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能源(02570)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报1086.4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重塑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6-03 17:30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报1086 43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3 49% 近三个月下跌17 28% 年至今下跌16 27% [1] - 指数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3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瑞浦兰钧(13 75%) 中创新航(12 96%) 重塑能源(12 54%) 上海电气(11 31%) 协鑫科技(11 2%) 信义光能(11 2%) 天能动力(6 6%) 金风科技(6 42%) 东方电气(5 69%) 福莱特玻璃(5 04%) [1] - 全部持仓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电池行业占比最高达47 01% 光伏设备占28 74% 其他发电设备占17 00% 风电设备占6 42% 电池部件及材料占0 82%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调整样本或样本公司发生特殊事件时 会进行相应调整 [2]
基石解禁在即,实际流通筹码仅约3%的重塑能源(02570)何以应对新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1:1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上市后4个月内从发行价147港元最高涨至316.2港元,累计涨幅达115.1% [1] - 随后13个交易日内股价从316.2港元跌至118港元,跌幅达62.68%,较发行价下跌近20% [3] - 触及118港元低位后再次上涨,不到2个月最高涨至267.4港元,涨幅达115.19% [3] - 近期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20%,跌破10日均线 [3] 流通股情况 - IPO发售股份仅占总股份的5.6%,实际流通筹码约3% [4][5] - 基石投资者九江鼎创持股占已发行股份2.53%,将于6月6日解禁 [4][5] - 流通筹码稀缺导致股价波动远大于恒生指数 [4][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系统(50.95%)和零部件(36.31%),合计占比近90% [6] - 2024年海外收入5840万元,同比增长151.7% [9] - 非车用场景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额5410万元,同比增长132.6% [9]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复合增速30.77%,经调整净亏损从-6.23亿收窄至-4.71亿 [7] - 2024年收入6.49亿元,同比下降27.5% [7]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4.17亿元,同比收窄11.5%,主要因三费开支减少22.93% [7] 行业环境 - 氢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补贴收缩导致需求疲软 [8] - 2024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同比下降0.9%至7171辆,12月单月销量同比暴跌68.8% [8] - 行业价格战加剧,企业为争夺订单被迫降价 [8] 客户结构 -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5%、71.7%、69.3% [8] - 2024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仍高达50.2%,最大客户占比22.4% [8]
重塑能源(02570) - (1) 2024年度股东会投票表决结果;(2)解散监事会;及(3)修订公...
2025-05-19 21:48
会议与股份信息 - 2025年5月19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发行股份86,162,471股,含40,680,318股H股及45,482,153股内资股[2][3] - 占已发行股份约75.74%的股东出席股东大会[3] 决议案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普通决议案赞成票100%通过[5][6] - 2025年度财务预算等普通决议案赞成票97.69%通过[6] - 2025年度关联交易赞成票96.81%通过[6] - 2025年度申请银行授信并担保赞成票97.59%、反对票0.10%通过[6] - 建议解散监事会特别决议案赞成票91.44%通过[7] - 建议修订公司章程特别决议案赞成票100%通过[7] - 建议授予董事会发行股份一般授权特别决议案赞成票91.34%通过[7] 后续安排 - 自股东大会日期起,监事会解散,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8][9]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将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9]
“白色黄金”争夺战:天然氢是重塑能源版图新变量还是资本泡沫
智通财经· 2025-04-28 15:00
天然氢行业现状 - 天然氢(又称白色氢、黄金氢或地质氢)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天然氢气,燃烧时仅产生水且不含碳元素 [1] - 近几个月来投资者对天然氢领域的兴趣持续升温,最初由研究型初创企业和初级勘探公司推动的乐观情绪正在蔓延 [1] - 过去一年间该领域已吸引包括力拓、Fortescue等矿业巨头,俄罗斯Gazprom,BP旗下风投部门,以及比尔·盖茨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等重量级投资者 [1] - 根据Rystad Energy研究,全球多个国家正在开展勘探工作,其中加拿大和美国在去年项目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 [1] 行业参与者动态 - 澳大利亚HyTerra公司去年8月获得Fortescue公司2190万美元投资,用于全面资助扩展勘探项目 [3] - BP风投领投了英国天然氢勘探初创企业Snowfox Discovery的A轮融资 [3] - 法国初创公司Mantle8近期获得包括比尔·盖茨创立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在内的340万欧元种子资金 [3] - Fortescue发言人表示天然氢技术为加速工业脱碳提供了"充满希望的机会" [3] 技术发展与挑战 - 分析师预计未来一年将是关键转折点,业界希望勘探活动能尽快定位这种难以捉摸的气体 [1] - 国际能源署警告称这种资源可能"过于分散而难以实现经济可行的规模化开采" [1] - 氢能科学联盟指出天然氢勘探仍处于"萌芽阶段",实现工业化生产也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4] - 目前马里唯一运营的氢井"日产能甚至不及单个风力涡轮机的零头" [4] 市场前景与投资趋势 - Rystad Energy氢能研究主管表示去年是该领域真正起势的转折点,众多企业启动钻探计划和提取测试 [2] - 投资者兴趣回升可能加速取得实质性成果,随着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开展钻探,有望在今年更快验证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2] - 法国Mantle8公司目标是在2030年前发现1000万吨天然氢储量以支持欧盟能源目标 [3] - 当前绿氢发展遇阻的态势促使资本转向其他解决方案,这对天然氢领域有利 [3] 应用潜力 - 天然氢可能"开启本土清洁能源的新纪元",几乎可以应用于冶金、燃料甚至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 [3] - 勘探已证实六大洲都存在天然氢资源,挑战在于开发高效开采、安全运输和工业应用系统 [3] - 若能发现高压高浓度氢气,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4]
重塑能源(02570) - 2024年股东週年大会通函
2025-04-25 22:57
公司历史与上市信息 - 公司前身于2015年9月18日在中国成立[10] - 2024年10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备案,12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50] 财务数据(2024年) - 营业收入为648,775千元,母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737,301千元[27] - 年底资产总值为4,692,131千元,负债总额为2,753,042千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36,150千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3,356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320,005千元,存货为296,875千元[2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873,823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40,328千元,短期借款为1,054,234千元,长期借款为504,776千元[2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9,485千元,行政开支为454,886千元,研发开支为219,368千元[29]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为393,221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为210,031千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为821,620千元[31] 利润分配与财务决策 - 2024年度母公司股东应占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不进行利润分配[34] - 预计2025年度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一年的财务支持[40] - 建议2025年度申请银行授信并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授信期限自年度股东会通过至下一年度股东会召开[1] 年度股东大会相关 - 2025年5月19日上午10时在上海嘉定区金园一路655号一栋2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86][94] - 代表委任表格需在2025年5月18日上午十时前交回[5][88][111] - 将提呈15项事项的独立普通或特别决议案供股东批准[18] - 提呈普通决议案续聘安永为2025年外聘核数师,任期至下届年度股东会结束[39] 公司章程修订 - 建议修订公司章程,注册资本修订为人民币8,616.2471万元[48] - 经营范围增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等内容[49]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66] - 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均为3名且应符合组成要求[67] 股份相关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10][12][82][99] - 首次在香港联交所发售境外上市股份,不行使超额配售权为482.792万股H股,行使则为555.21万股H股[50] - 截至H股发行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131.1371万元,已发行股份数为8616.2471万股[50] 会议与通知规则 - 临时股东会公告应于会议召开前15日刊登,年度股东会公告应于会议召开前21日刊登[62]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大约每季一次,会议召开至少14日以前书面通知[65] - 持有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10%以上的股东等可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自接到提议后10日内召集和主持[65]
重塑能源(02570) - 年度股东会通告
2025-04-25 22:57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9日举行年度股东大会[3] - 会议将审议2024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普通决议案[4] - 特别决议案包括建议解散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6] - 年度股东大会表决须以投票方式进行[17] 股份相关 - 授予董事会一般授权,可配、发及处置额外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总数的20%[6]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7] - 2025年5月14日至19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4] - 填妥的H股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14] 股东权益及其他 - 委任受委代表文據需由委任人或其代理人簽署,法人需加蓋公司印章或由董事等簽署,代理人簽署需公證授權書[18] - 代表委任表格及相關文件最遲於2025年5月18日上午十時交回指定地點方有效[18] - 2025年5月19日名列股東名冊的股東有權出席年度股東會及投票[18] - 聯名持有人僅排名首位持有人投票有效[18] - 年度股東會因惡劣天氣可能延遲或取消,公司将在指定網站公告[20] - 預計年度股東會不超過半日,股東費用自理[21] 公司信息 - 公司註冊辦事處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嘉定區靖遠路1555號1幢1層1004室[19] - 公司聯繫電話为+86 21 6025 7126,電郵为refire.ir @ refire.com[19] - 公司H股證券登記處地址为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17M樓[18]
重塑能源(02570) - 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4-25 22:18
上市与发展历程 - 公司202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570.HK[39] - 公司于202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50] 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输出功率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3.8%[30] - 2023年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居中国第一,销售总额超中国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总额的40%[30] -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超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落地[90] 新产品研发 - 2024年公司发布22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二十二[36] - 2020年公司发布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系列,首个燃料电池产业化生产基地星空工厂在江苏常熟投产[37] 项目建设 - 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年产绿氢1.65万公吨[20][94] - 太阳山项目协同规划超120公里长距离输氢管道[94]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布局PEM和ALK电解水制氢路线,推出多款行业领先的制氢装备产品[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内地共有有效专利343件,总数同比增加13.95%[98] - 公司产品除碳纸外的七大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替代[88] 运营与效率 - 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成品下线测试合格率≥95%,准时交付率100%[107] - 2024年准时交付率达100%,报告期内与产品或服务相关投诉0起[110] - 顾客满意度目标≥90分,报告期内调查结果为98.1分[115] 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国际业务覆盖美国、德国等多个市场[31] - 公司与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配套的氢能洗街车发布[128] - 公司联合中国石化完成京沪高速1500公里试运行[129] 标准制定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标准47项,涵盖国际标准1项、市级标准8项、行业标准2项、国家标准8项[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4项重要标准,包括1项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120] 气候与减排 - 2024年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758.05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一排放占比0.24%,范围二排放占比85.60%,范围三排放占比14.16%[155] - 范围一排放密度由0.05下降至0.039[158] - 氢能接驳班车全年行驶公里数达3820公里,对比传统油车减少排放1.05tCO₂e,对比新能源电车减少排放0.45tCO₂e[164] 人才与团队 - 公司雇员总数为414人[196] - 64.72%的雇员有氢能行业背景[196] - 公司制定与战略目标匹配的人才战略,明确培养人才类型[174][175]
重塑能源(0257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2: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2570[1] - 公司注册办事处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为上海市嘉定区靖远路1555号1幢1层1004室[9][10]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德辅道中188号金龙中心19楼[9][10] - 公司H股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号铺[9][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江桥支行、中国银行普陀支行、南京银行徐汇支行[10][11] - 公司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太古坊一座27楼[12] - 公司前身为重塑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18日成立,现名为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人民币认购[16]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港元认购及交易并于联交所上市[17] - 重塑科技于2014年12月17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附属公司之一[20] - 上海韵量于2017年5月2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附属公司之一[20] 公司重要时间节点及事件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5月19日举行[14] - 公司员工激励计划于2024年1月21日采纳或最新修订[17] - 公司首次公开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24年1月21日采纳[19] - 公司招股章程于2024年11月28日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发布[20] - H股上市日期为2024年12月6日[19]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20] - 2024年12月6日,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5][26][29] - 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32] - 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33][35] - 2024年公司成功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44][46] - 2024年宁夏太阳山绿氢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44][46][50][52] - 2024年6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框架合作协议[53] - 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首次挂牌上市[54][56] 监事会成员变动 - 张程于2024年8月21日开始担任监事会成员,周玮于同日终止担任[6][7] - 季一志于2025年2月19日终止担任监事会成员,董亚洲于同日开始担任[6][7] - 孙北于2025年1月27日终止担任监事会成员,刘铁中于同日开始担任[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营收约为64.88亿元,同比减少约27.5%,海外地区收入同比增加约151.7%,非车用场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加约132.6%[25][27]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1.118亿元,同比减少约37.8%[25][2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373亿元,往期约为5.295亿元[27]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约为4.17亿元,同比减少约11.5%,往期约为4.714亿元[27]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流出约为3.932亿元,同比减少约45.3%,往期约为7.184亿元[27] - 2024年公司并无宣派任何股息[27]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64880万元,较往期约89530万元减少约27.5%[68][69] - 报告期内海外地区收入为人民币5840万元,较往期约2320万元增加约151.7%[72] - 报告期内非车辆场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410万元,较往期约2330万元增加约132.6%[7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5.37亿元,较2023年的7.157亿元减少约25.0%[74][76] - 报告期内海外地区收入为5840万元,较过往期间的2320万元增加约151.7%[75] - 报告期内非车用场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为5410万元,较过往期间的2330万元增加约132.6%[75] - 报告期内毛利为1.118亿元,较过往期间的1.796亿元减少约37.8%,毛利率从约20.1%降至约17.2%[80][83]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为3830万元,较过往期间的5710万元减少约1880万元或约32.9%[81][84] - 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95亿元,较过往期间的1.348亿元增加,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8500万元,较过往期间的1.313亿元减少[82][85]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4.549亿元,较过往期间的3.397亿元增加,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上市开支后为2.268亿元,较过往期间的2.591亿元减少[86][90]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为2.194亿元,较过往期间的2.209亿元减少,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1.438亿元,较过往期间的2.008亿元减少[87][90]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为6990万元,较过往期间的6400万元增加[88][91]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373亿元,较过往期间的5.295亿元增加[95][97]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7.78亿元,2023年为5.78亿元;经调整后亏损4.17亿元,2023年为4.71亿元[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约为15.59亿元,非流动借款占借款总额约32.4%[100][101][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83亿元,较上期的6.65亿元增加约32.8%[106][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14.27亿元,2023年为14.68亿元;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2.1降至2024年的1.7[106][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46,与2023年的0.45相比保持相对稳定[107][109] - 公司为客户提供担保,客户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及2024年12月31日前收到政府补助2.53亿元及1.81亿元,2024年已收到0.56亿元,剩余款项正在收取中[111][114] -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约为0.61亿元,2023年约为1.42亿元[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诺总额为1.60亿元,2023年为1.51亿元[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606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421亿元[12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1.59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09亿元[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在车用燃料电池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和领先,在非补贴市场实现氢能重卡商业化批量应用[33][35] - 公司在电动汽车超充、矿山机械等新应用场景取得显著进展[34][36] - 2024年公司推进重卡物流场景控制算法开发,升级电堆系统产品,开发第二代氢能超充装备[45][46] - 2024年公司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部署超1000辆新增车辆[47][48] - 2024年公司联合中石化打通“京沪氢能走廊”,完成1500km试运行[47][48] - 2024年公司国内首套1.5兆瓦氢能电站应用于“氢代油”绿色钻井示范工程[47][48] - 2024年公司与中车戚墅堰机车合作开发的氢能机车出口智利[51][52] - 2024年公司配套宏景智驾的氢能重卡亮相沙特Tecshift峰会[51][52] - 2024年公司配套的氢能洗街车在《香港氢能发展策略》发布会发布[51][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氢技术研发,构建氢产业生态系统并推动大规模商业应用[30] - 过去一年氢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公司持续推进技术研究和产品优化[31] - 公司在氢能技术前瞻性研究和下一代产品预研方面取得进展,提升了技术和产品竞争力[31] - 未来公司将围绕重点市场和产品,推动氢能科技商业化应用[38][39] - 公司董事长于2025年4月25日表达对集团管理层、员工及各方支持者的感谢[39][40] - 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和技术开发,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构建氢能生态[58][60] - 公司将推动以氢能重卡为代表的商业化应用,拓展低价格氢市场,结合政策扩大应用场景[59][61] - 公司将推进绿氢一体化项目,推动氢能装备销售,拓展氢能应用场景[62][65] - 公司将持续研发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装备,提升产品性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63][65] - 公司扩大海外先发优势,在欧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加强销售网络和营销活动[64][65]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推进氢能产业生态建设[55]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中国氢能顶层政策设计趋于完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新兴氢能产业发展[41][42] - 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41][42] - 2024年以重卡为代表的氢能应用场景得到商业化验证和突破,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批量应用[41][42] - 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取得进展,初步形成氢电产业生态[41][42] 公司人员信息 - 林琦43岁,2015年9月创立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自2017年7月起任董事长,在燃料电池行业有逾20年经验[124][125][127] - 胡哲40岁,2015年11月加入公司,2024年1月起任首席运营官兼总裁,在汽车行业有逾15年经验[132][133][134][135] - 马晶楠39岁,2017年9月加入公司,2020年1月起任副总裁,2023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董事,2024年1月21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38] - 林琦2004年11月获南昌大学软件工程学士学位,2023年7月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22年12月起获认证为高级工程师,计划2025年9月报读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课程[131][134] - 胡哲2009年7月和2010年3月分别获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2019年12月获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博士学位,2022年12月起获认证为高级工程师[137] - 马晶楠自2020年1月起任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监督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和管理[138] - 林琦担任公司持有少数股权的四家公司董事,胡哲担任公司持有少数股权的三家公司董事,均为非执行职务[126][128][130][134][136] - 马晶楠女士39岁,2017年9月加入集团,2024年1月21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海外业务[139] - 马女士有超12年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业务拓展经验,2009年6月获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建筑学学士,2012年11月获香港大学城市设计硕士[141][142] - 翟双博士42岁,2016年3月加入集团,2024年1月21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技术策略、新产品研发及人才培养[143] - 翟博士有超14年汽车行业研发及工作经验,2007年7月获信阳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2012年11月获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博士[146][147] - 赵泳生先生40岁,2017年4月加入集团,2024年1月21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供应链中心日常运营管理[148] - 赵先生有超14年汽车行业经验,2009年7月获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学士,2010年3月获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148][149] - 刘会友先生60岁,2023年12月加入集团,2024年1月21日调任非执行董事,为董事会提供专业意见[152] - 刘先生有超40年能源行业经验,1985年7月 - 2016年6月在中石化相关单位任职[153] - 刘会友60岁,2023年12月加入集团,2024年1月21日调任非执行董事,能源行业逾40年经验,2024年末从中石化退休[154][155][159] - 刘会友1985年7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采油工程学士学位[156][160] - 李伟54岁,2020年9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金融领域逾19年经验[157][161] - 李伟1992年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7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64][168] - 钱美芬43岁,2020年9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高等教育逾13年经验[164][168] - 钱美芬2005年6月获浙江大学财政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获金融学硕士学位,2012年11月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169] - 陈飞41岁,2023年12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投资银行和财务管理逾17年经验[170] - 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李伟任申银万国证券投资银行部主管[158][
重塑能源(02570)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
2025-04-17 17:06
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工作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 司」,連同其子公司統稱「集團」)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選擇標準和程序,完善公 司治理結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境內企業 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 (以下簡稱「《香港上市規則》」)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 件和《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簡稱「《公司章程》」)、《上海 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公司特設立董事會提名委 員會,並制定本工作細則。 第二條 提名委員會是董事會按照《公司章程》設立的董事會專門工作機構, 主要負責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選任程序、標準和任職資格進行審議並向 董事會提出建議,對董事會負責,向董事會報告工作。 第二章 人員組成 第三條 提名委員會由至少3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非執行董事佔多數。 第四條 提名委員會委員由董事長、1/2以上獨立非執行董事或者全體董事的 1/3以上提名,並由董事會選舉產生。 第六條 提名委 ...
重塑能源(02570) - 建议解散监事会;及建议修订公司章程
2025-04-17 16:5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告乃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51(1)及第13.51(2)條而刊發。 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擬向本公司股東(「股東」)提 案,以解散本公司監事會(「監事會」)及修訂本公司現行公司章程(「章程」)。 建議解散監事會 根據於2024年7 月1 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新《公司 法》」),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設置由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行 使新《公司法》規定的監事會的職權,不設監事會。 於2025年4月17日,鑒於新《公司法》的規定,董事會決議並提議解散監事會(「建 議解散」),該事項完成後監事會的職權將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行使。 根據章程及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議解散須經股東於股東會上以特別決議 案方式批准。將適時於本公司即將召開的2024年年度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