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螺水泥(00914)
icon
搜索文档
海螺水泥(600585) - 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3-24 21:15
财务审计 - 安永华明对安徽海螺水泥2024年度财报于2025年3月24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往来资金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采购设备期初往来资金5278万,累计发生23111万,偿还 - 21084万,期末7305万[9] 应收款项 - 安徽海创绿能环保应收账款从4117降至3199,减少647[10]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其他反映占用实质科目从30505降至5674,减少32972[11] 总计金额 - 总计期初金额84194,期末金额18781,减少81597[12] - 总计期末金额21378[12]
海螺水泥(600585) - 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5-2027年度)
2025-03-24 21:15
股东分红规划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5-2027 年度)》[1] - 利润分配优先现金分红,须满足净利润为正且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5][6] - 2025 - 2027 年每年现金分红与回购合计不低于净利润 50%[7] - 原则上每年至少一次现金分红,有条件可中期分配[8] - 规划调整需经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2]
海螺水泥(600585) - 2024年度报告
2025-03-24 21:15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净额91,029,615千元,较2023年下降35.51%[21][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96,118千元,较2023年下降26.19%[22] - 2024年末总资产254,635,244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3.36%[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较2023年下降25.90%[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76,253千元,较2023年下降7.96%[22]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2025年计划全年水泥和熟料净销量(不含贸易量)2.68亿吨,预计吨产品成本和费用保持稳定[64] - 2025年计划资本性支出119.8亿元,预计新增骨料产能196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2780万立方米[6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降33.89%,因各类研发项目投入支出减少[5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国内八菱海螺迁建项目、蒙城海螺投产运营,海外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海螺投产运营,柬埔寨金边海螺2025年2月建成投运[41] - 2024年投产六个骨料项目,新增十五个商品混凝土项目[41] - 2024年增加熟料产能230万吨(海外),新增水泥产能800万吨,新增骨料产能145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21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103兆瓦[41] - 2024年1月扶绥海螺与扶绥润丰集团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扶绥海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扶绥海螺占股65% [70] - 2024年2月出资3000万元设立舟山海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持股100% [70] - 2024年2月出资2亿元设立镇江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 [70] - 2024年1月收购海螺集团持有的海螺信息工程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5000万元[72] - 2024年1月对海螺物贸公司增资2.5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变为3亿元[75] - 2024年4月以持有的上海智质55%股权作价5739.90万元向安徽智质增资,增资后安徽智质注册资本为13436.19万元[75] - 2024年5月对海螺香港增资21770万美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为50310万美元[75] - 2024年8月对西巴布亚海螺增资4277.38万美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为16729.34万美元,持股49% [76] - 2024年9月对兴业海螺增资1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为3亿元[77]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0.71元现金红利(含税),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3年度利润分配以5,299,302,579股扣除22,242,535股A股股份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末期红利0.96元,共计派发现金5,065,977,642.24元[95] - 2024年度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71元,末期股息派发总额374,671万元,占净利润比例48.68%[97] - 2024年回购A股股份支付资金16,143万元,与末期股息合共390,814万元,占净利润比例50.78%[97] - 2023年11月3日董事会通过A股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4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价格上限32.30元/股,期限3个月[91] - 报告期内累计回购7,177,535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0.14%,支付总金额161,428,057.17元,2024年2月完成回购,累计回购22,242,535股[91]
海螺水泥(600585) - 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3-24 21:15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评估屈文洲、何淑懿、张云燕独立性[1] - 三位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2024年无影响独立性情形[1] 意见发布 - 董事会发布意见时间为2025年3月24日[2]
海螺水泥(600585) - 关于为附属公司提供担保额度预计的公告
2025-03-24 21:15
担保情况 - 拟为20家附属公司提供担保,预计金额合计18.5965亿元[2][4] - 截至披露日,已为20家附属公司提供担保余额8.9413亿元[2]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担保金额15.4695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资产0.82%[2] - 公司为附属公司担保15.2935亿元,3家附属公司为附属公司担保3.303亿元[4] - 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下附属公司预计担保3.127亿元,70%以上为15.4695亿元[5] - 截至披露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对外担保10.74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资产0.57%[10] - 公司为附属公司担保10.5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资产0.56%[10] 审议情况 - 2025年3月24日董事会通过担保议案,需提呈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批准[4] 企业业绩与担保 - 乌中合资上峰友谊之桥营收18188万美元,净利润 -9834万美元,资产负债率97%,担保3570万美元[14] - 海螺KT水泥(金边)营收0,净利润 -112万美元,资产负债率70%,担保69465万美元[14] - 崇左海中环保营收2524万元,净利润103万元,资产负债率77%,担保1500万元[14] - 文山海螺环保营收2576万元,净利润 -460万元,资产负债率79%,担保1000万元[14] - 庆阳海螺环保营收196万元,净利润176万元,资产负债率88%,担保2000万元[14] - 宁国海螺环保营收3823万元,净利润80万元,资产负债率74%,担保2000万元[14] - 祁阳海创环保营收3928万元,净利润498万元,资产负债率74%,担保1000万元[14] - 益阳海螺环保营收1889万元,净利润411万元,资产负债率87%,担保1000万元[14] - 宿州海创环保营收4446万元,净利润 -425万元,资产负债率80%,担保1000万元[14] - 缅甸海螺(曼德勒)营收43175万美元,净利润831万美元,资产负债率95%,担保70000万美元[14]
海螺水泥(600585)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3-24 21:1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1日,同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2002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2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拥有470家附属公司,员工总数49,397人[25] - 公司产业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印尼、缅甸等国[25] - 公司形成水泥制造、环保、新能源等多个产业板块为一体的全球大型建材集团[26] - 公司主导产品为“海螺牌”硅酸盐水泥及熟料[30]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910.3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利润总额100.29亿元,归母净利润76.96亿元,缴税73.58亿元[50] - 2024年总资产2546.35亿元,归母净资产1879.40亿元,资产负债率21.31%[50] 项目进展 - 2024年八菱海螺等3个粉磨站项目按期投产,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海螺成功投运[48] - 柬埔寨金边海螺于2025年2月成功点火,海外托管项目顺利推进[48] - 2024年全年投产益阳、巢湖等6个骨料项目,新增15个商砼项目[48] - 2024年礼泉、肥西、上虞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乾县、双峰等6个项目开工[48] - 2024年蒙城海螺500万吨砂石中转项目建成投运[48] 产能数据 - 报告期内新增熟料产能230万吨(海外)、水泥产能800万吨、骨料产能145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21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103兆瓦[49] - 截至报告期末,熟料产能2.74亿吨,水泥产能4.03亿吨,骨料产能1.63亿吨,运行商品混凝土产能5190万立方米,运行光储发电装机容量645兆瓦[49] 环保目标与进展 - 2024年熟料工序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3.57%,目标2025年较2020年降低6%[57] - 2024年熟料工序能耗强度较2020年下降9.68%,目标2025年较2020年下降6%;2024年较2023年熟料综合能耗下降2.11%,目标下降率不低于1%[57] - 2024年替代燃料使用占煤炭使用量的13%,目标到2030年占比达15%[57] - 2024年熟料生产线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能效标杆水平以上占比55%,目标2060年前实现全集团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发展[57]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62.35%,目标2025年较2020年下降50%[58] 安全与员工数据 - 2024年新增尘肺职业病病例为0[62] - 2024年员工千人伤害率为0.958‰[62] - 2024年供应商工亡责任事故为2起[62] - 2024年造成人员伤害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火灾责任事故为0起[62] - 2024年员工集体合同签订比例达100%[62] - 2024年员工接受培训比例达100%[62] - 2024年员工接受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考核的比例达100%[62]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2025年开展气候变化情景分析,构建气候情景分析与风险管理框架[73] - 公司计划2025年对范围三各类别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核算,建立排放盘查与核算体系[73] - 公司计划2050年率先实现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子公司碳中和[73] 技术研发与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建成并优化双碳互联平台,在安徽省内控排子公司推广应用[73]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低碳产品认证[73] - 公司参与完成的“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3] - 公司携手合作伙伴完成的《水泥窑低能耗深冷直送富氧燃烧及熟料烧成匹配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大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3] - 2024年公司在建筑材料行业大会发布“全球首个水泥行业零外购电示范工厂”[73] -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全椒海螺荣获国内首批建筑材料碳标签证书[75] - 平凉海螺制氢储运一体化项目预计建成后按年运行7000小时计算,年制氢可达625吨[79] - 八宿海螺富氧燃烧改造项目投产后,吨熟料标准煤耗节约超3千克[81] 碳交易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68万吨碳配额,获得收益3575万元[9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签订12个联合国余热发电CDM减排量交易协议[91] - 报告期内公司储备20余家优质碳交易伙伴[91] - 芜湖海螺人才公寓项目购买140吨VCS碳信用额实现碳中和[93] 科研项目 -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实施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6项、重点研发项目77项,建成5条示范线,获批设立首批建材行业(水泥)低碳标准化工作站[97] - 2024年11月,国内首条低碳胶凝材料示范线建成投运,每年可生产低碳胶凝材料6.5万吨,可替代30 - 40%水泥熟料,实现单位水泥二氧化碳减排20%以上[98] - 公司参与的安徽省揭榜挂帅项目于2024年12月通过验收,申请专利29项,授权19项,发表论文16篇,获新产品1项,新技术2项,新装置2项[100]
海螺水泥(600585) - 2024年度报告摘要
2025-03-24 21:15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91,029,615千元,较2023年减少35.51%[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96,118千元,较2023年减少26.19%[7] - 2024年末总资产254,635,244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3.36%[7]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7,940,359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1.38%[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1,327,719千元、24,237,903千元、22,584,739千元、22,879,254千元[8]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4,704千元,较2023年减少26.06%[15] - 2024年全部债务EBITDA比0.36,较2023年下降21.71%[15] - 2024年利息保障倍数12.46,较2023年下降10.22%[15]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登记股东总数为221,374户,其中H股登记股东为118户[9]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71元人民币(含税),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928,870,014股,占比36.40%[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1,297,971,590股,占比24.49%[10] - 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36.40%股权[13] 债券情况 - 2024年公司发行多期债券,24海螺水泥MTN001和MTN002余额各15亿元,利率2.20%;MTN003和MTN004余额各35亿元,利率分别为2.12%和2.10%;24海螺环保GN001余额15亿元,利率2.13%[14] 股份持有 - 截至报告期末,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1,297,971,590股,占总股本24.49%,占已发行H股股份99.87%[1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A股22,242,535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0.42%[14] 资产负债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21.31%,较2023年末上升1.69个百分点[15]
海螺水泥(600585) - 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
2025-03-24 21:15
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A股最高价28.75元/股,最低价19.53元/股;H股最高价26.60港元/股,最低价15.18港元/股[5] 估值提升计划 - 2024年触发估值提升计划,2025年通过《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3][5][6] - 2025 - 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金额合计不低于净利润的50%[14] - 股价跌幅或低价触发条件时维护股价[14] 其他策略 - 2025年至少举办3次业绩说明会,开展2次集中推介路演活动[15] - 2025年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及相关治理制度[18] - 长期破净时评估计划效果并专项说明[20]
海螺水泥(600585) - 2024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述职报告
2025-03-24 21:15
会议情况 - 2024年公司召开14次董事会会议,形成76份决议,独立董事出席率和表决率100%[5][27][49] - 2024年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均亲自出席[5][27][49] - 2024年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形成7份决议[5][28][50] - 2024年董事会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形成4份决议[6][28][51] - 2024年召开6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形成6份决议,审议13项关联交易事项[6][29][51] - 2024年召开12次独立董事专题会议[7][30][52] 报告披露 - 2024年依规审议披露2023年度报告及财务报告等多份报告[15][38][60] - 2024年依规审议披露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16][38][61] 人员聘任与选举 - 2024年董事会聘任潘忠虹为副总经理等职务[18][41][64] - 2024年股东大会选举朱胜利等为执行董事[18][41][64] - 2024年董事会选举朱胜利为副董事长[18][41][64] 其他事项 - 2024年公司发生5项应当披露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13][36][58] - 2024年公司安排独立董事参加3次培训[11][34][56] - 2024年经股东大会批准,聘任安永华明等为审计机构[17][40][63] - 审核认为公司2023年度高管薪酬支付公平合理,2024年度考核目标科学合理[20][42][65] - 独立董事听取公司内审机构报告并探讨内控问题[54] - 独立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业绩说明会听取中小股东意见[10][55] - 公司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合规,无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行为[59] - 公司报告编制程序符合要求,内容真实准确完整[60] -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基本涵盖关键环节,制度有效执行[62] - 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程序合法合规[63] - 候选人提名程序符合规定,被提名人具备胜任能力[64]
海螺水泥(600585)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3-24 21:15
业绩总结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4][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之比为93.13%[7]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为99.34%[7] 未来展望 - 2025年以“强监督、防风险、促发展”为目标[21] 其他新策略 - 报告期内针对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已制定整改措施[17][18][19] -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报告期内已全部整改完成[20] 数据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为内控缺陷可能导致财报错报>公司期末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或资产总额2%或利润总额5%[12] - 财务报告内控重要缺陷为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50% < 内控缺陷可能导致财报错报 <= 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12] - 财务报告内控一般缺陷为内控缺陷可能导致财报错报<=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50%[12]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年度利润总额变化金额超年度利润总额3%(含3%)等[13]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要缺陷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年度利润总额变化金额介于年度利润总额1.5%(含1.5%)至3%之间等[13] - 非财务报告内控一般缺陷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年度利润总额变化金额小于年度利润总额1.5%等[13] - 重大商业纠纷等赔偿损失金额大于主营业务收入(自产品销售)0.08%(含0.08%)为一种情况等[14] - 产品质量异议导致损失金额大于主营业务收入(自产品销售)0.08%(含0.08%)为一种情况等[14] - 核心团队超过20%(含20%)流失为一种情况等[14] - 不能正常经营造成重要业务/服务中断且恢复需大于等于6个月为一种情况等[14] - 安全事故一次工亡10人(含10人)以上或对环境造成主要损害需1年以上(含1年)恢复为一种情况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