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icon
搜索文档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投票表决结果
2025-08-21 16:4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 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茲提述佳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之通函(「通 函」)以及股東週年大會通告(「通告」)。 除文義另有所指外,本公佈所用詞彙與通函所界 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股東週年大會投票表決結果 董事會謹此公佈,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舉行之股東週年大會上,股東以投票表決 方式正式通過載於通告內之所有決議案。投票結果如下: | | | 票數 | | | --- | --- | --- | --- | | | 普通決議案 | (概約%) | | | | | 贊成 | 反對 | | 1. | 省覽及批准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 | 1,250,232,897 | 1 | | | 年度的經審核財務報表、董事會報告及獨立核數師 | (99.99%) | (0.01%) | | | 報告。 | | | | 2. (a) | 重選曾嘉敏女士為本公司執行董事。 | 1,250,232,897 ...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07/2025)
2025-08-04 11:24
公司名稱: 佳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271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6:4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总收入11.45755亿港元,较2024财年5.32691亿港元增长114.9%[8][10] - 公司2024/25年度综合收益为11.458亿港元,同比增长115.1%[47][52] - 2025财年净亏损2.92055亿港元,而2024财年为净利润2.9845亿港元[10][14] - 2024/25年度净亏损2.921亿港元,而2023/24年度为净盈利2.985亿港元,由盈转亏主要因物业减值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18] - 净亏损2.921亿港元(上年净利2.985亿港元),基础亏损1.714亿港元[51][54] - 基础亏损1.71358亿港元,2024财年为基础亏损0.85713亿港元[8] - 综合毛利达3.327亿港元,同比增长97.4%,毛利率由31.6%降至29.0%[47][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减少21.1%至9680万港元[50][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业务收入8.50058亿港元,较2024财年1.78512亿港元大幅增长376.2%[8]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2.743亿港元[31] - 建筑业务持有合约总价值约20.5亿港元[33][37] - 住宅项目"明翹滙"总楼面面积40万平方英尺,回顾年度交付约6%单位(按单位数计)[21][25] - 住宅项目"明雋"总楼面面积3.1万平方英尺,回顾年度交付约30%住宅单位(按单位数计)[22][26] - 粉岭项目总楼面面积3.6万平方英尺,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23][27] - 北角项目总楼面面积3万平方英尺,预计2027年下半年完工[24][28] - 南宁住宅项目总楼面面积143.5万平方英尺,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工[30][35] - 豪华住宅项目Cristallo累计售出15个单位(总计18个单位)[29][34] - 数据中心iTech Tower 3.1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分阶段交付,iTech Tower 3.2计划2026年中期分阶段竣工[32][36]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1.20697亿港元,2024财年为收益3.84163亿港元[8] - 确认发展中物业及已建成销售物业减值损失1.898亿港元[47][52] - 自用物业减值损失4540万港元[48][53]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207亿港元(上年为收益3.842亿港元)[49][53] - 银行借款降至52.29亿港元(上年58.41亿港元)[55] - 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约52.29亿港元,较上年约58.41亿港元减少10.5%[61] - 现金及银行结余降至1.802亿港元(上年5.674亿港元)[6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802亿港元,较上年约5.674亿港元减少68.2%[62] - 公司持有名义合约金额约15.20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合约,固定利率介乎年息2.70%至3.67%[63][68] - 公司抵押资产账面价值约81.06亿港元,用于担保约51.77亿港元的银行贷款[65][70] - 公司向控股股东陈孔明先生取得总额约6.075亿港元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3%[61]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垫付贷款3,680万港元,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最优惠港元贷款年利率计息[61] 财务健康状况 - 资本负债比率213.6%,较2024财年199.0%上升14.6个百分点[8] - 净资本负债比率206.9%,较2024财年179.8%上升27.1个百分点[8] - 流动资产比率0.32,较2024财年1.18显著恶化[8] - 资产负债率升至213.6%(上年199.0%),流动比率降至0.32倍[5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计息借款总额除股东权益)约213.6%,较上年约199.0%上升14.6个百分点[62] - 公司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为0.32倍,较上年1.18倍显著下降72.9%[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25年度末期股息[85][91] - 2025财年未派发股息,2024财年派息0.56809亿港元[8][1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主席陈孔明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64.89%股份(921,642,940股)[145] - 行政总裁刘志华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7.48%股份(106,293,660股)[145] - 财务总监关永和直接持有公司0.07%股份(1,000,000股)[145] - 执行董事曾嘉敏持有公司0.18%股份(2,586,000股)[1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家华、简友和、李宗耀各持有公司0.01%股份(200,000股)[145]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股情况截至2025年3月31日[145] - Chan HM Company Limited实益拥有921,642,940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权64.89%[151] - Lau CW Company Limited实益拥有106,293,660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权7.48%[151] - 张淑芳女士通过家族权益持有107,293,660股(含1,00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总股权7.55%[151] - Banco Well Link, S.A.持有证券权益1,027,936,600股,占公司总股权72.37%[151] - Chan HM Company Limited于2024年5月28日质押921,642,940股予立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61] - Lau CW Company Limited于2024年8月12日质押106,293,660股予立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54] - 陈孔明通过持有Chan HM Company Limited 100%股权间接拥有921,642,940股权益[152] - 刘志华通过持有Lau CW Company Limited 100%股权间接拥有106,293,660股权益[152] - 张淑芳女士作为刘志华配偶被视同拥有其在公司的权益[161] - 除披露外,公司未获通知其他需申报的权益或淡仓安排[155][159] 关联方交易 - 控股股东陈孔明先生向公司提供无抵押贷款总额607,498,000港元,年利率3%,到期日为2028年4月至5月[166] - 公司子公司以4,000,000港元出售明寓停车位给执行董事的关联方[166] - 公司子公司以合计3,340,000港元出售明翘汇两个停车位给执行董事的关联方[166] - 所有适用百分比率(除盈利比率外)均低于0.1%,获完全豁免上市规则披露要求[166] - 重大关联方交易详情披露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167] - 控股股东确认遵守不竞争承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核合规状况[179]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157人,2024/25年度员工总薪酬约1.178亿港元[75] - 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在1,500,001至2,000,000港元区间[176] - 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在2,500,001至3,000,000港元区间[176] - 2024/25年度雇主强积金供款总额约为2,600,000港元[182] - 公司2024/25年度退休金僱主供款總額為260萬港元[186] - 公司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审议薪酬政策[178] 购股权计划 - 舊購股權計劃下尚未行使購股權總數為15,280,000股[191][193] - 尚未行使購股權佔公司已發行股份(不含庫存股)約1.08%[193] - 新購股權計劃可授出股份上限為142,012,234股[196][199] - 新購股權計劃授出股份上限佔已發行股份(不含庫存股)10%[196][199] - 執行董事劉志華持有1,000,000股未行使購股權(行使價3.95港元)[191] - 執行董事關永和持有1,000,000股未行使購股權(行使價3.95港元)[191] - 執行董事曾嘉敏持有1,000,000股未行使購股權(行使價3.95港元)[191] - 管理層及核心員工持有11,680,000股未行使購股權[191] - 新購股權計劃剩餘有效期約8.5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195][198] - 购股权无任何归属条件[1] - 购股权于2024年1月11日完成归属授予[2] - 授予对象排除董事/主要行政人员/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3]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年度总销售额的1.4%[123]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集团年度总销售额的3.9%[123]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年度总采购额的11.1%[12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集团年度总采购额的35.2%[123]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公司年度总销售额1.4%[128]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公司年度总销售额3.9%[128]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公司年度总采购额11.1%[12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公司年度总采购额35.2%[129] 其他参考信息 - 总资产90.96335亿港元,较2024财年93.86245亿港元减少3.1%[10] - 银行借款详情参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110][119] - 资本化利息金额参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8(a)[111][120] - 固定资产变动详情参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109][118] - 股本结构详情参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5[112][121] - 储备金变动详情参见综合权益变动表及附注26(b)[113][122] - 五年财务概要参见年报第4页[108][117]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5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15%至11.458亿元(2023/24年度:5.327亿元)[3] - 公司整体除税前亏损266,271,000元,较上年溢利313,131,000元恶化[19][20] - 外部客户总收益1,145,755,000元,同比增长115.1%[19][20] - 公司总收益从532,691千元增长至1,145,755千元,同比增长115%[24][26] - 物业销售收益大幅增至850,058千元(2024年:178,512千元),同比增长376%[24][26] - 物业租赁收益从276,531千元微增至281,976千元[24] - 楼宇建造收益从77,648千元下降至13,721千元,同比减少82%[24][26] - 年度亏损达2.921亿元(2023/24年度:溢利2.985亿元),每股基本亏损20.56仙[3] - 每股基本亏损292,055千元(2024年:每股盈利298,450千元)[34] - 公司年内基础亏损为171,358,000元,较去年85,713,000元扩大100%[36] - 每股基本基础亏损为12.07仙,去年为6.04仙[36] - 公司2024/25年度综合收益为11.458亿港元,同比增长115.1%[62] - 综合毛利增至3.327亿港元,同比增长97.4%,但毛利率由31.6%降至29.0%[62] - 公司录得净亏损2.921亿港元,主要因物业减值亏损及公允价值变动[63] - 2024/25年度净亏损292,055,000港元,流动净负债为3,771,071,000港元[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开支激增494.6%至2.996亿元(2024年:5038.7万元)[4] - 财务成本96,811,000元,较上年122,667,000元下降21.1%[19][20] - 财务成本96,811千元(2024年:122,667千元),同比下降21%[29] - 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50,177千元(2024年:69,878千元),同比下降28%[29] - 所得税支出25,784千元(2024年:14,681千元),同比增长76%[30] - 财务成本减少21.1%至9680万港元[63] - 员工总数157名,年度总薪酬支出约1.178亿港元[7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分部年度亏损145,158,000元,占分部收益的17.1%[19] - 物业租赁分部年度收益295,120,000元,实现分部业绩35,951,000元[19] - 建筑分部分部间收益666,081,000元,占该分部总收益的98%[19]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益同比增长2.0%至2.743亿港元[57] - 建筑业务持有合约总价值约20.5亿港元[59] - 明翘汇项目776个单位中约6%(按数量计)已于年内交付[51] 各地区表现 - 目标公司涉及位于新界粉岭的两座高端数据中心资产出售[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就金额为2,521,649,000元的银行贷款获得财务契约违约豁免[10] - 公司当前可用信贷额度约为272,000,000元[10] - 公司正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第19号等新准则的影响[15][17] - 2024/25年度未派发股息且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48][49]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1.207亿元(2023/24年度:收益3.842亿元)[4] - 银行贷款总额大幅增加至52.294亿元(2024年:58.414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部分达50.665亿元[6][7][9] - 现金及银行结余骤降46.3%至3362.4万元(2024年:6256.2万元)[6] - 流动净负债达37.711亿元(2024年:流动净资产3.819亿元)[6] - 资产净值下降至27.208亿元(2024年:29.53亿元)[3][7] - 物业存货减少16.4%至14.826亿元(2024年:17.738亿元)[6]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其他亏损1230万元(2024年:收益599万元)[5] - 未履行履约义务金额从363,577千元降至283,469千元[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45,430千元(2024年:0)[28]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净亏损120,697,000元,去年为收益384,163,000元[37] - 应收账款总额30,274,000元,较去年36,532,000元下降17%[38]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412,613,000元,较去年167,223,000元增长147%[39] - 银行贷款总额5,229,461,000元,其中5,066,492,000元(97%)为一年内到期负债[40] - 银行贷款抵押资产总值8,105,891,000元,覆盖贷款金额155%[41] - 控股股东贷款本金607,498,000元,初始公允价值532,050,000元[43] - 发展投资物业资本承担514,291,000元,较去年1,086,364,000元下降53%[44] - 发展中物业及已建成销售物业减值亏损达1.898亿港元[62] - 自用物业减值亏损4540万港元[62] - 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未实现公允价值亏损1.207亿港元[63] - 未偿还银行贷款约52.29亿港元(去年同期:58.41亿港元),减少原因系使用出售物业所得偿还贷款[64] - 资本负债比率(计息借款总额/股东权益)约213.6%(去年同期:199.0%)[65]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0.32倍(去年同期:1.18倍)[65]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802亿港元(去年同期:5.674亿港元)[65] - 持有名义合约金额约15.20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合约,固定利率区间为年息2.63%至3.67%[66] - 账面值约81.06亿港元的资产被抵押,用于担保约51.77亿港元的银行贷款[68] - 向控股股东陈孔明先生取得总额约6.075亿港元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3%[64] - 最终控股公司垫付贷款3,680万港元,按香港汇丰最优惠港元贷款利率计息[64]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8 16:51
香港住宅及商业项目 - 公司位于香港的住宅项目「明翹滙」提供776个单位,总楼面面积约400,000平方呎,已完成交付约4%的单位[19][21] - 公司位于香港的住宅及商业项目「明雋」提供76个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约31,000平方呎,已完成交付约18%的住宅单位[22] - 公司位于香港的粉嶺项目正在开发为17层高的住宅及商业大樓,总楼面面积约36,000平方呎,预计2025年中完成[22] - 公司位于香港的北角项目包括两个地块,总楼面面积约30,000平方呎,预计2027年下半年完成[25] - 公司位于香港的豪华住宅项目Cristallo提供18个单位,累计售出15个单位,2024年11月再售出1个单位[26] - 公司位于香港的住宅项目「明翹滙」于2022年3月竣工,2019年底开始预售,市场反应热烈,所有标准单位已售出[19][21] - 公司位于香港的住宅及商业项目「明雋」于2023年8月竣工,2023年6月开始预售,市场反应踊跃,全部住宅单位均已售出[22] - 公司已为预售粉岭联发街住宅项目开展预备工作,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37][39] 中国广西南宁项目 - 公司位于中国广西南宁的开发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435,000平方呎,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27] - 公司位于中国广西南宁的开发项目将开发为休闲健康生活方式的豪华住宅项目,目标客户为老年人和退休人员及其家庭[27]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至1.390亿元,主要由客户用电量增加驱动[28][32] - 在建数据中心iTech Tower 3.1计划于2025年中开始分阶段交付,iTech Tower 3.2计划于2026年前后完成[29][32] - iTech Tower 3.1和3.2设计满足AI工作负载和云计算需求,公司正与客户合作确保iTech Tower 3.1按要求交付[38][39] 财务表现 - 2024/25上半年综合收益为6.837亿元,同比增长257%,综合毛利为3.059亿元,同比增长214%[41][46] - 2024/25上半年运营开支增加389%至2.210亿元,主要由于销售“明翹滙”及“明雋”产生的地产代理佣金[41][46] - 2024/25上半年财务成本减少15.9%至5,070万元,主要由于发展中物业项目利息资本化增加[41][46] - 2024/25上半年净溢利减少52.7%至5,260万元,基础溢利为2,700万元,同比增长19.8倍[41][43][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54.98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343亿元[44]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的未偿还银行贷款约为54.98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8.41亿港元有所减少[48]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有一项3,680万港元的贷款由最终控股公司垫付,该贷款无抵押,年利率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不时报出的港元最优惠利率,并将于2026年12月底到期[48] - 公司从主席兼执行董事及控股股东处进一步取得约5.45亿港元的贷款,这些贷款无抵押,年利率为3%,并将于2028年4月至5月到期[50][55]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95.5%,较2024年3月31日的199.0%有所下降[52][56]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44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1.18倍有所提升[52][56]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756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674亿港元有所增加[53][56] - 公司持有名义合约金额约15.46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合约,固定利率介乎年息1.30%至3.67%,将于2025年3月至2028年8月到期[54][56]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的若干资产合计账面值约88.32亿港元已抵押,用作担保约54.47亿港元的银行贷款[60] - 公司于2024/25上半年内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60] - 公司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为683,747千元,毛利为305,908千元[66] - 期内溢利为52,60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11,124千元有所下降[66][69] - 每股基本盈利为3.7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7.8港仙有所下降[66]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25,56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09,822千元有所下降[66] - 非流动资产中的投资物业为6,267,00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950,000千元有所增加[76] - 流动资产中的物業存貨为1,637,01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773,757千元有所减少[76] - 流动负债中的银行贷款为1,283,66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657,064千元有所减少[79]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901,48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262,373千元有所增加[79] - 总权益为3,075,79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953,006千元有所增加[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823,703千元,较2023年4月1日的2,981,833千元有所减少[8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预计为3,075,793千元,较2023年9月30日的2,823,703千元有所增加[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52,60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11,124千元有所下降[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47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683千元有所减少[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74,60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4,469千元大幅增加[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182,74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49,915千元有所减少[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使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52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59,661千元大幅减少[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66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5,785)千元有所减少[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于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04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6,409千元有所减少[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视作控股股东注资为69,708千元[8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52,600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11,124千元有所下降[1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9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为1.9港仙,与2023年同期的0.09港仙相比有所增加[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基础溢利为27,040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02千元大幅增加[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净收益为25,560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09,822千元有所下降[1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净额为41,549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6,532千元有所增加[15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8,044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4,664千元有所下降[15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显示,少于一个月的应收账款为17,690千元,超过一个月但少于三个月的应收账款为23,850千元[1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一般授予贸易客户30天的信用期,通常不要求客户提供抵押品[1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1,420,222千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1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1,420,222千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13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13,469千元增加至226,376千元[162] - 定期存款从353,952千元减少至349,255千元[162] - 应收账款从60,865千元增加至99,159千元[16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54,725千元增加至121,829千元[168] - 银行贷款总额从5,840,930千元减少至5,497,945千元[172]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5,754,284千元减少至5,447,231千元[172] - 无抵押银行贷款从86,646千元减少至50,714千元[172] - 投资物業的公平值从5,950,000千元增加至6,267,000千元[177] - 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公平值从751,512千元减少至742,820千元[177] - 控股股東貸款本金合計544,998,000元,公平值合計約475,290,000元[18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基於報告期末的市場報價,無扣減交易成本[19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基於報告期末外部和獨立方定價之現金價值[19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利率掉期的公平值採用貼現現金流量分析計算,基於可觀察收益曲線圖估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19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公司按攤銷成本列賬的金融工具的賬面值與其公平值無重大差異[19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公司並無重大或然負債[19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公司第一級與第二級之間無任何轉撥,亦無撥入或撥出第三級[1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利率掉期合約的資產為11,486[19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利率掉期合約的資產為10,213[19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資產為13,026[1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為10,476[192] 建筑业务 - 建筑业务合同总价值约为20.6亿元,2024/25上半年外部客户建筑收益为860万元,同比下降75.8%[34][35][36] - 公司有三个报告分部:建筑、物业租赁和物业发展[100] - 建筑分部收益为263,815,000港元,物业租赁分部收益为149,447,000港元,物业发展分部收益为532,214,000港元,总收益为683,747,000港元[104] - 建筑分部业绩为9,116,000港元,物业租赁分部业绩为107,711,000港元,物业发展分部业绩为37,306,000港元,总业绩为137,557,000港元[104] - 建筑分部资产添置为335,000港元,物业租赁分部资产添置为291,440,000港元,物业发展分部资产添置为0港元,总资产添置为291,775,000港元[109] - 建筑分部折旧为103,000港元,物业租赁分部折旧为119,000港元,物业发展分部折旧为592,000港元,总折旧为10,791,000港元[109] - 樓宇建造收益為8,643,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5,687,000港元大幅减少[117] 物业租赁业务 - 租金收入為109,159,000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10,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6 19:2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增加257%至6.837亿港元(2023年:1.917亿港元)[2] - 期内溢利减少52.7%至5260万港元(2023年:1.111亿港元)[2]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3年的7.8港仙降至2024年的3.7港仙[4] - 董事会决定不会就2024/25上半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0.758亿港元[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益总额为68.374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1702亿港元增长256.67%[18][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774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1753亿港元下降39.38%[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为29.177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7.7382亿港元下降56.92%[2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为1.079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941亿港元下降1.37%[20]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4634千元,2023年为4979千元;非上市投资基金股息收入361千元,与2023年持平;外汇兑换净收益149千元,2023年亏损1344千元;其他收入2916千元,2023年为5894千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8060千元,2023年为10152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198573千元,2023年为111993千元;资本化金额147830千元,2023年为51649千元;财务成本50743千元,2023年为60344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59929千元,2023年为64697千元;以股份形式支付之开支为0,2023年为7468千元;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之供款1283千元,2023年为1435千元;员工成本61212千元,2023年为73600千元;资本化金额35229千元,2023年为28423千元;扣除资本化后员工成本25983千元,2023年为45177千元[26] - 2024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308698千元,2023年为9279千元;赚取租金收入之投资物业产生之直接经营开支60912千元,2023年为57874千元;折旧10791千元,2023年为10941千元[26]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拨备)9870千元,2023年为4906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0,2023年为 - 517千元;递延税项9870千元,2023年为4389千元;扣除/(计入)期内损益5272千元,2023年为 - 3760千元[26] - 2024年上半年无中期股息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4.0仙,金额56809千元;2024年上半年无上一财政年度末期及特别股息支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5.0仙,金额71006千元,特别股息每股15.0仙,金额213018千元[29][30][3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52600千元,2023年为111124千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420222千股,2023年为1420130千股;用以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420222千股,2023年为1421579千股[32][3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础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9仙,基础溢利27040千元,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25560千元;2023年每股基础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09仙,基础溢利1302千元,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109822千元[36] - 2024年9月30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公平值净收益25560000元,2023年为109822000元[37] - 2024/25上半年综合收益为6.837亿元,较2023/24上半年增加257%;综合毛利增加214%至3.059亿元[65] - 2024/25上半年营运开支增加389%至2.210亿元,主要源自地产代理佣金[65] - 2024/25上半年确认的投资物业未实现公平值收益为2560万元,2023/24上半年为1.098亿元[65] - 2024/25上半年财务成本减少15.9%至5070万元,主要因利息资本化增加[65] - 2024/25上半年净溢利减少52.7%至5260万元;撇除公平值变动,基础溢利较2023/24上半年增加19.8倍至2700万元[66]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9月30日投资物业为62.67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9.5亿港元有所增加[8] - 2024年9月30日物业存货为16.37019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7.73757亿港元有所减少[8] - 2024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流动+非流动)为54.97945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8.4093亿港元有所减少[8][10] - 2024年9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7.19442亿港元[8]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41,549千元,3月31日为36,532千元[41][43]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84,450千元,3月31日为167,223千元[44] - 2024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5,497,945千元,3月31日为5,840,930千元[46] - 来自控股股东的贷款本金合计544,998,000元,初始确认公平值约475,290,000元,差异69,708,000元计入权益[4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约54.98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6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95.5%,流动比率为1.44倍[7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楼宇建筑、物业租赁及物业发展业务[13] - 公司有建筑、物业租赁、物业发展三个须申报分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物业租赁、物业发展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6.3815亿港元、14.9447亿港元、53.2214亿港元[17][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建筑、物业租赁、物业发展的分部业绩分别为0.9116亿港元、10.7711亿港元、3.7306亿港元[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益为53.2214亿港元,随时间转移确认的收益为4.2374亿港元,来自其他来源的收益为10.9159亿港元[22] - “明翹滙”提供776个住宅单位,2024/25上半年约4%单位交付买家[53] - “明雋”提供76个住宅单位,2024/25上半年约18%住宅单位交付买家[54] - 中国内地南宁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435,000平方呎,预计2026年下半年前后完成[59]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益按年上升4.3%至1.390亿元[60] - iTech Tower 3.1计划2025年中开始分阶段交付,iTech Tower 3.2计划2026年前后完成[60]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持有的合约总价值约20.6亿元[61] - 2024/25上半年源自外部客户的建筑收益为860万元,较2023/24上半年减少75.8%[62] 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两级制下首2000000元应课税溢利按8.25%),2023年相同;中国附属公司法定税率25%,2023年相同,年内无中国应课税溢利[28] 员工相关信息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156名雇员,2024/25上半年员工总薪酬约6120万元[77] 审核与报告相关信息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25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与管理层无意见分歧[82] - 中期业绩公布已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刊载[83] - 公司2024/25上半年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间派发予股东并在相关网站登载[83] 公司人员信息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陈孔明先生等五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徐家华先生等四人[84] 会计政策相关信息 - 公司本期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于2024年4月1日开始之财政年度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相同会计政策编制,须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一起阅读[14]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7 17:0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271[1][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楼宇建筑、物业租赁及物业发展业务,2023/24年度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532,691千港元,2023年为5,004,560千港元[7] - 2024年经营溢利为435,798千港元,2023年为1,634,272千港元[7]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51,635千港元,2023年为1,658,144千港元[7] - 2024年基础亏损为85,713千港元,2023年基础溢利为1,299,332千港元[7] - 2024年股息为56,809千港元,2023年为653,105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18,2023年为2.12[7] - 2024年资本负债比率为199.0%,2023年为155.3%[7] - 2024年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79.8%,2023年为134.8%[7] - 2024年股本回报为10.1%,2023年为42.8%[7] - 公司2023/24年度溢利为2.985亿港元,较2022/23年度的12.755亿港元下跌76.6%[12][13] - 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2023/24年度基础亏损8570万港元,2022/23年度为基础溢利12.993亿港元[12][13] - 2023/24年度综合收益5.327亿港元,较2022/23年度下跌89.4%;综合毛利1.686亿港元,减少91.5%[37][39] - 2023/24年度营运总开支1.231亿港元,较2022/23年度减少63.4%[37][39] - 2023/24年度投资物业未实现公平值收益3.842亿港元,2022/23年度为亏损2390万港元[38][39] - 2023/24年度财务成本1.227亿港元,较2022/23年度增加16.7%[38][39] - 2023/24年度净溢利2.985亿港元,较2022/23年度减少76.6%;撇除公平值变动,2023/24年度基础亏损8570万港元,2022/23年度为基础溢利12.993亿港元[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未偿还银行借款约58.41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46.30亿港元[4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67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6.118亿港元[42][4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199.0%,2023年3月31日约为155.3%[41][4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18倍,2023年3月31日为2.12倍[41][4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9月18日支付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15港仙,12月20日支付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3][14] - 公司已发放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共7100万港元;2023年9月18日特别股息每股15.0港仙,共2.13亿港元;2023年12月20日支付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共5680万港元[58]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58] - 2023年9月18日,公司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共7100万港元,特别股息每股15.0港仙,共2.13亿港元;12月20日,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共5680万港元;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60] 物业项目情况 - 「明翹滙」提供776个单位,总楼面积约40万平方呎,截至报告日期累计售出逾98%[16][21] - 「明雋」提供76个住宅单位,总楼面积约3.1万平方呎,截至报告日期已售罄,约31%单位于2023/24年度交付并确认收益[17][22] - 内地项目位于广西南宁,总楼面积约143.5万平方呎,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26] - 「明寓」共18个单位,累计售出15个,2023/24年度无销售[20][25] - 内地物业发展项目位于广西南宁,总楼面面积约143.5万平方呎,预计2026年下半年前后完成[30]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情况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至2.688亿港元[27] - 「iTech Tower 3.1」和「iTech Tower 3.2」总楼面积约18.6万平方呎,「iTech Tower 3.1」预计2025年年中起分阶段交付,「iTech Tower 3.2」预计2026年完成[27][28]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益按年上升14.4%至2.688亿港元[30] - iTech Tower 3.1及3.2合计总楼面面积约18.6万平方呎,iTech Tower 3.1预计2025年中开始交付,iTech Tower 3.2预计2026年前后完成[30] 建筑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建筑业务合同总值约20.5亿港元[29] - 2023/24年度外部建筑收益7760万港元,2022/23年度为负8900万港元,撇除收益回拨影响,2023/24年度较2022/23年度上升1.5%[31][3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持有合约总价约20.5亿港元[30] 公司资产抵押及合约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名义合约金额约10.48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合约,固定利率介乎年息1.3%至3.4%,2025年3月至7月到期[44][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若干合计账面价值约87.20亿港元的资产已抵押,担保约57.54亿港元的银行贷款[46][49] 员工及薪酬情况 - 2023/24年度员工总薪酬约1.318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有152名雇员[52][53] - 2023/24年度集团雇主供款总额约240万港元[120][122] 公司合规及慈善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24年度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50][51][52] - 集团建筑及数据中心物业租赁分部建立环境管理系统,获认证符合ISO 14001:2015规定,2023/24年度在环保方面无重大违规[68][70] - 2023/24年度,公司无对其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重大违规情况[73] - 2023/24年度,集团慈善捐款2万港元[74] - 2023/24年度集团慈善捐款为20,000港元[78] 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信息 - 集团业绩、资产和负债五年财务摘要见年报第5页[75] - 年度内固定资产(含投资性房地产、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7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77] - 集团及公司年内储备变动详情分别载于年报第60页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5(b)[79][83][85] - 集团年内资本化利息金额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8(a)[78] - 公司股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4[78] - 董事2023/24年度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114][116] - 董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198] 公司客户及供应商情况 - 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应占销售百分比分别占集团年度总销售额的14.2%及51.1%[80][84][86] - 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应占的采购百分比分别占集团年内采购总额的13.8%及39.0%[80][84][87] - 据董事所知,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超过5%的股东,无在五大供应商或客户中拥有权益[80][84][88] 公司股份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陈孔明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921,642,940股股份,股权约64.89%[9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刘志华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06,293,660股股份,股权约7.48%;另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相关股份1,000,000股,股权约0.07%[9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关永和先生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相关股份1,000,000股,股权约0.07%[9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曾嘉敏女士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1,586,000股、相关股份1,000,000股,总数2,586,000股,股权约0.18%[9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徐家华先生、简友和先生、李宗燿先生以实益拥有人身份分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200,000股,股权均约0.01%[9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Chan HM Company Limited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921,642,940股股份,股权约64.89%[9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Lau CW Company Limited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106,293,660股股份,股权约7.48%[9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张淑芳女士家族持有公司股份106,293,660股、相关股份1,000,000股,总数107,293,660股,股权约7.55%[99] - 截至年报日期,陈孔明先生拥有921,642,940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64.89%[151] - 截至年报日期,刘志华先生拥有106,293,660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7.48%,并持有可认购1,000,000股股份之购股权[151] - 截至年报日期,关永和先生持有可认购1,000,000股股份之购股权[153] - 曾嘉敏女士拥有1,586,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11%,并持有可认购1,0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54] - 关永和先生持有可认购1,0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54] - 徐家华先生持有可认购2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55] - 简友和先生持有可认购2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55] - 何超然先生在本年报日期对公司股份无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所界定的权益[158] - 李崇耀先生持有可认购2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59] - 李宗燿先生持有200,000份可認購200,000股股份之購股權[160] - 梁偉泉先生持有可認購200,000股股份之購股權[162][163] 公司贷款情况 - 2023/24财年,公司最终控股公司及控股股东Chan HM Company Limited向公司提供3680万港元贷款,贷款无抵押,按汇丰银行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计息,2026年12月偿还[107] - 2023/24年度,Chan HM Company Limited向公司垫付贷款3680万港元,贷款无抵押,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港元最优惠年利率计息,须于2026年12月偿还[108] - Chan HM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64.89%股权,此贷款构成公司的一项关连交易,因按正常商业条款或更佳条款订立且无集团资产抵押,可获豁免申报、公告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109] 公司股份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3年7月23日采纳旧购股期权计划,有效期10年,已于2023年7月23日届满,届满后无进一步授出购股期权,届满前授出的继续有效[121][123] - 旧购股期权计划规则无限制性规定授出购股期权的归属期[121][123] - 2023年4月1日及2024年3月31日,旧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数量分别为2280万份及零份[126][130] - 2024年3月31日,旧购股计划授出的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后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为1528万股,占该日已发行股份约1.1%[126][130] - 2023年6月19日,董事会建议采纳新购股计划,8月4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有效期10年[127][131] - 新购股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集团雇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及公司或附属公司董事[127][131] - 授予参与者购股的归属期由董事会定,最短不少于12个月,特定情况可缩短[128][131] - 新购股计划及其他股份计划授出的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5 22:55
财务状况 - 收益减少89.4%至5.327亿港元,本年溢利减少76.6%至2.985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21.02仙[1] - 资产净值于2024年3月31日为29.53亿港元[1] - 流动资产中,物业存货为1,773,757千元,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1,196千元,受限制及已抵押存款为504,859千元[5] - 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7,223千元,银行贷款为1,657,064千元,应付税项负债为274,648千元[5] - 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4,183,866千元,遞延税項负债为88,701千元,来自最终控股公司之贷款为36,800千元[6] - 本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199.0%,流动比率为1.18倍[68] - 本集团持有名义合约金额约10.48亿元的利率掉期合约[70] - 本集团若干资产已抵押,用作担保57.54亿元的银行贷款[7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楼宇建筑,物业租赁及物业发展业务[8] - 物业销售、楼宇建造收益和租金相关收入是本集团主要的收入来源,总收入为532,691千元[29] - iTech Tower 3.1及 iTech Tower 3.2 的发展正按计划进行,致力满足客户需求[58] - 物业发展项目"明翹滙"已售出超过98%的住宅单位[52] - 數據中心物業租賃收益按年增长14.4%,达到2.688亿元[55] 财务风险 - 本集团于报告日期后十二个月内需偿还的银行贷款为1,657,064,000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2,562,000元[11] - 本集团面临重大不确定性,需要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1,657,064,000港元的银行借款,而目前只持有62,562,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6] 其他信息 - 本公司将于2024年8月22日召开股东週年大会[83] - 核數師报告确认贵集团2023/24年度綜合財務報表真实公平地反映了贵集团的财务状况和表现[85] - 公布的全年业绩已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上发布,年报将在适当时间派发给股东并在网站上公布[89] - 董事会感谢管理层、员工、股东、业务伙伴、银行和核数师的支持,陈孔明为佳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兼执行董事[90]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29 16:45
物业发展项目 - 佳明集团在香港进行了多个物业发展项目,包括明翹滙、明雋、粉嶺項目和北角項目[5][7][9][11] - 明翹滙项目已售出超过94%的单位[6] - 明雋项目已售出约56%的单位,合同销售额约2.1亿港元[7] - 粉嶺項目计划发展为住宅及商业综合体,预计于2025年中落成[10] - 北角項目计划于2027年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拆卸工程[11] - Cristallo项目已售出15个单位,总共18个单位[13] - 中国内地发展项目位于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区,占地面积约为574,000平方英尺,预计发展为高档住宅项目[14] 数据中心业务 - 数字中心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达到1.332亿美元,主要受客户对数据中心空间利用率增加的推动[16] - 粉岭安居街和安全街的两个地块正在发展为两个新的高端数据中心,总樓面面積約為185,700平方呎,预计于2026年中完成[17]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合同总价值约为21亿美元,建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1%达到3,570万美元[19] - 2023/24年度的净利润同比减少92.1%至1.111亿美元,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外,公司录得基础溢利130万美元,同比减少99.9%[31] - 本集团于2023年9月30日拥有约55.87亿港元的未偿还银行借款,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46.30亿港元增加[32] - 本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97.8%,流动比率为1.63倍[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5.73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18亿港元减少[34] 公司股东及股票计划 - 陈孔明先生持有Chan HM Compan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拥有公司总股份的64.89%[110] - 刘志华先生持有Lau CW Compan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拥有公司总股份的7.48%[111] - 本公司主要股东包括Chan HM Company Limited和Lau CW Company Limited,分别持有64.89%和7.48%的股份[114][114] - 张淑芳女士家族持有7.55%的股份[114] 股票期权计划 - 公司于2023年6月19日提议采纳新股票期权计划,以继续向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提供激励或奖励[127] - 新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自2023年8月4日起生效[127] - 公司根据新股票期权计划和其他股票计划授出的股票最大数量为142,012,234股,占公司截至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28]
佳明集团控股(0127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08 22:31
综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减少96.1%至1.917亿港元(2022年:49.201亿港元)[2] - 期内溢利减少92.1%至1.111亿港元(2022年:14.102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7.8仙(2022年:99.3仙)[2]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4.0仙(2022年:每股6.0仙)[2] - 资产净值于2023年9月30日为28.237亿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总计191,702千元,2022年同期为4,920,088千元[13][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11,753千元,2022年同期为1,707,711千元[13][14] - 2023/24上半年综合收益1.917亿元,较2022/23上半年的49.201亿元下跌96.1%[45] - 2023/24上半年综合毛利9740万元,较2022/23上半年的20.367亿元减少95.2%[45] - 2023/24上半年营运开支4520万元,较2022/23上半年的2.826亿元减少84.0%[45] - 2023/24上半年财务成本6030万元,较2022/23上半年的4990万元增加21.0%[45] - 2023/24上半年净溢利1.111亿元,较2022/23上半年的14.102亿元减少92.1%[45] 投资物业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10.9822亿港元,2022年为 - 4134万港元[3] - 2023年9月30日投资物业为53.82亿港元,3月31日为45.9422亿港元[6] - 2023年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公平值净收益为109,822,000元,2022年为净亏损4,134,000元[28] 经营及财务成本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经营溢利为1.72097亿港元,2022年为17.57601亿港元[3] - 2023年财务成本为6034.4万港元,2022年为4989万港元[3]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11753亿港元,2022年为17.07711亿港元[3]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4,979千元,2022年为790千元[18] - 2023年已没收订金为262千元,2022年为2,801千元[18] - 2023年外汇兑换净亏损为1,344千元,2022年为3,269千元[18] - 2022年政府补贴为3,361千元,2023年无此项补贴[18]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0,152千元,2022年为7,604千元[18]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及其他借款成本为111,993千元,资本化金额为51,649千元,最终财务成本为60,344千元;2022年分别为72,757千元、21,028千元、49,890千元[19] - 2023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73,600千元,资本化金额为28,423千元,最终为45,177千元;2022年分别为71,255千元、22,961千元、37,809千元[19] - 2023年所得税支出为629千元,2022年为297,546千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20] 股息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已宣派及支付的特别中期股息为0,于本中期后宣派的中期股息为56,809千元;2022年分别为283,908千元、85,173千元[22] - 2023年本中期内批准及支付的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71,006千元,特别股息为213,018千元;2022年末期股息为56,782千元,无特别股息[22] - 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将于2023年12月20日派付[35] 每股盈利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11,124,000元及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420,130,000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1,410,165,000元、1,419,542,000股[23] - 2023年每股基础盈利基本和摊薄均为0.09元,2022年为99.6元[27] 应收应付账款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少于一个月为22,156千元,超过一个月但少于三个月为6,125千元等;9月30日为28,313千元[29][30]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29,130千元,亏损拨备为817千元,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5,468千元;3月31日分别为36,597千元、786千元、197,240千元[31] - 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43,857千元,较3月31日的47,377千元有所下降[32] 银行贷款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非流动负债)为44.3742亿港元,3月31日为38.59106亿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5,586,615千元,较3月31日的4,630,054千元增加[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未偿还银行贷款约55.87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46.30亿元增加[46] 资本负债及流动比率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197.8%,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55.3%上升[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比率为1.63倍,较2023年3月31日的2.12倍下降[46] 利率掉期合约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持有利率掉期合约名义合约金额约10.49亿元,固定利率介乎年息1.3%至3.4%,2025年3 - 7月到期[47] 各业务线销售情况 - “明翹滙”提供776个住宅单位,截至公布日期已售出逾94% [37] - “明雋”提供76个单位,截至公布日期约56%单位已售出,合约销售金额约2.1亿元[3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建筑、物业租赁、物业发展的分部业绩分别为12,196千元、92,150千元、 - 4,978千元,2022年分别为 - 18,463千元、71,143千元、1,732,442千元[13][14] - 2023年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总计677,382千元,2022年为61,400千元[15] - 数据中心租赁业务收益按年增长17%至1.332亿元[4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持有合约总价值约21亿元[43] - 2023/24上半年源自外部客户的建筑收益为3,570万元,较2022/23上半年增加20.1% [43] 项目进展情况 - 粉嶺项目预计2025年年中落成,北角项目预计2027年完成[39][40] - 集团在中国内地南宁武鸣区项目预计总楼面面约1,100,000平方呎,地下室及土方工程挖掘中[41] 员工相关数据 - 2023/24上半年员工总薪酬约7360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156名雇员[51] 客户及资产地域分布 - 集团所有外部客户的收益来自位于香港的客户,绝大部分非流动资产业位于香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