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制药(01530)

搜索文档
三生制药:核心品种增长稳健,创新产品迎来收获,首予买入
招银国际· 2024-08-09 16:03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三生制药"买入"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的核心品种增长稳健,创新产品即将进入收获期,预计2025-2027年将有多项重磅产品获批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三生制药是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先驱,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 [16] - 公司现有上市产品30余种,核心产品包括全球独家产品查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澳、查组人保红素产品(rhEPO)益比奥科莱博尔等 [16] 核心产品增长稳健 - 特比澳在中国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的份额达65.0%,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8%至42.0亿元 [3][20] - 蔓迪在中国来诺地尔市场的份额升至72.6%,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至11.2亿元 [4][21] 创新产品即将进入收获期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将有多项创新产品获批,包括长效EPO SSS06、针对银币病的IL-17单抗608等 [5][2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3-26年收入复合增速10.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13.4% [6] 市场和销售体系 - 公司在中国拥有约2,724名销售及营销人员、1,146名分销商及2,061名第三方推广商 [17] - 产品覆盖近2,900家三级医院及越7,300家二级及以下的医院和医疗机构 [17] 产品市场份额 - 特比澳在中国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的份额达到65.0%,益比奥科莱博尔在中国rhEPO市场的份额合计为42.2% [18] 收入构成 - 2023年,特比澳和蔓迪收入贡献分别达到53.8%和14.4%,收入同比增进分别达到23.8%和25.8% [19] 创新管线 - 公司共有29项在研产品,其中25项为创新药物,15项在研产品已进入临床III期/BE或NDA/ANDA阶段 [42] 投资评级和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56港元,基于9年DCF模型(WACC: 11.1%,永续增长率: 2.0%),对应11倍24年市盈率 [6]
三生制药:核心品种增长稳健,创新产品迎来收获;首予买入
招银国际· 2024-08-09 15:0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给予三生制药"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的核心品种增长稳健,创新产品即将迎来收获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品种特比澳和蔓迪稳健增长 - 三生制药的核心产品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澳、非处方脱发治疗药物蔓迪等。特比澳得益于适应症拓展和肿瘤领域渗透率提升,有望实现稳健收入增长。蔓迪和在研痤疮外用药有望持续为公司提供增长动能 [2] - 特比澳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8%至42.0亿元,在中国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的份额达65.0% [2] - 蔓迪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至11.2亿元,2019-2023年的CAGR达到46%,在中国米诺地酊的市场份额攀升至72.6%,稳居第一 [2] 创新管线进入收获期,多治疗领域布局 - 三生制药的创新管线即将进入收获期,预计2025-2027年公司将有多项重磅产品获批,包括长效EPO SSS06、针对银屑病的IL-17单抗608、针对痤疮的外用药Winlevi、针对特应性皮炎的IL-4R单抗611和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L-1β单抗613等 [2] - 三生制药的IL-17单抗608针对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到达主要终点,预计将于4Q24递交上市申请 [2]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56港元 - 报告预计公司2023-26年收入复合增速10.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13.4%。基于9年DCF模型,给予目标价9.56港元,对应11倍24年市盈率 [2] 财务资料 - 三生制药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6,866百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816百万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从2022年的1,908.9百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586.3百万元,同比增长-16.9% [3] - 每股收益从2022年的0.78元下降到2023年的0.64元,市盈率从2022年的7.2倍上升到2023年的8.8倍 [3] 目标价和潜在升幅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9.56港元,潜在升幅为53.4%,当前股价为6.23港元 [4] 公司数据 - 三生制药的市值为15,056.7百万港元,3月平均流通量为37.8百万港元,52周内股价高/低为7.56/4.94百万港元,总股本为2416.8百万 [6]
三生制药:蔓迪、特比澳持续高增长,研发管线丰富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8-02 16: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9.03港元,预计升幅52%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品种推动业绩稳定增长,研发管线丰富,再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收盘价5.94港元,总股本24.17亿股,总市值143.56亿港元,净资产153.62亿元,总资产258.65亿元,52周高低9.10/4.58港元,每股净资产6.3元 [3] 主要股东 - TMF (Cayman) Ltd.(23.66%),Decade Sunshine Limited (19.55%),BlackRock, Inc.(6.1%) [4] 相关报告 - 深度报告:三生制药-20200924,更新报告:三生制药-20210401,更新报告:三生制药-20220404,更新报告:三生制药-20230328 [5] 核心品种推动业绩稳定增长 - 2023年实现收益78.16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3.8%;毛利额66.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1%,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下降19.1%;正常化归母净利润19.52亿元,同比增长17.1%,研发费用7.9亿元。特比澳收入同比上升23.8%至42.05亿人民币;蔓迪收入大幅增长25.8%至11.24亿元;rhEPO板块整体收入同比上升0.9%至11.29亿元;益赛普收入5.65亿元,同比上升10.5%;赛普丁收入显著增长41.8%至2.26亿元;CDMO业务同比增长4.9%至1.74亿元 [7] 创新研发管线丰富 - 公司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表现强劲,涵盖肾科、肿瘤、自身免疫等共29种在研产品。合作产品Winlevi是全球首款上市的针对12岁以及上的寻常痤疮患者的外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于2021年11月获得FDA批准上市,国内的桥接试验已经开展,有望于25年上市销售。创新的生物药包括SSS06是用于治疗贫血的第二代rhEPO产品、608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抗IL-17A抗体有望于2024年上市。611(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肤炎的抗IL4Rα抗体)、610(一种用于治疗严重哮喘的抗IL-5抗体)有望于2026、2027年上市 [8] 财务报表摘要 - 收入、毛利率、EBITDA利率、净利率、ROE、ROA、营运表现、财务状况等详细数据 [29]
三生制药:减重领域合作达成,与翰宇药业发挥协同效应
太平洋· 2024-05-30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与翰宇药业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销售该产品,发挥协同效应 [1][2][3][4] -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释放、降低胰高血糖素释放量、延缓胃排空和降低食欲发挥减重作用,202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50亿元 [3] - 翰宇药业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I期临床正在开展,预计2026年申报上市 [3] - 三生制药在电商销售、品牌培育、精准定位及团队搭建方面具有优势,翰宇药业在多肽药物生产方面有优势,双方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开拓减重新市场 [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7.44/95.35/102.69亿元,同比增长12%/9%/8% [5][7]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1/22.44/25.08亿元,同比增长30%/12%/12% [5][7]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78.1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为15.49亿元,同比下降19% [7] - 公司2023-2026年毛利率维持在85%左右,销售净利率从19.82%提升至24.42% [9] - 公司2023-2026年ROE在11%-12.5%之间,ROIC在7.67%-9.62%之间 [9]
三生制药20240520
2024-05-21 11:35
业绩总结 - 2023年,三生制药集团实现营收增长约14%,达到78.2亿人民币,运营净利润为19.5亿人民币,增长17.7%[1] - 2023年,三生制药集团四大核心产品收入约60亿人民币,增长14%[2] - Tebio单品销售收入为420.5亿人民币,增长23.8%,市场份额超过65%[3] - EPO销售额为94亿人民币,中国市场份额第一[4] - Decepticon销售额为56亿人民币,增长10%[5] - Saipodin销售额为2.3亿人民币,增长41.8%[6] - Mandi销售额为12亿人民币,增长25.8%[7] - Mandi在电商平台销售额增长35%,覆盖200万消费者[8] - CDMO客户保留率超过70%,新增订单60个,总订单2亿[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三生新药管线涵盖肾脏、血液肿瘤、自身免疫、眼部和皮肤脱发等领域[10] - Baijie 5在中国排名第二,目前在3期淋巴胰腺炎患者名单上[10] - Baijie 33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变种,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第一阶段[10] - 美国销售额已超过2亿美元,覆盖整个12岁年龄组[1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和2023年整体市场格局相同,对Tebio的整体预期相对乐观[16] - 在神克领域,公司考虑引入一些中药产品进行BD[16] 负面信息 - 2023年财务费用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债务调整[11]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预计2023年将有成本降低,由于结构调整[12] - 2023年每年现金流超过2亿人民币[12] - 2023年每股派息0.25港元,比2022年增加三倍以上[12] - 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长保持两位数以上[19] - 研发团队有600人,分布在不同基地,预算每年维持在10%[19] - 2025和2026年将推出新产品,其中Guojian是重要自主产品,预计市场需求广泛[20] - 特殊药物质量评估方面,目标群体覆盖率约为20%,仍有数倍空间[21]
三生制药(153.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1 00:02
业绩总结 - 2023年,三生制药集团实现收入增长约14%,达到782亿元人民币,运营净利润为195亿元人民币,增长17.7%[1] - 2023年公司整体营收表现非常亮眼,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市场份额达到65%[12]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表现非常出色[13] 用户数据 - EPO产品销售收入为94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市场份额的第一位[2] - CypherDIN产品销售收入为23亿元人民币,增长41.8%[4] - Mandi产品销售收入为12亿元人民币,增长25.8%[5] - Mandi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增长35%[6] 未来展望 - 2023年研发团队预算约为10%净利润[17] - 集团整体业绩预测维持两位数增长[18] - 中国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广泛,可容纳多个品牌[1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三生制药新药管线涵盖肾脏、血液肿瘤、自身免疫、眼部和头发脱落等领域[8] - 公司在神科领域有很多产品布局,包括即将推出的重要品种[15] - 公司在未来发展中考虑引入一些中药产品[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2年和2023年在美国销售超过了90万份,接近100万份处方[10] 负面信息 - 2023年销售费用水平基本与2022年持平,未来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16]
三生制药(0153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30
公司业务及产品 - 三生制药是中国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特比澳、益比奥、益赛普、赛普汀和蔓迪[3] - 特比澳在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占有率为65.0%[3] - 益比奥自2002年起在中国内地rhEPO市场占据优越主导地位[35] - 益賽普在2023年占据了中国内地TNFα抑制剂市场的22.7%市场份额[36] - 赛普汀自2020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8] - 赛普汀在2023年获得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预充式注射剂上市[38] - 蔓迪是中国内地首个非处方脱发药品,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40] - 米诺地尔是全球唯一获得FDA和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用于治疗男女脱发的外用非处方药物[41] - 麗美治®的NDA已获批准用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症[24] - TRK-820是高选择性κ(kappa)-opioid受体激动剂,用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症[48] 公司业绩及发展 - 二零二三年整体营收再攀新高,经营性业绩持续增长[11] - 二零二三年研发管线有5个产品获批上市或通过一致性评价[12] - 二零二三年集团与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2616)的附属公司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签订协议[15] - 二零二三年集团的全球明晟MSCI ESG评级维持AA级[17] - 集团在市场营销上响应国家医疗保障下沉的号召,深耕基层市场[18] - 集团在研发创新上将致力于推进研发工作的重心,推动优质品种上市[19] - 集团将充分考虑国内创新生物药的创新性和成本控制的平衡[19] - 集团将切实从疗效需求出发,定位原创新药开发策略[19] - 集团将积极寻求全球合作伙伴,推进优质品种出海,迎接全球市场竞争[19] - 公司CDMO业务在2023年收入约17.4亿元人民币,已签订订单金额约20亿元人民币,服务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54] 财务状况及风险 - 公司在业务发展活动方面的经验有限,可能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干扰、降低盈利能力[149] - 公司员工、分销商或第三方代理商从事贪腐行为可能损害公司声誉,面临监管调查和责任风险[145] - 公司可能寻求合作、收购或其他战略投资,但可能无法产生预期效益并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147] - 公司长期竞争力取决于研发能力,开发新药品的过程耗时且成本高昂[141] - 未能在省级招标程序中中标可能导致公司失去市场份额,收入和盈利能力受到不利影响[134][136]
三生制药&20240419
2024-04-21 09:11
公司业绩 - 公司全年业绩表现非常不错,收入和营销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1] - 公司计划向股东分红,预期分红收益率为4.6%[1] - 公司执行了1亿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不超过10%[1] - 公司负债水平稳定,负债率小幅下降,未来计划继续维持相对的负债[2] 未来展望 - 公司扩建生产基地,资本开支基本支付完毕,未来资金压力不大[4] - 公司预计收入将保持健康的双位数增长,利润增幅可能受研发投入影响[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今年推出的创新产品中,特别期待代号为608的火箭产品[10] - 公司在研发管线上取得了进展,有望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向投资者报告[1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销售策略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和电商渠道,市场竞争格局健康[8] - 公司在深水小板药物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市场份额仅为30%,若增长至40%,市场规模将翻倍[14]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的负债率稳定,甚至有小幅下降的趋势,尽管负债高了,但可转债降低,整体稳定[13] - 公司对小分子药物的竞争持有信心,认为特级药的产品优势能够应对小分子市场的变化[15]
特比澳儿童ITP适应症获批,有望支撑收入端持续增长
太平洋· 2024-04-15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主要产品特比澳获批儿童ITP适应症,有望支撑收入端持续增长 [1][2][3] - 特比澳在升血小板药物中市场份额为65%,但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覆盖医院持续下沉以及覆盖人群的进一步拓展,特比澳的销售收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4]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7.44/95.35/102.69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3/22.44/25.08亿元,同比增长30%/12%/12%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16亿元,同比增长14% [7]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5.49亿元,同比下降19% [7]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 [7][8] -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毛利率、销售净利率、ROE、ROIC等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8] 风险提示 - 产品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 - 竞争加剧 - 医药行业政策变化 - 药品降价 -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5]
经营业绩较快增长,特比澳、蔓迪销售表现强劲
国信证券· 2024-03-28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三生制药"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经营业绩较快增长 - 2023年三生制药实现营收78.16亿元(+13.8%),毛利66.42亿元(+17.1%),毛利率提升至85.0%(+2.4pct);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19.1%),经调整的经营性归母净利润19.52亿元(+17.7%) [5] - 生物制药、毛发健康等业务板块均实现较快增长 [5] - 公司各项费用率同比均有小幅上升 [7] 特比澳、蔓迪销售表现强劲 - 特比澳全年销售42.05亿元(+23.8%),销售出现快速增长 [9] - 蔓迪全年销售11.24亿元(+25.8%),延续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12] 自研与BD并重,在优势的治疗领域中发力 - 公司在肾科、血液及肿瘤、自免、毛发皮肤等领域有众多管线开发的布局 [14] - 肾科领域中,长效EPO(SSS06)3期临床已完成,将于近期提交上市申请;引进的产品Remitch已获批上市 [14] - 血液及肿瘤领域中,特比澳儿童ITP适应症已提交上市申请,慢性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适应症正在进行3期临床;与基石药业合作的PD1单抗正在进行3期临床 [14] - 自免领域中,608的3期临床已达到主要终点,预计将在下半年申报上市;613、611、610等产品已进入3期临床 [14] - 毛发皮肤领域中,引进产品Winlevi同样处于临床试验中 [1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3/21.5/24.2亿元,同比增长24.7%/11.4%/12.6%,对应当前股价PE=6.9/6.2/5.5x [15] - 公司拥有稳健的增长和良好的盈利水平,研发管线即将进入收获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