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康医疗(02170)

搜索文档
贝康医疗(0217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8:52
公司上市与股权相关 - 公司2021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170[8] - 2021年8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H股全流通申请,将192592582股内资股及未上市外资股转换为H股,2022年2月24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2022年3月3日获联交所批准[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07,299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1,10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2.3%[9]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56,152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3,39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2%[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51,14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7,71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84.5%[9] - 2021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为124,48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3,468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132.8%[9] - 2021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25,74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81,518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约85.7%[9]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44,078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77,959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约83.6%[9]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8,195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9,90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46.1%[9] - 2021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702,693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10,393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48.6%[9]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净额为1,715,039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81,33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10%[9] - 公司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81.1百万元增加32.3%至2021年的人民币107.3百万元,PGT系列试剂盒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32.5百万元增加40.9%至2021年的人民币45.8百万元,NIPT试剂盒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7.4百万元增加66.1%至人民币28.9百万元,仪器设备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2.2百万元增加26.2%至人民币15.4百万元[69]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53.4百万元增加5.2%至2021年的人民币56.2百万元[70] - 公司毛利从2020年的人民币27.7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51.1百万元,毛利率从2020年的34.2%上升至2021年的47.7%,PGT - A试剂盒毛利率从46.0%增长至70.0%[71]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0年的人民币2.8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32.8百万元,主要因政府发放12.1百万元补贴及银行存款利息增加[72]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16.6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62.5百万元,整体开支增加18.6百万元,相关开支增加22.8百万元[7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人民币25.2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52.1百万元,主要因招聘费用、薪酬及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增加17.3百万元[74] - 研发开支从2020年的3450万元增至2021年的7370万元,主要因员工成本、临床试验开支和耗材开支增加[86] - 融资成本从2020年的150万元降至2021年的130万元[87] - 所得税从2020年抵免740万元变为2021年开支1830万元,主要因递延税项变动[88] - 存货从2020年的630万元增至2021年的3330万元,因原材料安全库存和产品库存增加[8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的8750万元增至2021年的1.252亿元,因收入增长和还款期延长[9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的1110万元降至2021年的1070万元,无重大变动;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的2640万元增至2021年的2660万元,因应付工资增加和上市开支减少[94]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0年的2.422亿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16.424亿元,因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净额[95] - 2021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2000万元,浮动利率4.20% - 4.35%;有抵押银行贷款2360万元,固定利率4.50%[95] PGT系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PGT系列实现销售收入4584万元,占总收入比达43%,增长率达41%[12] - PGT - A实现毛利2373万元,同比增长99.2%[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PGT - A试剂盒收入3390万元,毛利率为70.0%[16] 产品研发与注册相关 - PGT - M和PGT - SR试剂盒预计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17] - PGT - M试剂盒是中国同类产品中首已完成注册检验的产品[17] - PGT - SR试剂盒是全球首个在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实现染色体平衡易位有效检出的原创技术[17] - PGT - SR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数月缩短为两周,并显著降低检测成本[17] - 公司考虑最新进展及疫情冲击,保守估计PGT - M试剂盒将于2023年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4] - 公司PGT - SR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预计于2023年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 - PGT - A试剂盒在注册临床试验中敏感度和特异性达100%,临床试验中妊娠率为72.0%,流产率为6.9%,未进行非整倍体筛查的试管婴儿妊娠率为45.0%,流产率为32.0%[28] - 公司预计2023年获得PGT - M试剂盒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29] - 公司计划2022年中完成PGT - SR试剂盒国家药监局注册检定,2024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1] - 公司预期CNV试剂盒于2023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2] - 截至本年度报告日期,公司已完成开发WES试剂盒并开始设计验证[33] - 智能液氮罐预计2022年完成注册申报[36] - 超低温度存储仪预计2023年完成国内的注册申报[37] - 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子质量分析仪2021年完成设备开发,预计2023年完成注册申报[38] - 2021年7月公司就PGT - M试剂盒获得伦理许可并开始进行临床试验[29] - 2021年2月,与PGT - SR试剂盒相关的自主研发专利已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并提交PCT专利的国际申请[31] 公司生产相关 - 公司生产基地租赁物业总面积4,757平方米,拥有土地使用权地盘总面积21,626.14平方米[39] - 公司生产厂房面积1,364平方米,产能为每年400,000人份[41] 公司人员与合作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373名雇员,2021年度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7990万元,2020年度为人民币3480万元[46] - 2021年3月6日,公司与苏州超云订立战略合作协议[43] - 2021年8月4日,公司与北京旷博生物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3] 公司运营影响因素 - 海外供应商原材料交货周期从约1.5个月增至3个月,公司生产计划出现延误[50] - 用作研发的若干进口试剂采购出现延误,公司正寻求国内替代方案[50] - 受新冠肺炎影响,临床试验进程不理想,临床样本采集受到延误[50] 公司资金用途与收益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523.2百万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的10%用作营运资本及一般企业用途[51] - 公司拟更改全球发售所得款项1898.7百万港元的用途,需经临时股东大会股东批准[61] 公司人员变动相关 - 芮茂社先生自2022年4月30日起辞任执行董事,杨莹女士获提名,委任将在2022年4月30日临时股东大会上提呈[58] 公司收购相关 - 2022年3月结清收购星博生物51%股权,代价8500万元[98] 公司资本承诺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履行资本承诺总计1.18069亿元,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7554.6万元和股本投资4252.3万元[10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梁波博士41岁,2015年12月14日获委任为董事长,发表论文25余篇,申请专利126件,生物信息软件著作权34件[109] - 孔令印先生42岁,2016年6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4年5月1日起任技术总监[110] - 芮茂社先生34岁,2018年11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7年6月1日起任运营总监[112] - 徐文博先生37岁,2018年11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7年9月起任博华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113] - 张劼鋮先生32岁,2020年7月23日获委任为董事,2015年6月加入高瓴资本集团[113] - 王伟鹏先生33岁,2016年9月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9年3月起任深圳前海恒瑞方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114] - 康熙雄博士69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或独立董事[117] - 黄涛生博士60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发表约120篇论文[118] - 邹国强先生45岁,2021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121] - 邹先生2020年9月加入百得利控股任首席财务官,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2] - 黄冰女士29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监事及监事会主席,2015年6月加入集团[126] - 林艺博士52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监事,1990年7月获北大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28] - 朱婷婷女士28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监事,2015年6月加盟集团[129] - 梁波博士41岁,自苏州贝康医疗成立起一直担任总经理[132] - 孔令印先生42岁,2014年5月1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技术总监[132] - 芮茂社先生34岁,2017年6月1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运营总监[132] - 杨莹女士40岁,2018年9月加入苏州贝康医疗任质量总监,2004年7月毕业于陕科大[132][133] - 王燕女士41岁,2022年3月18日获委任为苏州贝康医疗财务总监,4月19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33] - 王燕女士2002年在复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自2006年起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134]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第A.2.1条,董事长及总经理均由梁博士担任[138] - 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及监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未发现违规事宜[139][140] - 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141] - 董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监事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143] - 公司制定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筛选候选人考虑专业经验、性别等因素[149] - 公司财务总监为女性,待股东批准将委任女性董事杨莹女士[150] - 董事年龄介乎32岁至69岁,具有管理、战略发展等多方面知识技能[151] - 董事会负责审查及监督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并适时检讨[151] - 公司安排责任保险,为董事、监事等提供因公司事务法律行动的保险[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9位董事接受专业培训,包括梁波博士、孔令印先生等[157]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与考核、提名三个委员会[158] - 审核委员会由邹国强先生、康熙雄博士和王伟鹏先生组成,上市至2021年底举行2次会议,康熙雄博士和王伟鹏先生出席率100%[159][16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梁波博士、邹国强先生和康熙雄博士组成,上市至2021年底举行1次会议,康熙雄博士和梁波博士出席率100%[162][164] - 提名委员会由梁波博士、邹国强先生和康熙雄博士组成,上市至2021年底举行1次会议,梁波博士和康熙雄博士出席率100%[165][170][171] - 高级管理层中1人薪酬在1000万港元至1050万港元之间[165] - 邹国强先生于2021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157] - 余国权先生于2021年9月6日辞任董事[157]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2020年经审核全年业绩、2021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等[16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阅集团薪酬政策及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64] - 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三次股东大会,多数董事出席率达100%[179]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情况[174] - 2021年9月6日余国权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0月21日邹国强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1年12月31日,
贝康医疗(0217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8 16:49
公司上市与股本相关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8日首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自上市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9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273,526,000股[7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内资股及未上市外资股数目为192,592,582股[7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273,526,000股,H股数目为80,933,418股,内资股数目为183,181,817股,未上市外资股数目为9,410,765股[88] - 2021年8月20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H股全流通申请,拟将192,592,582股内资股及未上市外资股转换为H股[90] - 2021年6月30日股本为273,526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00,000千元增长36.76%[1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50,162千元,2020年同期为32,165千元[10] - 2021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8,007千元,2020年同期为20,761千元[10]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22,155千元,2020年同期为11,404千元[10]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为36,671千元,2020年同期为9,746千元[10]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7,382千元,2020年同期为812,547千元[10]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2,093千元,2020年同期为808,085千元[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8,76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9,905千元[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12,568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10,393千元[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229名雇员,上半年薪酬成本总额为2630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1390万元增加[35] - 公司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3220万元增加56.0%至2021年上半年的5020万元,PGT - A试剂盒、仪器及CNV试剂盒销量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加168%、126%及139%,NIPT销量约占总收益的27%[43]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的2080万元增加34.9%至2021年上半年的2800万元[47] - 集团毛利从2020年上半年的1140万元增加至2021年上半年的2220万元,毛利率从35.5%提高至44.2%[48] - 其他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的160万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1250万元[4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的450万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2910万元[50] - 行政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的490万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1820万元[51] - 研发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的1340万元增加69.9%至2021年上半年的2280万元[54] - 融资成本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80万元和70万元[56] - 所得税在2020年上半年为抵免230万元,2021年上半年为开支470万元[57] - 存货从2020年末的630万元增至2021年6月末的1190万元[5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末的8750万元增加28.8%至2021年6月末的1.127亿元[60]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0年末的2.422亿元大幅增至2021年6月末的17.631亿元[65] - 未履行资本承诺截至2021年6月末为550万元[6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0,16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32,165千元人民币[11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2,155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1,404千元人民币[11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为36,671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746千元人民币[11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7,38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812,547千元人民币[12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期内亏损为42,09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810,241千元人民币[123] - 2021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2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3元人民币[1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6,951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37,494千元人民币[1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7,196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92,321千元人民币[148] - 2021年6月30日储备为1,535,593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1,335千元增长1788%[150] - 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809,119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81,335千元增长543.04%[150] - 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42,093千元[157] - 2021年通过初次公开发售发行H股,扣除发行成本后增加权益1,569,877千元[157] - 2021年经营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 - 70,718千元,2020年为 - 27,531千元[159] - 2021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 - 2,910千元,2020年产生现金净额24,737千元[159] - 2021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569,543千元,2020年为13,092千元[15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495,915千元,2020年为10,298千元[159]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7,196千元,2020年为34,453千元[159] - 2021年上半年基因检测试剂盒销售收入40,404千元,2020年为23,292千元;2021年上半年销售检测设备及仪器收入9,758千元,2020年为4,322千元;2020年上半年提供检测服务收入4,551千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168] - 2021年上半年主要客户A收入不适用,客户B收入6,837千元,客户C收入5,244千元;2020年上半年主要客户A收入3,959千元,客户B、C不适用[170] - 2021年上半年政府补助4,544千元,2020年为647千元;2021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益7,561千元,2020年为143千元;2020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净额158千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2020年上半年透过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103千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397千元,2020年为593千元[174] - 2021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585千元,2020年为733千元;2021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126千元,2020年为59千元[179] - 2021年上半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24,462千元,2020年为13,658千元;2021年上半年定额供款退休计划的供款1,815千元,2020年为221千元[179]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711千元,2020年为792千元[179]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26,277千元,2020年为13,879千元[179] - 2021年上半年与客户的合同收入50,162千元,2020年为32,165千元[168]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总计12,502千元,2020年为1,644千元[174] - 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22813千元,2020年同期为13431千元[180]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总计4711千元,2020年同期为 - 2306千元[183]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2093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56936889股计算,2020年同期分别为807204000元及150977438股[185] - 2021年上半年确认添置使用权资产12990000元,2020年同期为2074000元[186]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97566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75811千元[191] - 2021年6月30日其他流动资产为1687196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2321千元[192]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3810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131千元[195] - 2021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无抵押银行贷款为20000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000千元[195] - 2021年6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年利率为4.20%及4.35%,2020年为4.35%[196] - 2021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为256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688千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从销售PGT - A试剂盒录得收入14百万元,毛利率为71%[12] - 公司PGT-M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约两个月缩短为约两周,PGT-SR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三到六个月缩短为两周[13] - 公司预计PGT-M及PGT-SR试剂盒将分别在2022年和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13] - 公司智能液氮罐、超低温度存储仪、自动化工作站预计2023年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CNV、PGT - SR预计2023年和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NGS测序仪预计2022年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7] - 公司PGT - A试剂盒在注册临床试验中展示100%的敏感度和特异性[20] - 公司PGT - A试剂盒使临床试验中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72.0%和6.9%,未进行非整倍体筛查的试管婴儿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45.0%和32.0%[20] - 公司PGT - A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两周缩短为一天[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PGT - A试剂盒收入1400万元,毛利率为71%[20] - PGT - M试剂盒可将结果生成时间从约两个月缩短至两周以内,节省约60%检测成本,预计2022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1] - PGT - SR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三至六个月缩短到两周,计划2021年底进入国家药监局注册检验,2024年获批准[24] - CNV试剂盒截至中报日期共验证100余例,升级后能有效检测三倍体及单倍体[25] - 截至中报日期,公司与44家医院签订PGT - A试剂盒合作协议[29] - 公司PGT - M试剂盒是中国首個也是唯一已完成国家药监局注册检验用于单基因疾病的PGT产品,2021年7月获伦理许可并开始临床试验[21] - 2021年2月,PGT - SR试剂盒相关自主研发专利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7月提交创新医疗器械申请[24] 公司股权结构相关 - 梁博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5,231,640股内资股,占公司权益20.19%,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28.68%[73] - 梁博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36,090,379股内资股,占公司权益13.19%,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18.74%[73] - 徐文博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2,196,511股内资股,占公司权益8.11%,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11.53%[73] - 高瓴香港持有6,006,010股H股,占公司权益2.20%,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7.42%;持有7,630,348股未上市外资股,占公司权益2.79%,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3.96%[79] - Dawn Capital Limited持有4,652,000股H股,占公司权益1.70%,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5.75%[79] - OrbiMed Capital LLC持有10,551,725股H股,占公司权益3.86%,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13.04%[79] - 贝康投资持有36,090,379股内资股,占公司权益13.19%,占相关类别股份权益18.74%[79] - 中诚方圆
贝康医疗(0217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7 20:28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 - 公司股份于2021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38][141][146] - 2021年3月8日,公司按每股H股27.36港元成功发行及配发额外6,859,000股H股[5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未在联交所上市,企业管治守则自上市日期起适用[116] - 公司于2010年12月14日注册成立为有限公司,2020年8月27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2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81,109千元、55,685千元、32,609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销售成本分别为(53,395)千元、(29,432)千元、(24,472)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毛利分别为27,714千元、26,253千元、8,137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经营业务亏损分别为(53,468)千元、(8,730)千元、(51,816)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除税前亏损分别为(881,518)千元、(530,570)千元、(157,005)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877,959)千元、(533,997)千元、(157,700)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9,905千元、36,187千元、39,984千元[11] -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流动资产分别为310,393千元、114,941千元、108,274千元[11] - 公司收入从2019年的5570万元增加45.7%至2020年的8110万元[56] - 销售成本从2019年的2940万元增加81.4%至2020年的5340万元[57] - 毛利从2019年的2630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2770万元,毛利率从47.1%下降至34.2%[58] - 其他收益从2019年的400万元减少29.5%至2020年的280万元[59] - 分销成本从2019年的1100万元增长50.9%至2020年的1660万元[60] - 行政开支从2019年的800万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2520万元[61] - 研发开支从2019年的1990万元增加73.4%至2020年的3450万元[67] - 2019年和2020年融资成本分别为130万元和150万元[68] - 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的1170万元降至2020年12月31日的630万元[7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的4490万元增至2020年12月31日的8750万元[74] -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别为3210万元及零[7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的970万元增至2020年12月31日的1110万元[77]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的1090万元增至2020年12月31日的2640万元[77]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628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2.422亿元[7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为3000万元,利率为每年4.35%[78] - 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8.987亿港元[7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923亿元[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或然负债、重大资本承诺,集团资产无抵押,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84][85][86][87] 业务线产品研发与注册情况 - 4年多时间完成3,362个家系的招募用于产品临床试验[15] - 公司三代试管基因检测产品于今年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代表中国辅助生殖领域三代试管技术进入“有证”时代[17] - 公司PGT - A试剂盒于2020年2月作为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是首个也是唯一获批的三代试管婴儿基因检测试剂盒[20] - 公司PGT - M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约两个月缩短为约两周,是中国同类型产品中首个也是唯一已完成注册检验的产品,预计2022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1] - 公司PGT - SR试剂盒将结果生成时间从三至六个月缩短为两周,可能成为中国此系列产品中第一个具有大规模临床应用潜力的标准化商业产品,预计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1] - 公司智能液氮罐(BCT38A/B)预计于2022年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5] - 公司超低温度存储仪(BSG800A)和自动化工作站(BS1000)预计于2023年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5] - 公司NGS测序仪(DA500)预计于2022年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5] - 公司一款针对拷贝数变异的产品预计于2023年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5] - 公司一款针对遗传病的产品预计于2025年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5] - PGT - A试剂盒在注册临床试验中敏感度和特异性达100%,临床试验妊娠率72.0%、流产率6.9%,未进行非整倍体筛查的试管婴儿妊娠率45.0%、流产率32.0%,且结果生成时间从两周缩短至一天[28] - PGT - M试剂盒可覆盖逾1000种常见基因相关疾病,将结果生成时间从约两个月缩短至两周以内,为患者节省约60%检测成本,预计2022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9] - PGT - SR试剂盒计划2021年底进入国家药监局注册检验,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将结果生成时间从三至六个月缩短到两周[31] 公司生产与市场情况 -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苏州,拥有21,626.14平方米土地使用权,租赁4,757平方米物业[34] - 苏州1,364平方米生产厂房产能为每年400,000人份[34] - 截至报告日期,超45家生殖中心完成PGT - A试剂盒物价申报,与42家医院签订PGT - A试剂盒合作协议[36] - 海外供应商原材料交货周期从约1.5个月增至3个月,公司生产计划出现延误[43] - 2020年2月至4月,公司销售和营销工作受疫情影响,因出行限制员工无法出差及医院投标程序延迟[46] - 2021年3月4日,公司以人民币796万元中标苏州工业园区一片21626.14平方米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48] - 中国生殖遗传学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3亿元,预计2024年达112亿元[53] - 公司已以796万元收购苏州工业园区一片土地的使用权,用于建设总部[83] - 公司历史销售主要依赖自主开发的PGT - A试剂盒和经销的NIPT试剂盒[193] 公司人员与薪酬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192名雇员,2020年度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3480万元,2019年度为人民币2500万元[38] - 梁博士2004年6月获中山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2007年8月获墨尔本大学信息科技硕士学位,2020年6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91] - 孔令印先生40岁,2016年6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自2014年5月1日起任技术总监,2003年7月获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科学学士学位,2007年4月获浙江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91] - 芮茂社先生32岁,2018年11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自2017年6月1日起任运营总监,2011年6月获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学位[94] - 徐文博先生36岁,2018年11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自2017年9月起任博华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2007年7月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5月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硕士学位[95] - 张劼鋮先生31岁,2020年7月23日获委任为董事,2012年7月获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95] - 王伟鹏先生32岁,2016年9月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3月起任深圳前海恒瑞方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7月获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96] - 康熙雄博士68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0年11月获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98][100] - 黄涛生博士59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发表约120篇论文,1983年8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1986年7月获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2年6月获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00][101] - 余国权先生51岁,2021年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1年获香港摩利臣山工业学院会计文凭,2000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3][104] - 余国权先生1991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毕马威任职,2002年7月成为合伙人,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任金卫医疗集团执行董事[103] - 黄冰女士28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监事及监事会主席,2015年6月加入集团[105] - 林艺博士51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监事,拥有多段投资公司任职经历[107] - 朱婷婷女士27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监事,2015年6月加盟集团[109] - 梁波博士40岁,自公司成立起担任总经理,负责业务战略等管理[111] - 孔令印先生40岁,2014年5月1日获委任为技术总监,负责研发及监管申报活动[111] - 芮茂社先生32岁,2017年6月1日获委任为运营总监,负责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111] - 戴静女士33岁,2020年8月26日获委任为财务总监,有十年会计和财务经验[11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层薪酬在0 - 1,000,000元的有1人[144] 公司治理情况 - 上市后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第A.2.1条,董事长及总经理均由梁博士担任[116] - 上市后董事会符合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规定[119] - 董事和监事任期均为三年,可连选连任[121] - 公司将采取措施推进各层次性别多元化,上市后提名委员会将在一年内物色女性董事候选人[128] - 董事年龄介于31岁至68岁[129] - 公司为董事、监事、高级职员及高级管理团队购买责任保险[130] - 全体董事需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课程,新董事需接受定制入职培训[131] - 梁波博士等9位董事参加涉及董事职责与上市公司持续义务的专业培训,培训性质为A/B[133] - A指参加研讨会等课程,B指阅读企业管治等相关材料[134]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与考核、提名三个委员会,各有书面职权范围[135]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筛选候选人考虑专业经验等多项因素[127] - 董事会负责领导和监控公司,承担指导和监督事务的责任[124]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与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上市后至年报日期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6][13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上市后至年报日期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0][143]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上市后至年报日期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5][148]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2] - 董事会应每年举行至少四次定期会议,会议通知提前至少14日送呈全体董事[153] - 审核委员会负责履行董事会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D.3.1条所载职能[150] - 上市后至年报日期,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2020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等[139] - 上市后至年报日期,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阅集团薪酬政策及报告期执行董事情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43] - 公司于2021年3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集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等[154] - 各董事在任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1)[15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联席公司秘书严洛钧已遵守上市规则进行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自2021年起戴静也将进行相同培训[164]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10%或以上的股东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66] - 拟提名董事候选人及候选人表明接受提名的书面通知应于股东大会召开7天前发给公司[167] - 股东可通过邮寄、电邮等方式向公司董事会作出查询[169] - 公司设立多种与股东、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渠道[170]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71]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