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02380)

搜索文档
电力股全线走高 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电力板块整体业绩符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05 15:28
电力股表现 - 龙源电力涨6%至7.42港元 [1] - 中国电力涨3.65%至3.41港元 [1] - 华能国际涨2.79%至5.89港元 [1] - 华润电力涨2.51%至18.78港元 [1] 用电量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1] 火电行业状况 - 新能源快速发展挤占火电发电空间 多家火电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1] - 燃料价格下行背景下 华能国际及华电国际等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今年动力煤平均价格同比下行 有助于火电公司盈利提升 [1] 机构观点 - 中资电力股上半年业绩大致符合美银证券预期 [1] - 2025年电力行业中报显示火电降收增利 水电稳中有升 绿电承压 整体业绩符合国盛证券预期 [1] - 展望后市电价有望见底反弹 电量随需求修复 燃料成本持续下跌 区域分化进一步凸显 [1]
港股异动 | 电力股全线走高 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电力板块整体业绩符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5:17
电力股市场表现 - 龙源电力股价上涨6%至7.42港元 [1] - 中国电力股价上涨3.65%至3.41港元 [1] - 华能国际股价上涨2.79%至5.89港元 [1] - 华润电力股价上涨2.51%至18.78港元 [1] 用电量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1] 火电行业盈利状况 - 燃料价格下行促使火电公司降低燃料成本 [1] - 华能国际与华电国际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动力煤平均价格同比下行助力火电盈利提升 [1] 新能源发展影响 - 新能源快速发展挤占火电发电空间 [1] - 多家火电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1] 机构业绩评价 - 中资电力股上半年业绩符合美银证券预期 [1] - 电力板块整体业绩符合国盛证券预期 [1] 行业细分表现 - 火电呈现降收增利态势 [1] - 水电业务稳中有升 [1] - 绿电板块业绩承压 [1] 行业展望 - 电价有望见底反弹 [1] - 用电需求将随经济修复增长 [1] - 燃料成本持续下跌趋势 [1] - 区域分化现象将进一步凸显 [1]
中国电力:如果电力是人工智能(AI)的瓶颈,中国是否在胜出-Electric China_ If power is the bottleneck to AI, is China winning_
2025-09-04 23:08
这是一份关于中国电力行业和能源转型的深度研究报告 以下是基于电话会议记录的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电力行业 涵盖发电 输配电 储能及电动汽车充电等多个细分领域[1][9][11] * 公司提及宁德时代 CATL 300750 CH 评级为跑赢大市 Outperform 和阳光电源 Sungrow 300274 CH 评级为与大市同步 Market-Perform[7][9][161] * 其他提及公司包括LG能源解决方案 LGES 三星SDI SDI LG化学 LG Chem 等全球电池企业[7][9][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力需求强劲增长** * 中国上月电力需求首次突破1000TWh 年需求去年达约10000TWh 为美国的2 5倍 预计2030年达13500TWh 2050年达25000TWh[1][9][14] * 驱动因素包括人工智能 AI 电动汽车 EV 空调 高科技制造自动化和化石燃料电气化 预计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5 6% 至2050年为3 2% 超越GDP增速[1][9][18][24] * 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29% 升至2050年的50%以上[1][9][17] **中国在电力供应方面的独特优势** * 中国每年有能力新增超过500GW的发电容量 去年新增超过400GW 占全球新增总量的70%[2][9] * 拥有全球80%的太阳能光伏 PV 制造产能和三分之二的风力涡轮机产能 能比任何国家更快地扩展可再生能源[2][9][109] * 去年占全球核电容量增长的80% 拥有低成本先进反应堆技术[2][149]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跨越式发展** * 按当前安装速率 中国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量到2050年可能增长10倍 达到18000TWh[3] * 2025年将新增超过500GW的太阳能和风能容量 足以为超过500TWh的电力供应提供支持 占中国总电力需求的5%[3][117] * 到2050年 太阳能和风能预计将占总发电量的70%[3][9][114] **储能和电网配套需求巨大** *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 电网稳定性愈发重要 基于20%可再生能源容量由电池备份的经验法则 中国需要3300GW或约12000GWh 12TWh 的储能系统 ESS 容量 假设持续时间为4小时 这比当前水平增加30倍[4][151][152] * 电网扩张对匹配需求与可再生能源增长至关重要 去年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5][138] **核能作为基荷能源的角色** * 作为煤电的基荷替代 核能地位良好 去年投资增长42% 达到1420亿元人民币[6][145] * 鉴于扩大规模的挑战 核电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可能保持在10%以下[6][155] **化石燃料为明确输家** * 煤电和石油是明确输家 煤电发电量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2 5% 石油消费量可能在2030年前达峰[7][156] * 天然气前景更为有利 需求预计增长至2040年 所有这些的积极影响是中国排放接近达峰 比原计划提前5年[7][135][137][15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分部门电力需求洞察** * 工业需求占主导 2024年占60-70% 约6259TWh 可细分为能源密集型制造业 新兴制造业和其他行业[52][53] * 新兴需求如电动汽车充电和数据中心增长显著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38 1%至169TWh 数据中心需求预计同比增长13 3%至200TWh[56][88][94] * 住宅需求 不含电动汽车充电 与空调安装量密切相关 预计至2025年达1582TWh[56][102][103] **人均用电量与电气化率** * 中国人均用电量预计将从当前的7MWh增至2050年的18MWh左右 接近目前挪威和卡塔尔的水平[34][36][38] * 各行业电气化率差异显著 交通运输业最低 仅7% 但提升潜力巨大 EV销售渗透率已超50%[42][87] **投资机会与偏好** * 看好具有高收入增长和高净资产收益率 ROE 的公司 锂电池和电力电子领域最具吸引力[157][159] * 为满足需求 发电厂 年投资达1 2万亿元人民币 和电网基础设施 年投资达6000亿元人民币 的投资必须增加[138] * 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年投资近8500亿元人民币 是火电项目的5倍[144][146] **平准化度电成本 LCOE 比较** * 太阳能和风能的LCOE目前低于煤电和气电 太阳能为40美元 MWh 风能为50-80美元 MWh 而煤电和气电为90-100美元 MWh 即使配储后成本升至75美元 MWh 仍具经济性[128][129]
半年报收官!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哪家强?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0:47
五大发电集团核心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表现 - 五家企业营收集体缩减但四家盈利正增 净利润总和240.18亿元同比提升3%创近十年新高 [1] - 华能国际以营收1120.32亿元和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位居榜首 是唯一营收破千亿和盈利近百亿的企业 [1] - 大唐发电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7.35%在五家企业中领跑 营收降幅最低较2024年同期下降不足2% [4] 煤价下跌与成本优化 - 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22.2% 华能国际标准煤单价同比下降9.23%增利火电板块35.6亿元 [3] - 大唐发电通过控降煤价提高火电度电盈利0.0153元/千瓦时 [6] - 煤价下跌对冲电量电价下行 为火电板块利润提升赢得空间 [6] 新能源装机与清洁能源发展 - 华能国际新增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798.73万千瓦均为低碳清洁能源 光伏板块利润增厚5.78亿元 [3] - 中国电力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4412.06万千瓦占比81.79%较2024年同期提升4.72个百分点 [13] - 大唐发电上半年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16.75万千瓦和44.75万千瓦 上网电量分别同比提升31.27%和36.35% [6] 新能源收入贡献与盈利表现 - 新能源成为中国电力近六成收入来源 风电和光伏板块营收68.3亿元和48.7亿元占比28.72%和20.48% [15] - 中国电力风电板块实现权益持有人利润13.16亿元在总量中占比超过46% [15] - 中国电力上半年新增风电和光伏装机160万千瓦和290万千瓦 盈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15]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和华电国际发布中期分红预案 其中国电电力分红总额最高达17.84亿元 [7] - 国电电力首次发布未来三年现金分红规划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大增56.12% [9] - 伴随毛利率持续改善 企业盈利空间释放预计下半年及未来两年分红比例或进一步提高 [9] 资产负债率与财务稳健性 - 五大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整体在62%-75%之间 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均稳定在65%以下 [10] - 华电国际资产负债率最低表明债务管理和资金运作成效显著 财务稳健性较强 [12] - 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65%的国资委考核线 后续债务结构调整仍需持续推进 [12] 行业政策与市场影响 -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政策实施导致电量和电价双降 电力量价齐跌成为头部发电企业营收走低共同原因 [6] - 中国电力管理层下调全年新增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合计150万千瓦 十五五期间适度提升火电装机200万千瓦 [15]
经营业绩明显好转,火电企业“备考”电力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9-03 21:01
行业业绩表现 - 五大发电集团核心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和中国电力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2.67亿元 创2016年以来半年报净利润新高 [1] - 华银电力、豫能控股、建投能源、晋控电力、京能电力等多家火电资产较重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100% 其中华银电力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利2.02亿元 增幅达4147% [1] 成本结构变化 - 煤炭价格中枢下移对火电企业成本控制和利润改善起关键作用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显示二季度曹妃甸港5500大卡均价618元/吨 同比下降超20% [2] - 华电国际上半年入炉标煤单价850.74元/吨 同比下降12.98% 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分别下降9.5%和9.2% [2] - 皖能电力营业成本同比降低8.51% 有效对冲营业收入5.83%的降幅 [3] 收入端压力 - 华电国际上网上半年网电量1133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6.46% 上网电价517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1.44% [2] - 安徽省1-5月调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8.31% 年度交易电价同比下降2.4分/千瓦时 [3] - 火电作为基荷电源角色被削弱 年利用小时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更多承担调峰功能 [3] 电力市场竞争格局 - 上半年新增煤电核准同比增长152% 全年超60GW概率较大 [4] - 2024-2025年6月项目多分布于三北地区 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五省份核准规模占比达40% [4] - 负荷中心区如浙江广东电力需求旺盛 煤电可通过现货市场高价套利实现利润最大化 [5] - 清洁能源占比高的西部地区如甘肃青海 煤电需通过容量电价补偿电量损失 [5] 行业转型挑战 - 煤电机组需进行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的"三改联动" [6] - 当前改造项目投资金额高实施难度大 但改造后经济收入无显著增长预期 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影响企业改造积极性 [6] - 煤电未来定位主要是安全支撑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转型 需保障合理利润空间而非追求超额利润 [6]
半年报收官!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哪家强?
中国电力报· 2025-09-03 20:01
行业整体表现 - 五大发电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集体缩减 但四家盈利正增 净利润总和240.18亿元 同比提升3% 创近十年新高 [1] -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政策实施导致电量 电价双降 电力量价齐跌成为头部发电企业营收走低共同原因 [7] - 煤价下跌对冲电量 电价下行 为火电板块利润提升赢得空间 叠加新能源装机发力支撑业绩放量 盈利增速优于营收增速 [7] 华能国际业绩表现 - 营收1120.32亿元 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 高居五大企业榜首 唯一营收破千亿 盈利近百亿的上市公司 [2] - 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22.2% 公司优化采购策略 成本端标准煤单价同比下降9.23% 增利火电板块35.6亿元 [4] - 新增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798.73万千瓦 均为低碳清洁能源项目 光伏板块利润增厚5.78亿元 [4] 大唐发电业绩增速 - 营收同比下降不足2% 为五家企业中最低降幅 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7.35% 在五家企业中领跑 [5] - 通过控降煤价提高火电度电盈利0.0153元/千瓦时 风电 光伏新增装机16.75万千瓦 44.75万千瓦 上网电量分别同比提升31.27% 36.35% [7] 国电电力分红规划 - 分红总额达17.84亿元 为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最高 [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 同比大增56.12% [10] - 首次发布未来三年现金分红规划 伴随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下半年及未来两年分红比例或进一步提高 [10] 华电国际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以下 符合国资委要求 为五家企业中最低 [11][13] - 债务管理 资金运作成效显著 财务稳健性较强 为能源转型等领域投资提供更灵活财务空间 [13] 中国电力清洁能源 - 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4412.06万千瓦 在总装机规模中占比81.79% 较去年同期提升4.72个百分点 [14] - 风电 光伏板块营收68.3亿元 48.7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8.72% 20.48% 其中风电板块实现权益持有人利润13.16亿元 在总量中占比超过46% [16] - 新增风电 光伏装机160万千瓦 290万千瓦 管理层下调全年新增装机规模至150万千瓦 并将在十五五期间适度提升火电装机200万千瓦 [16]
中国电力(02380)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7:32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2,370,150,983,库存股份0,总数12,370,150,983[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行权价4.82港元,上月底结存41,493,100(已失效),本月变动 -1,695,100,月底结存39,798,000[3] - 行权价4.90港元,上月底结存11,349,800,本月无变动,月底结存11,349,800[3] - 行权价4.82港元和4.90港元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均为8,531,10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其他 - 证券变动月报表呈交日期为2025年9月3日[1] - 行权价4.82和4.90港元激励计划股东大会通过日期为2022年6月15日[3]
中国电力(02380.HK):煤价下降风电并表装机增长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格隆汇· 2025-09-02 19:55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238.6亿元,同比下降9.9% [1] - 20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0.8% [1] - 火电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17.8%,主要因平圩发电不再并表及火电售电量下降14% [1] - 水电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14.8%,主要因来水偏枯导致水电售电量下降23% [1] 业务板块盈利分析 - 火电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9.1%,主要受益于煤价下降 [1] - 水电净利润5.5亿元,同比下降28.2%,主要受来水偏枯影响 [1] - 风电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8.2%,售电量同比增长26.9% [2] - 光伏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36.6%,售电量同比增长9.6% [2] - 煤电度电净利5.8分/度,同比提升1.9分/度,其中单位燃料成本下降3.9分/度 [1] - 风电度电净利0.127元/度,同比下降2.2分/度,度电收入下降3.6分/度 [2] - 光伏度电净利0.056元/度,同比下降4.0分/度,度电收入下降2.4分/度 [2] 装机与产能 - 2025H1新能源新增装机4.5GW [2] - 风电售电量高增长主要因2024Q2风电公司由参股变更为并表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7/576/605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38.1/38.9亿元 [2] - 煤价下降和风电装机增长将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2]
五大发电上半年净利创近十年同期新高,“量价双降”企业怎么办
第一财经· 2025-09-02 07:40
业绩表现 - 五大发电央企上半年合计归母净利润达242.67亿元 创2016年以来同期新高 [1] - 华能国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26%至92.62亿元 大唐发电同比增长47.25%至45.79亿元 [1] - 除国电电力因上年转让资产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外 其余四家均实现正增长 其扣非归母净利润实际增长56% [1] 成本与价格变动 - 动力煤价格中枢回落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同比下降22.2%至685元/吨 [2] - 华电国际入炉标煤单价同比下降12.98%至850.74元/吨 国电电力下降9.5%至831.48元/吨 华能国际下降9.2%至917.05元/吨 [2] - 煤电装机占比较高的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煤电板块净利润分别增长84%和109% [2] 收入与电量表现 - 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近10% [2] -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政策导致电价和上网电量集体下滑 形成"量价双降"局面 [2] - 华能国际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同比下降2.7%至485.27元/兆瓦时 华电国际下降1.44%至516.8元/兆瓦时 [3] 市场机制与盈利结构 - 容量电价机制为煤电机组提供固定盈利结构 提升减亏能力 [4] - 电价降幅低于煤价降幅(如华能国际电价降2.7% vs 煤价降9.2%)形成盈利空间 [3] - 电力现货市场推进导致电价波动性增强 新能源入市加剧市场竞争 [3] 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电力通过灵活调整交易策略和多能互补定位稳定电价 [5] - 国电电力运用大数据和AI提升市场预测能力 加强电网负荷前瞻性研判 [5] - 企业通过中长期与现货市场衔接、发挥电源协同作用应对电量电价下行风险 [5]
半年盘点|五大发电上半年净利创近十年同期新高,“量价双降”企业怎么办
第一财经· 2025-09-01 21:24
业绩表现 - 五大发电央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2.67亿元 创2016年以来半年报新高 [1] - 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4.26%和47.25% 达92.62亿元和45.79亿元 [1] - 国电电力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6%至34.1亿元 [1] 成本与价格变动 -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均价同比下降22.2%至685元/吨 [1] - 华电国际 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入炉标煤单价同比分别下降12.98% 9.5%和9.2% [2] - 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煤电板块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4%和109% 达73.1亿元和31.48亿元 [2] 收入与电量分析 - 华电国际 国电电力和中国电力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接近10% [4] -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政策导致行业出现量价双降 [4] - 电力现货市场推进使电价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强 [4] 电价机制与盈利结构 - 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同比分别下降2.7%和1.44% 降幅低于标煤单价降幅 [5] - 容量电价机制为煤电机组提供固定盈利结构并提升减亏能力 [5] - 多能互补资产组合在电力市场中发挥协同作用并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5] 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中国电力将通过灵活调整交易策略和深化资产管理应对市场风险 [6] - 国电电力将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升市场预测能力并加强交易员培养 [6] - 行业重点围绕争电量 稳电价核心任务优化电力交易结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