出租面积5407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办公楼[42] - 上海旭辉海上国际项目公司应占权益100%,可出租面积29585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业[42] - 上海旭辉纯真中心项目公司应占权益100%,可出租面积29663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办公楼[42] - 上海恒基旭辉中心项目公司应占权益50%,可出租面积10740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办公楼[42] - 上海恒基旭辉天地项目公司应占权益50%,可出租面积35771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业[42] - 上海洋泾S2/S3办公楼项目公司应占权益100%,可出租面积46871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办公楼[42] - 上海高和大厦项目公司应占权益100%,可出租面积1022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办公楼[44] - 成都旭辉广场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86,000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西安旭辉中心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41,129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长沙旭辉国际广场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24,012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重庆旭辉城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43,915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厦门海联中心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1,470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嘉兴旭辉广场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82,540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沈阳旭辉铂宸府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50,922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100%[46] - 北京五棵松1至3期可出租面积(不包括停车位)为267,810平方米,集团应占权益50%,4至5期预计2022年竣工[46] 开发中项目情况 - 温州光辉之城开发中,预计2023 - 2024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49.0%,总建筑面积(不包括停车位)554,100平方米[49] - 徐州贾汪鹏程大道项目开发中,预计2023 - 2026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52.0%,总建筑面积(不包括停车位)414,648平方米[49] - 太原尖草坪区三给片区项目预计2023 - 2027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35.0%,总建筑面积1,298,971平方米[51] - 石家庄公元项目预计2022 - 2024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50.0%,总建筑面积462,220平方米[51] - 临沂星辉城项目预计2024 - 2025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45.0%,总建筑面积431,970平方米[51] - 长沙公园府邸项目预计2023 - 2024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65.0%,总建筑面积422,377平方米[51] - 成都天府未来中心项目预计2023 - 2025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33.0%,总建筑面积556,148平方米[51] - 乌鲁木齐旭辉广场项目预计2023 - 2026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100.0%,总建筑面积411,678平方米[55] - 乌鲁木齐学府尚品项目预计2022 - 2024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51.0%,总建筑面积507,744平方米[55] - 贵阳乌当未来壹号项目预计2022 - 2025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100.0%,总建筑面积531,424平方米[55] - 郑州空港时代项目预计2022 - 2025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100.0%,总建筑面积535,442平方米[55] - 昆明旭辉广场项目预计2022 - 2024年完工,集团应占权益63.7%,总建筑面积526,145平方米[55] 合同销售关键指标 - 2021年合同销售金额为2473亿元,较2020年增长7.1%[58] - 2021年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14486887平方米,较2020年下降5.8%[58] - 2021年合同销售平均售价为17067元/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3.8%[58] - 2021年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473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2310亿元按年增长7.1%[67][68] - 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金额达2472.5亿元,按年增长7%[74][75] - 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1448.7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8%[74][75] - 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每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17000元[74][75] - 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签约回款率超95%[74][75] - 2021年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地区合同销售金额分别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约46.6%、19.8%、22.4%和11.2%[74][76] - 2021年一线及二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约87.2%,三线城市占12.8%[74][76] - 2021年来自住宅项目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合同销售总额约92.5%,来自办公楼/商业项目占7.5%[74][76] - 2021年公司推出89个新项目预售[74][76] - 2021年公司按合同销售金额计算位居全国第14名[80] - 2021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473亿元,较2020年的2310亿元按年增长7.1%[133][134] - 2021年公司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14486887平方米,较2020年下降5.8%[133][134] - 2021年公司合同销售平均售价约为17067元/平方米[133][134] - 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的合同销售金额为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总额分别贡献约46.6%、19.8%、22.4%及11.2%[133][135] - 一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总额约87.2%,三线城市占12.8%[133][135] - 来自住宅项目的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总额约92.5%,来自办公楼及商业项目的占7.5%[133][135] - 2021年公司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物业销售现金回款超过合同销售金额的95%[133][135] - 公司2021年合同销售总额为247,250,072千元,销售总面积为14,486,887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7,067元/平方米[138][140][141][144] - 苏州合同销售金额为21,571,077千元,占比8.7%,销售面积918,986平方米,平均售价23,473元/平方米[138] - 住宅合同销售金额为228,589,610千元,占比92.5%,销售面积12,710,358平方米,平均售价17,985元/平方米[140] - 长三角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115,423,570千元,占比46.6%,销售面积5,785,197平方米,平均售价19,952元/平方米[141] - 一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32,208,967千元,占比13.0%,销售面积789,825平方米,平均售价40,780元/平方米[144] - 二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183,470,090千元,占比74.2%,销售面积11,105,028平方米,平均售价16,521元/平方米[144] - 三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31,571,015千元,占比12.8%,销售面积2,592,034平方米,平均售价12,180元/平方米[144] - 办公楼/商业合同销售金额为18,660,462千元,占比7.5%,销售面积1,776,529平方米,平均售价10,504元/平方米[140] - 环渤海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48,861,896千元,占比19.8%,销售面积2,869,589平方米,平均售价17,027元/平方米[141] - 中西部地区合同销售金额为55,286,388千元,占比22.4%,销售面积4,391,608平方米,平均售价12,589元/平方米[141] 财务关键指标 - 2021年已确认收入为1078.35亿元,较2020年增长50.2%[58] - 2021年毛利为207.97亿元,较2020年增长33.2%[58] - 2021年股东权益应占年内利润为76.13亿元,较2020年下降5.2%[58] - 2021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为72.84亿元,较2020年下降9.2%[58] - 2021年总资产为4327.5亿元,较2020年增长14.1%[58] - 2021年债务总额为1141.12亿元,较2020年增长9.0%[58] - 2021年股本权益总额为1074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58] - 2021年已确认收入为人民币1078.347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717.987亿元按年增长50.2%[67][68] - 2021年股东权益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76.129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80.319亿元减少5.2%[67][68] - 2021年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人民币72.839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80.26亿元减少9.2%[67][68] - 2021年毛利率为19.3%,2020年为21.7%[67][68] - 2021年核心净利润率为6.8%,2020年为11.2%[67][68] - 2021年核心平均股本回报率为18.7%,2020年为24.2%[67][68] - 董事会建议2021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5.7分(相当于7港分),连同中期股息,年内股息总额为每股人民币15.7分(相当于19港分),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13.338亿元[66] - 董事会建议发行红股,基准为每持有100股现有股份获发4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66] - 董事会认为建议发行红股可增加公司资金流动性及偿债能力,还将考虑派特别股息分享回购回报[66]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9.3%,2020年为21.7%[81][82] - 2021年公司核心净利润率为6.8%,2020年为11.2%[81][82] - 2021年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约为人民币992.884亿元,按年增长54.4%,占已确认收入总额92.1%[146][148] - 2021年公司交付建筑面积约685.0115万平方米的物业,按年增长37.0%[146][148] - 2021年公司销售物业的已确认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14494元/平方米,较2020年上升12.7%[146][148] - 2021年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增加主要归因于已交付建筑面积增加[146][148] - 2021年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总计99,288,39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64,320,123千元人民币[151] - 2021年已交付总面积6,850,115平方米,2020年为4,999,854平方米[151] - 2021年已确认平均售价为14,494元/平方米,2020年为12,864元/平方米[151] - 合肥2021年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8,917,881千元人民币,占比8.9%,2020年为2,1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