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03690)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W(03690) - 2023 Q3 - 业绩电话会
2023-11-28 19:00
业绩总结 - 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2.1%,达到655亿美元[1] - 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2.4%,达到57亿人民币[1] - 年度交易用户和年度活跃商家均经历了加速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1] - 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2.1%,达到765亿元人民币[7] - 核心本地商业部门的收入同比增长24.5%,达到57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达到10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17.5%[8] - 营销费用率同比增加4.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促销、广告、用户激励和员工福利的增加[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国库投资总额达到人民币1336亿元[9] - 核心本地商业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24.5%,达到57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至10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17.5%[9] 用户数和市场趋势 - 食品送货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订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每日7800万单[2] - 中高频用户和购买频率持续增长,用户粘性也有所提高[2] - Meituan InstaShopping订单量持续强劲增长,8月份达到每日3000万单的峰值[3] - 第三季度年度活跃商家同比增长30%[3] - 非食品类别如电子产品、家电和美容产品仍然是关键增长驱动力[4] - 在需求驱动下,预计即时零售将继续推动消费扩张并改变线下零售[4] - 在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110] - 美团的订单量在过去三个季度内的两年期间增长了约50%[13] - 在线零售是美团的自然延伸,具有跨地理、跨类别和跨消费场景的巨大潜力[13] - 在疫情后,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关注度不断加深,需求在不同场景下增加,尤其是在夜间和旅行场景[1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市场扩张和并购、其他新策略 - 美团在Q4将加大投资并动态调整营销策略以推动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营销支出[16] - 美团对竞争持积极态度,认为竞争有助于加速行业发展,同时也会对短期盈利能力产生影响[16] - 新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长在Q2和Q3放缓,主要是由于收入结构的变化,其中骑手服务和B2B全服务分销业务的影响较大[17] - 在Q4,新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长将面临更大压力,骑手服务的规模缩减和质量收入交换的影响仍将持续[17] - 美团的新业务板块包括多个不同业务,它们具有不同的会计处理和收入确认方式,这可能会影响收入增长[17] - 公司的meta-hype select业务因宏观环境和线下消费恢复的影响,增长略有放缓[18] - 公司认为在线杂货业务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过去20年在线杂货业务并不成功[18] - 公司的Maytime Select业务带来了新用户,增加了用户频次,并创造了交叉销售机会[19] - 公司的自行车共享业务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了正的息税前利润(EBIT)[20] - 公司董事会已经讨论并授权公司进行高达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21]
美团-W(03690)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28 16:30
业绩总结 -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1%至人民币765亿元[5] - 第三季度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8.9%至人民币62亿元[5] - 第三季度经调整溢利淨额同比增长62.4%至人民币57亿元[5] - 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入人民币112亿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人民币251亿元和人民币1,085亿元[5]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为76,466,907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24.5%[19] - 2023年第三季度,新业务分部收入为188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5.3%[20] - 2023年第三季度录得溢利人民币36亿元,而2022年同期则为溢利人民币12亿元[31] - 2023年第三季度期内溢利为3,593,234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6.6%[51] 用户数 - 美团闪购第三季度日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9] - 第三季度的年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9] -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在第三季度保持强劲增长,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90%[9] - 季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10] - 美团優選第三季度運營虧損率同比和環比進一步縮小[14] - 美團買菜交易金額錄得強勁增長,用戶規模、購買頻次及客單價均穩步增長[15] 未来展望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作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68] - 自2023年9月30日起並無可能影響本公司的重大事項[6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5.3%至人民币188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4.5%至人民币51亿元[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第三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淨額为152億元[5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及守則條文,作為本公司企業管治常規的基礎[66]
美团-W(0369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06: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冷雪松先生、沈向洋博士、王興先生、穆榮均先生、徐思嘉女士[2]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香港和开曼群岛,法律顾问分别为达维律师事务所和邁普達律师事务所[3] - 公司股份代号为3690(港币柜台)和83690(人民币柜台),股份简称为美团-W(港币柜台)、MEITUAN-W(港币柜台)、美团-WR(人民币柜台)、MEITUAN-WR(人民币柜台)[3] 业绩总结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为67,964,624千元,同比增长33.4%[4]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26,582,096千元,同比增长30.2%[4] - 2023年第二季度,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9.2%至人民币512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4.8%至人民币111亿元[10]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创新和科技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自动配送[9] - 公司将继续履行公司使命,支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9] - 餐饮外卖业务在第二季度迎来强劲增长,新入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11] 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二季度配送服务收入达到203.75亿元人民币,佣金收入达到184.02亿元人民币[25] - 销售成本占收入百分比由69.4%同比减少6.8个百分点至62.6%[29] - 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4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经营亏损492.8百万元有显著改善[37] 股东信息 - Charmway Enterprises持有公司14.66%的股份[89] - Sequoia Capital China Funds及Sequoia Capital Global Growth Funds分别持有公司2.46%和0.17%的股份[89]
美团-W(03690)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8-24 19:00
业绩总结 - 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33.4%,达到680亿元人民币[1] - 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77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最高水平[1] - 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33.4%至人民币680亿元[10] - 成本收入比率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至62.6%[11] - 销售和营销费用比率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至21.4%[11] - 总部门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分别同比显著增加至人民币59亿元和8.7%[11] - 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显著增加,达到人民币77亿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保持强劲的净现金头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国库投资总额达到人民币1202亿元[11] - 核心本地商业部门收入同比增长39.2%至人民币512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4.8%至人民币111亿元,营业利润率本季度保持在约22%[12] - 点对点交付本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31.6%[12]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40%[13] - 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iPhone收入纪录[110] - 在线营销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近140%[14] - 酒店和旅行业务的GTV同比增长了超过120%[17] - 新业务领域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8.4%至人民币16.8亿元[15] - 在第二季度,公司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业务技能的恢复[16] - 在特殊交易方面,公司完成了特殊交易的升级扩展,提供多个入口点在美团和点评应用中[18] - 酒店业务中,我们看到了rune knife和ADR的强劲增长,随着旅行需求的持续上升[18] 用户数据 - 在第二季度,交易用户数量达到了4.7亿[9] 未来展望 - 在第三季度,我们预计食品配送量会放缓,但仍然比其他消费相关行业更具弹性[20] - 在线和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使我们回归到更正常的平衡状态,也许需要一两个季度[21]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增长,建设健康的生态系统[23] - 公司将动态评估市场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23] - 公司将继续投资于标准化和国家假期的市场[24] - 公司将根据结果和市场竞争直接调整策略[24] - 公司相信食品配送业务的增长潜力保持不变[25] - 公司相信供应将继续恢复和增长,推动整个行业的增长[2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第二季度推出了夏季骑手关怀计划,优化了配送路线算法,为骑手提供补贴,并确保他们在高温下有稳定的收入[4] - 公司的自主配送车辆订单量已经达到了330万单[31] - 自主配送车辆在疫情期间被派往上海等城市,帮助向居民社区、校园和医院区域送货[31] - 公司积极优化软件、硬件和整体运营,随着配送量的增加,预计自主配送的成本订单将在未来降低[31] - 公司自2017年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和无人机的运营,目前已经生产了近17万单[31] - 无人机在上海推出了第四代产品,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显著提高[31] - 公司认为无人机可以解决高峰时段的配送能力限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31] - 公司计划将自主配送车辆和无人机形成城市配送网络,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31] - 公司将继续发展这项技术,用于推动即时配送市场的长期发展[32] - 公司表示在技术和监管政策方面存在许多挑战,希望投资者能够耐心等待[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食品配送业务方面致力于发展生态系统,加强内容能力,并推出更多创新营销策略[4] - 公司在第二季度推出了夏季骑手关怀计划,优化了配送路线算法,为骑手提供补贴,并确保他们在高温下有稳定的收入[4] - 公司在第二季度,交易用户数量达到了4.7亿[9] - 公司的自主配送车辆订单量已经达到了330万单[31] - 自主配送车辆在疫情期间被派往上海等城市,帮助向居民社区、校园和医院区域送货[31] - 公司积极优化软件、硬件和整体运营,随着配送量的增加,预计自主配送的成本订单将在未来降低[31] - 公司自2017年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和无人机的运营,目前已经生产了近17万单[31] - 无人机在上海推出了第四代产品,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显著提高[31] - 公司认为无人机可以解决高峰时段的配送能力限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31] - 公司计划将自主配送车辆和无人机形成城市配送网络,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31] - 公司将继续发展这项技术,用于推动即时配送市场的长期发展[32] - 公司表示在技术和监管政策方面存在许多挑战,希望投资者能够耐心等待[32]
美团-W(0369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6:3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达到67,964,624千元,同比增长33.4%[2]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經營溢利为11,138,521千元,同比增长34.8%[4] - 新业务分部經营亏损同比收窄至5,192,922千元[4] - 2023年第二季度期内盈利为4,688,619千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2] - 經調整EBITDA和經調整溢利淨額均为7,659,868千元,创历史新高[2] - 公司实现經營現金流入109億元[8] - 第二季度,美团到店业务交易额同比大幅增加,年活跃商家数和年交易用户数创新高[13] - 美团优选交易额和收入持续同比增长,但季度经营亏损环比扩大,主要原因是业务规模扩张和補贴增加[17] - 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8.4%,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3.5%[16]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溢利为人民币47亿元,较第一季度的36亿元增长,经营利润率分别为6.9%和6.1%[50] - 新业务分部的经营亏损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52亿元,亏损率由32.0%降至31.0%[51]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录得溢利人民币47亿元,较第一季度的34亿元增长[54]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调整溢利淨额为人民币7.66亿元,较第一季度的5.49亿元增长[58] - 2023年第二季度的經營溢利为47亿人民币,經營利潤率为6.9%[33] - 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經營溢利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83亿元增长至2023年同期的111亿元[34] - 新業務分部的經營虧損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68亿元减少至2023年同期的52亿元[35] - 應佔採用權益法列賬的投資之溢利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虧損400.1百萬元变为2023年同期的溢利122.4百萬元[36] - 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为67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9%[39] - 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429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512亿元[41] - 新業務分部的收入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157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168亿元[42] - 銷售成本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388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426亿元[43] - 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146亿元[44] - 研發開支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54亿元[45]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净额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255.3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95.3百万元[47]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之公允价值变动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益人民币164.0百万元变为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益人民币103.8百万元[48] - 2023年第二季度的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5亿元,而2023年第一季度则为人民币13亿元[49]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溢利为人民币47亿元,较第一季度的36亿元增长,经营利润率分别为6.9%和6.1%[50] - 新业务分部的经营亏损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52亿元,亏损率由32.0%降至31.0%[51] - 应占采用权益法列账的投资之溢利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亏损人民币49.8百万元变为2023年第二季度的溢利人民币122.4百万元[53]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录得溢利人民币47亿元,较第一季度的34亿元增长[54] - 公司采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与最接近的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计量之间的调整主要包括经调整EBITDA和经调整溢利╱(亏损)淨额[55] - 经调整EBITDA主要包括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之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益净额、财务收入、财务成本、应占采用权益法列账的投资之溢利╱(亏损)及所得税抵免╱(开支)[56]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调整溢利淨额为人民币7.66亿元,较第一季度的5.49亿元增长[58] 现金流量 -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为109亿人民币[63] - 公司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为98亿人民币[64] - 公司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为11亿人民币[65] - 公司資本負債比率截至2023年6月30日約為38%[6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266,006,021千元,较2022年底增长了21,524,829千元[6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153,092,459千元,较2022年底增长了9,947,992千元[6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净现金流量为6,670,946千元,较2022年同期改善了14,387,411千元[71] - 公司股本为418千元,股份溢价为322,814,564千元,累计亏损为181,420,233千元
美团-W(03690) - 2023 Q1 - 业绩电话会
2023-05-25 19:00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6.7%,达到586亿元人民币[1] - 调整后的收入为63亿元人民币,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5亿元人民币[1] - 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6.7%至人民币586亿元[9] - 成本收入比率同比和环比均下降至66.2%[9] - 总分段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分别同比增长至人民币44亿元和7.5%[9] - 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和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63亿元和5500万[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保持强劲的净现金头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国库投资总额达到人民币1114亿元[10] - 核心本地普通业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0.7%至人民币94亿元,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超过8个百分点至2022%[11] - 在第一季度,主要倡议部门的营业利润亏损进一步缩小至人民币50亿元[12] - 在主要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0.1%,达到157亿元人民币[13] - 主要业务板块的运营亏损进一步减少,从去年第四季度的64亿元人民币降至50亿元人民币[13] 用户数据 - 美团的即时购物订单量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约35%[3] - 美团即时购物的年活跃商家同比增长超过30%[3] - 在中国新年购物节期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即时配送购买节日礼品[4] - 在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110] - 酒店和旅行业务的GTV同比增长超过52%[5] - 高星级酒店的房间夜晚贡献达到了19%,创下历史新高[6] - 农产品在Made by Select的总销售额中占比超过40%[8] 未来展望 - 3月份食品配送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0%,4月份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5%[15] - 通过直播、视频和特卖活动等新营销形式,帮助商家提升销量,推动订单增长[15] - 通过特卖活动,帮助商家增加销量,加强消费者对美团的认知[16] - 未来将继续优化特卖活动设置,扩大平台直播和商家直播等营销活动,提升商家和优惠推荐能力[16] - 二季度外卖订单量预计将实现同比高增长[17] - 二季度线下消费持续复苏,酒店和旅行业务增长迅猛[18] - 公司将继续加大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19] - 公司将加速运营和营销策略,巩固优势[19] - 公司对线下酒店和旅行业务的长期增长和长期营运利润保持信心[20] - 公司在高端领域继续扩张并优化定价策略[21] - 公司与主要酒店品牌合作推广联合营销活动和联合指导计划[21] - 公司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特色套餐游,抓住市场营销机会[21] - 公司在企业旅行方面提高了运营能力,3月份企业客户的酒店预订同比增长超过150%[21] - 公司预计本年度本地服务市场进一步复苏,预计APU将有健康增长[22] - 公司计划进一步增加交易用户规模和交易频率,提高用户的总体生命周期价值[23] - 公司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信心,认为AI将改变几乎一切,并将对业务产生影响[24] - 公司看好生成式AI的应用,认为其将改变内容生成方式[24] - 公司认为对话式AI是新的交互范式,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24] - AI对机器人的影响将会很大[25] - Meizan公司正在致力于建立自己的AI能力[26]
美团-W(03690)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25 16:30
业绩总结 - 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58617472千元,同比增长26.7%[2] - 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经营溢利为3585721千元,占收入的6.1%[2] - 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即时配送交易笔数为4267.4百万,同比增长14.9%[2] - 本地商业部门的收入为42885336千元,同比增长24.7%[3] - 新业务部门的收入为15732136千元,同比增长30.1%[3] - 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总收入为58617472千元,同比增长26.7%[3] - 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总收入为46268754千元[3] - 本地商业部门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3.2%[3] - 新业务部门的收入占总收入的26.8%[3] - 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即时配送交易笔数为3712.4百万[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6.7%至人民币586亿元[5]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0.7%至人民币94亿元,经营利润率增长至22.0%[6] - 新业务分部的经营亏损持续收窄至人民币50亿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配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4.9%[6] - 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人民币269亿元和人民币845亿元[5] - 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入人民币81亿元[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协助新商家开店,改善所有商家的线上营运,实现订单量的健康增长[7] - 公司拓展了平台的优质商家,新入驻的KA和CKA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 - 公司试点了新的营销及推广形式,推出了全新的「神抢手」營銷活動和升级了月度营销活动「神券节」[7] - 公司持续探索新的流量增长点,通过直播活动鼓励消费者进行囤券,激发非即时性需求[7] 用户数据 - 美团2023年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约35%[8] - 年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30%[8] - 美团到店业务的交易额及收入增速逐月提升[9] - 酒店及旅游业务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间夜量和交易额实现强劲增长[10] - 2023年第一季度,美团优选累计交易用户数量达到4.5亿[12] - 第一季度農產品銷售贡献超过45%[12] - 美团買菜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50%[1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本地服务需求方面迎来强劲增长,利用在即时零售及本地服务上的优势来满足消费者需求[14] - 公司持续优化运营解决方案及营销工具,帮助商家把握疫情后的复苏机会,发展业务,提高运营效率[14] 未来展望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5860亿元,同比增长26.7%至2022年同期的4630亿元[16]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3420亿元增长25.5%至2023年同期的4290亿元[17] - 新业务分部收入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1210亿元增长30.1%至2023年同期的1570亿元[18]
美团-W(0369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07: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为3690[4] - A类股份拥有10票投票权,B类股份拥有1票投票权[5] - 王興实益持有A类股份约43.13%[7] - 穆荣均实益持有A类股份约7.41%[7] - 王慧文实益持有A类股份约3.04%[7] 财务数据 - 2022年度收入为219,954,948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237.4%[10] - 2022年度毛利为61,752,979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308.5%[10] - 2022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为-6,686,110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改善[10] - 2022年度非流動資產为101,335,725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113.5%[10] - 2022年度流動資產为143,145,467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95.8%[10] - 2022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为128,761,610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48.8%[10] - 2022年度非流動負債为39,345,378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1593.3%[10] - 2022年度流動負債为76,430,097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度增长140.6%[10] 业务表现 - 2022年全年,公司收入增长22.8%至人民币2,200亿元[17]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实现17.6%的收入增长,经营利润率由13.8%提高至18.4%[18] - 2022年第四季度,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7.4%至人民币435亿元,经营利润率提高至16.6%[19] - 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单日订单量峰值突破6,000万单,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20] - 美团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7%[13] - 美团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3.8%[13] - 美团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8%[13] - 美团其他服务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6%[13] 公司股权 - 王興持有公司43.13%的A类股份[7] - 穆荣均持有公司7.41%的A类股份[7] - 王慧文持有公司3.04%的A类股份[7]
美团-W(03690)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24 19:00
公司业绩 - 2022财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2.8%至2200亿元人民币[2] - 2022年年度交易用户达到6.78亿,人均交易次数同比增长[2]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1.4%,达到601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总成本收入比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达到71.8%[10] - 公司调整后的EBITDA和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0亿元人民币和8.291亿元美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头寸保持强劲,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国库投资总额达到1120亿元人民币[11] 用户数据 - 2022年年度交易用户达到6.78亿,人均交易次数同比增长[2] - Meituan InstaShopping的年度交易用户同比增长近30%[4] - 适应不同消费场景,如世界杯期间推出促销活动,订单量增长40%[3] - 为30万家中小餐厅商户提供优惠佣金率,免费提供外卖管家服务[3] 未来展望 - 公司的新业务在2022年持续稳步增长,年度收入同比增长39.3%,运营效率显著提高[7] - 公司对2023年食品配送订单增长有信心,认为需求将恢复到正常增长速度[20] - 公司对2023年本地服务业务的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20] - 公司即时购物业务的年同比增长率在2月份超过30%,预计3月份将进一步增长[2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不断优化营销活动,吸引高质量消费者和高频用户[3] - 公司成功培养了消费者购买药品的习惯,提供24小时发烧咨询服务[4] - 公司的新业务领域的营收同比增长33.4%,但运营亏损和运营利润率均有所改善[1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稳定就业并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5] - 公司扩大了招聘规模,通过跨区域订单派发和为快递员提供额外补贴来稳定配送能力[5] - 公司在竞争环境中强调本地服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强调位置和即时性对于第三方送餐业务的高进入壁垒[16]
美团-W(0369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16: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年度) - 2022年全年公司收入2199.55亿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58.20亿元,同比收窄74.8%,年内亏损66.85亿元,同比收窄71.6%[3] - 2022年公司收入由2021年的1791亿元增长22.8%至2200亿元[12] - 2022年经调整EBITDA及经调整溢利净额分别为97亿元及2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12] - 2022年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入114亿元[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202亿元和919亿元[12] - 2022年交易用户数目为677.9百万,同比下降1.8%;活跃商家数目为9.3百万,同比增长5.1%[9] - 2022年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为40.8笔,同比增长14.1%[9] - 2022年即时配送交易笔数为17670.2百万,同比增长14.0%[11] - 2022年美团闪购的年度交易用户及年度活跃商家均同比增长近30%,12月单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100万[14] - 公司收入由2021年的1791亿元增长22.8%至2022年的2200亿元[52] - 销售成本由2021年的136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58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76.3%同比减少4.4个百分点至71.9%[57]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1年的407亿元减少9.381亿元至2022年的39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2.7%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至18.1%[58] - 研发开支由2021年的16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20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9.4%,同比持平[5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86亿元增至2022年的98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8%降至4.4%[59]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1年的2.6亿元增至2022年的4.686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0.2%,同比持平[60] - 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0亿元,2021年为收益8.157亿元[61]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2亿元,2021年为亏损1.857亿元[62] - 2022年经营亏损58亿元,亏损率2.6%;2021年经营亏损231亿元,亏损率12.9%[63] - 2022年应占采用权益法列账的投资溢利为3580万元,2021年为1.456亿元[66] - 2022年亏损67亿元,2021年亏损235亿元[67] - 2022年经调整溢利净额为8.29145亿元,经调整EBITDA为29.60883亿元[69] - 2022年年内亏损66.85亿元,2021年为235.36亿元[70] - 2022年经调整溢利净额28.27亿元,2021年亏损155.72亿元[70] - 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97.25亿元,2021年亏损96.94亿元[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亿元,短期理财投资919亿元[70]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114亿元,投资活动所用147亿元,融资活动所用100亿元[71][72][73][74]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16亿元,较年初减少13.29亿元[71] - 2022年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1%[74] - 2022年营业收入219.95亿元,2021年为179.13亿元[75] - 2022年销售成本158.20亿元,2021年为136.65亿元[75]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亏损均为1.09元,2021年为3.90元[75] - 2022年末总资产为244,481,192千元,较2021年末的240,653,269千元增长1.59%[77] - 2022年末总负债为115,775,475千元,较2021年末的115,096,507千元增长0.6%[78] - 2022年末总权益为128,705,717千元,较2021年末的125,556,762千元增长2.5%[77]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中,长期理财投资为8,114,058千元,较2021年的4,010,442千元增长102.32%[77] - 2022年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款项为17,379,302千元,较2021年的15,165,619千元增长14.6%[78]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6,686,110千元[79] - 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其他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使权益增加80,744千元[79] - 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使权益减少481,883千元[79] - 2022年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权益结算部分使权益增加8,742,962千元[79] - 2022年行使购股权及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使权益增加265,981千元[79] - 2022年总收入219,954,948千元,2021年为179,127,997千元,同比增长22.8%[86] - 2022年经营亏损5,820,448千元,2021年亏损23,127,199千元,亏损幅度收窄74.8%[86] - 2022年配送相关成本80,189,722千元,2021年为72,064,077千元,同比增长11.3%[87]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4,165,037千元,2021年亏损185,734千元[88]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1.09元,2021年为3.90元,亏损幅度收窄71.9%[89] - 2022年所得税抵免70,194千元,2021年为30,279千元,同比增长132%[9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2,052,731千元,2021年为1,793,035千元,同比增长14.5%[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17,379,302千元,2021年为15,165,619千元,同比增长14.6%[9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季度) - 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601.29亿元,同比增长21.4%,经营亏损7.32亿元,同比收窄85.4%,期内亏损10.84亿元,同比收窄79.7%[3] - 2022年第四季度配送服务收入197.73亿元,同比增长31.9%[5][7] - 2022年第四季度佣金收入149.34亿元,同比增长12.1%[5][7] - 2022年第四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77.70亿元,同比下降5.0%[5][7] - 2022年第四季度其他服务及销售(包括利息收入)收入176.53亿元,同比增长35.4%[5][7] - 公司收入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495亿元增长21.4%至2022年同期的601亿元[20] - 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本地商业配送服务收入为197.73亿元[21] - 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本地商业佣金收入为146.37亿元,新业务佣金收入为2.97亿元[21] - 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为77.45亿元,新业务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为0.25亿元[21] - 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其他服务及销售(包括利息收入)收入为13.19亿元,新业务其他服务及销售(包括利息收入)收入为163.34亿元[21] - 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7.3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50.06亿元大幅收窄[19] - 2022年第四季度经调整溢利净额为8.29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亏损39.36亿元[19] - 销售成本从2021年Q4的375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的43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5.8%降至71.8%[24][2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Q4的112亿元减至2022年同期的108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2.7%降至17.9%[24][26] - 研发开支从2021年Q4的46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的5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9.3%降至8.7%[24][26] - 2022年Q4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占收入百分比从4.9%降至4.1%[27]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回/(拨备)净额从2021年Q4的拨备净额5250万元转为2022年同期的拨回净额1920万元[28] - 公司2022年Q4亏损11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53亿元[34]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626亿元下降4.0%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601亿元[36] - 销售成本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441亿元下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43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70.4%增长1.4个百分点至71.8%[41] - 2022年第四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08亿元,环比持平,占收入百分比由17.4%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至17.9%[42] - 研发开支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54亿元减少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5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8.7%,环比持平[42] - 2022年第四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4.1%,两者环比持平[43]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回/(拨备)净额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拨备净额2.84亿元变为2022年第四季度的拨回净额0.192亿元[43] - 2022年第四季度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投资之公允价值变动为收益1.879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则为亏损1.059亿元[44] - 其他收益净额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17亿元减少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5.885亿元[45]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为72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6.6%,较第三季度的93亿元和20.1%分别下降和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47] - 2022年第四季度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64亿元,经营亏损率为38.2%,较第三季度的41.6%环比收窄3.4个百分点[48] - 2022年第四季度应占采用权益法列账的投资亏损为9590万元,第三季度为溢利4.854亿元[49] - 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亏损11亿元,第三季度为溢利12亿元[50]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年度) - 2022年全年核心本地商业总收入1607.59亿元,经营溢利295.03亿元[7] - 2022年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由2021年的188亿元增长56.8%至295亿元,经营利润率由13.8%提高至18.4%[12][13]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由2021年的1366亿元增长17.6%至2022年的1608亿元[54]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从2021年的188亿元增至2022年的295亿元,利润率从13.8%增至18.4%[64]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季度) - 2022年第四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总收入434.73亿元,同比增长17.4%,经营溢利72.15亿元,同比增长41.0%[5][7]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从2021年Q4的370亿元增长17.4%至2022年同期的435亿元[23]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从2021年Q4的51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的72亿元,经营利润率从13.8%增至16.6%[3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463亿元下降6.2%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435亿元[39] 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年度) - 2022年全年新业务总收入591.96亿元,经营亏损283.79亿元[7] - 2022年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由2021年的359亿元收窄至284亿元[12] - 2022年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9.3%至592亿元,经营亏损收窄至284亿元,经营亏损率改善至47.9%[16] - 新业务分部收入由2021年的425亿元增长39.3%至2022年的592亿元[55] - 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从2021年的359亿元收窄至2022年的284亿元,亏损率从84.5%收窄至47.9%[65] 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季度) - 2022年第四季度新业务总收入166.56亿元,同比增长