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控股集团(00884)

搜索文档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8
目錄 Contents | 002 | 公司資料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 --- | --- | --- | | 004 | 公司簡介 | Company Profile | | 005 | 主要房地產項目 | Major Property Projects | | 015 | 二零二四年獎項及榮譽 | 2024 Awards and Recognitions | | 016 | 詞彙及定義 | Glossary and Definitions | | 018 | 主席報告 | Chairman's Statement | | 026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 043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 | Biographie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 050 | 企業管治報告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 073 | 董事會報告書 | Directors' Report | | 113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In ...
旭辉(00884)2024成绩单:持续降债 从轻出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21:06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1日旭辉控股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 公司营收稳定 亏损收窄 交付成绩优异 多元业务发展良好 债务管理取得进展 2025年将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发展模式 [1][8] 分组1: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7.89亿元 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减亏19.07亿元 亏损幅度连续两年收窄 毛利率为15.4%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连续3年为正 [1] 分组2:保交付成果 - 2024年在全国49个城市的95个项目交付6.2万套新房 2022 - 2024年在全国76个城市累计交付超27万套新房 整体交付率达95% [1] - 凭借交付成绩和品质追求 获“2023年中国楼市交付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2] - 2024年有55个项目获“白名单”融资支持 5个项目获新增融资放款 [2] 分组3:经营业务情况 - 地产开发业务稳定 签约金额336.7亿元 位列克而瑞百强销售榜单第31名 广州曜玥湾・铂森江海项目热销超12亿元 2025年3月昆明旭辉广场二期开工 [3] - 截至2024年末 总土储面积2900万平方米 总未售货值超2500亿元 一二线城市占比提升至81% [3] - 2024年持有物业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长10.4% 成都温江旭辉CMALL及长沙雨花旭辉里开业 [3] - 旗下永升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68.4亿元 同比增长4.6% 净利润4.8亿元 同比增长10% 新签业务饱和合同收入达16亿元 保持超50%派息率 [4] - 旗下瓴寓国际截至2024年末开业保障性租赁住房52000间 管理项目超60个 2024年6月上海松江西部科技园柚米社区开业 标志租赁产品理念升级 [4][5] 分组4:债务管理与转型 - 截至2024年底 债务总额降至2041亿元 有息负债从2022年末的1084.5亿元降至866.54亿元 [6] - 已与境外债权人小组就重组支持协议修订达成原则性一致 计划4月23日召开首次聆讯落实重组方案 [6] - 境内债运用注销债券等创新方案 简化债务关系 此前已推动多支境内债券展期 [7] - 2024年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为轻资产发展奠定基础 [7] - 2025年将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发展模式 [8]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22
物业交付情况 - 2024年集团完成交付约6.2万套物业单位,2022 - 2024年共完成交付约27万套[2] - 2024年公司交付建筑面积约3,494,125平方米的物业,按年减少21.1%[54] - 2024年完成交付约6.2万套物业单位,2022 - 2024年累计完成约27万套 [63] 业务线收入情况 - 投资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7.58亿元,按年上升10.4%[2] - 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66.395亿元,按年增加9.4%[2]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可呈报分部收入为477887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183255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47%[22][23][27] - 2024年可呈报分部利润为45442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515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7.46%[22][23][27] - 2024年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约为人民币384.41亿元,按年减少39.2%,占已确认收入总额80.4%[54] - 2024年投资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17.58亿元,按年上升10.4% [60] - 2024年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约66.40亿元,按年增加9.4% [62] - 2024年已确认收入约477.89亿元,按年减少33.5% [66] - 2024年已确认收入总额为47788740千元,占比100%,较2023年的71832556千元下降33.5%,其中物业销售及其他物业相关服务收入39391258千元,占比82.4%,较2023年下降38.6%[67] 债务情况 - 未偿还债务约为人民币866.538亿元,连续三年下降,按年减少约人民币56.273亿元[2] - 境外债务重组取得进展,合计持有适用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88.54%的债权人已签订或加入重组支持协议[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若干银行借款、优先票据、可换股债券及应付利息分别约人民币183.31亿元、291.05亿元、13.11亿元及66.22亿元构成违约或交叉违约[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计持有适用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88.54%的债权人已正式签订或加入重组支持协议[12] - 2024年12月31日,若干银行借款、优先票据、可换股债券及应付利息分别约人民币183.31289亿元、人民币291.04995亿元、人民币13.10772亿元及人民币66.21675亿元构成违约或交叉违约[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债务总额约为866.54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922.81亿元[85] - 集团债务总额约46%以人民币计值,54%以外币计值;银行借款约74.54亿元按固定年利率2.0% - 9.0%计息[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币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78亿元、外币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76.32亿元、美元优先票据约279.05亿元、港元可换股债券约13.11亿元[8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按揭担保约为145.32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198.24亿元[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贷款担保约93.88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98.43亿元[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与股本比率约为145.6%,2023年同期约为121.6%;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3.8%,2023年同期约为30.6%;流动比率约为1.0倍,与2023年持平[92] 财务关键指标对比(2024年与2023年)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477.887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18.32556亿元[3]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73.6242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12.32674亿元[3] - 2024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63.2556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6.78943亿元[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人民币0.68元,2023年为人民币0.86元[5] - 2024年投资物业为45,922,026千元,2023年为45,909,727千元,略有增长[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01,099千元,2023年为498,619千元,有所增长[6] - 2024年使用权资产为116,564千元,2023年为151,162千元,下降约22.9%[6] - 2024年无形资产为250,518千元,2023年为278,439千元,下降约10.0%[6] - 2024年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12,710,783千元,2023年为15,050,426千元,下降约15.5%[6] - 2024年于合营企业的权益为15,657,565千元,2023年为16,739,077千元,下降约6.5%[6]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588,889千元,2023年为739,354千元,下降约20.4%[6] - 2024年递延税项资产为1,537,106千元,2023年为2,231,162千元,下降约31.1%[6] - 2024年持作出售物业为24,482,748千元,2023年为21,666,150千元,增长约12.9%[6] - 2024年拟作出售的开发中物业为60,449,992千元,2023年为96,603,349千元,下降约37.4%[6]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应计开支为52,918,947千元,2023年为52,373,963千元[7] - 2024年合约负债为21,777,740千元,2023年为48,545,013千元[7] - 2024年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为6,506,550千元,2023年为7,134,718千元[7] - 2024年应付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款项为24,277,535千元,2023年为24,541,833千元[7] - 2024年应付税项为7,168,184千元,2023年为6,611,028千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计176,299,544千元,2023年为208,520,782千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56,298千元,2023年为9,297,438千元[7]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应占股本权益为12,665,086千元,2023年为20,229,281千元[7]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37,329,270千元,2023年为42,414,994千元[7] - 2024年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9,868,941千元,2023年为92,560,110千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权益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70.76亿元[11]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开支)净额为 - 150239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852156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 - 6034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33673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融资成本为 - 43513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3027125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为7266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1943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 - 804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49693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 - 4439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77194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 - 279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39833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 - 38415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00788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51,343千元,2023年为174,826千元[30]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亏损净额为321,771千元,2023年为622,769千元[30] - 2024年出售合营企业亏损净额为474,930千元,2023年为431,150千元[30] - 2024年政府补贴为55,904千元,2023年为123,053千元[30] - 2024年汇兑亏损净额为563,173千元,2023年为372,461千元[30]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开支)净额为 - 1,502,398千元,2023年为 - 852,156千元[30]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为 - 3,175,763千元,2023年为 - 3,219,103千元[31] - 2024年优先票据利息开支为 - 1,709,714千元,2023年为 - 1,561,180千元[31] - 2024年公司债券及中期票据利息开支为 - 513,826千元,2023年为 - 544,916千元[3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 - 3,027,125千元,2023年为 - 4,351,308千元[31]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本年度为11.19433亿元,2023年为20.33304亿元;2024年土地增值税为9.36005亿元,2023年为12.80068亿元[32] - 2024年核数师薪酬为750万元,2023年为951万元;2024年已售物业成本为341.11836亿元,2023年为546.12562亿元[32]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047.1万元,2023年为1.49693亿元;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439万元,2023年为7719.4万元[32]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应占亏损为70.75859亿元,2023年为89.83274亿元[34] - 2024年应收账款(客户合约)为41.42468亿元,2023年为39.6273亿元;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35715亿元,2023年为4.08447亿元[38]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233.20321亿元,2023年为276.49402亿元;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15838亿元,2023年为5.71206亿元[38] - 2024年预付税项为1.575561亿元,2023年为1.199196亿元;2024年按金及预付款项为3.153978亿元,2023年为3.748667亿元[38] - 2024年流动资产项下金额为31.176648亿元,2023年为35.653422亿元[3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经扣除拨备)为人民币37.3402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6.27015亿元[40] - 2024年12月31日,逾期账面总值为人民币2.03988亿元的应收账款计入集团应收账款余额,2023年为人民币1.67631亿元;其中逾期90日或以上且不视为违约的2024年为人民币1.9173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55463亿元[41] - 2024年应付账款为人民币267.2913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91.16347亿元[42] - 2024年应付票据为人民币3713.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690.6万元[42]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人民币171.8739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61.32091亿元[42] - 2024年应付利息为人民币66.2167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9.50341亿元[42]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人民币26.76626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9.133253亿元[43] - 2024年度公司股东权益应占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70.75859亿元[46] - 2024年报表销售成本约为40426300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07:10
公司业务及发展战略 - 公司业务聚焦在中国一线、二线城市及重点城市成熟板块,开发高品质及针对用家自用的房地产物业[5] - 公司已实现全国化的经营布局,在中国主要一线、二线及重点城市建立稳固地位[5] - 公司目前在中国及海外的物业项目分布于4个区域的核心城市,包括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合计及应佔建筑面积分别约为34,300,000平方米及19,700,000平方米的土地储备[5]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具领导地位及受人尊敬的房地产企业[5,6] 房地产市场环境 - 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弱复苏态势,市场情绪普遍持观望态度[21] - 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增长势头明显减弱[21] - 重点城市新房成交累计同比下降39%,二手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8%[21] - 房价持续下跌和交易量萎缩反映市场信心不足[21] - 政策持续松绑,购房限制性政策和财税激励政策陆续出台[25] - 推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白名单制度,确保项目交付,提振购房者信心[25] - 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援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未出售商品房[25] - 重点城市出现止跌企稳信号,市场处于存量需求释放周期[26] 公司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为2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6%[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确认收入为20,206.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5%[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约为人民币4,440.4百万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权益应占核心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3,401.0百万元[20] - 公司积极做好基础工作,保交付和经营,保持核心团队稳定[29] - 公司物业交付约35,000套,位居行业前二十[30]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长5.9%至33.7亿元,在管面积增长6.7%至2.4亿平方米[33,34] - 公司无新增土地储备,总土地储备约3,430万平方米[33] 财务状况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拥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人民币12,727.2百万元[90]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未偿还总借款约为人民币88,566.7百万元[91]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所有债务的加权平均成本为4.7%[92] - 本集团的净负债与股本比率约为132.6%[98] - 本集团的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1.3%[98] - 本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1.0倍[98] 股权结构及管理层 - 林中先生为本公司全权信托的创立人,持有本公司13.10%权益[102] - 林中先生为本公司全权信托的共同创立人,持有本公司26.29%权益[102] - 永升服务公司的控股股东林中先生持有公司23.26%的股份[105] - 林偉先生通过全权信托持有公司26.29%的股份[105] - 根据二零一六年购股权计划,董事可邀请参与者按董事会的绝对酌情权而釐定的价格获得购股权[135] - 公司采用股份奖励计划,旨在肯定主要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贡献,并提供奖励以留聘他们为集团的持续营运和发展提供服务[147] 融资活动 - 本公司于2020年1月发行于2025年到期本金总额567,000,000美元6.0%优先票据[1] - 本公司于2021年1月发行于2027年到期本金总额419,000,000美元4.375%优先票据[1] - 本公司于2021年5月发行于2028年到期本金总额150,000,000美元4.8%优先票据[1] - 旭辉中国于2021年7月发行本金额为人民币3,000,000,000元的2021年第二期境内公司债券[5] - 旭辉中国于2020年5月发行本金额为人民币2,120,000,000元的2020年第一期境内公司债券[6] - 配售及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9.46亿港元[156] - 所得款项拟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包括应计利息)及一般企业用途[157,15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52] - 公司董事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53] - 审核委员会已审核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中期业绩及财务报表[154] - 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的行为[155]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9:0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0,206,01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318,914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708,10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963,562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440,40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132,064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47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86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46,056,53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5,909,727千元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13,152,96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5,050,426千元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于合营企业的权益为16,192,75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6,739,077千元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1,385,327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2,749,791千元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0,661,40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83,262,672千元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02,125,39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17,818,220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4,928,5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373,963千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98,326,05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8,520,782千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4,460,75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560,110千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57,191,0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568,820千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7,269,7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991,290千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本公司股东权益应占亏损净额约4,939,432,000元[8] - 公司可呈报分部收入2024年为20,206,011千元,2023年为31,318,914千元[20] - 公司2024年除税前亏损3,453,242千元,较2023年的6,811,034千元有所收窄[21]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开支)净额为 - 371,481千元,2023年为 - 639,280千元[21] - 公司2024年融资成本为1,841,315千元,2023年为1,415,939千元[23] - 公司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987,166千元,2023年为2,321,030千元[24] - 公司2024年期内亏损经扣除各项后得出,其中已售物业成本为14,489,413千元,2023年为23,030,908千元[25] - 公司2024年本公司股东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4,939,432千元,2023年为8,972,013千元[27] - 计算2024年每股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413,446,790股,2023年为10,413,078,372股[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7561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27015千元[30][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97395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133564千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预付税项及预付款项(扣除非流动资产项下所示金额)后流动资产为2872321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653422千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107888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116347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228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06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1562355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32091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税项为357392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67600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利息为462942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50341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收入约为人民币20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5%[52][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74.97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6%[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7.08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5.4%;毛利率为13.4%,2023年同期为15.8%[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撇减持作出售物业及拟作出售的开发中物业确认亏损约人民币16.492亿元,去年同期约为人民币58.088亿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人民币3.71亿元,去年同期约为人民币0.403亿元[57] - 公司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约人民币10.961亿元减少38.4%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6.75亿元[58] - 公司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人民币11.972亿元减少23.5%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9.155亿元[59]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去年同期约人民币23.21亿元减少57.5%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9.872亿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约为人民币44.404亿元,去年同期约为人民币91.321亿元[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权益约为293.45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17.895亿元;应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款项为218.5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7.658亿元[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拟作出售的开发中物业约为856.29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66.033亿元,减少因截至该日六个月无新土地收购[6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递延税项资产为20.62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312亿元[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27.2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7.539亿元;其中质押性银行存款约为13.4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0.041亿元;特别用途银行监管账户资金约为84.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9.844亿元[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偿还借款总额约为885.6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22.811亿元[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所有债务的加权平均成本为4.7%(不包括违约利率),2023年12月31日为4.8%[6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中国的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按揭贷款提供的按揭担保约为172.36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98.241亿元[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合共分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各自贷款提供的担保约96.1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8.432亿元[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负债与股本比率约为132.6%,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1.6%[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1.3%,2023年12月31日约为30.6%[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0倍,2023年12月31日约为1.0倍[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经营分部包括物业销售及其他物业相关服务、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业务主要在中国开展[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可呈报分部收入总计20,206,011千元,其中物业销售及相关服务为16,208,285千元,物业投资为788,703千元,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为3,209,023千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溢利总计383,984千元,其中物业销售及相关服务亏损747,984千元,物业投资溢利462,689千元,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溢利669,279千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可呈报分部收入总计31,318,914千元,其中物业销售及相关服务为27,661,021千元,物业投资为716,266千元,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为2,941,627千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亏损总计1,941,379千元,其中物业销售及相关服务亏损2,922,608千元,物业投资溢利456,082千元,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溢利525,147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03.1亿元,较去年同期按年减少51.6%[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1,657,300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42.8%[4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合同销售平均售价约为人民币12,257元/平方米[40] -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地区的合同销售金额为集团合同销售总额分别贡献约29.7%、29.0%、29.0%及12.3%[40] - 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占集团合同销售总额约87.5%[40] - 来自住宅项目的合同销售金额占集团合同销售总额约73.7%,来自办公楼/商业项目的则占余下的26.3%[40] - 一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923,547千元,占比9.5%,销售建筑面积99,951平方米,平均售价19,245元/平方米[41] - 二线城市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5,858,336千元,占比78.0%,销售建筑面积1,248,153平方米,平均售价12,705元/平方米[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约158.4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6%,占已确认收入总额78.4%[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附属公司交付建筑面积约124.6811万平方米的物业,较上年同期下跌33.4%;已确认平均售价约为12705元/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12.3%[43] - 2024年住宅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146.62406亿元,占比92.6%;交付建筑面积118.3232万平方米;已确认平均售价12392元/平方米[44] - 2024年长三角地区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56.85557亿元,占比35.9%;交付建筑面积44.8049万平方米;已确认平均售价12690元/平方米[45] - 2024年一线城市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5.28226亿元,占比3.3%;交付建筑面积2.3548万平方米;已确认平均售价22432元/平方米[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逾180项已完成物业项目,未出售或未交付总建筑面积及应占面积分别约为1030万平方米及560万平方米[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逾120项开发中或持作未来发展的物业项目,总建筑面积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约为2400万平方米及1410万平方米[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的投资物业相关租赁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7.887亿元,按年增加10.1%[50] - 2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1 20: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884[1] 财报时间信息 - 二零二三年报于二零二四年四月三十日刊发,报告期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 - 公告日期为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 股份奖励计划补充资料 - 公司就二零二三年报第84至85页「董事会报告书」内「股份奖励计划」提供补充资料[1] - 选定参与者接纳奖励股份时无需支付款项[1]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无新股份因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奖励而发行[1] - 补充资料不影响二零二三年报其他资料,除公告披露外其他资料维持不变[1] 董事会成员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林中、林伟等5位执行董事及张永岳等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06:31
公司概况 - 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物业管理服务业务[3] - 公司的使命是“用心构筑美好生活”,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且备受尊敬的房地产企业[12] 项目概况 - 旭輝主要专注于开发高品质、以终端用户为导向的房地产物业,涵盖住宅、商务办公和商业综合体等多种类型[9][10] - 旭輝在中国一线、二线及重点城市建立了稳固地位,目前在中国各地拥有约36.3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11] - 旭辉在中国的代表性项目包括长沙鉑宸府、成都旭辉中心、上海LCMART洋涇市集等[14][16] 项目进展 - 上海LCM置汇旭辉广场的可出租面积为131,937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6] - 上海旭辉U天地的可出租面积为5,389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6] - 上海旭辉海上国际的可出租面积为29,585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6] - 上海旭辉纯真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29,663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6] - 上海恒基旭辉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10,740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6] - 上海洋涇S2/S3办公楼项目的可出租面积为46,871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6] - 北京旭辉望馨商业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4,860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7] - 合肥肥西旭辉Cmall的可出租面积为79,538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7] - 西安旭辉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41,129平方米,已完工并开始出租[17] 销售情况 - 二零二三年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司实现了700.0亿元的合同销售额[27] - 2023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5,143,800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13,609元/平方米[33]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公司确认收入为718.3亿元,股东权益应占净亏损为92.0亿元[28] - 公司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亏损约为37.9亿元[29] - 2023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合同销售建筑面积为5,143,800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13,609元/平方米[33]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历史新高的收入增长,永升服务的收入达到65.4亿元人民币,利润略降9.5%至4.3亿元人民币[38][1] - 永升服务的总合同建筑面积约为3.1亿平方米,管理建筑面积约为2.2亿平方米,家庭户数达到101万户[39][2] - 永升服务宣布建议派发每股0.1364港元的股息,股息派付比例达到50%,并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努力维持不低于50%的派息率[40][3] 财务数据 - 2023年旭辉控股集团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达632.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6%[60] - 2023年旭辉控股集团交付建筑面积约44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60] - 2023年旭辉控股集团销售物业的平均售价为14283元/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8.4%[60] 财务状况及债务 - 本集团于2023年支出的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3,027.1亿元,较2022年的2,565.4亿元增加17.9%[91] - 本集团支出及资本化的融资成本总额从2022年的6,572.2亿元减少13.4%至2023年的5,688.4亿元[92] - 本集团于2023年年底总债务为923亿元,较2022年年底的1,084亿元减少14.1%[9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高水平的企业治理,以提升业绩和企业形象[158] - 董事会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能够提供独立意见,保障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均为三年[176] - 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每年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中的三分之一将轮流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并符合资格自愿重选连任[182]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29
财务表现 - 本集团确认收入约为人民币718.33亿元,按年增加51.4%[3] - 二零二三年,投资物业租赁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5.92亿元,按年上升28.4%[5] - 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入为71,832,556千元,较上一年增长50.9%[8]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虧損为0.86元[9] - 二零二三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700亿元人民币[52] - 二零二三年,公司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14.38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13,609元/平方米[52] - 二零二三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主要来自住宅项目,占总合同销售金额的约85.1%[52] - 二零二三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主要来自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和华南地区,分别贡献约31.6%、29.2%、28.5%和10.7%[52] - 二零二三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主要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占总合同销售金额的约89.2%[52] - 二零二三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中来自办公楼和商业项目的占约14.9%[52] - 二零二三年,公司已确认收入约为71,832,600,000人民币,按年增加51.4%[66] - 二零二三年报表毛利约为11,232,700,000人民币,相对二零二二年增加69.7%[68] 债务情况 - 未偿还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922.81亿元,按年减少约161.69亿元[6]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的股东权益亏损约人民币8,983,274,000元[15] - 本集团无法偿还部分境外债务,构成违约或交叉违约[15]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1084.50亿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了16.17亿元[8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借款成本约为人民币56.88亿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6.57亿元[87]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所有债务的加权平均成本为4.9%,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0.1%[88] - 本集团对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境内外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约为人民币9,843,200,000元至10,848,700,000元[92] - 本集团的净负债与股本比率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1.6%,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2.0%有所增加;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0.6%,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1%有所增加;流动比率约为1.0倍,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倍有所下降[93] 公司措施 - 公司董事考虑未来流动资金和财务状况,已采取多项措施缓解流动资金状况和改善财务状况[16] - 公司已委任财务顾问协助融资安排重组,与債權人持续进行建设性讨论[16] - 公司积极与金融机构就现有境内银行借款续期进行磋商,改善流动资金状况[16] - 公司制定业务战略计划,加快物业销售和回笼现金[16] - 公司实施严格的成本节省措施,包括减少非核心必要的运营和费用[16] - 公司将继续寻求合适机会处置非核心资产,巩固现金状况[16] - 公司管理层能否实现计划和措施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获得充足融资和现金流量[1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分派2023年年末股息[94]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4日至6月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保股东有权出席2024年股东週年大会[95] - 公司于2023年未进行任何购买、出售或贖回上市证券的交易[96] - 公司董事、管理层股东及其联系人未在竞争业务中持有任何权益,且已遵守不竞争承诺[99]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公司2023年全年業績,認為其已遵守適用會計準則及規定編製以及作出充足披露[100]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负责整体管理及监督公司的运营,制定整体业务策略[101] - 公司已刊发全年业绩及年报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3年年报将在适当时候寄发予股东并在网站可供查阅[102]
旭辉控股集团(00884):2024年三月票据除牌 4月2日复牌
智通财经· 2024-03-28 17:17
文章核心观点 旭辉控股集团2024年三月票据到期无法偿付将构成违约事件,该票据到期除牌,公司股份短暂停牌后申请复牌,部分债务证券继续暂停买卖 [1] 分组1:2024年三月票据情况 - 2024年三月票据为2024年到期5.55亿美元6.55%优先票据,全数尚未偿还本金额连同累计及未支付的利息应于2024年3月28日到期支付 [1] - 公司正寻求境外债务整体解决方案且已暂停若干境外融资安排偿付,2024年三月票据预期不会于到期日偿付,无法偿付本金将构成违约事件 [1] - 2024年三月票据将于2024年3月28日于联交所除牌,除牌后票据持有人可联系公司或财务顾问获取更多资讯 [1] 分组2:公司股份及债务证券买卖情况 - 公司普通股股份于2024年3月28日上午九时正起短暂停止买卖,因内幕消息英文公告中文版本已刊发,公司申请于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 [1] - 债务证券(债务股份代号:40046,40120,40316,40464,40519,40681,40682,05261)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1]
化债迎新进展,关注后续境外债券重组落地
东方证券· 2024-03-18 00:00
债务重组 - 公司境外债务应占计息负债总额约70亿美元,提出削减债务目标为33至40亿美元[2] - 公司逐步出售资产还债,预计可增加流动资金约120-140亿元,以偿还境外债务[3] - 债务重组方案推进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假设条件变化,影响公司流动性、销售和盈利预测[4] 公司业绩 - 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6.5%,债务重组方案落地后有望带来销售情况回暖[3] - 公司下调至中性评级,目标价调整至0.34港元,根据最新经营情况调整了销售增速、毛利率及费用率的预测[3] 公司估值 - 公司可比公司估值显示,旭辉控股集团的PB值和每股净资产较低,市场表现相对较弱[4] 风险预测 - 公司信用风险进一步扩大,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市场持续承压,销售去化缓慢[6] - 可持续经营风险存在,未能完成债务重组、销售计划等将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性[7] 未来展望 - 2025年预测旭辉控股集团的营业收入将下降29.0%[8] - 2024年预测旭辉控股集团的营业利润将增长57.6%[8] - 2025年预测旭辉控股集团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将增长5.2%[8] - 2025年预测旭辉控股集团的毛利率将下降至11.0%[8] - 2025年预测旭辉控股集团的净利率将下降至-10.5%[8] 投资提醒 - 本报告暂停对特定行业给予投资评级,投资者需注意之前的评级信息已不再有效[15] - 报告提醒投资者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收入可能波动[20] - 公司不对报告中的信息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主决策并承担风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