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塑能源(02570)
icon
搜索文档
重塑能源(02570.HK):联交所就实施H股全流通授出上市批准
格隆汇· 2025-08-25 22:25
公司资本运作 - 重塑能源向联交所申请批准16,369,877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并上市交易 [1] - 联交所已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授予该批16,369,877股H股上市批准 [1] - 此次股份转换涉及公司20名股东持有的内资股 [1]
重塑能源(02570):联交所就实施H股全流通授出上市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2:21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向联交所申请批准1636 99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并上市交易 [1] - 转换股份涉及20名股东持有的1636 99万股内资股 [1] - 联交所已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授予该批转换H股上市批准 [1]
重塑能源:联交所就实施H股全流通授出上市批准
智通财经· 2025-08-25 22:17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向联交所申请批准1636.99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上市及买卖 [1] - 转换涉及20名股东持有的股份 [1] - 联交所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授予上市批准 [1]
重塑能源(02570) - 内幕消息 - 联交所就实施H股全流通授出上市批准
2025-08-25 22:11
股份转换 - 20名股东持有的16,369,877股内资股拟转换为H股[4] - 参与转换的股东所持H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00%[5] 股东情况 - 林琦拟转换5,917,136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87%[8] - 上海蔚澜拟转换600,000股,占约0.70%[8] 股份占比 - 公告日H股40,680,318股,占47.21%;内资股占52.79%[11] - 转换后H股57,050,195股,占66.21%;内资股占33.79%[11]
融科银行:南海“冰火”变奏!可燃冰转化技术突破重塑能源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41
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破解甲烷直接催化转化世界性难题 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可燃冰向甲醇燃料的高效转化 转化选择性高达99.7% [1] - 纳米级钯催化剂通过精密调控晶面结构实现对甲烷分子的精准捕获与定向激活 在70℃低温下即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较传统高温高压工艺能耗降低60%以上 [2] - 技术突破将可燃冰开发从开采-运输-转化的复杂链条简化为就地转化-燃料输出的闭环模式 彻底避免甲烷过度氧化为二氧化碳的资源浪费 [2] 资源规模 - 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达1500亿立方米 若全部转化为甲醇相当于再造1.5亿吨石油当量的战略储备 [2] - 可燃冰开发规模达每年500亿立方米时 相当于每年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相当于再造8000万公顷森林 [5] - 南海可燃冰资源规模达万亿立方米级 可满足全国10%的年度能源需求 [1][2] 战略价值 - 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 南海可燃冰商业化开发将重构能源格局 [4] - 深海资源-临港工业协同模式通过海底管道直输海南东方化工园区 规避长途运输安全风险并将能源成本压缩30%以上 [4] - 中国形成涵盖勘探开采转化全链条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固态流化开采+低温催化转化双技术路线有望主导制定深海能源开发国际规则 [4] 产业影响 - 甲醇作为化工之母可延伸出特种纤维可降解材料等百亿级新兴产业 [5] - 海南大学团队已与中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达成合作 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烃生产基地 [5] - 能源-化工-材料垂直整合正在催生万亿级绿色产业集群 [5] 绿色转型 - 甲醇燃料燃烧碳排放较煤炭低40% 较石油低20% 且燃烧过程中无颗粒物排放 [5] - 技术突破使可燃冰清洁属性愈发凸显 完全符合双碳目标约束要求 [5] - 海南将建成全球首个可燃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实现从能源革命到生态革命的跨越 [4][5]
重塑能源2025中期财报,释放了哪些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9:15
行业转型与市场表现 - 燃料电池行业处于政策驱动向商业驱动转型阵痛期 部分企业面临淘汰压力[1][4] - 2024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7075辆 同比下滑5.4% 2025年上半年上牌销量1947辆 同比下滑22.5%[3] - 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同比增长141.8% 体现产品市场竞争力[1][3] 海外业务拓展 - 重塑能源海外收入同比暴涨360.3% 占营收比重从2%跃升至10.3%[4] - 海外市场面临技术标准认证壁垒 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保护三大挑战[5] - 公司通过国际标准参与 本地化团队建设和多区域项目落地构建全球化能力[7] 财务表现改善 - 上半年毛利亏损约1350万元 同比减少亏损22.5% 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327亿元 同比减少亏损28.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约9510万元 现金及等价物约10.511亿元 较期初增加19%[8] - 通过聚焦高毛利产品 削减亏损业务和严控三费实现减亏[8][9] 技术研发与产品战略 - 新一代Sirius系列系统量产增强产品竞争力[3] - 全栈自研能力结合场景验证积累品牌效应和技术优势[3] - 产品在稳定性 氢耗 故障率和寿命等核心指标持续优化[4] 生态构建与产业协同 - 公司推动"电-氢-电"商业模式 参与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10] - 牵头银川1.2万吨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及太阳山氢氨谷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10] - 子公司探索汽车向广东恩泽注资1亿元加码绿氢核心装备[10] 商业化项目进展 - 国内多个绿氢一体化项目推进 涵盖风光制氢 液氢储运和氢醇合成等领域[11][12] - 项目规模从万吨级绿氢生产到吉瓦级可再生能源配套[11][12] - 技术路径包括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和有机液体储氢等多元化方案[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需从依赖政策输血转向商业造血和经营提效[9] - 生态组织力成为头部企业全球竞争力关键要素[12] - 技术迭代需结合深度场景验证 市场拓展需兼顾国内与海外高附加值领域[13]
重塑能源跌近3% 中期股东应占亏损3.33亿元 同比减少28.66%
智通财经· 2025-08-14 15:21
股价表现 - 重塑能源(02570)股价下跌2 25%至156 6港元 成交额543 16万港元 [1] 中期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1 0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 93%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 33亿元 同比收窄28 66% [1] - 每股基本亏损3 86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下降主要因零部件销售较2024年同期减少 [1]
港股异动 | 重塑能源(02570)跌近3% 中期股东应占亏损3.33亿元 同比减少28.6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5:15
股价表现 - 重塑能源股价下跌2.25%至156.6港元 成交额543.16万港元 [1] 中期财务业绩 - 公司收入1.0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93%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33亿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28.66% [1] - 每股基本亏损3.86元 [1] 收入变动原因 - 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零部件销售较2024年同期下降所致 [1]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7:37
南向资金净流入 - 小米集团-W(01810)以5.62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为8.75%,收盘价50.80港元(-0.88%)[1][2] - 晶泰控股(02228)以2.27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入比为11.34%,收盘价7.45港元(+4.78%)[1][2] - 比亚迪电子(00285)以2.13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入比为13.41%,收盘价38.68港元(+6.15%)[1][2] - 中国联通(00762)净流入1.98亿港元,净流入比33.46%,收盘价10.11港元(+2.02%)[2] - 再鼎医药(09688)净流入1.82亿港元,净流入比35.61%,收盘价27.14港元(-0.22%)[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小鹏汽车-W(09868)以6.63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为-20.13%,收盘价83.60港元(+5.36%)[1][2] - 信达生物(01801)以5.35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出比为-19.67%,收盘价89.95港元(-1.42%)[1][2] - 赣锋锂业(01772)以4.10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出比为-19.45%,收盘价34.00港元(+20.91%)[1][2] - 快手-W(01024)净流出3.42亿港元,净流出比-16.99%,收盘价78.90港元(-0.32%)[2] - 腾讯控股(00700)净流出3.41亿港元,净流出比-5.18%,收盘价561.00港元(0.00%)[2] 净流入比排名 - 海天味业(03288)以55.51%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2113.99万港元,收盘价33.56港元(-0.47%)[1][2] -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00177)以49.37%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入1467.26万港元,收盘价9.98港元(-0.40%)[1][2] - 太古股份公司B(00087)以46.46%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入409.45万港元,收盘价12.16港元(-0.57%)[1][2] - 华润医药(03320)净流入比45.36%,净流入3693.01万港元,收盘价5.18港元(-0.38%)[3] - 万物云(02602)净流入比45.33%,净流入392.99万港元,收盘价22.80港元(-0.61%)[3] 净流出比排名 - 重塑能源(02570)以-90.77%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895.84万港元,收盘价163.20港元(+1.18%)[1][3] - 南方恒指ETF(03037)以-68.70%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出45.82万港元,收盘价25.44港元(+0.16%)[1][3] - 第一太平(00142)以-60.36%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出1998.78万港元,收盘价6.43港元(0.00%)[1][3] - 光大环境(00257)净流出比-44.97%,净流出5286.45万港元,收盘价4.28港元(+0.23%)[3] - 兖煤澳大利亚(03668)净流出比-43.50%,净流出1440.37万港元,收盘价33.84港元(0.00%)[3]
重塑能源(02570) - 澄清公告
2025-08-11 18:52
(股份代號:2570) 澄清公告 茲提述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2025年8月8日的公告 (「該公告」)及日期為2025年8月8日的通函(「通函」),內容有關(其中包括):(1) 建議不派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2)2025年的建議關聯方交 易;(3)有關廣東恩澤增資協議的關連交易;(4)建議向賽拉弗重塑額外出資;及 (5)建議修訂內部企業管治政策。除另有指明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公告所界定 者具有相同涵義。 本公司謹此澄清,該公告第11頁「建議向賽拉弗重塑額外出資 - 賽拉弗重塑的資 料」一段及通函第14頁「V.建議向賽拉弗重塑額外出資-賽拉弗重塑的資料」一段 所載賽拉弗重塑的資料應修訂如下: Shanghai REFIRE Group Limited 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賽拉弗重塑是一家於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