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松国际(02155)

搜索文档
森松国际20250327
2025-04-15 22:30
打破我们既有的战略节奏而净利率则是下调不到一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个别行业的合同出现财务具体以及分红所得税等带来的整体税赋上的影响造成了净利率略微有所下降综合以上在总体毛利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前的实际性利润较2024年下滑了13.4% 除了淨利率和所得税增加造成的下降影响还有新工厂从2024年开始进入折旧谈销阶段调整后的淨利润2024年到2023年利润下降2.3%从订单角度大家可能看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个别市场连续两年出现的持续需求下滑 而这个下滑也来自于多个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客户在投资节奏上就要相较于过去对我们进行了分阶段的下单目前在理电新能源20年新天订单的总金额出现了20%左右的下滑但是公司在选择持续谨慎和努力的同时 也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危机感因为我们预期相当比例的前期订单会最终转化为建造订单2024年我们使用了大量的前期工艺工程的设计以及研发工作为2025年的全面业绩复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一个来审视订单的角度是 从2024年和2023年相比高权证订单占比过高客户和行业集中度较高等情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而海外订单的比例依旧超过了70%因此目前公司的销售重点也是分 ...
森松国际:2024年业绩:利润略低于预期;持续追踪订单恢复情况-20250409
海通国际· 2025-04-09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6.96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森松国际业绩发布,收入略低于预期但毛利率持续改善,新增订单环比下滑,海外订单占比基本持平,因新签订单增长偏弱下调2025/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 [3][5][8]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9.5亿元,同比-5.6%,主要因个别权重订单项目周期拉长致收入确认不及预期;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12.7%,主要受应收账款减值影响 [3][4] - 按地域划分,中国内地收入27.5亿元,同比-29.2%;海外收入42.0亿元,同比+20.8%,其中亚洲(除中国大陆外)收入20.2亿元,同比10.9%;北美收入13.8亿元,同比+60.2% [3] - 按收入板块来看,油气炼化6.3亿元(-35.2%),毛利率22.3%(+0.6pcts);动力电池12.2亿元(+6.5%),毛利率35.0%(-6.8pcts);电子化学品8.1亿元(+4.6),毛利率22.3%(+0.6pcts);化工16.8亿元(-1.1%),毛利率29.9%(+5.9pcts);制药收入15.9亿元,同比-28.8%;日化2.4亿元(-36.9%),毛利率25.2%(+1.2pcts) [3][7] - 2024年毛利率为29.5%(同比+1.6pcts),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材料成本管控;销售费用率为2.4%(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为8.1%(同比+0.8pcts);研发费用率为5.7%(同比基本持平) [4]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81.3亿元(1H24在手订单87.8亿元),其中制药订单23.4亿元,占比28.8%,化工订单17.3亿元,占比21.3%,电子化学品订单13.7亿元,占比16.9%,动力电池原材料订单9.7亿元,占比11.9% [5] - 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59.7亿元,因下游行业项目执行习惯改变,整体订单被拆分,规模缩减;2H24新签订单规模28.0亿元,环比下滑11.3%,化工、制药、油气炼化订单相对较多 [5] - 2024年60.4%的收入来自海外,新签订单中70.6%为外销订单,较2023年基本持平 [6] 估值与预测 - 下调2025/26年的收入预测至77.7/84.7亿元,增速为11.8%/9.1%;下调2025/26年归母净利润至8.7/9.4亿元,增速为18.3%/7.7% [8] - 使用现金流折现(DCF)模型及FY26 - FY30的现金流进行估值,维持WACC 10.6%和永续增长率2.5%不变,对应目标价HKD6.96(-4%) [8]
森松国际(02155):利润略低于预期,持续追踪订单恢复情况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08 2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6.96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森松国际业绩发布,收入略低于预期但毛利率持续改善,新增订单环比下滑,海外订单占比基本持平,因新签订单增长偏弱下调2025/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 [3][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69.5亿元,同比-5.6%;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12.7%;毛利率29.5%,同比+1.6pcts [3][4] - 预计2025/26年收入77.7/84.7亿元,增速11.8%/9.1%;归母净利润8.7/9.4亿元,增速18.3%/7.7% [8] 收入结构 - 按地域,中国内地收入27.5亿元,同比-29.2%;海外收入42.0亿元,同比+20.8% [3] - 按板块,油气炼化6.3亿元(-35.2%),动力电池12.2亿元(+6.5%),电子化学品8.1亿元(+4.6%),化工16.8亿元(-1.1%),制药15.9亿元(-28.8%),日化2.4亿元(-36.9%) [3][7]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81.3亿元,制药、化工、电子化学品、动力电池原材料订单占比分别为28.8%、21.3%、16.9%、11.9% [5] - 2024年新签订单59.7亿元,2H24新签订单28.0亿元,环比下滑11.3%,化工、制药、油气炼化订单相对较多 [5] - 2024年60.4%的收入来自海外,新签订单中70.6%为外销订单,较2023年基本持平 [6] 估值 - 使用现金流折现(DCF)模型及FY26 - FY30的现金流进行估值,维持WACC 10.6%和永续增长率2.5%不变,对应目标价HKD6.96(-4%) [8]
森松国际(021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6:3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69.48354亿元,2023年为73.60262亿元[3][4] - 2024年净利润为7.29881亿元,2023年为8.42548亿元[3][4] - 2024年毛利率为29.5%,2023年为27.9%[3] - 2024年净利润率为10.5%,2023年为11.4%[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2元,2023年为0.73元[3][4]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59元,2023年为0.67元[3][4]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41404亿元,2023年为8.71674亿元[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52.75856亿元,2023年为43.90609亿元[8] - 2024年营运收益为69483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36026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6%[15] - 2024年分配至现有合约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总额为81.3105亿元,2023年为90.77735亿元[3] - 2024年分配至现有合约剩余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款总额为8131050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907773500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0.4%[19] - 2024年中国内地收益27505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88640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9.2%[22] - 2024年北美收益138352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635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0.2%[2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74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54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7.4%[24] - 2024年政府补助为247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09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1.9%[24] - 2024年利息收入为599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976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0.4%[24] - 2024年计息借款利息8500千元,租赁负债利息1948千元,财务成本共10448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2369千元、922千元、13291千元[26] - 2024年员工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1063233千元,以权益结算以股份支付的付款开支60840千元,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供款120495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028502千元、91688千元、111486千元[26]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21301千元,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53237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8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7367千元、116263千元、11811千元[28] - 2024年审计服务核数师酬金4200千元,非审计服务20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050千元、20千元[28] - 2024年研发成本399241千元,存货成本4898577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18149千元、5304558千元[28] - 2024年当期税项193292千元,递延税项 -11919千元,实际税项开支181373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26422千元、15364千元、141786千元[2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911254千元,按名义税率计算税项141218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984334千元、147458千元[3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737,241,000元及1,191,331,000股股份加权平均数计算,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844,684,000元及1,163,300,000股[38] - 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按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737,241,000元及1,251,044,000股股份加权平均数计算,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844,684,000元及1,252,495,000股[39][40] - 2024年合约资产中,一段时间内确认收益产生的为人民币938,869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035,842千元;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866,310千元及人民币1,106,792千元[42] - 2024年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476,24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90,334千元[46] - 2024年应收票据为人民币45,238千元,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1,035,842千元;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132,887千元及人民币1,106,792千元[47] - 2024年已背书及终止确认但尚未到期的票据金额为人民币213,210,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203,861,000元[49] - 2024年未全部终止确认的已转让金融资产账面总额为人民币30,96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95,520,000元[5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龄三个月内为人民币277,753千元,超过一年但于两年内为人民币273,638千元;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589,670千元及人民币139,423千元[51] - 2024年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16,775千元,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076,073千元;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26,921千元及人民币1,254,536千元[52]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账龄三个月内为人民币638,085千元,超过一年但于两年内为人民币121,368千元;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761,296千元及人民币151,868千元[52] - 2023年公司配發80,000,000股股份,所得款項淨額約人民幣567,206,000元[56][57] - 2024年公司為以權益結算以股份支付的交易購回庫存股成本為人民幣32,074,000元,2023年為人民幣37,110,000元[58] - 2024年公司購回3,666,000股股份,成本為人民幣15,220,000元,其中1,592,000股被註銷,成本人民幣7,535,000元,2023年無[59] - 2024年行使可認購10,406,635股股份的購股權,轉入股本人民幣23,839,000元;2023年行使可認購7,956,419股股份的購股權,轉入股本人民幣18,226,000元[60] - 2024年9,269,100個受限制股份單位歸屬,無行使;2023年9,327,555個受限制股份單位歸屬並行使,轉入股本人民幣37,241,000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派及支付股息合計人民幣110,810,000元,2023年無[62] - 報告期末後公司擬派發股息總額為182,926,000港元[62] - 2023年公司權益總額從年初的人民幣1,174,240,000元增至年末的人民幣2,108,355,000元[54] - 2024年公司權益總額從年初的人民幣2,108,355,000元增至年末的人民幣2,303,519,000元[54]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约73.60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69.48亿元,下降约5.6%[98]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约53.05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48.99亿元,下降约7.7%[101]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约20.56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20.50亿元,降低约0.3%,2024年毛利率增长至约29.5%[103]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约0.85亿元增长约37.4%至2024年的约1.17亿元[112] - 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23年的约1.75亿元下降约6.2%至2024年的约1.64亿元,2024年占总收益比率约为2.4%[113]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3年约543,143千元增长4.0%至2024年约565,118千元,2024年占总收益比率约为8.1%(2023年同期7.4%)[114]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约418,149千元下降4.5%至2024年约399,241千元,2024年占总收益比率约为5.7%(2023年同期5.7%)[115]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约13,291千元下降21.4%至2024年约10,448千元[116]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约141,786千元增长27.9%至2024年约181,373千元,2024年实际税负约为19.9%(2023年约14.4%)[117] - 净利润从2023年约842,548千元下降13.4%至2024年约729,881千元,2024年净利率约为10.5%(2023年约11.4%)[119]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从2023年约1,143,066千元下降2.3%至2024年约1,116,488千元[121]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约2,105,463千元增长13.9%至2024年约2,398,082千元[123] - 存货从2023年约1,800,466千元下降55.7%至2024年约797,243千元[125] - 借款总额从2023年约365,083千元下降41.3%至2024年约214,185千元,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约8.3%降至2024年约4.1%[127] -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从2023年约2,168,682千元增加约426,766千元至2024年约2,595,448千元[12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核心设备收益25250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9067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5%[15] - 2024年模块化压力设备收益42444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537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6.8%[15] - 2024年压力设备设计、验证及维护服务收益1461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447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0.8%[15] - 电子化学品收益从2023年的77.33亿元增至2024年的80.92亿元,增长4.6%[99] - 化工行业毛利从2023年的约4.08亿元增至2024年的约5.04亿元,增长5.9%,毛利率从24.0%增长至29.9%[104] - 日化行业毛利从2023年的约0.89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0.59亿元,减少约30.16%,毛利率从24.0%增长至25.2%[104] - 动力电池原材料行业毛利从2023年的约4.78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4.27亿元,减少约6.8%,毛利率从41.8%降至35.0%[104] - 制药和生物制药行业毛利从2023年的约6.29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4.17亿元,减少约28.8%,毛利率从28.2%降至26.3%[99,104] 公司战略与经营策略 - 公司企業戰略為多樣化、全球化、智能化[63] - 公司经营策略向服务型制造模式发展,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67] - 公司产品策略形成MVP Solutions+,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68] - 公司研发高附加值成套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工艺系统等[70] - 提供高度集成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涵盖项目全流程[70] - 集团不同业务板块目标是进入下游行业头部企业全球供应链[82] - 公司投资策略有新产品管线和协同效应两种[93] - 公司会根据现金流买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94] - 公司采取订单优先、销售前移等应对策略[97] - 公司资源调配侧重海外市场,控制国内人员和硬件发展[97] - 公司扩产规划集中在海外,走高质发展路线[97] - 公司以可持续高质量增长为战略目标,内外生增长结合[9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服务于新材料合成多个行业,提供反应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及整体解决方案[66] - 核心设备包括生物反应器、氧化反应器等多种类型[69] - 报告期内推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高效能微通道反应器[69] - 系统性解决方案可兼容多国法规和标准,有独特优势[71] - MVP Solutions+以工艺包和持续服务输出为优势[72] - 工艺包包含成套技术文件和工程解决方案及现场开车服务[72] - 集团
森松国际(0215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2
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布局 - 公司未来将持续聚焦生物制药、电子化学品等高成长领域[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2] - 公司成立多家新的附属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8] - 集团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制造基地或技术、工程、项目服务中心[40] - 集团积极参与下游企业的实验室技术研发工作[41] - 集团于2024年1月收购Morimatsu Dialog的控股权,并于2024年收购多家公司股权[65] 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中期收入和利润情況良好,保持穳健增長[2] - 公司生物製藥業務發展迅速,生物反應器等核心設備銷售大幅增長[2] - 公司加大資本性支出,持續擴大生產能力和研發投入[2] - 公司在中國、日本、印度等主要市場保持良好增長勢頭[2] - 公司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 - 收益由2023年同期的約人民幣3,691,759千元減少約5.8%至2024年同期的約人民幣3,476,752千元[42] - 動力電池原材料收益增加40.4%至人民幣651,460千元[43] - 油氣煉化收益增加108.2%至人民幣461,244千元[43] - 製藥和生物製藥收益增加236.0%至人民幣244,558千元[43] - 毛利由2023年同期的約人民幣1,009,092千元增加約1.9%至2024年同期的約人民幣1,028,448千元[46]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减少约3.0%[54] - 資產負債比率由8.3%下降至5.7%,主要由於借款減少及盈利增加[60] 公司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積極推進模塊化設計和製造,提高生產效率[8] - 本集團的核心技術是將下游的原創技術轉化為高集成、高效能和高經濟收益的工程產品和解決方案[19] - 本集團的數字化全生命週期技術解決方案將有助於增強不同行業核心設備的技術屬性和升級潛能[19] - 本集團的產品和服務將更加趨向於深層次的價值服務,從而提升客戶黏度,伴隨下游共同實現技術創新和行業進步[19] - 本集團擁有獨立的生物反應裝置、化工反應裝置、虛擬技術模擬裝置和聯合實驗室,能夠為研發、前端服務、項目執行以及後端支持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技術保障和運維保障[18] - 研發投入為人民幣219,020千元,同比增加30.3%[115] 可持续发展和ESG管理 - 公司開發了可再生能源生產裝置和技術、可持續材料生產設備和技術、可持續食品解決方案和設備、可持續工業發展模式等產品和技術[22] - 公司圍繞"健康"、"綠色"和"智慧"三個發展主題,為客戶提供以核心設備、增值服務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為主的MVP Solutions[21] - 公司加強ESG管理,推動可持續發展[2] 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 - 本集團共有僱員約4,500人,其中研發人員650餘人,佔總僱員人數的14%以上[1] - 本集團擁有完善的薪酬和福利制度、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並根據員工的職位和績效確定員工的薪酬[1] - 本集團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及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向員工授予購股權[1-9] - 本集團根據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向員工授予受限制股份單位[101-104] 风险管理 - 本集團致力於拓展全球化業務,但全球及地區宏觀經濟、地緣政治、社會條件及監管環境的變化對其存在一定的影響[2] - 本集團的市場風險主要源於下游市場和行業的週期性發展,但本集團堅持市場發展和客戶群體的多元化[3] - 本集團面臨的外匯風險主要來自於持有的外幣存款以及外幣貿易應收款項,本集團通過監控及降低外匯淨額以及訂立遠期外匯合約控制外匯風險[4] - 本集團制定了完整的信貸控制政策,定期檢查客戶信用資質,對逾期貿易應收款項進行催賬[5] 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 - 森松控股持有本公司61.82%的股份,為本公司的主要股東[6] - 松久晃基先生持有森松控股100%的有投票權股份,被視為於森松控股持有的股份中擁有權益[6] - 松久晃基先生個人持有本公司1.39%的股份[7] - 其他董事個人持有本公司0.13%至0.32%的股份[7] - 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租金開支、提供外包服務收入、購買產品和服務等關聯交易[175-178]
森松国际(021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7 16:31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17章的披露要求补充了有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的其他信息[4,5] - 受限制股份单位的购买价格由董事会酌情决定,考虑因素包括授出日期前股价、计划目的以及公司财务状况和估值等[5] - 补充信息不影响年报中其他内容,年报内容保持不变[6] 公司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8] 信息披露 - 公告可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查阅[8]
森松国际:2024年中报点评:整体收入不及预期,海外销售值得关注
海通国际· 2024-08-27 12:01
报告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 目标价7.24港元 [3] 收入增长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下降5.8%,略低于预期 [12] - 主要是下游行业需求偏弱,新签订单转化收入较少,以及个别项目因内部调整而暂停,影响收入确认 [12] - 分板块来看,油气炼化、动力电池材料收入增长较快,电子化学品、化工、医药、日化收入下滑 [12] - 按地域划分,中国内地收入下降32.8%,海外收入增长37.2%,占总收入56% [12] 利润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10.9%,低于预期 [14] - 主要受应收账款减值影响,减值金额约0.5亿元,影响归母净利率1.5个百分点 [14]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87.8亿元,较2023年年底减少3.3% [1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31.6亿元,同比下降35.7%,但环比增长10.5% [16] - 新签订单中,动力电池材料占比最大,达10.2亿元,高于2023年全年水平 [16] 海外业务 -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中,76%为海外销售,高于2023年全年70%的水平 [19]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中70%为海外订单,较2023年年底上升10个百分点 [19] - 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投入,逐步扩大海外经营规模,确保马来西亚工厂的扩展按计划顺利推进 [19] 盈利预测 - 我们下调了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及利润预测 [20] - 预计2024/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81.1/90.6/101.2亿元,增速10.2%/11.7%/11.7% [20] - 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9.9/11.5亿元,增速4.1%/12.9%/15.6% [20] 估值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下调29%至7.24港元 [21] - 主要考虑到下游订单需求偏弱、港股风险溢价提高等因素 [21] - 当前股价对应FY24/FY25 5.2/4.8倍P/E [21] 风险 - 订单、收入转化不及预期导致收入增速放缓 [22] - 订单增速不及预期 [22] - 产能限制 [22] - 中美地缘政治紧张 [22] - 外汇转换损失 [22]
森松国际:港股公司点评:全球化布局彰显公司发展韧性
国金证券· 2024-08-21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为人民币 34.77 亿元(同比下降 5.8%),主要由于制药和生物制药行业的订单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有所减少 [1] - 公司毛利润为人民币 10.28 亿元(同比增长 2%),毛利率 29.58%,同比提升 2.25个百分点 [1]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 3.74 亿元(同比下降 11.2%),EBITDA 为人民币 5.56 亿元(同比下降 3%) [1] 业务结构分析 - 公司收入来自多个业务板块:制药与生物制药 6.6 亿元(同比下降 49.7%)、电子化学品 6.6 亿元(同比增长 0.4%)、动力电池原材料 6.5 亿元(同比下降 40.4%)、化工 7.0 亿元(同比下降 9.0%)、油气炼化 4.6 亿元(同比增长 108.2%)、日化 0.9 亿元(同比下降 50%)、其他 2.4 亿元(同比增长 236.0%) [2]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 31.64 亿元,其中电子化学品 1.7 亿元(同比下降 53.4%)、化工 5.3 亿元(同比下降 27.0%)、日化 3.0 亿元(同比增长 40%)、动力电池原料 10.2 亿元(同比增长 23.2%)、油气炼化 3.8 亿元(同比增长 21.8%)、制药与生物制药 5.9 亿元(同比下降 71.0%)、其他 1.6 亿元(同比下降 61.7%) [2] - 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 87.76 亿元 [2]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成为公司增长重要动能,销售收入占比 56%,在手订单占比 70%,新签订单占比 76% [2] - 公司积极布局清洁能源相关业务,如绿氨业务,静待放量 [2]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04/10.37/12.53 亿元,对应 5/4/4 倍 PE [2]
森松国际(02155.HK)2024年中报业绩交流会
国际能源署· 2024-08-21 12:0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34.77亿元,毛利润10.28亿元,毛利率29.58%,净利润3.74亿元,净利率10.75% [1] - 销售收入下滑6%主要是由于制药行业个别重大项目进度延迟,导致收入确认受到影响 [2][3] - 除制药行业外,公司其他赛道上半年总体收入增长19% [3] - 上半年新签订单31.64亿元,同比历史高峰有所下降,但环比去年下半年有明显改善 [3][4] - 在手订单87.76亿元,截至8月20日已回升至92亿元 [4][5] 行业及市场分析 - 制药行业需求变化,公司正积极开拓传统跨国企业及国内医美行业等新市场 [3][4] - 海外订单占比76%,国内订单有所回暖,7-8月国内订单已超10亿元 [4][5] - 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包括北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布局和团队建设 [5][6] - 清洁能源、生物质燃料等新兴领域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6][7]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力争全年实现收入和利润的高质量双增长 [7][10] - 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拓展,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5][6][33][34][35] - 加大在清洁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和布局 [6][7][11][12][13] -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水平 [18][19][33] - 加强资本市场互动,完善分红等回报机制 [37][38]
森松国际(021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0 16:30
财务表现 - 收益为人民币3,476,752,000元,同比下降5.8%[5] - 毛利润为人民币1,028,448,000元,毛利率为29.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5] - 净利润为人民币373,827,000元,净利率为10.8%,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5] - EBITDA为人民币556,094,000元,同比下降3.0%[5]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2元,每股攤薄盈利为人民幣0.30元[17] 订单情况 - 新签订单金额为人民币3,164,404,000元,同比下降35.7%[5] - 分配至現有合約餘下履約責任的交易價格總額為人民幣8,776,495,000元[7] 资产负债情况 - 流動資產淨值為人民幣2,457,903千元[32] - 資產淨值為人民幣4,865,922千元[35] - 貿易應收款項(扣除虧損撥備)為人民幣1,229,060,000元,其中三個月內的佔391,609,000元,超過三個月但於一年內的佔618,292,000元[113][117] - 貿易應付款項為人民幣1,061,756,000元,其中三個月內的佔576,223,000元,超過三個月但於六個月內的佔180,524,000元[120][124] - 集團借款總額由2023年12月31日的約人民幣365,083千元下降約23.4%至2024年6月30日的約人民幣279,682千元[199] - 2024年6月30日,集團借款均以人民幣計值,借款利率介於3.63%~4.4%之間[200] - 其中固定利率借款約為人民幣99,942千元,可變利率借款約為人民幣179,740千元[200] - 約人民幣105,123千元將於1年內到期,約人民幣174,559千元將於1至5年內到期[200] 现金流情况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年末的約人民幣2,168,682千元減少約人民幣229,464千元至約人民幣1,939,218千元[195] 股权变动 - 本公司以每股介乎4.30港元至6.18港元的價格購回及註銷合共1,592,000股普通股[139] - 本集團以零現金代價收購其合營企業Morimatsu Dialog 49%股權[141]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取得森松生物科技的100%股權[142] - 於2024年6月,森眾生物技術的非控股股東合共注資人民幣6,800,000元[143] - 於2024年6月,森眾生物技術的控股公司森松生物科技向非控股股東收購40.68%股權,現金代價為人民幣16,800,000元,其中人民幣6,800,000元已於2024年6月30日支付[143] - 根據組織章程細則,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取得森眾生物技術的100%股權[143] 以股份支付 - 本集團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確認以股權結算以股份支付的開支為人民幣23,012,000元[130] - 本集團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確認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的開支為人民幣6,413,000元[132] - 可認購合共4,676,227股普通股的購股權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獲行使[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已歸屬9,269,100個受限制股份單位[137] 业务构成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销售各类压力设备,包括传统压力设备、反应器、换热器、容器、塔器和模块化压力设备等[57,58,59,60] - 公司客户基础多元化,与其中一名客户的交易占公司收益超过10%[64,65,66]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北美、亚洲(中国内地除外)等地区市场[67,68,69,70] - 公司确定仅有一个经营分部,即销售综合压力设备[72] 业务拓展 - 公司在多个国家完成半导体级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和配套服务的交付[165] - 公司马来西亚制造基地扩建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美元,预計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166] - 公司常熟制造基地一期已全面投产,产能将得以充分释放[168] - 公司投资海外某技术公司的碳材料研发项目,有助于拓展动力电池原材料业务[170] - 公司积极参与下游企业实验室技术研发工作,为客户提供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171] 行业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别约为352.1、688.7、949.5万輛,同比增速分別約為157.5%、93.4%、37.9%[156] - 2024年1月至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209萬輛,同比增加約31.7%,對應滲透率約為31.1%[157] - 中國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2023年6月底30萬元/噸左右下降到2023年12月底的不足10萬元/噸,並在2024年6月穩定在10萬元/噸左右的水平[158] - 電動汽車電池的價格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將下降近40%[158] - 半導體級濕電子化學品主要用於集成電路、光伏面板和顯示面板生產,其純度和潔淨度對電子元器件的成品率、電性能和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影響[160] - 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預計將於2025年達到138.50萬吨[161] - 高端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由歐美、日本廠商把控[162] - 2024年1-3月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6,376萬千瓦,同比增長約34.5%[163] - 2024年4月中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4.37吉瓦,環比增長59.3%[163] - 美國光伏裝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