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03690)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W(03690) - 2022 Q3 - 业绩电话会
2022-11-25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8.3%,达到626亿人民币 [1] - 核心本地商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4.6%,达到463亿人民币 [10] - 新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9.7%,达到163亿人民币 [13] - 调整后EBITDA为48亿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为35亿人民币 [10] - 核心本地商务板块的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约9个百分点,达到20.1% [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核心本地商务 - 食品配送订单量在7月和8月恢复良好,但9月受到疫情反弹的负面影响 [10] - 食品配送收入增长超过订单量增长,主要由于高客单价订单比例增加 [11] - 即时零售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显著,占即时配送总订单量的9% [11] -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在7月和8月表现出强劲复苏,但9月受到疫情反弹的影响 [12] 新业务 - 新业务板块的营业亏损率环比改善6.4个百分点 [13] - 美团优选订单量稳步增长,市场竞争趋于理性 [23] - 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在多个城市实现盈亏平衡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食品配送日订单量在8月达到6000万单的峰值 [2] -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在8月达到970万单的峰值,电子产品增长11倍 [4] - 农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5%,超过50%的线下自提点位于县城和农村地区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零售+科技”战略,继续连接消费者与本地商家 [1]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物流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7] - 公司将继续深化与知名品牌的合作,扩大即时零售业务的供给深度和广度 [4] - 公司计划通过多种商业模式探索商品零售业务,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认为随着疫情过去,消费者信心将逐步恢复 [9] - 公司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支持农村振兴 [8] - 尽管短期内疫情带来挑战,但公司相信核心本地商务板块将恢复增长轨迹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115亿人民币 [14] - 公司运营现金流环比增长至94亿人民币 [14] - 公司正在香港进行小规模试点,探索海外市场机会 [2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核心本地商务板块在9月及之后的恢复趋势如何? - 9月食品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显著下降,主要由于疫情反弹和天气转凉 [16] -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GTV同比增长在9月显著下降,主要由于高线城市仍处于疫情管控中 [16] - 预计第四季度疫情对本地商务增长的影响将大于第三季度,但公司相信这种波动是短期的 [17] 问题2: 核心本地商务板块的营业利润增长驱动因素及第四季度展望? - 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务板块营业利润环比增长,主要由于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利润率提升 [18] - 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和利润率预计将继续改善,公司将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优化用户激励来应对疫情影响 [19] 问题3: 到店业务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公司如何应对竞争? - 到店业务增长放缓主要由于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但公司对中长期增长持乐观态度 [20] - 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增加商家和品类供给、升级推荐形式等方式保持竞争优势 [21] 问题4: 新业务板块的成本控制进展及盈利时间表? - 新业务板块的营业亏损率在第三季度显著改善,主要由于运营效率提升 [22] - 公司将继续优化成本结构,平衡长期增长与短期亏损减少,目标是实现自由现金流为正 [23] 问题5: 公司对香港扩展计划的投资及预期亏损? - 香港扩展目前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公司将谨慎评估投资,预计对整体财务影响有限 [24] 问题6: 腾讯特别股息对公司与腾讯合作的影响? - 公司预计与腾讯的合作将继续,双方在战略和运营层面有长期协同效应 [25] - 公司现有股东基础与腾讯有较大重叠,预计新股东将继续支持公司未来发展 [26]
美团-W(0369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25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626.19亿元,较2021年同期488.29亿元增长28.2%[2][6]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溢利9.88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01.03亿元[2]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调整EBITDA为48.02亿元,经调整溢利净额为35.27亿元,由2021年同期扭亏为盈[2]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由2021年同期的488亿元增长28.2%至626亿元[12] - 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18.50亿元,2021年同期为10.78亿元[11]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溢利9.88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0.10亿元[11] - 2022年第三季度期内溢利1.22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9.99亿元[11]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录得溢利12亿元,2021年同期则为亏损100亿元[24]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509亿元增加22.9%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626亿元[27] - 销售成本从2021年第三季度381亿元增长15.9%至2022年同期44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7.9%降至70.4%[1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第三季度114亿元降至2022年同期10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3.3%降至17.4%[16]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第三季度47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5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9.7%降至8.6%[16]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第三季度24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2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9%降至4.0%[17]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1年第三季度1.369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2.84亿元[17]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354亿元增加24.7%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44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69.4%增至70.4%[31]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90亿元增加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10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环比持平[32]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52亿元增加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5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0.2%降至8.6%[33] - 一般及行政开支在2022年第三、二季度均为2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4.9%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4.0%[34]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5040万元增加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2.84亿元[35] - 2022年第三季度其他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059亿元,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2.922亿元[3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溢利为9.882亿元,利润率为1.6%;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4.928亿元,亏损率为1.0%[37] - 2022年第三季度应占采用权益法列账的投资收益为4.854亿元,二季度亏损4.001亿元[40] - 2022年第三季度所得税抵免为820万元,二季度为510万元[41] - 2022年第三季度录得溢利12亿元,二季度亏损11亿元[41] - 2022年9月30日经调整溢利净额为3.526579亿元,2021年9月30日亏损5.52691亿元,2022年6月30日为2.057773亿元[43] - 2022年9月30日经调整EBITDA为4.801736亿元,2021年9月30日亏损4.061659亿元,2022年6月30日为3.802741亿元[43]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93.92354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6.38306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4.98232亿元[45] - 2022年第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44184亿元,期初为255.37006亿元,期末为232.56803亿元[45]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4亿元[46] - 2022年第三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86亿元[47] - 2022年第三季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5亿元[47] - 2022年9月30日收入为62,618,892千元,2021年9月30日为48,829,370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50,938,363千元[49] - 2022年9月30日期内溢利为1,216,811千元,2021年9月30日亏损9,994,410千元,2022年6月30日亏损1,116,027千元[49]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总收入463.28亿元,同比增长24.6%,经营溢利93.21亿元,同比增长124.6%[3][5][7] - 2022年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463.28亿元,新业务收入162.91亿元[12]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从2021年第三季度372亿元增长24.6%至2022年同期463亿元[14]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从2021年第三季度42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93亿元,经营利润率从11.2%增至20.1%[2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368亿元增加26.0%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463亿元[28] - 2022年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为93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0.1%,较二季度83亿元增加,利润率环比降2.4个百分点[38] 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新业务总收入162.91亿元,同比增长39.7%,经营亏损67.7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2.5%[3][5] - 2022年第三季度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9.7%至163亿元,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至68亿元,经营亏损率改善至41.6%[9] - 新业务分部收入从2021年第三季度117亿元增长39.7%至2022年同期163亿元[14] - 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从2021年第三季度100亿元减至2022年同期68亿元,经营亏损率从86.0%收窄至41.6%[22] - 新业务分部收入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142亿元增长15.1%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163亿元[29] - 2022年第三季度新业务经营亏损为68亿元,经营亏损率为41.6%,较二季度48.0%环比收窄6.4个百分点[39] 用户与商家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十二个月,交易用户数目6.87亿,同比增长2.9%,活跃商家数目930万,同比增长11.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十二个月,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39.5笔,同比增长14.8%[5] - 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暑假期間年度活躍商家及季度交易用戶數目達歷史高位[8] 即时配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即时配送交易笔数50.25亿笔,较2021年同期43.24亿笔增长16.2%[5] 美团闪购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美团闪购日订单量于八月七夕节达970万单新高,活跃及新入驻商家数目同比增30%[7]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美團優選品牌升级为「明日達超市」,已覆盖接近3000个市縣[10] - 美團買菜受益於產品及服務改善和消費者心智加強,持續保持同比強勁增長[10] 公司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3亿元,短期理财投资为883亿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3亿元,短期理财投资为883亿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为246,931,930千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240,653,269千元[5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总负债为119,300,402千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115,096,507千元[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8%[48] 公司股权与人事变动 - 腾讯拟向其股东分配约958,121,562股美团B类股份,相当于腾讯持有的美团B类股份约90.9%[54] - 2022年11月16日,刘炽平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5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所有守则条文,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王兴先生兼任[56] - 公司将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中报告遵守最新版本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各董事皆确认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公司未发现雇员违反标准守则事件[57] 公司股份情况 - A类股份每股面值0.00001美元,持有人就股东大会决议案(保留事项除外)每股享有十票权利,保留事项每股一票[60] - B类股份每股面值0.00001美元,持有人就股东大会决议案每股享有一票权利[61] - 公司于2015年9月25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B类股份于2018年9月2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61]
美团-W(0369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1 17: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509.38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16.4%;2022年上半年收入972.07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20.3%[18]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4.93亿元,占比 -1.0%,同比减少84.8%;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60.77亿元,占比 -6.3%,同比减少24.2%[18] - 2022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11.16亿元,占比 -2.2%,同比减少66.7%;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68.19亿元,占比 -7.0%,同比减少16.9%[18]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为38.03亿元,占比7.5%;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19.62亿元,占比2.0%[18]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溢利净额为20.58亿元,占比4.0%;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5.28亿元,占比 -1.6%,同比减少75.0%[18]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438亿元增长16.4%至509亿元[29] - 本季度经调整EBITDA及经调整溢利净额分别为38亿元及21亿元,同比环比皆扭亏为盈[29]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438亿元增长16.4%至2022年同期的509亿元[38] - 销售成本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312亿元增长13.2%至2022年同期的35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1.4%降至69.4%[42] - 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90亿元,2021年同期为108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4.8%降至17.6%[42]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39亿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5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8.9%升至10.2%[42] - 2022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5.04亿元,2021年同期为20.5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7%升至4.9%[40]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4.93亿元,2021年同期为32.52亿元[37] - 2022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为11.16亿元,2021年同期为33.56亿元[37]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Q2的21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的2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7%升至4.9%[43]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1年Q2的1.044亿元减至2022年同期的5040万元[43] - 2022年Q2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922亿元,2021年同期收益1.647亿元[43]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1年Q2的9.77亿元减少0.9%(850万元)至2022年同期的9.685亿元[43] - 2022年Q2经营亏损4.928亿元,亏损率1.0%;2021年同期经营亏损33亿元,亏损率7.4%[43] - 公司收入从2022年Q1的463亿元增加10.1%至Q2的509亿元[51]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355亿元减少0.5%至第二季度的35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6.8%下降7.4个百分点至69.4%[5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91亿元减少至第二季度的90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9.7%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17.6%[55]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49亿元增加至第二季度的5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0.5%下跌0.3个百分点至10.2%[55]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3亿元增加至第二季度的25亿元,2022年第二季度占收入百分比为4.9%,环比持平[55]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533亿元减少至第二季度的0.504亿元[55] - 2022年第二季度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922亿元,第一季度亏损8.029亿元[56] - 2022年第二季度其他收益净额较第一季度增加0.397亿元至9.685亿元[56]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4.928亿元,亏损率1.0%,第一季度经营亏损56亿元,亏损率12.1%[57] - 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11亿元,第一季度亏损57亿元[61]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92亿元[66] - 2022年第二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188亿元[66] - 2022年第二季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77.88亿元[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9%[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借款及应付票据总额607亿元[68]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溢利净额20.58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22.17亿元[63] - 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净额15.28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61.09亿元[64]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为38.03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2.40亿元[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255亿元及820亿元[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5亿元,短期理财投资820亿元[65] - 2022年上半年购买和预付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为32.22881亿元,2021年同期为55.44776亿元;购买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金融投资为21.614亿元,2021年同期为16.91595亿元[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972.07117亿元,2021年同期为807.75494亿元,同比增长20.34%[132] - 同期销售成本为708.92402亿元,2021年同期为610.61956亿元,同比增长16.10%[132] - 毛利为263.14715亿元,2021年同期为197.13538亿元,同比增长33.48%[132] - 经营亏损为60.7708亿元,2021年同期为80.18712亿元,同比收窄24.22%[132] - 期内亏损为68.18593亿元,2021年同期为82.02637亿元,同比收窄16.87%[132]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8.19008亿元,2021年同期为82.04606亿元,同比收窄16.89%[132] - 每股基本亏损为1.11元,2021年同期为1.38元,同比收窄19.57%[132] - 每股摊薄亏损为1.11元,2021年同期为1.38元,同比收窄19.57%[132]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6.46335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为10.01392亿元[133]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61.72258亿元,2021年同期为92.04029亿元,同比收窄32.94%[1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43,026,526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0,653,269千元增长1.0%[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19,461,70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5,096,507千元增长3.8%[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123,564,82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5,556,762千元下降1.6%[1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6,172,258千元,其中期内亏损6,819,008千元[1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3,192,26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814,246千元增长1.7%[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为30,874,01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048,814千元下降0.6%[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长期理财投资为12,005,926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10,442千元增长199.4%[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885,678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81,693千元增长29.9%[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2,264,16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93,035千元增长26.3%[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借款为28,483,53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784,867千元增长19.8%[134][135] - 截至2021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395千元,股份溢价为263,155,201千元,累计亏损为159,200,503千元[137] - 2021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9,204,029千元,其中期内亏损8,204,606千元[1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410千元,股份溢价为307,842,958千元,累计亏损为167,405,109千元[13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044,865千元,2021年同期为1,549,700千元[13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7,446,679千元,2021年同期为16,429,231千元[138]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58,056千元,2021年同期为72,590,345千元[13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433,488千元,2021年同期增加净额为54,611,414千元[13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汇兑收益为457,066千元,2021年同期亏损为317,104千元[139] - 2022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537,006千元,2021年同期末为71,387,869千元[1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集团资产总计95,277,15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9,789,184千元有所增加[151][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财投资第三级金额为61,748,62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712,781千元增加[151][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理财投资第二级金额为4,962,39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28,024千元增加[151][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贷款第三级金额为6,266,85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210,835千元增加[151][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第三级金额为13,748,54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038,045千元增加[151][15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采用新报告结构,包括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20] - 核心本地商业包括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等业务[20] - 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等业务[20] - 2022年第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367.79亿元,新业务收入141.59亿元[19] - 2022年第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82.61亿元,新业务经营亏损67.90亿元[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97207117千元,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70958829千元,新业务收入26248288千元[22]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6077080千元,其中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12966134千元,新业务经营亏损15242830千元[22] - 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增长20.3%,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长13.6%,新业务收入增长43.2%[24]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59亿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83亿元
美团-W(03690) - 2022 Q2 - 业绩电话会
2022-08-26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营收达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 [1][11] - 平台年度交易用户达6.847亿,同比增长8.9%;年度活跃商家增至920万;交易用户平均交易次数从2021年Q2的32.8次增至2022年Q2的38.1次 [1][2] - 本季度收入成本率同比和环比均上升至69.4%;销售和营销费用率同比和环比均下降至17.6%;研发费用率升至10.2%,较上年同期上升8.9%,较上一季度的10.5%有所下降;G&A费用率在季度和年度对比中保持相对稳定 [11] - 总部门运营利润转正,达15亿元人民币,上一季度运营亏损3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运营亏损29亿元人民币;各业务部门运营利润率均有显著改善 [11][12] - 本季度调整后EBITDA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人民币和21亿元人民币,同比和环比均由亏损转为盈利 [12] - 截至2022年6月13日,公司保持强劲净现金状况,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国债投资总计1075亿元人民币;运营现金流从上个季度的负113亿元人民币改善至92亿元人民币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核心本地商业 - 收入同比增长9.2%至368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同比增长39.7%至83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率同比和环比均改善至22.5% [12] 餐饮外卖 - 本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4.8%,收入增长远超订单量增长 [12] - 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同比和环比均显著改善 [13] 即时零售 - 日均订单量达430万,创历史新高 [13] - 平均客单价大幅提升,电商业务增长受在线营销收入快速增长推动 [14] 到店酒店及旅游 - 收入同比下降18.6%,交易佣金收入同比下降超27% [14] - 自5月底主要城市防控措施放松后,到店业务GTV尤其是到店餐饮业务GTV和国内间夜量强劲反弹 [14] - 在线营销服务方面,到店和旅游业务贡献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约89%的在线营销收入;基于订阅的服务收入同比持续增长;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小、需求更刚需的类别,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超20% [14][15] - 运营利润同比和环比均下降,但运营利润率环比稳步改善 [15] 新业务 - 收入同比增长40.7%至142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商品零售业务的发展 [15] - 运营亏损环比大幅收窄至负68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率环比提升21.9个百分点至负48%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酒店间夜量Q2同比下降35%,6月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开始恢复,本地和短途旅行的国内间夜量6月恢复同比正增长 [8] - 露营品类同比增长超6倍,飞盘、烧烤设备和帐篷等户外活动产品销量大增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升级为“零售 + 科技”,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高品质服务和日用品,保障疫情期间供应 [2] - 调整业务板块披露,分为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新划分更好反映业务战略和不同业务发展阶段,与资源分配相匹配 [2][3] - 核心本地商业包含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闪购等业务,公司在这些领域已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仍需业务模式小迭代,需要更多资源投入,管理层将定期评估并调整战略 [3] - 未来将加强酒店预订、旅游和交通票务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选择 [8] - 持续优化供应链能力和产品组合,提升运营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拓展本地和季节性产品供应,提高品类多样性 [9][10] - 积极与政府合作,助力线下业务复苏,通过创新在线营销工具和广泛的配送网络,协助更多商家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线上运营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疫情对业务有暂时影响,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消费者信心恢复,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将逐渐恢复增长轨迹,新业务将不断迭代,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10] - 下半年将积极与政府合作,推动线下业务复苏,通过创新和广泛的配送网络协助商家数字化转型和线上运营 [10] - 作为科技赋能的零售公司,将牢记社会责任,支持在线行业,创造资金和就业机会,加速行业数字化,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10][11] - 尽管外部环境变化,但公司始终将商家、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相信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后业务将恢复正常增长,长期业务目标不变 [17]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奥密克戎在中国更多地区传播,影响线下餐饮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公司各生态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响应政府号召,保障供应,帮助有需要的人 [2] - 公司推出多项措施保障全国供应和配送能力,满足疫情影响地区消费者日常需求,如在上海推出社区团购餐和紧急医疗服务,在北京增加配送能力等 [4] - 持续加速传统线下餐厅数字化转型,更多高端餐厅推出外卖服务,外卖成为商家重要收入来源 [4] - 与地方政府合作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推动行业复苏,覆盖众多中小商家 [6] - 优化平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应对疫情影响,如推出全城药房配送服务、扩大药品配送距离等 [6] - Airbnb 5月宣布退出中国后,公司迅速反应,与 Airbnb 合作,为新房东提供专属服务,升级保险,保障其权益和财产安全 [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本季度新业务板块划分的原因,以及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盈利能力超预期且同比显著改善的驱动因素 - 新划分更好反映业务战略和各业务发展阶段,与资源分配相匹配;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贡献超70%的总营收,包含成熟业务模式,是运营利润和运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 [17][18] - 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盈利能力改善主要受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经济改善驱动,部分被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利润下滑抵消;餐饮外卖盈利能力改善得益于注重高质量增长、运营精细化、季节性因素、营销激励减少、订单结构更有利可图、AOV 扩大以及有效成本管理 [19] 问题:如何看待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下半年的运营利润率,以及餐饮外卖、美团闪购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利润率趋势 - 由于短期和负面因素,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运营利润率可能环比下降,但追求高质量增长和效率提升,预计下半年同比增长 [20] - 餐饮外卖业务Q3和Q4运营利润和利润率通常低于Q2,原因包括需为骑手提供更高补贴、更多低客单价餐厅恢复营业、将增加消费者激励等,但竞争动态趋于理性,长期有助于降低激励成本,运营利润和利润率将同比增长 [20][21] - 美团闪购业务将加大投资,注重增长而非盈利,优化激励策略,提升效率,若7月收入增长转正,运营杠杆将增强,下半年运营利润率将同比上升 [21] -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下半年国内旅游需求将进一步恢复,将投资促进夏季和节假日消费,优化市场效率,转化率将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恢复,同比和环比均将提高 [21] 问题:核心本地商业业务中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6月的复苏趋势,7月和8月是否会进一步加速,以及下半年的增长轨迹 - 6月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疫情得到控制,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稳步复苏,推出针对性复苏计划,与政府合作发放消费券,帮助商家恢复业务;餐饮外卖6月订单量同比增长恢复至10%,部分地区日均订单量恢复到去年底水平;到店业务GTV和国内间夜量6月降幅收窄 [22] - 7月多数地区疫情反弹,影响业务复苏,但疫情防控更加常态化和区域化,餐饮外卖订单量7月较6月继续增长,8月进一步加速,8月单日订单量达6000万;到店服务业务夏季表现强劲,7月到店GTV同比增长15%,8月进一步提升;酒店和旅游业务7月国内间夜量仍为负增长,但好于6月,若9月无大规模疫情反弹,预计将实现健康同比增长,Q4情况取决于疫情发展和防控措施 [22][23] 问题:美团闪购业务纳入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是否意味着其在虚拟零售业务中优先级更高,以及美团闪购门店的进展如何助力业务增长 - 美团闪购、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在拓展在线零售业务中都很重要;美团闪购是外卖业务的自然延伸,模式和经济特性与外卖相似,有明确的增长和盈利路径,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零售平台,纳入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更好反映其与外卖业务的协同效应和长期价值 [24][25] - 美团闪购门店项目旨在解决线下供应不能满足线上用户需求的问题,由商家运营,公司提供即时配送服务;与传统门店相比,具有更广泛的商品选择和更高效的采购能力,能够快速收集消费者洞察并应用于其他门店;截至2022年6月,该项目已扩展至超100个城市,门店总数超1000家,用户留存率高于线下门店,能够有效匹配供需,为即时零售创造更多增长动力 [25] 问题:新核心业务板块的长期规模、订单量和利润率展望 - 核心本地商业板块长期增长和盈利能力前景乐观 [26] - 餐饮外卖业务长期目标是实现日订单量1亿单,随着中国城市人口对餐饮外卖服务需求增加、行业数字化持续推进以及供应模式优化,预计收入增长将快于订单量增长 [27] - 美团闪购业务认为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至少达1万亿人民币,目前数字化程度较低,美团闪购依托即时配送网络和外卖业务流量,预计未来几年日订单量可达1000万单,订单量和收入增长将快于餐饮外卖业务 [27] -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认为中国本地服务行业受益于行业数字化转型,公司作为首选合作伙伴已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维持该业务五年收入目标;本季度营销运营利润率因短期疫情因素大幅改善,未来几个季度可能回归正常,但将长期优化营销激励措施,提高效率 [27][28] 问题:新业务亏损减少的驱动因素,该趋势是否可持续,以及下半年是否会进一步减少亏损 - 新业务持续提升能力和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仓储和履约效率,优化用户激励和营销费用;美团优选上半年提高了定价和加价率,改善了经济效益;美团买菜在严格管控地区需求激增,Q2客单价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大幅提高;其他新业务也进一步优化了运营 [28] - 注重成本效率和高质量增长将持续取得成效,但如果疫情好转,部分新业务可能因恢复运营而导致运营亏损增加;公司将继续投资新业务,平衡增长和亏损减少目标,有足够现金支持新业务发展,对新业务长期增长潜力和竞争动态保持乐观,将根据疫情发展、宏观环境、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运营现金流以及各业务发展阶段动态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和资源分配 [28][29]
美团-W(03690)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6-02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达4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主要得益于餐饮外卖和即时酒店旅游业务的稳定增长,以及新业务尤其是商品零售业务的强劲增长 [1][11] - 本季度营收成本占总营收的76.8%,低于去年同期的80.5%,但略高于上一季度的75.8%,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餐饮外卖业务和商品零售业务的毛利率提高 [11] - 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营收的19.7%,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对稳定,较上一季度的22.7%有所下降,主要归因于用户激励和在线营销费用的减少 [11] - 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9.4%和上一季度的9.3%增至10.5%,而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在同比和环比基础上均保持稳定 [11] - 本季度总部门运营亏损同比和环比均收窄至40亿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各业务部门的运营利润率有所改善 [12] - 综合来看,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调整后净亏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改善,本季度分别为负18亿人民币和负36亿人民币 [1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国债投资总计1034亿人民币,运营现金流出从2022年同期的44亿人民币增至113亿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应付商户款项的净结算流出、商户在线营销服务预付款项的净现金流入以及年终奖金支付的增加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餐饮外卖 - 第一季度营收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5.8%,季度交易用户和交易频率同比均稳步增长,中高频用户的购买频率高于平均水平 [2][3] - 本季度该业务营收达2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4%,环比下降7.5%,每单收入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加至7.2元,主要是由于优质用户增多、用户支付意愿提高以及用户激励减少,但佣金收入受到3月为支持商户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的负面影响 [12] - 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同比有所改善,但环比分别降至16亿人民币和6.5%,主要是由于假期期间配送费率更充足、配送效率提高以及用户激励比例降低,但每单配送成本的增加部分抵消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13] 到店、酒店及旅游 - 第一季度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5.8%,主要得益于1月和2月的强劲表现,到店服务交易总额同比增长超30%,活跃商户成本同比增长超30%,年度交易用户同比增长近20% [5] - 本季度营收达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8%,环比下降12.6%,1 - 2月业务表现强劲,订单量和交易总额的增长率均高于去年第四季度,但自3月中旬以来,奥密克戎的传播对旅游活动和线下本地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3月订单量和国内酒店间夜量的增长率转为负数 [13] - 运营利润增至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4%,环比下降10.9%,运营利润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改善至45.6%,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高、酒店业务收入贡献的减少以及对用户激励支出和促销费用的严格控制 [14] 新业务 - 本季度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7%至145亿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商品零售业务的扩张 [14] - 运营亏损环比收窄至负90亿人民币,运营利润率环比提高7.2个百分点至负62.3%,主要归因于商品零售业务的毛利润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14] 美团闪购 - 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0%,用户基数和交易频率均有所增加,年度交易用户是整体订单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7] - 运营亏损较去年第一季度有所收窄,运营利润率得到优化,每单亏损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在封锁前囤积食品和必需品的需求激增,以及假期期间对高价礼品和批量购买的需求爆发,导致平均订单价值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公司对用户激励支出、促销和在线营销费用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 [15] 美团优选 - 第一季度专注于高质量增长,通过扩大规模和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来提高运营效率,在供应方面,与商家的合作更加深入,农产品直接采购或全国集中采购的产品比例增加,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 [8] - 社区电商业务的交易总额和销量环比均实现了健康增长,运营亏损占交易总额的比例较第四季度继续收窄,运营亏损也环比收窄,产品组合得到改善,整个价值链的运营效率也有所提高,但疫情导致的配送失败和新鲜农产品损坏率上升带来了一定的补偿成本增加 [14][15] 美团买菜 - 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种类,以满足春节假期期间不断增长的需求,每单商品数量和平均订单价值均有所增加 [9] - 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环比均显著改善,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对食品和供应商囤货的需求激增,导致平均订单价值和订单密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补贴策略的优化和仓储及履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运营效率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平台年度交易用户增至6.93亿,年度活跃商户增至约900万,2022年第一季度交易用户的平均交易次数增至37.2次,而2021年第一季度为30.5次 [1][2] - 国内酒店间夜量方面,由于3月疫情反弹,整体同比下降个位数,但城市内或周边的本地游需求增长,相关国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高个位数,高星级酒店的间夜贡献达到17%,创历史新高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升级后的战略为“零售 + 科技”,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服务和日常必需品供应,同时积极响应政府指导,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2] - 餐饮外卖业务将继续关注高质量增长,特别是提高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率和粘性,优化运营并控制补贴,对该业务的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18] - 到店业务将加速本地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交易总额为关键绩效指标,同时改善产品内容、供应和流量;酒店预订业务将提高低星级酒店的渗透率,专注于本地游,并继续增加高星级酒店的贡献,以满足疫情后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24] - 美团闪购将继续加大投资,以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推动关键品类的增长,对其长期盈利能力充满信心,预计其长期经济效益将与餐饮外卖类似,并有潜力实现更高的平均订单价值和在线营销收入增长 [26] - 美团优选将专注于高质量增长,提高供应链能力和有效营销,在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根据疫情影响、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社区电商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发展节奏和资源分配 [27] - 美团买菜将继续在前置仓模式下运营,重点优化商品管理、用户管理和履约能力,逐步改善供应链和产品能力,增加商品种类,动态优化采购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其他费用,以改善单位经济效益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尤其是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预订业务将继续面临疫情反弹和宏观环境疲软带来的短期逆风,但认为短期影响是暂时的,所有业务将在严格的疫情控制期过后恢复正常增长 [16] - 公司将继续优先考虑高质量增长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对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希望投资者从长期角度看待公司价值 [16] - 公司在疫情期间展示了强大的执行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对美团作为“零售 + 科技”公司的认知,深化了与用户、商户和骑手的信任关系,相信这种信任和认可将最终推动公司的长期增长 [16] 其他重要信息 - 疫情期间,公司的即时配送网络在为受影响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日用品和日常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海推出了社区团餐、社区团购和应急帮手等新服务,并将自动驾驶配送车辆从北京运往上海,在多个住宅小区、医院和大学进行货物配送 [2] - 为确保骑手有足够的配送能力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为骑手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并为居住在封锁社区的骑手提供免费住宿或休息站 [2] - 公司在春节期间分发了超过5000万人民币的补贴,为骑手提供免费年夜饭、节日礼盒等,在深圳和上海开设了800多家爱心酒店,为约3000名骑手提供住宿,并提供免费食品和卫生用品 [4] - 公司的第二代智能安全头盔于2月推出,重量更轻,用户体验更好,职业伤害保险将配合政府指导及时推出试点项目,覆盖所有骑手费用 [4] - 4月,深圳政府发放了5亿人民币的消费券,公司参与并协助促进消费,这些消费券刺激了当地购物、餐饮和旅游的消费需求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餐饮外卖业务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如何,是否会更注重提升客户忠诚度,补贴策略是否调整,以及2022年全年表现如何 - 1 - 2月业务表现有韧性,但3月奥密克戎在更多城市传播,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导致订单量增长受到重大影响,4月控制措施更严格,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订单量大幅下降,预计第二季度订单量增长将较第一季度大幅减速,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5月最后两周订单量开始稳步回升,6月有望呈现更好的复苏趋势,第三和第四季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若更多一线城市受影响,订单量增长将继续受到重大影响 [17][18] - 在此期间,公司将更注重高质量增长,特别是提高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率和粘性,优化运营并控制补贴,预计该业务的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在2022年将实现同比改善,对其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18] 问题: 自动驾驶配送业务的进展、未来发展轨迹以及何时能达到提升单位经济效益的规模 - 自2020年初以来,美团自动驾驶配送已累计完成近220万单配送任务,多次在受疫情影响地区协助当地政府,4月初至5月24日,在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共完成超过70万单配送任务 [19][20] - 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配送是一种可持续的、技术赋能的配送方式,将补充基于骑手的即时配送网络,包括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等,有望整合空中和地面大规模配送系统,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即时配送需求 [20][21] - 未来,公司希望配送区域和自动驾驶车辆能更好地补充现有配送网络,从结构上提高配送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同时提升用户体验,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目前公司内部有数百人从事相关研发工作 [21] 问题: 到店和酒店业务受疫情封锁的影响如何,近期表现以及全年盈利能力和增长情况如何 - 第一季度1 - 2月业务表现有韧性,到店服务交易总额增长30%,酒店间夜量增长近15%,但3月中旬起奥密克戎传播至更多地区,一线城市受影响严重,线下流量和旅游大幅减少,对该业务板块总收入产生严重影响,在线营销收入也有所下降,酒店预订业务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22] - 4月疫情蔓延至更多地区,严格的控制措施导致线下消费受到抑制,业务影响在本季度至今更为严重,且对该业务的影响比餐饮外卖更为显著,不过5月最后两周到店业务的交易总额开始稳步回升 [22][23] - 由于4、5月的重大负面影响,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板块收入将同比大幅下降,鉴于不同城市的不确定性和复苏速度不同,难以预测全年表现,下半年仍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一旦情况恢复正常,公司将协助政府刺激本地服务消费需求,相信到店业务将重回健康增长轨道 [23][24] 问题: 美团闪购业务在第一和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如何,2022年全年表现以及未来潜在增长空间如何 - 总体而言,该业务受疫情影响小于餐饮外卖,原因包括消费者在封锁前抢购食品和日用品、传统物流网络受限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即时配送、超市和便利店在满足日常需求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且商家受影响相对较小 [25] - 该业务在各项指标上均实现了强劲增长,订单量和交易总额同比分别增长近70%和超80%,日均订单量超过390万单,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用户流量转化率提高,商家端竞争优势也得到加强 [25] - 2022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对该业务的投资,预计其长期盈利能力较强,有望实现与餐饮外卖类似的经济效益,并具有更高的平均订单价值和在线营销收入增长潜力 [26] 问题: 美团优选近期表现如何,鉴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可能受疫情影响,是否会加大成本削减力度,已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相关策略是什么 - 2022年美团优选将更注重高质量增长,上一季度致力于提高供应链能力和有效营销,春节前交易总额稳步增长,但2月因团长放假业务有所下滑,节后业务迅速恢复到节前水平,尽管3月奥密克戎疫情对业务产生了影响,但公司在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整个运营链的组织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26][27] - 公司将专注于自身建设,确保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商品种类、及时配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包括迭代不同地区的运营、商品和用户管理,减少低转化率的用户获取成本,降低后端费用等,但也会在成本削减和业务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27] - 未来,公司将持续评估疫情影响、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社区电商发展情况,动态调整美团优选及其他业务的发展节奏和资源分配 [27] 问题: 美团买菜在疫情期间的运营和新模式(特别是团购)情况如何,疫情期间的独特经济情况如何,业务模式和独特经济情况在疫情后将如何演变,2022年除疫情外的关键策略是什么 - 在上海,公司采取了三项主要措施履行社会责任,一是确保物资供应充足,包括制定应急计划、增加库存、优化采购模式等;二是迅速推出团购模式,优先在高封锁社区密度和低配送能力的地区推广,截至5月底已完成近40万单配送;三是增加上海的账户并重新分配员工,补充自动驾驶配送车辆以提高配送效率并减少骑手暴露风险 [28][29] - 疫情期间,由于消费者囤货需求增加,平均订单价值显著上升,更多消费者开始使用美团买菜的30分钟配送服务,订单密度和运营效率也有所提高,公司还迭代了团购等新模式 [29] - 2022年,公司将继续在前置仓模式下运营,重点优化商品管理、用户管理和履约能力,逐步改善供应链和产品能力,增加商品种类,动态优化采购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其他费用,以逐步改善单位经济效益 [29][30]
美团-W(0369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6-02 17: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公司2022年Q1收入4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70亿元增长25%[1][5] - 公司2022年Q1经营亏损55.84亿元,亏损率12.1%,较2021年同期亏损额增长17.1%[1] - 公司2022年Q1经调整EBITDA为 -18.41亿元,亏损率4.0%,较2021年同期改善22.7%[1] - 公司2022年Q1经调整亏损净额35.86亿元,亏损率7.8%,较2021年同期改善7.8%[1]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370亿元增加25.0%至2022年同期的463亿元,主要因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和新业务收入增长[16] - 销售成本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298亿元增长19.2%至2022年同期的35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80.5%降至76.8%[19][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72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的9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9.5%升至19.7%[19][21]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35亿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4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9.4%升至10.5%[19][22]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7亿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2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7%升至5.0%[19][23]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净额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拨回净额3380万元转为2022年同期的拨备净额1.533亿元[24]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及经营亏损率分别为56亿元及12.1%,2021年同期分别为48亿元及12.9%[27] - 2022年Q1所得税抵免为5520万元,2021年同期为1100万元[30] - 2022年Q1亏损57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48亿元[31] - 经营亏损总额从2021年Q1的47.67亿元扩大17.1%至2022年同期的55.84亿元[28]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期内亏损为57.03亿元,2021年3月31日为48.4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3.39亿元[47][5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经调整亏损净额为35.86亿元,2021年3月31日为38.9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36亿元[4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经调整EBITDA为 - 18.41亿元,2021年3月31日为 - 23.8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20.10亿元[4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收入为462.69亿元,2021年3月31日为370.1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95.23亿元[5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销售成本为355.28亿元,2021年3月31日为298.1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75.41亿元[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环比) - 收入从2021年Q4的495亿元减少6.6%至2022年Q1的463亿元[33] - 销售成本从2021年Q4的375亿元降至2022年Q1的355亿元,降幅5.4%,占收入百分比从75.8%增至76.8%[35][3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Q4的112亿元降至2022年Q1的9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2.7%降至19.7%[35][37] - 研发开支从2021年Q4的46亿元增至2022年Q1的4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9.3%升至10.5%[35][3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Q4的24亿元降至2022年Q1的23亿元,2022年Q1占收入百分比为5.0%,环比持平[35][38]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1年Q4的5250万元增至2022年Q1的1.533亿元[35][38] - 2022年Q1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8.029亿元,2021年Q4为收益7.27亿元[39]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1年Q4的5.94亿元增至2022年Q1的9.287亿元[40] - 2022年Q1经营亏损56亿元,经营亏损率12.1%;2021年Q4经营亏损50亿元,经营亏损率10.1%[41] - 所得税抵免从2021年Q4的510万元增至2022年Q1的5520万元[44] - 2022年Q1亏损57亿元,2021年Q4亏损53亿元[45] 公司用户与商家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交易用户数目6.93亿,较2021年同期增长21.7%[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活跃商家数目900万,较2021年同期增长26.6%[3] - 2022年Q1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37.2笔,较2021年同期增长21.9%[3] 餐饮外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Q1餐饮外卖交易笔数33.62亿笔,较2021年同期增长15.8%[3] - 餐饮外卖分部2022年Q1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7.4%,经营溢利16亿元,同比增加41.3%[6] - 餐饮外卖分部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206亿元增长17.4%至2022年同期的242亿元,得益于交易笔数和客单价增加[17] - 餐饮外卖经营溢利从2021年Q1的11亿元增长41.3%至2022年同期的16亿元,利润率从5.4%升至6.5%[28] - 餐饮外卖分部收入从2021年Q4的261亿元减少7.5%至2022年Q1的242亿元[33]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5.8%至76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6.4%至35亿元,经营利润率为45.6%[9] - 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酒店间夜量同比下降个位数百分比,高星酒店间夜量占比达17.4%创历史新高[10] - 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66亿元上升15.8%至2022年同期的76亿元,因交易金额和活跃商家数增加[18] - 到店、酒店及旅游经营溢利从2021年Q1的27亿元增加26.4%至2022年同期的35亿元,利润率从41.7%升至45.6%[29] - 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收入从2021年Q4的87亿元减少12.6%至2022年Q1的76亿元[34] 新业务及其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同比增加47.0%至145亿元,经营亏损收窄至90亿元,经营亏损率收窄至62.3%[11] - 美团优选本季度实现高质量增长,提高数字化运营与履约核心能力[11] - 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99亿元增长47.0%至2022年同期的145亿元,主要源于商品零售业务贡献[18] - 新业务及其他经营亏损从2021年Q1的80亿元扩大至2022年同期的90亿元,亏损率从81.6%收窄至62.3%[29] - 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从2021年Q4的147亿元减少1.3%至2022年Q1的145亿元[34]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买菜订单量同比增加近120%,日单量达历史新高[1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自动配送车辆总计完成超150万份配送订单,累计配送里程超100万公里[14] -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闪购因用户数及交易频次增加继续保持强劲增长[12]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业务前两个月表现稳健,3月因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受严重影响[7] - 春节期间高订单价格订单在总订单量中占比提升,饮料和甜点等新品类受欢迎[7] 公司对骑手支持情况 - 公司为骑手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免费住宿或休息站及智能安全头盔[8] 公司现金流与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354亿元和680亿元[5]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3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8亿元[48][49][50][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7%[5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63.3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928.25亿元[5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345.4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78.29亿元[5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09,792,45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5,096,507千元下降4.61%[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230,880,14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0,653,269千元下降4.06%[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9,478,52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503,550千元增长6.40%[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60,313,92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8,592,957千元下降12.07%[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800,81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95,691千元下降10.59%[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为187,801千元,2021年12月31日无此项负债[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借款为27,054,942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784,867千元增长13.75%[5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应付票据为30,346,15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0,383,378千元下降0.12%[55] 公司证券交易与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证券的行为[5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除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所有守则条文,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王兴先生兼任[58] 公司上市信息 - 上市日期为2018年9月20日,B类股份于该日上市并首次获准在联交所买卖[64] 业务术语定义 - 活跃商家指特定期间符合在平台完成至少一笔交易等任一条件的商家[65] - 交易金额指消费者在平台上已付款产品及服务交易的价值,不包括纯支付性交易[65] - 交易用户指特定期间内在平台上就产品及服务交易付款的用户账户[65] - 交易次数一般基于付款次数确认,不同业务有不同确认规则[65]
美团-W(0369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9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開曼群島,總部及中國主要營業地點在北京,香港主要營業地點在香港[5] - 公司核數師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5] - 公司股份代號為3690[6] - 公司是根据开曼群岛法律于2015年9月25日注册成立的获豁免有限公司,B类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6]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商品及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预订等服务[107] 公司股权结构及投票权 - 王興實益擁有515,869,783股A類股份,佔保留事宜以外股東決議案公司投票權約42.14%[8] - 穆榮均實益擁有125,980,000股A類股份,佔保留事宜以外股東決議案公司投票權約10.29%[8] - 王慧文實益擁有36,400,000股A類股份,佔保留事宜以外股東決議案公司投票權約2.97%[8] - 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A類股份轉換為B類股份後,公司將發行678,249,783股B類股份,佔本年度報告日期已發行B類股份總數約12.42%[9] - 每股A類股份擁有10票投票權,每股B類股份擁有一票投票權,僅就極少數保留事項決議案投票時,每股股份均擁有一票投票權[7] - 公司以不同投票權控制,不同投票權受益人為王興、穆榮均及王慧文[7][8] - 王興持有489,600,000股A類股份,佔比72.19%;持有26,269,783股A類股份,佔比3.87%;持有318股B類股份,佔比0.00%;持有1,121股B類股份,佔比0.00%;持有47,952,542股B類股份,佔比0.88%[124] - 穆榮均持有118,650,000股A類股份,佔比17.49%;持有7,330,000股A類股份,佔比1.08%;持有666,668股B類股份,佔比0.01%;持有5,333,332股B類股份,佔比0.10%[124] - 王慧文持有36,400,000股A類股份,佔比5.37%;持有2,134,660股B類股份,佔比0.04%;持有5,321,335股B類股份,佔比0.10%;持有12,822,605股B類股份,佔比0.23%[125] - 沈南鵬持有272,101,669股B類股份,佔比4.99%;持有674,700股B類股份,佔比0.01%;持有15,664,215股B類股份,佔比0.29%[125] - ORR Gordon Robert Halyburton持有60,000股B類股份,佔比0.00%[125] - 冷雪松持有60,000股B類股份,佔比0.00%[125] - 沈向洋持有60,000股B類股份,佔比0.00%[125] - 2021年6月3日,Shared Patience Inc將57,319,000股A類股份轉換為B類股份[126] - 2021年6月3日,WangXing Foundation轉讓9,354,458股B類股份至一名獨立第三方[126] - 2021年12月31日,Shared Vision因歸屬首次公開發售前僱員股份激勵計劃項下授予穆榮均的666,668份受限制股份單位而獲發行666,668股B類股份[127] - 沈南鹏拥有15,664,215股B类股份的实益权益,URM Management Limited及N&J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分别持有发行在外股份约0.0014%及0.14%[131] - Sequoia Capital China Funds及Sequoia Capital Global Growth Funds被视为于公司股本中拥有4.70%的权益(或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5.29%)[13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获授予相当于60,000股B类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13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135,944,107股已发行股份,包括678,249,783股A类股份及5,457,694,324股B类股份[1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王兴通过Crown Holdings等持有489,600,000股A类股份,占比72.19%;通过Shared Patience持有26,269,783股A类股份,占比3.87%[1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穆荣均通过Charmway Enterprises等持有118,650,000股A类股份,占比17.49%;通过Shared Vision持有7,330,000股A类股份,占比1.08%[1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腾讯通过Huai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等持有不同数量B类股份,其中Huai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623,420,905股,占比11.42%[1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Sequoia Capital China Funds持有272,776,369股B类股份,占比5.00%[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Sequoia Capital Global Growth Funds及其他受控制实体持有15,664,215股B类股份,占比0.29%[1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概无董事或公司主要行政人员于公司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拥有任何权益及淡仓[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135,944,107股已发行股份,包括678,249,783股A类股份及5,457,694,324股B类股份[150] - 红杉中国基金各主体分别持有发行在外股份0.52%、0.06%、0.08%、1.60%、0.04%、0.27%、0.41%、0.005%、0.02%、0.01%、0.63%、0.02%及0.08%,红杉全球成长基金各主体分别持有发行在外股份约0.24%、0.01%及0.34%[146] - 沈南鹏拥有15,664,215股B类股份的实益权益,于红杉中国合伙人基金I拥有超33.3%有限合伙权益,相关主体被视为于公司股本中的4.70%权益(或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5.29%)拥有权益[147] - SCGGF Management, L.P.及SC US (TTGP), Ltd.被视为于公司股本中的0.25%权益(或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0.28%)拥有权益[148] - Sequoia Capital Global Growth Fund II, L.P.等被视为于公司股本中的0.34%权益(或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0.38%)拥有权益[149] - 若2027年债券和2028年债券于2021年12月31日转换,全部转换后公司股份总数变为6,189,708,893股[151] - Crown Holdings在转换前后股份数为489,600,000股,占比从7.98%变为7.91%[151] - Charmway Enterprises在转换前后股份数为118,650,000股,占比从1.93%变为1.92%[151] - Huai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在转换前后股份数为623,420,905股,占比从10.16%变为10.07%[151] - 2027年和2028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转换后分别新增26,734,628股和27,030,158股,占比分别为0.43%和0.44%[15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79,127,997千元,较2020年的114,794,510千元增长约56%[11] - 2021年公司毛利为42,474,128千元,较2020年的34,050,142千元增长约25%[11]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3,536,198千元,而2020年为盈利4,707,612千元[11]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240,653,269千元,较2020年的166,574,802千元增长约44%[12] - 2021年公司总负债为240,653,269千元,较2020年的166,574,802千元增长约44%[12] -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总收入为49,523,133千元,较2020年第四季度的37,917,504千元增长约31%[13] - 2021年公司总收入179,127,997千元,较2020年的114,794,510千元增长56.0%[14][16] - 2021年销售成本、经营开支及未分配项目为202,255,196千元,较2020年的110,464,408千元增长83.1%[14][16] - 2021年经营亏损23,127,199千元,2020年经营溢利4,330,102千元[14][16] - 2021年交易用户数目690.5百万,较2020年的510.6百万增长35.2%[17] - 2021年活跃商家数目8.8百万,较2020年的6.8百万增长29.2%[17] - 2021年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35.8笔,较2020年的28.1笔增长27.2%[17] - 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餐饮外卖交易金额188,620.8百万,较2020年同期的156,287.3百万增长20.7%[17] - 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餐饮外卖交易笔数3,910.6百万,较2020年同期的3,331.3百万增长17.4%[17]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餐饮外卖交易金额702,057.4百万,较2020年的488,851.2百万增长43.6%[17]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国内酒店间夜量476.9百万,较2020年的354.5百万增长34.5%[17] - 2021年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56.0%至人民币1791亿元[19] - 2021年餐饮外卖及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经营溢利由2020年的人民币110亿元增长至人民币203亿元[19] - 2021年经调整EBITDA转负为人民币 - 97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56亿元[19]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2020年流入人民币85亿元转为流出人民币40亿元[19] - 2021年餐饮外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3.6%至人民币702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45.3%至人民币963亿元[20] - 2021年餐饮外卖经营溢利由2020年的人民币28亿元增至人民币62亿元,经营利润率由4.3%增至6.4%[20] - 2021年第四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0.7%至人民币1886亿元,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17.4%至4250万[21] - 2021年餐饮外卖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13%,年度交易用户平均交易频次同比增长25%[21] - 2021年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加53.1%至人民币325亿元,经营溢利由2020年的人民币82亿元增至人民币141亿元,经营利润率由38.5%提升至43.3%[24] - 2021年第四季度,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2.2%至87亿元,经营溢利从28亿元增至39亿元,经营利润率从39.5%增至44.7%[25] - 2021年,境内酒店间夜量增长34.5%,高星酒店间夜量占比超16.5%[26] - 2021年,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同比增长84.4%至503亿元,经营亏损从109亿元扩大至384亿元,经营亏损率同比扩大36.6个百分点[27] - 2021年第四季度,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8.7%至147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102亿元,经营亏损率环比收窄至69.5%[27]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495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79亿元增加30.6%[33] - 销售成本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285亿元增长31.9%至2021年同期的37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75.1%升至75.8%[37][38] - 销售及营销开支2021年第四季度为112亿元,2020年同期为7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2%升至22.7%[37][39] - 研发开支2021年第四季度为45.82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2.49亿元增长41.0%,占收入百分比由8.6%升至9.3%[37] - 一般及行政开支2021年第四季度为24.35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9.51亿元增长24.8%,占收入百分比由5.1%降至4.9%[37]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2021年第四
美团-W(03690)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3-25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总收入同比增长56%至1791亿人民币 [1] - 2021年第四季度总收入达到4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6% [9] - 2021年年度交易用户数增至6.905亿,平均每用户交易次数从2020年的28.1次增至2021年的35.8次 [1][2] - 2021年第四季度食品配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3%,运营利润达到17亿人民币,运营利润率提升至6.6% [11][12] - 2021年第四季度店内酒店和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2%,运营利润达到39亿人民币,运营利润率提升至44.7% [12][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食品配送业务:2021年总订单量同比增长42%,8月单日订单量突破5000万,第四季度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17.4% [2][11] - 店内酒店和旅游业务:2021年国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35%,高星级酒店间夜量占比超过16.5% [5][6] - 社区电商业务:2021年实现了稳健增长,GTV和销售额均有所提升,运营亏损逐步收窄 [6][14] - 即时购物业务:2021年12月单日订单量突破630万,年度交易用户数达到2.3亿 [7][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食品配送业务在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扩展,提供更多新鲜农产品和日用品 [2][6] - 店内业务在低线城市加速本地服务数字化,第四季度年度活跃商家数创历史新高 [4][5] - 社区电商业务在农村地区扩展,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并增加收入 [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从食品平台升级为零售科技,扩展商品和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2][8] - 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手段,推动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帮助商家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8][9] - 在食品配送和即时购物领域,公司将继续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市场份额 [11][3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尽管面临COVID-19和宏观经济挑战,公司业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未来将继续专注于高质量增长 [9][14] - 管理层预计,随着疫情控制措施正常化和经济复苏,主要业务将恢复至正常增长轨道 [21][22] - 管理层对食品配送和即时购物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预计未来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23][3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推出了新的食品配送费用结构,以更透明的定价和更清晰的成本结构支持中小商家 [3][16] - 公司为配送员提供了更多的福利和保障,包括优化订单调度系统、增加激励措施和提供职业伤害保险试点 [4][5] - 公司在2021年进一步提升了配送网络和仓储运营效率,优化了供应链能力 [8][1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食品配送业务的佣金率是否会进一步降低? - 公司已在2021年5月推出了新的费用结构,将平台服务费分为技术服务费和配送服务费,以更透明的定价支持中小商家 [15][16] - 公司预计将保持技术服务费的稳定费率,同时优化费用结构以支持短距离订单和中小商家 [17][18] 问题: 主要业务的增长放缓是否与COVID-19和宏观经济有关? - 主要业务的增长放缓主要与严格的COVID-19控制措施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但公司业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19][20] - 公司预计随着疫情控制措施正常化和经济复苏,主要业务将恢复至正常增长轨道 [21][22] 问题: 食品配送业务的长期增长前景如何? - 公司对食品配送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预计订单量将继续增长,并逐步实现每日1亿订单的目标 [23][24] - 公司将继续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并探索高质量和低票价的供应模式 [24][25] 问题: 店内酒店和旅游业务的长期战略是什么? - 公司将继续加强在低线城市的渗透,提供更多高质量供应,并优化服务流程 [26][27] - 公司认为店内业务的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将继续推动多样化服务的增长 [27][28] 问题: 社区电商业务的增长放缓是否与客户保留率有关? - 社区电商业务的增长放缓主要与市场整合和监管环境变化有关,但公司对其长期规模和盈利能力保持信心 [28][29] - 公司将继续优化运营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并加强供应链能力 [29][30] 问题: 即时购物业务的战略和投资重点是什么? - 公司将继续加强消费者对即时购物平台的认知,扩大SKU选择,并深化与商家的合作 [31][32] - 公司预计即时购物业务将继续快速增长,并成为另一个主要的消费渠道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