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精密(00929)
搜索文档
国际精密(00929)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20.5万港元 同比减少7.2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7:50
财务表现 - 收入4.88亿港元同比下降2.9% [1] - 股东应占溢利220.5万港元同比减少7.28% [1] - 每股盈利0.2港仙 [1] 盈利能力 - 毛利1.37亿港元毛利率28.1%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 [1] - 毛利率维持同期水平 [1] 经营措施 - 销售业务比例变化抵消销售额下滑影响 [1] - 提升自动化等减降措施落实 [1]
国际精密(0092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7: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2.9%至4.877亿港元[3]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4.0%至1218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2,18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2,688千港元下降4.0%[8]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87,74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502,149千港元下降2.9%[1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9%至487.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02.1百万港元)[18] - 净利润12.18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505百万港元或4.0%[41] - 公司上半年总销售额为4.877亿港元,同比下降2.9%(减少1440.6万港元)[35][38] - 销售额487.74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406百万港元或2.9%[39] - 毛利率提升至28.1%(去年同期27.4%),上半年纯利为1218.3万港元(去年同期1268.8万港元)[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润同比微降0.2%至1.371亿港元[3] -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20.3%至2102万港元[3] - 公司整体毛利率28.1%(2025年毛利137,139千港元),与2024年同期27.4%基本持平[16]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8.9%至5.4百万港元[19] - 银行贷款利息同比下降38.2%至5.1百万港元[1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上升17.8%至46.3百万港元[20] - 所得税支出同比下降32.8%至2.8百万港元[22] - 毛利137.139百万港元,毛利率28.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39] - 其他收入19.0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682百万港元,主因汇兑收益减少及利息收益下降[39] - 行政费用91.251百万港元,同比增加5.578百万港元或6.5%,含子公司结业费用2.2百万港元及汇兑损失4.914百万港元[40] - 研发费用29.8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17百万港元[41] - 财务费用5.3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417百万港元或38.9%,主因偿还高成本贷款[41] 各业务线表现 - 汽车零件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6%至216.4百万港元[18] - 液压设备零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至254.3百万港元[18] - 液压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为2.543亿港元,同比增长1.0%(增加263.7万港元),占总销售额52.1%[36][38] - 汽车零件业务销售额为2.164亿港元,同比下降4.6%(减少1052.4万港元),占总销售额44.4%[37][38] - 电子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为1214.3万港元,同比下降15.2%(减少218.4万港元)[37][3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地区收入291,649千港元,占总收入59.8%,同比增长5.9%[16] - 欧洲地区收入66,86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86,503千港元下降22.7%[16] - 北美洲地区收入95,63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02,037千港元下降6.3%[16] - 泰国地区收入大幅下降74.8%,从2024年同期9,562千港元降至2,405千港元[16] - 马来西亚地区收入12,44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4,068千港元下降11.6%[16] - 中国地区销售额占比从去年同期55%上升至期内60%[48]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下降14.7%至4.393亿港元[5] -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204.6%至7058万港元[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233亿港元[7]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764万港元[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14.7%至4.393亿港元(去年同期5.152亿港元)[30] - 银行贷款总额下降30.2%至2.055亿港元(去年同期2.918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贷款占比22.7%[31] - 银行贷款总额205.776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85.988百万港元[42] - 经营现金流净额70.58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7.409百万港元[44] - 现金净额233.493百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0.097百万港元[45] 外汇和特殊项目 - 外币汇兑收益65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558万港元[4] - 汇兑差额收益65,507千港元,显著改善(2024年同期为损失35,578千港元)[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权益同比增长4.0%至20.26亿港元[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026,04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941,300千港元增长4.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同比增长4.0%至1,012.2百万港元[26] - 存货同比增长2.8%至327.7百万港元[27] - 原材料存货同比下降14.4%至83.6百万港元[27]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增长9.3%至4.046亿港元(去年同期3.703亿港元),其中超一年账龄金额为284.2万港元[29] - 应付贸易账款基本持平为1.064亿港元(去年同期1.052亿港元)[30] - 资本承担减少42.6%至1069万港元(去年同期1862万港元)[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将美国客户订单逐步转移到泰国生产基地[48] - 公司致力于开发东欧及东南亚等新地区市场[4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2]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联交所上市证券[51]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5] - 公司主席曾广胜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职务[56]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51] - 两名董事因工作安排未能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56] - 公司确认董事及雇员均遵守证券交易守则[53]
国际精密(00929.HK)8月14日收盘上涨9.64%,成交27.67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33
股价表现 - 8月14日股价上涨9.64%至0.455港元/股 成交量64.5万股 成交额27.67万港元[1] - 近一个月累计下跌1.19% 年内累计下跌16.16% 跑输恒生指数27.69%的涨幅[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35亿元 同比增长12.38%[2] - 归母净利润981.32万元 同比增长86.99%[2] - 毛利率28.29% 资产负债率21.15%[2] 行业估值 - 汽车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7.49倍 行业中值9.54倍[3] - 公司市盈率41.21倍 行业排名第29位[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中国汽车内饰1.08倍 浦林成山3.37倍 华晨中国5.39倍 信邦控股6.61倍 中创智领6.85倍[3] 公司背景 - 1990年成立 2004年香港联交所上市 代码00929[4] - 中国宝安集团控股成员企业 深圳国资委控股[4] - 在泰国及中国6个城市设有生产基地 香港/广州/曼谷/欧洲设销售办事处[4] - 主营高端精密制造 产品涵盖汽车/液压/人形机器人领域[4] - 客户包括通用/博世/大陆集团/博格华纳/丹佛斯等世界500强企业[4] 近期事件 - 2025年8月20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5]
国际精密(0092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8 16:31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审议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综合中期业绩公告及刊发[3] - 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建议(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2名执行董事,曾广胜和吴凯平[4]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2名非执行董事,曾静和陈匡国[4]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如生、张振宇和朱剑彪[4]
国际精密(00929)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2025-08-06 17:18
股本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和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0.52254135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2] 购股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2016年5月23日股东大会通过的购股期权计划的股份期权数目为5290万股[3] - 截至2025年7月底,2022年1月14日股东大会通过的购股期权计划的股份期权数目为5020万股,本月底可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总数为1.04025413亿股[3]
2025国际精密铸造展览会|展商预览|青岛旺升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14 22:57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彭家庄工业园区,交通便利,距离青岛流亭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海港80公里、黄岛港口60公里 [1] - 公司占地面积216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员工380多人,总投资1.2亿多元 [1] 生产与技术能力 - 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包括双工位射蜡机、制壳悬挂链、中频感觉电炉、加工中心、超声波清洗机等 [3] - 采用硅溶胶精密铸造和数控精加工工艺,专业生产不锈钢、碳钢、合金钢、耐热钢等材质的精密铸件 [3] - 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产品95%出口韩国、日本、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 [3] - 拥有光谱分析仪、三坐标测量仪、X光检测设备、荧光磁粉探伤仪、电子内窥镜、万能试验机等检测设备 [7] 产品与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及配件、阀门阀体、船用建筑五金、机械配件、食品医疗器械等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建筑、石化、船舶、水利、农机、食品医疗、航天核电等领域 [3] 认证与资质 - 2013年8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1月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认证,2018年4月更新并通过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 - 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荣获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证书,拥有十余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5] 行业展会信息 - 2025第21届上海国际铸造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2日-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9] - 预计1000家铸造及相关企业参展,展览面积40000平方米,超过30000名专业观众 [9][12][13]
国际精密盘中最低价触及0.395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4-15 16:58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15日收盘报0.42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18%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395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8万港元(流入2.680万港元,流出1.595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0年,2004年11月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929) [2] - 系中国宝安集团(A股代码:000009)控股成员企业 [2] - 总部位于香港,在泰国和中国内地设有6个生产基地(广州、东莞、常熟、扬州、上海、芜湖) [2] - 在香港、广州、曼谷和欧洲设有销售办事处 [2] 业务布局 - 从事高端精密制造,产品涵盖汽车、液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2] - 拥有五大核心竞争优势:自动化制造技术、加工工艺、精密检测技术、热处理产线、材料解决方案 [2] - 汽车产品远销海外,客户包括通用、博世、大陆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 [2] - 为国内液压龙头企业恒立液压、龙工控股等提供高精密制造服务 [2]
国际精密(0092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4 16:39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及销售业务[7] - 1990年在新加坡开展精密零件业务,现在制造用于汽车、液压、电子设备等的精密金属零件及装配零件[7] - 2011年在江苏成立江苏科达,买入166,631平方米土地[18] - 2014年江苏科达完成常熟地皮第一期建造工程,提供40,000平方米生产面积[18] - 公司股份代号为929,上市地点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4]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广州新豪、广州汇通、东莞科达、上海裕泰获认可为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 - 广州汇通获得2024年广州「种子独角兽企业」[17] - 广州新豪2021年成立广东省精密制造(新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 - 广州新豪2020年为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18] - 公司业务通过多项本地及国际认证,如IATF16949:2016、AS9100:2016等[134] - 公司获得多项认可,包括粤港清洁生产伙伴(制造业)证书、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等[134] - 公司部分设施自2008年已获得ISO 9001:2015认证[140] - 广州新豪及东莞科达自2019年起均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1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0006千港元,销售成本为724301千港元,毛利为285705千港元[23] - 2023年公司收入为898733千港元,销售成本为675909千港元,毛利为222824千港元[23] - 2024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010,006,000港元,较去年上升111,273,000港元或12.4%[35] - 2024年毛利285,705,000港元,较去年上升62,881,000港元或28.2%;毛利率从24.8%上升到28.3%,增长3.5%[37][38] - 2024年除税后纯利为30,111,000港元,较去年增加14,466,000港元或92.5%;每股盈利从0.54港仙上升到1.01港仙,上升87.0%[39] - 2024年全年销售额为1,010,00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1,273,000港元或12.4%[44] - 2024年毛利285,70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2,881,000港元或28.2%;毛利率为28.3%,同比提升3.5%[44] - 其他收入全年为4064.1万港元,同比下降2137.4万港元,利息收入为843.3万港元,同比下降590.2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59.7万港元,同比增加493万港元[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753.6万港元,对比去年增加858.9万港元[45] - 2024年行政开支及其他开支为1.72164亿港元,同比增加2395.5万港元或16.2%[46]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557.2万港元,同比增加433.3万港元,收购事项贷款金额为1.177亿人民币[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液压设备零件销售额485,904,000港元,同比增长33.3%;汽车零件销售额444,860,000港元,与去年大致持平;电子设备零件销售额27,244,000港元,同比下降24.7%;数控车床销售额24,797,000港元,同比下降12.5%[36][38] - 制造及销售精密部件产品占集团2024年报告期内总收入的75.3%[127]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地区收入占比中,中国内地、澳门及香港为50%,北美洲为19%,欧洲为19%[27] - 2023年地区收入占比中,中国内地、澳门及香港为59%,北美洲为22%,欧洲为15%[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管理层介绍 - 曾广胜58岁,2016年加入集团,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等职,2019年6月 - 2024年12月任中国宝安第十四届董事局执行董事[54] - 吴凯平56岁,2016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财务管理,现任宝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54] - 曾静50岁,2017年6月加入集团,任中国宝安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有逾25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55] - 陈匡国40岁,2019年6月加入集团,2019年5月起任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6月 - 2019年6月任中国宝安第十三届董事局执行董事[55] - 杨如生57岁,2017年6月加入集团,2018年10月起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有逾30年财务、审计及税务经验[56] - 张振宇42岁,2017年6月加入集团,2018年10月起任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2019年11月起任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57] - 朱剑彪51岁,2022年11月14日起任公司独立董事等职,2021年7月28日起任山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职务,2024年1月出任世纪互联集团执行董事及联合主席[58] - 刘兆聪60岁,1997年加入集团,负责销售策略等,有超26年相关经验[61] - 谭耀忠54岁,2007年加盟集团,任首席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62] 企业管治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报中提呈企业管治报告[63] - 公司应用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惟守則條文第C.2.1及C.1.6條除外[64] - 董事会负责公司业务整体管理及监控,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65]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包含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各委员会成员明确[68]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70] - 曾广胜自2018年10月29日起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72] - 非执行董事陈匡国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剑彪因工作未出席2024年5月10日股东大会[73] - 公司承诺检讨及提高企业管治常规,确保符合规定和股东期望[64] - 曾广胜、吴凯平任执行董事,任期3年[75] - 曾静、陈匡国任非执行董事,任期3年[76] - 杨如生、张振宇、朱剑彪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1年[77] - 吴凯平、杨如生、朱剑彪将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争取重选连任[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均参加反贪污培训[79]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接受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性质为A及B[80] - 公司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2024年全体董事遵守[85] - 公司制定不宽松于标准守则的雇员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发现雇员违规[85] - 2024年董事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多项情况[89] - 公司每年检讨确保董事独立意见传递机制,年内执行有效[91]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一次,所有定期董事会会议会发出至少十四天通知[93] - 曾广胜等多位董事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为100%(4/4)[93] - 董事会成立五个董事委员会,包括执行、薪酬、审核、提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94] - 执行委员会由曾广胜和吴凯平两名成员组成[95]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2024年薪酬委员会检讨集团薪酬政策和董事、高级职员薪酬待遇等工作[97] - 2024年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0 - 100万港元有8人,100.0001 - 200万港元有2人,200.0001 - 300万港元有2人[98] - 审核委员会由杨如生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9] - 2024年审核委员会审阅年度和中期财务业绩及报告等工作[100]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续聘外聘核数师无意见分歧[101]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董事会有七名成员,其中一名为女性[103]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于2019年11月25日成立,有四位成员[107] - 董事知悉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10] - 公司外聘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申报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独立核数师报告”一节[110] - 董事不知悉有任何重大不明朗事件或状况,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相当疑问[110]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确保其均衡多元化[103]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及审阅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政策等[107] - 2024年,提名委员会进行了检讨董事会架构、建议重选董事、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工作[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检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的有效性,涵盖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等重要方面[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审核费为1555千港元,非审核服务审阅业绩公告及出席股东大会费用为25千港元[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谭耀忠先生参与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14] - 持有公司缴足资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表决权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6] - 股东拟推选非退任董事人士参选,须在股东大会日期前最少七日送交相关通知[116] - 公司网站“www.ipegroup.com”用作股东及投资者通讯平台,提供集团业务等资讯[117] - 公司指定高级管理人员定期与机构投资者及分析员对话,即时处理股东及投资者查询[117] - 公司对组织章程细则作出变动,最新版可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18] - 公司制定股东通讯政策,董事会认为该政策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有效[119] - 公司每年进行董事会评估,下一次评估将于2026年3月开展[120][121]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未来股息宣派取决于经营业绩等多项因素[122] - 2024年3月22日董事会建议修订公司章程大纲及细则,5月10日获股东大会批准[123] ESG管理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港交所相关指引编制,参考GRI标准披露数据[125] - 报告范围涵盖中国广州、东莞、常熟及江苏业务,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2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于2025年3月28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128] - 2019年公司成立ESG委员会,负责监督ESG主题并向董事会报告[130] - 2024年董事会在集团ESG管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关注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130]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ESG策略、监督报告及评估减轻相关风险,ESG委员会由董事会领导管理[136] - 公司制定全面可持续发展政策,阐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奉献精神和方法[136] - 公司聘用外部ESG顾问,加强可持续发展工作[136] - 董事会每年检视对拓展业务和持份者利益重要的事项,ESG委员会每半年评估公司ESG表现及相关目标[136] - ESG委员会主席张振宇经验丰富,持有ESG分析师认证[138] - 公司识别出广泛传播的疾病和原物料供应风险等重大ESG风险[139] - 针对广泛传播的疾病,公司定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污染物,为工人提供防护设备[139] - 针对原物料供应风险,公司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实施可持续措施,严格供应商评估程序[139] - 公司聘用独立顾问确定34项与营运及影响相关的环境、社会层面主题[145] - 公司通过线上调查让持份者评估34个已确定主题的重要性[145] - 公司利用重要性评估结果确定每个环境、社会及管治关注点的重要性等级[145] - 公司管理阶层核实报告披露事项结果并与业务策略整合[145] - 公司定期检视已识别事项及其影响以保持相关性[145] - 重要性矩阵评估34个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主题的重要性[146] - 公司与持份者持续对话以调整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措施和策略[143] - 公司对不同群体进行线上调查收集持份者观点以提高重要性评估准确性[14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对部分子公司持股比例不同,如对深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对Lewiston Group Limited持股54.64%[21][22] - 2020 - 2024年12月现金净额对权益比率分别为0.38、0.34、0.28、0.11、0.25[28][29] - 2020 - 2024年12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分别为2,000,000千港元、1,000,000千港元、1,500,000千港元、500,000千港元、515,160千港元[30][31] - 2024年子公司江苏科迈完成扬州厂区二期厂房扩建并投入使用,常熟厂区6号厂房竣工并取得房产证[39] - 2024年公司申请专利88项,近年获得专利71项[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2.85783亿港元,2023年为1.66355亿港元[47] - 2024年度每股资产净值为1
国际精密(0092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9: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母公司为宝安科技有限公司,最终控股方为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收入增加12.4%,从2023年的8.987亿港元增至10.1亿港元[2] - 本年度毛利率为28.3%,2023年为24.8%[2] - 本年度溢利增加92.5%,从2023年的1560万港元增至3010万港元[2]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1.01港仙,2023年为0.54港仙[2]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为1.85港元,2023年为1.87港元[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现金为2.234亿港元,相当于每股21.23港仙,2023年为4.888亿港元或每股46.45港仙[2] - 2024年经营溢利为5467万港元,2023年为4177万港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3846.7万港元,2023年为2937.3万港元[3] - 2024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241.1万港元,2023年为146.9万港元[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9.47918亿港元,2023年为19.6419亿港元[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0,641千港元,2023年为62,015千港元[2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5,572千港元,2023年为11,239千港元[26] - 2024年员工成本为278,432千港元,2023年为268,137千港元[26] - 2024年所得税为8,356千港元,2023年为13,728千港元[2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0,597,000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52,254,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分别为5,667,000港元和1,052,254,000股[28] - 2024年104,100,000份购股权具有反摊薄效应,2023年为105,400,000份[2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30]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计281776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88135千港元增长1.06%[31]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总计6940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972千港元下降3.57%[32]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5562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362千港元下降18.63%[32] - 2024年12月31日成本及账面价值为6673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206千港元下降3.57%[33] - 2024年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190154千港元,较2023年的102929千港元增长84.74%[31] - 2024年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出售68445千港元,较2023年的83957千港元下降18.48%[31] - 2024年无形资产透过收购附属公司添置0千港元,2023年为65305千港元[32] - 2024年无形资产年度扣除10526千港元,较2023年的1344千港元增长683.18%[32] - 2024年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累计折旧为1844423千港元,较2023年的1863755千港元下降1.04%[31] - 2024年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973341千港元,较2023年的924380千港元增长5.30%[31] - 2024年江苏科迈商誉10,072千港元,2023年为10,445千港元;裕泰液压集团2024年商誉56,661千港元,2023年为58,761千港元[34] - 江苏科迈五年期平均预测销售增长率2024年为4%(2023年:3%),超财务预测期现金流量估计销售增长率2024年和2023年均为2%,贴现率2024年为15.9%(2023年:13.3%)[34] - 2024年存货总计318,921千港元,2023年为330,503千港元;已售存货账面价值2024年为737,924千港元,2023年为668,563千港元[3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455,923千港元,2023年为420,470千港元[37]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84,159千港元,2023年为344,681千港元[39] - 2024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010,006,000港元,较去年上升111,273,000港元或12.4%[40] - 2024年毛利为2.85705亿港元,较去年2.22824亿港元上升6288.1万港元或28.2%,毛利率从24.8%升至28.3%[43][48] - 2024年除税后纯利为3011.1万港元,较去年1564.5万港元增加1446.6万港元或92.5%,每股盈利从0.54港仙回升到1.01港仙,上升87.0%[4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064.1万港元,同比下降2137.4万港元,利息收入为843.3万港元,同比下降590.2万港元[4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753.6万港元,较去年2894.7万港元增加858.9万港元[49] - 2024年行政开支及其他开支为1.721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48209亿港元增加2395.5万港元或16.2%[5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557.2万港元,同比增加433.3万港元,因上一年度收购使用1.177亿人民币银行并购贷款[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59.7万港元,较去年566.7万港元增加493万港元[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2.8578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6355亿港元增加[52]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应占现金为0.52港元,去年为0.66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85港元,较去年下降0.02或1.0%[53] - 2024年度经营业务产生现金流入净额为8383万港元,较去年减少6368万港元[53] - 2024年投入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投资为1.6461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168.8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1548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80501亿港元[54] - 2024年已付利息为1408.6万港元,较去年增加;新增贷款总额1.7536亿港元;偿还银行贷款6479.5万港元,较去年增加;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8763.5万港元,去年为现金流出净额5098.1万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2.2339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65458亿港元[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汽车零件收入444,860千港元,2023年为445,241千港元[16] - 2024年销售液压设备零件收入485,904千港元,2023年为364,44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3.33%[16] - 2024年销售电子设备零件收入27,244千港元,2023年为36,19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4.72%[16] - 2024年销售数控机床收入24,797千港元,2023年为28,33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2.48%[16] - 2024年其他收入27,201千港元,2023年为24,522千港元[16] - 2024年总收入1,010,006千港元,2023年为898,73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2.38%[16] - 公司客户基础分散,2024年和2023年均无单个客户交易超集团收入10%[16] - 公司按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内地及港澳、北美洲、欧洲、其他国家六个可呈报分类管理业务[17][19] - 2024年可呈报分类收入为1,010,006千港元,2023年为899,733千港元[21] - 2024年可呈报分类毛利为285,705千港元,2023年为222,824千港元[21] - 2024年液压设备零件销售额485,904,000港元,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40] - 2024年汽车零件业务销售额444,860,000港元,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41] - 2024年电子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27,244,000港元,同比下降8,948,000港元或24.7%[41] - 2024年高端数控车床业务销售额24,797,000港元,较去年下降3,537,000港元[41] - 2024年销售额为10.100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98733亿港元上升1.11273亿港元或12.4%[43][48]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公司具有硕士或博士资历的人员达33名[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雇员2173人,较去年增加108人[57] 公司证券及股息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5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59] 公司业务安排相关信息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13 - 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记录日期为5月16日[61] 公司审核相关信息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 审核委员会已与集团高级管理层及外部核数师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等事宜[63] 公司重大事件相关信息 - 自2024年12月31日至公布发布日期,集团无重大事件需披露[64]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信息 - 核数师富睿玛泽同意公布所载公司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据与草擬报表金额相符[65] 公司公告发布信息 - 业绩公告登载于公司网站及香港联交所网站[66] - 公司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登[66] 公司董事会组成信息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7] - 执行董事为曾广胜先生和吴凯平先生[67] - 非执行董事为曾静女士和陈匡国先生[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杨如生先生、张振宇先生和朱剑彪先生[67]
国际精密(0092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17:2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及销售业务[41] - 公司于2004年11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929[42] - 2011年在江苏成立江苏科达,买入166,631平方米土地[42] - 2014年江苏科达完成常熟地皮第一期建造工程,提供40,000平方米生产面积[42] - 2018年广州新豪获认可为高新技术企业,常熟科裕格兰及东莞科达取得IATF16949汽车认证[42] - 2019年广州新豪获委任为广州省机器人协会第一届理事单位,公司获Schaeffler and Continental提名为优质供应商[42] - 2020年广州新豪为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获博世力士乐(中国)有限公司颁发长期服务奖[42] - 2021年广州新豪成为GM集团优秀质量供应商,成为燕山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2] - 2022年广州新豪取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广州新豪及广州汇通获颁ISO 9001认证[42] - 2023年广州新豪获认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科迈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颁发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42] - 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4年11月1日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6] 公司股权结构及持股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深圳学泰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对江苏科达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持股99.99%等[43] - 董事曾广胜先生于公司普通股拥有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75%[108] - 董事曾广胜先生于公司相关股份好仓总计105,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98%;吴凯平先生占1.43%;曾静女士占0.95%;陈匡国先生占0.48%[109] - 董事曾广胜先生于相联法团中国宝安集团普通股拥有672,906股,占已发行股本0.03%[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宝安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公司570,546,2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4.22%[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过受控法团拥有公司570,546,2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4.22%[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ttenhill Limited直接实益拥有公司109,206,97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38%[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崔少安先生透过受控法团及直接实益拥有等方式,总计拥有公司123,295,72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1.72%[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梁咏仪女士透过配偶及直接实益拥有等方式,总计拥有公司123,295,72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1.72%[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曾广胜先生直接实益拥有公司总计105,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9.98%[115]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时间对比)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4.12,2023年为3.43,2022年为5.87 [4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净额对权益比率为0.14,2023年为0.25,2022年为0.28 [45] - 2024年6月30日杠杆比率为15.6%,2023年为9.4%,2022年为10.2% [45] - 2024年6月30日毛利率为27.4%,2023年为24.8%,2022年为28.5% [45] - 2024年6月30日纯利率为2.5%,2023年为1.7%,2022年为2.9% [45]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平均日数为122天,2023年为127天,2022年为115天 [45] - 2024年存货周转平均日数为159天,2023年为177天,2022年为170天 [45] - 2024年6月每股资产净值为1.84港元,2023年为1.87港元,2022年为1.82港元 [45] - 2024年6月30日,按已发行1,052,254,135股普通股计算,每股应占现金为0.53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0.66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5.02149亿港元,2023年为4.19761亿港元;毛利为1.37394亿港元,2023年为9641.8万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636.4万港元,2023年为1228.2万港元;期内溢利为1268.8万港元,2023年为823.1万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2289万港元,2023年为 - 4361.3万港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1248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2453亿港元增长2.7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3.5919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64374亿港元下降7.18%[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3023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7357亿港元下降22.72%[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001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528亿港元增长28.89%[6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17.4万港元,较2023年的3981.8万港元下降41.79%[71]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4278亿港元,较2023年的3547.4万港元增长616.86%[71] - 2024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0065亿港元,而2023年为使用现金2453.9万港元[71] - 2024年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6885亿港元,较2023年的7.05552亿港元下降21.07%[7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378万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031亿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 3546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全面收益为1.257亿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界客户收入及可呈報分類收入为502,1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9,761千港元,同比增长19.6%[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可呈報分類溢利(毛利)为137,3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6,418千港元,同比增长42.5%[8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汽车零件收入226,8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7,303千港元,同比增长9.4%[8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液压设备零件收入251,6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0,051千港元,同比增长39.8%[8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4,6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40千港元,同比下降35.5%[8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8,7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66千港元,同比增长101.0%[86] - 2024年上半年售出存货成本364,75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3,343千港元,同比增长12.8%[8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9,3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137千港元,同比下降8.8%[87]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开支为42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925千港元[9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3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249千港元[91]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计账面净值为9484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4380千港元[93]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总计为3305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5136千港元[9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总计为36098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3887千港元[9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688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4400千港元[98]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为 - 220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22099千港元[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一个月内为35,67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584千港元有所减少[9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有抵押为296,64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0,000千港元增加;无抵押已还清,2023年12月31日为16,355千港元[10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贷款-非控股股东无抵押为5,82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91千港元减少[101] 业务区域占比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澳门及香港地区业务占比55%,北美洲占比20%,欧洲占比17% [49] 各业务线销售额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5.021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19761亿港元增加8238.8万港元,增幅19.6%[52][54][55] - 2024年上半年液压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2.51685亿港元,去年同期1.80051亿港元,同比增加7163.4万港元,增幅39.8%[52][54][55] - 2024年上半年汽车零件业务销售额2.268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58.7万港元,增幅9.4%[52][54] - 2024年上半年电子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1423.7万港元,同比去年减少780.3万港元,降幅35.3%[52][54] 其他收支及费用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额2877.9万港元,较去年下降约890.4万港元[56] - 2024年上半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1734.4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增加549.9万港元[56] - 2024年上半年度行政开支及其他开支8567.3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增加787.5万港元[56]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679.2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增加471.6万港元[58]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2317.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981.8万港元,减少1664.4万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54278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547.4万港元,增加2.18804亿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10065亿港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为2431.2万港元[6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2.54418亿港元,对比2023年12月31日的4.88854亿港元,减少2.33436亿港元[6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雇员2257人,较2023年6月30日的2171名增加86名[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支付薪酬总额约为1.19663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为1.09302亿港元[63] 股息及股本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每股普通股股息为零元[92] - 法定股本为2,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52,254,135股,每股面值0.1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变动[10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 [144] 购股计划情况 - 2011年购股计划于2021年5月17日届满,截至报告日期,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零[120] - 2011年购股计划每位参与人在任何12个月期间内,获行使购股后可能发行股份不得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1%[121] - 2011年购股计划下购股可在董事会决定期间行使,最长不超要约日期起计10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