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0238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力(0238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22:29
财务数据 - 收入同比增长24.18%,达到264.72亿人民币[5] - 当期利润同比增长80.10%,达到45.92亿人民币[5] - 本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51.50%,达到28.02亿人民币[5]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50.00%,达到0.21人民币[6] - 公司权益总额为1,002.71亿人民币,负债总额为2,253.10亿人民币[3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54.23亿人民币[38]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40.55亿人民币,主要用于发电厂建设和收购等[39][40]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91.60亿人民币,主要包括银行借款、关联方借款和发行永续债等[41][42]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9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4%[74] - 公司上半年实现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2844.44亿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6%[76] - 公司上半年其他無形資產攤銷5.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46.3%[81] - 公司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58.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48.7%[81] - 公司上半年處置一家合營公司虧損1.30億元人民幣[81] - 公司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8.16億元人民幣[81] - 公司上半年財務費用25.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2.4%[88] - 公司上半年所得稅支出8.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03.8%[94]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0.21元人民幣,同比增加50%[99] - 公司上半年未分配資產75.33億元人民幣[4] 发电量及售电量 - 总发电量同比增长32.51%,达到66,842,047兆瓦时[7] - 总售電量同比增長33.33%,達到64,344,154兆瓦時[7] - 风电发电量为855,964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94.72%[184] - 光伏发电量为45,244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867.13%[184] - 煤电发电量为1,170,162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15.25%[184]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团附属公司总售熱量為11,418,749吉焦,較去年同期增加39.47%[185] 电价及利用小时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团水电平均上网电价为人民币251.81元/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11.84元/兆瓦时[190]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团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为人民币446.62元/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30.11元/兆瓦时[191]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团水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821小时,较去年同期上升775小时[197]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团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066小时,较去年同期下降97小时[198]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地区及省级电网公司售电、提供代发电和储能收入[53][54][55] - 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售电收入为264.4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9.9%[57] - 公司在其他国家的售电收入为2.74亿元人民币[57] - 公司提供代发电收入为4.31亿元人民币[59] - 公司储能业务收入为152.80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储能业务的分部业绩分别为151.76亿元、134.59亿元、285.06亿元、213.31亿元和5.48亿元人民币[65] - 公司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分部资产分别为483.19亿元、389.53亿元、1,162.44亿元和997.28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分部负债分别为306.44亿元、256.50亿元、729.15亿元和736.58亿元人民币[67]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 - 应收地区及省级电网公司账款为32,062,946千人民币,应收其他公司账款为1,978,981千人民币[103] - 应收账款中包括未开票并经折现后列账的应收清洁能源电价补贴4,960,552千人民币[111] - 公司获国家电投、国家电投财务及其他关联方授予的长期借贷总额为17,978,643千人民币[120] - 公司获国家电投、国家电投财务及其他关联方授予的短期借贷总额为9,100,611千人民币[123] - 该集团关联方授予的借贷账面值为人民币27,319,254千元[127] - 国家电投授予的长期借贷按年利率2.80%至4.50%计息[128] - 国家电投财务授予的长期借贷按年利率2.30%至4.23%计息[129] - 其他关联方授予的长期借贷按年利率2.99%至4.00%计息[130] - 国家电投授予的短期借贷按年利率2.00%至2.65%计息并须于一年内偿还[131] - 国家电投财务授予的短期借贷按年利率2.40%至2.80%计息并须于一年内偿还[132] - 其他关联方授予的短期借贷按年利率1.75%至4.95%计息并须于一年内偿还[133] - 公司发行的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本金合计为17,500,000千元[135][144] - 第三方授予的其他长期借贷本金为4,337
中国电力:7月售电量表现良好,水电大幅增长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8-19 1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重点关注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公司总体售电量数据表现良好,除火电同比下降16.31%,其他发电类型都呈现增长,水电、风电、光伏显著优于同业可比公司,得益于去年收购母公司资产以及自建风光装机增长带来的增量贡献,预计2024年全年业绩优异,风光水火等多元发电组合优势显著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售电量情况 - 2024年7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并总售电量为12,243,061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29.22%;2024年首7个月合并总售电量为76,587,215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32.65% [2] - 全资拥有或控股的发电厂中,2024年7月水力发电售电量2,693,092兆瓦时,同比增197.44%;风力发电2,221,998兆瓦时,同比增51.35%;光伏发电2,277,473兆瓦时,同比增88.05%;燃煤发电4,687,710兆瓦时,同比降16.31%;天然气发电230,047兆瓦时,同比增33.46%;环保发电132,741兆瓦时,同比增13.63%;合计12,243,061兆瓦时,同比增29.22% [3] - 全资拥有或控股的发电厂中,2024年首7个月水力发电售电量13,368,113兆瓦时,同比增104.77%;风力发电15,369,944兆瓦时,同比增56.61%;光伏发电14,108,050兆瓦时,同比增95.23%;燃煤发电31,493,434兆瓦时,同比降2.51%;天然气发电1,207,085兆瓦时,同比增7.40%;环保发电1,040,589兆瓦时,同比增40.99%;合计76,587,215兆瓦时,同比增32.65% [3] - 主要联省公司或合营公司的发电厂中,2024年7月风力发电售电量139,511兆瓦时,同比降14.84%;光伏发电22,498兆瓦时,同比增62.89%;燃煤发电3,506,180兆瓦时,同比降13.46%;合计3,668,189兆瓦时,同比降13.27% [1] - 主要联省公司或合营公司的发电厂中,2024年首7个月风力发电售电量1,697,633兆瓦时,同比增68.08%;光伏发电121,015兆瓦时,同比增61.64%;燃煤发电25,829,442兆瓦时,同比降9.17%;合计25,279,447兆瓦时,同比降6.07% [1] 业绩情况 - 公司早前发盈喜预计2024H1归母净利润介乎约人民币26.8亿元至人民币28.7亿元之间,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5%至55% [4]
中国电力:水绿高增火电稳健,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
长江证券· 2024-07-15 16: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清洁能源板块业绩表现优异 - 水电高发叠加注入资产拉动,上半年业绩加速修复 [8] - 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 904.28 万千瓦,装机规模的快速扩张拉动新能源电量表现优异 [8] - 清洁能源发电利润预计将大幅提升 [8] 火电业绩表现稳健 - 火电电量在水电大发的冲击下仍实现稳健增长 [9] - 得益于煤炭的供需环境持续优化,煤价持续回落,火电成本压力预计仍然会有显著的释放 [9] - 电量的稳健增长叠加成本端延续修复,火电板块预计实现稳健的业绩表现 [9] 整体业绩预计大幅增长 - 上半年预计将实现归属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 26.8 亿元至 28.7 亿元,较 2023 年同比增长 45%至 55% [3][9] - 2024-2026 年业绩分别为 50.04 亿、60.46 亿和 71.57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0 元、0.49 元和 0.58 元 [11] 其他观点 - 公司作为集团新能源平台的主力地位,后续集团资产证券化有望加速 [10] - 公司"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业务快速成长带来的价值提升和投资机遇 [10] - 公司经营业绩的加速修复将转化为公司股东丰厚的股息回报 [9]
中国电力:来水偏枯导致水电亏损,新能源和火电盈利显著提升
海通国际· 2024-06-17 09: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电力(2380 HK)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 HK$4.72 [3][5] 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由于水电所在流域来水偏枯,导致水电亏损8.3亿元,同时新收购的风光资产中少数股东占比较高,归母净利润占比降低 [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6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7.23% [4] - 2023年公司拟派息0.132元/股,派息比例61%,保持高比例分红 [4] 新能源业务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合并装机容量达到45.02GW,同比增长42%,清洁能源占比接近75% [5] - 2023年风电业务实现净利润31.16亿元,同比增长82.5%,光伏业务实现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增长46.9% [5] - 公司计划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4.48GW,新增光伏装机2.5GW,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计划达到90% [5] 火电业务 - 2023年煤价下降,公司煤电单位燃料成本为285.5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2.46%,平均供电煤耗为298.72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21% [5] - 2023年火电板块净利润达13.2亿元,同比扭亏27.1亿元,预计2024年煤价仍有小幅下降空间,容量电价有助于提升盈利稳定性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23/577/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66.0/76.9亿元 [5] - 2024-2026年全面摊薄EPS预计为0.41/0.53/0.62元,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为9.1%/11.2%/12.1% [4][5]
中国电力:改善消纳的新政策仍有利新增风、光项目推进,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4-06-07 1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电力(2380 HK)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消纳政策对公司新装机带动的售电增长起保障作用,维持买入评级 [1] - 公司未来三年新增风/光装机量较多(在7吉瓦以上),对公司发电量提升带来的盈利增长应有较好保障 [1] - 我们上调公司2024-26年每股盈利预测2.2%/2.5%/0.3% [1] - 我们把估值基准转至2025年,以分部估值法上调目标价至4.75港元 [3] 公司装机容量预测 - 公司2024-2026年风电装机容量预测下调1.5吉瓦,光伏装机容量预测上调1.5吉瓦 [3] - 公司2024-2026年风电发电量预测下调5.2%/11.0%/10.4%,光伏发电量预测上调1.8%/5.1%/1.5% [3] 公司分部估值 - 燃煤和燃气发电业务估值0.70x 2025E 市净率 [3] - 水电业务估值0.75x 2025E 市净率 [3] - 风电业务估值8.5x 2025E 市盈率 [3] - 光伏发电业务估值8.5x 2025E 市盈率 [3] - 储能业务估值10.0x 2025E 市盈率 [3]
中国电力:改善消纳的新政策仍有利新增风/光项目推进,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6-07 1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电力(2380 HK)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消纳政策对公司新装机带动的售电增长起保障作用,维持买入评级 [1] - 公司未来三年新增风/光装机量较多(在7吉瓦以上),对公司发电量提升带来的盈利增长应有较好保障 [1] - 我们上调公司2024-26年每股盈利预测2.2%/2.5%/0.3% [1] - 我们把估值基准转至2025年,维持各分部估值,以分部估值法上调目标价至4.75港元(前为3.9港元) [3] 公司装机容量预测 - 公司2024-2026年风电装机容量预测下调1.5吉瓦,光伏装机容量预测上调1.5吉瓦 [3] 公司发电量预测 - 公司2024-2026年水电发电量预测上调5.5%/17.9%/19.0% [3] - 公司2024-2026年风电发电量预测下调5.2%/11.0%/10.4% [3] - 公司2024-2026年光伏发电量预测上调1.8%/5.1%/1.5% [3] 分部估值 - 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各业务板块进行估值,得出目标价4.75港元 [3] - 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板块采用8.5倍2025年市盈率估值 [3]
中国电力:年内首次举牌,长期价值突出
长江证券· 2024-05-23 13: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中国电力,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6.19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5%,这是年内首次举牌,彰显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及长期发展的信心 [1][4] - 公司大股东的轮番增持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心,2023年控股股东累计增持公司2.61%股份,截至2023年年末,控股股东持有本公司63.67%的股权 [4] - 公司2024年以来经营数据表现优异,电量数据再创可比口径历史新高,2024年前4月,公司完成总售电量达408.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45%,为五大发电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增速最高 [4] - 公司清洁能源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前4月水电售电量达到53.7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高达79.64%;风电及光伏售电量增速也分别达到52.10%及88.03% [4] - 公司火电业务得益于煤炭供需环境的持续优化,1-4月我国秦皇岛港Q5500动力末煤平仓价为879.05元/吨,同比下降20.15%,公司火电成本压力预计仍然会有显著的释放,火电业绩预计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4] - 公司提出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目标超过90%的战略目标,假设2025年末仅保留800万千瓦煤电,2024-2025年公司仍需新增清洁能源装机超3800万千瓦 [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购集团926.83万千瓦新能源资产,再度彰显了公司作为集团新能源平台的主力地位,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集团,在国资委鼓励央企并购重组的背景下,后续集团资产证券化有望加速 [5] - 预计2024-2026年业绩分别为50.05亿、60.48亿和71.5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元、0.49元和0.58元,对应PE分别为8.11倍、6.71倍和5.6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中国电力,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6.19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5% [4] 事件评论 - 年内首次举牌,长期价值突出,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公司股权后,将首次成为公司5%以上大股东,系公司年内首次被举牌,彰显出其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及长期发展的信心 [4] - 公司大股东的轮番增持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心,2023年控股股东累计增持公司2.61%股份,截至2023年年末,控股股东持有本公司63.67%的股权 [4] - 公司2024年以来经营数据表现优异,电量数据再创可比口径历史新高,2024年前4月,公司完成总售电量达408.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45%,为五大发电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增速最高 [4] - 公司清洁能源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前4月水电售电量达到53.7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高达79.64%;风电及光伏售电量增速也分别达到52.10%及88.03% [4] - 公司火电业务得益于煤炭供需环境的持续优化,1-4月我国秦皇岛港Q5500动力末煤平仓价为879.05元/吨,同比下降20.15%,公司火电成本压力预计仍然会有显著的释放,火电业绩预计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4] - 公司提出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目标超过90%的战略目标,假设2025年末仅保留800万千瓦煤电,2024-2025年公司仍需新增清洁能源装机超3800万千瓦 [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购集团926.83万千瓦新能源资产,再度彰显了公司作为集团新能源平台的主力地位,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集团,在国资委鼓励央企并购重组的背景下,后续集团资产证券化有望加速 [5] - 预计2024-2026年业绩分别为50.05亿、60.48亿和71.5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元、0.49元和0.58元,对应PE分别为8.11倍、6.71倍和5.67倍 [5]
中国电力:央企资管公司增持公司股份,看好公司高股息价值
华源证券· 2024-05-22 18: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煤电板块实现盈利13.15亿元,超过市场预期[3] 用户数据 - 公司拥有在运光伏装机1514.9万千瓦,风电装机1201.6万千瓦,规划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约450万千瓦,光伏装机约250万千瓦[4] 未来展望 - 公司在当前股价下具备高成长与高股息属性,股息率可达5.5%[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1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信金融资管增持中国电力1265万股,总金额约为4458.24万港元,持股比例达到5%[1] 其他新策略 - 买入评级表示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15] - 行业投资评级中,看好表示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16]
央企资管公司增持公司股份 看好公司高股息价值:中国电力
华源证券· 2024-05-22 17: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企资管公司增持公司股份至5%,体现了市场资本对公司价值的认可[3] - 公司在当前股价下兼具高成长与高股息属性,在港股市场整体回暖背景下,具备较高配置价值[3] - 公司为国电投集团旗舰平台,提出打造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商[3]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煤电老旧机组剥离效果显著,新能源规模及利润体量快速扩张[3] - 2023年来水历史性偏枯导致业绩不及预期,2024年1-4月公司各项运营指标全面好转[3] - 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8.01、69.30、80.29亿元人民币,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6、5倍[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2024年5月21日收盘价(港元):3.55[5] - 年内最高/最低(港元):3.64/2.67[5] - 总市值(亿港元):439[5] - 基础数据:2023年12月31日[5] - 总股本(亿股):124[5] - 总资产(亿港元):3375[5] - 净资产(亿港元):592[5] - 每股净资产(港元):4.77[5] - 市净率PB:0.7[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2-2026年营业总收入(百万元人民币):43,689、44,262、56,189、62,840、68,470[5] - 同比增长率(%):25.8%、1.3%、26.9%、11.8%、9.0%[5]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2,648、2,660、4,801、6,930、8,029[5] - 同比增长率(%):0.45%、80.49%、44.34%、15.86%[5] - 每股收益(元人民币/股):0.21、0.21、0.39、0.56、0.65[5] - ROE(%):5.6%、5.1%、8.3%、11.0%、11.8%[5] - 市盈率:8、6、5[5] 财务数据 - 2021-2026年营业收入(百万元人民币):34,734、43,689、44,262、56,189、62,840、68,470[6] - 其他收入-经营(百万元人民币):514、747、2,320、1,000、1,500、1,500[6] - 燃料费用(百万元人民币):-17,938、-22,726、-16,801、-16,098、-15,615、-15,459[6] - 折旧(百万元人民币):-6,093、-7,661、-9,081、-10,414、-12,013、-13,523[6] - 职工薪酬(百万元人民币):-3,334、-3,840、-4,639、-5,334、-5,601、-5,881[6] - 工程支出(百万元人民币):-511、-60、-105、-105、-105、-105[6] - 维修及保养费用(百万元人民币):-867、-965、-1,096、-1,534、-1,687、-1,772[6] - 销售设备成本(百万元人民币):-694、-2,145、-4,613、-5,228、-6,273[6] - 易耗品(百万元人民币):-423、-561、-534、-950、-950、-950[6] - 其他经营净收益(百万元人民币):954、2,516、679、679、679、679[6] - 其他支出-经营(百万元人民币):-2,435、-2,841、-4,145、-5,803、-6,384、-7,022[6] - 营业利润(百万元人民币):4,601、7,604、8,715、13,017、17,437、19,665[6] - 财务收入(百万元人民币):127、154、279、200、200、200[6] - 财务费用(百万元人民币):-3,862、-4,261、-4,274、-5,101、-5,641、-6,381[6] - 应占联营公司损益(百万元人民币):-214、-155、505、505、535、600[6] - 应占共同控制实体损益(百万元人民币):-119、2、201、201、201、201[6] - 除税前溢利(百万元人民币):533、3,344、5,427、8,822、12,733、14,286[6] - 所得税(百万元人民币):-362、-659、-893、-1,764、-2,547、-2,857[6] -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人民币):171、2,685、4,534、7,058、10,186、11,429[6] - 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人民币):-516、2,648、2,660、4,801、6,930、8,029[6]
中国电力:中信金融资产举牌,引入战投优化股东结构
广发证券· 2024-05-22 13:32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主营收入为4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84亿元,同比增长16.5%[2]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1、56.80、70.16亿元,对应PE分别为8.91、7.05、5.71倍[2] - 2026年预计中国电力的净利润将达到7016百万元,较2025年增长23.51%[4] - 2026年预计中国电力的每股收益将达到0.57元,较2025年增长24.44%[4] - 2026年预计中国电力的总资产收益率将达到1.01%,较2025年略有下降[4] 风险提示 - 广发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存在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应独立作出投资决策[12] - 研究人员的报酬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研究质量和广发证券的整体经营收入[14] - 报告提及的证券可能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不允许销售,投资涉及风险且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16] - 广发证券不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证,客户不应仅依赖报告做出决策[17] - 广发证券可能发布与本报告不一致的报告,报告反映研究人员观点并不代表广发证券立场[18] - 研究报告中的期货合约价格信息仅用于支持研究结论,不构成期货合约提供意见[19] - 广发证券(香港)与报告所述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没有投资银行业务关系[20] - 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载和引用报告内容[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